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3900000023

第23章 新秩序、新体系还是新格局?

在描述和分析世界大势的时候,人们使用了秩序、体系、格局等名词,弄清楚这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国际关系的基本现状和走向。

世界格局和时代。

两个概念的相同点是涉及全球范围的基本矛盾和力量对比关系以及整个战略形势的走向。不同之处在于格局说的是由力量对比关系决定的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的安全结构和基本政治经济关系,是具有全球意义和影响的战略关系现实,属国际政治范畴。而时代则是基本矛盾分析而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诸方面的特点和走向而作出的对于历史发展时期的一种价值判断,大致是属于观念、意识形态范畴。

世界格局和世界秩序。

格局是现存的世界各国之间在一定的力量对比和政治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安全关系和安全结构的现实,是一种体制结构。而“秩序”则是对这些现实重大利益冲突和关系的调节机制。它解决的是这个世界体制应该如何运转才能对各国公平合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世界范围内和平发展的机会。秩序是一种包含着目标模式的调节机制,它是一种法律机制和被多数国家认为是合理的协商处理各种危机的程序。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家组织等。

两个概念都含有以各种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力量对比为基础形成的国际体制的意义。两个概念在侧重点上则有所不同,格局强调客观形成的安全势态和相应的战略关系;而“世界秩序”则更多地强调理想的或主观上要确立的国际安全的政治的、经济的运转机制。因此,各国对世界格局的认定几乎相近或相同,但是对同一世界格局应该有的“世界秩序”的设想却大相径庭。一般来说,各国是根据本国的安全和政治经济利益以及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现实的分析来提出不同的世界秩序设想,如:中国基于自己的战略分析和实际处境,以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基本利益为前提,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基础上的世界政治新秩序的设想;而美国也提出了包括“国际主义”、“制止侵略”等一系列内容的“世界新秩序”的看法;其他大国和国家集团各有其自己的主张。

世界格局与体系(或体制)。

这两个概念内涵大体相近,只是“体系”或“体制”一般用来描述已经确立的世界格局和在此基础上的秩序。

作为世界大格局,它必定有几个主要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力量并形成相互之间的对比和配置关系。几个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构成的大格局的战略力量支撑点就是所谓的“极”。

所谓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一种力量对比态势,包括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军事格局等。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

简言之,世界格局描述的是国际关系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短时间内的既成事实,各种角斗力量间暂时的平衡。

某种格局一旦形成,就具有这些特征:因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也随之变化;国际关系主体(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实力构成世界格局的基础;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世界格局崩溃的根源;世界格局是一种不稳定的、内部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

在国际关系中一般世界政治关系和世界经济关系非常密切,通常说世界格局主要合指世界政治格局和世界经济格局。而军事格局主要指各国军事力量之间的对比或者实际对立的状态,它影响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但不是唯一因素,其他如文化力、科技力、民族精神等都可能影响国际格局的形成。比如,一个国家可能是军事弱国,但可能是外交大国、文化大国,其他国家也不能予以小视,在国际关系中也是力量的一极。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法国力大大削弱,军事力量也几乎消耗殆尽,但是仍然作为大国缔造了联合国;还有现在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并不强,但是因为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武力,各国不容小觑,所以号称富国俱乐部的原“七国集团”也把俄罗斯拉进去,现在被人们称之为“八国集团”。

另外,世界政治格局并不和世界经济格局保持完全一致。在一国之内,经济地位决定政治身份,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和经济互相支持,政治就是为谋求经济利益服务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调整。但是世界关系中,经济大国却未必是政治大国,经济实力不能直接转化为在世界的政治实力,因此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可能是完全迥异的。

所以,当代世界经济格局是“一超多强”。从战后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个格局几乎没有多大变化,以美国为首、以美元为基本货币的世界经济、贸易体系过去和现在都在给世界制定和修改经济制度和规则。尽管欧盟崛起、日本强大、苏联也一度试图以高速发展来调整现状,但是世界经济格局仍然没有多大变化。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有一个从“两极格局”到“一超多强”的演变。“两极格局”是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世界政治格局,以冷战对峙为基本态势。1991年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阵营溃败解体,世界上极少国家仍然坚持社会主义,但是也在进行市场经济和学习世界政治文明的改革过程中,世界各国经过短暂变化调整关系,形成了以美国为超级大国,其他国家和集团争强的政治格局。尽管中国领导人主张中国是世界的一极,从而使世界格局可能趋于多极化,但是还有待时日。

