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3000000012

第12章 《战国策》概况

课程资源索引

(1)退辟三舍:语出《左传·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八年)。城濮之战中,晋国大臣子犯说:“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意思是说,没有楚国的恩惠就没有晋国的今天,我们的军队后退三舍避让一下,作为对楚国恩惠的报答。一舍是三十里,三舍即九十里。原来,晋公子重耳曾经逃亡到楚国,受到楚国君主的盛情接待,曾许诺将来如果两国发生战争,“辟君三舍”。城濮之战中,晋国兑现了他的承诺,后退了九十里。后来“退辟三舍”也作为一个成语而被广泛运用。

(2)东道主:出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郑国使者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放弃秦、晋大军对郑国的军事进攻时,讲了许多理由,其中说道:“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是说如果秦国放弃灭掉郑国的打算,郑国就可以作为秦国东面道路上的主人为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者提供方便,这对秦国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后来人们就把以主人的身份招待客人的人称为“东道主”,且被广泛使用。

1.从“城濮之战”看《左传》写战争的特点。

2.谈谈《城濮之战》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3.试析烛之武游说之辞的特点。

4.烛之武列举了哪些理由说服秦穆公退兵的?

一、《战国策》的成书情况和作者

《战国策》共三十三篇,载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国的史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五年之事,主要记述了战国时代纵横家策士的言论和行动。原书分国成篇,书名又不一样,并且错杂凌乱,由西汉后期的刘向把它编校辑录成书,定名为《战国策》。刘向在《战国策叙录》中说:“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其事继春秋之后,讫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之事。”刘向辑录的《战国策》共三十三篇,世久不传,且有遗佚,到宋时曾巩再重校补足,曾巩在其《战国策·目录序》中说:“正其谬误,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可见,《战国策》经过刘向的编辑润色,而又和曾巩颇有关系。

从刘向《序录》中可以看出,《战国策》不是一个人所作,也不是一时所作。但从全书的风格比较一致这一点上来看,显然有人从选材、语言、润色等方面都做过很大的加工,但其人已不可考,有人认为大约是秦汉间人,也有人推测作者可能属于纵横家一流的人。

近人罗根泽、金德建等根据《史记·田儋列传》“蒯通者,善为长短说论战权变为八十一首”的话,认为《战国策》是蒯通所作(见罗根泽《战国策作于蒯通考》、金德建《战国策作者之推测》)。罗、金二人的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作为最后的定论,理由当然也不充足,只能作为一种可供参考的一家之言。

二、《战国策》的时代特征

《战国策》一书带有鲜明而突出的时代特征。

首先,它鲜明地体现出纵横家的思想。《战国策》反映了战国时代激烈的社会矛盾、社会斗争以及风云变幻、纵横捭阖的外交斗争及军事斗争。活跃在这些斗争中的有一大批具有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智慧的策士和纵横家,《战国策》就主要记述了这些人物及其活动。尽管该书的内容比较复杂,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纵横家的思想是贯穿全书的主导思想。

纵横家策士是当时在各国之间奔走游说,从事各种政治活动、外交活动的人物,这些人物的出现及其频繁的活动是当时时代的产物。春秋以来,社会长期分裂战乱,人民无不渴望解甲息兵,恢复和平统一的生活,诸侯中的强大者,也都想统一天下。秦国首先变法改革,国势日强,打破了当时七国均势的局面。从此以后,秦以新兴力量向外扩张,企图蚕食诸侯,统一天下。这就威胁到了关东诸国的存在,引起了各国间复杂的矛盾和斗争,这种斗争的胜负不仅决定于武力,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外交活动,这就在秦国与东方六国之间形成了合纵与连横两种外交方针,而且,他们认为“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两种方针的孰胜孰败关系着天下统一大局的发展。所谓纵横策士就是指从事这两种外交策略的谋士和说客。

战国时代是天下经历了长期分裂动乱而走向统一的时代,各种社会矛盾、社会斗争都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种种激烈的斗争为这些拥有智慧谋略的纵横家策士提供了展示才华、大显身手的广阔空间。而《战国策》的作者不仅热衷于对这些斗争的记述,而且还极力地予以夸张和渲染,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纵横家策士及其活动的倾情赞美,鲜明地表现出纵横家的思想。

