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9400000012

第12章 儿童一般症状识别与处理

1.发热

一般来讲,腋下温度超过37aC,口腔温度超过37.3℃,肛门温度超过37.6℃,昼夜体温波动超过1℃时,称为发热。正常情况下,小儿的体温波动次数较多,尤其是新生儿或小婴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比较差,可在吃奶或吃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或室温偏高等情况下,出现暂时性的体温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C,而且小儿进食、睡眠均正常,这在医学上不属于病态,家长不必为之担忧。只要调节周围环境,如开窗通风或松开衣被等,体温会很快恢复正常。若触摸小儿额部或皮肤感觉烫手,测量体温达38℃以上,或夜深入静时小儿高热持续不退,家长可根据以下情况加以识别和处理。

□识别

(1)感染性发热。这在小儿时期比较常见,就是平时所说的炎症引起的发热,主要由细菌、病毒感染所致。有起病急、来势凶、发展快的特点。小儿发热,最常见的还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炎症,如呼吸道炎症有感冒、气管炎、肺炎等,消化道炎症有婴幼儿腹泻或肠炎、菌痢等。

如果小儿发热又伴打喷嚏、鼻塞、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首先应怀疑是感冒;如发热伴咳嗽,甚至出现两只鼻翼煽动的气急症状,特别是吃奶的婴儿有拒食或呛奶的现象,很有可能是气管炎或肺炎。

倘若发热伴大便次数增多,或呈稀水样、量多,有时带点泡沫,一般为淡黄色,也可带有点绿色,又发生在秋冷季节,则大多为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若发热,大便次数增多呈稀糊状夹有粘冻,甚至带少量脓血,那90%可能是患了菌痢。如果持续高热1~2周不退,同时伴腹胀、精神萎靡等症状时,需警惕是否有其他原因,比如伤寒、副伤寒可持续发热不退,应到医院抽血做细菌培养或血清检查才能明确诊断,不可自行判断是普通型腹泻发热而不去就诊。

由细菌引起的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炎或脑脓肿也可有发热症状,同时常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呕吐、抽搐、神志不清等。此外,结核病也常有发热并迁延不退。泌尿系统感染,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对于细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发热,往往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因此,对发热的小儿,家长应该注意观察有无其他伴随症状,这对及早明确诊断有很大帮助。尤其是急性传染性疾病,早期症状常为发热,不能盲目应用退热剂,以免掩盖症状而影响诊断。

(2)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是体内代谢调节功能异常所致。起病慢、病程长、变化多是其典型特征。发热可持续2周以上,呈390C以上高热或38℃左右的低热。大多数患者全身症状比较明显,如精神、面色、胃口、体重都会发生变化。常见有组织破坏或坏死、结缔组织病及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异常等。所以家长对长期、反复发热的小儿更应重视。

组织破坏和坏死常见于各类型白血病、各种恶性肿瘤等,可见长期高热或低热。家长一旦发现类似情况,应及早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以便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结缔组织病在婴幼儿中并不多见,但在幼儿期时有发生。常见有风湿热、类风湿病、红斑性狼疮等。低热持续不退,或不规则发热,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酸痛、皮疹等症状时要警惕发病,及早就医。

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异常在小儿时期较为常见,如颅内出血、脑发育不全、暑热症等。颅内出血可有明显或不明显的外伤史,严重者可伴有颅骨骨折、颅内血肿,可见高热或400C以上超高热,并伴有嗜睡、拒绝饮食或抽搐等症状。脑发育不全常伴有智力障碍,可见低热或高热不等。虽然发热持续较久,但小儿的精神状态尚好,若给予退热后即可恢复精神。暑热病多发于夏季,外界气温的高低与体温密切相关,一般长期低热有时亦可高达39C。常伴有口渴、多尿、少汗等症状。一旦入秋,天气渐渐凉爽后,体温会自然恢复正常。有条件者可让小儿住空调房间,能使体温下降,而且有利于愈后身体健康恢复。有时家长会发现,小儿高热后,尤其在夏天,可在一段时间内仍有38C左右低热,但体检与化验均正常,此为高热后体温调节中枢尚未恢复所致,过一段时间会自行恢复,不必担心。

□处理

(1)观察。小儿发热首先要观察热型,需要定时测量体温,开始可隔4个小时测量1次。若为40℃以上超高热或有高热惊厥及其他特别情况时,须1~2小时测量1次。

退热处理后应观察有无体温骤降,可在1小时后再测体温,以观察体温动态。如发现体温明显下降,又有大量出汗、软弱无力等现象,大多由于退热过度引起虚脱。此时,家长应注意给孩子保暖,多饮热开水,必要时需到医院静脉补液。如连续2周以上发热时,需于早、中、晚各测1次体温,并做好记录,供医生参考。此外,还需仔细观察有无其他症状,主要观察全身症状,尤其是精神、面色等变化。

因为小儿不会装病,所以精神状态是病情的客观反映。一般来讲,感冒发热即使体温较高,但小儿精神状态尚好,问题就不大,只要体温稍有下降,小儿又活泼如常。若精神萎靡,嗜睡,或发热持续不退,精神又不好者,则应引起家长的注意和重视,必须及早去医院诊治。

正常小儿的面色为红润有光泽。若面色出现青紫、灰白,大多为缺氧、疼痛、出血等原因所致。因此,一旦发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若发热1周以上,伴面色萎黄、灰暗、发白,需及时请医生诊治,以便及早分辨病因。

感冒发热对胃口好坏影响不大,只是平素胃纳欠佳的小儿会有食欲不振。不少家长就是从孩子胃口减退才注意到小儿是在发热。所以观察胃口的好坏,一是了解病情的轻重,二可提醒家长随时调节小儿的饮食,促使病体早日康复。

小儿生性好动,但突然活动异常,吵闹不休,或者多睡,都是不正常现象,必须注意观察,及时去医院治疗。

另外,家长可以通过观察体征(疾病在体表的表现)区分疾病的轻重缓急。如果发热却四肢冰冷,尤其是婴幼儿出现此类症状常为高热抽搐的先兆。这时应注意散热,采取降热措施,绝不能再加被穿衣,否则等于火上浇油,弄不好就会出现抽搐;如发热伴呕吐,或一阵阵哭吵不安,婴幼儿常表现突然尖叫,绝大多数是腹痛的表现,如按压腹部可使哭吵更甚,此时就要想到肠腔发生阻塞或肠蠕动过快、严重腹胀等等。因此,当小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必须仔细观察,必要时立即去请医生作进一步检查;当发热伴咳嗽,或出现鼻翼煽动等气急症状时,很有可能是肺炎,应该去医院检查治疗。对持续1周以上或发热反复发作者,家长更应注意小儿的体征变化,比如有无关节痛、皮疹、出血等,可及时供医生诊治参考。

