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30800000022

第22章 谈谈拉丁美洲史教学和科研的几点体会

王萍拉丁美洲史是南开大学世界史(过去称作世界地区国别史)中的研究方向之一。南开大学拉美史的教学与研究经历了40多年的沧桑,而我是20世纪80年代南开大学拉美史重新恢复时招收的第一个研究生,一直到我现在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拉美史,期间我目睹了南开拉美史专业的艰难发展历程,比如变迁、发展和招生等。由于我既给历史学院本科生,也给研究生授课,因此我能够非常清楚地感受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自身特点,而这些特点是促进我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主要出发点。

首先,我想谈谈历史学院本科生和拉美史研究生两类学生的特点。历史学院本科生虽然都系统地学习了世界通史,但由于课时和教材所限,授课老师不可能花很多的时间讲授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别的历史。因此,学生们大多对拉美的历史了解甚少。此外,拉美史课程只是作为一门选修课为世界史学生开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学生为了满足选修课学分的需要而不得不选。但是,在这个问题上,经过考研考入拉美史方向的研究生则基本不存在。即便有些学生出于各种目的考研,事实上大多数研究生在经历了第二次选择后,大多出于兴趣选择了拉美史,因此他们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目标明确,对知识有着更迫切的渴求。一般情况下,研究生们对于自己的未来都有一个大致的设想:或是依靠所学知识,在社会上谋取工作岗位,或是准备继续深造。

对于老师而言,上述特点对课程教学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是挑战,要求课程教学上必须因人施教,进行个性化调整,适应两类学生的不同特点;另一方面它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促进剂。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拉美史的兴趣可能是其中的关键。在历史学院和拉美研究中心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地发现学生各种特点,摸索激发学生兴趣、树立创新意识和培养研究能力的经验,归纳起来,自己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因人施教,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这一点上培养本科生对拉美史的兴趣显得比较突出,毕竟拉美史的研究生都是出于自我兴趣选择拉美史专业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重点放在本科生教学。如何激发本科生的兴趣?这是我上这门课的最大挑战。我的做法是依据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不同特点讲授这同一门课程。由于本科生大都缺乏拉美史的基础知识,所以我将本科生的拉美史课程定位为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主的基调。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可以有很多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拉美史的兴趣:一是结合实际问题进行个案分析。在课上,我一般都会详细分析当今拉美国家的热点问题,有的时候在某些问题上还结合中国和拉美共同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具体分析,这样在介绍基本史实和基础知识的同时,使历史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以此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二是通过展示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增加课程的教学含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比如在讲授美洲三大文明这节课时,我边讲解边通过多媒体现代教学设施展示玛雅文字和金字塔,让学生透过大屏幕对久远的历史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这远比枯燥乏味的讲解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再比如,在讲授墨西哥革命时,我采用播放纪实影片录像带的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有所了解,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英语能力(因为影片是英文版的)。三是注意与学生沟通交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终目的。为了能够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在学期授课中,我通常会安排几次课上讨论。由于本科生没有太多的拉美史知识,我一般会提前告知学生要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能够事先有所准备,准备充分的学生就会非常愿意在课上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气氛活跃起来,也使教师和学生互动起来,实现了教学相长。有的时候,学生们的一些问题和看法较有见地,有助于我的科研和教学进一步提高。

第二,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高等学校的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强调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这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时代命题。我校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主旨也是与时俱进、创新不辍。可见,树立创新意识无论对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是十分重要的。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一个人只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才能有所创新,才能真正挖掘自己最大的潜能,才能有独立的个性,才能活出自我,才能达到教育人的目的。为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我除了讲授拉美史的基础知识外,还介绍学术界争论的主要问题和观点,力求让学生们了解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发问,突破思维定式和传统干扰,力求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逻辑思维,要有根有据地思考问题。通过让学生阅读历史文献资料,在学生了解基本史实、理论和资料的情况下,发现和思考问题,以培养学生独立、严谨的逻辑思维。

