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3400000009

第9章 风韵名邦余姚

余姚秦时置县,得名来由各有说法。《越绝书》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以奉禹祀;姚乃无余之届邑,故有其名。另一种说法是余姚南临句余山(四明山古称),姚为越语中大舜的名字,故谓余姚。余姚可谓物华天宝之地,大概是“五山二水三分田”,南以四明山为锦屏,北以杭州湾为明镜,中间一个运河湖泊交错的偌大冲积平原——宁绍平原的中段。因杭州湾南岸泥沙不断沉积,七千年来这个平原持续向北拓展,可以用生生不息来形容这个得天独厚的城邦。境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阳光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季,自然条件优越。这样的地方最适合文明的繁衍。所以,不必惊讶,当我们打开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前几页,就会看到余姚这个名字,——距今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就在这个地域。从现今的考证来说,这一文明比黄河流域的仰韶文明还要稍早一些。可以这么说,一部中国史,是从余姚翻开了第一页;而长江文明因有了河姆渡,才有了与黄河文明相抗衡的资格;中国的文明史因为河姆渡而定义为上下七千年。拥有这样荣誉的城邦,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屈指可数的。它的发现纯属偶然。1973年夏天,当地村民们计划在一个低洼处建排涝站。就在他们挖到1米多深的时候,遇到了一些杂乱的东西,其中一些石头看得出是经过加工的。于是有心人把这些石头,连同一些陶罐送到专业考古人员的手中。不久一项举世瞩目的文明呈现在大地之上:杆栏式建筑、精美的象牙雕刻、140多件骨制品、大量的石制品和陶器等等。不要看那些犁、耜等农事工具是多么的粗朴,它却证明中国农业曾领先世界农业。最让人惊奇的是七千年前的水稻至今还闪着金黄光泽,它的出土标志着整个人类进入了农耕时代,人类出现城市文明由此成为可能。

这个文明是一个奇特的复合。经过碳十四的测定,这里叠压着四个文化层:最上面的一层有4700年,第二层有5800年,第三层和第四层距今6210年到7050年。七千年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中国有传说开始是距今5000年的尧舜禹时代,有文字记录是距今3600年的商殷,真正出现历史著作是距今2700年的东周。两千七百年来,中国历经无数变化,那么从距今7000年到距今2700年,这一段漫长的时间里又历经怎样的变化呢?

我们只能凭这些千年不腐的实物揣测其中的变化。但有一点可以断定,河姆渡文化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而是诸多中国文化的源头。比如中国人最基本的图腾信仰龙与凤,它的起源可能就与余姚,或者再扩大一点,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区域相关,这一区域与河姆渡文化区域大致相同。对凤鸟的信仰,有许多实物与记载可以证明,与浙东古越大地密切相关。《禹贡》中说越人为“鸟夷卉服”,《广会稽风俗赋》中载“越王入吴时,有鸟夹王而飞,以为瑞也,因筑‘望鸟台’”;《论衡》云“会稽众鸟所居”;《搜神记》中说,越地有一种冶鸟长有三尺。这种对鸟的崇拜,是不是可以上溯到河姆渡文化呢?在河姆渡文化中最精彩的作品便是象牙雕刻“双鸟舁日”,两只相对的凤鸟,图形清晰简略、充满活力。在龙的信仰中,是以东海龙王为四海龙王之首,而东海正在浙东翼轸之间;我们还无从考证北海与西海龙王在中国的位置;越人以蛟龙后人自居,赛龙舟祈福的风俗自古盛行。余姚的传说中还有一条独特的龙叫“犴”,传说它是东海龙王的儿子,住在东海或杭州湾,先民们为表达对犴图腾的崇拜,而衍生一种民间舞蹈犴舞。这种稻作文化的产物,在余姚西北泗门一带还有留存,犴舞已被列入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说这种舞蹈在日本也有流传。这种犴是否也为河姆渡人崇拜?也许随着考古的深入,我们的一扇扇记忆之门将会逐一打开。