(2)治疗。一般发热可在家里处理,但注意在尚未查明病因之前不必急于应用退热药物,以免掩盖病情。

无论是高热还是低热都可采用物理降温,在家里可用冰袋、冷毛巾在小儿额部湿敷,也可用30%—50%的酒精(一般消毒用酒精的浓度为70%,可加水稀释)在四肢大关节、腋下、额部、太阳穴处擦浴,使体温向四周散发,达到降温目的,但避免擦胸或腹部。动作要轻快,以防全身受凉。

一般情况下,如体温在38qC左右(肛表温度)不必用退热剂,当持续高热38.5℃以上时,可适当应用退热剂。退热剂须根据不同年龄、体重给药。常用药物有小儿退热片、婴幼儿可选用“退热灵”灌肠剂等,但不宜多用或反复使用,必要时6小时后可重复1次,6个月以内婴儿及体弱儿慎用。要避免服药后发汗过多,并应多饮开水或食较淡的蔬菜汤、水果汁,补充损失的水分和盐。

多饮水使小便增多也可促进体温下降。

凡感染性发热应在医生指导下查明原因后使用抗生素。一般家庭可备些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片等中成药以对症处理。

(3)预防。增强小儿体质是预防感染性发热的关键。要使小儿体质健壮,除了饮食调节外,还需注意体育锻炼,如多去户外活动,接触日光和新鲜空气,或坚持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2.头痛

头痛是小儿时期常见症状,只不过由于婴儿不会说话,头痛时往往表现为尖声哭吵或烦躁不安。年幼儿表达能力欠佳,可表现用手拍打自己的头。年长儿一般会诉说头痛症状。所以,通过仔细观察小儿的各种表现,加上年长儿的诉说,不难发现小儿患头痛。

□识别

引起小儿头痛的原因很多,如发热、精神紧张或过度疲劳,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高血压或中毒性疾病等,均可引起头痛。此外,头颅及颜面五官的各种疾病也可引起头痛。因此,可结合各种疾病的局部表现予以初步识别。

(1)全身性疾病。最为常见的是感染引起的发热,大多伴有轻重不等的头痛或头昏脑涨。上学以后的儿童由于学习比较繁忙、睡眠不足,可引起精神紧张或过度疲劳,另外,进食不规则而致饥饿、乏力等情况,都会引起头痛。一些代谢性或内分泌疾病如尿毒症、酸中毒、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功能低下及女孩月经初期来潮等情况,也可出现头痛。高血压也是引发头痛的原因之一,不过很少有小儿患有原发性高血压,一般多见于急、慢性肾炎时的继发性高血压。当急性肾炎患儿出现剧烈头痛,伴呕吐、复视等症状时,以高血压脑病的可能性为大。此外,各种中毒(如煤气、农药、杀虫剂)及一些化学制剂中毒,都可表现为头痛。还需警惕的是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AD制剂(俗称浓缩鱼肝油精),可导致维生素A中毒,早期可出现头痛、烦躁症状。

(2)颜面五官疾病。小儿时期由于眼部疾病引起头痛并不少见。其中最常见的是屈光异常,如近视、远视及散光等。因此,对不明原因的头痛应仔细检查屈光的情况。此种头痛以前额痛为主,且呈持续性胀痛,看书或视力集中较久后头痛加剧。此外,眼眶及眼球的各种炎症、肿瘤等,也可引起头痛。故小儿患头痛时,应请眼科医生仔细检查。急、慢性鼻窦炎或鼻咽部疾病(如脓肿、腺样体增大或肿瘤等)均可引起病变一侧的头痛。

急、慢性中耳炎也可引起中耳炎同侧的头痛,并伴有耳道流脓的症状。

(3)颅脑疾病。如各种病原引起的急性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等,常有急性剧烈头痛,并伴发热、呕吐、嗜睡等症状。慢性脑膜炎,如结核性、霉菌性脑膜炎,头痛可缓慢加剧,反复发作,伴高热或低热。

颅脑损伤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体位改变时加剧,首先要考虑脑震荡、脑膜损伤或脑组织出血。

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各种肿瘤、寄生虫病、脓肿等,头痛常为发作性,迁延反复并逐渐加剧,同时伴嗜睡、神志不清等神经系统症状。

脑血管病变可为原发,也可因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继发引起,如动静脉畸形、静脉窦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头痛常为突然发作,甚至会出现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状。

□处理

(1)观察。由颅脑炎症引起的头痛程度剧烈;肿瘤或五官疾病所致的头痛为中等程度;颜面部及发热等疾病多见前额痛;耳:

部疾病常见一侧头痛;脑膜炎、尿毒症等常发生偏头痛或枕部头痛;脑炎、脑震荡常见全头痛,但位置不固定;高血压头痛为全头:

胀痛。

婴幼儿头痛多见于急性病,常常有烦躁,不安、尖叫、抓头或多睡,并伴有发热、精神萎靡等症状。由于颅内压增高常伴呕吐但无恶心,因此婴幼儿出现头痛,多考虑颅脑及颜面五官的感染性疾病。如发热伴咽痛,且引起一侧耳痛时,可将患侧耳朵向上、向后提拉,若疼痛加剧,或外耳道有脓流出,就可以明确诊断为中耳炎。如感冒伴鼻塞、流脓涕,迁延不愈,需考虑副鼻窦炎。若外伤,尤其是头部着地,一般24~48小时内不出现以上提到的任何症状时,可以除外脑外伤。如有头部外伤史,短期内小儿即出现头痛、呕吐、多睡等症状时,需及时去医院诊治,以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学龄期儿童头痛多为慢性,可反复发作,甚至出现疲劳感。由于眼睛屈光不正引起的头痛往往在长时间集中视物后加剧,休息后症状改善。如肾脏疾病导致,常伴浮肿、小便颜色变深和小便量减少的改变。颅脑疾病可诉头痛、复视、呕吐、精神萎靡、多睡等,严重者会出现抽搐、昏迷、大小便失禁。因此,家长应重视年长儿诉说的头痛现象,并及时给予诊治,以便及早明确原因。

