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9700000134

第134章 青凤——蒲松龄

题解

这篇小说选自《聊斋志异》卷一,是这部小说集中的优秀作品之一。通过记叙耿去病与狐女青凤之间的真挚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位美貌、痴情、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形象,寄托了作者自己的理想。同时也侧面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

原文

太原耿氏,故大家,第宅弘阔。后凌夷,楼舍连亘,半旷废之。因生怪异,堂门辄自开掩,家人恒中夜骇哗。耿患之,移居别墅,留老翁门焉。由此荒落益甚。或闻笑语歌吹声。耿有从子去病,狂放不羁,嘱翁有所闻见,奔告之。至夜,见楼上灯光明灭,走报生。生欲入觇其异。止之,不听。门户素所习识,竟拨蒿蓬,曲折而入。登楼,殊无少异。穿楼而过,闻人语切切。潜窥之,见巨烛双烧,其明如昼。一叟儒冠南面坐,一媪相对,俱年四十余。东向一少年,可二十许;右一女郎,裁及笄耳。酒肉满案,团坐笑语。生突入,笑呼曰:“有不速之客一人来!”群惊奔匿。独叟出,叱问:“何人入闺闼?”生曰:“此我家闺闼,君占之。旨酒自饮,不一邀主人,毋乃太吝?”叟审谛,曰:“非主人也。”生曰:“我狂生耿去病,主人之从子耳。”叟致敬曰:“久仰山斗①!”乃揖生入,便呼家人易馔。生止之。叟乃酌客。生曰:“吾辈通家,座客无庸见避,还祈招饮。”叟呼:“孝儿!”俄少年自外入。叟曰:“此豚儿也。”揖而坐,略审门阀。叟自言:“义君姓胡。”生素豪,谈议风生,孝儿亦倜傥;倾吐间,雅相爱悦。生二十一,长孝儿二岁,因弟之。叟曰:“闻君祖纂涂山外传,知之乎?”答:“知之。”叟曰:“我涂山氏之苗裔也。唐以后,谱系犹能忆之;五代而上无传焉。幸公子一垂教也。”生略述涂山女佐禹之功,粉饰多词,妙绪泉涌②。叟大喜,谓子曰:“今幸得闻所未闻。公子亦非他人,可请阿母及青凤来,共听之,亦令知我祖德也。”孝儿入帏中。少时,媪偕女郎出。审顾之,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人间无其丽也。叟指妇云:“此为老荆③。”又指女郎:“此青凤,鄙人之犹女也。颇惠,所闻见辄记不忘,故唤令听之。”生谈竟而饮,瞻顾女郎,停睇不转。女觉之,辄俯其首。生隐蹑莲钩,女急敛足,亦无愠怒。生神志飞扬,不能自主,拍案曰:“得妇如此,南面王不易也!”媪见生渐醉,益狂,与女俱起,遽搴帏去。生失望,乃辞叟出。而心萦萦,不能忘情于青凤也。