河姆渡出土的许多文物,可以让我们对中国的历史有新的解释。比如在河姆渡的陶器上有蚕的图案,我们联想到“嫘祖”这位养蚕的发明者。《史记》记载她是黄帝的正妃,生有两子,青阳与昌意。《史记》记载五帝中,颛顼、舜、禹皆为昌意之后,《史记正义》所引《孝经援神契》:“帝舜生于姚墟。”在马渚、河姆渡一带至今还有“姚丘”和“禹冢”的传说。舜在当地的传说更是繁多,余姚西首的县城名字叫上虞,虞即舜;穿整个余姚境域的姚江又称为舜江。姚北有一个叫历山的镇,因镇上有一座叫历山的小山得名,传说舜在这里耕种;山下有个村庄叫沥网,传说舜时常下海捕鱼,在山上晒网。这个镇有一个小学叫舜耕小学,传承的就是讲求“孝”与“勤劳”的舜耕精神。禹也同样,会稽(余姚旧属会稽)可能就是禹时天子国中央都,是河姆渡文化后期(距今5000年)夏洲之国的根源处;这样才能解释禹为什么会葬于会稽。余姚有秘图山,相传是禹藏治水秘册之所。《禹贡》这样描写舜禹时代,“象自蹈土,鸟自食苹;土蹶草尽,若耕田状;壤靡泥易,人随种之”,这些表述让我们联想到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的稻耕文化。或许五千年前,丰厚的河姆渡农耕文明,支撑这里作为中国文明的中心;养蚕、耕作之外,人文精神开始辐射整个中华文化圈。其实中国史前史往往被《史记》等著作过度束缚,被司马迁以大汉之地的眼光看中国所局限,以为三皇五帝传说均在黄河内外。实际上2000年前的汉天下与4000年前的大夏天下,有着多少风马牛不相及的地方!

河姆渡文化应该是华夏之族、炎黄后裔形成的一个主要起源地。这个文明几经波折,比如洪水、海侵等,断断续续一直延续到商殷;并在这一时期北迁到黄河流域。几千年间,本地生民不断外漂,可以考证的是他们约在6000至4000年前漂向菲律宾、印尼、马达加斯加、夏威夷等;约在5500年前到达婆罗洲、帝汶岛等;4000年前到达所罗门群岛等;3000年前到达萨摩亚、斐济等岛;1600年前到达伊斯特岛、新西兰等。余姚为中心的浙东区域正是史前称为“海漂人”的百越夷民起源地,他们乘着《越绝书》所记载的“方舟”,把稻作文明经由海路、水路播向四方。这也可以解释《淮南子》等记载大禹治水时遍及海外36国,秦方士徐福选择从这里出发,“东渡携千童海上问仙”。

但是余姚毕竟太小了,在当下主流的史前史观中,或许无法接受余姚在中国文明的源头性地位。就像余姚河姆渡实际上不属于长江水系,甚至与钱塘江水系也无干,它只是一条源于境内四明山夏家岭、奔向东海的叫做姚江的独立水系沃灌的文明,却要归之于长江流域一样。为什么不能接受?为什么只有大江大河才能产生深远的文明呢?希腊文明影响世界,它与大河毫不相干。我们为什么不能抛开大河文明情结,作一深入的追寻呢?

河姆渡不是一个孤立的文明,它以姚江流域为中心,广泛分布于宁绍平原,并跨越东海,直至舟山群岛,只是大多在余姚市境内,如丈亭鲻山遗址、三七市镇田螺山遗址等。它在余姚的历史上,也并不孤立,而是绵延深长,影响久远。比如说河姆渡的土陶,是以刻纹等为装饰的素色陶,与黄河领域以艳丽的彩纹为装饰的陶器截然不同。陶器在商代中后期发展出瓷器。迄今,余姚是中国发现三国两晋前古窑址最多的区域,余姚九缸岭窑是最先制造东汉酱色釉瓷器的所在地,由此引出了东汉青瓷、三国两晋时黑瓷的问世。这些瓷器明显有河姆渡土陶的风格,素朴而不绚丽,自有一种神韵。也就是说,做一个大胆的推测,从河姆渡文明开始,余姚在几千年的跨度里引领着中国陶瓷的发展。