(2)治疗。头痛的治疗主要针对病因进行。

因发热引起的头痛,可在明确病因的同时,根据医生的指导,口服退热解痛药物。

有急、慢性头痛而不伴有发热者皆应引起重视,必须就医查明病因,及时诊断和治疗。

如外伤者出现头痛、呕吐,甚至昏迷、抽搐时,家长必须保持镇静。首先应让小儿平卧,如呕吐明显,可将头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立刻护送到医院,以免贻误诊治。

3.头晕

头晕儿童阶段不多见,头晕的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严重者有房屋旋转感觉。因婴幼儿多不会诉说,年长儿童偶有诉说头晕的,多为非器质性病变引起。

□识别

儿童头晕,常伴乏力、精神不振、面色不好、活动不便,少数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

引起头晕的原因很多,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识别。

(1)睡眠不足。多见于学龄儿童,大都因学习负担过重,晚睡早起造成。常在起床不久后诉头晕、食欲减退、没有精神,一般不会有周围物体旋转感,也无恶心、呕吐。如增加睡眠时间,头晕会自然消失。

(2)低血糖。主要由饥饿引起。在儿童时期较常见的是早餐摄入量不足。多因展起匆忙赶去上学或早餐食物不合口味而影响进食量。如伴有夜间睡眠不足,更易引起头晕。较严重的低血糖时可感到全身乏力、出冷汗、面色发白、手脚冰冷,甚至昏迷。

(3)晕船或晕车。在乘船或乘汽车时,由于受到震荡而出现头晕,常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多见有家族遗传病史。

(4)颅内压增高。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但在一些慢性颅内压增高疾病的早期,可表现为头晕。也有一些小儿将程度较轻的头痛主诉为头部不适,从而误认为头晕。

可由脑震荡、颅内肿瘤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缺氧等引起。头痛可随颅内压逐渐增高而加剧,可伴有呕吐并出现各种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如视力障碍、偏瘫、感觉障碍等。

(5)美尼尔综合征。主要症状为眩晕,伴有耳鸣或耳聋。可反复发作。一般多见于成年人,儿童较少见。发作时有天旋地转之感,常伴有恶心、呕吐。起立或走动时症状会加剧,疲劳或睡眠不足时易诱发。发作时只能闭目静卧,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或数天,能自行缓解。此病症的病因为内耳迷路水肿或积水,可由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或变态反应引起。检查时可发现规律性水平眼球震颤,若让小儿双眼转向一侧看,可见两眼球不自主地抖动。

□处理

(1)观察。当小儿诉说头晕时,家长应仔细观察是否由睡眠不足或饮食不当等引起。

学龄儿童如在起床后不久发作头晕,应考虑睡眠不足。如在接近中午时发作头晕,应考虑进食不足引起的低血糖。需检查睡眠时间是否充足及早餐进食情况。家长应从保证儿童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及调整饮食入手,观察是否能解除头晕发作。

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晕,常见有脑外伤史或颅内位性病变,如颅内肿瘤、颅内出血引起的血肿,或颅内弥漫性出血及脑炎、脑膜炎等。头晕为不定时发作,且逐渐加剧,随后发展为头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呈喷射性。很快就会出现原发疾病的各种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想睡觉、昏迷等。

如头晕发作严重,感到天旋地转,持续时间较长,伴有耳鸣、耳聋,或恶心、呕吐时,应考虑美尼尔综合征,可到五官科就诊,明确诊断。

(2)治疗。应对因施治。如由睡眠不足引起的头晕应保证睡眠质量与时间。调整饮食,增加饮食量,以保证足够的能量,可防止低血糖头晕的发生。

晕船或晕车患儿可遵医嘱口服“晕海宁”类药物。

因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晕,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

(3)预防。学龄儿童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时间及质量。应重视早餐,可给营养成分较好、口味较清淡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馒头或面包。不要勉强孩子早餐吃较油腻或太烫的食物,以免影响进食量。

4.嗜睡

嗜睡即为超出正常生理睡眠时间的入睡状态。可能是某些疾病引起的症状之一,也可能是出现昏迷的信号,故小儿嗜睡应引起注意。嗜睡经过刺激可唤醒,醒后神志清,但过片刻又入睡。

□识别

引起小儿嗜睡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发热、低血糖症、脑炎、脑膜炎、药物副作用、中毒等。

(1)发热。小儿对发热的反应因人而异。有的较兴奋,出现睡眠不宁,有的则表现嗜睡。也有先出现嗜睡,后发现发热的。

一般感冒不会嗜睡,也有感冒发热伴嗜睡者,但热退后即精神恢复。常见严重的感染,如败血症,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若先表现嗜睡,之后发展成昏迷,并出现抽搐、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应及早诊治。

(2)低血糖症。早期低血糖可表现为嗜睡。小儿多有前晚未进晚餐史,清晨嗜睡不起,可伴有低体温、出冷汗、面色苍白,且可发展成昏迷、抽搐。新生儿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喂养困难等。

(3)脑炎、脑膜炎。尤其在春秋病毒性脑炎好发季节或夏季乙型脑炎流行地区,小儿如发高热,伴嗜睡、呕吐,应警惕此类疾病,需做血、脑脊液化验。重症者可由嗜睡起病,逐渐进入昏迷,出现抽搐、瘫痪等神经系统症状。

(4)药物副作用。某些治疗药物含有镇静作用。如某些止泻合剂、治感冒发热的药物、镇咳药物、抗过敏药物及防眩晕药物等,小儿服后可表现嗜睡。如果医生在开药时交代了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引起嗜睡,则不必担心,停药后嗜睡症状即可解除。

(5)中毒。嗜睡是中毒的早期症状,常因误服药物或吸入某种有毒气体等引起。较常见的是过量服用含镇静剂的药物,如把成人服用的降血压药、镇静安眠药等当小糖丸吞服,也有的因大人误取了药物所致。吸入某些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煤气)、喷雾农药等均可引起中毒。

