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4500000017

第17章 挑战避讳

避讳,是我国古代的特有产物,是一种虽不见诸于法律,但却具有无形威力的封建礼法。辛亥革命以前,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得触犯当代帝王或所遵者的名字,必须用其他方式来回避。各朝所讳不同,避讳的方法亦有别。因为避讳,所以古代典籍文献中多有因避讳而改动文字的地方,以至前人的姓名、官名、地名、书名、年号等都弄得混乱不清。

唐代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统治者对避讳的问题要求不严,并以法令的形式公诸于世,如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即唐太宗即位那年,太宗李世民即诏令全国:有“世”及“民”两字不连续者,并不须避。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又降诏曰:“有嫌名不讳,今后缮写旧典文字,并宜使成,不须随义改易”。所谓“嫌名”讳,即指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要避讳。唐太宗之诏,既解决了当今皇上避讳的问题(皇上尚且不讳,其他人自不必说),又解决了“二名”讳(即名字中两个字连用要避讳)的问题;唐高宗之诏,解决了“嫌名”讳的问题。按理说,已有朝廷明令,避讳的大多数问题已经解决了,然而,积习难返,法令是一回事,社会习尚是另一回事。在现实社会中,避讳仍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封建礼法,仍为不少人所墨守。

李贺是一位极具才华的年轻诗人,颇得韩愈青睐。凭李贺之才,若参加进士考试,金榜题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韩愈力劝李贺举进士,而竟遭到时人的嫉妒与非议,理由就是李贺父亲叫李晋肃,而“晋”字和“进士”的“进”同音,李贺如考进士,就算犯了“嫌名”讳的规矩,所以李贺应避家讳而不能去考进士。又因为韩愈劝李贺考进士,舆论又说“劝之举者为非”,即是批评韩愈也不懂规矩。韩愈的弟子皇甫湜对他说,这事如不说清楚,您和李贺将会有无视“避讳”这种礼法习俗的罪名。韩愈说:是这样。于是就愤然命笔,写下了《讳辩》这篇名作。

文章首先从法律的角度来谈,引用了“二名不偏讳”和“不讳嫌名”这两条法律,接着质问:“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就是说,李贺考进士,既不违犯二名讳,也不违犯嫌名讳,是完全合法的。如果李贺因避讳连进士都不能考,那如果有人父亲名字中有“仁”字,他的儿子难道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了吗?文章接着又列举古圣先贤的例子加以论证:孔子是圣人,“孔子不偏讳二名”。孔子的母亲名征在,孔子只是“言‘征’不称‘在’,言‘在’不言‘征’”;曾参是先贤,“曾参之父名晰,曾子不讳‘昔’”。并且又说:“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辄’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老子名骐期、杜度,儿子若避讳,连姓都不能姓了;吕后叫吕雉,汉人避讳,不说“雉”而称“雉”这种鸟叫“野鸡”,那么“治天下”的“治”就不好办了。文章举古圣先贤无可辩驳之实例,说明李贺举进士,既合法,又合理,又合于古圣先贤之惯例。并用归谬的方法,举例把非议者的理由推向极致,以说明其荒唐可笑。

文章接着又说到唐朝。“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饥也,惟宦官及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唐代臣下给皇帝的奏章和皇帝发布的诏令,都不避讳浒(唐高祖李渊之祖父叫李虎)、势(唐太宗叫李世民)、秉(唐高祖李渊之父叫李昞)、饥(唐玄宗叫李隆基),只有宦官和宫妾这些皇帝的近侍们不敢说“谕”(唐代宗叫李豫)及“机”(唐玄宗名),认为这是触犯了皇帝。而“君子言语行事”,应以经(儒家的经典)、律(国家的法律)、典(国家的典章制度)为依据,李贺考进士对此没有任何触犯。文章最后说:“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耶?”曾参是大孝子,孝敬父母能像曾参,别人就不能讥笑他了;周公、孔子是圣人,做人能像周公、孔子,也就算到头了。而今天的世俗之徒,在做人方面不学周公、孔子,而在避讳方面却要胜过周公、孔子,足见他们是一批糊涂虫。周公、孔子、曾参是没法超越的,要胜过他们,就该向现在的宦官宫妾们看齐,而这不就等于说,宦官宫妾这些皇帝的家奴比周公、孔子、曾参还贤达吗?文章至此,已把论敌逼到了死角,因为在封建社会里,谁也不敢说宦官宫妾贤于周公、孔子和曾参,这才是当时的大忌。

一篇《讳辩》,“考之于经,质之以律,稽之以国家之典”,并举大量古今实例,有理有据,言之凿凿,将世俗之徒的谬论驳得体无完肤。韩愈冒着世俗和舆论的巨大压力,大胆挑战“避讳”这一敏感问题,可谓有胆有识。

