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9200000076

第76章 要改变自己僵化的思维

有些道理乍听起来光明正大、无懈可击,可如果你认死理,非抱着这些万分正确的教条不放,就只有碰壁的份儿。如果说一个人做人做事需要变通,首先需要改变的就是僵化的思维方式。

比如,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都认为公平合理是人际关系应有的准则。我们经常听人说……“这不公平!”或者“因为我没有那样做,你也没有权利那样做。”我们整天要求公平合理,每当发现公平不存在时,心里便很气愤。按理说,要求公平并不是错误的行为,但是,假如因为不能获得公平,就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这个问题就要注意了。强求和对于公平过于敏感就会把一切归之于外因而放弃了自己的努力和责任,一个又一个的机遇就会与你无缘。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你寻找绝对公平就如同寻找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一样,是永远也找不到的。这个世界并不是根据公平的原则而创造的,譬如,鸟吃虫子,对虫子来说是不公平的;蜘蛛吃苍蝇,对苍蝇来说是不公平的;豹吃狼、狼吃狸、狸吃鼠、鼠又吃……只要看看大自然就可以明白,这个世界并没有“公平”。飓风、海啸、地震等等都是不公平的,公平是神话中的概念。人们每天都过着不公平的生活,快乐或不快乐,是与公平无关的。

这并不是人类的悲哀,而是一种真实情况。

我们在生活中受到公平思想的心理影响,当公平没有出现时,我们会感到生气、责骂,但是,过去不曾有过绝对的公平合理,今后也不会有。

文明社会一再呼吁公平,政客们在他们的竞选演说中多次运用这两个字。比如,“我们对任何人都要一视同仁。”尽管如此,不公平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我们的社会里,贫穷、战争……犯罪、吸毒、疾病等等不公平的现象不是到处都有吗?

不公平是常有的事,你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不公平进行挑战,从而避免使你陷入僵化,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权。

要求公平和平等并不是自毁的行为,由于不公平的现象而引起的各种消极行为才是自毁的行为。

“要求平等”的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无论是在自己或别人身上都可以找到。下面就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总是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应该同你对待别人的方式相同。

别人对你有些好处,你就想立刻回报他。如果朋友请你吃饭,你就欠了朋友的人情。这种情形一般被认为是懂得待人处事,其实,这表明你希望公平的对待。

总是等别人吻你,你才去吻别人;总是等别人说“我爱你。”你才回答说“我也是爱你的……”你从来不主动向对方表露你的爱情,因为你认为,如果你先说出了爱意,那将是不公平的。

面对自己认识的人或与自己干同样工作的人产生埋怨心理,认为他们赚的钱比自己多,这太不公平了。

各方面条件与你相差不多的人得到提升或重用,你却守着原来的位子没有动,于是你认为这太不公平了,他们在很多方面还不如你呢!

你的邻居买了一辆新汽车,而你还在骑那辆10年前出厂的破自行车,你认为这世界太不公平。

如果别人送你贵重的礼物,你也以同样价值的礼物赠还,企图保持相互间的平衡。

对于事情总是坚持一致性,实际上,这是一种不知变通的反映。

如果你总是希望事事都按照“正当”的方式进行,那么,你的这种心理便是呆板僵化的表现。例如:在争论问题时,总是要求最后得出结果,不是赢的一方,便是输的一方。

通过对公平的争议,达到自己的目的。譬如:“你昨天晚上出去了,而我却在家里看家,如果我今天晚上出去,而你不在家看家的话,那将是不公平的。”

以别人的行为为借口,认为“他可以做,我同样可以做。”模仿别人欺骗、偷窃、轻佻、撒谎、迟到等等行为。或者,在高速公路上,别人的车子开在你的前面挡住了你的去路,你觉得这不公平,于是故意超车拦住他的去路,晚上开车,对方没有开近灯,你也就开远灯。

这类情形是因为你要求“公平”,但是你却忘记了这是非常危险的,这是一种十分幼稚的“你打我,我也打你”的心理在作怪,这种心理的扩张必然导致一场灾难。

“要求公平”的思想和行为的最常见的原因是:

与朋友交谈时,可以参照社会上的不公平的事作为话题,这不仅可以避免谈到自己,也可以消耗时间。

你认为只要自己有公平的意念,就一定能做出公平合理的决定。

借口“不平等”,把自己的行为的责任推托给别人,这就给所有不道德、不合法或不适当的行为找到了借口。

一旦不能圆满地完成一件事时,你可以为自己找到开脱的借口,“他们都做不好,当然我也做不好。”以此自我安慰。

你可以放弃自己应尽的某些责任,借口把责任推托给那些对你来说不公平的人或事上,以便保持现状。在“他都做不到,我当然也做不到”的理由之下,你不必去冒险,也不必改变现状,这就使你处于僵化的环境。