轻度中毒表现嗜睡,严重中毒则很快发展成昏迷,甚至死亡。

□处理

(1)观察。小儿有嗜睡表现,先要检查有无发热。若有发热,应就医检查病因,进行治疗。

倘若小儿嗜睡且不伴发热,需引起警惕。首先要回顾小儿进食情况,考虑是否有低血糖症的可能。同时检查家中药品的存放及使用情况,注意有无误服。观察周围其他人是否也有嗜睡表现,以此区分有无煤气、农药中毒的可能。

(2)治疗。对发热患儿可酌情用退热药物,对无发热而嗜睡的小儿,应就医检查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3)预防。对于平时喜爱活动,现在突然变得安稳、平静且有发热小儿时,家长就应提高警惕,及时带小儿去医院诊治。

5,多汗

出汗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人体通过皮肤蒸发水分来调节体内温度。小儿时期由于代谢机能较强且喜爱活动,出汗常比成人量多,往往表现为多汗。

□识别

多汗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家长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区别。

(1)生理性多汗。可见于气候炎热季节。室温过高、穿衣盖被过多,或快速吃热的饮食或辛辣味食物(如辣椒、蒜等),或者剧烈运动后,都会使人增加体内产热。机体为了保持正常体温,常通过出汗散热来调节,此为生理性出汗。一般情况下,由于小儿对冷热的自我调节能力差,又经常处于活动状态,故比成人多汗也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忧。

学龄前幼儿由于白天过度活动,晚上入睡后往往多汗,但深睡后汗逐渐消退,出汗仅限于颈项以上,尤以额部为主,胸背无汗,不湿衣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幼儿时期神经系统功能发育不够完善,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所致。如无其他不舒服表现,不必认为是异常。小儿长大到学龄期后,神经系统功能发育逐渐完善,出汗现象也会好转。

(2)病理性多汗。指因疾病引起的多汗。如营养不良、活动性佝偻病、活动性结核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均可引起多汗。一般都出现原发疾病的明显临床症状,从而引起家长注意。

半身性或局部性多汗并不多见,常由神经系统疾病引起。多伴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多种临床表现。

此外,还有药物引起的多汗,最常见的是使用退热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通过出汗而热退。

外界因素引起的多汗也很常见,如在精神紧张、惧怕、兴奋时也会引起出汗。

□处理

(1)观察。小儿多汗大多为生理性,如在气温升高时未能及时脱减衣服而致出汗。

游戏、奔跑、跳跃后大汗淋漓,皆属正常生理现象。学龄前幼儿晚上刚入睡时,头、颈项部出汗,湿了枕头,深睡后即消汗,而健康状况良好,则不必过虑。

婴儿期多汗首先要关注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如缺少户外活动、不晒太阳、没有添加维生素D制剂,可请医生检查一下骨骼发育情况以协助明确诊断。儿童期多汗并有结核病接触史或者出现低热、消瘦等症状应去医院检查有无活动性结核病。

小儿内分泌疾病较为少见。糖尿病患儿可表现多饮、多尿,早期可表现遗尿,伴消瘦、乏力。甲状腺功能亢进患儿多为较大学龄儿童,女孩多见,可表现为情绪不稳,食欲亢进而体重不增,怕热而多汗。小儿出现肥胖和生长发育迟缓,并伴有性征“男性化”现象,比如汗毛增多增粗,或长胡子,女孩出现阴蒂肥大,随年龄增长似男孩阴茎等,可能为肾上腺皮质增生,家长应带小儿作进一步检查,以帮助诊断。

(2)治疗。对小儿日常的穿衣盖被,应注意适度,随气候变化勤穿勤脱,避免过分保暖。如汗湿透了内衣,应及时更换,避免捂在身上,等于穿着湿衣服,反易着凉。可在换穿了干内衣后,立即给孩子喝些温开水,以助保暖。

小儿出汗,尤其是晚上湿透衣服后易着凉,可到中药房去购买些中成药,如“玉屏风散”,既能止汗,又能预防感冒。

小儿活泼好动,通常出汗比成人多,故每天应多喝水,以补充水分。

因疾病引起的多汗,多伴有原发疾病的各种具体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治疗。

6.水肿

皮肤和皮下组织有过多的水分积聚,称为水肿。可有全身性水肿及局部性水肿两种表现。

□识别

(1)全身性水肿。水肿最初往往只见于眼皮或下肢等身体的局部,然后慢慢扩展至全身各部。严重时除了全身皮肤、皮下组织都表现水肿外,还可有胸水、腹水。在小腿、踝、足部可较早呈现凹陷性水肿。如用手指按压皮肤,可呈小窝状下陷。较严重的水肿,在皮下组织松弛的部位(如眼皮、阴囊、包皮、阴唇等处)因大量水分积聚而呈水泡状。

严重水肿时,水肿的分布可随体位的更换而改变,如坐久了,则小腿以下水肿加剧;

平卧较久,则颜面水肿加剧;一侧卧位久了,则向下的部位水肿明显。必要时可定时称体重,从体重的增减来了解水肿的增减情况。

在引发水肿的主要病症中,以肾病综合征表现的水肿最为显著。急性肾炎和其他肾脏疾病水肿表现则轻重不等。水肿常由眼皮、颜面开始,同时伴有少尿,甚至无尿或血尿等症状。一般晨起眼皮水肿尤为明显,严重者可全身水肿。

一般情况下,水肿因急性心力衰竭引起时并不明显,如有严重肺部或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时会出现严重水肿,常伴有呼吸急促、心动过速或心律紊乱,婴儿可表现出喂奶困难、体重不增等症状。水肿的特点是由腰以下开始,下肢、臀部等受重力影响的部位水肿明显,严重者可引起全身性水肿。

营养摄入不足,慢性疾病(如迁延性腹泻、肠结核等)未能得到及时诊治,或因缺乏喂养知识而喂养不当等,均可在婴儿期发生营养不良性水肿。表现为患儿的四肢末端出现凹陷性水肿,多伴有消瘦、贫血等症状。

迁延性肝脏疾病如迁延性或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均可导致蛋白合成障碍,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而发生水肿,严重者可产生腹水。

水和钠摄入过多或钠摄入过少,使血液中钠的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均可出现水肿,如静脉补液含钠过高或长期禁盐饮食可引发水肿。一般来说静脉补液含钠过高,短时间内即出现局部水肿。低钠血症的水肿发展较缓慢,多在禁盐数月后出现。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醛固酮代谢功能失调也可引起水肿,可伴有明显肥胖等症状。

