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2400000103

第103章 寺庙

北京寺庙的数量居全国之冠,并不亚于日本的京都和奈良、尼泊尔的加德满都、泰国曼谷等号称“寺庙之都”的城市。

《北平庙宇通检》一书记载:北京旧城内及近郊区有寺庙八百四十余处。这还算是比较保守的统计,其实在鼎盛时期,已超过了一千座,可谓“十步一寺,五步一庙”。连细细地数一遍,都够费劲的。

然而,北京却没有因为寺庙众多而出大名,或许是因为皇家建筑太多,分散了游客的注意力。又有谁来北京,是专门为了看庙呢?

尤其在君主制的时代,神的殿堂再伟大,其棄华程度也不可能超越皇宫吧?天子脚下,寺庙再多、再辉煌,依然是一种陪衬,是对盛世的装饰与点缀。毕竟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宗教都受制于政治,或者说都是为政治而服务的。

皇帝即使尊神,也不能说没有一点私心:希望神保佑自己坐稳了宝座。

譬如,元世祖忽必烈将喇嘛教奉为国教,并且下令修建了集皇权与神权的象征于一体的大圣寿万安寺(即今妙应寺)大白塔,本质上仍是为了贯彻“以佛治心”的政策。“坐镇都邑”的白塔再髙,也高不过忽必烈汗的王冠。

又替如,清顺治帝为接待达赖喇嘛五世来京朝觐,修造了东黄寺作为其驻锡之所,雍正帝又允蒙古部落之请兴建西黄寺,“东黄寺与西黄寺,同垣异构,时称双黄寺”,也是为了加强“民族大团结”(满、汉、蒙、藏诸民族和睦的象征)。雍正甚至将自己登基前的私宅捐出,作为黄教的上院(即雍和宫),够慷慨的了。到了乾隆年间,为礼待来京祝寿的班禅六世额尔德尼,在香山仿后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形式创建大昭庙,供班禅郊游(俗称“班禅行宫”);后班禅因病圆寂,乾隆帝敕建清净化城塔于其临终前居住的黄寺之西,同样是为了纪念彼此的情谊。

北京的不少寺庙,都映射着帝王的影子。要么是遵奉圣旨而修筑,要么则留有一代代皇帝的履痕或墨宝。至于与之相关的传说,就更多了,像潭柘寺的那棵辽代所植的银杏树,就因为寺内老方丈告诉乾隆:“圣祖(康熙)和皇上驾幸潭柘寺,这棵老树都生出一侧枝,以示庆祝。”乾隆一高兴,当场将之御封为“帝王树”。可见寺庙里的一草一木,都可能因为皇帝的青睐而身价百倍,更何况寺庙本身呢?

觉生寺是因悬挂有明永乐皇帝敕令铸造的巨型铜钟而改叫大钟寺的。自乾隆初年起,这里成为清朝皇帝鸣钟求雨的场所。民众仰慕这座寺庙,纯粹是为了看一眼那口皇气逼人的永乐大钟。

尽管寺庙与故宫、长城、颐和园比起来显得次要了许多,但如果有时间,很多寺庙也是很值得好好看一看的。假如你相信神是不死的,到了寺庙里,这种意念会尤其强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寺庙本应该比故宫、十三陵之类的建筑更接近氷恒。看故宫、十三陵,只要有好奇心就可以了;看庙,更需要的是虔诚。北京的内外城及郊区寺庙林立,若逐一抄录,足可以排列成长长的一卷花名册,只是不知该以何为顺序,以名气大小呢,抑或以年代远近?俗谚中的“八刹三山”,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基本上属于论资排辈吧。

先说三山,分别是位于太行山余脉宝珠峰南麓的潭柘寺,位于门头沟马鞍山麓的戒台寺,以及位于房山区石经山的云居寺(亦称西峪寺)。绝对算元老了。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多好的广告词啊,足以形容其古老了。它始建于西晋,距今已1700多年,初名嘉福寺,至清代曾改叫岫云寺。然而与之相关的还有另一句民谚:“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仿佛潭柘寺与北京城冥冥之中有某种因果关系,或神秘的呼应。甚至给皇帝当教师爷的翁同龢也如此迷信,他在咸丰十年五月二十三日的日记中感叹,“雨复至,殊无晴。直谚云: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去年九月潭柘寺佛殿毁于火,今年恐有水患矣。”难道潭柘寺会发布气象预报?那么其寺后龙潭山上的柘树可称得上消息树了?始建于隋开皇年间的戒台寺,距今已1400余年,因有规模居全国之首的戒台而得名,素有“天下第一坛”之称。该寺在唐代称慧聚寺,明代英宗赐名万寿禅寺。所谓的戒台,是共三层的正方形汉白玉台座,底层边长约11米,四周长约50米。各层外围均雕有镶安戒神的石龛,合计113龛。顶层供奉释迦牟尼坐像,殿顶正对处有金龙藻井。至于云居寺,由隋代幽州智泉寺静琬法师创建,辽金时因石刻经板而声名远播。再说八刹,分为内八刹与外八刹。

