登陆注册
14883400000029

第29章 溪口探幽

奉化溪口,位于宁波市区西南,距市区22公里,是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乡,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为海内外人士所瞩目。

溪口以剡溪之水而得名。剡溪源头在新昌县,由西向东傍镇而过,至镇东首,有两座山岭,即武岭头与溪南山,阻隔成口,故有“溪口”之名。又因有武岭在镇的东首,故又称为“武岭镇”。武岭上现有蒋介石1929年居乡时所建城门,三间两房城楼式建筑,门额两面均有“武岭”两字,朝外面的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所题,里面则是蒋介石自题。蒋介石常以“武陵”称溪口,可能有两重含义:一是表示祟尚武德之义,二是“武岭”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谐音,故用“武陵”二字。而故乡对于蒋氏起伏跌宕的政治遭遇来说,确实是一个安静的避风港。

1927年,1931年和1949年,蒋介石先后三次下野,均避居溪口。每一次蛰居,家乡父老都盛情相迎,家乡的风物也给了他不少的安慰。溪口山水如画,自古以来就为旅游胜地。古代即已形成“溪口十景”,如奎阁凌霄、平沙芳草、松林晓莺、溪船夜棹、锦溪秋月等。这些景致在蒋氏故居前一线排开,秀水青山排挞而来,清心养性自不必说。

据说,当年宋美龄也非常喜爱此地风物。蒋介石为了宋美龄在老家居住,改造武岭奎阁,此阁当地又称为文昌阁。奎阁依山傍水而建,从二楼客厅向外望去,整个剡溪的美景尽收眼底。客厅中至今还挂有宋美龄的许多山水画作品。宋美龄为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关门弟子,住在溪口之时常有雅兴作画。

宋美龄常住武岭奎阁,很少回蒋介石祖居,即丰镐房,因为丰镐房居住着蒋介石的原配毛福梅。蒋介石非常喜欢丰镐房,特别喜欢这个带有帝王气息的房名,丰和镐这两个字取自西周时期的国都丰邑、镐京。丰镐房在蒋介石当上总统后扩建,迁走25户邻舍,现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建筑为传统的前厅后堂、两厢四廊的格局。楼轩相依,廊庑回环,墨柱赭壁,庄重典雅。相传扩宅时,蒋家东南角上的周姓钉子户说什么也不肯搬,或许老蒋没有强制拆迁的魄力,或许是老蒋心里有着根深蒂固的邻里和睦的愿望,总之这户人家没有搬走,最后还开了一家卖千层饼的店。

蒋介石出生地为玉泰盐铺,也在这条街上,离丰镐房南去不远。因兄弟分家,玉泰盐铺分给长房。蒋介石则随孤母王采玉(王采玉为蒋父二婚)住丰镐房。这条街还有一处蒋氏故居,为小洋房。因建筑所用材料均为石灰和水泥,当时称为“洋灰”,故有其名。小洋房建于1930年,原是为美国军事顾问端纳先生所用。蒋经国从苏联回国后,因父亲之命回乡,居于小洋房。蒋介石请了两位老师到此,严教国学,以解除儿子的马列主义武装,同时为儿媳妇蒋方良女士教国文。今有浙江话剧团排演《溪口往事》,讲述这段往事。小洋房内有一石碑赫然镌刻“以血洗血”四字,为蒋经国在1939年母亲毛福梅丧生于日本轰炸之下时手书,以示替母复仇的决心。

溪口是蒋氏的生活区,而蒋氏的指挥部设在雪窦山上。雪窦山在溪口镇东面,海拔八百多米,有“四明第一山”之美誉。山上有乳峰,乳峰有窦,水从窦出,色白如乳,故泉名乳泉,窦称雪窦,山因此而得名。雪窦山上,蒋氏主要居住在蒋母墓庐与妙高台。墓庐是蒋介石奉母守孝而建,建于1923年,1930年重建。现为11间排房,其四围高松林立,声涛阵阵,幽深静穆。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曾在此长居百十余天养伤。蒋母之墓是极为朴素的浙东常见的土冢,墓前有扇形拦土石,上刻有“壶范足式”四字,寓女中模范、楷模之意。墓碑上刻孙中山先生亲题的“蒋母之墓”。两旁对联为“祸及贤慈,当日顽梗悔已晚;愧为逆子,终身沉痛恨靡涯”,为蒋介石亲题。墓庐留有碑刻孙中山的《祭蒋太夫人文》,由谭延阎(谭是北伐时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书写;背面是蒋介石口述、于右任先生写的《蒋太夫人事略》;左、右两边分别是《哭母文》和《慰劳蒋总司令文》。蒋介石侍母至孝,《哭母文》中恸哭难抑的孝情,让人恻然。《哭母文》中蒋介石说自己幼年多病,甚至时常病情危重;病刚好就又“放嬉跳跃”,因此经常犯着“水火刀阄之伤”,“倍增慈母之忧”。又回忆母亲自小以为国努力教育自己,记录13岁那年远行读书时,母亲的教诲,“吾辛辛苦苦使汝读书者,非欲攫显宦拥厚资也,所望为国自爱,以保先人之令名足矣。”辛亥革命时,蒋介石督战沪杭,亲朋闻之“骇愕失色”,蒋母却说“男儿报国,死则死耳,何足为虑”,节义凛然。蒋介石说“吾母一生,为乡里服劳,为国家酬德,嘉言懿行,至多极美”,确实如此。

