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21100000015

第15章 中国抗日战争中史迪威的客观现实态度

史迪威是个面对现实的人,他能够不抱偏见,比较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身。

在抗战爆发前夕,史迪威客观评论了国际上对日本侵略中国的态度。

史迪威认为:一切日本在中国的行动,都以需要建立一个“坚固的西方前线”,以对抗俄国为前提,他假定中国将失去华北,外国除了“大惊小怪和发怒”外,将无所作为,美国“除了写照会外,不会做更多的事”,而既成事实将被接受。日本不会遭到中国或世界的认真抵抗,而外国将越来越不倾向于促使停止侵占。事实上正是这样,日本正是以苏联来威胁列强,以此来换取英美等列强不干涉它侵略中国的行动,日本的这个目的,在中国战争的初期是达到了。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美国援华款项从未超过3000万(美元),且又不允许购买军火;反观美国对日本,则生铁、汽油的输入皆无限制”。英国直到1940年应日本要求,还把中国当时唯一的陆上国际运输线滇缅公路封闭3个月。直到日本的侵略行动不仅威胁到英美的利益,而且直接威胁他们的殖民统治,英美才感觉到一味纵容日本的错误政策必须改变,对中国的援助也才比以前较为重视了。

史迪威还客观地分析了蒋介石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的态度及行动。

史迪威认为:现在是中国抵抗日本的关键时候了,否则就太迟了。但是,蒋介石没有显示出愿意冒公开与日本决裂的危险。“他知道他将被打败,这意味着反叛将在他的背后爆发。因此,他将稳稳地坐着,保持他能保持的,并指望外国势力帮助他守住上海——许多外国商业所在中心”。史迪威进一步分析:蒋介石维持平衡的办法是继续私下谈论武装抵抗,而除了对付共产党人外,不真正采取行动。消灭共产党的目的毫不转变,他逮捕、拘禁有反抗日本情绪的领袖,并压制救国会。史迪威的这一分析是透彻的,蒋介石当时在表面上还是谈抗日的,但实际是围剿中国共产党。例如:1935年蒋介石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对学员讲话时,就说:“我借的麦棉贷款,就是为了抗战,如我蒋某不抗战,全国共诛之……”而实际上,蒋介石不顾民族大义、国家存亡,把麦棉贷款用去追剿中国工农红军。史迪威在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说蒋介石对日本的侵略“没有为了对抗日本进一步的侵占而作出有计划的防御的迹象。没有增加部队,甚至连这种想法都没有,没有训练和演习”,蒋介石“没有做此事情的意图,或者他对与一等强国作战并如何准备的意义全无理解”。1938年当他会见了蒋介石和宋美龄后,史迪威给美国参谋二部的报告中说:“蒋介石对其指挥中经常出现的混乱应直接负责。”原因是:由于他对竞争者的怀疑,害怕授权或信任他的下属,蒋尽量操纵一切。他“首先考虑的是维持他对最好部队和物资的控制,使他的地位不受威胁。”

史迪威从客观现实的态度出发,因此,对人的评价也较客观、公正、坦率。

1938年史迪威会见了周恩来等共产党干部并和他们一起进餐。史迪威认为他们是“一致的坦率、有礼、友好和直截了当。和穿着皮领子、靴子上有马刺的国民党新式拿破仑适成对照——这些人只是装模作样和傲慢。”

史迪威对中国的士兵、人民、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印象是:我对中国士兵和中国人民有信心,基本上是伟大的、民主的、遭受恶劣不堪的统治。没有印度式的种姓和宗教的界限……诚实、俭朴、勤劳、愉快、独立、容忍、友好、有礼貌。

史迪威说:我以为我所见到的一切来判断国民党和共产党:“国民党腐败、失职、混乱、经济、税收、言和行。囤积、黑市,和敌人做买卖。共产党的纲领……减税、减租、减息。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参加政府,说到做到。”

