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34400000115

第115章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公元254年,魏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紧跟着,公元258年,吴孙綝如法炮制,废孙亮,立孙休。大臣擅自决定皇帝的去留,在封建社会里,是属于大逆不道的行为,只有董卓才干得出来。所以,汉献帝衣带诏事发以后,甚至还发生过伏后事件,曹操也不敢轻易把献帝废掉。司马懿对于曹爽专权,曹芳暗弱,也未对这位邵陵厉公采取什么拥立新君的措施。但他的儿子司马师强大到足以不买旧秩序的帐,而且嫌曹芳这位帝王有碍他的发展,于是,废帝另立。他开了这个头以后,东吴的孙綝随后仿效,然后,他的弟弟司马昭也来这一手。这种不约而同的连锁反应现象,在历史上是常见的。

同年,九月称帝的孙休,十二月就把扶他上台的孙綝杀了,并诛三族。公元260年5月,被司马师选中为帝的曹髦,杀司马昭不成,反而因此受害。虽然一则成功,一则失败,但实际也是一种连锁反应。当然,曹髦敢于发难,也有可能是受孙休杀臣成功的启发,才敢贸然行事。

所以,在社会现象中,类似的事件,常常不期然地接连出现,蔚然成风,不是什么怪异。这种惊人的相像状况,联袂而来,绝非偶然,而是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在三国末期这类皇室衰微陵替,权臣予夺予取的事例,也是由于当时政权处于新旧交替之中很自然的产物。

包括在政治思潮、经济动态、社会风气等等精神领域中,也会发生连锁反应现象。因此,防患未然也好,因势诱导也好,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影响所及而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却说姜维传令退兵,廖化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虽有诏,未可动也。”张翼曰:“蜀人为大将军连年动兵,皆有怨望,不如乘此得胜之时,收回人马,以安民心,再作良图。”维曰:“善。”遂令各军依法而退,命廖化、张翼断后,以防魏兵追袭。

却说邓艾引兵追赶,只见前面蜀兵旗帜整齐,人马徐徐而退。艾叹曰:“姜维深得武侯之法也!”因此不敢追赶,勒军回祁山寨去了。

人心已厌战矣!

且说姜维至成都,入见后主,问召回之故。后主曰:“朕为卿在边庭,久不还师,恐劳军士,故诏卿回朝,别无他意。”维曰:“臣已得祁山之寨,正欲收功,不期半途而废。此必中邓艾反间之计矣。”后主默然不语。姜维又奏曰:“臣誓讨贼,以报国恩。陛下休听小人之言,致生疑虑。”后主良久乃曰:“朕不疑卿。卿且回汉中,俟魏国有变,再伐之可也。”姜维叹息出朝,自投汉中去讫。

比当年把诸葛亮召回来的谎,撒得要圆一些。

却说党均回到祁山寨中,报知此事。邓艾与司马望曰:“君臣不和,必有内变。”就令党均入洛阳,报知司马昭。昭大喜,便有图蜀之心,乃问中护军贾充曰:“吾今伐蜀如何?”充曰:“未可伐也。天子方疑主公,若一旦轻出,内难必作矣。旧年黄龙两见于宁陵井中,群臣表贺,以为祥瑞。”天子曰:‘非祥瑞也。龙者君象,乃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而在井中,是幽囚之兆也。’遂作《潜龙诗》一首,诗中之意,明明道着主公。其诗曰:

伤哉龙受困,不能跃深渊。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司马昭闻之,大怒,谓贾充曰:“此人欲效曹芳也?若不早图,彼必害我!”充曰:“某愿为主公早晚图之。”

董卓杀少帝,也因诗起。一个皇帝,到了借物咏怀的地步,而无其他手段,也够没落的了。

时魏甘露五年夏四月,司马昭带剑上殿。髦起迎之。群臣皆奏曰:“大将军功德巍巍,合为晋公,加九锡。”髦低头不答。昭厉声曰:“吾父子兄弟三人有大功于魏,今为晋公,得毋不宜耶?”髦乃应曰:“敢不如命!”昭曰:“潜龙之诗,视吾等如鳅鳝,是何礼也?”髦不能答。昭冷笑下殿。众官凛然。