世界格局通常是由世界体系表现出来。有时候甚至两者通用。所以当问及世界上曾经出现过哪些世界格局,就可以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冷战后体系、反恐体系等几个阶段。

但是,描述“世界体系”却不能和世界格局完全同义。世界体系着眼于历史发展及其过程,是在一种较长时段对世界状态的把握,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和动态关系的综合物,它甚至被用来表达一种经济形式、经济力量或者科技力量对世界生活的渗透、整合和调整过程。沃伦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和弗兰克的“依附理论”都探讨了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发展过程和趋势,以及它对整个世界各国经济力量的调整、定位效应。相反,世界格局是指各力量对峙形成的既定结构。

最一般地讲,世界格局是指世界上各国或国家集团在合作与竞争中、在实力上和利益上达到的某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或均衡。对世界格局的理解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角度,比如可以从历史或动态的角度看,也就是力求回答“世界格局何以至此又将去向何方”,人们常说的“时代问题”就与此密切相关。而从历史的根本动力或者深层因素来分析构建在社会体系之上的格局或体制,可以用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层面,或汤因比所用的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面,来对现今的世界加以描述。

我们也可以用成本收益方法,即通过比较各国家或国家集团,也可以将其统称为各种力量,在既定或未来格局下的获益和受损程度,来理解和把握世界格局脉络。我们还可以从世界主要力量的国际地位或影响力的此消彼长中,从其构造世界秩序的理念和意志力中,来对世界格局进行分析。换个角度看,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在于各种力量在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综合实力。一国或国家集团的综合实力主要取决于以下六个要素:市场规模,包括总产出与人均产出水平,以及相应的购买力;货币与金融,主要看其货币是否是世界储备货币,以及其银行系统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有效性和规模;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其中既要看存量更要看增量;国土、以质和量表示的人口以及资源禀赋;制度的稳定性以及与治理合法性密切相关的意识形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软力量”;军事力量。多维度并重、动静态结合、损益量比较、内外因兼顾,应成为思考世界格局这一宏大问题的基本脉络。

同类推荐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十六大以来理论成果(上)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十六大以来理论成果(上)

    《党建工作实务:十六大以来理论成果(上)》: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发出《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从现在起到2004年年底,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地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活动。要通过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使各级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增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贯彻执行党的新闻工作方针原则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维护队伍形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 记忆变迁

    记忆变迁

    本书内容以典型的事件、具体的人和故事生动地反映了普通群众在改革开放30年的切身感受,忠实地记录了改革年代的社会变迁、成就和人们的感悟。在内容编排上,“改革足迹”和“百姓生活”是以新疆为背景反映时代发展和生活变迁的纪实,“旧闻新看”是对各个不同时期国家和新疆本土发生的新闻进行选择性的回放,“流行语”汇集了特定时期和特定背景下产生的特殊文化符号。“大事记”是国家以及新疆本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简明回顾。
  • 旗帜的力量

    旗帜的力量

    该书分为:理论研究篇、决策咨询篇和党校教育篇三辑。收录的文章是作者1979年~2004年从事理论宣传、研究、教育工作的主要科研成果。
  • 党建工作新探索

    党建工作新探索

    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办好一所学校,必须建立良好的校风,党风是校风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党风是良好校风形成的前提,只有通过抓党风建设,才能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逐步形成。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是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形成正确的认识态度的重要途径。
  • 迫在眉睫

    迫在眉睫

    本书内容围绕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中朝关系、台海局势等当下热点问题,通过一系列从未披露过的内幕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国际舞台的惊心动魄,以及中国未来三至五年在地缘政治上将面临的重大挑战。展示了作者对于中外高端人物的访问和他们之间的讨论,指出了纷繁芜杂的外交关系背后的线索。
热门推荐
  • 只有雨天还唱歌

