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4500000118

第118章 纵论六国警当世

苏洵有一篇传世名作《六国》(今通行本亦作《六国论》),是其《权书》十篇中的第八篇。这是一篇史论著作。六国,当指战国末期先后被秦灭掉的韩、赵、魏、楚、燕、齐。此文的主旨是论六国败亡的原因。文章开宗明义,指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不是武器不好),战不善(仗打得不好),弊在赂秦(弊病就在以割地的办法来贿赂秦国)。”接着文章分两层议论:先论韩、赵、魏、楚、燕五国之国君视祖先留下的土地如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并以“抱薪(柴火)救火”来比喻五国赂秦,说明它们亡国是理所当然之事;后论齐国未赂秦,但因其助秦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以论证“不赂秦以赂者丧”之道理。文章前半部分有理有据地论证了六国败亡的原因。

苏洵此文写于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之前,嘉祐元年秋,由欧阳修转呈于仁宗。那么,人们不禁要问:生于北宋的苏洵,为什么想起来去探讨六国灭亡的原因来?其实,老苏并非闲来无事,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别有用心”。其意不在“六国”,而在“大宋”。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只要稍微回顾一下北宋的对外政策,也就不难明白老苏之意了。宋朝建国后,面对两大外敌:北面的契丹和西北方的西夏。北宋自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与契丹订立澶渊之盟后,每年要给契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仁宗庆历二年(1042),契丹派使者至宋,索要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及瓦桥(今河北省雄县易水下游)以南十县土地,最后订盟,宋朝每年增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1043),西夏主元昊请和,宋朝又答应每年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老苏对宋朝统治者这种向契丹和西夏纳币以求苟安的做法十分不满,并对由此引发的后果十分忧虑,故写此文以讽之。我们看文章的最后两段,老苏的用意更为明白。

文章说:“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就是说,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给谋臣策士,以事秦之心来礼贤下士,合力攻秦,秦国一定会寝食不安。文章又语重心长地告诫说:“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就是说,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敌国积累起来的威势所胁迫。字面上是在说六国,实际上何尝不是在说宋?宋王朝如能用送给敌国的财物和心意来对待有用之人才,自强以抗敌,何至出现今日之局面?

文章最后又说:“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此段更有深意,所指也更为直接。六国与秦都是诸侯国,势力弱于秦,还有不赂秦而战胜秦国的机会,而今天以宋朝之一统天下,如果再蹈六国赂秦而败亡的覆辙,那就连六国也不如了。这简直可以说是指着鼻子在教训宋朝的最高统治者了。

由此可见,老苏此文完全是在借评论史事而抨击朝政,借批评六国赂秦而亡来指责宋朝统治者对外敌一味妥协、屈服的可耻行径,提醒和告诫统治者要富国强兵,抵御外敌,万不可步六国的后尘。此论对于宋朝统治者来说,确是苦口良药,也是给昏聩的宋朝统治者的一付清醒剂。此文也充分表现了老苏并非一介书生,他不但有忧国忧民之心,而且洞察时局,有卓越的政治见解,更表现了他有无畏的勇气,因为“安内以养外”是宋王朝的国策,苏洵此论正中其要害。没有足够的胆识,是不敢、也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老苏此论,不仅在当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任何治国者来说,也都不失其借鉴意义。

同类推荐
  • 汪精卫第三卷

    汪精卫第三卷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讲述了从乡村少年到童话名家,安徒生以文学的名义,向我们叙述他的挫折、泪水及心路历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丑小鸭”。他出生在丹麦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个子很高,样子木讷,有一只很大的鼻子和一双特别大的脚……如今,两个多世纪过去了,这只“丑小鸭”终于享受到了天鹅般的待遇,他就是安徒生。《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安徒生的童话人生,再现生命的神奇和他一生的美丽。从安徒生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学改变命运、影响世界的力量,而且还感受到了一个不断进取、百折不挠的人的生命光彩和人格魅力。
  • 率性林语堂

    率性林语堂

    他被西方社会誉为除孔夫子外,另一位最广为西方人认识的中国文人。他曾自我评价:“我的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全新解读真实林语堂,再现五四文人真性长歌。中国第一部以散文形式写成的传记。他可能是近百年来受西方文化熏染极深而对国际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最大的一位作家与学人。其《吾国与吾民》及《生活的艺术》以各种文字的版本风行于世。若干浅识的西方人知有林语堂而后知有中国,知有中国而后知有中国的灿烂文化。
  • 鲁迅读书记

