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26100000008

第8章 中学心理指导要能帮助提高学习成绩

据我的调查研究,目前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总体来说是好的,但是很不平衡。就北京市的情况来看,中学的一类校的总体成绩明显地高于中学二类校的成绩。中学的二类校的学习成绩明显地高于中学的三类校。同一类学校、同一年级中不同班级的学习成绩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我还做过调查,海淀区某重点中学高一年级的实验班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的考试成绩的平均分数,分别比同年级另外一个普通班考试成绩的平均分高。实验班各科的平均分都显著地高于普通班的平均分,差异是非常显著的。

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差别也是很大的。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初一的一个班,该班42名学生参加一次期末考试。三科总分前5名的分数为287.5、277、266、260.5、260.5,倒数5名的三科总分分别为123、175.5、179.5、180、l81.5;语文考试成绩前5名分别为87.5、86、84、81.5、81,倒数5名的语文考试成绩分别为53、61、62.5、64.5、65.5;数学考试成绩前5名分别为100、99、96、93、92,数学考试成绩倒数5名分别为35、41、49、52、53;英语考试成绩前5名分别为100、94、92、91、90,英语考试成绩倒数5名分别为2l、4l、43、49、52.

从上面的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学生的学习成绩水平不平衡,不仅表现在不同学校,而且也表现在同一学校、同一年级、不同班与同一班内的不同学生,并且不平衡的情况很严重。这也是现在的家长想方设法甚至不惜重金拿出几万元,为孩子择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通过对北京市几十所学校的考试成绩的分析,认为对学生开展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是当前中学开展心理指导的突出任务。

我曾在一个学校的一个班,对每位同学单独进行心理辅导。进行心理辅导前,对全体同学进行了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心理测试。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根据他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测试结果,与学生一起讨论影响学习成绩提高的原因,提出提高学习成绩的具体操作方法。

这个班是该年级学习成绩最差的一个班,所以我首先在最差的班进行心理咨询,重点放在学习成绩提高的指导上,使全班同学都受到心理咨询的益处,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有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

据我的调查研究,影响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如下。

1.学习态度的不端正与学习动机不明确

有的学生受到家长的不良影响,学习态度很不端正,到学校来学习就是混日子。例如一个学生说,我爸爸说了,你学好学坏都没关系,只要你到了年龄爸爸就给你买一辆出租车,开车挣钱,比你们班里考100分的学生都赚钱。还有的一些学生学习是为父母学,有的学生说,我考试成绩好,我妈妈就奖励我很多钱,有一次奖励我500块,我和同学到饭馆吃一通,显得很阔气,很气派。

对于学习动机不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重点与他一起讨论学习动机不纯和学习态度不端正是怎样影响了自己的学业,然后启发他,引导他,帮助他采取有效的、具体的步骤,逐步端正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从而逐步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我曾对北京市1131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感到学习生活没有意思这一项,无者占48.2%,偶尔者占31.8%,有时者占13.8%,经常者占4.2%,总是者占20%。感到学习生活没有意思,反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存在着问题。通过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咨询,有助于解决学生存在的这一类问题。应该看到,学习动机不纯与学习态度不端正在中学生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应当引起老师、家长及本人的重视。

2.非智力因素不良

据我对北京市的中学生调查,注意力、情绪、兴趣、性格、意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中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

(1)注意力不良

我对北京市中学生注意力素质情况调查研究的结果如下:

上课时打呵欠,11391人中无者1847人,占16.2%;偶尔者5697人,占50.0%;有时者3064人,占26.9%;经常者695人,占6.1%;总是者88人,占0.8%。

上课听讲时有小动作或与同学谈话:11369人中无者1252人,占11.0%;偶有者5115人,占45.0%;有时者3540人,占31.1%;经常者1218人,占10.7%;总是者237人,占2.1%。

上课思想开小差:11310人中无者3191人,占28.2%;偶尔者5386人,占47.6%;有时者2114人,占18.7%;经常者489人,占4.3%;总是者124人,占1.1%。

做作业时想些毫不相干的事:11319人中无者,占32.2%,偶尔者占39.5%,有时者占19.3%,经常者占6.7%,总是者占2.3%。

听别人讲话时心不在焉:11319人中无者占4.9%,偶尔者占37.0%,有时者占10.4%,经常者占1.9%,总是者占0.7%。

从上面对北京市11000多名中学生(包括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的注意力的调查情况来看不令人满意。那些注意力较差的学生,据我调查正是造成学习成绩差的重要原因。

某中学一名初三学生在初一、初二念书时,注意力不集中,是班内有名的捣乱者,学习成绩很不好。初三时发生了很多大变化,上课时用心听讲,学习成绩直线上升,中考时考上了北京重点中学;而另一个初三学生情况与他的恰恰相反,在初一、初二念书时上课用心听讲,注意力很集中,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在初二放暑假时与他的表兄、表弟几乎每天去电子游艺厅玩游艺机。初三开学时,心就收不回来,上课总想着玩游艺机的情景,学习成绩急转直下。

(2)情绪不良

我对北京市中学生(包括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学生)情绪状况调查研究的结果如下:

情绪忽高忽低:11319人中,无者占21.1%,偶尔者占38.7%,有时者占28.1%,经常者占9.3%,总是者占2.7%。

闷闷不乐:11318人中,无者占36.1%,偶尔者占40.9%,有时者占17.6%,经常者占4.0%,总是者占1.3%。

情绪急躁:11327人中,无者占28.4%,偶尔者占39.6%,有时者占21.5%,经常者7.8%,总是者占2.7%。

自卑感:11321人中,无者占56.0%,偶尔者占26.5%,有时者占11.4%,经常者占3.8%,总是者占2.2%。

控制不住自己情绪:11317人中,无者占46.3%,偶尔者占32.6%,有时者占13.7%,经常者占4.8%,总是者占2.6%。

从上面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总体说来,学生的情绪素质还是不错的。但还有相当多的人在情绪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正是这些情绪上的问题影响了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

