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4500000001

第1章 身世之谜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郡望是昌黎,常自称是“昌黎韩愈”,后人遂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后世又称“韩吏部”。死后谥号“文”,后世又称“韩文公”。

父仲卿,曾任武昌令,是一个对百姓“惠如春风”的地方官。其叔父韩云卿,文学上颇负盛名。其长兄韩会“以道德文学伏一世”。韩愈三岁丧父,由韩会夫妇抚养。他从小就苦读六经及诸子之书,同时也关心时政,立下了“志欲干霸王”的志向。二十五岁中进士,又三试博学鸿词不第,后辗转于各州做幕僚,先后任汴州观察推官,徐州节度推官。贞元十八年(802)入国子监任四门博士,贞元十九年拜监察御史。因上《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触犯权贵,被贬为阳山(今广东省连县)令。贞元二十一年调任江陵府法曹参军,不久又回京任权知国子博士,后又到东都洛阳,先后任博士、都官员外郎、河南令等职。元和七年(811)回京任职方员外郎。不久,又因事被降为国子博士。此后又任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考功郎中、中书舍人、知制诰,太子右庶子等职。元和十二年,以行军司马之职佐裴度平淮西,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又因谏宪宗迎佛骨而被贬为潮州刺史。不久,又量移为袁州刺史。元和十五年(820),穆宗即位,调任为国子祭酒;长庆元年(821),转任兵部侍郎,后奉诏至镇州宣抚王庭凑,转吏部侍郎。长庆三年(823),又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不久又任吏部侍郎。长庆四年病逝,赠礼部尚书。

韩愈的思想极其复杂和矛盾。他以儒者自居,却有许多离经叛道的言论。实际上,他是合儒墨,兼名法,以儒为主,杂取先秦诸子的思想。他一生热切关注现实,直言敢谏。他坚决排斥佛老,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为非作歹,坚持任人唯贤,表现了其政治勇气和卓见。

韩愈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对中国文学最突出的贡献是他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提出了明确而系统的文学主张,强调文以明道、文道并重;提出了“气盛言宜”“不平则鸣”等著名观点;提倡务去陈言、词必己出和“文从字顺各识职”。他不但为古文运动培养了大批作家,而且写出了第一流的新体散文,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深远。

韩愈是韩孟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诗求新求奇,力图另辟一途,表现出了奇崛和散文化的倾向,特色独具,对宋诗颇有影响。

其文集《韩昌黎集》为其门人李汉所编订,历代整理、校注者甚多。近代马通伯的《韩昌黎文集校注》,当代钱仲联的《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可参考。

韩愈出生在一个世代读儒家之书,世代做官的一个中小官僚家庭。尽管官越做越小,到他父亲韩仲卿只做过县太爷一类的小官,但总还是官宦人家,书香门第。韩愈有三个叔父:韩少卿,曾任当涂县丞;韩云卿,曾任监察御史,礼部郎中;韩绅卿,曾为扬州录事参军,泾阳令。韩愈兄弟三人:大哥韩会,曾任起居舍人,韶州刺史;二哥韩介,短命早夭。韩愈出生于长安,时其父韩仲卿在长安任秘书郎。韩愈三岁丧父,由大哥韩会和嫂嫂郑氏抚养成人。如此看来,韩愈的身世清楚明白,那么,“谜”从何来?

细心人都不会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在韩愈现存的所有诗文中,从未提及过他的母亲,其弟子李翱为其撰写《韩吏部行状》,皇甫湜所撰《神道碑》及《韩文公墓铭》中,也都未提及韩愈的母亲。这一罕见的现象,不能不引起世人的猜测:韩愈的生母到底是谁?韩愈及其弟子们为什么对此讳莫如深?

先说说韩愈和他大哥韩会的血缘关系。韩愈和韩会虽是亲兄弟,韩会对韩愈的悉心抚育,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韩会和韩愈的年龄,实在相差悬殊:韩会卒于韶州刺史任上,时年四十二岁,而此时韩愈约十二岁左右。就是说,韩会比韩愈大三十岁。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若二人为同母所生,实在不可理解。再者,在唐代,一母所生之兄弟,习惯称“母兄”“母弟”,但在韩愈的文章中提到韩会时,只称“元兄”(即长兄、大哥)“伯兄”(按伯、仲、叔、季排列,亦即大哥)和宗兄(庶出之子对嫡出之子长于己者之称),而从未称“母兄”。由此可见,韩会和韩愈极可能非同母所生。

那么,韩愈的生母到底是谁呢?史无明载,人们只能合理推测。

韩愈有两篇自叙身世的文章涉及此事:在《祭郑夫人文》中写道:“我生不辰,三岁而孤。蒙幼未知,鞠我者兄。在死而生,实维嫂恩。”在《祭十二郎文》中写道:“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古代诗文中的“怙”“恃”分别为父、母的代称,父死称失“怙”,母死称失“恃”,这里只讲到了自己“孤”和“怙”,而未讲“恃”,则是只说丧父,未说丧母。而韩愈在《乳母墓铭》中又说:“愈生未再周月孤失怙恃。”就是说,韩愈还不到两周岁(虚岁三岁)就父母双亡了。实际上,这里的“恃”是指其嫡母(即韩仲卿之正妻,韩会之生母),而非其生母。即是说,在其父去世之前,其嫡母已经去世。由此可见,韩愈并非嫡生,而是庶出。按唐时的习俗,士大夫婚配讲门当户对,丧偶后如未遇合适对象,可以不再娶,但“唐之士大夫不可一日无妾”(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士大夫与妾生子,即为庶出。韩愈即应为庶出之子,即其母年轻,在韩家地位卑微,无力负起抚养韩愈的责任,故主要由其大哥韩会夫妇抚养。

