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8800000026

第26章 草木莽莽:怀子——写在屈原忌日及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

万千草木突破苍茫地表,大地苍郁,飞燕横飞;最美丽的花朵……美好的时光,意象繁琐而又丰腴妖娆。仰望明净苍穹孤月,我总是想起或者在灵魂中看到——那个独行于世的人依然是悲愤的,单薄的身影在2000年的历史上划下一道深深的伤口。他的一声声叹息是从众生和神灵的骨头之中砰然发出的,他的歌吟在天地之间像是含满锋利音符的旷世音乐。

这一个始终以沮丧悲恸面孔仰望苍穹的人;一个孤身于钢铁王朝、众生本性和世俗潮流中奔突受阻的智者;一个用卓尔不群的思想媾和人道、公义和真理的诗人;毕生“与愚妄战”,而最终不为当世所容,毅然沉石投江的最伟大的楚国臣子、中国诗人和人类精英——在此之前,屈原,“与楚同姓”的楚国左徒,博闻强记且有着自觉道德操守和思想要求的官宦,除了嫉妒这一人类共同本性之外,他的官场失意和几次被贬,直至沉石投江而亡,都不值得后世之人给予太多的同情。天下是每个人的天下,岂止楚怀王?世间草木莽莽,纷纭众生,屈原……岂止是彼时楚国的屈原?

我蓦然发现自己错了,屈原——远古的写作者,民歌整理和发现者;贵族诗人;权倾朝野的官宦,平民、身体力行者,他所作的,却是人类数千年来一直在进行着一场自我(杀伐)战争。拒绝平庸,拒绝合流,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社会意识形态——这在屈原之前或者在其之后,我们看到许多屈原或者类似屈原的倔强背影,他们在尘世的泥淖和花朵之上表演各式各样的舞蹈,又以不同的方式,被闪亮的刀锋和比刀锋更尖锐的嫉妒、愚昧、独断兜头棒喝甚至拦腰斩断。

汹涌的鲜血在每一寸土地上流淌、消隐,并且时而返现和汹涌。为此,我时常有意识地注视每一片陌生的土地,哪怕是沙砾覆盖的沙漠,波涛怒卷的大海——就像人类的繁衍,壮士和智者,英雄和草民,流寇和将相,在时间和鲜血深处,我们相互融通,我们一脉相承。而屈原,则是一个难得的例外,在我们的历史上,他的出现蹊跷而又自然而然,他的孤独是我们对于完美“人”共同的期盼,他以自戕的形式,告别这个令他失望而又无限希望的人世。而这个人世是怎样的面孔和品质容纳他们的呢?——我们知道又不知道——世界庞大无际,汹涌熙攘,有形但却无法确认规则,无形但却实实在在,可触可摸。屈原也像与其一样孤绝伟大的人一样,总是在无望中看到希望,在沉沦中坚持上升,穷其一生,总是无端而必然地被根深蒂固的“皇帝作风”、“风俗成见”、“物质原则”、“欲望人心”摧枯拉朽,一一瓦解。这种“摧毁”和“瓦解”在时间轴线上的轮番上演,在我们悲哀、误解和不明所以的撕心裂肺的表情之中,声穿寰宇,悲痛惨烈。

伟大得令人仰望,甚至产生绝望的情绪的人,孤独、愤怒、沮丧、忧患始终与其同在。那个在江边与他对话的渔夫,隐藏民间的智者,在一遍一遍的有意无心的垂钓当中,潜心人世,拆解智慧——屈原的沮丧在此彻底爆发,完全依附于血肉形体之灯“怀沙”而灭——这个坚持“与愚妄战”而不屡屡惨败的人,似乎在那一刻终于参透了人世乃至每一个王朝的核心秘密——继而以消匿形体的方式,向楚国的怀王及其继任者发出了一声如雷的叹息。

这叹息对屈原来说,或许包含了内心深深的无奈,或许是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那种离开的坦然,“舍得”的超然和自由。那一刻,屈原忽然明白,轮回绵延的人世,最终谁也都逃不过人之为人的那些“自箍的枷锁”——乃至他之前之后的时代,“独醒的人”总是会被冲天的酒气、佯装的“正道”和不休不止的“竞相表演”吞没、放逐和遗弃。楚怀王的死并没有使屈原心目当中实体性的“楚国”乃至所有的人惊醒,而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坠落旅程。

