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9600000122

第122章 香不断,年年菊情不盈掬

母亲出事前一年的秋天,镇海第十一届菊展才刚刚拉开帷幕,年已85岁高龄的老母,得知菊展的消息后,就从她居住的庄市家中,一个接着一个打过来电话,催我去接她来看菊展。

我去接她时,见她患风湿的脚踝肿得像馒头似的,上面贴满了伤膏。我劝她等到下一届菊展再去看吧。她听了显得很不高兴,说,镇海自1979年举办菊展起,没有一次给落下过,现在她自己还能走动,又不叫我背。能不带她去看看吗?

最后,实在拗不过母亲的倔劲,同意了。她高兴得坐在公交车的座位上,情不自禁地吟咏起赏菊的古诗来:素心常耐冷,晚节本无瑕,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前座的一位乘客转过头来,笑着问母亲:“看老太太诗兴大发,约莫您老是位诗人来着?”母亲脱口而出的一番话,真让人家感到莫名其妙:“诗人不是我,秋风秋霜中的菊英才是遍地的诗人哪。”

母亲对菊花情有独钟,除了她天生的秉性外,还含有对我外公的孝女情结。她不止一次跟我说起过:当年,她还是一个读初小的小姑娘。秋风乍起时,外公的喉疾又犯了,嗓子嘶哑,干咳不止。母亲听人说起过,萧王庙(母亲故乡山上的一座庙)后山溪涧边有一种野菊花能治嗓子。她就独自寻去采摘,以致在布满青苔的卵石上滑了一跤,跌得腿上的皮都破了,在裤腿上渗出血来。回到家后还一声不吱。

这事被外公得知后,特地画了一朵菊花送给她。画上还写着:小英爱女,你好像小小的野菊花,有着珍贵的爱心。母亲事后写了篇题为《小菊花》的习作。当时教国文的许老先生看了,写了如下评语:粲粲小菊,馨馨爱心,人间真情,卓为霜英。后来《小菊花》被先生推荐到奉化县,参加全县小学生秋季作文比赛,得了第一名。

直到母亲退休,这张小奖状和外公为她画的“小菊花”被母亲一起装入“光荣退休”的镜框中。每当母亲捋着白发,对着墙上的镜框凝视时,我知道,她老人家又思念着在那个世界里的外公了……

记得那届菊展,我依着母亲“一处也不能落下”的意愿,在前一站下车,先去“炼化”菊展点。

记得当时,母亲提出母子应在“金龙腾飞”的菊花造型前合张影。母亲对镜梳理时,看看自己的满头白发,显得有点伤感,说:“惠明,待阿姆死了后,你留着好看看。”我连忙安慰她:“到了2000年以后,阿姆一定还能健健康康来看一届届菊展的。”

“是啊,到了那时,国家肯定像金龙一样腾飞得愈来愈高。”母亲说时,露出一脸舒心的笑容来。

谁能料到,这观第十一届菊展,竟成了母亲人生中能自己走动赏菊的最后一次。就在这年的初冬,她摔了一跤,磕破了头颅,抢救了三天三夜后,活过来的母亲,成了半瘫,还从此丧失了说话书写的能力,成了“哑母”。

我的“哑母”啊,嘴巴不能说话,心里还在想着她喜欢的菊花呢。镇海第十二届菊展时节,我去镇海“老年公寓”探望母亲,躺在床上的母亲见了我,就从被子里伸出那只还会动的左手来,指着床边桌上放着的浸泡着菊花的水杯“咿咿呀呀”着,我以为她要更换一杯热的,刚拿过水杯,她却一把夺过,用手指颤颤地从杯子中勾出几朵菊花,凑近眨着眼睛看看,又指指自己的胸口。我这才明白她的心思了。我奔到外面去叫了辆三轮车过来。这位胡子拉碴的外来镇海打工的三轮车夫得知我是接老母去看菊展。非但不因车后另挂轮椅而加钱,还坚持说他比我有力气,定要代我抱母亲到三轮车上。我说着谢谢,他说,敬重老人就是敬重福。他晚上还要去“五里牌”载上老丈母娘来看菊展呢。

