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5700000003

第3章 :黄金组合:一个好汉三个帮

楚汉战争中,刘邦由弱变强、反败为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团结和任用了一批杰出的谋臣武将。可以说,刘邦能够夺取天下,最终靠的是三个人:韩信、张良、萧何。

无独有偶,朱元璋在群雄逐鹿的乱世中建立起一代大明王朝,靠的也是三个人。靠着刘伯温、徐达、李善长的攻城拔寨、运筹帷幄,朱元璋终于力克元末的各支起义力量,让这天下姓了“朱”。

纪信:士为知己者死

刘邦在汉中养精蓄锐,趁项羽攻击齐国的机会悄然出关,一举了拿下了项羽的老巢彭城。不料,项羽闻讯后很快赶回,以奇兵将刘邦打败,又把彭城夺了回去。

项羽毕竟是项羽,刘邦在军事上确实不是他的对手。

刘邦大败后,不得不退守荥阳城。但项羽怎肯善罢甘休,很快便率领大军追了过来,将荥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刘邦几次突围均以失败告终,被楚军围得密不透风的荥阳城,俨然已成为汉军的囹圄。望着城外黑压压的楚军,刘邦的心里一片冰冷。

难道我不该出关与项羽争霸天下?

难道我注定要败在项羽手里?

难道这荥阳城就是我的葬身之处?

各种情绪纷至沓来,刘邦已经闻到了死亡的气息。

就在刘邦陷入绝望之时,他手下有一位忠心耿耿的将领站了出来,他的名字叫纪信。他献上了一个空前绝后的计策,最终救了刘邦一命。

纪信这个将领很平凡,除了忠心之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他名字在《史记》中仅仅出现过两次,一次是鸿门宴时护送刘邦逃归汉营,一次便是这次的荥阳解围。

当年在鸿门宴上,纪信与樊哙等人陪同刘邦赴宴。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当时确实是得到了刘邦很充分的信任,是刘邦的心腹将领。也许是感于刘邦的知遇之恩,纪信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亮相,在史书的短短的几十字里,折射出了令人难忘的光彩。

他给刘邦献上的计策是,由自己做刘邦的替身,替他引开楚兵,这样刘邦就可趁乱逃脱。刘邦左思右想,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冒险一试。他见纪信如此忠义,大为感动,君臣之间难免有一番生离死别。刘邦承诺,自己只要逃出生天,一定会善待纪信的家人。

当天夜里,纪信随即身穿王服、乘坐王车扮成刘邦,声称投降。楚军不知有诈,高呼万岁,聚集东门。与此同时,陈平趁着茫茫的夜色组织了两千妇女出东门以为疑兵,这样把项羽大部分兵力都吸引到了东门。

声东击西之下,刘邦从西门从容逃出。

项羽原本志得意满地接受刘邦的投降,却发现坐在车上的是纪信。他这才知道上当了,他大怒之下,立刻抓住纪信逼问刘邦下落。纪信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面度暴跳如雷的项羽表现地出奇地平静而冷漠,只是面无表情地吐出四个字:“已出去矣。”

项羽被彻底激怒了,没有什么比这种态度更令他抓狂。相对于肆无忌惮的谩骂,这种冰冷的蔑视和从容的不屑,更容易刺痛人内心深处最脆弱的自尊与自负。对于项羽而言,这种感觉尤其深刻,暴怒中的他立刻下令烹杀纪信。

于是,在血色的火焰中,纪信从容跳进滚烫的开水里,完成了他人生的谢幕。他最后的从容淡定的表情,也如他的遗言一样,平淡却怵目。

即使是杀人如麻的项羽,也被他这种从容赴死的态度震撼了。

就在项羽怒杀纪信的同时,刘邦的残部已经星夜逃出荥阳,他们一路入关收兵,后出武关,转战宛、叶,吸引项羽南下。项羽知道后,果然率领大军南下攻打刘邦。结果到了宛城,刘邦却坚壁不战,任凭项羽骂破喉咙,就是不肯出战。

另一方面,彭越引兵攻击下邳,威胁楚军粮道。项羽为保证后勤供给,只好抛开刘邦,亲自率兵东击彭越。彭越的游击部队很快就被项羽击破,但成皋却被刘邦率兵趁机夺取,项羽再次回兵西走,把荥阳收了回来。

在来回奔波中,项羽的部队已成了疲惫之师,这也是刘邦希望看到的。

但项羽也不含糊,他攻下荥阳之后,立刻领兵围攻成皋,使得汉军南方战线再次吃紧。刘邦不敢再呆在成皋了,于是连夜出走,并在某日清晨自称汉使,率军驰入赵壁,趁张耳、韩信未起时收取印符,夺得赵军的指挥权。

刘邦这样做,一则充实了主战场的兵力,二则顺便给了韩信一点小小的颜色。因为当时的韩信有点太狂妄,已经不太听从自己的号令。

韩信毕竟是个军事奇才,在他的鼓动下,刘邦下定决心举兵东进。

已经略与秋意的八月,整装待发的汉军从陈仓袭击雍军。不过初战不利,后来探子在山路中发现了一条小道,汉军从小道进攻,终于打开局面。

几经波折之后,刘邦终于平定三秦,打开了通往天下的道路。

当一帆风顺的刘邦,率领他的大军打开进取关中的门户时,是否想到那个为他肝脑涂地、从容赴死的纪信呢?他的天下,是牺牲多少纪信这样的死士而获得的的呢?

一将功成万骨灰,而一个开国帝王的成功,牺牲的又何止万骨!

点评:

纪信的壮举,在令人感叹动容的同时,也不仅为刘邦能赢得这样的死士而佩服。刘邦何德何能,为何能让纪信等人为他肝脑涂地,以死相报呢?这就要从刘邦的用人之道说起,刘邦用人是典型的帝王之术,他懂得领导艺术,能够信任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暗中加以防范和控制,才能够把当时天下的杰出人才都集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一个优化组合,从而战胜项羽,走向胜利。

郦其食:好厉害的一张大嘴

善于识人用人的刘邦身边,从来不缺乏奇人异士。那些能言善辩的辩士,就是这些人才中的一种。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有一条灵活的舌头。

这条舌头,有时候真的很管用。

刘邦虽然平定的三秦,打开了入关的门户,但汉军的西进仍然很不顺利,很多被项羽分封的诸侯国仍然挡在前面,如果一个个打下去,恐怕还没见到项羽的大军,自己的军队就被消耗光了。刘邦为此,心烦不已。

这时候,有个狂人出现了,这个人叫做郦其食。在郦食其的劝告下,刘邦改变先前退守巩、洛的主意,派郦食其出使齐国,游说齐王,以求尽快完成北方第二战场的战略布局,联合各方集中力量对付项羽。

其实,早在刘邦和项羽比赛攻秦的时候,郦其食就已经是刘邦的重要谋士了。他最大的长处就是口才好,而且有勇有谋,深得刘邦器重。

他和刘邦的第一次见面,非常经典。

郦其食本是陈留高阳人,已经60多岁了,身高八尺,非常狂妄,谁都不放在眼里,一县的人都称他为狂生。狂者,如李白,让高力士脱鞋;如嵇康,与山巨源绝交;如庄子,鼓盆而歌。郦其食就是这样一个人。

郦其食虽然狂妄,却是一个有计谋的人,他一直在关注国家形势的变化。当时起义军一拨一拨从陈留过进,因为陈留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义军今天这一拨来了,明天那一拨来了。郦其食经过观察发现这些将领都不行,惟独对刘邦情有独钟,他觉得刘邦这个人能成大事。于是,当刘邦的军队来到陈留的时候,郦其食就拿了一个名片找上门去。古时候也有名片,叫名刺,也叫谒。且说这老头拿着一个名片,交给看门的,说陈留贱民郦其食求见沛公,要跟沛公谈一谈天下大事。

门房就拿着他的名片回去向刘邦报告,这时候刘邦在干什么?在洗脚,坐在床上,伸开两条腿,让两个女孩子一边一个在给他洗脚,估计做点足底按摩。听完门房的报告,他大大咧咧地问:“来了个什么人呢?”

门房说好像是个读书人,穿着读书人的衣服,戴着读书人的帽子。

刘邦读的书上,平生最瞧不起读书人,于是很不客气地说:“去去去,我现在考虑的是天下的大事,哪有时间跟什么读书人谈学问?不见!”

门房又拿着名片回来说,我们主公说了,他现在正在考虑天下大事,不见读书人。

郦其食“啪”把剑拔出来,回去,重新说,什么读书人,谁是读书人,你说有一个高阳酒徒求见!郦其食这一吼,门房吓得把名片都掉到地上了,赶快一把拣起来,好,我去通,通报,说主公,门外有一个酒徒求见。

刘邦说酒徒吗?能喝酒吗?进来进来。读书人不见,酒鬼要见。

于是,郦其食这才进去见刘邦。在满屋子的脚气和胭脂气中,他的出现是不合时宜的,仿佛小丑鼻子上那白的一块,炫人的眼。只见他走进去昂然而入,长揖不拜。这个按规矩本来应该是跪下来要拜的,但是他却长揖不拜,不但不拜,而且眼光直刺刘邦那双硕大无朋的香港脚,大声质问道:“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言下之意,你这个大老粗,想当秦王的狗腿子,还是想攻打秦?

刘邦自然是暴跳如雷,“你这个书呆子,胡说八道,我是打秦国的,我怎么会是帮秦国的呢?”郦其食不亢不卑地说:“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如果你是想灭秦的,想夺得天下的,怎么能用这种态度见我老人家。”

声音缓慢,却字字掷地有声。

刘邦说:“是吗?对不起,对不起,去去去,不洗脚了,请坐,请坐。”于是把两个足底按摩的小妹,赶出去,然后把衣服穿起来,把鞋子穿起来,郦先生请坐。

这就是刘邦的一个优点,毛病虽多,改得也快。

郦其食投靠刘邦后,所建立的第一个功劳,就是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降陈留县城,为刘邦进一步走向胜利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这一次,郦食其又奉命出使齐国,进行同样的劝降工作。郦大嘴靠着自己的薄嘴皮子,一番大道理说得天花乱坠金星散地。一番说辞就除却夸张之外,同时又双管齐下,软硬兼施,准确的抓住了齐王的心理。

终于,齐王被说动了,齐国当下遣使与汉议和,齐王则亲自设宴,和郦大嘴日日纵酒,夜夜笙歌,好不痛快也么哥!

齐国的事情到了这一步,本来算是差不多解决了,可韩信那边却出了问题。

韩信本来受命攻齐,刘邦的意思是,如果郦其食劝降不成功,就武力攻取。韩信听说汉齐已和,打算停止行动。结果他手下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儿蹦出来了,这便是他的辩士蒯彻,后来为避汉武帝的讳又被人称作蒯通的。这个家伙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侃,非常的能侃,韩信就好几次被他蛊惑得不轻。

蒯彻对韩信说,刘邦派韩信攻打齐国,又让郦食其去游说,可并没有诏命让韩信撤军;郦食其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一夜之间下齐国七十余城,韩信辛辛苦苦忙活一年,才下赵五十几城,“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这句话说的很搞笑,他不是跟郦食其一个性质的人吗?骂人时连着自己也一块骂了。不过这一骂效果倒是达到了,韩信被这么一煽动,立刻跟着他一块激动起来,挥军东进,渡河击齐。

可怜的郦大嘴,这回算是倒了霉了,原本左右逢源的说客此刻竟变成了两边挤的受气包,左右都不讨好。更糟糕的是,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端坐在王座上的齐王打了个饱嗝,冷哼一声,下令撤了满桌子的山珍海味,然后让人端上来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鼎。准备好这一切,他冷冷地对郦大嘴说:“如果你能退了汉军,咱们继续吃大餐,如果你退不了,就请让我煮了你吧!”