内八刹位于内城,包括:柏林寺,创建于元代至正七年(1347年);嘉兴寺,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广济寺,创建于金代;法源寺,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太宗李世民敕建;龙泉寺,创建年代无法考证,明代重建;贤良寺,创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广化寺,创建于元代;拈花寺,始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外八刹位于外城或近郊区,包括:觉生寺,始建于清雍正二一年(1733年);广通寺,始建于元至元年间;万寿寺,创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善果寺,创建于梁乾化元年《911年);南观音寺,创建于金代;海会寺,创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3年);天宁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圆广寺,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17年)开列了这么一份时间表,便可以发现:还有一些同样古老、甚至更为古老的庙,并未列席内、外八刹之中。

譬如宣武区白广路西侧崇效胡同内的崇效寺,创建于唐贞观元年化27年);香山北麓寿安山脚下的十方普觉寺(即卧佛寺),创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复兴门内的鹫峰寺,创建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广安门内的报国寺,始建于金代;香山的碧云寺,创建于元代至顺二年(1331年);还有西城的护国寺、西直门内的永泰寺,皆创建于元代。

究其原因,恐怕与规模之大小、香火之兴衰也不无关系。像宣武区南横西街路南的白马寺,创建于隋文帝仁寿四年(604年)辽金时极其繁荣,可至元代因都城北移而沦为郊野,门可罗雀;明代虽重振旗鼓,至清初又再度颓废,惟余残碑断壁。康熙年间的文化名人朱彝尊目睹后长叹:“仁寿千年寺,今存半亩宫。落钟横道北,瓦塔限墙东。客至愁嗥犬,僧寒似蛰虫。夕阳留未去,双树鸟呼风。”他咏叹的又岂止是一座白马寺,这难道不是代表了诸多古刹由盛而衰、直至湮灭的命运?若评比热门的旅游景点,白马寺之类的自然要落选了。白马寺最终被夷为平地,连一砖一瓦皆未留下一除了一个空洞的地名。

邻近东西牌楼的隆福寺,有东庙之称:而距西四牌楼不远的护国寺,也相应地被叫作西庙。这东、西二庙的境遇,并不比白马寺好到哪里去。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的护国寺,被清末的一场大火烧得仅剩下金刚殿和寺西北角的廊房,以及垂花门后一层殿三处。而隆福寺,如今已无影无踪。

即使是内、外八刹榜上有名的寺庙,也不见得全能避难免灾。郁寿江先生专门考察过北京古今寺庙的变迁——

西直门外高梁桥西北的广通寺:今为北下关小学使用。

广安门内的善果寺:今已荡然无存,其址已被工厂、学校招待所占用。

永定门外大红门路的海会寺:现已无存,旧地址为橡胶厂占用。广安门外滨河路的天宁寺:只剩下中路院落,且已荒废不堪,并沦为工厂和民居。阜成门外南营房的圆广寺:今剩大殿五间,为该地居委会使用。厂桥的嘉兴寺: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全部拆除,于旧址兴建了北海宾馆。陶然亭西侧龙爪槐胡同内的龙泉寺:已改成居民大院。金鱼胡同的贤良寺:自1987年始,寺内建筑多被拆除。

大石桥胡同西口的拈花寺:今尚存,由中国人民大学印刷厂占用,因缺乏维修,显得破旧不堪。

这些砖石或木质结构的古刹,阴晴圆缺的古刹,毁于风,毁于雨,毁于火,毁于雷电,毁于兵戈,也毁于建设(街道的拓展、城市的发展等),说到底,是毁于时间。时间才是真正的敌人。这些失去了神的佑护的古刹,最终只能停留在纸上,发出被手指掀动的沙沙声。这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很多的情况下,它们以传说的形式存在。幻影取代了实体。

那一代代的僧侣,一代代的香客,一代代的建设者与毁灭者。

偶像。碑刻。烛台。经卷。钟鼓。禅房。桥梁。园圃。阶梯。池塘。牌匾……还有像镇纸一样沉重的宝塔。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诚实守信(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诚实守信(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日本,我误解你了吗?