至夜,复往,则兰麝犹芳,而凝待终宵,寂无声咳。归与妻谋,欲携家而居之,冀得一遇。妻不从,生乃自往,读于楼下。夜方凭几,一鬼披发入,面黑如漆,张目视生。生笑,染指研墨自涂,灼灼然相与对视。鬼惭而去。次夜,更既深,灭烛欲寝,闻楼后发扃,辟之閛然④。急起窥觇,则扉半启。俄闻履声细碎,有烛光自房中出。视之,则青凤也。骤见生,骇而却退,遽阖双扉。生长跽而致词曰:“小生不避险恶,实以卿故。幸无他人,得一握手为笑,死不憾耳。”女遥语曰:“惓惓深情,妾岂不知?但叔闺训严⑤,不敢奉命。”生固哀之,云:“亦不敢望肌肤之亲,但一见颜色足矣。”女似肯可,启关出,捉之臂而曳之。生狂喜,相将入楼下,拥而加诸膝。女曰:“幸有夙分;过此一夕,即相思无用矣。”问:“何故?”曰:“阿叔畏君狂,故化厉鬼以相吓,而君不动也。今已卜居他所,一家皆移什物赴新居,而妾留守,明日即发矣。”言已,欲去,云:“恐叔归。”生强止之,欲与为欢。方持论间,叟掩入。女羞惧无以自容,俯首倚床,拈带不语。叟怒曰:“贱辈辱吾门户!不速去,鞭挞且从其后!”女低头急去,叟亦出。尾而听之,诃诟万端。闻青凤嘤嘤啜泣,生心意如割,大声曰:“罪在小生,于青凤何与?倘宥凤也,刀锯鈇钺,小生愿身受之!”良久寂然,生乃归寝。自此第内绝不复声息矣。生叔闻而奇之,愿售以居,不较直。生喜,携家口而迁焉。居逾年,甚适,而未尝须臾忘凤也。会清明上墓归,见小狐二,为犬逼逐。其一投荒窜去,一则皇急道上。望见生,依依哀啼,耳辑首⑥,似乞其援。生怜之,启裳衿,提抱以归。闭门,置床上,则青凤也。大喜,慰问。女曰:“适与婢子戏,遘此大厄。脱非郎君,必葬犬腹。望无以非类见憎。”生曰:“日切怀思,系于魂梦。见卿如获异宝,何憎之云!”女曰:“此天数也,不因颠覆,何得相从?然幸矣,婢子必以妾为己死,可与君坚永约耳。”生喜,另舍舍之。积二年余,生方夜读,孝儿忽入。生辍读,讶诘所来。孝儿伏地,怆然曰:“家君有横难,非君莫拯。将自诣恳,恐不见纳,故以某来。”问:“何事?”曰:“公子识莫三郎否?”曰:“此吾年家子也。”孝儿曰:“明日将过,倘携有猎狐,望君之留之也。”生曰:“楼下之羞,耿耿在念,他事不敢预闻。必欲仆效绵薄,非青凤来不可!”孝儿零涕曰:“凤妹已野死三年矣!”生拂衣曰:“既尔,则恨滋深耳!”执卷高吟,殊不顾瞻。孝儿起,哭失声,掩面而去。生如青凤所,告以故。女失色曰:“果救之否?”曰:“救则救之;适不之诺者,亦聊以报前横耳⑦。”女乃喜曰:“妾少孤,依叔成立。昔虽获罪,乃家范应尔。⑧”生曰:“诚然,但使人不能无介介耳。卿果死,定不相援。”女笑曰:“忍哉!”次日,莫三郎果至,镂膺虎⑨,仆从甚赫。生门逆之。见获禽甚多,中一黑狐,血殷毛革⑩;抚之,皮肉犹温。便托裘敝,乞得缀补。莫慨然解赠。生即付青凤,乃与客饮。客既去,女抱狐于怀,三日而苏,展转复化为叟举目见凤凝非人间。女历言其情。叟乃下拜,惭谢前愆。喜顾女曰:“我固谓汝不死,今果然矣。”女谓生曰:“君如念妾,还乞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申返哺之私。”生诺之。叟赧然谢别而去。入夜,果举家来。由此如家人父子,无复猜忌矣。生斋居,孝儿时共谈宴。生嫡出子渐长,遂使傅之;盖循循善教,有师范焉。

注释

①久仰山斗:犹言久仰大名。《新唐书·韩愈传赞》:“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后因以“久仰山斗”作为初次会面时的客套话。②妙绪泉涌:妙语迭出,喷涌如泉。形容语言动听,滔滔不绝。绪,思绪,话头。③老荆:老妻。一般称拙荆,胡叟年辈长于耿生,故称妻曰老荆。荆,谓荆钗布裙。④辟之閛然:砰的一声,门被推开了。閛,这里形容门扇的撞击声。⑤闺训:封建时代妇女所应遵循的规矩。这里指家长对晚辈妇女的管束。⑥耳辑首:畏惧驯服的样子。卷六《马介甫》篇有“俯首帖耳”;此“耳”当义同“帖耳”,谓双耳帖附脑部,状犬兽之驯顺依人。又或借为耷,义为耷拉,下垂貌。辑,敛,缩。⑦报前横:报复胡叟从前的粗暴干涉。⑧乃家范应尔:按照家规,是应该这样的。家范,家规。尔,如此。⑨镂膺虎:马的胸带饰以镂金,骑士的弓袋饰以虎纹。形容主人和坐骑英武华贵。语出《诗·秦风·小戎》。膺,指马胸带。⑩血殷毛革:伤口流出的血把皮、毛染红了。殷,赤黑色是经时积血的颜色。惭谢前愆:面色羞惭地对往日过失表示歉意。谢,告罪,道歉。愆,过失。申返哺之私:表达对长辈的孝心。传说幼乌长大后衔食喂养老乌,称为“反哺”,因此比喻子女对父母尽孝。私,私衷,指孝心。