战国之后,空荡荡的屈原只能芳名孤留民间,汨罗江的江水照样在起伏跌宕,潮涨潮落之间,人间沧桑变换。自发的赛龙舟、吃粽子和传唱在高山平原的怀念之歌,也只能像《离骚》一样,在世界一隅被平民怀念和传唱。直到今天,博大的中国仍在延续这些习俗和节日,每一个人都会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想到那个叫做屈原的人——作为其后来者的诗人更其如此,他是以诗句不朽(至今能叫出姓名和事迹)的第一人,他的焦灼、沉重、独立、浪漫乃至沮丧、孤愤、自由、道德、不妥协、普世和民族(国家)意识、公民和为政(思想)事迹……完整的一个人,一个独自与世俗作战、与愚妄作战、与众生作战、与恶劣作战而又返哺于敌人和众人的人,他形体的存在和死亡其实早已不再重要。

百余年后的贾谊(汉武时曾任长沙太傅,作《离骚赋》,吊屈原曰:“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可以说是屈原半个知音——在时间深处,这个人面对一个早已消失了的人,发出一声声令汨罗江也忍不住泛起清洁波涛的景仰与心痛之声。再后来:“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的司马迁……对屈原的敬仰如同另一个自己——战国时代的另一个司马迁——其中,怀才不遇、为人非议、嫉妒诽谤、被贬遭逐……这都不是最主要的,而是这一个“独醒的人”、“与愚妄战”的人与现实人群、普世理想的格格不入乃至不妥协的融合与冲突。

而与屈原同世的楚怀王、郑袖、上官大夫、靳尚、顷襄王、子兰……因了屈原,他们在后世的名字(当时和历史角色)有些古怪——屈原的对立者,又何尝不是自屈原之后……他们和我们的对立者呢?而“知其讹误而循之者”和“不知其讹误暗应之者”——才是世间最大的悲哀。数千年之后,屈原之“与愚妄战”和“内直质重兮,大人所盛”(《九怀》)的清洁精神,至今仍旧是孤独的,唯我独尊的。

屈原之“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司马迁“瑾喻比洁,日月争光。忠而见放,谗者益章。赋骚见志,怀沙自伤。”的绝世之赞;贾谊《离骚赋》中“呜呼哀哉,逢世不祥”的狭隘“指认”……屈原的肉身存灭,已经没有了太多意义,于世于今,这个人似乎永远处在一个人类道德和精神的顶端位置,被人无休止歌颂、怀念和向往,但终究企及者太少——或者说,屈原的高度,远远超出了这个俗世可以承载和容纳的“标尺”和“能见度”。

被众人怀念的屈原,中国纪年方式的农历五月初五与其说是一种习俗,不如说是这种悼念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仪式”,2000多年前的屈原俨然是一个象征,一个被高度推崇的精神领袖和文化旗帜。司马迁对屈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蛻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赞誉;屈子自诗之中“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及“怀情抱质兮,独无匹兮。”等等叹谓,在现在看来,这种声音显得离奇甚至有些自不量力——司马迁对屈原“与愚妄战”的发现和委婉表达,构成了屈原精神和悲剧最核心的部分。

而由屈原产生和流传那些耳熟能详的习俗、事迹和“语言”——人死而名垂,事销而功存……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但环顾四周,却又空旷寥落,寂静莫名。屈原的“忠”与“孤愤”;明知不敌,而又决不妥协、以死完结的“与愚妄战”……阳光是一轮又一轮的清洗,大地万物在光芒之中一次次枯荣。作为诗人的屈原肉身已经消失在汨罗江乃至中国每一寸水土之中,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符号和雕像。而二〇〇八年——就像面对人间自始至终所有因“灾难”而罹难的逝者一样,每一个人都应当受到尊重、哀悼和纪念——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汶川大地震,那么多人在突然的灾难之中成为永远的逝者,他们是屈原的近邻,中国公民,他们的死亡和疼痛,就像是另一些我们——我想,这应当屈原“普世理想”重要组成部分。