其次,它体现了具有新的时代特色的价值观、人生观。《战国策》的作者不但对这些人物及其活动作了淋漓尽致的描述和倾情的渲染,而且在字里行间也洋溢着作者的欣赏与推崇。所写的人物个性张扬,公然鼓吹对权力势位、功名利禄的追逐,体现出与儒家完全不同的价值观,表现出与《春秋》、《左传》、《尚书》、《国语》等完全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究其原因,除了和作者有一定的关系外,这也与当时的时代特征有非常密切、非常直接的关系。

我们知道,战国时代,天下一统已是大势所趋,进入了七雄兼并战争白热化的时代,所谓“上下一日百战”成了这个时代的特点。在这个以争夺天下为目的的斗争中而奉行“弃礼仪而上(尚)首功”(《战国策·赵策三》)之道,即蔑弃礼乐仁义,而崇尚战功的早已不仅仅只是秦国了。同时,在这些诸侯国的内部,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也表现得更为频繁、更为复杂,矛盾斗争也是愈演愈烈。这就使传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动摇乃至崩溃,作为士人们的人生目的、人生追求当然也会因时而变,在为社会奉献出他们的才华智慧的同时,追求个人的名利地位也就成了他们认为合理的欲望和追求。由于时代的这一特点,由于这一尖锐、复杂的现实斗争的需要,那些头脑清醒的诸侯、贵族、政治家们也日益意识到“得人者得天下”的道理。因此,他们表现出了对人才空前的尊重,也拿出了空前的招揽人才的举动。诸侯贵族大量养士,以至于在整个天下养士成风。如著名的“战国四公子”: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公子无忌、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等都是以养士超过三千而闻名天下,为他们从事权力之争做人才的储备。诸侯、贵族与士阶层之间的关系也是“合则留,不合则去。”士阶层受到了空前的礼遇和尊重,很少有士因为和诸侯、贵族见解不同而被杀掉。有些诸侯还积极地为士阶层提供生活的保障和著书立说、学术探讨、学术争鸣的条件和场所,如两代齐王都在齐国都城稷门附近设立学宫,召聚天下之士,或著书立说,或辩难议论,形成了甚有影响的“稷下学派”。

这种现实的激烈斗争也给士阶层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舞台,给他们的聪明才智提供了用武之地。在这种复杂的斗争中,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可胜过百万之师,他们为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以及贵族之间的权利之争奔走游说,出谋划策,他们可以“朝为布衣,夕为卿相”,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似乎成了一股惹不起的社会力量。这种现实以及现实给他们提供的机遇,使他们扬眉吐气,使他们踌躇满志。这也增强了他们面对社会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到豪迈,也感到自负,因而也使他们的个性特别张扬。

他们也以自己的才华智慧参与着改造现实、变革现实以及各种各样的斗争,从列国之间的纵横捭阖的外交斗争、军事斗争、政治斗争、诸侯国内部的权力倾夺乃至后宫斗争,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行踪和身影。如《楚策四·楚王后死章》记载:“楚王后死,未立后也。谓昭鱼曰:‘公何以不请立后也?’昭鱼曰:‘王不听,是知困而交绝于后也。’‘然则不买五双珥,令其一善而献之王,明日视善珥所在,因请立之。’”楚王的王后去世了,要选立一个新的王后。这可以说也是一次政治投机的好机会,但重大的机遇和巨大的风险是并存的,所以对这样的事情是不敢贸然举动的,而富有奇谋异智的策士自有办法。故事中的昭鱼就提出,买上五副耳环,其中一副要好的,把它一起献给楚王,等第二天看那副好耳环戴在哪位美人的耳朵上,就建议立她为王后。以此来揣测楚王的心理,当然准确无疑了。

可以看出这些策士们在各个领域中,都在运用着他们的才华智慧,创造着辉煌的业绩。在这个旧思想、旧观念、旧的制度和社会结构正在迅速消亡和解体,财产和权力不断再分配的过程中,他们就有资格,也有理由提出他们的利益要求。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他们每个都个性张扬、性格鲜明、充满自信。他们或蔑视权势,乃至“直斥王前”;或面对权豪势要,不失傲然之风;或以三寸不烂之舌,左右君主,耸动诸侯;或待价而沽,或公开要价,或大讲特讲名禄地位的重要,理直气壮地表达出对名利的强烈追求。可以说《战国策》书中出现的诸如颜斶、冯谖、苏秦、张仪、陈轸、荆轲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形象,正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