    鲁迅读书记

    这是一部具有新视野的人物特色大传,作品通过跋涉在传统文化书山、放舟于西方近代学海、沐浴自然科学之光等华彩乐章,充分展示了鲁迅读书治学的三大板块,给人以去天盈尺欲泊无涯之感,通过对传主读书目的,态度及其方法的精审条陈,读者从中获致深刻肯綮与良多教益,而有关传主之盘桓书肆、披沙简金雅事趣写,则将一代传人行藏,万种书缘风情染得相当丰饶与葱茏。本书作者可谓将其有关积累扫数捐出,而心境笃读在致,笔墨平朴不奢,琢华夏之璞,写五岳之势,于是,鲁迅白一个新的切面向我们走来,剑锋般的人生态度,色正芒寒,巨轮似的求索之路,履深载厚。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著名专家,以及为航空工业服务、或在某一领域为航空工业服务、并做出成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三大院校)的院士和著名专家(共计40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专家院士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
热门推荐
  • 踏仙游

    踏仙游

    一尊神秘古鼎,将夜尘带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神秘无尽的仙侠世界。这里,有仗剑高歌,勇猛精进的无畏修士。亦有倾城倾国,仙姿无双的绝代佳人。更有弹指可令天倾,气吞古今的盖世天骄。万族林立,群雄竞道,踏仙路,游千古,主万界沉浮!
  • 心惊胆战

    心惊胆战

    门,是通往外界和别人接触的唯一通道。打开门,关上门。打开门,关上门......几千年来,人类一直重复这个动作。门开了,你就带着好奇的心去应对外界所以的危险。门关啦,心中就有安全感,不再害怕外面的世界,已经居心叵测的其他人。所以门的诞生一直以来都是以拒绝外界来获得安全感。那假如呢,假如这道门是关不上的,永远关不上的。那么你还会有安全感吗?
  • 网游之天机内测

    网游之天机内测

    一次毁灭,一次改变。昔日的世界不复存在。如今我却是一个创造神话般的存在。蝼蚁们颤抖吧!当一个黑客进入游戏世界的时候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 学生心理健康枕边书

    学生心理健康枕边书

    精神分析大师荣格说:“一切的财富和成就,都源于杰出的智慧与键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的基础,是学生成才的保证,是学生成功的法宝,是学生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因此,希望此书能帮助广大学生排除万难,化解心头疑虑,做自己成长的主人,让暗淡的心理充满阳光,让脆弱的心灵变得坚强,让每一个人都带着健康的心态去奋斗拼搏,携着美好的情感去享受生活,并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 大师:寻找那些远去的大师才子

    大师:寻找那些远去的大师才子

    本书品读了十位远去的大师,包括:胡适、傅斯年、于右任、林语堂、王国维、徐志摩、梅贻琦、蔡元培、南怀瑾、陈寅恪。
  • 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曹雪芹是否写完了《红楼梦》?原本《红楼梦》并非一百二十回,证据何在?贾迎春同为庶出,为何没有探春般的自卑情绪?香菱是照应《红楼梦》全局的人物,有何依据?惜春并非出家拢翠庵,而是逃离贾府,流落街头,缁衣乞食?袭人离开贾府的举动,是背叛,还是奉献?这些谜题背后的真故事,一一待刘心武先生娓娓道来。
  • 符途

    符途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穿越到异界,连奇附身于一个宅男,宅得很变态,导致制符能力也很变态……符,无所不能的存在。百变的战斗武器,芯片,程序,记忆信息,存储灵力,通讯……获得了一本在异界被当成密码学未解之谜的简体中文版秘籍后。连奇终于活得像个主角。泡妞,赚钱,PK所有欠扁的高手,争霸……身为主角,这些不过是最基本的义务。作为一名主角,要有维护世界和平的觉悟!符的发展越来越慢,近乎停滞不前,这怎么行!“颠覆!”连奇坚定的说:“我要颠覆!”要和平,也要革命。
  • 新世界生存

    新世界生存

    陨石到来,带来了致命的病毒,陨石中神秘的魔方,使人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就在这岌岌可危之时,人类是否能力挽狂澜,再次回复昔日的繁荣昌盛。
  • 还乡记

    还乡记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与之相对照的是农村的衰落。《还乡记》通过“我”的一次回乡之旅,写出了作为精神“原乡”的农村已经“礼崩乐坏”的暗淡现状。
  • 特种护花兵王

    特种护花兵王

    兵王宁飞回归都市,肩负着“帮队友报仇”的重担,要建造属于自己的实力,挖出当初的内幕,阴差阳错之下又救下了一位漂亮的女总裁,并且成为了保镖,开始让人啼笑皆非的生活。兵王的花都生活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