当然毋庸讳言,从有文字记载开始,黄河流域文明突飞猛进,吴越古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但它仍在发展,并不断融合北方中原文化,在曲折中前进,并在春秋后期融入中原文化之中,代表性的事件是越王勾践一度入主中原。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始皇帝东巡入浙,分立浙东县境,建置余姚县。西汉武帝时期,为发展南方经济,迁移大量黄河流域的人们进入会稽,姚江文化逐渐发展。尤其是东汉六朝时期,青瓷出现。由于制瓷先决条件完备,姚江流域成为烧制成熟瓷器的主要地区。至汉末,南迁的大家族已经积聚足够的文化力量,与中原的学术相抗衡。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余姚龙泉山、秘图山脚下的虞氏家族,这个蔚然而起的家族名人辈出,功绩巨大,为东南士族之首。先后有开学术先声的东汉虞光,以玄释易开江东玄学先河的三国虞翻,发现“岁差”的东晋天文学家虞喜,东晋著名史学家虞预,被李世民称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的唐虞世南,其他再如天文学家虞耸,医学家、美食家虞悰,博弈娱乐文化研究专家虞潭,藏书家、书法家虞和,古物收藏鉴赏家虞荔,史学家虞世基,诗文大家虞炎、虞骞、虞羲等等。虞氏家族卓著的文化学术活动,延伸了古越文化,代表了从汉至唐士族学术文化,也是东南地区宋元明清时期学术昌盛的重要源头。

清初余姚人、大史学家黄宗羲在给明代余姚人倪宗正《小野集》作序中称:“吾姚文章之统,代不乏人。隋唐之上,归之虞氏。”可谓一言定论。虞氏家族不像其他权阀家族基于与历代朝廷、帝王的密切关系,父功荫子荫孙,爵位世袭,往往或昙花一现或五世而斩;其历500余年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关键因素,在于建立了自己的文化群落、文化领袖、文化人格,以及家族文化在这个时代、地域文化坐标上的定位、价值取向。

这样的品格追求影响了余姚中古世纪的文化追求:追求自我人格的完善,学术追求超过仕途追求。与中原文化的文化人格迥然不同,这也真正使其“海岳精液,善生俊异”(虞翻)。自唐以后,余姚代代有贤士,影响遍及海内外,有进士684人,状元5人,在朝廷及各地为官的多达1500余人,有137人列入《中国历史名人大辞典》,有“姚江人物甲天下”之誉。全国拥有“文献名邦”美誉的仅三个地方,一是孔子老家曲阜,一是孟子老家邹县,第三便是余姚。

当然不可不叙及余姚的另一脉清流,面朝大海的四明山作为道教圣地在中国道教史上占有重要一席。按《史记·留侯世家》里的说法,秦汉之际的“商山四皓”,即崔少通、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四位名士被吕后请入宫中,帮助刘恒(后来的汉惠帝)在夺嫡斗争中获胜。但崔少通终不满吕后擅权,改名黄公隐居在河姆渡附近老死终生。渡口北岸凉亭内还保存着一块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立的“黄墓渡茶亭碑”,以证地名历史。在崇尚道教的东汉时期,更是有众多道教代表人物隐居四明山,炼丹修身。其中如梅福修道、虞洪遇仙、刘纲夫妇升仙等故事流传至今。梅福就是大名鼎鼎的隐士严子陵的老丈人。严子陵因拒绝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邀请而名闻天下,又因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而广为历史上的文人所仰慕。严子陵身体力行,“力讲气节,正风俗而传教于后世”(毛泽东语)。后代余姚名士如黄宗羲等隐居山林著述终身,坚持独立人格,拒与清廷合作,有严子陵的风骨在其中。而在唐代,大诗人李白、刘长卿、陆龟蒙等到四明山寻访,所谓“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一路高吟,这些带有道家飘逸风采的诗歌,给四明山平添无数神秘。