雪窦山,风景奇幽,千丈岩、妙高台、三隐潭、徐凫岩等,均景致极佳。传说宋仁宗曾梦游雪窦山,后亲驾游览。看到千丈岩瀑布若银河倒悬,轰声如雷,飞花散雪,蔚为壮观,景色美丽胜过梦中,于是欣然题写“浙东第一瀑”五个大字。妙高台又称妙高峰,千丈岩北上约五百米,因其峰顶有坪如台,一亩大小。台下三面凌空,均为悬崖峭壁,四周群山叠,绿树华盖,中间溪水集聚成湖,为亭下湖,山水相映,天地尽显灵气。登台而望,有运筹帷幄,高屋建瓴之感。宋学士楼钥游妙高台后曾留下诗句:“一峰高出白云端,俯瞰东南千万山。试问冈头转圆石,不知何日到人间。”据1948年重修的《武岭蒋氏宗谱》第六册记载,蒋介石8岁时“始上雪窦山见妙高峰爱之”,“民国十六年总统蒋公建别墅于其地”,自题门额“妙高台”。别墅为中式建筑,三进两院,掩于四周松樟翠竹之下,荫凉蔽日,是一个理想的避暑胜地。别墅正门进口有石塔,此塔为清末民初时雪窦寺的方丈石奇和尚的浮屠,因蒋介石非常敬重他,故在造妙高台时把它移了过来,到此每次叩拜。三隐潭是一风景独秀的山涧,其间有三级瀑布,即上隐潭、中隐潭、下隐潭。上隐潭以幽险见长,中隐潭以清秀取胜,下隐潭则秀奇双绝。一路山岩峭立,青苔斑斑,苍松挺立石隙。湍流急奔,循崖倾落,铿然有声。山林间水气似雾如雨,冰凉沁心。有诗如此描写,“百尺银涛挂石飞,苍崖翠壁紫岩扉。四时不息雷鸣耳,六月寒生潭上衣。”现建有游览车道。徐凫岩距上隐潭大约四五公里,有一巨瀑,极为壮观。雪窦山声名极大,还在于雪窦寺。雪窦寺在千丈岩东面500米左右,现存雪窦寺为1986年重修。据《雪窦寺志》记载:晋时有尼结庐山顶事佛,名瀑布院。唐会昌元年(841)改建今址;景福元年(892),常通禅师来寺主事,刺史黄昆施田1300亩,寺院作了大规模扩建,遂成为十方禅院。南宋宁宗时评定天下寺院等级,雪窦寺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在宋代,从太祖开始,先后为雪窦山下过4道谕旨。雪窦寺为弥勒佛道场,与普陀、九华、峨嵋、五台并称天下五大名胜道场,在佛教中有崇高的地位。弥勒佛的原型——布袋和尚出生于奉化,相传为五代梁时名为契此的僧人。此人身材圆胖、大腹便便,行事有如天台山的济公和尚有些疯疯癫癫,不着常规,整天笑逐颜开。因其常用放下肩上所带布袋的动作,劝人把世俗的一切烦恼都放下,故称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在奉化岳林寺出家,死后葬于奉化城北封山的中塔禅院,而主要弘法之地在雪窦寺。雪窦寺现建有33米高的弥勒大佛。

许多人,到这里真的放下了尘世烦恼。著名作家戴厚英在雪窦寺参加了“打佛七”活动,自感泪水悄然流涌。她在《结缘雪窦寺》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我感到)我的本性不再是我反复在课堂上宣讲过的具有欲望、情感、思想的‘人’,而是更为广大更为久远、无始无终的生命本体。我声声呼唤的不是住在某处的阿弥陀佛,而是久已疏远和蒙尘的自己。魂今归来,魂兮归来啊!”戴厚英在雪窦寺悟到了自己的慧根。在此悟道的最富传奇意义的是黄巢,据《旧唐书》记载,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兵败,被唐军围困于山东泰山狼虎谷。他的外甥林言,为求活命,杀娘舅取其首级投降唐军。而据古代宁波古籍记载,林言既要保住自身,又不忍杀害娘舅,就找了个相貌与黄巢相似的人代杀。黄巢一直南逃到宁波栖心寺(今七塔寺),受名僧心镜禅师点化,到雪窦山,髡发为僧,可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张奎义为西京留守,识黄巢于群僧中,后住四明雪窦山,即雪窦禅师是也。”黄巢死后葬于寺前含珠林,遗址尚存,南宋诗僧释鉴《题黄巢墓》诗云:“图王成霸业,自古仗戈矛;英风今何在,都成一古丘。”