我反复强调学生要大量阅读(特别是要阅读一些外文资料),并要有问题意识。为了指导学生阅读和加强问题意识,我一般会在讲授下一节知识前事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看书,或布置一些专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系统看书。在学生陈述和讨论时,我鼓励学生不要怕错,大胆讲出自己的观点。在教学中,我看到学生有些观点不妥当时,并不全盘否定,而是先肯定学生思考中的闪光点,再指出其思路中哪里有问题,并引导他继续要看哪些书,这样不仅能有针对性找出问题所在,更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三,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历史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它不同于实用的应用型学科,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必然会有差异。拉美史作为世界史学科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历史学的特点。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对拉美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研究能力(“三基”)的培养。本科生是打基础的阶段,而研究生则处于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过渡阶段。鉴于两类学生的上述特点,在讲授拉美史课程中,我会根据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不同特点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研究能力的培养方面有所侧重。比如本科生,我强调要掌握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建立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为培养自身的研究能力创造条件;对于研究生,要求在强化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加强研究能力的培养。今年《光明日报》曾推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从我国开始研究生扩招后,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在人才数量上不足的问题,但同时又引发了新的问题,即研究生质量不高,甚至有人提出研究生本科化。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突出问题。我在研究生教学中对这一点深有感触。目前,拉美史的研究生大多是从地方院校考来的,由于受本地资源的限制,他们能够接触到拉美史方面的论著极为有限,因此纵使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兴趣进入拉美史研究生的学业生涯,但毕竟底子太薄,听课、学习都异常吃力。我很理解学生的困难,同时也感觉压力很大。为了能够在2~3年间保质保量地培养出合格的研究生,首先我在学生入学后找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学业情况和家庭情况以及他们对自己今后的学业生涯是否有什么设想,在基本情况清楚后,我就有的放矢,针对每个学生情况作培养设计方案。比如对基础极差的学生,我列出书单,要求他必须有计划地补上应该在本科生时期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力争尽快进入角色;对基础较好又有继续深造想法的学生,则提出高要求,必须看外国学者撰写的经典的专题性论著。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补课”后,也“归队”了,并开始阅读高质量的论著。我认为有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才能谈得上培养研究能力。

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关键是抓好学生的论文写作。不论对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论文写作都应该是他们学业生涯中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培养自我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我的体会是老师要注意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的想法和困难,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答疑解难。同时抓住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几个主要环节,如选题、构思、写作等,每个环节都不能忽略。这样,学生在老师一步一步的指导下,可以顺利而圆满地完成论文。最后,论文的反复修改也是十分必要的。往往一篇优秀的论文是需要经过反复修改,有相当部分是文字的修改。因为对于从事外国问题研究的人而言,必须花大力气阅读外文资料。在近些年的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或是因为外文基础较差,或是因为中文的缘故,在论文中出现了许多让人望文生义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不仅在本科生,而且在研究生中也大有越来越普遍的势态。阅读文献资料是进行任何研究的基础,也是研究能力的重要因素。设想如果一个语言能力很差的人,如何能够搞清楚资料中的观点,又如何让人明白自己的观点。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也就无从谈及保证论文质量。所以在这个方面,我自己的体会是,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不厌其烦,反复修改,严格把住论文质量关,正是因为如此,每当我看到学生顺利通过毕业答辩,或是荣获优秀论文奖的时候,都倍感欣慰。

本文仅就个人的一些理解谈了教学和科研体会,希望能够通过拉美史教学和科研,使更多的人了解拉美,对拉美产生兴趣,并希望在南开大学和历史学院的支持下,为我们国家培养拉美史专业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同类推荐
  • 新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新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以九龙山村为例,运用文化人类学和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对武义县九龙山村“下山脱贫”的社会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进行考察和研究。
  • 中国人的德行

    中国人的德行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他在书中对他所看到的中国社会作了一个全方位的鸟瞰。虽然不免有许许多多的偏见、误解与曲解。有的是西方人所固有的偏见与曲解,有的是文化上的误读和误解.但大体上还是勾勒出了一幅中国的社会的真实画卷。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具有理性的现代化的外来旁观者的深刻洞察力。
  • 惊魂探险2

    惊魂探险2

    误入鲸鱼的嘴里还能活着出来吗,美国的死亡谷真的有进无出吗,唐古拉有什么古怪?这些海底深山的险恶是真实遭遇还只是耸人听闻呢?
  •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本书所关注的主要是出生在浙江、也主要在浙江以及周边江南地区从事翻译活动的文学翻译家及其翻译艺术成就。作者力图将翻译理论思想的阐述与具体翻译实践的探讨结合起来,并将宏观的研究综述与微观的翻译文本分析结合起来,力图遵循相关翻译理论以及比较文学理论中的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对浙江文学翻译的成果作了客观的梳理和研究,对浙籍作家的杰出的翻译艺术以及相应的译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