郦大嘴也不求饶,他摸了摸嘴巴,瞥了齐王一眼说:“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你们这群傻帽儿,老子懒得再给你们废话了!”然后就自己跳进去了。在滚滚的沸水中,可怜可敬的郦大嘴终于不再开口了。

秦汉多悲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郦其食表现得既沉着又幽默,不得不令人感慨这个书生的硬骨头,以及他身上所折射出的那种不羁的气质。

点评:

郦食其是个乱世书生,他别无所长,只剩下一张利嘴,帮助他的主子刘邦建功立业。然而只靠一张嘴毕竟是不可靠的,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随时都有可能粉身碎骨。于是,在乱世里的文人,除非有张良那种经天纬地之才,否则还是离战场远一点。

张良:刘邦事业的总设计师

刘邦之所以能平定天下,主要靠三个人帮忙:张良、萧何和韩信。这三个人在刘邦得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后世称为汉初三杰。

即使是刘邦自己,也毫不掩饰对他们的赞赏。

据说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韩信作为刘邦的兵马大元帅,为他东征西讨,打下一片锦绣江山,他的功劳自不必说。下面我们主要说说张良和萧何的作用。

张良,字子房,他是刘邦事业上的总设计师。

司马迁对张良赞誉有加:“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连心高气傲的大文学家苏轼也专门为张良写了一篇著名的《留侯论》,文中对张良的品德感叹道:“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张良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且是从一次轰动天下的刺杀行动开始的。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后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四处走走,到各地去巡视。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来祭祀名山大川,要大臣们把颂扬他的话刻在山石上,好让后代的人都知道他的功绩;二来显示自己的威武,也叫六国贵族有个怕惧。公元前218年的春天,他又带了大队人马出去巡视。就是这次出行嬴政差点儿把小命儿给丢了。

这一天,嬴政的车队浩浩荡荡得来到了博浪沙(在今河南原阳县),车队正在缓缓前进的时候,突然哗喇喇一声响,飞来个大铁椎,把秦始皇座车后面的副车打得粉碎。

听到这声响,全部车队一下子都停了下来,等他们明白有人要暗杀皇帝,派出武士们到处搜查时,刺客已经逃走了。秦始皇可真发火了,立刻下了一道命令,在全国进行一次大搜查,一定要把那个行刺的人捉到。

但是这无异于大海捞针,嬴政的手下足足搜查了十天,没有查到,也只好算了。

这个行刺的人就是被张良买通的,张良当时的身份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因为他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相国。秦灭韩国时,张良还年轻,有家僮三百人,日子过得相当富裕。但他连死了的弟弟也顾不得好好安葬,就变卖了家产离开了老家,浪迹江湖,四处寻访收买刺客,谋划刺杀秦始皇,为韩复仇。

后来,他交上一个朋友,是个大力士。那个大力士使用的大铁椎,足足有一百二十斤重(相当于现在的六十斤)。两个人商量好,准备在秦始皇出外巡游的时候刺杀他。

他们探听到,秦始皇要经过博浪沙,就预先在那里树林隐蔽的地方埋伏起来。一等秦始皇的车队经过,大力士就把铁椎砸过去。

哪儿知道因为距离太远,而且大力士的瞄准技术是在不敢恭维,所以他这一椎砸是砸着了,但是砸着的不是嬴政坐的那辆车,只是砸了一辆副车。

张良和着大力士看到这一下没砸准,手头又没有别的致命性武器,于是赶紧逃跑,要是被嬴政抓住了,他们的小命儿可有的受了。

他们就逃进了隐藏的树林,终于没被嬴政的士兵发现。

话说这次偷袭失败以后,张良看到外面风声很紧,为了边于行动他就隐姓埋名,一直逃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总算躲过了秦朝官吏的搜查。

但是张良贼心不改,他在下邳安顿下来以后,看到风声小了,生活也有了着落,于是继续进行复仇计划,他一面钻研兵法,一面等候报仇的机会。

张良是怎样开始学兵法的呢?有一个离奇的传说。

有一次,张良一个人出去散步,走到一座大桥上,看见一个老头儿,穿着一件粗布大褂,坐在桥头上。他一见张良过来,有意无意地把脚往后一缩,他的一只鞋子直掉到桥下去了。

老头儿转过头来,很不客气地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把我的鞋子捡上来。”

张良很生气,简直想动手揍他一顿。

可是再一看,人家毕竟是个老头儿,就勉强忍住了气,走到桥下,捡起那只鞋子,上来递给他。谁知道那老头儿假装没有拿好,哪知破鞋又掉到桥下了,张良没办法,只能下桥给他拿鞋。等到张良再次递给他时,那老头又故技重施,鞋又掉到桥下了。

这样重复了三次,张良最后还是把鞋拿给了那位老者,但是他仗着自己年岁大,竟然连接也不接,只把脚一伸,说:“给我穿上。”

张良想,既然已经把鞋捡上来了,索性好人做到底,就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拿鞋子给他穿上。那老头儿这才微微一笑,站起来走了。

这一下真把张良楞住了,心想这老头儿可有点怪。他盯着老头儿的背影望着,看老头儿往哪儿去。老头儿走了里把地,又返了回来,对张良说:“小伙子不错呀,我很乐意教导教导你。过五天,天一亮,你到桥上再来见我吧。”张良听他的口气,知道是个有来历的人,自己正愁没地方拜师学艺呢,于是赶紧跪下答应。

第五天,张良一早起来,就赶到桥上去。谁知道一到那边,老头儿已经先到啦!他生气地对张良说:“你跟老人家约会,就该早一点来,怎么反叫我等你呢?”

张良只好认错。那老头儿说:“去吧,再过五天,早一点儿来。”说完就走了。

张良心里想,老不老吧,脾气还挺大,但是脾气大的人说不定真有本事,要不怎么那么横呢?于是,只得再等五天。

又过了五天,张良一听见鸡叫,就跑到大桥那边。他还没走上桥,就见到那老头儿。

老头儿瞪了张良一眼说:“过五天再来吧。”

张良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到了第四天半夜,就赶到桥上,静静地等着天亮。

过了一会儿,只见那老头儿一步一步地迈过来了。

他一见张良,露出慈祥的笑容说:“这才对了。”说罢,从袖里掏出一部书来文给张良,说:“回去好好地读,将来就大有作为了。”

张良再想问他,老头儿不再多讲,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等到天亮,张良趁着晨光,拿出书来一看,原来是部相传是周朝初年太公望编的《太公兵法》。老人这样考验张良,实际上是锻炼他“大勇能忍”的性格,缺少这种性格的人是很难成大事的。打那时候起,张良就刻苦钻研兵法,一边等待报酬雪耻的机会到来。

兵法学成之后,张良的用武之地很快就来了。

因为这时候,天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陈胜、吴广首先揭竿而起,紧接着各地英雄并起。乱世之时,正是英雄用武之地。已经学有所成的张良非常兴奋,也聚集了百号人起事。只可惜他学的兵法,辅助明君运筹帷幄还行,自己拉出来单干就不可。折腾来折腾去,自己的这支对付始终也没折腾出什么气候。

所幸的是,张良后来和刘邦相遇,见他能成大器,就归附了他。从此辅佐刘邦转战南北,用计策帮刘邦争夺天下,成为首席谋士。此后,刘邦与秦朝作战,与项羽争雄,最终一统天下,全靠张良在旁边为他指点江山。

可以说,是张良造就了刘邦,也可以说,是刘邦成就了张良。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以霸主的身份分封诸侯,把刘邦封为汉王,领地是西南部的巴、蜀和汉中。刘邦在项羽的淫威下,只好乖乖听命,收拾东西朝领地进发。途中,张良建议他边走边烧掉栈道,以表示不再回来。这样,就可以消除项羽对他的戒心,使他放心地北攻齐国。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当然照办。

张良的这条计策,给韩信后来出击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公元前205年,刘邦在彭城之战中被项羽打败,非常狼狈地逃了回来,一度非常沮丧。张良就鼓励他东山再起,并建议争取英布、彭越和韩信联合反楚。

刘邦在张良的鼓励下,终于从失败中振作起来。而英布、彭越和韩信三方力量的归附,也为刘邦以后对项羽的战略包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204年,刘邦在荥被项羽包围阳,一度非常危险。这时候,郦食其向他献上一条计谋,那就是复立六国的后裔,以牵制项羽。刘邦为摆脱困境,打算采纳这条建议,连印信都准备好了。张良听说这件事非常惊讶,连连对刘邦说:“这是谁给主公你出的计谋,应该马上杀了这个人!”刘邦迷茫地问:“先生为什么这么说呢?”

张良叹了口气,拿起刘邦面前的筷子,一条一条为刘邦陈述利害。张良说:“主公啊,现在很多人跟随你四处奔走,就是想以后得到封地。但你现在却扶植六国后裔,等于把这些人的希望灭掉了,他们以后还要重新侍奉原来的君主。这些人肯定会离开刘邦的。”

刘邦听了惊出一身冷汗,马上改变了主意,把刻好的印信也销毁了。

在刘邦和项羽划鸿沟为界后,项羽领兵东去。刘邦也想西行回去,张良和陈平则建议刘邦趁项羽粮食将尽、士兵疲惫的有利时机消灭他,免得放虎归山,养虎为患。刘邦于是追击项羽。张良又建议刘邦给韩信和彭越广阔的领地,以此吸引他们为各自利益夹击项羽。在各路大军的围攻下,项羽最后自刎而死,刘邦取得楚汉战争最后的胜利。

汉朝建立后,刘邦论功行赏,很多功臣都争着抢着要功名,唯有张良的表现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他谢绝了刘邦对他的万户侯的封赏,也放弃了属地随便挑选的特权,表示要归隐山林,过他的逍遥日子去。

刘邦哪里肯放他走,一再劝说他接受封赏。他心想,张良辛辛苦苦跟自己打天下,怎么能让他空手而去,让天下人知道,自己的面子往哪放?张良没有办法,只好说:“陛下实在要封赏我,就把我和陛下相识的地方留县封给我做个纪念吧,我哪里当得起万户侯。我昔日刺杀暴君秦始皇,天下震动;现在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得到封万户侯的荣誉,这对我这个平民百姓来说太过份了,我真心地愿意放弃人间的富贵,过老百姓的日子。”

刘邦感慨万千,说:“好吧,我答应你的请求。”于是便封他为留侯。

后来,张良连这个小小的留县县令也找了个机会放弃了。

张良死于汉惠帝六年,谥号文成侯。

点评:

汉初三杰各有所长,尤其张良智勇仁三者皆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他的智慧;张良的勇,表现在他敢于和大力士一起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而张良的仁,在于他为刘邦提出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执政方针。尤其是他视功名如粪土,激流勇退的决心,使他未像萧何那样蒙受锒铛入狱的凌辱,也未像韩信那样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

兵神韩信跳槽而来

韩信,汉初军事家。是现今江苏淮阴人。

韩信年少时父母双亡,家道贫寒,但是却很爱读书,尤其喜欢兵法,喜欢舞刀弄枪的他还随时把剑佩戴在身上,因为这他没少遭到周围人群的嘲笑。

有一天,韩信正在街上行走。忽然,面前拥出三四个地痞流氓。只见他们抱着肩膀,叉着双腿,趾高气扬地眯着眼睛斜视韩信。韩信先是一惊,随即便抱拳拱手道:“各位仁兄,莫非有什么事吗?”

其中一个撇了撇嘴,怪笑道:“哈哈,仁兄?倒挺会说话,哈哈,我们哥儿们是有点事找你,就看你敢不敢做啦!”

韩信依然很平静地说:“噢?不知是什么事,蒙各位抬爱竟看得起我韩信?”

那些人都哈哈地大笑起来,刚才说话那人说:“哈哈哈,什么抬不抬的。我们不是要抬你,而是要揍你,哈哈哈——”

其他人也跟着失声怪气地笑着,指着韩信嘲笑他。

韩信看看他们,依旧平心静气地问:“各住,不知我哪里得罪了大家,你我远月无仇,近日无冤,为什么要揍我,我实在不明白。”

那人怪笑三声,说:“不为什么,只是听说你的胆子很大,今天我们几个想见识见识,看你到底有多大的胆子,是不是比我们哥儿们胆子还要大?”