我看着他努力蹬车的宽大背影,不禁对我原本有点瞧不起的外地打工仔,肃然起敬。

到了古楼广场菊展点,只见古楼上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一面面飘舞的彩旗和广场地上流光溢彩的秋菊上下呼唤,相映生辉。被万千枝菊花缀满的宽厚的古楼城墙,显得青春焕发,生机盎然。上面“古城春秋”四个金光闪亮的大字,道出了古城的历史与光荣……

我轻轻地推着轮椅,让母亲在菊花丛中转悠着。我发现此时母亲的眼睛,显得清澈而明亮。是鲜菊能养护人的眼目,还是菊香能沁人心脾?虽然母亲此时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但我揣摩着,在母亲历经沧桑的眼中,千菊万菊总是情呵!

古楼广场也有几位坐在轮椅上由晚辈或老伴推着来赏菊的老人。母亲遇见他(她)们,就“咿咿呀呀”笑着热情地向他(她)们点头致意。他(她)们也同样笑着向我母亲点头致意。旁人看来,还以为是非常熟悉的老年朋友呢!由此,我想起一位研究社会学的教授曾经讲过的一句话:老人是一面镜子,从中可照出一个社会……

鼓楼城门北面,醒目地矗立着“奔向2000年”的菊花造型,是那样的振奋人心。只见有三个女孩,各自把手挽在巨大的“0”字上“哇噻”“哇噻”笑喊着拍照。母亲“咿咿啦啦”地响着要我把她推过去。我把手上的相机递给其中一位高挑的少女,请她以“2000”为背景,为我们母子合影,她“OK”一声,爽快地答应了。她见我母亲的苍苍白发,被西风吹得有点凌乱,就从她那只贴有“还珠格格”明星照的挎包里,掏出一把“小兔子”小梳来,俯着身子,细细地帮母亲梳理起来。

少女青春的靓发,粉红的脸蛋与母亲满头的银发,苍老的脸庞,于秋光菊丛中相互映辉,组合成一幅如诗如画的靓丽风景。我的眼眶湿润了,透过热泪盈盈的眼帘,眼前流光溢彩的秋菊成了波动、流淌着的海洋,浪花中洋溢着亲情、友情、爱情……就算以万千朵菊花当成杯盅来掬,这样多的情,盛得过来吗?呵!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人人都会成为一个诗人。可不是,此时的我,心里就诵了一句诗出来:香不断,年年菊情不盈掬。

江花群英两相映

您要是在10月31日那天,当夕阳将江面映得金光灿烂之时,与亲人,朋友,孩子或是爱人,悠然地徜徉在镇海江畔的菊展景点带,陶醉在这美轮美奂、充盈着诗情画意的美景中。您是否注意过,在这摩肩接踵流动着欢歌笑语的赏菊人群中,有一群由六七十个男人组队前来赏菊的队伍。从他们讲话的腔调中可听出他们来自上海、宁波、宁海等地;从他们矫健的步伐,挺直的身板来看,又有别于寻常百姓的举止;从他们亲如兄弟的交谈和相互紧紧的拥抱中,可以从中看出非同寻常的“铁哥”情分。

你能想得到这些看上去六十岁上下,还是显得英姿勃勃的男人们,是什么样的人吗?而我,也是从历届镇海菊展主办人陈伟高同志给我的电话中得知的。我听得出他在打电话时显得很激动,他说,今年是镇海第廿届菊展。四十年前的10月31日是他和他的战友们去60军高炮营参加“援越抗美”的日子,他要邀请他的老战友前来镇海赏菊联谊。