某中学一位初二的学生,学习成绩忽高忽低,语文考试有时能考90分以上,有时成绩则在60多分,究其原因在于他的情绪不稳定。在他情绪高涨时,各科学习成绩都很好;他心情不快、情绪波动时,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他的情绪变化是他的学习成绩的晴雨表。

(3)兴趣缺乏

我对北京市1万多名中学生(包括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如下:

遇到与学习有关的事便感到烦躁:11302人中,无者占29.6%,偶尔者占42.3%,有时者占20.4%,经常者占5.7%,总是者占1.9%。

感到生活很单调:11315人中,无者占48.4%,偶尔者占24.9%,有时者占15.8%,经常者7.3%,总是者占3.6%。

对考试感到厌倦:11362人中,无者占29.2%,偶尔者占35.7%,有时者占19.6%,经常者占9.6%,总是者占5.9%。

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11340人中,无者占71.4%,偶尔者占20.2%,有时者占6.3%,经常者占1.4%,总是者占0.7%。

从这个调查结果来看,中学生的兴趣素质基本上是好的,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兴趣素质偏差,这也正是这部分同学学习成绩不良的原因之一。

某中学一位高三学生感到学习没有意思,学习生活太单调,使人讨厌,他说“今年高考我一点兴趣都没有,越念书越没劲,不如找个工作干干”。由于对学习失去兴趣,模拟考试门门不及格。据我调查,有极少数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厌烦学习生活,甚至个别的逃学。

(4)性格不良

我对北京市1万多名中学生(包括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学生)有关个性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做事认真程度:在11327人中,很差者占0.7%,较差者占4.0%,中等者占37.9%,较好者占45.3%,很好者占12.1%。

对劳动的热爱程度:在11304人中,很差者占2.2%,较差者占9.2%,中等者占35.0%,较好者占34.5%,很好者占19.1%。

自信心:在11295人中,很差者占1.5%,较差者占6.3%,中等者占22.8%,较好者占35.8%,很好者占34.1%。

做事的责任心:在11293人中,很差者占0.7%,较差者占3.6%,中等者占22.0%,较好者占41.8%,很好者占31.9%。

学习的努力程度:在11279人中,很差者占2.1%,较差者占11.8%,中等者占39.6%,较好者占36.7%,很好者占9.7%。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学生的性格素质发展是不错的,但有少数人性格素质发展水平较低。现在一些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据我调查大多数人不是智力问题,而是性格问题,学习懒惰,做作业马马虎虎,做什么事都不认真,学习成绩很差。

北京市东城区某中学高一年级的同一班的两个同学,一位男同学头脑敏捷,很聪明,自以为自己智力水平高,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做作业,因此考试成绩总不好。另一位女同学与那位男同学在初中就是同班同学,她说我脑袋不如人家,我比较笨,我是笨鸟先飞,别人课后复习一小时我就复习两小时,除节假日外我都不看电视,所以我的考试成绩总在班里10名以内。我觉得即使脑筋笨一些,只要努力学习,认真学习,考试成绩也能同样达到较高水平。

我对北京市1万多名中学生(包括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学生)意志水平的调查结果如下:

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在11329人中,很差者占1.4%,较差者占10.6%,中等者占34.9%,较好者占35.3%,很好者占17.8%。

做事的持久性:在11396人中,很差者占3.3%,较差者占16.7%,中等者占35.5%,较好者占32.8%,很好者占11.6%。

从上面的结果来看,中学生的意志素质发展水平还不错。少部分学生意志素质水平较差,他们中多数人的学习成绩不佳。

某中学初三的一名女生,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哭哭啼啼,做作业不肯动脑筋,一不会就问人。被问的同学好心地劝她说,这类题只要你多想想一定会做出来的,你只要有点克服困难的决心,这类题能做出来是不成问题的。她却说,你还是把作业给我看看吧,我一做作业就头痛,我真没有毅力做下去,还是看你们的现成作业做得快。因此一遇到难题她就做不出来,甚至题型一变她也做不出来。中考时她落了榜。

3.找到每个人智力结构的优势

每个学生的智力结构不完全相同,智力结构主要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与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所组成。有的学生记忆力很好,动手能力相对他的记忆力来讲较差;有的学生思维能力很强,相对于他的思维能力而言他的记忆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观察力很强,相对于他的观察力而言,他的想象力相对较差。

尽管每个学生天天都在学习,都在生活,也就是说天天都发挥自己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与实践能力的作用,但不一定意识到自己智力结构的优势在哪里,自己智力结构的劣势在哪里,更谈不上如何主动积极地发挥自己智力结构的优势,弥补自己智力结构的劣势。

通过心理素质测试和心理咨询,可以对学生的智力结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并与学生进行系统详细的讨论。同时,给予具体的指导,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智力结构的特点,并在学习生活中采取有效措施,发挥智力结构的优势,弥补智力结构的劣势。从而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