雪窦寺历史悠久,名人名僧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到过雪窦寺的古代名人有贺知章、刘长卿、孟郊、皮日休、陆龟蒙、王安石、曾巩、梅尧臣、戴表元、王阳明、黄宗羲、全祖望等等,还有知觉、明觉等高僧,日本画僧雪舟,并留下不少诗文。近代有蒋介石、张学良、郭沫若、太虚大师(任方丈14年)等等。此地曾为一代名将张学良囚禁地,在寺西原中国旅行社招待所的平房中读书悔过。在雪窦寺尚存张学良手植两株楠木,枝繁叶茂,刚劲挺拔,如见当年气宇轩昂、大义凛然的将军。当年蒋介石规定张学良东不出镇海口,西不过曹娥江,心胸积郁的张学良,行于三隐潭之间,该是如何的感受呢?张学良的内心是否放得下?是否甘心做一个隐士?据说张学良那时常在山涧中放爆竹解闷,野史以此认为张氏内心仍然焦灼。

溪口有特产,千层饼、芋艿头、水蜜桃,凡到过奉化的人无不知道此物,而没到过奉化的人亦知道此物,其滋味殊异,尽在不言中。1949年清明节,蒋介石带领蒋经国夫妇和孙儿孙女,祭扫了父母的坟墓。4天后,蒋介石带着家人,黯然登上离乡的渡船,不知在他的行囊中装得下多少溪口的风物?

边走边读

“黄巢”(820—884),唐末农民军首领。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人。胆识过人,最终取代王仙芝而成为唐末大起义的总领袖。其有不少诗歌传世,颇见气魄,如《不第后赋菊》一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戴表元”(1244—1310),字帅初,奉化剡源(今班溪镇)榆林人,世称剡源先生,元代著名学者。戴表元早慧,7岁能作诗,而且多奇语;师事王应麟等。南宋咸淳七年(1271)进士,后以兵乱归故里读书著作。元时曾短暂为官,因病辞职。著有《剡源集》、《剡源佚文》、《剡源佚诗》等。诗文清新雅洁,多吟咏家乡山水,表现民间疾苦;与湖州赵孟交情深厚。文章推崇欧阳修,文“如青峦出云,姿态横逸而连翩弗断;如通川萦纡,十步九折而无直泻怒奔之失”。

“太虚大师”(1889—1947),融通内学外学、旧学新学、唯识中观、法性法相,在佛学理论上提出了许多独创的见解。其弟子收集整理有《太虚大师全书》。大师有不少诗歌创作,诗歌纯净至极,富含智慧。

“蒋介石”(1887—1975),一生出版的言论集丰富,如《黄埔训练集》、《东征训话集》、《庐山训练集》、《峨嵋训练集》。《蒋介石传》,由杨菁、杨树标著。

“巴人”(1901—1972),原名王任叔,奉化人。曾任《四明日报》编辑,著有小说《疲惫者》,短篇小说集《监狱》,翻译《苏俄女教师日记》、日本长篇小说《铁》等。与许广平、郑振铎、胡愈之等共同编辑《鲁迅全集》。还是我国首位驻印度尼西亚大使(1950),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1966年完成《印度尼西亚历史》初稿。

“蒋经国”(1910—1988),字建丰,蒋介石与发妻毛福梅之子,出生于奉化。曾任“中华民国”第六任、第七任“总统”,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民国”“行政院长”等职。《蒋经国传》作者为美国作家江南,传记较为客观地记录了蒋经国一生,评价蒋经国为“有良心的独裁者”。

“《张学良在溪口》”张学良(1901—2001),字汉卿,号毅庵,祖籍辽宁海城,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是解读张学良一生的两个重要事件。“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囚于溪口。袁绍棠与董有华所作《张学良在溪口》,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描述了“林为铁柱崖为笼,书作藤镣笔作枷”的溪口岁月,此书亦为解读民国风云的重要著作。

“徐季子”1920年生,奉化人。为研究《文心雕龙》的专家,徐老著有《畅堂文集》、《徐季子文选》、《文心与禅心》等学术著作和随笔,主编《傅璇宗学术评论》。近期出版的《畅堂文集》精选了他几十年创作和研究生涯中各个时期的文章精华。