韩信一听,这不是没事找事嘛,故意为难自己吗?他心中很是气愤,却又忍住了怒火,面上赔笑道:“各位各位,想是有人信口误传,我韩某人哪里有什么胆识,又岂能跟你们相提并论,我没有胆识,没有胆识。”

那群人轻蔑地望着韩信,听他这样说,依然不肯放他过去。那领头之人,“当啷”一声将宝剑抽出来,往韩信面前一扔,将头向前一伸。对韩信说:“看你老实,今天我们不动手,你要有胆识,你把剑拿起来,砍我的脑袋,那就算你小子有种。要不然嘛。你就乖乖地从我的胯下钻过去,哈哈哈——”

韩信望望地上的亮闪闪锋利的宝剑,又看了看面前叉腿仰头而立的地痞头头,皱了皱眉,围观的人早已纷纷议论,都非常气愤,让韩信去拿剑宰了这狂妄的小子。

韩信暗暗咬咬牙。却并未去拿那剑,而是缓缓屈身下去,从那人的胯下爬了过去。众人无不惊愕,连那群流氓也怔在那里发呆。韩信则立起身掸尽尘土,头也不回,扬长而去。

从那以后,那群流氓再也没找过韩信的麻烦。而韩信后来功成名就。又提拔当年的那个流氓作了小小的官吏,那人自然是感恩戴德,尽心尽力。

关于这个成语典故,后世有很多种理解,很多时候,人们喜欢用宽和的心态去评价历史先人,所以韩信的这一举动常常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韩信配剑从军,投身革命。

韩信是个军事奇才,刘邦能够得到天下,有一半原因是因为他的出现。但是一开始,并没有人把韩信当回事,害得他到处跳槽,始终找不到重用他的主子。要说起来,韩信先前也的确算得上命运多舛,仕途坎坷了;年轻的时候,“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

后来,韩信又投奔了项梁,但项梁并没有留意过这个小兵。不久项梁死了,他又跟着项羽,但是项羽同样不重视他。其实也难怪,项羽手下兵将无数,谁会重视一个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呢?韩信在项羽那儿挖空心思往上爬,可惜就是不被项羽重用。后来项羽不知怎么发现他了,拜为郎中(近侍参谋),本以为可以出头了,结果又“数以策干羽,羽不用”。

时间长了,他就觉得在这里没有发展前途,于是想到了跳槽。

韩信不是《天龙八部》里那个扫地僧,明明身怀绝技,还成天只提着个扫帚,像个巫婆似的。对他而言,最在意的事莫过于能否一展才干,在眼下这个波澜壮阔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了。毕竟,空有才华而被埋没,谁也不会心甘。

为了找到用武之地,他决定再次跳槽。

离开项羽之后,韩信就投奔了刘邦。因为鸿门宴一事,使韩信认为刘邦是当时唯一能与项羽匹敌的豪杰。可是刘邦刚开始也没重用这个从项羽队伍里投奔而来的韩信,只是让他当个连敖,连敖就是接待员,负责迎送往来的工作。

这时的韩信,在刘邦帐下也是很郁闷。作为不世出的一代奇才,他向来心比天高。对自身才华的极端自信,让他将碌碌终老视为最不可忍受的耻辱,而这种自信与不甘,也直接影响到了他的整个人生。但夫子曾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既然都“必”了,天老爷公平处事、一视同仁,于是韩同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郁郁不得志,处于半透明状态。不知道他是不是成天郁闷得跟陈胜似的,“怅恨久之”?

有一次,韩信不小心犯了军法,和其他几个人一起被拉出去杀头。几个死刑犯被五花大绑,刽子手一口气杀了十三个,最后轮到韩信了。看着前面的兄弟一个个脑袋搬家,韩信心里的沮丧可想而知,东跑西窜了这么长时间,到头来郁闷日子结束了,小命也没了,眼看着又一出“才高难入俗人机”的悲剧就要上演了。

鬼头刀已经举了起来,韩信一抬头看见了一个人,原来那个跟刘邦一聊起天就没日没夜的夏侯婴。韩信顿时心里燃起一丝希望。

夏侯婴是刘邦从家乡带出来的元老级人物,曾跟随刘邦一起举兵起义。他当时是刘邦的太仆,也就是车夫兼保镖。当年彭城之战时,他赶着马车曾经救过刘邦的性命,因此在刘邦心里还是比较有分量的,是心腹爱将。

且说韩信看见夏侯婴就像看到了救星,于是大喊一声:“汉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壮士呢?”夏侯婴见韩信这句话说的很有意思,连“欲就天下”都被他点出来了,就动了好奇之心,“奇其言,壮其貌”,于是走过来给他松绑,并且跟他聊天。

韩信知道自己的性命就在此一举了,于是把心中的抱负全部抖搂了出来。夏侯婴见韩信说话头头是道,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向刘邦推荐。刘邦跟夏侯婴要好,不能不给哥们面子,可也没太当回事,随随便便给韩信封了个治粟都尉的职位——相当于司务长,但在这个位置上韩信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基本上又被晾一边了。

怀才不遇到这份上,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了。

幸好,韩信的过人才干,最后还是由萧何发现了。

萧何是刘邦左膀右臂,一直管着刘邦的所有的杂事,实际上是刘邦的大管家,丞相。为了帮助刘邦争夺天下,萧何时刻不忘发掘人才。他见韩信很有军事才干,于是几次向刘邦建议重用韩信,可刘邦根本没把韩信当回事。

直到发生一件逃跑事件,韩信这才被委以重任。

当时,刘邦的处境非常糟糕,在和项羽的交战中屡战屡败。结果,手下人就逐步地都离开他,或者投奔项羽,或者自立山头。没过多久,手下的将军跑了很多。

此时,韩信也有些动摇了,他见那些官职比他大的人都走了,自己在这儿待着干嘛啊?萧何已经多次向刘邦推荐自己,都没有得到重视,再呆下去也没什么前途可言。于是,失望之下,韩信也悄悄溜走了。这一回他又打算去投奔谁我们不知道,反正他终于顺应潮流,跟着大批思乡的将士们跑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了,急得团团转,大呼糟糕。他来不及向刘邦报告,立刻跳上一匹马,连夜追赶过去!此时,刘邦正在王宫内泡脚,兵士急冲冲跑来报告:“汉王不好了,丞相跑了!”刘邦大惊失色,连洗脚盆都踢翻了。自己手下谁都可惜跑,唯有萧何不能跑。他是刘邦的大管家,所有事情都是萧何管着的。

别人跑了就算了,萧何跑了,刘邦的队伍就完蛋了。

刘邦心急火燎的等了两天,萧何这才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刘邦一见面就破口大骂:“你他妈跑哪儿去了,干嘛去了,你为什么要逃跑?”

萧何解释说:“汉王息怒,我没有逃跑,我去追逃跑的人去了。”

“你追谁去了?”

“韩信!”

刘邦跳了起来:“扯淡,胡说八道!那么多将军跑了你不追,一个韩什么信的,有什么好追的,你明明是撒谎!”

萧何摇摇头:“其他的人跑了不可惜,哪儿都能找得到,有什么好追的?但韩信可不一样,他是无双国士,汉王你打天下全靠这个人了。”

刘邦不屑一顾:“那个韩信,真像你说的那么了不起?”

萧何笑了笑:“汉王,话不能这么说,如果你打算一辈子就待在汉中这个地方当个汉中王,这个韩信是没什么用的用不着的,韩信是干什么的呢?韩信是打天下的,是得到整个中国的这样的人才,如果你有那个想法的话,非韩信不可。”

刘邦说:“我当然志在天下,谁愿意一辈子待在这个鬼地方?”

萧何点头:“既然如此,那你就一定要用韩信!”

刘邦说:“那好吧,看你的面子,也让他当个将军。”

萧何说:“不行,让他当将军他还是要走的。”

刘邦:“当将军还要走,那当大将军!”

大将军是什么?三军总司令,最高军事统帅。

萧何笑了:“那就太好了。”

于是,在萧何的努力下,刘邦终于成全了韩信,斋戒设坛,隆重地拜为大将。当时这件事可非同小可,“一军皆惊”。也难怪,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乍看起来十分草率,当时他并没有认同韩信的才能,而韩信也名声未显,并没有什么指战经验。

拜这样一个人为最高军事统帅,的确是一种冒险的行为。

其实刘邦并不是这么冒失的人,相反,他的行事非常老到。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其实并没有真正重用韩信。韩信直到彭城之战后收拢散兵,阻绝楚军,才首次崭露头角。后来,刘邦与韩信讨论军国大事,这才确信韩信为稀世之才。

于是,他对韩信说,哎呀,寡人真是相见恨晚啊!

韩信后来的表现,的确没有令刘邦失望,没有辜负萧何的良苦用心。韩信的本事,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大。在楚汉战争中,韩信率汉军渡陈仓,战荥阳,破魏平赵,收燕伐齐,连战连胜,在垓下设十面埋伏,一举将项羽全军歼灭,为刘邦平定了天下。

从韩信击败龙且这一战中,就可以看出他的用兵之能。

当时,韩信为了收复齐国,攻破了其都城临淄,齐王田广逃往高密。韩信进入齐都之后,一方面出榜安民,一方面又引兵追赶田广。齐国万不得已,只得向项羽求救。

项羽接到田齐求救之时,正在广武山与刘邦对峙,只得派龙且为大将,周兰为副将,领兵20万救齐。龙且带领楚军星夜兼程,很快就与田广在潍水东岸会师,沿岸扎营,绵延几十里。

韩信得知龙且率兵救齐,立即报知汉王,要求调回夏侯婴、曹参二军,也沿着潍水岸边扎营。韩信召集诸将听令:“龙且是楚国名将,依仗武勇而来,只可智取,不可力敌。诸将务必听令……”

众将听令,依计各去准备。

龙且也在进行军事部署,与副将周兰计议说:“据我所知,韩信不过一个平常之人。向漂母讨饭吃,没有养活自己的本领;甘心受别人胯下之辱,胆量不及中人。这样的人有什么可怕的!”

周兰说:“将军不要这样去看问题。韩信自从攻下三秦以来,所遇之敌,无不望风披靡。即使霸王,也曾被他诡计的所败。这人足智多谋、变诈莫测,将军要提防上当,不可大意轻敌。他过去虽然受辱,那是因为他知道将来自有大用,不与小人较劲,不能说他无能。”

龙且不以为然地说:“韩信虽然一向取胜,只因尚未碰上劲敌。如果碰上智勇双全的人,他还能使用诈谋?”

龙且一副傲慢的神气,差人到汉营下战书,战书略云——

楚大将军龙且告知汉营诸将:你们应该明白,韩信用兵以来,尚未碰上劲敌。魏豹不听周叔劝谏,丧师灭国;陈余不听李左车的计谋,被破数十万赵军;燕王胆寒而降服,貌恭而已;夺取三秦之地,偶尔胜之非战之功!我今日奉命救齐,将与韩信决战,不是诸国可比。你等伸着脖子受死,不要退悔!

韩信看完龙且战书,怒气冲天,要斩楚使。诸将力劝,韩信令杖决三十,在楚使脸上刺上“来日决战”字样,驱逐出营。

差人回到楚营,哭告详细情况。龙且动了真怒,马上就要出战。周兰再三劝阻,勉强过了一宿。次日两军对阵,韩信、龙且各出阵前。

龙且数落韩信说:“你原来是楚国旧臣,如今背主降汉,作威作福,现已占有关中大郡,你仍贪心不足,胆敢抗拒天兵,快早早下马投降,本将免你一死。”

韩信大笑:“你们上门送死,尚且不知,还敢摇唇鼓舌?”

话不投机,双方开战。战不多时,韩信引兵向东南奔去。

龙且笑着说:“我就知道韩信胆小如鼠!”率兵在后面紧紧追赶。

周兰拍马跟着龙且,望潍水河边而去。到了河边,只见潍水干涸,汉兵淌水而过。

周兰忙拦住龙且说:“潍水本是长流大河,如今却干涸无水,定是有人阻断上游流水,我军如果追到河中,必被汉军放水淹溺。将军不可追击!”

龙且说:“韩信大败,逃命尚且来不及,还有什么诡计!河水本来随着旱涝而多少,如今十二月隆冬天气,正是水涸之时,河中自然无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汉兵纷纷拥进河中。

有人传报:“韩信就在前面不远!”