“怀沙自伤”的屈原——历久弥新的精神认同。汶川(含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地的地震,却是一种无法抗拒的灾难(斯公元前二七八年五月初五;今公元后2008年6月8日,汶川震灾后第27天。)——其威力和能量相当于当年在广岛爆炸的大胖子原子弹250倍。在垮塌的高山和废墟之中,碎裂的水泥板块浸染鲜血,笑声和叹息在猝然的倾轧之下停顿——在电视屏幕前,眼泪不止,内心绞痛,看着那些挣扎者、号啕者、罹难者、救援者、呼号者、茫然者……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些什么——哭泣、悲伤、冲动的嘶喊和妄想的前往……都是徒劳甚至矫情的,包括捐款,或许只是一种形式,甚至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情感慰藉。

这一时刻,我相信每一个人,在个己生命历程之中,第一次如此地为灾难的同类(同胞)怀抱前所未有心碎和疼痛——我想,如果屈原在天有灵,也会在渺远天宇,发出:“陶陶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强;离湣而不迁兮,愿志之有象。”的哀叹和期翼,其中前一句的“草木”与后一句的“南土”似乎有一种象征和谶语的意味——但平民罹难和贵族“所自沈源”之间,同可为“普天之殇”,且有着同等甚至超越其上的精神意味和灵魂意义。

同类推荐
  • 玄的弦

    玄的弦

    本书收录的诗篇包括:豹、感官、远方、散步、回顾、返途、夜泊成都、不要不安等。
  •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本丛书是太原市老作家协会组织多位老作家编撰的合集或个人选集。该书稿作者均为太原市文艺创作园地的优秀作家,此合集选自他们近年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太原市文艺创作繁荣的新局面。本书作者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并发表过多部作品,本书有气势,旗帜鲜明,充满激情,有揭示生活真理的“机智”。语言有文采,却不做作。
  •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这是两个人的传记和诗歌合集。此书记录了他们俩的主要诗歌作品和人生经历。两人分别是仓央嘉措与纳兰容若。著名电影《非诚勿扰》播出后,仓央嘉措的诗歌被人们重新拾起,并受到广大年轻人的狂热追捧。他是最令人尊敬的转世活佛,却深爱着一个平凡的姑娘。“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成为千古绝唱。而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另一个出身显赫,却向往平凡的词人——纳兰容若,也是文坛上闪亮的星星。被多少幽怨的才子佳人常挂口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就是出自这位奇才之手。
  • 程门立雪:一个文人家庭的作品集

    程门立雪:一个文人家庭的作品集

    该书收集了著名作家程树榛和妻子郭晓岚及女儿程丹梅、程黧眉、程湘梅发表过的小说、散文、诗歌和报告文学作品。作者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后人,这部内容跨越时代、题材迥异、辈分不同、却洋溢家庭文学之传统的著作,为文学书籍的新样式开创了先例。
  • 聪明的阿卜杜

    聪明的阿卜杜

    《聪明的阿卜杜》为回族机智人物类民间故事专辑。幽默风趣的情节,浓郁的喜剧色彩,生动诙谐的语言,豪侠尚义、嫉恶如仇的品格勾勒出一组富有光彩的回族机智人物的群像,展示出回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及其朴素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九阴天经

    九阴天经

    十二天域千年难得一见得天才强者叶问,转生在一个大元帅之子的身上;并且修炼自己千辛万苦得到的惊天神籍九阴天经,从而踏上轰杀各种天才,和独尊天地人三界之征途。
  • 异界英雄无敌

    异界英雄无敌

    物理学天才李卫兵在穿越后,得到了一个神奇的混沌城堡。您以为这是英雄无敌吗?错啦!在混沌城堡里,可以建设英雄召唤塔,专门召唤魔兽英雄。于是,我们的男猪脚就有了剑圣部队、先知部队和山丘之王部队……混沌城堡还有元素之塔,让猪脚获得了全系元素能力,可以自由掌握和融合各种元素……当然,随着城堡的发展,还会出现夜鹰直升机和手持激光枪的半人马部队,出现火箭飞行牛头人、龙骑士和凤凰骑士……凭借这些强大而特殊的兵种,我们的老李同学在异界,建立起了首支特种兵部队,改写了异界以往那种传统的人海战术作战方式,首次以奇兵诡道对抗正正之师,从而使特种兵战术在异界发扬光大。混沌城堡,一切皆有可能。【本书卖点:魔兽英雄部队和其他稀奇古怪的强力召唤兵种,异界特种兵部队,异界特种作战。】
  • 医学三字经