某中学初三的一位学生张某某,通过心理测试,他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水平都较高。相对他上述能力而言,他的记忆能力较差,他本人也讲,他自己理解东西快,脑袋比较灵,动手能力也比较强,就是记忆力不太好。我和他一起讨论分析,发现他的记忆力表现水平差,主要原因在于他自认为自己脑子灵,理解东西快,就忽视了对学过的东西的复习,对不少学过的内容,他总认为他自己已经明白了,没有必要再复习,因此也谈不到主动地、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记忆力,因此他的记忆力表现水平较差,并且影响他的考试成绩。经过我和他的分析讨论,他自己悟到了应该加强复习,注意发挥记忆力的作用,不能认为自己理解了,就等于全部记住了。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他的记忆力表现也使他感到满意,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我认为学校的心理咨询的一个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的智力结构的实际情况,通过心理咨询,发挥学生智力结构的优势,弥补学生智力结构的劣势,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这样做就会为学生的智力发展与学业的提高带来益处,就一定会受到学生、老师与家长的欢迎。

4.北京中学生情绪测试案例

我对北京市1万多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包括情绪健康进行了测试,总体来讲目前中学生的情绪发展水平良好。但仍有不少学生,大约占20%~30%左右,在情绪的某一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表现在抑郁、焦虑、恐惧等方面。

(1)抑郁

我对北京市7000余名中学生有关抑郁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心理测试。(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家长,看到这个结果,就会了解中学生当中抑郁问题存在的情况。)

感到苦闷:在7070人中,无者占50.5%,轻度者占29.7%,中度者占10.8%,偏重者占5.7%,严重者占3.3%。

容易哭泣:在7069人中,无者占51.9%,轻度者占26.9%,中度者占11.0%,偏重者占6.0%,严重者占4.2%。

感到前途没有希望:在7067人中,无者占67.2%,轻度者占20.1%,中度者占7.4%,偏重者占3.4%,严重者占1.9%。

经常责备自己:在7065人中,无者占38.9%,轻度者占37.7%,中度者占14.3%,偏重者占5.9%,严重者占3.0%。

常常无精打采提不起劲来:在7052人中,无者占46.1%,轻度者占34.4%,中度者占11.6%,偏重者占4.9%,严重者占3.0%。

有自杀的念头:在7046人中,无者占80.2%,轻度者占11.7%,中度者占4.1%,偏重者占2.1%,严重者占1.7%。

从上述心理测试的报告来看,在中学生当中确实有一部分人存在着抑郁问题。应该郑重说明有抑郁问题绝不等于有抑郁症,但是抑郁问题的存在必定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成绩、学生生活质量等。

我写到这里的时候,随机抽出我的一份研究报告,某学校初一(4)班43名同学,具有轻度抑郁症状的占34%,看来抑郁症状在中学生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绝大部分是一时性的,一般不会持续半月以上。学校心理咨询的任务,就是及时地帮助这些有抑郁症状的学生摆脱抑郁,尽快地恢复正常的心境。

某中学生在一次期中考试中,考试成绩不满意,总均分74分,没有反映出自己平时的实际水平。他爸爸责骂他是笨蛋,他从此感到自己笨,情绪低沉,闷闷不乐,想哭但又哭不出来。他的班主任老师发现他的情绪变化,找他谈话,他的老师非常同情他,帮助他分析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所在,并当场出了类似此次考试的题目,他很快地解答出来,一下子把他的失望、悲观的情绪给消除掉。他的心境很快恢复正常。

在中学生当中存在的抑郁,很多是心因性抑郁。大多由于考试失利、与同学关系紧张、受到父母的严厉批评甚至打骂引起。因此情绪低落、忧虑、进取心降低。对于这些轻度的抑郁症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指导,大部分抑郁症状会很快消失的。

(2)焦虑

我对北京市1万多名中学生的焦虑情况调查研究的结果如下:

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在7360人中,无者占31.2%,轻度者37.5%,中度者占18.5%,偏重者占9.0%,严重者占3.7%。

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在7065人中,无者占62.1%,轻度者占26.7%,中度者占7.5%,偏重者占2.3%,严重者占1.3%。

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在7050人中,无者占73.0%,轻度者占16.3%,中度者占5.5%,偏重者占3.4%,严重者占1.8%。

感到心里烦躁:在7053人中,无者占38.8%,轻度者占38.3%,中度者占12.8%,偏重者占6.2%,严重者占3.8%。

觉得心里不踏实:在7045人中,无者占44.8%,轻度者占35.4%,中度者占12.4%,偏重者占5.0%,严重者占2.3%。

心里总觉得有事:在7037人中,无者占42.2%,轻度者占33.4%,中度者占13.8%,偏重者占6.6%,严重者占3.7%。

我随机抽出某中学初一(1)班心理健康测试的结果,在44人当中有9名有轻度焦虑症状,占全班人数的20.5%。

焦虑是情绪上的一种不良反应,它对青少年的心身健康、学业成绩与人格的发展都会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学校心理咨询的任务是要及时地帮助学生从焦虑中摆脱出来。学校中学生的心理焦虑症状大多是很轻的,是一时性的。只要心理辅导指导得法,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某高二年级的学生,每逢大考前都焦虑不安,就怕考不好,饭吃得也少了,不仅入睡慢,而且经常做噩梦。我与他交谈后,一方面和他共同分析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另一方面指导他进行一些简单的心理放松。在1996年秋季的期中考试,考试焦虑基本消失,考试的成绩与他平时的学业水平大体相当。考完试后,他非常感慨地对我说,如果早一年认识您,我就不会每到考试前坐立不安,考试成绩也会考出实际水平来。

(3)恐惧

我对北京市近6000名中学生有关恐惧的调查如下:

感到害怕空旷的场所:在5916人中,无者占63.1%,轻度者占20.8%,中度者占8.3%,偏重者占4.6%,严重者占3.1%。

怕单独出门:在5917人中,无者占71.9%,轻度者占18.4%,中度者占5.2%,偏重者占2.8%,严重者占1.8%。

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在5888人中,无者占85.8%,轻度者占8.1%,中度者占2.8%,偏重者占1.9%,严重者占1.3%。