龙且听说,也不多想,指挥人马下河,尽力追赶韩信。

龙且追到中流,只见一只斗大灯球,旁边立着一块木牌:“吊灯球斩龙且。”

周兰等将校齐过来观看。

龙且说:“这一定是韩信见我大兵追赶甚急,故意设立此牌。惑乱军心,阻止我军。”

周兰说:“怎能一时造出此牌?这一定是韩信诱兵之计。此处必有埋伏,故设这灯作为信号,现将灯球砍倒,汉兵不战自乱。”

龙且举刀砍倒灯球,只见两边汉兵齐声呐喊,潍河上游流水汹涌而来,波翻浪滚,疾如奔马,刹那即至。楚兵正在河流中游,尽被大水淹没。龙且听到水声渐近,急忙打马前奔。龙且之马是一匹千里马,一跃就到了岸上。

一声炮响,曹参、夏侯婴引兵杀来。龙且在重围之中左冲右突,哪里能够前进得了半分。慌乱之中,被曹参手起刀落斩于马下。

韩信素知龙且骁勇非常,性急如火,先激怒他,又命汉军在上游用沙袋壅住河水,河中以灯球为记。灯球一落,即去沙袋,放水淹杀楚军。又在岸上埋伏大批精兵,围剿龙且……

韩信斩了龙且,军威大振。

齐王田广听到消息,心急如焚,忙与侄子田光与田横计议说:“龙且如此骁勇也被韩信杀了!我如今势孤力穷,岂能自保?与其束手待毙,不若乘汉兵尚未包围城池,统领人马进入海岛避难。等待天下太平之时,看看楚汉两家成败,那时再作区别处理。目前即使投降,韩信也不会相信。”

齐国君臣商议停当,次日清晨,打开东门,一拥而出。韩信闻知,急派大军追赶。田广等刚行到二十余里,正遇夏侯婴,拦住厮杀,活捉齐王田广和田光,田横不敢恋战,杀开血路,逃往海岛避难而去。田广被韩信斩首示众,齐国遂定。

这一战,不但使韩信天下扬名,更使刘邦真正见识了韩信的军事才能。

从此,刘邦对他大为器重,把他作为自己平定天下的一柄利剑。

点评:

韩信被后世称为兵神,绝不是侥幸得来。他可以算是历史上少有的杰出帅才,具有超人的军事指挥天赋。他能够把弱小的军事力量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战役。最后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彻底击败,一举奠定了建立汉王朝的基础。从这一点来看,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军,确实是个明智的决策。

萧何:刘邦的后勤部长

在汉初三杰里,萧何无疑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

汉定天下,论功行赏时,刘邦封萧何为酂侯,封地最多。众人认为萧何没有攻城略地、汗马之劳,只是持文墨、发议论,功劳不应在众人之上。刘邦说:比如打猎,追杀兽兔的的确是猎狗,但发命令、作决断的是人,你们的功劳如猎狗,萧何的功劳如猎人。况且,你们都是一个人跟着我打仗,萧何派了家中数十人跟着我打仗。

众人不敢再说什么。

于是,刘邦排萧何第一,带剑上殿,上朝不跪,并增封2000户。萧何究竟何德何能,能被刘邦如此看重,且在西汉开国功臣中排行第一?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他的简历:

姓名:萧何

谥号:文终侯

性别:男

籍贯:沛丰(今江苏沛县)

学历:《史记》里一出现,他就是县里的“二哥”

职务:相国

家庭出身:书香门第

生卒:(?~前193年)

特长:精通律例,善做后勤工作

座右铭:执行老板的决策,我们没有任何借口

萧何本是秦末沛县人,和刘邦是老乡。他年轻时勤奋好学,思想机敏,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刘邦当亭长那会,萧何任沛县功曹,这是负责县里某项事务的主要吏员。

萧何性格随和,很善于识人,结交了许多好朋友。除了刘邦外,屠夫樊哙,书吏曹参,刽子手夏侯婴,还有吹鼓手周勃。由于他们年龄相近,性格相同,不久便成了莫逆之交。尤其是对刘邦,感情更不一般。他见刘邦器宇轩昂,风骨不凡,谈吐也有别于众人,是位大贵之相,所以对他格外佩服,并曾多次利用职权暗中袒护他。当刘邦去咸阳服徭役时,别人送刘帮三株钱,萧何送五株,由此可见二人的交情。

当初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起了反秦的大旗,各地豪杰云集响应,天下大乱。此时的萧何仍在沛县当功曹,他和曹参、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人时常聚会,密切注视着局势的发展,并暗中与在芒砀山中的刘邦保持着联系。

不久,刘邦在沛县起兵,萧何从此开始追随他。

萧何可算是刘邦身边最早的谋士,但刘邦把他的功劳排在第一,绝不仅仅因为他资格老,而是因为他实实在在的贡献。他的功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件事上:

一、萧何为西汉集团主要创始人,随刘邦起兵反秦,忠心不二。

二、萧何有先见之明,在刘邦进入关中想要称王的时候,他审时度势与张良、陈平等一齐劝刘邦回到灞上,与关中人民约法三章。

三、项羽集团建立后,面对强势竞争,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去汉中开分公司,收民心,纳贤才,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积蓄力量,然后与项羽争市场,避免因恶性竞争,导致集团实力削弱,同时又坐收渔人之利。

四、他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认为刘氏集团要开拓市场非用韩信不可,后来韩信在楚汉市场争夺战中的才干证明萧何慧眼识人。

五、在楚汉市场争夺战中,萧何主持集团后勤部(留守关中),安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支援了前方的战斗,为刘邦最后战胜项羽提供了物质保证。

萧何治理国家的才能,早在刘邦大军进入咸阳时就得到了体现。他一不贪恋金银财物,二不迷恋美女,却急如星火地赶往秦丞相御史府,并派士兵迅速包围丞相御史府不准任何人出入。然后让忠实可靠的人将秦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一一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起来,留待日后查用。

因为萧何做官多年,深知除了军权外,丞相和御史大夫几乎总揽一切朝政。对此,全军上下无不佩服,刘邦在惭愧之余,说:“萧何确是异才,不枉我提拔他一场。”萧何收藏的这些秦朝的律令图书档案,使刘邦对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强弱形势、风俗民情等等于如指掌,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根据,对日后西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功不可没。这也足见萧何的深谋远虑。

后来,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守汉中,给刘邦提供源源不断的士卒粮饷。

刘邦说的“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这句话就是对他的最确切的评价。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卓有成效的施政方针不但没有随着他的辞世而重蹈人亡政息的惯例,甚至他的继任者曹参对萧何生前制定的各项法规、方针政策一字不改而自己只管吃喝玩乐,竟然也能政绩斐然、国泰民安。以至于这段脍炙人口的典故成了流传至今的成语“萧规曹随”。由此可见萧何的治理国家的行政才能是多么卓越!

在萧何的功劳簿中,最大的一件莫过于“月下追韩信”了。很显然,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军事才能的充分发挥和运用,乃至汉王刘邦能够最终夺取天下,从一定程度上说,同萧何的慧眼识才,倾力荐贤是密不可分的。

但令人极为遗憾的是,在韩信问题上名扬后世的萧何在后来却因为韩信问题而为后人所诟病,那就是萧何明明知道韩信不会谋反,却在个人进退利害的考虑下与吕后一起设下圈套谋害了韩信。这就是令人感慨万千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语的来历。虽然纵观萧何的一生,这个不仁不义的污点也许可以算作瑕不掩瑜,并不能动摇萧何作为一代名相的历史地位,但污点毕竟是污点,永远也逃避不了。

萧何献计平了韩信之乱后,刘邦对他更加恩宠,不但拜他为相国,又加封5000户,赏500士卒为卫兵,众人都来祝贺,萧何也非常高兴。

这一天,萧何在府中摆酒席庆贺,喜气洋洋。突然有一个名叫召平的门客,却身着素衣白履,昂然进来吊丧。萧何见状大怒道:“你喝醉了吗?”

召平说:“公勿喜乐,从此后患无穷矣!”

萧何不解,问道:“我进位丞相,宠眷逾分,且我遇事小心谨慎,未敢稍有疏虞,君何出此言?”

召平说道:“汉王在外打仗,你在朝中留守,没有刀枪之险而加封置卫,给你派卫兵,并非宠爱有加,而是对你不放心啊。你没见淮阴侯韩信的下场吗?”

萧何一听,恍然大悟,猛然惊出一身冷汗,忙问怎么办?

召平继续对萧何说:“请您辞谢掉这些封赏,把所有的家产拿出来作为军饷。”

萧何按计而行,刘邦大喜。

然而进入关中这十多年,萧何关爱百姓,早就深得民心,刘邦对于萧何的顾虑也随着他在外征战而不可控制。

有一次,萧何请求刘邦把上林(刘邦打猎的地方)交给百姓种地。刘邦大怒:你收了别人多少钱财,算计起我的猎场来了,命人把萧何戴上刑具,打入大牢,满朝文武以为萧何必犯了大逆不道之罪,怕连累自己,都不敢替他申辩。幸亏有一个名叫王卫尉的人,平日素敬萧何的为人,在侍卫刘邦时顺便向刘邦探问:“萧相国犯了什么大罪?”刘邦余怒未消,道:“休要提他?提起他朕就生气。当年李斯为秦相时,做了好事都归君主,出了差错就揽在自己身上。现在萧何受了商人的许多贿赂,竟要求我开放上林苑给百姓耕种,这分明是想取悦于民,自己得个好名声吗?不知道把我看成是什么样的君主了!”

王卫尉闻言奏道:“陛下未免错疑丞相了。臣闻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相国为民兴利,化无益为有益,正是丞相调和鼎鼐应做的职务。民间百姓感激,断不会感激丞相一人,因为有这样的良相,必是贤明之君主选用的。还有一层,丞相如有野心,当年陛下在外征战数年,他那时候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坐据关中,何至反以区区御苑,示好百姓,而去收买人心呢?”王卫尉见汉帝认真在听,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前秦灭亡,正因君臣猜忌,才给了陛下机会。陛下若疑忌萧丞相,不但浅视了萧何,也看轻了陛下自己呀。”

刘邦听了,心里虽然不大高兴,但想想王卫尉的话毕竟有些道理,于是挥挥手,当天就命人放了萧何。萧何当时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见刘邦开恩释放了他,更是诚惶诚恐,谨慎恭敬。虽然因为全身带上刑具,害得他手足麻木,连路都快走不动了,而且蓬头赤足,污秽不堪,但又不敢回府沐浴再朝拜天子,只得这样上殿谢恩。

刘邦见萧何如此狼狈,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便安抚萧何道:“相国不必多礼!这次的事,原是相国为民请愿,我不允许。我不过是夏桀、商纣那样的无道天子罢了,而你却是个贤德的丞相。我之所以关押相国,就是要让百姓知道你的贤能和我的过失啊!”刘邦的这段话虽然言不由衷,但对萧何的廉政为民,终于还是默认丁。

第二年,黥布造反,刘邦亲率军攻击,多次派人问萧何在作什么事情。而萧何呢,正在关中忙着安抚百姓,不明白刘邦为什么对他如此关心。

这时候,萧何手下劝他说:“您离灭族之祸不远了,您身为相国,功第一,还能再增加?然而你在关中深得人心,汉王多次派人问你,就是怕您倾动关中。您为何不强买民田,弄出些民怨来,汉王才心安。”

萧何何尝不明白,对于一般的小官吏,汉帝并不怕他们有野心。所以一有贪赃枉法行为,必遭严惩。对于自己这样的大臣,汉帝主要是防止他们有野心,对于贪赃枉法那些小事,反不足轻重了。为了释去主上的疑忌,保全自己,萧何不得已违心地做些侵夺民间财物的坏事来自污名节。萧何的所作所为,很快就被人密报给了刘邦。

刘邦听后,像没有发生什么事一样,并不查问,内心里暗自高兴,稍微放松对萧何的怀疑。不久,刘邦班师回朝,一群老百姓拦路上书,告萧何强买民田数千万。于是,刘邦找来萧何,把告状信仍给他,笑着说,你自己去向百姓谢罪吧,从此以后,刘邦对萧何照例以礼相待,但萧何却对国事保持沉默了。

其实,萧何置办田宅,自己却居住在最简陋的地方,府宅连院墙也没有。他自己说:子孙後代如果贤德,就学习我的俭朴,如果不贤德,这样的宅院也不值得别人霸占。

点评:

刘邦对张良、萧何与韩信三人的称赞,远远比不上他赏识自己的领导才能:“三人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关键是“吾能用之”这句话,意思很明白,他们三个人的本事再大,也都在我的手心里握着,任我拿捏,为我所用。

究竟谁比谁的本事更大,不言自明。

刘邦有识人之眼、用人之量,但一切都以“吾能用之”为原则,以“取天下”为目的。一旦天下到手,觉得谁“用”起来再不像原先那么顺手,对不起,他马上会有另一套手段仔仔细细伺候你。随着朝廷内外的形势变化,刘邦与“三杰”之间的矛盾时起时伏,尤其是同韩信的矛盾一直发展到你死我活。