    只有雨天还唱歌

    红书:她与他,原是两个世界的人,本该不会有所交集,一切,全因那年夏天,意外的初相逢,六岁的她,恋上了有着墨绿色瞳孔的他,当所有人都鄙视他、轻蔑他时,唯有她,执拗地护著他,全心全意待他好。只是云与泥的差距,要怎么去跨越?在一个漫天大雨里,他一声不响的离去,而她的泪就好像,雨从不会停。六年后,他不再是那个卑微的少年,怀着财富与荣誉归来同时带着对她的误解。究竟是谁辜负了谁?
  • 盐骚

    盐骚

    《盐骚》是以重庆三峡巫溪的一个古镇为原型而创作的长篇小说。该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主动鲜活的人物讲述他们的传奇故事。大盐灶老板延光在洪水中受灾而衰落,强娶的民女薄青莲因他陷害自己的避孕药人,而放火烧掉宅子,给予他重创。船工常福生拉纤为生,爱唱船工号子和妻女艰难维生,却始终乐观向上,最后在过险滩时被江水吞没。大盐商沈玉林风流倜党,以玩笑般的三个打赌娶得盐灶老板赵源清的女儿赵云珠,使得赵源清与原本定亲的另一个盐灶老板张天禄反目成仇,其间还穿插了沈玉林与青楼女子银红的感情纠葛等。
  • 梁启超教子家书

    梁启超教子家书

    本书收录国学大师梁启超写给其子女的84封家书,内容涉及学业、责任、健康、情感、事业、处世、理财、健康等多个方面,在每封家书后面附有家教方面的专业点评,介绍了一些有用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 仙路为归途

    仙路为归途

    事实证明穿越大潮是无法抵挡的,一纸录取通知书让她成为穿越大军的一员,她是该哭还是该笑......再多的苦,她受:再多的泪,她忍;再多的委屈,她咽,和着血,和着汗。用尽全力修仙,只为——归!不过,上天还算公平,苦点没什么,九死一生什么的我也不介意,反正有人陪我,有帅哥,有美男,我不怕!
  • 替爱成婚:天王的隐婚妻

    替爱成婚:天王的隐婚妻

    她只想做个安安静静的小女子,却惹上了贵圈里最大牌的男神,从此,再无宁日。男神说:前后救你两次,酬劳得算算,精神损失费,睡眠不足费,医药费,住院费,出场费等其他杂费,算你八百万,友情折扣价!她心一横: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男神笑了:很好,你归我了!先去民政局领个证明——纳尼?男神居然逼婚?谁能告诉她这是为神马?(替爱成婚:天王的隐婚妻,欢迎阅读!)
  • 修魔成神

    修魔成神

    异世圣皇在与黑暗的对决中身陨,却机缘巧合之下转生地球。带着先天的缺陷和前世被封印的记忆,他该何去何从?魔法元素的洗礼让他踏上了寻求天道之路,凭借着卓绝的天资和惊人的运气,且看他如何纵横寰宇,驰骋天地。
  • 黄金单身汉:娇妻前来凑

    黄金单身汉:娇妻前来凑

    也许命中注定我会遇见你,顾启少爷。如果三年前我不是为了钱为了权我可能永远错过你。感谢上苍。
  • 万妖古祖

    万妖古祖

    大千世界,位面林立有人天生为王,有人生如草芥大争之世,巫神崛起,金乌喋血,源及万族,祸起北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位懵懂少年,身具神龙血脉,怀揣一腔热血,自山村走来……
  • 大唐王爷

    大唐王爷

    不当红花,只当绿叶。严律己,不为名利,只为理想。不争霸,不谋权,守本分,宽待人。
  • 彼岸画中仙

    彼岸画中仙

    【长歌篇】“墨倾安,你可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造成的?”“墨倾安,你可知,我放弃一切,不过为你一句伴我四海为家?”“墨倾安,你可知……”倘若一切回到最开始,我宁愿从未遇见过你,这样,也不必受伤,不必心疼。墨倾安,你可知,无论怎样,我的初心未变。【卿安篇】“待到天下太平,我便伴你四海为家。你我赏尽天下奇景,览尽世间百态,可好?”“宠梓为你献出生命,红拂为你剔去仙骨,就连青釉也为你轮回'转世,长歌,你我的恩怨,何必牵连其他?”“上穷碧落,下尽黄泉,若有来世,矢志不渝。”清风带走了陪伴我万年的长歌,却带来了我的思念。这一辈子的恩怨,就让它随着清风而去,若她有来世,今生一诺,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