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3400000055

第55章 潮起红帮时尚

很多人认识宁波是从一件合身、时尚、体面的衣服开始的,比如雅戈尔、罗蒙、杉杉、唐狮、一休、太平鸟、洛兹、培罗成等。宁波被公众首选为宜居城市、幸福城市,可能也源于这个城市繁多的服装品牌、色彩斑斓的服饰。衣食住行,衣排第一。一个服装业发达的城市,想必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追求生活品位的城市,这是一个城市有幸福感的核心要素。宁波开放的北仑大港、书藏古今的天一阁与引领时尚的服装所组成的城市品质,完全符合公众对于幸福的构想。

宁波的服装制作,传奇从“红帮”开始。可以这么讲,近两个世纪,红帮师傅的制作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服饰潮流。红帮师傅在中国服装史上创立了五个第一:中国第一件西装,中国第一套中山装,中国第一家西服店,中国第一本西服理论著作,中国第一家西服工艺学校。红帮大师辈出,如上海滩“荣昌祥呢绒西服店”的王才运,上世纪50年代为中央首长和外国友人制装的王庭淼、余元芳、楼景康、陈志康等;在香港有港九洋服公会理事长车志明,在日本有曾为美国总统福特、韩国财阀、日本大臣、日本影视明星制装的戴祖贻等。这群制作者在19世纪中叶开始,前前后后,亲戚带亲戚,乡人带乡人,背着裁缝包(包里有剪刀、软尺、缝衣针、丝线等简单工具),从奉化江两岸乡镇小村出发,穿行于开埠后的上海滩。这批头脑灵活的乡下手艺人,凭着他们的质量与信誉,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被上海人叫为“奉帮裁缝”,因为上海话中“奉”与“红”同音,于是有了“红帮裁缝”的称呼。也有人认为奉化裁缝以做西服名扬上海滩,而西服又多给碧眼红发的外国人做,所以被称为“红帮裁缝”,而那些只会做长袍、马褂、对襟衣的裁缝称为“本帮裁缝”。

在宁波城中月湖之畔,宝奎巷内,有一处由6座民居庭院组成的朴素院落,这是一家特殊的博物馆,为服装博物馆。这个小小的居所之中,收藏着宁波七千年的服装故事,最为生动的就是红帮故事。春日明媚的阳光下,绿荫丛中的古建筑显得隽丽、幽深而古雅,我们几个人静静地从一个院落走到一个院落,踏着青砖追想逝去的故事。

红帮裁缝的兴起与宁波帮的兴起是同时的,他们的生意比宁波帮小得多;但是他们同样是“无宁不成市”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创造史、他们的奋斗史同样充满困苦与激情。最初的奉帮裁缝可能连个像样的店面都没有,一把剪刀,一把市尺,一柄熨斗,少量线团和针就是所有的家当,可以用一块包袱布包起来,于是被人叫做“包袱裁缝”。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单门独户,上门兜顾客,他们在顾主的堂屋中央搁一块长长的板,将衣料摊在上面又剪又裁,师傅飞针走线,徒弟帮着熨和锁眼。一住十天半月,将顾主一家老小春夏秋冬四季衣服全部做好。为了维持生计,他们练就了过硬的本领:不用尺量只需目测,只要瞟上一眼就能正确说出你所需尺码。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红帮师傅给一个读书人做了一件前幅短后幅长的衣服,读书人穿着舒服;后来读书人做了官又找这个师傅,这会儿却给他做了件前幅长后幅短的。读书人奇怪了,这是为什么呢?师傅不紧不慢地解释道:老爷做官了,挺胸凸肚,不应前长后短吗?读书的时候,一天到晚坐着念书佝偻着背,不应前短后长吗?这就是红帮裁缝的机敏。