深厚的文化底蕴,绵长的文教传统,使余姚历代人才辈出,而且人才群发,常现共振效应,无论学术、科技、商界、政坛常常以群体性的姿态独领一代风骚。在余姚乡贤的研究中,学者常把他们分为这几个群体。一是官场名宦群体,有东汉时蜀郡太守黄昌;明代“三阁老”,即状元、东阁大学士谢迁,明代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吕夲(因吕夲奏请朝廷,余姚构筑江南新城以御倭,形成南北双城格局),明代东阁大学士孙如游;明建极殿大学士袁炜;明代御史、东林党主要人物黄尊素;清左副都御使诸重光;清内阁学士朱兰;近代有安徽省委常委王中,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娄溥礼;祖籍余姚的美国第一位华人副州长吴仙标等。二是工商金融群体,工商和金融产生于近现代,境内走出了一批领军时代的人物。黄楚九,上海大世界创始人,上海医药界巨子;宋汉章,中国现代金融事业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国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泰生,雕刻家、实业家和社会福利事业家,陆埠佛雕传人,在美国旧金山开设多处珠宝、佛雕、中餐公司,任美国旧金山中华总商会名誉会长;史济樵,建筑业巨子;何兆丰,国际航运企业家等。三是一个特殊的英烈义士群体,明末有抗清志士孙嘉绩、熊汝霖、郑遵谦;现代有中共浙江省委常委贝介夫、沈乐山,浙东工农红军创始人费德昭,黄明、梁辉、郭静唐等一大批革命先烈,以及牺牲在境内的慈溪人朱洪山、鄞县人肖东、浦江人陈洪等一批革命烈士,余姚有不少乡镇以这些先烈的姓名命名。四是学林教苑群体,这一群体最为出色。除三国两晋虞氏家族外,明代有列入中国十大思想家的王阳明和黄宗羲(而且黄氏家族,学者众多),流寓日本的朱舜水,明文章家倪宗正;清代有考据家邵晋涵;近现代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杨贤江,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严鹤龄,现代病理学创始人谷镜开,财政金融业研究先驱周伯棣,台湾清华大学校长沈君山,《英汉大字典》主编陆谷孙,中国首位公关学博士“公关才子”余明阳等。五是文学艺术群体。有唐代书法家虞世南,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高翥,明代著名的戏曲作家吕天成,明后期全国杂剧创作最多的戏曲作家叶宪祖,清代内阁中书编辑《大清统一志》的高士奇,清代著名藏书家黄澄量;近现代有革命作家楼适夷,“新月”诗人邵洵美,著名山水画家陆一飞,学者余秋雨,集画家、小说家、诗人于一身的艺术家胡考,与金庸齐名的中国四大武侠小说家陈汉山,旅美书法家魏乐唐,旅美作家应文婵,台湾新闻、报业、出版家领军人物谢然之,音乐家樊祖荫,女作家胡杏芬等。

余姚人把这些人创造的文化命之为“乡贤文化”与“红色文化”。乡贤文化中王阳明、黄宗羲这样世界顶尖级俊杰,引领阳明学派、浙东学派,泽被天下。像王学有浙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闽、泰州等七个流派,并在日本独立形成“阳明学”;浙东史学,除开创者黄宗羲及其两位兄弟黄宗炎、黄宗会外,传人有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黄百家等一批史学名家;乾隆年间的历史学家邵晋涵为浙东史学的殿军。浙东史学鼓吹民族民主思想,抨击压抑人性的经学与理学,充满对封建传统思想的叛逆,使余姚成为当时新思想、新思潮的主要启蒙地区。用梁启超《复余姚评论社论邵二云学术》信中的话说:“余姚以区区一邑,而自明中叶迄清中叶,硕儒辈出,学风沾被全国以及海东。阳明,千古大师,无论矣;朱舜水以孤忠羁客,开日本德川氏三百年太平之局;而黄氏自忠端以风节厉世,梨洲、晦木、主一兄弟父子,为明清学术承先启后之重心……”余姚也因此被称为“东南最名邑”。

红色文化指在以余姚梁弄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留下的抗战诗篇。全国有十九块抗日根据地,梁弄为其一,现在梁弄境内有中共浙东区委,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政治部等领导机关旧址。梁弄故有“浙东延安”之称,四明山也有“抗战名山”之誉。现在红色旅游已经得到较好的开发,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公园、红色古村横坎头、红岗劲松等,遍及浙东各地的红色遗迹也正逐一得以保护与修缮。