    日本,我误解你了吗?

    日本,我们曾经比你们强大若干倍,可我们从不曾欺负过你们。而你们一旦强大就对我们“烧、杀、抢、掠”,并且毫无悔意歉意。为什么?日本欠中国一个诚恳的道歉!可能,中日难免一战——中国人民想和日本人民谈谈!!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绵山故事与传说

    绵山故事与传说

    同窗好友融亮及青年作者的又一新作《绵山故事与传说》即将付梓。融亮约我作序,并说:“这件事是你我一起策划的,非你莫属。”看来义不容辞,只好从命了。我和融亮是大学时代的同学。他生长在“三贤故里”(“三贤”指春秋晋国贤臣介之推、东汉太学生领袖郭泰、北宋名相文彦博),是听绵山的故事传说长大的。他小我三岁,当时还是个内秀腼腆的小伙儿。他才思敏捷,学习刻苦,成绩骄人。
  •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是一部快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涵盖了国家政治、思想学术、宗教信仰、天文历法、神秘文化、兵制礼制、国学掌故、国学典籍、文学史学、文化艺术、民俗节日、百工名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读者轻松掌握国学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书中既有分门别类的严谨解释,又有引人入胜的传略和逸事,可帮助你登堂入室,领略国学的无穷魅力。
热门推荐
  • 永远和tfboys在一起

    永远和tfboys在一起

    因为一次的转学让我发现到原来还有这么一个男生喜欢我,愿意为我做任何事
  • 身归何处之玉容

    身归何处之玉容

    这世上的事究竟谁是谁的因,谁又是谁的果?候爷楚风:你既已做了八年的楚灵儿,像以前一样守在我的身边不好么?赵玄:我若是能活着回去,一定先娶了你。温如玉:傻丫头,我以前说的都是骗你的,还不松手?林玉容:我被仇恨蒙住了眼睛,双手染满了血腥,关山踏尽历过千辛才发现我最想要的不过是有家人的温暖和一生一世的安宁与平静。而如今你还活,我也活着,还有什么是比这些更重要的?
  • 点名成金

    点名成金

    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日益成为品牌和质量的竞争。名称的优劣对于公司的发展、产品的销售、品牌的塑造,有着重大影响,不可等闲视之。
  • 冥穹录

    冥穹录

    另一个维度,另一个时间。罗刹大陆,风云再起。五位少年,从五域中崛起,凭借坚毅与勇气,终于问鼎大陆。然而,少年们此时才明白,强者之路才刚刚开始,未来!迷茫!
  • 墨竹

    墨竹

    她,筏雅清,来自二十一世纪千年魂穿的误闯者。一次家族暗杀让她丧生,却让她得到“重生”,灵魂附身在一个七岁的盲童女孩“沐晴”身上。失而复得的生命和难得可贵的亲情让她重新找回自己对生命的热情,浅浅梨窝,笑看人生,心如明镜,淡泊如水。五年归隐竹林,得师父“鬼王”真传,成为了一个绝学无双的“盲医”。江湖险恶,她却从未被这俗世玷污。
  • 最高逼格出行系统

    最高逼格出行系统

    获得‘最高逼格出行系统’的那天起,人生从此逆转,苦逼不再,神兵在手,仙兽我有!待到风云动荡时,我以我行秀逼格!有钱花,有车用,有仆供使唤,有女来侍奉,一世长歌,啸傲苍穹,绝不低头,逼格会掉!青龙四神兽开路,轩辕巡天辇座下,方天画戟枕戈待旦,位及人皇九天来拜……这一辉煌大世,我要最高逼格的出行,人未至,众先拜;势如虹,畏人心。一念道韵生,一语劫雷震;漫天神魔见证,诸天苍生俯首。笑朝天歌荡苍穹,仙游九天耀寰宇!
  • 镇仙棺

    镇仙棺

    岁月是一层厚厚的土,覆盖住万众苍生。李牧就想做那能够翻开整个土壤的大手。
  • 扛龙旗的美国大兵

    扛龙旗的美国大兵

    本书近距离描述和精确评论了美军第十五步兵团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间的四分之一世纪里,在中国驻扎的历史、行动和日常生活的细节。
  • 金箓解坛仪

    金箓解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中之王

    女中之王

    一个十二岁女孩人生的跌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