陈平弃项投刘

在楚汉年间,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脑袋鬼灵精得一肚子都是猴儿虽然名气比汉初三杰小得多但作用一点都不少的——鬼才陈平。

陈平在老家时是个出了名的帅哥兼有志青年,别人夸他里中祭典时分肉分得公平,他昂然自喜道:“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其实这本来也没什么,年轻人都这样,现在喊着要当首富的小青年也满大街都是,而陈平跟他们的区别就是,他最后让自己少时的豪言壮语成为了事实。

陈平在反秦风暴中先是投靠了魏咎,不得重用又苦于谗言,于是逃跑,后来跳槽到了项羽那儿。项羽对他倒也不坏,赐爵卿。刘邦平三秦,殷王司马卬反楚,陈平受命平定殷地,完成任务后被项羽拜为都尉,成了地方军团的首领。

这里有个问题:陈平在鸿门宴里当过一次跑龙套的,在刘邦出去和张良樊哙咬耳朵时被项羽派去催促。《项羽本纪》里很明白地说出他这时已经是都尉了。

按理说,都尉确实是个不小的官。但是陈平这个人,刘邦后来也说了,智有余而难以独任,让他做独当一面的地方大将,很是成问题。刘邦在他投靠后虽然也封他做都尉,但那是为了收买人心,今后主要还是把他当谋士的。

陈平虽然收降了殷王,但没有做好善后工作,很快,殷地被刘邦攻下,让正在齐地忙得不亦乐乎的项羽大为恼火,扬言要诛戮定殷将吏。

项羽真是够暴躁的,如此对待手下,岂不是把他们逼上敌人一方。从这一点来看,很多一流的人才纷纷弃他而去,并不是没有道理。

陈平知道在项羽手下算是待不下去了,只好封金挂印而去。

这个“封金挂印”让某些人很注意,从而推断出陈平是个重名节的人。其实呢,看看他后来逃往途中在船上的表现就知道了——“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平。平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船人知其无有,乃止。”匹夫无罪,怀壁其罪。当时兵荒马乱的,这位一肚子鬼主意的哥们哪会不明白这一点。在陈平眼里,与名节相比,还是小命更重要。

再次成了无业游民的陈平,不得不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地。放眼天下,能与楚霸王一较短长的人物,就只有刘邦了。再加上鸿门宴中,陈平与刘邦有过一面之缘。于是,落魄不得志的陈平,理所当然地选择了投奔刘邦。

投了刘邦后,陈平立刻得到重用,拜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春风满面,得意洋洋。可是,得意就得意吧,他居然新官上任也不给人留个好印象,才来没几天就开始贪污受贿,大把大把的刮起银子来了。

如此一来,其他将领个个眼红得不得了。不公平!自己在这混了这么长时间,还赶不上这个刚跑过来的小子了?还是个腐败分子!

于是这帮兔子眼吵吵嚷嚷的开始告状,结果刘邦成心要气死他们,他们吵得越凶,他就越高兴,陈平的待遇就越高。后来兔子们终于发现自己的策略有问题了,于是推出了两个有分量的人物,打算来一次狠的。

这两个有分量的人物,一个叫做周勃,一个叫做灌婴,合起来就是大名鼎鼎的“绛灌”注意一下,这俩人一同时出现就没好事,通常都是在告状。

“绛灌”跑到刘邦面前,开始“谗”陈平:“这个人呐,虽然长得帅(面如冠玉),可未必有什么本事。以前在家的时候就‘盗嫂’,在魏国干不下去了,‘亡归楚’,在楚国干不下去了,就‘亡归汉’,来到咱们这边,又‘受诸将金’,这简直就是‘反覆乱臣’啊!”

这一状告得够狠,每一句都是一大罪状,陈平“盗嫂受金”的恶名从此一背就是两千多年。“受金”一事不必多说,陈平后来自己都承认了,但这个“盗嫂”却有诬陷的嫌疑了。

首先,陈平与绛灌原本互不相识,投奔刘邦前也算不得什么很有名的人物,绛灌即便很有做狗仔队的潜质,也不至于对这样一个人的逸事末节了解得这么清楚,最大的可能只能是心生妒嫉,捏造构陷。

其次,陈平的老婆是村中富人张负的孙女,算得上是“如花美眷”,即便他老哥娶了后妻,也不过“乡村俗女”,“怎及得张女纤秾”?

再者,张负欲将孙女嫁给陈平,其子张仲曾表示反对,理由也不过是“贫不事事”。如果真有“盗嫂”一事,张仲不可能不提出来,张负也不会想把孙女嫁给这样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家伙。而且,张负考察未来孙女婿时,还注意到陈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一个有着“盗嫂”问题的,生活作风败坏的坏家伙,是不可能结交这么多“长者”的。后来张负告诫孙女“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无疑也是陈平应持的态度。

学者所论“盗嫂”一事,大致如上,应该说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事实上,陈平娶了张女之后,“赍用益饶,游道日广”,人际关系搞得越发得红火,从后来里中分肉的事情来看,他在乡里的口碑应该也不坏。

所以“盗嫂”一事,大概也算件千古冤案吧。

不过因为绛灌忽悠得太厉害,而且“受金”的事在那明摆着呢,刘邦听后还是很有了些小意见,于是他找到陈平的引荐人魏无知。

魏无知却懒得解释什么“盗嫂受金”的事,只顾自说自理:“我推荐的时候,是说他有才能,陛下现在问的,是他的品行。现在楚汉相距,我推荐奇谋之士,只要他的计策对国家有利就行了,盗嫂受金这些细枝末节管他做甚?”

刘邦听了,心想也对,可是你推荐的这伙计也太嚣张了,一点不给老板我面子,还是要数落数落他。

刘邦又把陈平叫了过来,说:“听说你在魏王手底下干得不顺心就跑到了楚国,在楚王手底下不顺心又跑到我这,朝秦暮楚、朝三暮四、反复无常、三心二意,你哪天要是不顺心了,是不是打算把我也给甩了?”

陈平说:“我是在魏国待过,可我说的话魏王都不听;我是在楚国待过,可我想要的东西楚王都不给;于是我来到了您这,那是因为听说您最会用人(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我两手空空的跑过来,不贪污受贿就应付不了日常的开资,我也没别的本事,就能想几个馊主意,您要是觉得这主意能用就用,要是觉得不能用,我受的‘金’都在这,您都收回去,我也回我该回的地方。”

陈平不但鬼点子多,而且搞歪歪逻辑也厉害,“不受金无以为资”,这不摆明了说刘邦发的工资太低嘛。不过刘邦还就是喜欢这种人,跟他自己太太太像了!眼见陈平已经假装要卷铺盖走人了,连忙赔笑道歉,给他发了一大笔奖金,“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总算把这个奇计百出玩世不恭的新伙计给套牢了。

看到这儿估计有人也要变兔子了,这么好的事,怎么我就摊不上呢?

唉,谁让人家处在那么个乱七八糟的年头呢。

点评:

魏无知陈平的话是典型的唯才是举理论,被后来唯才是举的大专家曹操奉为至理,颁布求才令总免不了提到这档事,作为论据还有一些诸如苏秦吴起管仲之类的也被他成天挂在嘴边,不过经常是这次颁令忘了一个,下次又忘了另一个,唯独对陈同学是永远难忘记……

随和:好一个策反高手

楚汉争霸的前期,刘邦一度被项羽打得屁滚尿流、狼狈不堪。及至彭城一战,甚至连自己的老子刘太公、妻子吕雉都被项羽俘虏了。

彭城大败之后,刘邦又气又恨,扬言要用关东之地封赏他人与项羽争锋,但是苦于找不到能人……这时候,张良及时向他推荐了三人,这就是韩信、彭越和英布。

这三人因此被后人称为汉初三大将。

但是,当时英布是项羽所封的九江王,曾是项羽大将,谁能去完成这个任务呢?

刘邦公开找人去当说客游说英布,但是无人敢去;刘邦焦躁,无计可施。

一天,刘邦对左右的人发火说:“你们这些人都是饭桶,没有人能够给我办一件大事!”

刘邦此人向来骂骂咧咧,不知他真是这样想呢?还是有意激将?

此时谋士随何站出来问:“不知道汉王说的是什么大事?”

刘邦说:“哪一个能够替我去劝说九江王英布,叫他起兵攻打项王,拖住他几个月,我就可以夺取天下了!”

随何说:“您就让我去吧!”

刘邦求之不得,叫随何带了20余人,去九江策反英布。

随何到了九江,英布命太宰负责汉使事宜,三天都没有安排会见。

随何决定从太宰身上开始工作,对太宰说“九江王不接见我,一定是以为楚王强大,汉王弱小。这正是我要面见九江王的原因所在。其实,九江王接见我有什么不可以呢?我说得对,大王可以听从;我说得不对,大王可以杀了我们二十几个,表明与汉决裂,死心塌地跟着项王。”

太宰把随何的话转告英布,英布下令召见。

随何见到英布就说:“汉王派我为使献书给大王,原因就是汉王私下感到十分奇怪,大王您为何与楚王那样亲近?”

英布说:“我原为楚将,如今受封为王,北面为臣,怎么不亲近?”

随何问:“大王与楚王,都是一样的诸侯,现在却俯首称臣,是不是因为楚国强大,可以作为靠山?”

英布说:“正是这样!”

随何说:“项王讨伐齐国,项王冲锋陷阵,亲冒矢石,身先士卒,拼力攻城,大王应该尽起大兵,亲自为将,去当先锋,但是,大王却只拨四千弱兵去协助楚王。北面为臣的人,这种做法行吗?汉王攻占彭城,项王尚在攻齐,援救不及,大王应该驱兵救援,星夜兼程会战彭城,但是大王拥兵自重,不派一兵一卒支援项王,坐山观虎斗。北面为臣,托国于项王的人,都是这样的吗?大王空名附楚,而实际上自己顾自己,我认为大王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

英布反问:“那么,依你之见,我该怎么办呢?”

随何说:“大王不愿意背楚,不过是认为楚王强大,汉王弱小。其实,楚王目前虽然看起来强大,但是已经背上了不义之名。项王废怀王之约,分封天下;以臣封君,弑杀义帝。这种名声天下尽知,诸侯不服。汉王替天行道,仗义讨逆,虽有彭城之败,但是有张良为师,萧何为相,韩信为将,必然攻无不克……”

英布打断随何的话说:“韩信如此能干,为何有彭城之败?”

阿可说:“彭城之役,韩信镇守关中,并未参战。汉王兵败彭城,下臣斗胆地说,原因还在大王您!”

英布说:“此话从何说起?”

随何说:“汉王为义帝发丧,统有天下诸侯,手下五六十万大兵,反而败在项王三万人手下,大王不觉得奇怪吗?”

“我也觉得不可思议。”

“大王赦罪,我才敢说!”

“尽管说来。我不罪你!”

随何叹一口气说:“汉王攻下彭城,项王派人遍告诸侯,说杀子婴,烧阿房宫,掘秦皇陵,江中弑义帝,全是大王您所为!”

英布说:“什么?这些事都是我干的?”

“大王息怒,听我慢慢地说来。诸侯听此,均无斗志,要求发兵攻击大王。汉王知道项羽此举是诬陷大王,嫁祸于人,力阻诸侯之行,因此诸侯纷纷离去。所以,汉王才被项王大败。”英布勃然大怒:“项羽逆贼,哪样事不是他的旨意?如今却把这些天下恶名全推在我身上,气死我也!”

随阿说:“大王息怒,恐项王知之,于大王不利。让我给大王谈谈天下形势。”

英布好不容易才忍住心中之怒。

随何说:“如今汉王退兵荥阳、成皋,运蜀、汉之粮,深沟垒壁,分兵守把关隘,与楚相拒。项王兵行千里,供给困难,欲战不能,欲攻不克,进退两难,岂能跟汉王打持久战?退一万步说,项王战胜汉王,诸侯必然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合力攻楚,众怒难犯,项王怎么能最终取胜呢?因此,楚围看起来强大,但是失道寡助;汉王虽弱,但得道多助。况且,要是有朝一日,天下诸侯不听汉王劝告,发兵讨伐那几桩大罪,大王何以辩白?”

英布说:“如此说来,我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随何低头想了一会儿说:“惟一的办法就是与项王决裂,传檄天下,那些坏事全是项王所为。但九江之兵,未必能够灭楚。大王如果背楚联汉,项王必然带兵来攻,大王只要缠住项王数日,汉王便可稳定天下。那时大土与我提剑归汉,大王必然裂地封王,永享荣华富贵。这才是万全之策!这也是汉王派我见大王的意思,大工切切留意,不要犹豫不决!”