再次,体现了新的反传统的思想观念。也正是因为新的时代和新的斗争,在《战国策》这些人物的身上,也体现了种种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呈现出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尖锐对抗。在激烈的斗争中,传统的儒家的仁义之道,显然是迂阔于事、脱离实际的,既难以解决时代的矛盾和问题,也难以适应时代斗争的需要。这些站在时代斗争前沿和漩涡中的策士们,他们清醒而切实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在言论、行为、价值观念上,乃至人生观上自觉或不自觉地从现实出发,突破了儒家狭隘观念的限制,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形象、新的观念活跃在当时现实政治斗争的舞台上。《战国策》不讲礼法道义,不崇仁爱道德,而是大讲特讲智慧谋略,权术诡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钩心斗角。这些人物的言论和行动,也赤裸裸地宣扬着与儒家不同的价值取向,所以,这部书历来遭到儒家的批评和排斥,这些文章都被认为是“纵横捭阖、谲狂相轻、倾夺之说”(《宋李文叔书战国策后》)。《战国策》中体现的贱视礼法仁义,专讲智谋诡诈,和塑造的一批无视权贵,不畏强暴,反抗暴君的士人形象,也因此而都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坏人心术”的著作。《战国策》也被朱熹说成是“乱世之文”。这些使《战国策》一书的流传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当然,儒家学者出于经学偏见对于《战国策》的批评也正好说明了《战国策》一书的思想特征和它的进步性。

稷下学派:战国时代,由于时代斗争的需要,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士阶层受到了空前的礼遇和尊重,有些诸侯还积极地为士阶层提供生活的保障和著书立说、学术探讨、学术争鸣的条件和场所,如两代齐王都在齐国都城稷门附近设立学宫,召聚天下之士,或著书立说,或辩难议论,先后来到这里的学者达千人之多,被称为“稷下学派”。

(3)纵横家:战国时代,七国争雄,秦国统一天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秦国首先变法改革,国势日强,打破了当时七国均势的局面。从此以后,秦以新兴力量向外扩张,企图统一天下。这就威胁到了关东诸国的存在,引起了各国间复杂的矛盾和斗争,这种斗争的胜负不仅决定于武力,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外交活动,这就在东方六国与秦国之间形成了“合纵”与“连横”两种外交方针,“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两种方针的孰胜孰败关系着天下统一大局的发展。所谓纵横家就是指从事这两种外交策略的谋士和说客。

同类推荐
  • 走过就不会忘记

    走过就不会忘记

    泉涌自心底的咏叹,缠绵悱恻,千回百转,结成了花蕾,饱含了天上的霜露,今天终于绽放了:时代专集情诗精选《走过就不会忘记》含白话诗与今人创作之古体诗词,合二百余首,由三十名当代国内与旅居海外的诗人执笔。多数诗人正当风华正茂之年。他们的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有感而发,发自至诚。他们的语言优美凝重,联想新颖,意象繁复,情感真实而饱满,迥别于无病呻吟之流、草莽呓语之作、低级顽劣之辈。当此现代诗创作陷入“写诗的比看诗的多”的窘状之时,这一本清新诗册恰如雪中梅花,笑傲枝头!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宋鱼水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宋鱼水的故事

    她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热爱审判事业、恪尽法官职责,公正执法、倾心为民,先后荣立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两次,曾获“十大杰出青年法官”、“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全国模范法官”、“中国法官十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标兵”等荣誉称号,被人民群众誉为“辨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好法官。
  • 莫言作品解读

    莫言作品解读

    知名学者王德威、邓晓芒、史景迁、李陀、李敬泽等对莫言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解读之汇编,涵盖莫言所有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佳作,清晰展现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30年文学创作的轨迹,通过读懂莫言的作品,读懂莫言的人生历程。知名学者王德威、邓晓芒、史景迁、李陀、李敬泽等对莫言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解读之汇编,涵盖莫言所有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佳作,清晰展现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30年文学创作的轨迹,通过读懂莫言的作品,读懂莫言的人生历程。
  • 流逝的纪念

    流逝的纪念

    才你纤纤的手,摘下舞曳的飞机,凝视着叶上凌晨的记忆,但绝不是仅仅因为哭泣,我捧起晨风轻拭你的眼睛,却无法抹去那两颗黎明时分的星星,你盈盈的执着推开了我的手,我稍稍犹疑,却摘到了一朵凝固在你腮畔的歌声……
  •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主要内容包括“中枢”在变革、改革,从国务院开始、西部开发亮点多、西部开发新气象、无边光景一时新、发达国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等。
热门推荐
  • 绝色天仙:无良庶女太妖孽