(2)局部性水肿。多因局部疾病引起,水肿也只局限于某部,不会向全身扩展。主要为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浆或水分渗出到组织间隙的量增多而出现水肿。

一般发病较急,但预后大多良好。

局部或皮下组织受损伤或感染如丹毒、疖肿、虫咬伤、挫伤、冻伤、烫伤等都可出现水肿。一般早期水肿明显,随之局部可有红、热等炎症表现。

对某些过敏原的异常过敏反应,如嗅到油漆味、某种异味、花粉及服用某种药物或鱼腥之类食物等,常会发生急性局部水肿。

有时如注射白喉或破伤风抗毒素时也可使个别人发生喉部水肿,呼吸困难,当吸气时会听到喉部有一种鸣笛样的声音,称为喉喘鸣,此时家长应特别注意,及时送患儿去医院诊治,以防引起急性喉梗阻,严重者会危及生命。有的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如荨麻疹等。

□处理

(1)观察。可通过患儿水肿出现的部位、次序和轻重来判断是全身性水肿或局部性水肿。全身性水肿,常由不同疾病引起,早期往往出现眼皮、下肢水肿,然后逐渐发展至全身。局部水肿起病比较急,不向全身发展。

小儿全身性水肿多由肾脏疾病引起,应注意小儿的尿量及颜色。若发现小儿扁桃体发炎或皮肤有脓疮,并伴有中度水肿则可怀疑是急性肾炎,此时若按压小儿小腿前方皮肤,有一种张力感,指压凹陷不明显。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尿量减少,每天约300~500毫升,严重者100毫升以下。尿色变深,可呈茶水样或肉眼血尿。小儿可伴有高血压,自诉头晕或头痛。肾病综合征患儿多出现明显加剧的水肿,呈凹陷性水肿,如用手按压小腿前方或足背,感觉松软,并有明显的凹陷痕。严重者,眼睑、阴囊部位可肿成水泡状,且可有腹水。

心脏病引起的浮肿多因心功能不全引起,伴有明显的心脏病史。婴幼儿常伴有喂养困难、体重不增、生长发育迟缓、呼吸气促等症状。

因腹泻、喂养不当导致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及肝脏疾病引起的水肿等,都在疾病后期出现,应与原发疾病联系起来观察。

(2)治疗。引起全身性水肿的疾病如肾脏病、心脏病、营养不良、肝脏病等,皆为较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必要时需住院治疗。

局部性水肿可对因治疗,如因感染引起,可遵医嘱口服或注射抗生素,局部可作湿敷以助消肿。因过敏反应引起可遵医嘱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每次1片,每日2~3次,或息斯敏,每次1/2—1片,每晚1次;过敏性喉水肿则需去医院急诊处理。

(3)预防。当小儿患有心脏、肾脏、肝脏等疾病时,家长应注意小儿的饮食不宜过咸,必要时给予低盐饮食。尤其有过敏病史的小儿,应尽量避免与过敏原直接接触,防止诱发或加重水肿。

7.失水

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具有构成全身的组织、调节体温、促进机体各系统新陈代谢等各种作用。正常新生儿,体内水分占体重的80%,12个月时占70%,2—14岁时占65%,而成人占60%。所以,年龄越小新陈代谢越旺盛,故对水的需要量也就越大。因摄入量不足或因腹泻、呕吐等原因,使体液减少,称为失水,也称脱水。

□识别

失水的原因主要分入量不足和出量过多两种情况。

(1)入量不足。正常的婴儿每天对水的需要量为每千克体重100~150毫升。随着年龄的增长,需水量逐渐减少,到了14岁左右,一般每千克体重每天仅需30~40毫升。所以,小儿由于摄入水分不足,易引起失水。父母有时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新生儿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内,突然发热(热度可达39C~40C),这种高热可无其他原因,婴儿的情况良好,反应也正常,这种情况在热天比较多见。这种突然高热的原因,可能就是摄食水分不足或者是乳液中蛋白质过高(喂奶粉或牛奶的婴儿多见),也就是所谓的“脱水热”。此种情况,只要补充水分,热度很快就会退去,所以不必惊慌。另外,因为某些疾病,使小儿吞咽困难或昏迷不能进食等情况均可引起失水。

(2)出量过多。因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出血以及皮肤较大面积损伤或烧(烫)伤,使体液不断地渗出等原因均可引起失水。另外,小儿因发高热,也可使体内水分损失过多。一般情况下,体温每上升1℃,人体内的水分就会损失约10%。对婴儿来说,假如体温升高4℃时,将从他的皮肤和肺呼吸蒸发掉420毫升的水(婴儿以300毫升作为正常蒸发值),若此时再因病而拒食,又无法补充水分,就会出现失水。

一旦小儿出现失水,常表现为口渴,体重减轻,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减退,前囟门和眼眶下陷,口唇等黏膜干燥,腹部凹陷,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和尿量减少。

根据体重减轻量和临床表现,失水可分为轻中重3度。体重减轻5%以下为轻度失水:损失6%~10%为中度失水;损失11%—15%为重度失水。按失水的性质可以分为低渗性失水,中渗性失水和高渗性失水3种。区分的主要依据是血钠的测定结果,若血钠低于130mmol/1者为低渗性失水;高于150mmol/1者为高渗性失水;介于两者之间者为中渗性失水。营养正常、腹泻持续时间不长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和多数秋季腹泻患儿,常呈中渗性失水;腹泻日久、营养情况差的患儿,易发生低渗性失水;

发高热、大汗、小婴儿蛋白质过量,同时伴有摄入水分不足,较易发生高渗性失水。

□处理

(1)观察。小儿失水的早期常表现为口渴,但小儿多不能自诉,父母只要仔细观察仍能辨别出来。比如,婴儿睡眠不安,多吵闹(不是饥饿要吃奶),并伴有小便少而颜色深,口唇干,就应知道是由于口渴而引起的烦躁不安,只要喂些温开水,孩子立即就会安定下来。然而有些年轻的父母没有经验,总认为婴儿哭吵就是因为肚子饿了,迫不及待地将蛋白质或糖分很高的食物,如牛奶、糖水或奶粉等喂给婴儿吃,这对婴儿不但没有好处,恰恰相反只有害处,尤其在热天,更会给婴儿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