英布觉得只有如此,“阴许叛楚与汉,未敢泄也”。

随何大功告成,回到驿馆,但是数日已过,不见英布举动。随何探听得知,项羽又派使到来,严令英布出兵攻汉,英布犹豫。随何眉头一皱,心生一计。

次日,楚使催促英布发兵,英布沉默不语,只推说染病。

随何直人大堂之上,坐到英布旁边。

楚使感到奇怪,英布也感到奇怪。

随何高声说:“九江王已经跟汉王联盟,楚国怎么还来此征兵?”

楚使一听,起身欲走。

英布一听,顿时愕然!

随何对英布说:“事情已经至此,立即诛杀楚使,不准他归报项王;然后起兵攻楚,协助汉王夺取天下。”

英布已被逼上梁山,下令杀了楚使,联汉伐楚。

项羽听说英布反水,气得七窍生烟,派项声、龙且攻打英布,项羽亲自攻打刘邦。英布一直坚持数月,刘邦尚未收得天下。十一月,英布中计,大败而走,只得与随何去见刘邦。

英布去见刘邦,刘邦正在踞床洗脚,就叫召进。英布也是一方诸侯——九江王,受到如此待遇,退出之后,“悔来,欲自杀”,随何及时劝止,招呼馆驿就舍,一切陈设与汉王无异,“布大喜过望”。

从此,英布在刘邦手下,打了许多大仗、恶仗。汉四年七月,刘邦立英布为淮南王。

随何劝说英布,可算得上惊心动魄。

可是平定天下之后,有一次刘邦大宴群臣,几杯下肚,立即显出了本性。

刘邦向来不喜儒生,有人戴着儒冠来见他,刘邦就取下儒冠,往里面撒尿,这真是浪漫之至。

刘邦此刻当着众臣之面,贬低随何,说:“老子安定天下哪里用得着你这迂腐的儒生!”随何立即倒身下拜,问:“我有一事不明,正想请教皇上,不知可否?”

刘邦说:“你跟老子说来,何必这样扭扭捏捏?”

随何问:“皇上攻打彭城,项王还没有从齐国回来的时候,您派五万步兵,五千骑兵,能不能攻下淮南?”

刘邦虽然醉意浓浓,但是酒醉心明白,随口说:“不能!”

随何说:“皇上派我带二十余人出使淮南,圆满完成了皇上重任。这样说来,我的功劳胜过五万步兵,五千骑兵。既然如此,皇上怎么还说‘为天下安用腐儒’?”

刘邦不愧为变色龙,忙说:“老子正要封赏你!”立即封随何为护军中尉。

评点:

刘邦之所以能够从各种艰难的境况中化险为夷,最终打败项羽,登上皇帝宝座,就是因为刘邦的周围有一群足智多谋、能征惯战、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每个都是独当一面的人才。刘邦的天下,就是他们打出来的。而随和这种善于策反的本事,往往在关键时刻,起到决定成败的作用。

慧眼才能用英杰

和刘邦一样,朱元璋在刚开始“创业”时,也很注意招募人才。

朱元璋深知,皇帝不是天生的,凭你出生时再怎样满地红光,外形上再怎样奇人异相,一句话,江山不是一个人可以打下来的,需要大力搜罗天下英才。

那么,乞丐出身的他是如何网罗一代如云名将文臣,徐达、常遇春、邓愈、冯胜、汤和、傅友德、廖永忠、胡大海、刘基、宋濂、朱升……,这是一串能让所有帝王将相垂涎的名字,这些人又怎么能为他赴汤蹈火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朱元璋收服人才,驾驭人才的历史。

早在朱元璋还是一名小军官的时候,他就开始有意识地收罗人才,招募军队,建立自己的亲卫队。也就在这段时间,朱元璋收了徐达、周德兴等将才,收了李善长等文人。

为了扩充自己的力量,他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

比如,收服一些地方军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朱元璋的办法很简单,先请对方的老大过来喝酒,而后趁其不备,挟持主帅,再挟天子以命诸侯,终得了所有部队。

有一次,朱元璋打败一支叛军,俘获了数万名将士。这支叛军曾经杀死了郭子兴的儿子,他们以为必死无疑。但是朱元璋不但没有杀他们还下令在他们中间挑选500名壮士担任自己的警卫。当晚,朱元璋和往常一样解下盔甲,上床安睡。他的警卫,也就是那五百降卒,“环榻而寝”,睡在朱元璋睡榻四周。

朱元璋这种做法,感动得这些降兵降将一塌糊涂。他们从此疑惧顿消,死心塌地要为朱元璋卖命。在攻打集庆(现在的南京)的作战中,这些降卒表现得如敢死队一般!

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朱元璋的用人之能。

在识人、用人方面,朱元璋处处以刘邦为榜样,把刘邦的先进经验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揽了一帮能人为他卖命。比如,刘邦在用人方面的八个特点,诸如知人善任、不拘一格、招降纳叛、不计前嫌、坦诚相待、用人不疑、论功行赏、暗中控制。朱元璋几乎样样学得有模有样,尤其是“暗中控制”一条学得最到家。在他做了皇帝以后,他把太监发展成特务组织,严密监控朝内外的一举一动。

当然,这已是后话了。

刘邦能够夺取天下,最终靠的是三个人:韩信、张良、萧何。无独有偶,朱元璋在群雄逐鹿的乱世中建立起一代大明王朝,靠的也是三个人。

明朝第一谋臣刘伯温,堪称朱元璋身边的“张良”。刘伯温书香门第出身,14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22岁中进士,乃当世神童。“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可以说,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成就帝业功不可没。

明朝第一名将徐达,军事才能不下于韩信,可以说,朱元璋的江山有一半是他打下来的。

第三个人就是李善长,萧何一般的人物,正是他建议朱元璋学习刘邦成就帝业。

靠着刘伯温、徐达、李善长的攻城拔寨、运筹帷幄,朱元璋终于力克元末的各支起义力量,让这天下姓了“朱”。

除了这三个人外,朱元璋还靠着个人魅力和一些笼络手段,赢得淮西二十四将为自己效力。正是这些人,帮助朱元璋南攻定远,软硬兼施,连蒙带骗,收降附近占山据寨的队伍近三万人。一时间,朱元璋的部队“军威大振”,终于有了与天下豪杰一较长短的资本。

不久,朱元璋又得到虹县壮士胡大海入伙,此人长身铁面,智力过人,立即被任命为先锋将。胡大海这个人,成为朱元璋手下数一数二的猛将。

还有一员猛将常遇春,这是一个狂人,在朱元璋攻克和州时来投奔,一来就毫不客气的要当先锋,要先锋印。朱元璋自攻采石一战起,亲点常遇春当先锋,这个武林高手就在朱元璋手下占了一辈子当仁不让的先锋。

除了重用武将之外,朱元璋还很注意收罗文人。他曾经说过,打天下好比是盖房子,砍伐搭建、购置材料,需要武将,而装修粉饰需要文臣,如果只有文臣而没有武将,就好像房子没有盖成,就想着粉刷一样;而反过来只有武将而没有文臣,就好像有了房子,但是没有装修,还是不能住人。所以治理天下用人要注意文武兼备,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

因此,在朱元璋身边,武有能征惯战的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人为他冲锋陷阵;文有刘伯温、朱升、李善长等人为他出谋划策。武夫有勇,是争夺天下必不可少的武器;而重用文人一则收士子之心,一则有内政治理之才。

冯国用、冯国胜(冯胜)兄弟两人是第一批投奔朱元璋的文人,兄弟两来到朱元璋的队伍时,朱元璋刚刚打下定远。当时红巾军可以说是乌合之众,没有纪律缺乏理想,冯国用兄弟就向朱元璋进言:“有势者强,有德者昌”,有势力你可以做到一个强人,你可以称霸一方,但是你必须有德,有了德才能够昌,才能够发达,才能够成就大事。势就是力量,德就是不杀人,行仁义。行仁义才能收天下之心,如果仅凭力量称霸一方,最终成不了大事。朱元璋听后豁然开朗,红巾军很快就跟以前不一样了,变成了一支纪律部队。

这也看得出,朱元璋在用人时善纳补己短者,并且按说得对的做,从善如流。后来,他又把以刘伯温为首“浙江四贤”都收至麾下。

正当朱元璋的事业红红火火之际,他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也来投奔。

李文忠后来成为一员不可多得的将才,为朱元璋立下过汗马功劳。当的李文忠年才十二,牵着二舅的衣服不放,朱元璋感动:“外甥见舅如见母呵。”就把他和沐英等少年兵皆“赐”姓朱,养为义子。

朱文正更是了得,这个世人眼里标准花花公子、浪荡子,其实是一位帅才。朱元璋举贤不避亲,在与陈友谅最后决战之时,将洪都此等要塞之地交给了这位花花公子防守。当时属下们看到朱文正整日醉醺醺不省人事的样子时,都只能摇头,感叹洪都危矣。还好,朱文正同志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最终成功守住了要塞。

为了笼络这些年轻将领,朱元璋采用了收“义子”的办法。到了后来,他收养的“义子”就有二十余人,有名的除李文忠、沐英外,还有朱文刚、平保儿等人。

当然,收养义子只不过朱元璋笼络人才的一种手段。这些“义子”都是朱元璋千条万选的心腹之人,对朱元璋忠心耿耿,毫无二心。一开始,这些“义子”只是充任朱元璋保镖,后来朱老板“生意”做大,义子们又兼“监军”之用,监视诸将。

朱元璋一代枭雄,统驭人才当然很有一手。除“义子”外,他攻下金陵后,他又实施主将留家眷当“人质”的作法,逐渐成为制度,以防将领叛变。而且,为防止手下大将身边也有“诸葛亮”出谋划策,朱元璋严禁诸将手下设置军师,只允设办事员一类的“吏”来处理公务。这样,这些粗鲁豪放的武将身边没有智囊,就算想自立门户也很难。

经过多年积累,朱元璋终于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天下,已指日可待。

点评:

朱元璋在用人上做的非常出色,他的识别人才、调配人才、激励人才、与人才沟通的策略方式很值得后人借鉴。即使在现在的管理中,这种用人方法也好不过时,同时,朱元璋还具备极其理性思维,具有良好判断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帝王。他能明确的识别一个人才的特长,并不以其缺点障目,充分用其所长出奇制胜。

妙诀天下刘伯温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

民间有“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说的就是他。《明史》称其“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那是相当有学问。

刘伯温的主要贡献是,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了时务十八策,谋划了关键性的军事策略,如先灭陈友谅,暂时与张士诚、方国珍妥协,避免两线作战,然后各个击破的策略,朱元璋一一采纳。朱元璋之后派徐达执行的作战方案,就是刘基的计策。

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后,刘基担任了御史中丞太史令,又为朱元璋谋划制定了北伐灭元的方略,他虽然不懂具体怎样指挥作战,但是他参与军机,筹划全局,有定策之功,是朱元璋能够取得天下的主要助手。

刘伯温从小就非常聪明,而且还喜欢读书,特别是对儒家经典更加喜爱。不光这些,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的他也十分精通。他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开始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刘伯温一开始的时候在元朝的政府里当官,因为对元朝的政治腐败不满意,常常写点文章,讽刺时事。后来,他干脆就回到他的家乡隐居去了。

至正二十年,刘伯温初到应天(南京),就已名声在外。当时,朱元璋的军队刚刚攻下金华,平定括苍以后,朱元璋听说当地的刘基和宋濂很有才学,于是他不惜钱财,也想招用这两个人。开始的时候,刘伯温坚决不答应,后来还是它的好朋友孙炎两次给他写信发出邀请,他才勉强答应了下来。

朱元璋与刘伯温的第一次见面,很有些意思。

刘伯温胸有成竹,怀揣《陈时务十八策》,为朱元璋指点江山。但朱元璋有几分酒意,又在兴头上,开场没问策略,而是问:先生能作诗吗?刘伯温回答:儒者小技,何谓不能?朱元璋指着眼前的筷子说道:就以此为题。

刘伯温略加思索,吟道:“一双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朱元璋知道是用了舜妃娥皇、女瑛洒泪青竹而成湘妃斑竹的典故,轻轻摇头,笑道:“秀才气味。”

刘伯温一听后两句马上变了旨趣,接下吟道:“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张良一借间”,很自然地结在留侯张良借箸代筹,辅汉灭秦的典故上,既表达了刘伯温的报负,又搔着了朱元璋的痒处。朱元璋不禁大喜,真是相见恨晚,连忙询问如何平定天下。

刘伯温说:“当今天下,张士诚只知道保全自己的实力,根本就不值得一提;至于陈友谅,虽然他是篡权夺位,但这个人也算是个一代枭雄,而且他还在我们上游,所以,我们应该先把他干掉。清除了陈友谅之后,张士诚孤掌难鸣,不用费太大力气就能把他搞定,然后我们再大举进攻北边的元朝政府,到时候,天下就是主公您的了!”朱元璋十分高兴地说:“先生真是诸葛亮转世呀!以后有什么好计策,都尽管说出来吧!”