从高速余姚道口下来,蓦然回首,“马踏飞燕”的雕塑立在宽阔的草坪之上,这个雕塑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志。如果你把电波频率调到96.6兆赫,电台播音员可能正用磁性的声音告诉你:“余姚,河姆古渡,人类文明发祥地;余姚,山水城市,现代旅游休闲地;余姚,文化名邦,名人贤达荟萃地。”是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山水文化、史前文化、乡贤文化、红色文化互为交融的土地。这种绵延的文脉,因为得到较好的打理,在当下魅力四射。

更可喜的是这个绵延的文脉,转化成一种勃发的创造力。这个城市的现代经营,可圈可点,并给人非常惬意的感觉。比如余姚的交通格局非常大气,骨架干线有杭甬高速公路、萧甬复线铁路、329国道及复线、梁周公路、甬余余夫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城东联结线等;杭甬运河得到了进一步的梳理,低廉的水上运输又重新提上日程;城区距宁波机场和宁波北仑港只有半小时和40分钟车程,过杭州湾大桥到上海仅需1小时。农业物产极为丰富,“中国杨梅之乡”是拜传统所赐,而有“中国榨菜之乡”“中国蜜梨之乡”“中国茭白之乡”“中国高山云雾茶之乡”和“中国红枫之乡”等称号,完全是近几年来的努力;“国泰”“铜钱桥”榨菜,“瀑布仙茗”“舜水蜜梨”等一大批农业品牌为国人所知晓。在现代制造上,家用电器、塑料模具、机械五金、化纤纺织等产业名噪一时,被称为“塑料王国、模具之乡”;制笔、按键、灯具、汽车配件、水暖设备、电动工具、打火机等块状经济遍及全市各地,有“帅康”油烟机,“富达”吸尘器、“燎原”灯具等中国名牌产品。余姚本地不产塑料,但位于城区北部的中国塑料城所发布的价格表,是世界塑料价格的晴雨表。这里举办的中国塑料博览会、中国小家电博览会、中国裘皮服装节、中国农业机械展览会等在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力。2010年公布的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名单中余姚名列第十,并成为浙江省唯一入选的最具幸福感县域城市。

余姚的城市名片还包括“名品之乡,榨菜杨梅原产地;塑料模具,现代制造新高地”,96.6兆赫的声音,会告诉你这个城市许多独具的魅力。建议到余姚旅游的游客,继续听它的广播,余姚的声音。也许你还可以听到姚剧《秋香送茶》、《三婿临门》,器乐骨哨《河姆遐想》、歌曲《河姆渡的太阳》、四明南词《四明红》等等富有余姚地域特色气息的声音,感受余姚文明的气场。这些文艺节目都是上海世博会“宁波特别日”活动的保留节目。

同类推荐
  • 中华鬼神

    中华鬼神

    历代统治者建造了用来举行国家级祭祀神灵仪的场所,如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日坛、月坛等建筑;而广大乡间则是“村村各有庙,户户都有神”,中国神的队伍庞大可想而知。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迷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迷

    本书作者在向读者描述了自杀诗人的个案,解释了这些诗人创造的一个个扑朔迷离的神话时,在字里行间充分表现了他的诗人情怀和激情以及一个学者灵动的思维。
  •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本书的编著,以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同时还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林晓燕、陈雷、赵少峰、骆扬提供了大量资料,靳诺、胡喜云、刘瑞龙、姜世东对书稿作了校正工作,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读过本书的这些故事以后,大家应该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了。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礼让都是人重要的品德。只有礼让了,世界才会和平,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爱。
  • 古今养生名联赏析

    古今养生名联赏析

    熊经浴编著的《古今养生名联赏析》是一本专门介绍与养生有关的古今名联(包括各种楹联和联语)的大众通俗读物。全书分为“修德养生联”、“读书頣养联”、“调心养神联”、“饮食起居联”、“动静兼养联”、“老当益壮联”、“自寿寿人联”等七大部分,共精选了256副养生名联。书中每联一文,对其中养生之道逐一加以辑注和解说。《古今养生名联赏析》集知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体,读者在欣赏古今名联的同时,可以从中领悟到许多科学的养生理念及延年益寿的宝贵经验,是一本十分难得的养生保健书。
热门推荐
  • tfboys男自学院之高中

    tfboys男自学院之高中

    这应该只是一本续集,再续我心里的男自。。。
  •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作者以生动流利、饱含深情的笔触从迈克尔·杰克逊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中,用记事的方式书写了其童年生活、成名经历、辉煌与悲哀的人生、从黑人楷模到苍白怪人等无数经典片段,内容丰富而翔实,重现了其生前一个个生动的瞬间,让一代歌王波澜壮阔而又多姿多彩的一生在书中得到了几近完美的展现。
  • 无双银枪