那么,韩愈的生母情况究竟如何呢?人们主要有两种推测:

一是生母改嫁。韩仲卿去世后,其生母年轻而地位低下,于是另嫁他人。此说不能说全无可能,但理由和证据似嫌不足。

二是韩愈的生母即是其乳母。元和六年(810),韩愈乳母病逝,韩愈为其安葬,并写下《乳母墓铭》一文。文中说:“乳母李,徐州人,号正真,入韩氏,乳其儿愈。愈生未再周月孤失怙恃,李怜不忍弃去,视保益谨,遂老韩氏。”据此推测,这位李正真在韩仲卿去世后,不忍心弃韩愈而改嫁,只好以乳母身份留在韩家,对韩愈的抚养也格外尽心。而韩愈对李氏,感情也绝不同对一般乳母。乳母在韩家长达四十年左右,亲见“所乳儿韩愈”中进士,做幕僚,入朝为御史,做大学教授(国子博士),当县太爷,娶妻生子,这已不寻常;而韩愈更是对她敬重有加:“时节庆贺,辄率妇孙列拜进寿。”埋葬之日,“愈率妇孙视窆封(下葬)”。过年过节,亲自带领夫人和子女去给乳母祝贺,下葬时亲率夫人子女到墓地,这就更不寻常;但更意味深长的是韩愈在这篇墓铭中的用词。墓铭中不称李氏之名而称其“号”,暗示为儿子讳亲之名;文中两处将自己的子女称为乳母之“孙”,更足以暗示乳母的真实身份。况且,一位有身份、有地位的官员,为一个乳母写墓志,确属史不多见。据此,我们说韩愈的乳母即是其生母,有很大的合理性。

韩愈为乳母所生,乳母地位卑微,且庶出之子在当时社会里往往遭到歧视,这在韩愈来说,不是什么光彩之事,所以从来没有公开说起;韩愈既有此“隐私”,朋友和弟子们自然也讳莫如深了。虽然抚养韩愈的责任主要由乳母承担,但若无韩会夫妇支持,她也是无能为力的。韩会和郑氏不但不歧视庶出的弟弟,而且关爱有加,这是难能可贵的;韩愈对兄嫂十分尊敬,视之如父母,正是我国长兄若父、老嫂当娘的传统道德,也充分体现韩愈知恩图报的思想情怀。

韩愈的生母究竟是谁?实际情况到底如何?这个千年未解之“谜”,不作亲子鉴定,我们是没有可能给出确切谜底的。但关于生母的问题,可能纠结了韩愈一生,对其思想、性格的形成,自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比如,由于庶出,在家中无地位优势,若不勤奋上进,很难自立,所以他自幼知“读书为文”,“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批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终于学业有成;再如,由于深得乳母和兄嫂的悯爱和抚育才长大成人,所以韩愈一辈子推己及人,奖掖后进,抚养穷孤,收容落魄文人,赢得“善养士”之美名。

揭示韩愈身世之谜,并非揭其隐私,而是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韩愈其人,对其一生的某些言行有更加接近事实的合理解释。

同类推荐
  • 皇后隐历史

    皇后隐历史

    本书即由风月讲历史,以其生动厚实的文笔,浓墨重彩地叙述了中国古代16位皇后、后妃复杂而混乱的感情生活和多舛的命运际遇。正是因为这种爱恨情仇,有着江山作衬景,也便有了更多的曲折、更深的悲剧性。帝王、美人与江山之间的凄婉、哀伤的悲情故事,自古以来,总会提起人们寻轶探秘的兴趣,成为关注的焦点,议论的话题。本书即透过重重的礼教帷幕,引领我们全景式的浏览到了在极尽华美的背后,那深深隐藏着的一个极度陌生、空虚、神秘的世界,一个极度冷漠、荒唐而又恐怖的世界;了解到帝王之家所有的宫闱秘闻和深宫皇后的隐私往事。这里没有爱情、亲情和幸福,只有嫉妒、荒淫、情欲、乱伦以及权诈和刺鼻的血腥味。
  • 造福人类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造福人类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本书包括病菌的克星科赫、星系天文学之父哈勃、巴斯德与病菌作战、研究昆虫的法布尔、千年绝症的掘墓人瓦克斯曼、生物化学界的奇女霍奇金夫人以及从笨孩子到著名数学家等内容。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本书记录了顾准坎坷曲折的一生,从家道中落的少年奇才到十里洋场的青年才俊,从热情洋溢的革命青年到枪林弹雨下的地下党员,从意气风发的财政局长到众叛亲离的“极右派”……59年的多舛命运,看遍了人世百态,尝遍了酸甜苦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面对拳打脚踢、妻离子散,他拖着残破的病体,守着自己的信仰,从未停下前行的步伐:生命不息,思想探索不止!在真理的路上,他一个人孤独前行,很苦,很难,亦很远……新锐作家吕峥以犀利、冷静的笔触,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孤独内心和探索精神,一个时代的沉重叹息,读懂顾准,反思过去,理解当今!
  • 红色名媛:章含之

