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遵循决策步骤才能使自己的决策更具科学性。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
任何行动开始之前都要先做决策,没有周密的决策就不会有成功的行动,组织、领导和控制也都离不开决策。
关于如何做出最优决策,各种不同的管理学派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归纳起来说决策过程大致包括4个阶段:搜集信息阶段,拟定计划阶段,选定计划阶段;和评价计划阶段。落实到具体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6步:
1.明确决策需求和决策目标
想成为什么,你就能成为什么。在进行决策之前,一定要明确决策的需求和目标,包括决策的最原始的需求。唯有找出决策最原始的需求,才能找到最清楚的决策方向,才可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每个人应当努力去想象自己的目标,放飞自己的梦想。虽然人们的某些目标可能永远无法实现,倾尽一生不断攀登也无法达到最终的目标,但大多数人的目标经过努力都是可以实现的。因此,决策本身就像爬楼梯,需要从一个台阶爬到另一个台阶,只有一步一步地、不断地设定和修正目标,才能不断地接近最终目标。
2.全面寻找备选方案
只有一个方案就谈不上决策。既然是决策,就必然是从多个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
简单地说,任何一个决策都不可能是完全没有退路的或者无法调整的,否则决策就是有风险的。因此在决策之前,必须要做好所有备选方案的准备。备选方案多了,决策时能够选择的余地也就大了,要做到广撒网,这样,如果捞不到大鱼的话,起码还能够老到小鱼小虾而不至于没得选。
3.仔细比较各种备选方案
找出各种备选方案之后,要把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必须详细地考察每一种决策方案所可能导致的全部复杂后果,因为许多决策一旦做出,就可能产生事先无法预料的后果。如果事先对决策的后果预料不足的话,那么等到出现意料之外的状况的时候,我们就会手忙脚乱,使决策的实施陷于混乱而不知所措。这就需要我们从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各种备选方案一一考量,进行理性地分析,正确地拟订最佳策略。
4.建立价值判断体系
建立一个明确的价值判断体系,作为评估和选择方案的准则。在明确了每一个决策方案所可能导致的全部复杂后果时,就需要对各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佳方案。既然要进行比较,就要有一把“标尺”。因此,任何人决策之前都需要具备一套价值体系,指导自己对各种决策的利弊进行判断和评估。
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必须衡量自身能力,并依照自己的价值体系,做出决策。科学的价值判断体系必须符合三个基本准则:原则、法律和道德。
除了这三点,每个人的价值体系都有其独特的构成因素。例如,有的人认为,忠诚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处理事情时如果违反了忠诚的原则,即使有极大的获利,也不轻易行动,否则就会受到内在良心的谴责。
因此,人们需要具备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用来评估各种决策可能的后果,用自己的价值体系来衡量各种方案的可行性。
5.做出选择
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之后,就要选择最佳决策方案。在审慎地进行了前面的四个步骤后,决策者已经对自己的需求、目标、必须做的事、想做的事了然于胸,那么此时通常不难选出最佳决策方案。
6.进行决策后的追踪评价
决策实施之后,整个决策过程并没有结束,要根据决策实际执行的情况检验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决策是否正确,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需要根据执行情况进行跟进和追踪。如果决策者对执行过程毫不在意,没有根据条件的变化做出及时的修正,那么执行就会发生偏差,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决策的评价是对决策者履行决策职责的情况进行定期回顾与审查。这是改进决策工作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使决策者明确提高决策质量的途径。
决策评价的基本做法是列举所做决策,并同职责相比较入手,回答下列5个问题:
第一,在这个时期内做了哪些决策·
第二,所作决策中是否包括了不该做的事项·这些事项包括:只有唯一正确结论而不存在选择的技术性问题;不需要决策的“例行公事”;排除在自身职责之外的决策;被推迟了的决策。
第三,用什么标准来指导决策·
第四,所作决策是否产生了预期效果·
第五,如果决策效果不理想,那么失误在什么地方?
决策秘语:
最优决策六部曲,是经过对成功的决策过程的归纳分析得出的决策标准,是成功的决策者应该掌握的决策步骤,也是普通决策者必须学习掌握的决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