19世纪末,上海滩上出现了许多洋行,这些洋行的外国雇员和中国的富家子弟在十里洋场兴起了一股穿西装的热潮。宁波帮裁缝立刻从做中装转为做西装,由于精工细作,质量上乘,立刻成为领潮者。西装,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后经定型、规范,成为西方现代服装的主导品种。这种服装,气派简洁大方,又有强势的西方文化背景,最终也成为国际通用服装。因此,红帮裁缝的选择也正是适应了西风东渐的社会历史大转型的时代大潮。可贵的是红帮裁缝不是一个简单的模仿者,而是参照西服的款式、剪裁方法和缝制技艺,按照中国人的体形、性格、生活环境,不断加以改造,使之中国化,有的完全“化”为中国民族服装。最为成功的就是创制出中山装。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亦慕名来王才运的“荣昌祥”定制过几套西服,十分满意。有一次,孙中山先生又来到“荣昌祥”,拿出一件日本陆军士官服,对王才运说:“我想改革此服,请你们做件中国服,代表中国人。”王才运根据孙中山先生的意愿,与一些打样、裁剪名师经过再三琢磨,几经试样与修改,把原来的十粒扣改成七粒,最后改为五粒,隐喻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五权宪法;在款式上按照孙中山先生的指示,改成直翻领四贴袋的服装,并加上倒山笔架式袋盖,象征着革命重用笔杆子,重视和依靠知识分子。如西服般地在袖口加上三粒袖口纽,既美观大方,防止磨损,又象征三民主义。服装制成后由孙中山先生试穿,简朴而庄重,具备西服挺、平、直、圆、顺、墩的特色。孙中山先生十分满意,并大为赞赏。这样中国第一套中山装便产生了。

如果说中山装是“西服东渐”的结晶,红帮所创作的旗袍则是“古为今用”“东服西渐”的代表作。旗袍,本是满族女子穿的一种长袍,因为胡天狂风飞沙暴雪厉害,为了遮挡,所以做成长而宽大、直筒的样式,故又称为“大衫”。这种大衫气度高贵,缺点是无法显示女性性感的特征,很难勾勒东方女性的神韵。辛亥革命以后,具有先进服装文化素养的上海、天津、汉口、厦门、香港等地红帮裁缝,与许多民间心灵手巧的中青年女性共同努力,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唐代的“水田衣”以及蒙古族女子穿着的长袍等民族服装中取得灵感,又大胆吸取西方女装的造型艺术、剪裁和制作方法,成功地创制出最能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性情与气质的旗袍,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一直为人惊叹不已。

红帮的成功,引起了上海洋同行的猜忌。一次,一位体形特殊的日本商人在法租界小巴黎西服店定做了一套西服,衣服穿上后很不舒服。就又到宁波人开的“王荣泰”西服店做了一套,穿上后深感既合身又舒适,于是他逢人便讲“王荣泰”西服店比法国小巴黎西服店做得好。这使法国小巴黎西服店老板密特斯坦十分恼火。为了搞垮“王荣泰”,派人带着高档面料到王荣泰西服店加工。衣成后,用赝品取代,诈称王荣泰西服店糟蹋了面料,做坏西服,要求赔偿。这件事引起了红帮裁缝和宁波同乡会愤慨,他们一致罢工斗争,要求密特斯坦交出原件,公开展览。上海的一批批市民闻声如潮涌来,事件轰动了大上海。事后法国小巴黎西服店臭名昭著,难以立足,被迫关闭回国;而王荣泰西服店则名声大振,迁至南京路,改名“荣昌祥呢绒西服号”,前店后厂,成为红极一时的名店。

博物馆珍藏着为孙中山制作第一件中山装的有关史料,弥足珍贵。同样珍贵的还有为毛泽东主席制作的“毛装”、为周恩来总理制作的西服样件。据说,有这样一个笑话,1956年初春,印度驻华大使小尼赫鲁在北京做了一套西服,衣成后先后修改了21次,仍不能满意。恼得他写信向中国外交部提出“抗议”,说:“这么大的中国,没一家会做西服。”此事惊动了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当即派人在全国范围内细心物色,了解到中国最好的西装师傅在上海,其中最好的数“红帮”大师余元芳。于是就有了余元芳为小尼赫鲁改装的故事。小尼赫鲁穿上余元芳改定的服装以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当场要求余元芳再为他另做一套,并且为妻子、儿子、兄弟、岳父、小舅子等各做一套。周总理特意下了指示:“外国来宾的做衣问题该解决了,建议将波纬调迁北京。”“波纬”就是余元芳的西服店,从此,首都有了世界一流的西装、时装大师和西服店。红帮师傅也成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服饰的主要制作者。