    绝色天仙:无良庶女太妖孽

    一朝穿越,竟然穿越在一个祸水灾星身上,被欺被辱。凤凰涅槃,韬光养晦,一番奇遇,好运爆棚,丹药传承,七彩圣灵根。各种强悍的灵宠,统统收入囊中。可为毛人家的宠物都是各种萌,而她的却是一只莫名其妙的蛤.蟆,还各种狂霸拽的跟个大爷似的。从此带着一只蛤.蟆闯天下,蛤.蟆在手,天下我有!生杀予夺,翻云覆雨,且看她在这一片大.陆,掀起怎样的狂澜。
  • 溺宠小娇妻复仇归来

    溺宠小娇妻复仇归来

    权谋,幸福的家一朝破灭,下落不明的哥哥,惨死的父母夏影娆看着火光四起的豪宅,那个老头恐怕想不到会有一天被自己亲手救回傀儡烧死。罗有天等我掌住了大全,会亲手把你杀死。
  • 一念天穹

    一念天穹

    命运,是众生推动的因果。轮回,是众生不可抗拒的威严!当一尊又尊大能自命运中苏醒,当一代又一代的天骄从轮回中复苏,这将折碰出怎样的璀璨大世!当一切都可以明悟却拥有解不开的迷雾时,将会有怎样的疯狂探索!谁做星云谁做裹,千秋起源皆为火。命运有终亦有始,轮回有因皆有果!逍逍遥遥谁自在,气从无来存天外。坎坎坷坷道几多,问天路上多一个!群雄格局如盘棋,天下大乱因谁起!八百年前,绮罗帝国号称第一天骄的林家罗如冲天之剑一路崛起,大战四方!冲出绮罗的一代天骄在拝战域搅动一方风云!虽百年后不明踪迹,但随后各路天骄横空出世,力战八方!他,拉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
  • 桑榆情

    桑榆情

    这本文集中,作者饱含着对亲人们的深厚感情,谱写人间最纯真的爱情和友谊。其中对生养和哺育他长大成才的父母亲,养育之恩不敢忘。尤其是母亲,那真是恩比天高,情比海深。在许多名人大家对母亲的舔犊之情歌颂的文章里,屡屡出现,这是对人间最伟大的爱——“母爱”的肯定。
  • 樱初心

    樱初心

    一程山水,会因一个人而丰盈;一段时光,会因一场相遇而葱茏,清风绕过处,心如素雅的青莲,将一湄如水的清韵,散发出明媚悠远的清宁,尘封住,初识的那一眼凝眸!当文艺画家遇到花店女孩,艺术的火花四溅,灼伤了彼此纯净的心灵,窗外月色皎洁,静静品味,如同咖啡本苦涩又甜蜜,欢迎大家赏看“樱初心”,韵雪谢谢大家~我是一个很懒不愿用心的女孩,却不想有一天开始了”樱初心"之路,至此把我最美好,最用心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樱初心是一本慢热型的文文,它记载了一个花店女孩和画家男生的纯情故事,期中包含了友情与爱情之间的纠结故事,精彩之余不失乐趣,欢迎亲们来勾搭QQ:451604154
  • 千年绝恋:妖王殿下伏爱记

    千年绝恋:妖王殿下伏爱记

    一眼相见,恍若隔世重逢,千年之前的相遇,轮回了千年之后,谁还记得谁?【本文纯属虚构】
  • 清心恩仇录

    清心恩仇录

    为了各自的梦想,来从清风镇的石元与伙伴们共同经历了破级入宗、破宗入圣,度生死,封侯拜王,最终成帝的修炼过程,也经历了冲破道宗大陆束缚,在冥宗、混沌海、妖界等地的种种磨难,最终实现梦想。
  • 这样对孩子说“不”最有效

    这样对孩子说“不”最有效

    孩子出口成“脏”、谎话连篇、撒泼打滚、过分挑食、痴迷游戏、攀比显阔、装着追星、学习应付了事……您是否也对孩子的这些问题一筹莫展?您很清楚,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在生活中,对于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和习惯的确要说“不”,要让孩子明确知道一不是自己的所有要求就能得到满足,不是自己想做什么都可以为所欲为。但这个“不”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在什么情况下要给予孩子鼓励与引导,什么情况下要坚定地说“不”,最重要的该怎样说“不”呢,这,就是本书要与您探讨解决的问题。
  • 一种烟波各自愁

    一种烟波各自愁

    这是一本写青春的小说,源自我的故事,但这是我的第一本小说,可能有写的不好的地方,请见谅。
  • 俠

    几个大自然的宠儿,获得不同于他人的能力,为了解放而斗争,却无意卷入两个千年家族的斗争。最后,谁,才是主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