直到这时,刘伯温这才拿出了《陈时务十八策》。

作诗只是个开场白,不关正题,但第一印象的好坏又至关重要。刘伯温听到朱元璋说“秀才气味”后,立刻明白,作为打天下的创业之主,对一般的文人秀才不放在眼里,看中的是谋略家。

当时,朱元璋有了萧何式的人物李善长,又有了韩信式的人物徐达,就缺一个张良式的谋臣。所以刘伯温灵机一变,在后两句诗中点出张良,抓住朱元璋最敏感的神经。第一次面试得了个满分。

光有机灵还不够,一味机灵缺少坚毅厚重,可能流于小机灵,甚至浮躁。在变化面前,要能抓住机会,还应沉着冷静,不为浮议所动。

龙风六年(1360),陈友谅率大军攻陷太平,一路旌帆蔽日,顺江而下,已兵临南京城下。他还派使节去见张士诚,约他从背后夹击南京。此时的陈友谅水军气势正盛。朱元璋部下的许多将领都心存畏惧,有人建议投降,有人建议放弃南京,坚守城东的钟山。

在战前会商中只有刘伯温不说话。朱元璋把他请人内室,问他的意见。这对刘伯温既是个考验,又是个机遇。大敌当前,如果临阵慌乱,自会为朱元璋所不耻;而如真能拿出有效的退敌良策,他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会大大加重。刘伯温激动地说:“主张投降和主张逃跑的,应该杀掉!”

刘伯温不是盲目标榜,也不是充大胆。他在纷乱恶化的局势面前能冷静分析,发现了敌人的弱点和己方的优势。所以,他首先宣示拼死抗击的决心,喝退主降的人。大敌当前,兵刃未接,先议投降,败坏士气,就没有恶局中翻身的可能了。

刘伯温“主降及奔者,可斩也”的议论,起了平息喧氛,稳定军心的作用。其次,他指出了敌人的弱点,提出了拒敌的军事策略:敌人士气骄躁,远来疲弊,我方正可利用这些,以逸待劳,诱敌深入,设伏而围歼敌人。再次,他根据己方人心较团结的优势提出了拒敌的政治策略:打开府库,赏赐将士,赈济贫民,宣布至诚,以结人心,让部下拼死效力。

看这清晰准确的分析,正像当年的赤壁周郎,又像舌战群儒的诸葛亮,沉着应对,条理分明,充分展示了自己。

临变不乱是识机的先决条件,而机会一出现,要抓住它,就必须决策果断,用兵神速,不能拖泥带水,当断不断。

龙湾之战打败陈友谅后,朱元璋准备了一年,开始对败逃回去的陈友谅发起主动攻击。至正二十一年(1361)八月,朱元璋西征,双方在安庆展开了恶战。守城部队坚壁不出,又死命抵抗。从早晨打到晚上,毫无进展,双方死伤惨重。

刘伯温告诉朱元璋,陈友谅的后备力量很强大,下游的张士诚随时可能抄袭后路,数万军队困顿在这里,战事久拖不决,极容易陷进腹背受敌的险境。只有速战速决,才能使友谅震惊,士诚胆寒,克敌制胜。他建议立即放弃攻打士诚计划,以陆军偏师围城作为疑兵,催大部水师急驶而上,直捣友谅老巢江州。朱元璋依计而行。

大军压境,使友谅沿江的小股布防崩溃。朱元璋的水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抵达江州城下。陈友谅做梦也没想到对手会从天而降,他携妻子连夜逃奔武昌。江州是陈汉政权的都城,此地一失,江西全境震动。后方的安庆也不攻自破了。

不出刘伯温所料,当张士诚得知朱元璋西进的消息,几经犹豫,果然派出了10万部队,水陆并进,攻打太湖西岸通向应天的要塞长兴。长兴城中守卒不过七千,情况十分危急。但是,刘伯温与朱元璋运兵的神速,决策的果断,更显出张士诚部署的拖泥带水,待他的部队压向长兴的时候,朱元璋早已在西线奏凯。张士诚打算好的夹击之势现在成了正面迎敌,只好赶快撤军了。

刘伯温在生前就被视为一个神秘莫测的人物。他预料之事大多应验,又如讲阴阳五行,时人认为他能知晓天机。其实,这也是朱元璋需要的,也就是要人们相信他的政权是代表天意的。刘伯温的存在也是为他烘托气氛的。

刘伯温的预言大体有三类。一类是长远预测,带有战略意义,属于谋略范畴。他对陈友谅、张士诚的战略预测和决策属于这种。第二类是防范性预测,指出某个时段存在危险、祸端的可能。这也是在对局势进行总体把握和感悟的基础上,作出的模糊预测。人们预为措置而减轻灾祸,能减轻心理压力;幸而未中,也不会遭受损失,受到责难。人们常常记起预言得到证实的而筛去不准确的部分。还有一种是短期行为和事变预测。

据说刘伯温在鄱阳湖大战中忽然预知情况不对,拉着朱元璋换船。不久,朱元璋原来的座船被击沉。不过,在这种短期预测中,刘伯温的话一般都很含混。作为一个机变的人,他深知无论政权还是他自己,都需要维持他的神秘性,所以他在预测时也常常要随机应变。因为越是随机、模糊,就越容易营造神秘气氛。

至正二十二年(1362)二月,刘伯温回青田料理母亲丧事,而此时朱元璋刚刚在江西打败了陈友谅。或许刘伯温感觉到朱元璋内部蕴藏的不安因素快要爆发了,也许他体察到了顺逆相循之道,他在青田给朱元璋捎来字条,说六、七月间举兵用事,不利先动。也就是说六、七月万事不吉。恰巧在七月发生了邵荣、赵继祖密谋刺杀朱元璋的事,幸亏朱元璋加了小心,逃过一劫,对刘伯温更是信服。

其实,刘伯温并没有直接预测出谋刺一事,只说不利出兵。总之,要在人们心目中保有一个高明。睿智的形象,不可事事说死,不留后路,而要随机应变,来点模糊学。

评点:

刘伯温给人的印象与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有几分相像,带有几分神秘感,似乎有未卜先知的异能。神秘的奇妙之处在于,可以通过其神秘性来赢得别人的尊敬。这与他超人的智谋、能识别变局和抓住机会有关。其实他没有那些神秘的本领,只不过他善于观察和把握形势的发展,而别人则无法做到而已。

因此,面对瞬息万变的各种形势,一定要心明眼亮,不能呆板迟钝。惟有如此,等到机会来临时,才能出巧思妙算。

徐达:一个低调的功臣

徐达,字天德,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境内)人。

他是朱元璋手下最重要的将领,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早年就跟随朱元璋强渡长江,攻下南京,辅助朱元璋立稳了脚跟。后在鄱阳湖之战中,徐达击败朱元璋的主要对头陈友谅,升为左相国。不久,朱元璋拜其为大将军,率师出征淮东浙西等地,连战皆捷。三年后,徐达功克苏州,俘获朱元璋的另一个主要对手张士诚。同年十月,徐达拜为征虏大将军,率师二十五万北伐,挥军攻克大都,灭了元朝。

这就是徐达一生的丰功伟绩,他的军事才能与韩信相比,毫不逊色。但韩信有一点却比不上他,那就是他处世低调,毫不张扬。而韩信却桀骜不驯,最终为此丧命。

说性格决定命运,这话真一点也不错。

徐达身材高大,脸庞棱角分明,颧骨很高,性格刚毅武勇,小时候就心怀大志。当朱元璋还只是郭子兴手下的一个小官的时候,徐达就开始跟随他,两个人的关系一向相处的非常融洽。后来,当朱元璋平定定远(今陕西西乡南)的时候,带领十二位大将一起出征,徐达就是其中之一。再后来,朱元璋还让他当了元帅,率领诸将攻打镇江,收复池州,攻克武昌,剿灭陈友谅,立的战功数不胜数。

朱元璋称吴王的时候,他被任命为左相国。

朱元璋干掉了陈友谅之后,开始腾出手收拾张士诚了。这时,右相国李善长认为应该暂缓出兵,他认为现在时机不到,应该从长计议。

但徐达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凭我的了解,张士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他品行不好、待人苛刻;他手下的李伯升等人都是些只知道金钱、女色的酒囊饭袋,这样的人,有什么可担心的?再说了,他手下的谋士都是些书呆子,根本就不懂得如何治理天下。所以我认为,只要我们派兵攻打,拿下三吴地区指日可待。”

听徐达这么说,朱元璋非常高兴,因为他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就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让他们率领二十万水军去攻打湖州。

看见徐达带兵打了过来,张士诚当然也没闲着。他把自己的人马分成了三路,准备迎敌。看见这种情况,徐达把自己的部队分成了四路,其中三路在正面作战,让另一路去掐死对方的后路。很快,张士诚就坚持不住了,只好率部逃跑。就这样,湖州城被拿下了。

然后,徐达又马不停蹄的直奔张士诚的老巢平江(今苏州)。这次,徐达命令部队从四面围攻张士诚。他还在军营中架起了木塔与城中的佛塔一样高,并在周围筑起了三层土台,这样就可以鸟瞰城内的动静了。然后他在木塔上布置了火枪营,在土台上架起了大炮。看到城外的部队的布置,张士诚的守军都吓坏了,士气全无。按理说,现在很容易就可以拿下平江了。但谨慎的徐达并没有急于进攻。因为他知道朱元璋这个人多疑,所以他就先给朝廷打了个报告,请示下一步的行动。

朱元璋接到前线的战报以后,非常高兴。他给徐达带信说:“将军一向勇猛绝伦,所以能够削平群雄,无往不利。你还事事都要禀报请命,这是你的忠诚呀!我很欣慰。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前线的事,你就自己看着办吧,我信任你。”

于是,徐达开始命令部队攻城,很快平江城就被拿了下来。俘虏了敌军25万人,张士诚也被活捉了。因为这次战功,徐达被封为信国公。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不久以后,徐达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率领25万人去攻打元朝。这时的元朝已经没有能力抵抗强大的明军了,徐达率部势如破竹,终于在公元1368年八月初二攻入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了。

徐达可以说是朱元璋打天下的最大的功臣。但朱元璋这个人,疑心病太重,对所有人都不放心。有一天,他让徐达陪他下棋,还要求徐达要拿出真本领来,不能让着他。

徐达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和他下了一盘。这盘棋从早晨一直下到中午都没分出胜负,正当朱元璋为连吃徐达两子自鸣得意的时候,徐达却没动静了。朱元璋得意地问道:“你怎么不下了?”这时,徐达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答道:“请万岁看看棋局吧!”