赏读

《聊斋志异》一书提倡男女的真情,蔑视礼法名教的约束。古代讲究“克己”,宋朝、明朝时讲“灭人欲”,都是把“礼”作为“情”的规范。而《聊斋志异》却反其道而行,主张因情制礼,尊重“情”的合理性,因此作品对知己相爱或忠贞痴情备加赞扬。这篇小说就是体现作者这一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青凤,寄养在叔父家的狐女,聪慧、美丽、多情,她不顾带有浓厚封建礼教思想的叔父的严厉管束,毅然与情人相会;分别后旧情不忘;被情人救后,以身相许,坚订终身之约;叔父有难,她不记前嫌,极力救助,且极尽孝心,以报养育之恩。

通过以上这些情节的描述,使一位极具人情味的义狐形象如立眼前。正如鲁迅所言:“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另外作者对耿去病的无畏、对爱情的执着、真诚、胸怀坦荡,不计前仇的形象也是充满赞赏之情的。

这篇小说在艺术上最突出特点是想象奇特,现实与幻想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幻而似真,真中有幻,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青凤是一个狐仙,作者把她人格化,细致地刻画她的语言、动作、神态,使原本为超现实的形象却有着高度的现实感,使人“忘为异类”。“青凤”这一形象就是作者心中理想人物,表达出了作者对封建礼教的鄙视,对幸福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

除此之外,这篇小说语言简洁生动,情节的安排曲折跌宕。寥寥几语,勾勒出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青凤的多情、叔父的严厉、耿去病的执着、孝儿的倜傥,媪的和蔼可亲。

情节的安排颇有“柳暗花明”之妙。如青凤一家搬走后,两人似无再见之缘,可巧路上相救,使二人得以续前缘;似无与青凤家人相聚的可能性,却又遇叔父遭难,于是耿去病和青凤极力救助,最终二人得到叔父的认可,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同类推荐
  •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梳理和总结了2013年我国思想随笔创作的实绩,编者在全年度大量的思想随笔创作中推荐编选了数十篇随笔佳作,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判断,从而把现实中受到普遍好平、具有广泛影响,富有一定的艺术性质的好作品选编出来,《2013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反映年度随笔创作全貌。
  • 我在美国读高三

    我在美国读高三

    我在美国读高3》就是以日记的形式细致而真实地描述了这样一位中国高中生在美国留学上高三直至顺利高中毕业前前后后的学习、生活经历。优美而朴实的文字中无不透露出美国的高中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美国高中生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作者和接待家庭一起快乐的生活等等。
  • 童年牧歌

    童年牧歌

    本书分为四部分,详细内容包括自序、绵绵上、我们村、灰小子、骡王爷、滹沱河和我、上学第一天和墨刺的梅花点、我的第一本书、送牢饭和公鸡打鸣、我偷了孔夫子的心、喂养小雀儿、掏甜根苗、去摘金针菜的路上、羊群回村的时候、秧歌进村、扫霁人儿、阳婆和月明爷、南山、沙漠;最初的记忆、我的祖先和有关传说、灯笼红、祖母的呼唤、祖母的忧伤、接羔、母亲的第一次人生经历、最初的记忆、一斗绿豆、打枣的季节、早熟的枣子、塑造梦的泥土、心灵的呼吸等。
  • 茶余饭后笑话

    茶余饭后笑话

    茶余饭后,是人休憩的好时光。茶,总能给人精神的满足;而饭,是让人得到肉体的充裕。人们把这两个放在一起,说明了万物灵长的悠闲自得。本书收集整理了不少中外经典茶余饭后笑话,能让你在信手翻启间开怀一笑,得到身心的彻底放松、心绪的怦然萌动、情感的欣然释放。
  • 耕余遗穗

