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长途旅行,往往只要某人开个话头,有人就会接过话茬来继续,然后,加入者越来越多。这可不,刚才我刚扯到来镇江,不可不去凭吊“白娘子水漫金山”的古战场,马上就有一个西装革履的青年接过话头说:“此话不假,想当年白素贞为了爱情,不惜到金山寺与法海恶斗,也可算作女英雄。”“什么英雄!”想不到一个一直打瞌睡的老头也插话了,“一条被法海祖师驱赶入海的蟒蛇而已。”“民间传说中的白蛇可不能与自然界中的蟒蛇同日而语,动物一旦被赋予人情,人对它的感情往往会随之改变……”于是,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可不是吗!虽然千百年来我们这个民族追求爱情自由的愿望被深深地压抑着,但是这种美好的愿望还是顽强地以各种方式反映了出来。人们宁可将追求纯真爱情的蟒蛇赋予美的形象,也要将多管闲事的法海赶进蟹壳。“三言二拍”中,白娘子并不是那么可爱,许仙还要将钵盂覆到她的头上。但民间传说中的白娘子却成了义妖,甘为自己的爱人盗仙草、战金山。因此,也不难理解,元稹《会真记》的后半部写得道貌岸然,而王实甫的《西厢记》却偏要来个张生莺莺大团圆;就是戏文做到祝英台已经死了,写戏的人还要将梁兄的墓炸开,化作双蝴蝶,翩翩起飞。
我还在沉思中,车就到金山了。一下车,我顾不上去登山巅上的慈寿塔,拔腿就去寻找白龙洞。相传,白娘娘的旧居隐于金山西麓。那儿有一洞,洞口狭窄,只能容一人侧身而过,深不可测,洞壁刻有篆文“古白龙洞”四字。据说此洞的另一洞口在杭州断桥,许仙就是从这儿逃出,和白娘子重逢的。洞内洞外挤满了游客,好多年轻人都不怕被洞石撞破头,争着往洞里钻;更多的人排着队要与白娘娘合影留念。
“老婆就是要讨像白娘子那样的。”不知谁这么说了一句。周围游客响起一阵笑声。是的,这笑声是由衷的。蟒蛇被塑造成艺术形象,寄予了人民的审美理想,她的审美价值就远远大于形象本身的价值,能引起跨时代的共鸣,不是吗?体现了“真、善、美”的白娘娘直到现在还能得到憧憬着自由幸福的人们的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