因为感到害怕而避开某些东西、场合或活动:在5891人中,无者占57.2%,轻度者占28.0%,中度者占8.9%,偏重者占3.7%,严重者占2.2%。

单独一人时神经很紧张:在5875人中,无者占73.2%,轻度者占18.5%。中度者占5.1%,偏重者占2.1%,严重者占1.1%。

害怕会在公共场合昏倒:在5881人中,无者占85.1%,轻度者占8.3%,中度者占3.3%,偏重者占1.4%,严重者占1.1%。

恐惧也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恐惧对人的人格发展、身心健康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帮助学生及时地从恐惧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恢复正常的心态,情绪稳定而愉快地生活,也是学校心理咨询的任务之一。通过心理咨询也会让绝大多数同学当中存在的轻度恐惧逐渐消除。

一位初中一年级的同学范某某,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再加上平时不守纪律,被教语文的班主任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通,并声称如再违反纪律就通知他的家长,把他领回家去,不让他读书了。该生放学回家后,头脑中经常浮现班主任老师批评他时的严峻而可怕的目光,当天夜里睡梦中又出现了老师批评他时的情景。吓醒后,久久不能入睡。第二天上学后一看到语文老师的眼睛,就吓得浑身发紧,心里恐怖,上语文课不敢看老师的眼睛。几天后,他妈妈带他找我咨询,我除了对他进行一般的心理疏导外,还让他说出5次他的班主任老师曾和他亲切、和蔼地交谈的情景,特别让他回忆这5次与老师交谈时老师的目光。经过回忆后,他感觉对老师害怕的心情减轻很多。我又指导他上班主任老师的课时,第一天用眼睛看着他的嘴,第二天用眼睛看着班主任老师的鼻子,第三天用眼睛看着班主任老师的眼睛。第四天他母亲告诉我说,她儿子看班主任的眼睛也不紧张了。

(4)情绪不稳定

我对北京市7000多名中学生关于情绪不稳定的调查结果如下:

心情时好时坏:在7061人中,无者占18.8%,轻度者占46.4%,中度者占21.2%,偏重者占9.1%,严重者占4.5%。

学习劲头时高时低:在7056人中,无者占18.1%,轻度者占37.5%,中度者占25.5%,偏重者占12.9%,严重者占5.8%。

对做作业的热情忽高忽低:在7050人中,无者占26.0%,轻度者占41.1%,中度者占21.3%,偏重者占7.9%,严重者占3.5%。

对同学忽冷忽热:在7047人中,无者占55.9%,轻度者占28.2%,中度者占9.5%,偏重者占3.8%,严重者占2.5%。

对老师时而亲近,时而疏远:在7052人中,无者占64.2%,轻度者占22.4%,中度者占8.8%,偏重者占2.7%,严重者占1.7%。

对父母时而亲热,时而冷淡:在7048人中,无者占67.8%,轻度者占20.2%,中度者占7.0%,偏重者占3.0%,严重者占1.3%。

中学生时期是从儿童过渡到成人,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发展时期。中学生存在着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开放性与闭锁性的矛盾以及处在青春发育期的矛盾。不少学生情绪不够稳定,例如某校初中一个班有44人,其中轻度情绪不稳定者16人,占36.3%。再例如我随便拿出一个班的心理检测情况,某中学高一(4)班有27人,其中有14人情绪不稳定,占51%。

中学生情绪不稳定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心理指导者要以平等的、友好的态度与咨询的学生进行交谈,要弄清咨询者情绪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时造成学生情绪不稳定的因素有好几个,但往往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而消除了造成学生情绪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后,往往其他次要的影响因素也随之消失。

某校高一的一位学生孙某某,学习成绩很好,又能歌善舞,班里很多男生喜欢她。而她仅对同班的张某某有好感,张某某接近她多的时候,她情绪高涨;张某某接触她少时或不接触她时,她情绪低落。进入高一两个月来,她的情绪忽高忽低已有3次了。期中考试时,张同学接触她次数很少,她情绪低落,考试成绩不很满意。期中考试后,她找我心理咨询,我着重指出,在中学阶段要广交男女朋友,获得多方面的友谊,不要把同学间的友谊情感发展成恋人间的恋爱情感。

她问我怎样判断出与男同学的交往是处在友谊阶段还是处在恋爱阶段。我告诉她,你白天在学校里与男同学交往,回家后头脑中没有这些形象的出现,这说明你和男同学的交往是处在友谊阶段。如果你脑子里总出现白天与男同学交往的情况,特别是男同学的形象总在你的头脑中缠绕,这十有八九说明你与男同学的交往已进入了恋爱阶段。

这个女同学说:“前一阵子我放学回家,张同学的形象总是在我的头脑中盘旋,影响我期中考试的复习,考试结果很不满意。王教授,原来我与那个男同学的关系模模糊糊,搞不清是友谊还是恋爱,现在我明白了,我是进入了恋爱状态,不行!我得赶快刹车,这样下去会影响我学习,我考大学的愿望恐怕就要落空了。”

我鼓励她实现这个决心,讲清可能出现的反复,并指出一些具体的对策。据这个同学后来说,她与那个男同学关系处理得很好,很正常,自己的心情也很好,情绪也很稳定。

目前,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不小。学生们整天处在精神紧张状态中,情绪很不稳定。长时间紧张也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影响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中学心理咨询可使学生们获得一些基本的情绪放松的心理学方法,并用于调解自己的紧张情绪,使情绪趋于稳定。