    无双银枪

    峨眉的守山大阵万剑归宗?秦戈:“我技能变异了,这种纯物理攻击打在身上经常没感觉,有点不给力啊!”青城山天机子可以砸翻神兽玄武的九天火雷术?秦戈:“话说自从我有了万恶的七星剑,所有的法术攻击都与我如浮云。”北昆仑清虚子阴阳五行决的无冷却大招连放?秦戈:“玄武斧穿在身上,什么骨灰级的修仙界宗师碰上,也得泪奔着跑路啊。”神兽?拆骨剥皮的,还不是得给我做原料。话说是不是再有一颗黄龙心,我就能有爆击技能了?江湖第一美女?自从被哥用男人的枪征服之后,结局你们都懂的。最终大boss?既生我何生你,你的出场,不过是为了证明技能和道具有时候真的比修为有用。当秦戈带着魔兽真三的技能穿越到这个混乱到不知所以的世界后,修仙者什么的,就都成了历史。
  • 小学生必读的99个趣味益智故事

    小学生必读的99个趣味益智故事

    《小学生必读的99个趣味益智故事》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学中收录了99篇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小故事,不仅幽默风趣,生动活泼,而且可以使他们大动脑筋,开发智力,增长才智,培养他们机智灵活和判断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 冒牌天骄

    冒牌天骄

    开着外挂碾压,一切!直到星河毁灭!
  •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

    本书全方位论述了航空航天产业市场营销的理论与实践,采用实际案例编写而成,分析对象涉及飞机制造商、直升机生产商、航空公司、机场、零部件生产商、航空服务提供商、国防与军工企业、卫星制造商、运载火箭制造商等。本书介绍了市场营销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如电子营销、点对点营销、客户导向营销和项目营销等。
  • 灵灵和一朵花

    灵灵和一朵花

    乡村很大,是一个永远也写不完的题材。谢应龙的小说大多都在二千字左右,基本上都是小小说,用小小说这样极短小的篇幅来概括广袤的乡村,是有很大难度的。然而,小说基本上做到了缩千里于尺幅,而且有一种与田园风光相符的恬静、悠闲、蕴籍之美,达到了近乎诗意地批判。
  • 下载个老婆带回家

    下载个老婆带回家

    【起点第三编辑组签约作品】他是一位即将高中毕业的学生,一个网站改变了他的命运。别人在网上下载图片,下载电影,下载音乐……而他却在网上下载了个老婆,还是个聪慧惹火的绝世佳妻……他的生活随着神秘老婆的到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敬请关注……【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zzsck.com】【上学中,每天一更,假期加更。中午一更!】
  • 小楼一夜听风雨

    小楼一夜听风雨

    玉玄仙山有三宝,玉泉玲珑楼仙长。楼仙长做为众人眼里的唐僧肉活的很是不愉快,若非暴力镇压,这几百来年的安宁简直就是她的奢望。世人都道玲珑好,楼烟一身苦楚从来不敢跟任何人说上一说。掌门飞升,长老被困,做为唐僧肉的楼烟赤裸裸的被遗弃在众人眼前。楼烟曾经听山下一说书人笑谈,楼仙长要真是有那么灵啊,他拼了命也要上玉玄山上抢口汤喝。现在可不就应验了吗?幽魂附于山野村姑身上,难得享一世太平。只是已逝大伯家的小女儿怎么那么可怜?罢了罢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算是为自己积点德吧。就当,就当祈求老天让她这辈子安乐死好了。
  • 修仙界的日子

    修仙界的日子

    本来嘛!平平凡凡做个普通人挺好的。无奈!一朝遇到穿越,就想安安分分地做人,随遇而安挺好的!可是大神啊!这是神马逻辑?修仙?好吧!!什么?不能拜师?好吧!我勉强答应。可是……?苏瑶穿越了,原以为是被迫枷锁,原来……?唉!“总之一句话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