    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

    《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是一种带着关爱温情和充分平等说理的交流,是一中尽可能文学的叙述和解析,其中有很多的和失恋者的理解沟通,有很多或动人,或震撼,或恐怖,或遗憾的从恋爱到失恋的真实人物故事,这些曾经真实存在并有了不同演变结局的人物故事,这些浸透了当事人男女感情悲凉,身心血泪,命运挫折忧伤的文字,是很值得任何一个处于相爱阶段的年轻人阅读的,做为一种借鉴,作为一种教训,作为一种人生的积累都可以。
热门推荐
  • 死亡年代

    死亡年代

    危机四伏的城市中,一条条在绝望中寻求希望的人们。机械化的身体,无限制造金属元素的“觉醒者”,随意制作的钢刀,却可以划破连子弹都无法杀死的丧尸,御剑飞行?用意念控制飘渺神剑,飞行绝不是问题。绝色丧尸,红粉骷髅,危机重重!
  • 证道成圣

    证道成圣

    星痕大陆,一片灵魂力量至上的大陆。实力为尊,适者生存。灵力分九阶,一阶为始,圣阶为尊。练气阶,聚灵期,结丹期,大乘期,完全体,无极体,究结体,魂圣,无上巅峰。一将功成万骨枯,无数人为追逐那更高的境界而身消道陨。也有不少人登峰造极,塑造一代传奇……
  • 圣裁荣耀

    圣裁荣耀

    圣元历·一二二八年在凯尔顿泽,二皇子寒赦于冰皇殿发动谋反,噬帝,血虎将军梦邪等为护先帝及皇储战死。血溅冰皇像三日未净,二皇子寒赦于第二日正式加冕,封号建恩,一党旧派被瓦解,降者官贬三级,爵位剥夺,反抗及逃亡者皆已服诛。至此,极星帝国迎来了真正的复苏!——————————《大陆纪元史·觉醒在北方的巨龙》
  • 乱世与勇者

    乱世与勇者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看他如何在这乱世之中,走向人生巅峰
  • 堕落之天使

    堕落之天使

    故事发生在世纪初期,暗夜魔灵为了征服人类,达到统治世界的目的,在暗夜王子的带领下来到了地球,为这场天地大战而暗自准备,而另一种族,肩负维护世界和平使命的天府之城的臣子们正在为选出一位能保护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神灵而激烈讨论着......
  • 上古世纪之死神归来

    上古世纪之死神归来

    他本是佣兵之王,回归都市,一次巧合,成为一个美女的保镖。游戏和现实的交替,杀戮与征服的世界,他该如何守护自己所爱之人。上古世纪,破碎虚空!无尽寰宇,葬满敌骨!无尽杀戮的时空,强者对弈的游戏。我伸掌,则光芒绽露,我闭掌,则黑夜临世。如果我一直握着刀,我就无法抱紧你;如果手上没有刀,我就不能保护你。所以我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请叫我死神!
  • 帝王维度:弑银录

    帝王维度:弑银录

    神与弑神的战争,金与银的邂逅,白色与黑色之间,究竟是摆脱命运还是被命运掌控?
  • 重生之乱世巨星

    重生之乱世巨星

    1997年香港回国祖国,现在的特区政府清正廉洁享誉世界,但是在回归前曾经有一段黑暗时期,形成一个贪污帝国,而这个贪污集团的首要成员就是…警察,据估计在1962-1972年之间贪污的金钱达到100亿港币,也就是现在的五千亿,一个重生的金融间谍如何掌控这个庞大的贪污帝国?《乱世》交流群:138947082
  • 禅衣

    禅衣

    罗刹星起,天下将乱。必有一人,身披血色禅衣,登高而起,聚天下英豪,掌乱世于手中。二十八星宿归位定乾坤,共掌天罡地煞,尊罗刹为王,定禅衣为圣。本在乱世之中,纵有安定之心,却无平淡之命。天命难违,宿命难躲,定数难逃。唯有伤尽方能放下,唯有放下方得救赎。这样的救赎,究竟是救人?还是就己?彼岸忘川,奈何桥畔,唯有一人,无法背叛。离人花下泪,坐禅衣始干。“得禅衣者,得天下。”
  • 晨光熹夏

    晨光熹夏

    简介:因为一次相遇,他们认识了彼此,他们彼此暗恋着对方,今年夏天最美丽的禁忌爱恋,欢迎收看【纯属作者原创,欢迎入坑】;原名:《晨光微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