    耕余遗穗

    本书收录作者在各媒体的“千百年眼”、“海外生活”、“专题研究”、“校园走笔”等栏目刊载的文化小品、域外见闻、生活杂感等。这些随笔既包括王日根教授个人的治学从教之道,还包括他对一些社会现象和文化问题的思考与评论。随笔以悠闲的心态,轻松的笔调漫谈厚重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域外风情。文如心,这种静谧、恬淡的文风大致反映出王日根教授淡定的心境,淡泊的心志,淡雅的心智。
热门推荐
  • 绝代双娇

    绝代双娇

    一个无情的身世预言,让她从小备受欺凌,历经磨难,但仍然保持本心一个神秘的千幻空间,让她学会了众多妙绝天下的阵法,从此步步为营一个小小女子,誓要将命运握在自己的手中……
  • 在角落里仰望阳光

    在角落里仰望阳光

    一个16岁的孩子远离家乡,孤身一人,她怀着受伤的心,奔赴青春。她从不知道,有着爱她的人,一直在角落里,仰望着她,正如她卑微地仰望着希冀的阳光。他会告诉她,幸福会来,我们相遇过,并且会一直一起走下去。读者讨论群,欢迎加入329387376
  • 神奇的地球现象

    神奇的地球现象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美人如丝

    美人如丝

    废物重生,展露光芒,精才艳艳,原来,她只是蒙了尘的珍珠。废,是她吗?丑,是她吗?看被称为天和第一废物的慕容静,如何在这古代混得风生水起。PS.慕容静突然停下脚步,两眼放光的看着墨意遥,“墨王,您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一枝海棠压梨花都压不过的在世潘安,您一生气,这天下灾难都升了一级,您回眸一笑,这天下冬天都暖和了!我不能说你帅,那是侮辱你,你岂止是帅,简直就是帅的掉渣!我对您的敬仰,犹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我对您的崇拜,又如大河泛滥般,一发不可收拾。”墨意遥听到慕容静噼里啪啦说了一堆,错愕了半晌,突然放声大笑,“哈哈哈哈,没想到小丫头如此敬仰本王。”
  • Thornton on Labour and Its Claims

    Thornton on Labour and Its Clai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帅哥请你给点力

    帅哥请你给点力

    她,刚进入【璀璨】武术学院便看上了这里的王牌校草,并且放话一定要勾上他。偶尔来个小偷袭~早上再送上一个香吻~就不信她大小姐的超人魅力没有效果!他这男人做的可真是失败啊,居然三番两次的就被扑倒了o(╯□╰)o,男人的脸面都被他给丢光了,兄弟们也都说他没用……极品公主PK王牌校草!
  • 源氏物语图典

    源氏物语图典

    诞生于1000年前日本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小说。它以一种贵族化的华丽、唯美,史学家般的恢弘,向我们讲述了一段流传千年的爱情故事。
  • 一眼万年之似水流年

    一眼万年之似水流年

    纵观这乱世,瞬息万变,随性,执着,无私,成全,等待,不过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罢了……顺了心意,逆了他人,只为活的随性洒脱;宰了妖魔,灭了鬼怪,只为在这乱世求生;闹了灵山,闯了龙宫,只为寻到你与你相守;屠了满城,逆反天下,只为终结祸乱蔓延;上穷碧落,下抵黄泉,只为你的复活;决战群魔,颠覆乱世,只为迎接另一个新纪元的曙光……纵观这乱世,一万年前后,不过弹指一挥间……
  • 许你东向有晴风

    许你东向有晴风

    所有人都知道许东品很爱晴风,这份爱的厚度甚至不比于骆少,但是晴风的无名指最后套上的是于骆为她挑选的戒指。不是所有的爱恋都会得到回应,也不是所有的爱恋都以圆满告终。很遗憾没能陪伴你到未来,很高兴曾参与你的人生。东品东品,东边有人来,品阁夜闻香,晴乃朝夕雨,风过四季天。
  • 龙与少年游

    龙与少年游

    一个身份奇特的人,一条身世成谜的龙,一次奇幻的冒险,一个永恒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