(2)治疗。对于因摄入水分量不足或高热等引起的轻度失水,只需补充水分,症状即可消失。若由于腹泻、呕吐等使胃肠道的液体大量丢失而致的失水,程度为轻、中度时,可不用静脉补液,采用口服补液盐(ORS)溶液疗法。此疗法既简便、价廉,又具安全性。

ORS的成分是: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温开水冲至1000毫升。在应用时,应先了解患儿从呕吐、腹泻到口服ORS前,这段时间内呕吐、腹泻的次数和每次的排出量。应估计患儿的体液丢失量和失水程度,以便决定ORS的用量。轻度失水,每千克体重用ORS溶液50一60毫升;中度失水,用70—100毫升。若服过ORS溶液后,腹泻仍在继续,则根据实际的排出量,排多少,补多少,以免再发生失水。在口服ORS过程中,通常不禁食,不禁水,要求4~6小时左右服完上述量。在喂服时,尽量少量多次,每次服10~20毫升,间隔2~3分钟,频频喂服。如间隔时间太短,常可出现服后立即呕吐的现象,可再次喂服。95%腹泻失水的小儿,经口服ORS后,不仅临床症状迅速得以改善,而且能成功地纠正不同程度的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

但对于严重的休克或反复呕吐不能口服者,或者大便量过多,用ORS不能纠正失水的患儿,则应及早去医院用静脉补液来加以纠正,以免病情加重。

(3)预防。新生儿要注意不宜用蛋白质过高的饮食,最好用母乳喂养,但同时也要注意饮水。如人工喂养,对牛奶及饮料(果子露、蜂蜜、糖水等)的调配应注意不要太浓。在两次喂奶中间,可喂些温开水或5%葡萄糖水。对于日夜多汗和发热的婴儿更要注意,除母乳外中间也应加喂温开水。

对于急性腹泻的孩子,尽管尚未出现失水,但父母仍可给患儿服用口服补液盐(ORS)以预防性治疗,每千克体重20~40毫升,4小时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这样可以预防失水的发生。

8.关节痛

关节痛在婴儿期较少见,但较大幼儿及学龄儿童多见。关节痛是全身系统疾病的局部表现,也可见于关节本身的病变。

□识别

(1)小儿生长痛。在学龄前幼儿时期比较常见。常在晚间上床时诉说膝关节痛,还伴有小腿酸痛。

小儿一般情况好,不发热,关节无肿胀或压痛的感觉。活动正常,经搓揉保暖后疼痛能缓解,次日早上起来一切正常。此症状发病机理尚未明了。与小儿活动太多,肌肉、关节、韧带疲劳或局部保暖不够有关。

也可为年长儿晚期佝偻病所致。

(2)风湿性关节炎。是儿童系统性风湿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发病年龄多在5—15岁之间。可累及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发病时累及的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症状。关节痛的特点是多发性和游走性。多发性指的是多个关节同时出现症状。游走性是指几天以后,原来的关节症状有所减轻但其他的关节又出现症状。轻症病人仅有关节酸痛的感觉而无局部红肿表现。风湿性关节炎经精心治疗后可完全治愈而不留畸形,但常伴有风湿热病的多系统损害,如发热、心脏炎(包括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有可能会出现不规则不由自主运动的舞蹈病,皮肤出现皮下结节或环形红斑。家长对此应引起特别注意,须进行彻底治疗。

(3)类风湿关节炎。16岁以下的儿童表现较为突出。其病理改变不仅影响关节,也可累及全身各系统。长期不规则发热是患儿的突出表现,其间还常伴有肝、脾和全身淋巴结肿大,贫血和白细胞增高的现象。

关节病变常发于指趾等小关节,出现关节疼痛和功能活动障碍。病变会由一侧发展到对侧,也会逐渐发展到膝、肘、踝、髓等大关节。先为游走性,以后固定于对称的多关节。慢性炎症会持续几周或几月,病变大部分反复多次发作。关节受损的次数过多,就会导致畸形和强直等后遗症。

(4)结核性关节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病症。它是由结核杆菌经血行播散至关节而引起的。患者一般先有全身性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消瘦、食欲不振等消耗性症状及肺、腹腔、淋巴或脑膜等结核病症。累;

及关节大多数为单个。可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但无发红、发热的表现。X线检查以骨质破坏为主。有时会出现不红、不热的硬块,或者深部溃疡的冷脓疡。

(5)化脓性关节炎。是由急性细菌性感染累及关节腔所引起的。可为全身急性败血症的并发症,也可因关节局部外伤引起。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单个关节发炎,局部红、肿、热、痛明显。高热、神情萎靡等中毒症状表现非常明显。抽吸关节腔可有脓液,细菌培养阳性。

□处理

(1)观察。学龄前的幼儿出现生长痛较为常见,小儿保持足够休息、睡眠后,症状就会消失,除关节痛外其他情况良好。发作时关节活动不受阻,易与其他关节病变识别。

发生关节痛,伴局部肿胀、活动受限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关节病变是多发性的还是单个的,累及的是大关节还是小关节,是否伴有发热,并注意有无胸闷、心悸等心脏症一状,有无皮肤结节、红斑等表现。一旦发现伴有上述表现,一定要化验检查确诊1,及时医治。

关节疼痛、肿胀,伴有高热、精神萎靡等全身中毒症状,应考虑是否是化脓性关节炎或结核性关节炎,需及早就医。可做血培养、关节腔脓液培养、X线摄片等检查,协助明确诊断。

(2)治疗。对发生生长痛的幼儿,应该稍限制活动,加穿袜套以增加膝部及小腿的保暖,不必服药也不必过于担心。若属佝偻病引起,则需尽快治疗。

风湿性及类风湿关节炎为全身系统性疾病。病情易反复。如累及重要器官(如心脏、神经系统、肾脏、眼球),会引起较严重的后遗症。应与医生紧密配合,早期注意休息,坚持较长期的治疗,争取良好疗效。

结核性及化脓性关节炎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应用抗结核及抗生素等药物控制病原菌。假如炎症对关节腔已形成破坏性损害,可留有关节强直、畸形等后遗症。

(3)预防。如果小儿在一段时间内经常诉说关节痛,家长应特别重视,尽早到医院诊治,防止疾病的变化和发展。

9.婴幼儿哭吵

哭吵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表现。是小儿情绪和身体各种感觉的表现,如饿了、渴了、不舒适或者疼痛等等。小儿由于还不会说话,不可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细心的父母应学会仔细观察,理解小儿哭吵所表达的要求,对不明原因的哭吵或过分哭吵应引起重视。