对“援越抗美”这段历史,我过去只不过有一点印象。真正触动我感情的是镇海文联为陈伟高所著的《尘封日记——一个援越抗美老战士的见闻》一书的发布会。

四十年前,中国的铁血男儿,为了世界和平,听从毛主席的指挥,义无反顾地奔赴战火纷飞的“援越抗美”的战场中去,以青春和热血,在异国的土地上谱写了一曲国际主义壮歌。

我平常很少有过高嗓门的发言,但在此书的发布会上,我激昂得甚至语音都嘶哑了。因为,我从《尘封日记》中读懂了:什么是中国的军人,什么是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就是在这些前来赏菊的老战士里面,有人身上还留着当年的伤残;有人耳朵被当年的炮火震得至今还落下个半聋。但他们却微笑着说:比起那些当年为和平而捐躯牺牲的年轻战友来,这又算得了啥!他们凯旋后,这些戴着军功章的英雄大都在地方上成了普通的工人、农民,各自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在,有的同志直到退休年龄还在作着奉献。但他们一谈起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都显得骄傲、振奋不已。当年战友中的几位文艺宣传队员面对着滚滚的大江流水,竟激动地手挽手高唱起当年的战歌来。周围有赏菊的人,向这些头发花白的“歌唱家”投来了惊讶的目光。我此时真想向他们大喊一声: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啊!

入夜,在充满激情与情谊的“老战友联谊酒会”结束后,我独自一人又踱步来到了江边。

江涛声声,伴随着阵阵菊香,镇海廿届菊展因为有了这些老英雄、老战士的到来,遍地菊花显得格外英气勃发;涛声为之歌唱得格外激情、酣畅。回想起与这些老战士、老英雄短暂相处时的一幕幕感人情景,我抑不住心潮澎湃。仰望星光璀璨的夜空,胸中不由豪迈地唱出一首《水龙吟》来:

菊开蛟川如画,江花群英两相映。海天雄镇,战友兴会,笑谈云烟。吹角威远,斗牛光焰。潮歌声里,忆风雷越空,美机灰飞,啸正气,扬国威。

休说梅发梦随,帆未卸,乘风万里。《尘封日记》,教育诗篇。激情燃烧,铁血男儿,国际史鉴。夜深高歌,祖国昌盛,煌煌五星。

同类推荐
  • 文峰居随笔

    文峰居随笔

    收录50余篇篇幅长短不一的作品。内容涵盖了写史、怀旧、记人、忆事、纪游、赏物、评事、品文等等;形式有随笔、杂文、日记、书信、序跋等。内容五彩缤纷,形式杂然纷呈,这是一本多姿多彩的书。
  • 杜诗里的唐朝往事:杜诗女读者新选评级

    杜诗里的唐朝往事:杜诗女读者新选评级

    本书是诗歌评选小集。通过约100首杜诗以及评论文章,还原了当初杜子美所处时代唐朝人的爱恨情仇。为生活在当代,却十分关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女读者们奉献了一本令他们喜欢的杜子美诗歌评选小集。备受到大家的喜爱。
  •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中国文学的自觉”是本书特别关注并着力探讨的主要问题。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作者试图通过对具体文本和具体现象的细致解读,建构“大文学”的价值图景和“中国文学”的主体性,揭示“中国格调”的魅力和价值,进而为当下的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寻求积极的“支援意识”。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信从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写作伦理,不说空话,不说废话,不说假话,体现着作者一贯的坦率认真的批评态度和细读深究的批评风格,显示出一种在质疑中建构的积极的批评姿态。这些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后,曾引起较大的反响和读者的好评,多次被多家权威刊物转载,并屡次获奖。
  • 直上三楼

    直上三楼

    母亲和父亲早就认识他。当年--1938年,我父母在武汉刚入党,恰巧王震有事过武汉,他们见过面。解放初期,王震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兼任中共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母亲则参加中央访问团来到新疆。返回后在报刊写过不少文章,王震在新疆看了很高兴,还专门写信表示感谢。1955年,王震奉调进北京,担任新组建的国家农垦部部长;1957年,我父母双双被打成右派。此后虽在同一个北京,但从父母这边讲,已经自惭形秽了。
  • 把你放在心上