韩愈此文是专为李贺不得举进士而发表的意见。但此文的终极目的,不在于议“礼”,而在于惜才。李贺这样的才子,如因避讳而失去仕进机会,实在可惜。这是韩愈一贯重视人才的思想的一次突出表现。但令人遗憾的是,韩愈虽替李贺打赢了笔墨官司,但李贺终因屈于舆论压力而未去应进士试。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5)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汪精卫第三卷

    汪精卫第三卷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开国十中将

    开国十中将

    本书精选甘渭汉、孙毅、萧向荣、旷伏兆、张经武、郑淮山等十位开国中将最具代表性的人生片断。
  •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华文明史上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圣贤哲人,其作为、其思想、其成就一直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不仅为华夏各民族所尊崇,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亦有重要地位。组编《中国古代圣人传》一书,旨在为进一步传播、交流、弘扬华夏文明做贡献。
  • 民国那些教育家

    民国那些教育家

    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书稿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热门推荐
  • 超脱六道轮回

    超脱六道轮回

    神州大地六道轮回之说盛行已久,信者众多。但是不满者亦有之。地狱道众生言:吾乃恶人,反的就是你这压迫折磨我的轮回。饿鬼道众生言:鬼道太苦而无暇修持悔过,凭什么不给我改过自身的机会。畜生道众生言:我族众生多愚昧无智,往上三道难如登天,凭什么我们就只能做别人的吃食。人间道众生言:我不要进地狱、不要变恶鬼、不想成吃食、做阿修罗争斗又太累,如果能直接转生为天人就好了。修罗道众生言:天人真不是东西,老欺负我,我要揍他,全打成肉饼扔到地狱去。而天道众生言:下面五个真不是东西,我做了一万年的好事才到这里,你们竟然敢来找事,看我不弄死你们。然作者言:莫闹,有心的快从碗里跳出来。新人需要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点击、收藏和推荐。在这里麦穗谢谢大家了
  • 七大家族:毒恶任务之最终胜者

    七大家族:毒恶任务之最终胜者

    毒恶的任务,出生在这种家庭的生不由己。夏柯柠,七大家族的唯一一位女子,她是否能闯下奇迹取得成功?三轮任务的挑战,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他们的故事又面临着怎么样的风波?他们最终取得成功又会有什么奖励?请敬请期待,七大家族:毒恶任务之最终胜者。
  • 豪都修真霸少

    豪都修真霸少

    叶金醒来发现自己从民国穿越到了2014年,前世身为修真者的他,即将重踏修真之路,而当年许多的未解之谜也随之解开,爱徒的生死,仇人的去向,这一切即将在今世展开。
  • 感动中学生的友情故事

    感动中学生的友情故事

    本书是一套中学生课外读物,收编了古今中外著名的诗歌、小说、历史故事等,共18册。
  • 丫头要快乐

    丫头要快乐

    她有一个邻居,从她有记忆起她和他便住在一起,直到他不留片语的离开前去工作。她与他从初中开始就是同学,以为上了高中便不会再遇见,直到领书那天他再次出现与她成为同学。她有个网络上的师父,明明没有见过他,为何他如此了解她,让她觉得如此熟习,直到知道真相。
  • 成吉思汗传

    成吉思汗传

    或许在我们眼中,成吉思汗只是众多成功帝王中的一个,但谁又能想到在外国,他却是众所周知的“一把手”皇帝。本书作者殚精竭虑,用细腻的笔触深刻地表达了成吉思汗从崛起到成功的每一个过程,行文幽默,风趣自然。
  • 汲冢纪年存真

    汲冢纪年存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胎双宝:爹地请靠边

    一胎双宝:爹地请靠边

    五年前,一场意外,清白全无,落荒而逃五年后,携双宝华丽回归,被偷拍上头条,亲生爹地来寻宝双宝曰:爹地请靠边
  • 浮生了

    浮生了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古往今来,不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无不化为尘埃随风而去,又有几人能真正的御风而行,天地乾坤任遨游呢?
  • 燃烧的第七军团

    燃烧的第七军团

    或许异界魔法的故事你见过很多,它们大多都华丽无比,毁天灭地,主角在历练一番后得到奇遇,一跃成为大陆上顶尖的人物,第七军团没有什么太多改变剧情主线的奇遇,有的只是那循序渐进,复仇争霸,从而完全与书名一样,燃烧整个大陆!当然主角不会太受受虐,主角总会有点特权,不是金手指,也不是歪瓜,更不是BUG,主角也会有爱情,都说了是爱情,女主就不会很多!本书到后期剧情将会很庞大,战争如同书名一样,一个军团,一个国家的战争,最终燃烧到整个大陆,然后逐渐平息,和平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