中国有不少城市是服装名城,如大连、北京、上海、杭州、温州等,但这样的历史文化内涵可能只为宁波特有。宁波的红帮裁缝,如今遍布世界各地,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前苏联等地都有红帮传人,他们严守标准,用一流的刀功、手功、车功、烫功,裁剪着中国的精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来自上海的一两百名红帮裁缝传人,带着红帮裁缝的工艺,与红帮裁缝踏实细致、创新进取的精神,在宁波刚刚兴起的服装厂里担任师傅。三十年后的今天,“红帮”故乡,奉化江两岸,西装、时装、羊毛衫、针织、衬衫、羊绒服装、裘皮服装等颇具规模的企业,遍地开花。像奉化市有服装企业200多家,从事服装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口的四分之一,服装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四分之一,被命名为“中国服装之乡”。奉化江畔现在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衬衫类中国名牌产品4个,注册商标总数超过3000个,在境外注册的服装类商标超过50个,形成了国内少见的服装名牌产品群星辉映的局面。年服装生产能力达10多亿件,占全国生产总能力的12%强。综合实力,特别是男装产业综合实力,绝对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最可贵的是宁波现代服装业的发展上,创新精神一以贯之。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宁波的现代服装生产企业的关键技术装备一直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服装博物馆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古州服装;第二部分是红帮文化,为陈列的主体;第三部分是现代服装。古州服装,从照片、实物、复制品,到帽店、鞋店、养蚕、纺纱织布、印染等传统场景的复原,浓缩了七千年前河姆渡到清代的服饰文化,生动展现华夏大地刀剪的五彩缤纷,令人赞叹不已。如此唯美的东方艺术,让我想起去年在宁波大剧院看过的宁波歌舞团的巨著《十里红妆·女儿梦》,剧里展示的那些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桶柜箱橱,慈湖木屐、清代盔甲官服、长衫马褂,到三寸金莲、棕鞋、雨靴、绣花鞋、飘荡飞扬的衣衫,就静静立在这里。舞剧主人公越儿蹁跹的舞姿,以及那江南的青石板、依依的杨柳、杏花春雨,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浓浓淡淡的爱恨情愁、悲喜愁怨,从这些绝美的物件里自然浮现出来。这里融汇着江南最典雅的流韵。

红帮文化展览中,有红帮裁缝作坊的仿古演示。100多年前美国制造的“胜始”缝纫机,熨斗、剪刀、弯尺、水壶等西装制作工具,圆下摆半袖女装、长衫、旗袍等等,宛如当年情景。就是用这些简单的工具,裁缝师傅与革命领袖一起谋构、推广和完善服装的设计,创作没有阶级、等级限制只与民族、时代相关的服装;而民国花样的京华烟云、海派风尚,很多就是从这些物具开始演绎。而个性张扬、完全与世界潮流同步的现代服饰展示,则让人想起宁波每年举办的盛大的服装博览会,各地的经销商蜂拥而至,宾馆旅舍人满为患;联想到一场场东方霓裳的服装秀,模特们的百态风姿;想起宁波三江两岸人头攒动的各类服饰城;想到像雅戈尔等集团正与意大利、日本、法国等国家的服装业巨头频频接触,在香港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联手兴建合资贸易机构,开发海外的销售渠道。

宁波又新建了一个服装博物馆,在鄞州中心区下应街道湾底村。“人”字形建筑,塑造了一个展翅飞翔的形象,在河水衬托下分外壮观,有兴趣可以前往。宁波的服装,不仅仅是视觉盛宴,民族地域特色、水韵精华尽在其中。