    红色名媛:章含之

    章含之是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章士钊的养女,新中国建立初期,青年时代的章含之沐浴着党的阳光不断成长。她先是作为高等学校的外语老师从事新中国外语人才的培养,继而,作为毛泽东的英文教师,在毛泽东的提携下开始其外交生涯。章含之的一生,经历了上海十里洋场的变化,也有在大家庭孤寂落寞的凄凉;随父迁居北京,章含之的中学大学时代深深烙上了新中国火热生活的印记。
热门推荐
  • 清暑笔谈

    清暑笔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豪门之恋:我们输给了谁?

    豪门之恋:我们输给了谁?

    他和她都是豪门之后。他和她从相识,相知到相爱,遇到了种种困难。他和她说“我想你”,她回他说“我爱你”。每句我想你,可以换来一句我爱你吗?谁知道一辈子有多长?又有谁知道永远有多久?谁也不认识答案,但是大家都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
  • 最终不朽

    最终不朽

    夏无极在一次车祸之中死去,灵魂却因为一些不知名原因与刚刚出现的主神空间融合。从此,为了重回现实,夏无极开始了艰(bu)苦(ze)卓(shou)绝(duan)地努力获取精神能量。彼时,幻想与现实还是两条互不相连的平行线,然而自主神空间现世伊始,原本平静的现实世界开始沸腾起来......
  • 铁骨头

    铁骨头

    渴望独立的边缘小城,神秘的机械制造,混乱的世界格局,一个家族的梦想,一个强者的呐喊,世界各国的神秘对手,一年一度的异能盛会,扬名立万,独立小城,一切都从哪个机械强者开始。
  • tfboys之笨蛋我爱你

    tfboys之笨蛋我爱你

    只要你看了就知道了,不过有时会更一点点,这作品写的是三小只恋爱故事(不要当真)
  • tfboys时空之恋

    tfboys时空之恋

    tfboys无意之间穿越到古代,并遇在古代遇到林叶翠,林珍珍,林景诗三位古代大小姐。他们一个温暖,一个可爱,一个高冷;她们一个温柔,一个软萌,一个霸气。6人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信仰:他为光

    信仰:他为光

    美好的结局是童话,我也多希望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我的身上。我生命中唯一的光、也离我而去。他是我的信仰,我活着的唯一信念,苏桡,你若离、吾心、亦碎。
  • 回忆录:12秋

    回忆录:12秋

    西县技工学校12春招的和清因为班级人数太少被分到了12秋招的一个班级里,这个班级和原来的班级有很多不同,融入性不强的和清感觉在这里很不爽,但是学业也必须继续。-------------------------------------------------------------------------本书是作者画漫画作为剧本而所创作的,未经同意不许改编。
  • 爱情路上都是你追我赶

    爱情路上都是你追我赶

    爱情两字于楚谜是最畏惧的字眼。只因为它不仅让年幼的她永远失去温暖的家,也让她在最美年华里陷入黑暗无边的沼泽里。那些无法愈合的伤痛让她以为余生必然与爱绝缘。只是,楚谜错了,轻轻松松说出不爱只是还没遇到生命中对的那个人。云先生的出现,之于楚谜是药也是毒。明知那是不可高攀的豪门,奈何无法扼杀心中的小火苗,决然以飞蛾扑火之势徒增伤痕累累。相反,于最初的云先生,那个青春盎然的小女孩只是麻烦,只是负担。直到后来,再也找不到流转在女孩眼底倾慕波光时,云先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惶然无措,尤其当她毅然决然要和他划清界限时,矜贵地云先生方寸大乱,开始力挽狂澜。原来爱情路上从来都是你追我赶——
  • 神医狂妃,冷挑寡情王爷

    神医狂妃,冷挑寡情王爷

    她是太医之女,平生最大的志向就是悬壶济世行医天下,谁知她爹治好了太后痼疾,太后一高兴,把她赐给了瑞王做侧妃!可这个瑞王是个什么薄情寡义的玩意儿啊?扔下她,头也不回骑上马就走了,一别五年!五年后,瑞王大胜而归,但她岂肯跟这样的男人过日子?带上包袱,休书信一封,携着儿子款款而逃,自由,我来啦!可是,这个腹黑又薄情的男人,之前不是说好了不会插手她的逃家大计吗?为什么……一次假死之后,她从棺材里爬出来,瞠目结舌——悬棺荡荡,荒山野岭,说好的乱葬岗呢?为什么她在半山腰万丈峭壁上?儿子不见,丫鬟不来,唯独她在悬棺里咬牙切齿——瑞王夏侯懿,我和你没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