朱元璋仔细一看,才发现棋盘上的棋子已经被徐达摆成了“万岁”二字。朱元璋一高兴便把下棋的楼连同莫愁湖花园都赐给了徐达,那座楼便是后来的胜棋楼。

因为徐达的谨慎,后来朱元璋仍然让徐达带兵去征讨边疆,但徐达仍然像以前一样,春天率军出征,冬天就会回到京城,然后恭恭敬敬的把帅印上交朝廷。

他这样做,已经成了常例。

徐达的做法,朱元璋非常高兴。他几乎每天都会赏赐徐达,还称他为布衣兄弟,而徐达则更加小心谨慎。

有一次,朱元璋很随意的对徐达说:“兄弟呀,你为朝廷立了这么多大功,现在连个大宅子都没有,我就赐给你一套吧。”这里说的这套房子,其实是当年朱元璋还没称帝的时候住的那套吴王府。徐达如此谨慎的人,当然是不敢要了。

后来,朱元璋跑到徐达家里去找酒喝,还把徐达强行的灌醉了。然后他命人用被子把徐达包起来,抬到了那座吴王府。徐达醒来之后吓坏了,赶紧进宫去向朱元璋请罪,这件事也使朱元璋非常欣慰。

就是因为这样的小心谨慎,徐达是大明王朝开国功臣中,为数不多的得到善终的。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明朝第一大将徐达病逝于居庸关。

评点:

徐达是明代开国第一将,生前封信国公,死后封中山王;他一生谦虚谨慎,对朱元璋极为恭谨,在外面带兵出征,每次都要向朱元璋报告。正是因为这样,朱元璋杀了几乎所有的开国功臣,却只留下了徐达和汤和。

李善长:能善始却不能善终

李善长,字百室,公元1314年生,凤阳人。

李善长是明朝的开国宰相,跟着朱元璋打天下时间立下不世奇功,开国后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因他见事不明,终落得个被朱元璋赐死的下场。与精明老练的萧何比,李善长是一位只能善始却不能善终的开国宰相。

李善长出身于衣食无忧的小地主家庭,早年读过一些书,虽不能说深通文墨,但却懂得治乱之道。他为人很有心计,也很能干,在地方上颇有威望。据记载,他从小就有雄心大志,想干一番事业。

朱元璋早在军事上初露头角之时,就很重视文人的作用,尤其对于同乡故人,他更为注意。公元1354年,朱元璋率领自己建立起来的部队进军滁州,正路过李善长的家乡,李善长慕名往投,朱元璋很热情地收留了他。

李善长给朱元璋上的第一课,就是让他以刘邦作为榜样,成就一番大业。

朱元璋当时尚无明确志向,经李善长一讲,他的眼前豁然开朗,从此,朱元璋树立了当皇帝的信念,李善长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信任。

李善长在朱元璋的幕府里做记室长,可谓百事烦扰,但他总是事必躬亲,尽心尽力,忠谨之至。郭子兴虽把义女嫁给了朱元璋,但他生性苛刻,易于猜疑,又加上他的两个儿子从中挑拨,多次险些把朱元璋置于死地。一次,郭子兴又要调走李善长,李善长闻讯,忙跑到郭子兴面前,表示坚决不离开,除朱元璋外,他谁也不从,并且声泪俱下,十分情切。朱元璋深受感动,他俩虽结识不久,朱元璋已对他倍加信赖。

朱元璋常年征战在外,与张士诚、陈友谅以及元军大战不断。每到外出征战,朱元璋就把李善长留在应天府(即今天的南京),替朱元璋经营好这块根据地。要知道,应天府是朱元璋的老巢,这里形势极其险要,依石而建,易守难攻,有虎踞龙盘之相。朱元璋让李善长留守此地,足见对他的忠诚和才能的极度信任。

李善长的确没有辜负朱元璋的厚望,他把应天府内外政务管理得井井有条,就像当初萧何替刘邦留守汉中一样,他也为朱元璋去掉了后顾之忧。有了稳固的后方朱元璋才能,放心大胆地同各路强敌周旋,最终得到天下。

李善长不但在文治上出类拔萃,还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

有一次,朱元璋领兵外出,照例留下李善长留守和州城。他在临行之前,特地嘱咐李善长,如果元兵来袭,就坚守勿战,等待他回来再说。

朱元璋走后,元兵果然来攻打和州城。李善长根据得来的情报,料到元兵会出骑兵突袭,于是早早地在城外要隘之处设下了几路伏兵。元军骑兵到了城下,还没开始突袭,四面八方的伏兵突然同时杀出,把元兵杀得大败而归。

朱元璋回来后,得知这次胜利,非常惊讶,连连称赞李善长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比那些披甲执戈的武将也不遑多让。

公元1368年,朱元璋正式建国,国号大明。在朱元璋的登基大典上,李善长主持了整个仪式,并被封为开国辅运韩国公,同时赐以铁券,可免死罪两次。

至此,李善长由刀笔小吏而成为大明王朝的头号功臣。在封赏的诰命上,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功劳作了如下的评价:“东征西讨,目不暇给;尔独守国,转运粮储,供给器杖,未尝缺乏;专繁治剧,和辑军民,各靡怨谣。昔汉有萧何,比之于尔,未必过也。”

李善长对朱元璋争霸天下,有三件大功:

一是他一进军门即讲刘邦的故事,为朱元璋树立了理想的榜样;

二是他能竭心尽力,治理后方,保障供给;

三是他能调和众人,维系人心。有此三功,虽少有智计创见,也足可称道了。

只可惜,李善长在开工贡献上虽然和萧何不相上下,但在明哲保身方面却远远不如。与老狐狸萧何相比,他见识不高,且不能免俗,终招致杀身之祸。

他最终的结局,跟他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

《明史·李善长传》记载,李善长在性格上外表宽和,内实狭隘,性格执拗,爱记恨人等。这些记载虽然不一定客观可信,但从李善长开国以后做的一些事也确实可以看出,在他身上有着许多缺点,这也是造成他悲惨结局的一个原因。

作为开国功臣,大明王朝的第一任丞相,李善长的势力很大。

势力大也就罢了,可他还很霸道,对一些得罪他的人睚眦必报。

有一次,李善长的亲信中书省都事李彬犯有贪污罪,刘基奉命调查这件事。李善长为了保住这个亲信,多次从中说情、阻挠。然而,刘基铁了心的要大公无私,最终查得证据,并奏准了朱元璋,将李彬杀死。从此,李善长怀恨在心,不但阴设计谋,令人诬告刘基,自己还亲自奏劾刘基擅权。最后,刘基没办法,只有回家避祸。

连刘伯温都对他敬而远之,其他人更不用说了。参议李饮冰、杨希圣对他有冒犯之处,李善长就罗织罪名割了杨的鼻子和李的胸乳,结果是一残一死。

这还不算,他还培植淮人集团的势力,将一个知县出身的胡惟庸一手提拔为丞相。后来,这个胡惟庸擅权不法,贪污受贿,弄得朝野皆怨,引起了一些正直大臣的反对,纷纷上书弹劾胡惟庸。胡惟庸非常害怕,担心被朱元璋杀了,于是就秘密组织了一场谋反活动,企图把朱元璋骗出宫来杀掉。

结果,事情败露,胡惟庸集团被一网打击,株连杀死的有三万多人。

李善长与胡惟庸的关系非同一般,后者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更要命的是,胡惟庸还与他有亲戚关系(李善长之弟跟胡惟庸是儿女亲家)。按说胡惟庸犯了谋反大罪,李善长本当连坐,但朱元璋念他是开国勋旧,便免死贬谪。

此时李善长早已是个古稀老人了,但朱元璋仍然不放心,最后还是以星相之变须杀大臣为借口赐死了李善长。

李善长死年七十七岁,所有家属七十余人,也尽行赐死。

点评:

李善长作为开国头号功臣,最后落得如此下场,并不是偶然。他不是因为功高震主被杀,而是因为咎由自取而亡。别说朱元璋这种狠辣的皇帝,就是换作李世民那样的开国皇帝,像李善长这么居功自傲、擅权自专的丞相,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朱元璋杀了无数功臣,惟独对李善长没有杀错。

同类推荐
  • 零之轨迹

    零之轨迹

    宿命与宿命的碰撞,英雄与英雄的交锋,泪水与泪水的交替。且一同来看在乱世中的少年英雄们的成长与消逝,来看那时代与时代交替之间那鲜为人知的故事。
  • 乱世殷商

    乱世殷商

    在上古乃至追溯到洪荒的时代出现了一位女子----申鸢.她与蚩尤结为连理诞下一名男婴;姜修哲即为本书主角,他是世界的漏洞也是世界的孩子...在孩提时代亲眼目睹母亲被杀无能为力被仇人伏羲收为徒弟----历经千年修炼后在商末之时对其发起攻击.结果因为失误穿越到公元1910年并且失去记忆,于此同时姜修哲的灵兽申公豹被伏羲所利用,代替其的使命......可主角逐渐发现一切都太过巧合,正当这时一个男人的出现让其再度穿越至公元2049年.一切的谜团即将揭开
  • 变华

    变华

    在古代,渔民穷苦,欠了财主钱财就更是不能翻身,因为李广泽的到来,李守成家却成功逆袭。本是现代人的李广泽莫名穿到了李守成儿子身上,利用现代人的农业知识和商业嗅觉,成功逆袭财主,开始了他的捞金之路,更是引得美女投怀送抱……真是美哉!
  • 末代风云之争雄

    末代风云之争雄

    架空历史小说,纯属虚构,末代群雄争霸,志士仁人与君王的风云际会,朝堂争斗,沙场战绩......
  • 北侯

    北侯

    黑暗的历史,血淋的屠刀,早已注定的结局,却因为李从年的出现,让明末那黑暗的历史获得重生,如画江山,乱世豪杰,北地拜封侯。
热门推荐
  • 惊世嫡女——废材九王妃

    惊世嫡女——废材九王妃

    她,是九天神女,霜末上神。他,是云黎国九王爷,直到有一天却发现自己不是皇上的亲身儿子,身世迷离的他看上了从异世界穿越来的她,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元魂不灭

    元魂不灭

    人为天地万物之灵,在出生时都会有伴随着元魂出生,能赋予人民特殊能力,通过元魂沟通天地来吸取元力进行修炼。由于体质不同导致每个人的元魂各不相同,就算是同一类的元魂也会有等级区分,以元魂来感悟天道元素法则,弱小时天道法则会降下奖励,形成天赋武技。
  • 穿越火线之超级枪神

    穿越火线之超级枪神

    整个高手营十几个频道当中,也是每个频道几乎前面二十个房间都是挂着刺骨的房,经久不息的人群,都在看着这一壮观并且毫无悬念的场面……超级枪神,神挡杀神,唯我独尊!
  • 鼎革

    鼎革

    隐士少年烈血在爷爷的教导下苦修数年,修得无上秘法星辰诀,并突破传说中的第六层,从而完成成人礼,独自下山,闯荡都市,在学校中,他初露锋芒,做出超出常人水平的事情,然而神奇金鼎从天而降,让他借超人的能力锦上添花,从而浪荡都市,恣意花丛!
  • 哑医王妃

    哑医王妃

    为什么别人穿越这么金灿灿,亮闪闪,我,慕容楚楚一朝穿越到相府千金身上,居然被姨娘虐打,自己还是个哑巴?又被下嫁给一个病怏怏的王爷,还有没有比这更坑的?为什么我除了这名字以外,一无是处?
  • 逆袭纪元

    逆袭纪元

    江晨,一个在大城市中混迹的浪荡少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竟是获得了技术开发局的邀请,为了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技术开发局赋予了江晨一身异于常人的能力,于是,江晨便开始了他的第一个任务——泡妞!
  • 倾世废材:邪王冷冰冰

    倾世废材:邪王冷冰冰

    她,是满怀复仇之心的倔强少女,以不屈的意志,踏上伤痕累累的强者之路。自从遇见了他之后,陡然变成了千娇百媚的小女人,“夫君,人家摔倒了,你快来扶人家一把啦!”
  • 绝世之黑白至尊

    绝世之黑白至尊

    东方御哈佛高才生,老师和父母心中的完美宠儿,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本该是‘世界武搏争霸大赛’最后王者,却误入别人设好的陷井里,为救自己挚爱的女友,一夜之间身败名裂,从天堂跌落地狱,不得已堕入黑道,在黑道中崛起,在白道中壮大,最终成为屹立世界巅峰的‘黑白至尊’,谁能想到三年内在世界迅速崛起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组织‘夜尊’的创始人和三年内脱颖而出占居全球金融界之首的‘至尊皇朝’的神秘CEO会是同一人?只是他们的敌人更强大,位于全球黑道之首的‘地狱门’只是另外一个更恐怖组织的傀儡,也是他们为了引开众人的障眼法,他们惊世骇俗的阴谋究竟能不能成功?这场关乎世界生死存亡的末日之战,到底谁胜谁败?
  • 弑风吟雪传
  • 降服名门千金

    降服名门千金

    她是B市只手遮天的名门千金,是他的猎物,是他不惜一切代价想要留在身边的一颗棋子。人前,他对待她百般好,捧在手掌心。人后,冷漠厌恶,恨不要得打下地狱。当所有真相都被揭开,她笑言,“死生不复相见”纵身一跃,消失在他的眼前。五年后,意外归来,再遇时,她却不认识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