边走边读

“余元芳”1918年生于奉化白杜泰桥,红帮第三代传人。1941年入上海南京路王顺泰服装店,抗日战争胜利后,余元芳离开王顺泰,自立门户,做起“包袱老板”。1949年在外白渡桥百老汇大厦租屋开店,取名“波纬服装店”招牌。“波”意为宁波,“纬”取义服装由纵横线缝制而成。新中国成立后,为陈毅市长等党政领导制作西服,成为红透沪上的“首长服装店”。余元芳在20世纪90年代,多次来奉化指导服装制作技艺,收下了罗蒙集团的俞小莉等5人为徒弟,尽心指导家乡服装事业的发展。

“陈万丰与《红帮服装史》”陈万丰现任宁波服装博物馆馆长,这是一位资深的文博研究专家。1962年起从事文化工作,宁波服装博物馆是他在1997年尽力筹建而成。他对中国服装史和宁波红帮创业史的研究,可以说是宁波的翘楚,撰写发表论文30余篇,合编《宁波服装史》、《宁波帮与中国近现代服装业》等。《红帮服装史》为其力著,此书资料大多为作者走遍全国实地采访而来。

“《宁波服装集萃》”这本徐国宝主编的书,从红帮裁缝的艰苦创业到现代服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宁波的服装史。关于宁波的服装发展历程,还可以查看吕国荣的《宁波服装史话》、陈荣军的《中国服装业的硅谷》、钱茂伟主编的《宁波服装》等专著。

同类推荐
  • 解密餐桌上的应酬

    解密餐桌上的应酬

    本书共二十章,介绍了餐桌上的礼仪,包括那一场风华雪月的饭局、饭局是面试的一部分、如何成为在饭局上始终不埋单的人、“酒”到才能“渠”成等。
  •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本书收录了作者2008—2011年的文化研究成果,分为上海文化、文化形象、传媒文化、文化教育、世博文化五辑,呈现了新媒体时代文化和文化批评的现状。该论集的文章获得极好的社会反响:《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一文获得第七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一文发表后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整版刊载于《文汇报》学人演讲栏目。
  • 奇趣天下:最邪最灵异的地方

    奇趣天下:最邪最灵异的地方

    在世界不为人知的角薄利城,存在着很多灵异的地方,他们背后有很多故事值得我们挖掘。本书选取了全世界诸多著名的灵异之地,并讲述了它们身上的故事,提示灵异之地的灵异之处。诸如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宅院、布朗城堡、百利佳丽城堡、美国白宫、伦敦塔等等。在讲述的时候会加入地方特色,增强可读性。本书还添加了很多图片,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 崇明岛传

    崇明岛传

    本书着重写崇明岛的历史,从而使崇明岛的特色,包括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大浪淘沙聚沙成洲的神奇、沙洲涨坍垦拓不止的垦拓精神、薪火不断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得以突出。
热门推荐
  • 赢在管理:有效管理的58个细节

    赢在管理:有效管理的58个细节

    作为一个力求创新的企业,招聘人才不如培养管理者,在新时代的企业发展中,成功的管理才是绿色通行证,能够确保企业发展畅通无阻。管理的作用在于分配和培养人才,它能够在没有高资金求得“诸葛亮”帮忙的时候,用“三个臭皮匠”造一个“赛诸葛”,依然能有“掐指一算”的神力,甚至更胜一筹。这本书通过对企业管理深入的剖析、分解,找出企业管理的误区,并针对企业管理容易疏漏的地方进行填补,是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手中的指南针,能够帮助迷途创业的人员找到扎营的地点。
  • 末世之末路花开