“丁磊”1971年生,奉化人。1993年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曾在宁波电信局工作,因为对梦想的渴望,1995年辞职到广州,1997年创办网易公司,现在任网易首席架构设计师,曾一度雄踞中国个人财富榜首富位置。李今生著《网易掌门人丁磊》。

同类推荐
  • 伏跗室书藏记

    伏跗室书藏记

    伏跗室是浙东著名藏书家冯贞群先生的藏书室,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冯贞群先生一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力搜集、保存和研究古籍文献,积累达十余万卷。作者骆兆平长期负责伏跗室管理工作,对冯贞群生平及伏跗室藏书史深有研究。本书记述了作者在伏跗室管理工作中的亲历的往事和藏书概况,并介绍了伏跗室所藏的古籍善本;记述了冯贞群先生学术成就、事迹年表等。
  •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宁夏文化发展研究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宁夏文化发展研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是作者王寒多年来生活所感杂记,主要包括作者对浙江省十一地市风土人情独到的见解,文风戏谑,多以当地名胜古迹、美食趣事为题材,以片段的形式对每一城市进行描述,令读者得以快速阅读中体味到浙江各地的城市形象。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 契丹名族史

    契丹名族史

    我开始研究契丹史是在1964年,当时想报考陈述先生的“东北民族历史地理”的研究生,陈先生指定的专业教材是他所著的《契丹社会经济史稿》,并送了我一本,我就认真地学习研究了该书。以后参加了考试,成绩大约还可以,陈先生已经决定录取我,但政审不合格,未能去成。陈先生答应收我为门外生,我开始在他指导下从事东北民族史的研究,契丹史当然也包括在内。
热门推荐
  • 爱你,是最灿烂的遗忘

    爱你,是最灿烂的遗忘

    我会很天真的以为,爱你,是一件从一而终的事,你只是你,而不是--------他们。但是,直到我走到人生接近三四分之一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他们,是组成你的元素,而那些被我摒弃的,错过的,所谓缘分的,都只是最灿烂的遗忘,是人生成熟,坦然之前残酷兼且最美好的前情提要。
  • 御儿干殿下

    御儿干殿下

    一个妖道穿越春秋,风云年代我意逍遥。一粒仙丹一口小酒,七国纷争与我何干。看齐国公子龙天崖的传奇经历。
  • 天塔奇闻

    天塔奇闻

    在一片神奇的大陆上,恐惧在空气中传播,毁灭在流水中低语。光影议会与虚空剧团展开了对于上古神器"金坷垃"的争夺。然而,获得力量,就必须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 乱世离别后会无期

    乱世离别后会无期

    我姓紫降,名亦凄,在所有人眼中,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除了名和姓很特殊。但,不只是这些,我有特殊的身份,没有一个人知道。。。。
  • 左道冥王

    左道冥王

    魔法大陆的学徒穆风,因为无意中找到了神秘秘籍而被迫害,不得已自毁肉体。本以为形神俱灭,却来到了一个未知的修行世界,所悲剧的是,他并非重生,而是以最低劣的鬼魂状态所存在。而在这个修行世界,穆风借助秘籍,竟然开辟出了另外一条修行之路。左道旁门,亦可成丹。
  • 落叶孤城醉红颜

    落叶孤城醉红颜

    民国年间的虐恋纯爱,菩提树下的誓言,初见到难舍难分的过程,要经历些什么才能荣获的幸福一说。
  • 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

    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

    本套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霸气驯夫:妖孽蛇君心尖宠

    霸气驯夫:妖孽蛇君心尖宠

    他应是霸气的蛇王,一朝得道,化龙升天。可眼前这个摆出各种妖娆姿势的娘炮儿到底是谁,本小姐忙着修炼,不想理你!只是鼻血不听使唤,毁了她辛苦经营多年的形象。
  • 极品修真神医

    极品修真神医

    家道中落,少年偶得神器,仁心为本,悬壶于世,成就神医之名。“相比救人,我更爱杀人。”——神医林旭
  • 彻寒衣——情冢

    彻寒衣——情冢

    世人只知涅磐重生,却不知彻寒续命。古异人鬼谷子偶得仙草,耗费余生心血制成一件旷世神衣,埋葬在太古宝藏之内。这个惊天秘密尘封了千百年,直至北宋末年,高且闲为保趾族一脉,将之公布于世,自此掀起江湖上一场浩大的厮杀……时局动荡,市井小子白衫机智多变,善于隐忍,骨子里充斥着野性与不羁,在成长过程中,先后遇到了三个对他一生影响至深的女子。为报父仇,敢凭着一己之力开创属于自己的流派,与各大门派分庭抗礼;一道圣旨,进位宫廷,区区驸马,如何独善其身?靖康之难,爱人惨死,他又将做出怎样疯狂的事?四美六极,上古神兽,五大绝境,天生异脉,丹药医术,热血拼杀,背叛,渡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