有一位中学生学习生活很紧张,几乎每天都在晚上11点后睡觉,早晨6点就起来学习,为此整天神经绷得很紧,处在高度精神紧张状态之中。我教了他两种情绪放松的方法,很简便,随时可做。过了半个月之后,他告诉我说:“虽然现在的学习压力本身还与过去的一样,自从我跟您学了情绪放松的方法后,每天我利用课间的短短空隙操练情绪放松法,感觉精神上放松不少,心情也平静多了。”我的经验证明,情绪放松法对缓冲精神紧张,确有好处。

5.中学生常有的人际关系问题

据我在北京市中学的心理测试与调查结果,目前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习压力过大,一类是人际关系紧张。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无论是自我意识、自我控制都比小学生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发展自己的独立性。他们不像小学生那样很多事情依赖父母,他们以为自己已不是小孩了,因此父母管得过多,感觉对自己是一种束缚。父母对他们说得过多,嘱咐得过多,他们就不耐烦,认为父母太啰唆了,甚至产生反感或逆反心理,你说东他偏说西,你叫他这样做,他偏那样做,甚至与父母顶嘴、争吵,造成与父母关系紧张、不和。

中学生同父母关系紧张对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都有消极的影响。由于与父母关系紧张,往往失去父母对他们学习上、生活上的正确指导。缺少父母感情的温暖,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有不良的作用。

某中学的一位中学生邱某某,上小学时与父母关系很好,处处依赖父母,也很听话。上了初中之后,常常不听父母正确的劝告与指导,一次他使用日本制造的录音机,所用的电压是110伏,在中国使用必须通过变压器才能用,他硬是不听父母的劝告,非直接插在220伏的电压上试试不可,当然一插就把机器烧坏了。他不但不承认自己的过失,反而无理狡辩,态度蛮横,气得他父母从此不理他了。由于他在家里没人与他多说话,性格上也逐渐变得沉默寡言,产生了苦闷感与孤独感。

中学生一方面逐渐摆脱对家长的依赖,另一方面在学习生活中广交朋友,由于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对朋友的鉴别力比较差,因此往往在交朋友的问题上出现失误。

一位中学生原来很老实、很实在、很诚恳,上了初中后,班里的一位同学与他经常接触,并且把他带到外校的一个同学家里去。那个同学父母都出国了,就他一个人生活,有时他的姑姑来关照关照。这三个中学生放学后经常在他家里吸烟、喝酒、玩游戏机,逐渐这个学生学习成绩也下降了,变得油嘴滑舌,对父母谎话连篇,性情也变得粗暴。

因此,学校要开展心理咨询,通过心理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他们优美的、健全的人格,及时克服在他们身上出现的人际关系敏感、紧张。

目前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情况如何呢?

现将我对北京市7000余名中学生所做的人际关系的测试结果报告如下:

感到人们对我不友好、不喜欢我:在7065人中,无者占51.9%,轻度者占32.3%,中度者占10.1%,偏重者占3.5%,严重者占2.2%;

当别人看着我或谈论我时感到不自在:在7063人中,无者占29.3%,轻度者占35.6%,中度者占18.2%,偏重者占10.7%,严重者占6.2%;

感到别人不理解我、不同情我:在7065人中,无者占46.3%,轻度者占31.7%,中度者占12.3%,偏重者占5.9%,严重者占3.8v;

感情容易受到别人的伤害:在7050人中,无者占48.2%,轻度者占27.4%,中度者占11.9%,偏重者占7.3%,严重者占5.0%;

同异性在一起感到害羞不自在:在7041人中,无者占50.5%,轻度者占29.0%,中度者占10.9%,偏重者占5.6%,严重者占3.8%;

要求别人十全十美:在7035人中,无者占67.9%,轻度者占20.1%,中度者占7.0%,偏重者占2.8%,严重者占1.9%。

我随机拿出一个初一班级的测试报告,该班44人,其中有17人属于轻度人际关系问题,占38.6%。

学校心理咨询发挥了作用,学生的人际关系就会得到相应的改善,从而对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会发挥一定的作用。

6.成绩不好的同学心理适应性差些

学校生活尽管比社会生活单纯一些,但是如何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呢?这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适应性的教育,并在学习生活中培养他们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

目前中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如何呢?现将我对北京市近7000名左右中学生的有关心理适应的测试结果报告如下:

不喜欢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在7074人中,无者占53.7%,轻度者占30.4%,中度者占11.1%,偏重者占5.3%,严重者占1.5%。

对现在的学校生活感到不适应:在7066人中,无者占58.8%,轻度者占27.0%,中度者占9.2%,偏重者占3.2%,严重者占1.8%。

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在7054人中,无者46.8%,轻度者占36.2%,中度者占11.3%,偏重者3.6%,严重者占2.0%。

家里环境干扰我的学习:在7052人中,无者占72.6%,轻度者占18.1%,中度者占5.7%,偏重者占2.4%,严重者占1.2%。

我随机拿出初中一年级某一个班的调查结果,该班43人,其中适应性轻度有问题者13人,与全班人数的30%。

学生的心理适应包括很多问题,一般来讲包括学习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青春期适应。

学生的学习生活的适应情况,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影响,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形成都有一定的关系。

据我的调查研究表明,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他们的学习生活适应性差,特别是初一学生对中学的学习方式适应慢,往往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某中学初一的学生乔某某在小学念书成绩都很好,上课用心听讲,下午放学后,在学校有一个小时的管理班,老师看着学生做作业。入了中学之后,老师讲课板书内容很多,他记笔记多了就影响听讲,因此课堂学习质量不高,课后又不会自觉地、有计划地复习。过去在小学不会的东西在管理班上还可问老师,现在做作业时一不会就发愣,一愣就是老半天时间,心情也很苦闷。小学入中学时他在班里排在10名以内,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名次在班里排在第35位,期中考试后他心情很烦躁,自己感到对中学生活难以适应。