    医学三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茫茫人间道

    茫茫人间道

    人道渺渺,仙道茫茫。少年誓言,证道苍天。乱世将起,各界回归。人间大战,一触即发。仙妖人神魔,皆在道之内,然道可道,非恒道。诸天气荡荡,何为道?何足道?看少年逆转阴阳,斩破乾坤,平了这人间诸般神魔,将这天也捅个通透。
  • 一世繁华:江上为聘

    一世繁华:江上为聘

    他是这乱世之中的帝王,冷血无情,杀伐果断,数万人的生死皆在他一念之间,世人皆羡慕他手握重权,身份高贵,殊不知在这至高无上的权利的背后隐藏的是一颗孤独的心。她是将门之后,一朝入宫贵为贵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却无人知晓她只求一生一世一双人。在雪地之中的初次遇见,殊不知,她早已悄然的走入了他的心房。
  • 凡尘沙弥

    凡尘沙弥

    我自凡俗一沙弥,生在人间菩提山。不求宝舟苦海渡,无意莲生极乐池。青灯古卷自有吾乡,黄钟木鱼我得其乐。不想仙佛冷眼人间,奈何鬼神搅乱天地。这是一个累了的人想休息却不能休息的故事.....
  • 魔帝抢亲:妖妃太傻

    魔帝抢亲:妖妃太傻

    暗恋男神五年了,好不容易等到今天和男神约会,你特么的居然让姐穿越了,好,我忍,反正这异世帅哥应该也不少。穿越来的第一天就差点被狗咬了,好,我再忍;第二天差点把虫子给吃了,好,我继续忍;第三天出门又差点让一头猪把她这朵大鲜花给拱了,好,我坚持忍;第四天出门竟然让雷给劈了,丫的忍无可忍!那谁,把你那大鸟借姐用用,姐不去把那雷劫了姐就不叫毛线!某女右手扛着菜刀,左手举着胡萝卜,脚下踩着火凤凰,气势汹汹的飞上天。可是,你特么的掉下个美男是嘛意思?美男:“你想怎样?嗯?”某女狗腿地扑上去抱住某男的大腿,“我决定重新再忍!”……
  • 佛魔道儒

    佛魔道儒

    少年意外背负使命,前往异界,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屠戮万雄,斩尽天骄,踏破世家,登顶巅峰,走出属于自己的毁灭之路!新书仙侠《通灵拳皇》已签约上架,书荒的朋友可以搜索点击阅读。
  • 剑道

    剑道

    世间百般,沧海沉浮。人如扁舟,随波而流,不知何处是彼岸,不知何时是尽头;不知人愿,不知己愿;不知何来,不知将往。此为蝼蚁!极致于心,极致于道。执胸中真言,秉天下神异;不求物外,不求心外;堪破生死,无惧时空。此为主宰。剑本凡物,因人而开灵,因情而化气,因心而炼魂,饮血则生,非念则亡。毕生苦修,剑道大成,踏遍武林,不求无敌,但求一败。只叹:长剑空利,群雄束手!重生在剑心大陆,穷毕生之力,行尽天涯路,寻天道,剑道之巅峰,心无旁骛,终成剑道至尊,主世海沉浮,沧桑变幻。只叹:长剑空利,神魔辟易!有剑,无巅峰!
  • 真爱是场梦

    真爱是场梦

    我们每个人也许曾经都被爱情所伤,也可能无意间伤害过别人,我们曾经在爱情中享受到无尽美好,也在爱情中跌得头破血流,但是,无论爱情怎么成全我们,摧残我们,当我们从一段爱情的雾霾中走出来的时候,希望自己还有勇气,把自己对爱情的所有热情,转移到下一段爱情中,本书是根据多人亲身经历的爱情故事改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