    末世之末路花开

    末日来临,丧尸横行,伪孤女依仗着天赐恩宠,一路大开金手指,踏上漫漫求生路。
  • 相思几许

    相思几许

    浮生如此,聚少离多,不如莫遇。以沫在她的新书首页写上这短短十二字,道尽故事的结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从背后拥住她的男人拿过她手中笔,在十二字下面添了一句。日光温暖,以沫轻勾唇,多幸运。她在爱与被爱着。
  • 靳寒时

    靳寒时

    江湖儿女,自是江湖儿女的活法。纵使绫罗绸缎,纵使覆手为云,纵使家国雄心。不及你一句,来得及。此一世,难得有缘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小道士伏魔记

    小道士伏魔记

    曾凡龙是一个老实人,也是名副其实得屌丝,更是一位大学生,在他22岁那年一场车祸让他失去了生命,自从有个老道士救了他以后,老道士收他为徒,教他道术,那他到底经历过什么,请大家跟我一起看!
  • 八零后富豪

    八零后富豪

    你玩过这样的游戏吗?想了解游戏角色、宝宝加点等秘诀吗?想知道八零后是如何玩游戏赚大钱的吗?你的心有多大,你的财富就有多大。这里就是,网游高手——巴菲特的崇拜者,进入富豪行列的新生代80后地下黑富翁,龚健的天下。(所谓的“地下黑富翁”就是收入隐晦,从不交纳个人收入所得税。财富上千上亿,鲜为人知。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无名,但他们中的个别人,比排行榜上有名的富翁更有钱。)
  • 骑士风云录2

    骑士风云录2

    遥远的时代,遥远的大陆,在大陆阿伦西亚上,人类在击溃兽人族并将之驱逐到达伦海峡对面的“地狱之岛”以后,终于再次迎来了久违的和平。
  • 温柔达令追逃妻

    温柔达令追逃妻

    他,温柔,帅气。她,美丽,优雅。一场邂逅,他们一见钟情。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一场车祸她疼爱的妹妹成了植物人,而她又被告知妹妹曾经怀过他的孩子。难道真是人不可貌相吗?为了给妹妹讨回公道,她毅然与他步入婚姻殿堂,只想要寻一个真相。她故作任性,撒泼耍赖,与别人上演一场红杏出墙戏码。而他对她,体贴包容,耐心哄慰,披铠甲力战情敌。商场上的他更是运筹帷幄,小窝里却与她温柔旖旎。她躲,他追,展开了捍卫爱情的温柔角力。当一切水落石出,她又将何去何从?那颗单纯的心还是否能再守住?【场景一】“璨,对不起!”“傻瓜,说什么呢?”“璨,我爱你!”“吱……”一阵紧急刹车的声音,这个不解风情的杨敏,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说这句话,难道是要再出一场车祸?“咚咚咚!”有人开始敲车窗玻璃,嘴里还咒骂到,“你特么怎么开车的?想死啊?”崔佑璨摇下了车玻璃,连说了好几个“对不起”,对方才骂骂咧咧的回到车里发动车子离开了。“对不起,我好像说错话了。”杨敏愧疚的低下头向崔佑璨道着歉。崔佑璨拿手轻轻的挑起了杨敏的下巴,深情的目光盯着她,“不,你没有说错话,你只是选错了说话的环境而已!”【场景二】“结婚!结婚就是我们从此以后要每天生活在一起,不管做什么都在一起。”“啊?那是不是睡觉也在一起呢?”小毛再次发问。“对啊!”崔佑璨继续回答道。“可是,院长妈妈说,男生和女生是不可以睡在一起的。”好吧!崔佑璨被小毛带到坑里了。“啊!这……”PS: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将暖心进行到底。
  • 侯爷追妻手册

    侯爷追妻手册

    传言平南侯一心无挂,四大皆空。多少贵女垂涎男色但却步不前,只因到侯府“守活寡”这条路,实在不好走。庄颜乃从五品礼部郎中之女,被平南侯追着赶着走上这条不归路。却意外发现这是条康庄大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突破点:走进市场的国有企业

    突破点:走进市场的国有企业

    本书分为三篇,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有制国有企业实现形式及其如何利用股份经营的问题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