□识别

引发小儿哭吵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非疾病性和疾病性两种。

……(1)非疾病性哭吵。未满月的新生婴儿,哭是一种本能。这时期的哭是生理性的,常不表示肌体有什么异常情况。相反,新生儿重病时,反而表现精神萎靡,不吃不哭,此时父母应特别重视。正常婴儿的生理性哭吵常出现在肚子饿了、尿布湿了、衣着过热或过冷时发生。家长还需注意有没有情绪波动、撒娇爱抱等情况。有时婴儿在解大便前会哭吵,可能是较剧烈的肠蠕动引起腹痛。有些家长诉说婴儿仅在夜间哭吵而白天很好,如其他生活表现都很好,应检查二一下是否白天睡眠太多,晚上睡前过分嬉戏,情绪比较兴奋;是否睡时穿衣盖被过厚或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要抱着入睡,或吮奶入睡),当达不到目的时就会哭吵,而给以相应的措施后,哭吵就会停止。

(2)疾病性哭吵。任何疾病导致婴儿感觉不舒适及疼痛,都会引起婴儿哭吵。有时疾病的主要症状尚未出现之前婴儿也会哭吵。通过较仔细的观察后,会逐渐发现与疾病有关的症状。

各种急性肠道感染或消化不良时,会因肠蠕动增加及肠痉挛而引起腹痛,导致婴儿哭吵。人工喂养的婴儿可因对牛奶蛋白过敏或乳酪不耐受引起肠胀气及痉挛而哭吵,一般都伴有腹泻。哭吵时可听到或感觉到婴儿肚子咕咕声,待解出稀便后,哭吵即停止。较为严重的疾病是急性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内婴儿,常常突然啼哭不止,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有时可有呕吐,并排出果酱色的血便。如果在上腹部摸到香蕉状肿块,压痛明显,可明确诊断。

患早期活动性佝偻病的婴儿时常会表现出烦躁不安、易惊、好哭、多汗,尤其夜间好哭,故为“夜啼”的常见原因。营养不良的小儿常无精打采,好哭烦躁,但哭声无力。人工喂养的婴儿,若没有补充足够的绿色蔬菜或水果,会引起维生素C缺乏,致使腿脚疼痛而哭吵。当过多服用鱼肝油,发生维生素A或D中毒时,早期也表现为哭吵、烦躁。

脑炎、脑膜炎或颅内出血等颅内疾病,常会出现音调高亢的阵发性哭吵。尤其是新生儿出现阵发性高调尖叫,应考虑颅内出血。这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的一种表现,应提高警惕。

其他引起小儿哭吵的常见病如发热时,有的精神萎靡,有的哭吵烦躁。上呼吸道感染时,发热、鼻塞、呼吸不畅,甚至影响吃奶,也要哭吵。此时应注意检查有无中耳炎、口腔溃疡、咽峡疱疹引起的局部疼痛。患中耳炎的小儿,将其患侧的耳朵向上、向后提起会引起疼痛而哭吵。而口腔内有溃疡及庖疹时,常表现流口水及拒食。婴儿有尿布皮炎、腋下及其他皮肤皱褶部位的糜烂、虫咬或皮肤感染都会引起不适、疼痛而哭吵。

此外,蛲虫感染常为幼儿夜间哭吵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在小儿睡后1小时左右观察肛门口是否有白色棉纱线样条虫,以作诊断。触抱小儿引起哭吵时,应注意检查有无东西刺入。如外伤后肢体触痛,应考虑骨折或脱臼。如哭吵伴呕吐,在下腹部及阴囊处有不可回复的肿块伴有压痛时,应考虑嵌顿疝。

□处理

(1)观察。若小儿哭吵后精神状态良好,逗引时表现出高兴情绪,则多为非疾病原因引起。反之,若精稀不振,对平时爱吃、玩的东西不感兴趣,应考虑疾病因素。

婴儿饿了会哭,哭声多急躁、响亮有力,有时伴四肢舞动,给喂奶即停止,且开始吸吮表现急迫有力。父母应掌握哺乳的定时与量,避免一哭就哺乳,否则会因哺乳量过多导致消化不良。

3—4个月婴儿夜间睡眠不宁,哭吵,应注意有无早期佝偻病。一般这些婴儿因缺乏户外活动,又未及时补充钙剂及鱼肝油,常伴多汗、枕秃,检查时表现为“乒乓头”。

但也有因白天睡眠太多,夜间精神好,要大人陪伴玩耍的。此外,过冷与过热,也常引起睡眠不宁,爱哭吵。幼儿如在睡后1—2小时哭吵,应检查肛门有无蛲虫感染。

小儿发热时可有哭吵,多伴有哭吵后精神萎靡多睡,触摸额头、身体发烫。可测量体温,如发热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有时小儿哭吵不已,哄骗不住,常为疼痛所致,应检查是否有嵌顿疝,此时可在腹股沟摸到肿块。如哭吵呈阵发性,伴面色苍白、呕吐、摸腹部有包块物,最有可能是肠套叠,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2)治疗。对不明原因、可能为疾病引起的哭吵,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对非疾病引起的哭吵,家长应从喂养或生活习惯上尽快找出原因,及时给予纠正。

婴儿应养成3—4小时哺乳一次的定时进食习惯。母乳喂养的未满月的新生婴儿,为了促进母亲乳汁分泌,喂哺满月后则应培养3—4小时一次的定时哺乳习惯。人工喂养婴儿应3~4小时喂乳一次,并掌握喂乳量。在两次喂奶间小儿哭吵,可用奶瓶喂开水。

小儿白天可按不同年龄安排短时间睡眠。晚上以8~9点钟上床较为适宜。避免睡前过分嬉戏而兴奋。穿衣、盖被应注意冷热适宜,避免过度保暖。

如发现小儿发热,应测量体温,体温在38.5℃以上的可酌情用退热药,并送医院治疗。对撒娇、情绪激动而哭吵的小儿,可适当使用镇静剂,如10%水合氯醛,每岁每次1毫升,最多不超过10毫升。