因此他母亲带着他找我心理咨询。我和他一起分析了小学的学习生活与中学的学习生活的区别,又讨论了小学学习方式与中学学习方式的区别。根据他的学习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针对性地指导他如何听课、记笔记以及课后的复习方法,并一再指出由小学进入初中,每个同学都有一个适应过程。有的同学适应慢,有的同学适应快,有的同学自觉去适应,有的同学被动去适应,有的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争取有效的方法去适应,有的同学盲目地去应付。只要主动地采取有效的方法去适应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我还说了过去有的同学怎么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经验,他听了这些之后觉得自己有信心了。第二天我又请一位比他高一年级的同学给他介绍由小学入中学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的经验,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之后,逐步适应了新的学习生活。期末考试他的成绩排在班里10名之内。

其实每个中学生都存在心理适应问题,只是每个人的具体的生理、心理的情况不同,要适应的具体事物不同。

我对北京市的1万多名中学生进行了心理适应性测试与调查,尽管总体来讲中学生的心理适应性不错,但是每个人都有待提高。情况总是在变化的,只有不断适应,才能跟上情况的变化,才能达到新的动态平衡。

学校的心理咨询要根据学习生活的变化和学生心理适应的情况,及时地帮助学生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尽可能教会学生一些适应的心理学方法,并指导他们具体运用,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提高适应的水平。

7.德育训练方法

目前中学生的道德水平如何呢?我对北京市1万多中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现把有关道德方面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对集体的热爱程度:在11302人中,很差者占0.8%,较差者占3.4%,中等者占24.6%,较好者占40.9%,很好者占30.3%。

遵守纪律情况:在11286人中,很差者占2.0%,较差者占10.5%,中等者占33.5%,较好者占37.3%,很好者占16.6%。

遵守社会公德程度:在11287人中,很差者占0.5%,较差者占2.4%,中等者占18.2%,较好者占41.5%,很好者占37.3%。

待人接物、礼貌程度:在11336人中,很差者占0.9%,较差者占2.1%,中等者占16.1%,较好者占41.4%,很好者占39.4%。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来看,目前中学生的道德状况总体来讲是好的,但还要根据每个学生道德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加以帮助、指导,促进他们的道德行为得到更好的发展。

(1)不同的氛围学生的道德认识不同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由于学生所在的家庭、学校与社会环境不尽相同,个人的认识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也是存在差异的。

我对北京市中学的心理测试与心理调查,发现不同学校的环境条件不同,学生的道德认识上也存在着差异。一般说来,北京市一类中学的学习气氛好,同学对学习好的都很羡慕,很尊敬,并且要采取行动追赶上去。而我在北京市某一所三类校,从该校校长那里得知学校生源较差,学生的学习气氛不好,学习成绩好的人少,学习成绩不好的人多。使我惊讶的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结伙讽刺挖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欺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这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道德认识是有问题的。要纠正这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首先要纠正他们的道德认识。同学的学习成绩好,是好事,应该受到尊敬。自己学习成绩不好,还拉帮结伙欺侮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是不道德的,是错误的。

道德情感是人对自己与他人的道德行动所引起的内心体验。例如帮助学习差的同学补课,心里感到满意,看到乘公共汽车不排队的行为而感到气愤,这些都是道德情感。道德情感的内容极其丰富,包括义务感、事业心、责任心、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同情心、友谊感、耻辱感等。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道德的认识就没有道德情感,但是道德情感的形成又能强化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推动学生道德行动的强大的内驱力。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常常激励他们为祖国、为真理而英勇斗争,奋不顾身。

道德行动是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仅仅停留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上而没有转化为道德行动,道德品质则没有最后形成。

有不少同学都认为上公共汽车应该排队,应该让老弱病残者先上。在电视中看到上公共汽车或地铁不排队、年轻人乱冲乱撞的现象也很气愤,这些学生可以说他们对上公共汽车排队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可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身临其境时,也跟着横冲直撞一拥而上。此时此刻,他们已把遵守公共秩序、上车排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抛到九霄云外,忘得一干二净。这充分说明他们对遵守公共秩序、上车排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尚没有转化为道德行动。遵守公共秩序、上车排队的道德品质尚没有最后形成。我认为,道德行动的训练在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中特别重要。

学生道德行动的实现,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使他们的行动形成牢固的习惯。有一次我到北京某某学院附中,所到之处都受到刚刚放学的同学们异口同声的问候,老师您好。我当时很有感触,这个学校的同学礼貌好,向长辈问候的习惯已成为他们定型的道德行为了。学生形成某种道德习惯就会成为道德行为的动力。一旦这个道德习惯被破坏,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感。

道德意志在道德行动的实现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有的同学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但道德意志不强、道德行动难以实现或者实现了也不能坚持下去。一般说来,学生的道德意志过程主要经历决心、信心与恒心三个阶段:下决心是道德意志的第一个阶段;有了决心还要树立信心,这是道德意志的第二个阶段;有了决心与信心,还要坚持到底,持之以恒,即要有恒心,这是道德意志的第三个阶段。

(2)进行道德培养要注意个体差异

以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来看,培养青少年优良的道德品质,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既可以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入手,也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开始,还可以从培养他们的道德行为做起。学校、社会、家庭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要从具体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不能机械地按着由道德认识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行为的模式进行培养。当学生对行为准则认识不清时,就要侧重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提高他们对行为准则的社会意义的认识;对具有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而道德行动跟不上的学生,就要加强他们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加强道德意志的锻炼。