以上这些材料,充分反映出史迪威由于敢于面对现实,因而他能够客观地反映出他所了解观察到的情况,并给予公正的判断。虽然,他对共产党政策的认识还不是那么全面和深刻,如他说:共产党所提出的关于“开放军事政策”和“发动群众”的政治要求,是很笼统的常用政治口号。他不理解,这就是共产党全面抗战方针的主要内容之一。尽管如此,史迪威在中国抗战的过程中,深深了解到共产党的军队是真正抗日的军队,是他完成美国给他使命的重要依托。

史迪威为了尽快赢得对日作战的胜利,主张武装中国共产党的部队,调动共产党的部队及国民党封锁共产党的军队去进行抗日。这是不抱偏见,大胆地面对现实的主张。

史迪威及美国的一些现实主义者,在参加中国的抗日过程中,他们发现国民党没有用美国的供应物资装备抗日的军队,而多半是装备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并囤积物资,准备内战;加上官员的贪污腐败,中饱私囊,使得美国的供应物资,不能发生其所企望的效用,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抗日游击队的装备却很差。他们还了解到:“共产党政府和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一次享有积极的广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和军队。”这样的军队和政府,应该得到美国租借法案的物资装备,使其在对日军作战中发挥他们的作用。可是蒋介石不但不给他们物资装备,而且还把20个师的兵力摆在西北,不用去抗击日军,而去封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这种自己不积极抗日,也不准共产党抗日的行为真是令人难以理解。为此,史迪威的政治顾问戴维斯,曾提出解除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建立美国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关系及军事关系,用租借法案的物资武装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并派美军观察组到延安去了解情况以及成立联合政府等等的建议。

当然,史迪威他们的主张,仍然脱离不了军事的需要和维护美国利益的目的。史迪威在给赫尔利的备忘录草稿中,就提出:任何和中国共产党的安排,应当纯粹是军事性质的,并限于目前的危机。史迪威还说,将使用第十八集团军(共产党),对此总不应有任何误解。可以使他们不致和中央政府发生冲突的地方发挥作用,但他们在危机中必须被接受为“战斗”队的一部分。

英军延安观察组成员谢伟思从延安给史迪威的报告中,极力主张拟订一个计划,用租借法案的物资来装备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他说:“美国军开始了与中国共产党部队的合作……这种不彻底的合作的显着成功,理应使我们考虑更多的积极措施。

“这样的军事合作应以我们向共产党部队提供他们现时非常缺乏的基本军事供应品开始。并训练他们有效地使用这些供应品。应作出计划,当在华战争进入后期时,实现共产党与空军和其他地面部队之间的真正的战术上的合作。

“向共产党部队提供供应品虽然有很大的实际困难。但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可见,史迪威及其下属,他们站在现实主义的立场,从美国自身的利益出发,向蒋介石提出建议及作战计划,一切都是为了积极主动地进行对日军的攻击,达到牢牢地把日军的主力牵制在中国战场的目的。在实现这一目的的时候,他们不管是共产党或是国民党只要是抗击日军的部队,他们即愿意给予供应和装备,并与之合作。这在客观上,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有益处的。

史迪威在完成他的使命的过程中,努力对中国争取援助物资,整编训练中国军队,努力完成打通中印公路,使援华物资顺利地运输到中国,支持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还有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热爱,这都与他的客观现实态度分不开。这些使史迪威成为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我们是不会忘记他的。

同类推荐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 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校园礼仪实精选

    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校园礼仪实精选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育人的课堂。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重要的表现特征,也是促进学生生命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厚土壤,更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延伸的根本。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方面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仁爱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仁爱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产权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价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保护非正式制度创新等。
  •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在艺术领域,由于多种新艺术的观念和样式此起彼伏,“交流”艺术正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的地位,由此对艺术本质的质疑和混乱意识进一步形成。由此,建立一个包容一切艺术的定义变得不太可能与没有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流动复合体的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任何哪怕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关于艺术的定义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括而非最终答案。今天,对艺术不可避免的谈论恰恰证明艺术正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类喜欢刨根问底的天性是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也得益于人们不断了解和接近艺术。
热门推荐
  • 武动巅峰