同类推荐
  • 0~3岁宝宝的健康检查

    0~3岁宝宝的健康检查

    《0-3岁宝宝的健康检查》:孩子的生长发育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个体间又存在差异,但只要大致在正常标准范围内就是健康的。《0-3岁宝宝的健康检查》介绍新生儿、0~1岁、1~2岁、2~3岁孩子的身体、心理发育特点,体格发育值,帮助年轻的父母正确理解孩子传达的信息,针对不同阶段的孩子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测和心理呵护。
  • 儿童素质培养从书——能力立体

    儿童素质培养从书——能力立体

    本书涉及内容:胎儿情商培养、幼儿情商培养、道德品质培养、健康情感培养、心理素质培养、艺术素质培养、兴趣爱好培养、生理卫生培养、体质体能培养。
  • 儿童营养大全

    儿童营养大全

    儿童是父母的寄托,是祖国的未来和人类的希望。培养好下一代,是关系到“适应二十一世纪来自各方面挑战”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培养人才,应从儿童开始,首先必须培养儿童强健的体魄,而“营养是健康之本”。目前不少家长还缺乏营养方面的基本知识,甚至还有误区,容易跟某些不正确的广告走,花了不少的经济代价。但收效甚微,甚至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上海市少年儿童营养基金会和上海市学生营养促进会,针对目前的状况,组织了上海市有关儿童营养、保健方面的专家和著名教授以及专业人员,共同编写了这本《少年儿童营养大全》。
  • 儿科病调养食方

    儿科病调养食方

    《儿科病调养食方》中介绍了多种小儿常见疾病的饮食疗法,包括小儿发热、小儿肺炎、小儿腹泻、小儿腹痛、小儿厌食、小儿便秘、小儿寄生虫病、小儿夜啼、小儿遗尿、小儿汗症、儿童多动症等。书中的饮食疗法均按方名、组方、制法、功效、适应证的规则进行编写,以病统方,便于读者查找。
  • 宝宝抚触按摩健康法

    宝宝抚触按摩健康法

    本书简要介绍了小儿生长发育基础知识和小儿日常保健抚触按摩方法;详细介绍了小儿按摩常用手法、常用穴位及常见病的抚触按摩、预防调摄方法,并配有详细的图解。其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适合小儿家长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三世情之桃花缘

    三世情之桃花缘

    年少时的一眼,便认定了眼前的这个人,从此后,不论何时何地我都粘着你,就算你烦我嫌我,我也要和你寸步不离,直到那一天,你娶了她,我的心底还是倔强的认为你是喜欢我的,可当她趾高气昂的站在我面前让我离开你的时候,我却听从了她的话,不为别的,只是想知道在你的心里,我究竟重不重要,你,会不会去找我……
  • 位面之独孤叶

    位面之独孤叶

    这是一本轻松的位面流小说,希望大家欣赏,讲述主角穿越到各个位面夺取机遇的故事。魔幻手机,哆啦A梦,超能失控,超体,永无止境等世界,这是一部主角无敌的作品
  • TfboYs

    TfboYs

    杨诺琳,你一直都是我的人,即使我们之间发生过太多,我也不允许你离开我。----王俊凯。姐姐姐姐,我一直都那么喜欢你,你感受不到吗?你的笑,你的好,印在我心里没有消失过。---王源。小杨子,继续陪我走下去吧!我的生活缺不了你,互帮互助,有你在,我很快乐!只有你会让我心动---易烊千玺。杨诺琳:王俊凯,你对我的伤我永远也不会忘,我答应你了,和你没有任何关系了,对不起,我们不可能了。王源,你永远那么可爱,偶尔被你的傻,被你的萌给逗乐,谢谢你给我的快乐!易烊千玺,谢谢你给我的快乐!曾经面对你脸红、心跳不止,和你在一起真的很荣幸,你是我见过最优秀的男生。让我想想,你们,谁?是我真正喜欢的人……
  • 外域来者之都市崛起

    外域来者之都市崛起

    家族逼迫,人心使然,天生便体内一宝,令强者羡慕嫉妒恨,可惜有能力诞生,却没有相应的庇护去让他去生存下去,父亲成魔?母亲被困,自己的命运如何抉择?好在可以在凡间隐姓埋名,校花倒追?踏平黑帮?掌管世界?这些!都不够!火天怒吼道:“火家老狗。待我杀回天阳域!杀尽天下恶人!”
  • 天元噬血决

    天元噬血决

    一千年前,神界的王者陵疵将军因触犯天条被贬下凡受人界之苦。一千年后陵疵将军转世之者江忆凡偶然之中巡回前世的神剑,并拜入天山仙派掌门六一仙人为师,从此,肩负使命的他,踏上了寻找神器,对抗魔界的路途......
  • 刘寒锡,收起你的冷酷范儿

    刘寒锡,收起你的冷酷范儿

    “婉婷,做人呢,不要太作。知道了吗.”那个被挑起下巴的女人,冷不丁的说道。“我作,呵呵,你跟多少人作过呢,我不想知道,只需完成给你的任务。知道了吗?”
  • 夜星芒舞

    夜星芒舞

    夜有星,名芒舞。夜之星,芒如舞。夜星芒,华梦舞。夜寂寥,星芒舞……
  • EXO之就想爱着你

    EXO之就想爱着你

    4个女孩相继来到韩国,缘分将她们拴住。因为一次偶遇,她们和他们认识了,又因为命运将她们带到了他们的身边。在爱神丘比特的帮助下,爱之箭成功射中她们。经历了一些磨难,在这些插曲中,4个女孩,变成了7个女孩,这7个女孩最后,拥有了友情和爱情。
  • 牾爱解忧

    牾爱解忧

    当那个来自异世的男人宣布成为她的伴侣时她逃跑了没错!“以身相许”是她说的,“事”也是她办的。但是,成年男女,好聚好散!“先生,咱不约!”“先生,你我相差几百岁,长幼有序!懂?”完全不懂!只能——肢体沟通!她问:““这个套路几时能走完?”他答:“一辈子?也不够!”然而,他和她尚未懂得牾爱之伤,何以解忧?
  • 美女的贴身小兵

    美女的贴身小兵

    英雄救美,没有得到美女的投怀送抱,却反被陷害。被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刘文,走进了绯色的花都。年轻貌美的女总裁,傲娇的小萝莉,霸道的大明星,逐渐走入刘文的生活。身边的美女多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是非争端,争风吃醋。拳打富家大少爷,脚踢街边小流氓。一场意外,却让刘文卷入了一场争斗的漩涡之中,并且成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