以我的观察和调查,学生孝敬父母这一道德品质的培养,要侧重从道德认识着手。目前中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被称为家庭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他们的家庭生活环境使他们在家里处在别人对他处处关心、处处爱护甚至处处服从的地位。因此不少“小皇帝”、“小公主”只知道享受父母的关照,享受各种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很少受到家长对他进行孝敬父母、孝敬长者的教育。他们只知道父母宠爱他们,不知道要孝敬父母。只知道要父母这样那样的关照,不知道要照顾父母。

我认为,以子女为中心的家庭培养出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难以孝敬父母。他们娇生惯养、任性、蛮横,根本谈不上孝敬父母,相反是家长“孝敬”了儿女。

我认为,现在家庭、学校、社会都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方位地对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

以我的观察和调查,对青少年礼貌用语的道德教育要侧重从道德行为习惯训练入手,贵在坚持,贵在实践,强调在实践中强化他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

培养中学生的道德认识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途径进行,既可以采用道德谈话又可以进行榜样教育。宣传榜样对学生的道德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为了发挥榜样对学生道德认识培养的作用,要实事求是地宣传榜样的先进事迹,不可无限拔高榜样,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榜样,学其所长,融化在自己的道德行为中。

为了培养和激发青少年的道德情感,要把道德认识与道德情绪体验结合起来,使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统一起来。文艺作品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引起共鸣方面起着重要的感染作用。因此应充分利用充分利用优秀的影视、戏剧、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及现实生活中的优秀人物,唤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体验,强化他们的道德情感。

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时,要重视及时消除学生的不健康的道德情感。例如自己遇到不公平的遭遇时,合理的愤慨是正常的,但是这种道德情感不能过分甚至出口不逊。一位中学生在路上骑车时,被一位迎面而来违反交通规则的骑车者撞倒,本来可以有理有据地与违反交通者论理,但这位学生出于气愤张口就骂人,这种不礼貌的行为干扰了这起交通事故的顺利处理。

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习惯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简单重复,即提供良好道德行为的情景,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不断模仿,即提供良好的榜样;有目的地练习,在组织练习时要说明其目的和要求,及时发表练习的成绩;经常与坏习惯作斗争。指出坏习惯的危害性,提供克服坏习惯的方法,增强克服坏习惯的信心。

对学生进行道德意志培养要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意志类型,相应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要注意到男女性别特点。例如对于犹豫不决的类型,则要加强大胆与果断的锻炼。一般说来,在道德意志方面,男同学比较胆大,但不够谨慎;女同学虽然谨慎,但往往比较胆怯。

8.学生心理不平衡的情况

心理不平衡是当代中国社会人群中常见的心理现象。那么学生中的心理不平衡的情况如何呢?现将我对北京市7000余名中学生(包括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的心理测试结果报告如下:

同学考试成绩比我高,我感到难过:在7046人中,无者占19.1%,轻度者占35.4%,中度者占24.4%,偏重者占14.1%,严重6.9%。

老师对我不公平:在7050人中,无者占61.5%,轻度者占23.6%,中度者8.4%,偏重者占3.3%,严重者占3.1%。

别的同学穿戴比我好、有钱,我感到不舒服:在7052人中,无者占73.5%,轻度者占18.5%,中度者占4.6%,偏重者占2.2%,严重者占1.1%。

父母对我不公平:在7055人中,无者占79.0%,轻度者占13.8%,中度者占4.1%,偏重者占1.8%,严重者占1.2%。

我对比我强的同学并不服气:在7040人中,无者占27.9%,轻度者占32.6%,中度者占20.3%,偏重者占11.3%,严重者占7.8%。

同学考试成绩比我高,但能力并不比我强:在7042人中,无者占27.8%,轻度者占35.4%,中度者占20.5%,偏重者占9.1%,严重者占7.1%。

心理不平衡的内容包括很广,它包括嫉妒心理等。心理不平衡容易产生自卑、怨恨等消极情绪,不仅损害自己的心理情况,而且这种心理状态持续存在,导致人的心理功能失调,影响学习与生活质量。心理不平衡,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影响人际关系协调,甚至会丧失朋友。长期心理不平衡,使人的人格蒙上一层阴影,阻碍完善人格的形成。

学校心理咨询的任务在于根据学生中常见的心理不平衡的现象,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并教给他们防范心理不平衡的心理学方法。

某中学初二的一个学生顾某某,学习成绩很好,在班里名列前茅,但他的体育考试成绩仅及格。学校评比三好生的一个条件是体育考试必须优良,因此他没被评上三好生,心里感到很窝火,心理很不平衡。平时这个学生说话很有礼貌,见着同学、老师都是很主动地打招呼。没评上三好生后,情绪消沉,沉默寡言,甚至有时脾气很暴躁。有时同学问他学习上的问题,他不耐烦,有时干脆拒绝回答。

这个同学找我心理咨询时,我先请他把所有的心事都说出来,他感到很委屈。他说:“论考试成绩我的几科正科考试都是班里数一数二的,那些评上三好生的同学,他们的正科考试成绩绝大多数不如我,凭什么比我成绩差的人反而被评为三好生,而我成绩比他们高出一头反而评不上三好生,这太不公平了。被评为三好生的学生中有几个平时经常找我问问题,我帮助他们不少,他们评上了三好生,我没评上,也不给我说好话,白帮助他们了。我没被评上三好生,这口气我咽不下。”

当这个同学把要说的话都说完之后,我就问他评三好生的条件是什么。他说到了几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是体育考试成绩必须优良。我接着这个话就说下去了。我说现在评的是三好生,你没评上去,因为其中有一个条件必须是体育考试成绩良。并且体育成绩良是有硬指标的,跑多少分钟就是多少分钟,跳多远是多远,硬得很,及格就是及格,良就是良。你没被评为三好生,唯一的原因就是体育考试成绩不是良,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无法为你争辩,他们只能为你没被评上三好生感到惋惜。我想你应该向前看,你看怎么样。这时他的情绪也比较平静,他说:“我只要在体育上再努一把力,体育成绩达到良不成问题。也怪我过去对体育成绩要求不高,认为及格就行了,没有多下工夫。我要是当时在体育上多下点工夫,我想体育考试成绩是可以达到良的,那么评上三好生也不成问题。”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回到过去搞科技