    把你放在心上

    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事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平平常常的故事,清清浅浅的文字,散发出透着人性真善美的花香,不经意间翻阅,甚至会在刹那间激活你沉睡的心灵,影响你对人生和生活的态度。
热门推荐
  • 毒妃乖乖让王吃

    毒妃乖乖让王吃

    红纱幔帐内,被下了魅惑之药的她全身绯红躺在上面,“很难受吗?”他捏着酒盅坐在塌前,冷眼看着塌上的她,邪魅的微抬眸子,嘴角闪过嗜血的冷漠。她眼神迷离,当他手中的酒慢慢的倒在她身上时,她一阵惊悚,是不甘?是渴求?可是,为何她迎来的却是阴冷、寒澈心扉的恨意?
  • 麦当劳教你开快餐店

    麦当劳教你开快餐店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国际快餐业中,麦当劳何以能力压群雄,成就几十年的霸业?本书将仔细探讨麦当劳深植人心的原因及其成功因素,并记述麦当劳在这庞大企业面貌下动人心弦的细节。透视麦当劳的经营秘诀,让你的店铺也一样红火非常!
  • 雷凌

    雷凌

    修真之道,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一念间.......少年叶轩几经转折,踏入修真仙途,历经坎坷,凭借其聪慧的心智,艰难的迈向崎岖的仙路
  • 通天血主

    通天血主

    血罗令一出,定生死;成则生,败则死。看杨涵如何在血罗令生死之下一路进阶,掌控生死,成就通天血主。
  • 奇幻暑假

    奇幻暑假

    所有奇迹都从那个暑假开始。大胆好动的王勇和爱吃爱睡的胖子还有漂亮学霸李静,跟着搞机器人研究的首席科学家爸爸,到渺无人烟的深山里过暑假,遇到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少年渐渐发生了变化。爸爸也无法解释的世界充满神奇。一个懵懂少年,一步一步成为超能的绝世高人。见常人之所不见,为常人之所不为。奇幻暑假,少年传奇。
  • 重生之韩少的小宠妻

    重生之韩少的小宠妻

    前世身为一代妖妃的她这一世又会有什么样的身份和经历了……前世的误会被解开,可这一世又被人触动心扉,她又会执起谁的手,一起“浪迹天涯”……【(本文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因为简介瞎编可能与文中一些地方对不上,以后会修改,请勿追究】
  • 深海瑜

    深海瑜

    深海的鱼也会流泪,不是你看不见而是你爱得不够深。她遇见他的时候懵懵懂懂渴望一场纯洁的恋爱,他遇见她的时候年少轻狂渴望一场疯狂的邂逅。爱情的路上异步,异曲,异彷徨。她,景瑜,他尤海。谈一场属于他们的深海瑜……
  • 神奇宝贝最终的梦想

    神奇宝贝最终的梦想

    1.主角追寻神兽,从零开始2.芳缘地区为起始3.主要手机打字,无存稿,作者忙。。。慢更,但一定不坑4.没有文笔,凑合吧5.有任何事(如建议,改错等)可在评论区任意留言。
  • 重生之地产大王

    重生之地产大王

    为了一句话,他重生了,为了一句话,他打造了世界上最干净的种养基地,为了一句话,他建立了世界上最好的职业学校,为了一句话,他建造了世界上最便宜的楼房,为了一句话,他努力着。其实张定尘只想开开心心轻轻松松地活着,
  • 深之简爱

    深之简爱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简单是一个大财迷。羽深问她,“为什么要留这么长的头发?”她说,“因为头发越长越值钱。”简单也是一个大专一。辰梓明问她,“你就不能喜欢我吗?”她说,“不能,我要是喜欢你了,墨墨会伤心的。”简单还是一个大矫情。简妈问她,“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你还记得呢?”她说,“妈,我那针尖的心眼真透不过去。”轻松诙谐,非小白,从大学到创业再到结婚,且看简单一路过关斩将,成为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