不公平的事可以使你受注意、怜悯,使自己产生自怜。你自认为周围的人都该同情你,这就使你摆脱了对自己的责任。

在你受到人们尊敬时,会洋洋得意,你会把自己想像得比任何人都伟大,你认为这对你来说是公平的,因此,你会处处要求这种公平。

由于一切事情必须公平,那么报复行为便是对的,复仇、以牙还牙的行为便是为了公平。

除了上述原因引起的种种要求公平合理的心理选择之外,还有一种借口“不公平、不平等”而产生的心理疾病,人们称之为嫉妒。

你对一切都要求公平,这会使你失去许多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许你经常抱怨对方:“这不公平!”然而这是一句很糟糕的话。既然你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一定是把自己与别人相比较:认为别人能做的事你也能够做到,别人不该比你占优势。这样思考的结果,必然是用别人的情形来暗示自己,让别人支配自己的情绪,是别人造成了你的不悦。这便暗示着你把自己的控制权、支配权以及主权、人格统统交给了别人。

一位貌美年轻的少妇曾向人们诉说自己五年不快乐的婚姻生活。她的丈夫是物流公司的职员,因为一句话惹她生气,她便愤愤不平地说道:“你怎么可以这样说,我可是从来没有向你说过这样的话。”当他们提到孩子时,这位少妇说:“那不公平,我从不在吵架时谈到孩子。”“你每天不在家,我却得和孩子在家看家。”她在婚姻生活中处处要公平,怪不得她的日子过得不愉快,整天都让公平与不公平的问题烦恼自己,却从不反省自己,或者设法改变这种不合实际的要求。如果她对此多加思虑的话,相信她的婚姻生活会大大改观的。

还有一位夫人,她的丈夫有了外遇,使她感到万分悲痛,并且弄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她反复地问自己:“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有哪一点儿配不上他?”她认为丈夫对她不忠实在是太不公平。终于,她也模仿自己的丈夫有了外遇,并且认为这种报复手段可谓公平,但是……同愿望恰恰相反,她的精神痛苦并没有减轻。

要求公平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外界,是不肯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的态度。采取这个态度会阻碍你的选择。你应该决定自己的选择,不要顾虑别人。由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抱怨是错误的,你不如积极地纠正自己的观点,把注意力由外界转向自身,舍去“他能那么做,我为什么不能跟他一样”的愚蠢想法,这才是你创造成功人生的明智之举。

我们知道了需要公平的心理,便可以寻找一些实用的方法,消除这种无效的错误心理:

避免和别人做无谓的比较,使你的目标与其他人有所区别,不要顾虑别人做过或者没有做过。

不要把任何决定看得过分关键,要将其看成是循序渐进的。

用“这真不幸”或“我宁可……”取代“这不公平!”这会使你改变对世界许多事情的想法。要接受现实,但不必证实现实。当你感到自己希望别人能像你对待他人那样对待你时,就要注意了,不要用这种要求公平的方式阻碍你与人们之间的思想沟通。

不要让别人来支配或控制你的生活或影响你的情绪,特别是在别人的所作所为并不合你的意愿的时候,这样做可以使你避免悲伤。

不必怀有欠情或报恩的想法以求平衡,只要在你愿意的时候,随时都可以送给某人酒或其他礼物,上面附上一张纸条:“只因为我认为你是个了不起的人。”

不要为了责任或公平同情别人,凭着自己的心愿送给某人礼物,不要考虑自己收到的礼物有多贵重,是否与送给对方的相等值。由自己的意愿决定一切,不必考虑外界的影响。

记住,报复是受制于人的另一种方式,会导致你和他人的共同不幸。无论如何不要使用报复的方法,只要做你应该做的事情就行了。

把你日常生活中认为不公平的事情联系起来,思考一下,如果你为某事不公平而难过的话……这种不公平能否转变为公平呢?你能否果断地向要求公平的心理挑战呢?

一个善于变通的人,能够正确地对待自身与他人的区别,他既不会自暴自弃,盲目崇拜英雄或偶像,把任何人都想得比自己优越;也不会自负自傲,无谓地贬低他人。他不会因别人的权力、财富、地位而抱怨不平,他愿意以自己的实力应对对手,而不愿因对手的缺陷使自己轻易地获胜。他不会计较在每件事情上是不是都公平,他只愿意自己内心的快活与充实。

这才是心理健康的人。

同类推荐
  • 十七八岁有道坎

    十七八岁有道坎

    本书是一部抒写校园心理情感的集子,是一群生活在校园里十七八岁的青少年学生和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教育工作者的心灵表白。
  • 忍耐的智慧