    回到过去搞科技

    公元2015年,技术宅男王锋今年四十岁,是一个无学历无工作无女友无房无车的“五无老男人”。有一天,已过古稀之年的父母双亲因为一场车祸去世后,无依无靠的他陷入到了无限的悲恸之中,竟鬼使神差般地跳进自家小院的地窖里。突然时光倒转,让他重新回到了公元1995年二十岁的时空,他紧紧地抓住了这次让自己重新来过的机会,洗心革面,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在那个大哥大砖头移动电话盛行、笨重的台式电脑都没有普及,没有互联网概念的时代,他这个技术老宅男变成了二十岁的小伙子后,通过造手机、造电脑、造平板、造数码相机、造互联电视、开网吧、制作单机和网络游戏、做门户网站、做电子商务、做搜索引擎等等应有尽有。且看四十岁的老宅男重返二十岁的青春后,如何从1995年开始一跃成为叱咤风云的科技大佬、创造称霸全球的科技帝国!(书友群:278577119)
  • 上仙,您的外卖来了

    上仙,您的外卖来了

    悲催的少年——叶惊尘,这个原本送外卖的小伙子,在被老板炒鱿鱼后,又倒霉地被人打劫。走投无路之际,一个怪老头搭讪他,并给了他一份工作。于是,外卖小子——叶惊尘走进了那个不为世人所知却暗流涌动、精彩纷呈的修真世界,开始了自己荡气回肠的外卖生涯!用猪脚的话说,这外卖生涯,荡气回肠得连我自己都怕!!(本文非系统,非穿越,作者自不量力,想打造都市、玄幻、言情于一体的小说,且看这逗逼如何被打脸!)
  • 天使之翼:韩少独宠小娇妻

    天使之翼:韩少独宠小娇妻

    缘分让他们相遇在最美的年纪,而又让他们迷失在无知的青春中。明明是富家千金,却偏偏要独立,一场意外让她遇见了那个他,一场由替身开始的逐爱游戏就此拉开序幕。都说在爱情里面谁先动心谁就输,可偏偏她动心了,最后落得个遍体鳞伤的下场。过去的十七年我没能陪你过,未来的十七年及一辈子我都陪你走下去。我希望从此以后你的青春有我,我的年少有你。再美好的誓言都如尘烟般易散。………婚礼上,她是新娘,他不是新郎,他从天而降替她说不愿意,别人能给她一场婚礼,他同样能给她一场世纪婚礼。他说:“女人,是不是我太宠你了,你才敢带着我提供的精子嫁给别人,不过,这辈子,除了我,没人敢娶你!”
  • 巽轻安

    巽轻安

    十年不足惜,你还以为我负尽天下只为了一纸契约?十年,留给我的远不止一张纸你怎么知道,我没有私心,只要可以,倘若可以,负了自己也不负你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蓬莱的梦总是美的,可如果有一天,梦碎了,要走了,红尘一同走了一遭,你会不会想到我如果那天,把我的命留给主人,主人会不会记住我
  • 明伦汇编皇极典帝号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帝号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丢失的转校生

    丢失的转校生

    只想要平凡宁静的温馨生活,无休止的阴谋和杀戮却接踵而至,那个踩踏着无数人尸体的是谁?是英雄还是魔王?到最后他又会得到什么?丢失什么?
  • 神妖现代活

    神妖现代活

    神和妖在现代生活的故事,悲中有乐,乐中有悲。当某神放假了,决定去人间闲游,偶然看到某个小区某个单元某个楼层的某户,住了好多法力不错的妖,于是,神决定!去这个家里蹭饭,住着,玩着。而某户妖怪,就成了很可怜的牺牲品。某神还大吼:“为了本尊的快乐!牺牲点算什么?”当最后,神能从那些人和妖间明白什么?可怜的妖,能获得什么报酬呢?
  • 鬼王大人太妖孽

    鬼王大人太妖孽

    她,一个成长起来足以灭世的王,却被心爱之人欺骗。一朝穿越,当她重生在一个强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时代,又将会有怎样精彩的事迹呢?他,云莱国最高贵的王。遇到她,一向冷漠嗜血的王,成为了一位居家好男人。在心爱之人面前卖萌打滚求抚摸,在外人面前嗜血果断,一言不合就毒死。当他遇上她,将会擦起怎样的火花?敬请期待……
  • 爱情省略号

    爱情省略号

    柯林与江严是在网络上认识的,柯林比江严大,她一直是一个不轻易相信爱情的女主角。在生活上,工作上她一直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她是一个内向的女孩,但又特别贪玩,她虽然称不上是全天下最最漂亮的女孩,但是她却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孩。在她身边也曾经有无数个男孩儿在她身边出现,但都由于他们太漂亮而让她不敢前进。她和江严每个人都各揣心思,都说网络是虚幻的,他(她)们之间的爱情又能维持多久呢?让大家拭目以待。
  • 穿越之农女要翻身

    穿越之农女要翻身

    江卿月睁眼一看,自己五花大绑在火台高架上,还怀着孕,这几个意思啊!家里不容,村人不喜,啃草根偷红薯,凭着一双活色生香的手,在乱世里日子过舒坦了,上门攀亲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竟然有个自称娃儿爹的男人拿着一根如意腰带含笑看着她,问她是不是对他有意思,江卿月默。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