    武动巅峰

    以武入道,可否永生长存?横行九天?巅峰武道,神鬼惊,武动九天,亘古存。诸神群魔阻挡不了我前进的步伐,惊天变化如过眼烟云,我能否踏上力量巅峰,成就武动巅峰?
  • 战地狂医

    战地狂医

    叶振兵本为现代医科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志向成为全国一流的外科医师,却因为一次意外,回到烽火连天的战争时期……在这里他不求安稳生活,只希望能够拯救一个个在自己眼前倒下的病患……
  • 道逆九天

    道逆九天

    “这是盛世!”“盛世?”“你看…”所指之处,霞光漫天,仙音激荡,万千身影飞来,犹如长虹贯日。一个个雄姿英发,风华绝代,艳惊当世,天地间犹如众神临世……盛世旮旯,没了记忆的秦实,被遗弃在乞丐堆里。自记事起,秦实就时常梦见一道白袍身影,傲立于九天十地,独对苍穹。而本该死在皑皑白雪中的他,被神秘人所救。自此,他的身体里多了一颗无名石子,看他如何一步步成长,踩天骄,震当世,惊万古!揭开天地辛秘,踏上一条逆天之路!虽盛世,举世皆敌又如何?
  • EXO之女配反击战

    EXO之女配反击战

    她叫权念筱,一次意外,她来到了一个游戏世界,成为了女配,与亚洲偶像男团EXO一起生活,有分别逆袭了十二个美男子。在本书里,女主权念筱有多个身份,也就是一人饰演多个角色。
  • 神道之门

    神道之门

    乘血月而生;伴风云而在。神秘少年经历无穷的波折,品尝人间的百味,感悟天地间律动之后,卷入到一个惊天阴谋之中,是战?是退?情爱与悯世之间,流落几多血泪……辗转几大空间,跨越多种束缚。易天行,不经意中演绎着人间界到神之境的传说,是惊鸿一瞥,还是搅动空间?
  • 简约而不简单的人生

    简约而不简单的人生

    本书正是带着这样的思想,从思想、人际关系、家庭、财富、心灵等方面一一铺陈开来,让读者充分感受简单生活是一种方式,简约生活是一种智慧的思想理念。事实上,当我们对生命的体验真正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我们就会感受到生活中的筒约是一种轻松之美,一种灵动之美,就像我国唐代的“诗豪”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的那样,“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每个人只要适当地随性而为,而不去看着别人怎样活着,像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那样能够“为自己举杯庆贺”,我们必将在简约生活中获得轻松和愉悦。
  • 美丽相遇(唯美情书)

    美丽相遇(唯美情书)

    当她遇见他,她从公主的高傲跌到了奴仆般的卑微里,小心翼翼的试探他的爱,卑微的期盼他的回眸;当她遇见他,她希望自己变成一匹美丽的骏马,和他驰骋在天涯;当她遇见他,她希望自己变成一缕阳光,无论他走到哪里都照在他的身上,给他温暖;当她遇见他,她希望自己变成他的一颗牙齿,自己疼,他也会难过;当她遇见他,一切都变了……
  • 当红明星的烦恼

    当红明星的烦恼

    姐姐韩子云是当红明星,弟弟韩子晨是高三的学生,姐姐每天都很累,有时会找替身去演唱会!可是有一天.....
  • 恐怖地牢

    恐怖地牢

    故事发生在未来2032年,一个比其它城市都要落后的V市里。四月,春末。细菌就像侵略者,不断地滋生增长。然而一种病毒悄然来袭。这座城市便很快与世隔绝,这里成了“地牢”,这里的人们成了“犯人”。一旦有“越狱”的想法,就会被当场击毙。在我的这本书里,“地牢”指的是V市。而病毒,也不单单是医学的角度去看,更是一种人格的剖析,人性的隐讳。病毒已深入灵魂,藏在人们的心中。
  • 她的生活我的戏

    她的生活我的戏

    《她的生活我的戏》收录了《幸福在哪里》、《故事里的事》、《虚构》、《露天电影院》、《老》、《父与子》、《比拽》、《世界》、《收藏白酒之事件》、《诗人老黑》、《神奇的瓜子》等近百篇微型小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