    忍耐的智慧

    本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卧薪尝胆——举大事者不忍则溃、深藏不露——树大招风巧遮蔽、豁达宽容——饶得人才能助得己、审时度势——隐忍中顺势而为等。
  •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本书从“是什么让我们内心弱小”和“如何让自己变得内心强大”两个核心出发,用通俗风趣的语言、犀利深入的分析,以凤姐、范跑跑等网络红人、古今中外人物诸葛亮、苏格拉底等和当下热门话题为例,分析我们在职场、人际、两性、社会等各种关系中的心理状态和博弈关系。
  • 博弈论的诡计

    博弈论的诡计

    《博弈论的诡计》通过精彩的故事和深刻的剖析来讲述那些能够带你走出迷津的博弈论的“诡计”,告诉读者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适应并利用世界上的种种规则、怎样在这个过程中确立自己的人格和世界观,并因此改变对社会和生活的看法,使读者以理性的视角和思路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在事业和人生的大博弈中取得真正的成功。
  • 左手哈佛校训,右手西点军规

    左手哈佛校训,右手西点军规

    哈佛大学和西点军校:不仅是两所大学的名字,更是精神和智慧的象征。众多哈佛学子的成功,是哈佛大学人生哲学教育的硕果、素质教育的结晶。哈佛教育的一大核心理念,正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塑造卓越的自我,学会创造自己的卓越人生。在西点军校的百年校庆上,罗斯福总统曾经对西点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这整整一个世纪中,我们国家其他任何学校都没有像她这样在刻有我们民族最伟大公民的光荣册上写下如此众多的名字。”
热门推荐
  • 至尊至上至高神

    至尊至上至高神

    庸碌一生,或者万古长存不在天地命运,在于自身霍云,一名不甘心终日上山砍树下山睡觉的青年,他发誓他一定要出人头地最后,他如愿以偿,但是回首过往,不禁唏嘘……
  • 重生男儿当打拼

    重生男儿当打拼

    每个人都有一个重生梦,虽不可实现,却可在笔尖徜徉。重生而回的唐亮,本以为可以靠着先知先觉,去享受生活。谁知是否因为蝴蝶效应,还是因为他插手其中,所有熟悉的事物,竟然全都改变。怎么办?唐亮呵呵一笑,既然上天已给我年轻的身体,却没有剥夺我超前的见识。那么作为男人,我就只能全力打拼,勇往直前了。
  • 鸟瞰苍穹

    鸟瞰苍穹

    战火为何而然,刀剑为谁而握。为了拯救苍生?那是妄谈。激励我站起来的,是亲人,是兄弟,是朋友,是她。就算我被众生所抛弃,就算苍天也唾弃我的存在。我依旧会战斗到最后一刻,哪怕剑戟已折,哪怕肉体已毁。只要灵魂依旧在,我便会站在最前面,守护那些我想守护的人。
  • 非似云华十年如梦

    非似云华十年如梦

    总是在转身以后才发现梦已远走熟悉依旧,却隔着遥远的距离,这时我才明白,其实你我都想拥有,只是握不住彼此不同方向的手…摊开掌心对着天空,掌心里有阳光,那是我想你时莞尔的笑容,掌心里有雨滴,那是我思念你偶尔滴落的泪水……
  • 长情歌

    长情歌

    夏依依,一个孤儿,进入一座学校后,不仅结交了许多朋友,还发现了隐藏许久的秘密。她的父母竟然没死,而是被人给囚禁起来了。在爱,友情与恨之间,她,该如何选择?
  • 超能太子

    超能太子

    华夏南极考察队的一名女医生,因为一次冰裂,有了一个拥有外星基因的儿子。若干年后与自己的儿子重返祖国大陆混血主角,心倾华夏,带着母亲踏上了寻亲的道路。利用先进高科技,促进华夏整体的发展。凭借强大武装力量,称霸太平洋,依托地球基地,带领人类踏入太空时代……【严重申明:另一笔名为最初所用,早已弃用几年,没有抄袭之说,不信者来群内证明给你看。】
  • 读心改变命运: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学智慧

    读心改变命运: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学智慧

    本书全面讲解读心术这一高效交际工具,涉及社交礼仪、言谈举止、谈判等方面的内容,再现了各种交际场合中的典型案例。
  • 嘉靖与严嵩——是非君臣

    嘉靖与严嵩——是非君臣

    嘉靖皇帝是明代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有人把他排在明太祖朱元璋之后,称他是明代第二位有作为的皇帝,有人却说他是昏君、暴君。严嵩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奸臣,后世文人把他描写得一无是处,但几百年来历史学家们一直质疑,说他不是奸臣。这一对是非君臣到底是怎么回事?
  • 向世界政要学领导力

    向世界政要学领导力

    本书通过研究著名世界政要的成功轨迹,翔实介绍了世界政要登上成功之巅的关键能力——领导力,更确切地说是领导力里的卓越讲话能力。这里入选的每一篇政要讲话稿都是从实际面临的执政情况中选取,比如竞选、上任、动员、面临困境等。
  • 重生之改变自己

    重生之改变自己

    本人简介无能——一句话来说就是重生女的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