髦归后宫,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人入内计议。髦泣曰:“司马昭将怀篡逆,人所共知。朕不能坐受废辱。卿等可助朕讨之!”王经奏曰:“不可。昔鲁昭公不忍季氏,败走失国。今重权已归司马氏久矣,内外公卿不顾顺逆之理,阿附奸贼,非一人也。且陛下宿卫寡弱,无用命之人。陛下若不隐忍,祸莫大焉。且宜缓图,不可造次。”髦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朕意已决,便死何惧!”言讫,即入告太后。王沈、王业谓王经曰:“事已急矣!我等不可自取灭族之祸,当往司马公府下出首,以免一死。”经大怒曰:“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敢怀二心乎!”王沈、王业见经不从,径自往报司马昭去了。

竟把这些叛变出卖的人视作知己,焉有不败之理?

少顷,魏主曹髦出内,令护卫焦伯聚集殿中宿卫苍头官僮三百余人,鼓噪而出。髦仗剑升辇,叱左右径出南阙。王经伏于辇前,大哭而谏曰:“今陛下领数百人伐昭,是驱羊而入虎口耳!空死无益。臣非惜命,实见事不可行也!”髦曰:“吾军已行,卿勿阻当。”遂望龙门而来。只见贾充戎服乘马,左有成倅,右有成济,引数千铁甲禁兵,呐喊杀来。髦仗剑大喝曰:“吾乃天子也!汝等突入宫廷,欲弑君耶?”禁兵见了曹髦,皆不敢动。贾充呼成济曰:“司马公养你何用?正为今日之事也。”济乃绰戟在手,回顾充曰:“当杀耶?当缚耶?”充曰:“司马公有令:只要死的!”成济拈戟,直奔辇前。髦大喝曰:“匹夫敢无礼乎?”言未讫,被成济一戟刺中前胸,撞出辇来,再一戟,刃从背上透出,死于辇傍。焦伯挺枪来迎,被成济一戟刺死。众皆逃走。王经随后赶来,大骂贾充曰:“逆贼安敢弑君耶?”充大怒,叱左右缚定,报知司马昭。昭入内,见髦已死,乃佯作大惊之状,以头撞辇而哭,令人报知各大臣。

这种新的统治者对于旧的统治者的残酷屠杀,在封建社会里,是正式改朝换代前经常出现的插曲。由于这种东方式的权力更迭,总是按其专制政体的野蛮血腥程度来决定屠杀的规模,所以,不流血是不可能的。

时太傅司马孚入内,见髦尸首,枕其股而哭曰:“弑陛下者,臣之罪也!”遂将髦尸用棺椁盛贮,停于偏殿之西。昭入殿中,召群臣会议。群臣皆至,独有尚书仆射陈泰不至。昭令泰之舅尚书荀召之。泰大哭曰:“论者以泰比舅,今舅实不如泰也!”乃披麻带孝而入,哭拜于灵前。昭亦佯哭而问曰:“今日之事,何法处之?”泰曰:“独斩贾充,少可以谢天下耳。”昭沉吟良久,又问曰:“再思其次。”泰曰:“惟有进于此者,不知其次。”昭曰:“成济大逆不道,可剐之,灭其三族。”济大骂昭曰:“非我之罪,是贾充传汝之命。”昭令先割其舌。济至死叫屈不绝。弟成倅亦斩于市,尽灭三族。后人有诗叹曰:

司马当年命贾充,弑君南阙赭袍红。

却将成济诛三族,只道军民尽耳聋。

司马昭顶会表演的。

这两个家伙当了替罪羊,所以,助恶者的命运,也不是总讨好的。

昭又使人收王经全家下狱。王经正在廷尉厅下,忽见缚其母至,经叩头大哭曰:“不孝子累及慈母矣!”母大笑曰:“人谁不死?正恐不得死所耳!以此弃命,何恨之有!”次日,王经全家皆押赴东市,王经母子含笑受刑。满城士庶,无不垂泪。后人有诗曰:

汉初夸伏剑,汉末见王经。

贞烈心无异,坚刚志更清。

节如泰华重,命似羽毛轻。

母子声名在,应同天地倾。

太傅司马孚请以王礼葬曹髦,昭许之。贾充等劝司马昭受魏禅,即天子位。昭曰:“昔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故圣人称为至德。魏武帝不肯受禅于汉,犹吾之不肯受禅于魏也。”贾充等闻言,已知司马昭留意于子司马炎矣,遂不复劝进。是年六月,司马昭立常道乡公曹璜为帝,改元景元元年。璜改名曹奂,字景召,乃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也。奂封昭为丞相晋公,赐钱十万,绢万匹。其文武多官,各有封赏。

早有细卒报入蜀中,姜维闻司马昭弑了曹髦,立了曹奂,喜曰:“吾今日伐魏,又有名矣。”遂发书入吴,令起兵,问司马昭弑君之罪,一面奏准后主,起兵十五万,车乘数千辆,皆置板箱于上;令廖化、张翼为先锋,化取子午谷,翼取骆谷。维自取斜谷,皆要出祁山之前取齐。三路兵并起,杀奔祁山而来。

若夏侯霸如此说,还多少近情理一些,姜维屡次三番弹这个老调,就有些莫名其妙了。中国人之好管闲事,好替别人操心,好插手到人家内部事务中去的这种“热心肠”,实在是不敢恭维的。

时邓艾在祁山寨中训练人马,闻报蜀兵三路杀到,乃聚诸将计议。参军王瓘曰:“吾有一计,不可明言,见写在此,谨呈将军台览。”艾接来展看毕,笑曰:“此计虽妙,只怕瞒不过姜维。”瓘曰:“某愿舍命前去。”艾曰:“公志若坚,必能成功。”遂拨五千兵与瓘。

瓘连夜从斜谷迎来,正撞蜀兵前队哨马。灌叫曰:“我是魏国降兵,可报与主帅。”哨军报知姜维。维令拦住余兵,只教为首的将来见。瓘拜伏于地曰:“某乃王经之侄王瓘也。近见司马昭弑君,将叔父一门皆戮,某痛恨入骨。今幸将军兴师问罪,故特引本部兵五千来降,愿从调遣,剿除奸党,以报叔父之恨。”维大喜,谓瓘曰:“汝既诚心来降,吾岂不诚心相待?吾军中所患者,不过粮耳。今有粮车数千,见在川口,汝可运赴祁山,吾只今去取祁山寨也。”瓘心中大喜,以为中计,忻然领诺。姜维曰:“汝去运粮,不必用五千人,但引三千人去,留下二千引路,以打祁山。”瓘恐维疑惑,乃引三千兵去了。维令傅佥引二千魏兵,随征听用。

又来一次将计就计,这是《三国演义》里使用最频繁的计谋。看来,也是人类欺诈行为太多太多的缘故吧。

忽报夏侯霸到。霸曰:“都督何故准信王瓘之言也?吾在魏,虽不知备细,未闻王瓘是王经之侄。其中多诈,请将军察之。”维大笑曰:“我已知王瓘之诈,故分其兵势,将计就计而行。”霸曰:“公试言之。”维曰:“司马昭奸雄,比于曹操,既杀王经,灭其三族,安肯存亲侄于关外领兵?故知其诈也。仲权之见,与我暗合。”于是姜维不出斜谷,却令人于路暗伏,以防王瓘奸细。不旬日,果然伏兵捉得王瓘回报邓艾下书人来见。维问了情节,搜出私书。书中约于八月二十日从小路运粮,送归大寨,却教邓艾遣兵,于坛山谷中接应。维将下书人杀了,却将书中之意改作八月十五日,约邓艾自率大兵于坛山谷中接应;一面令人扮作魏军,往魏营下书。一面令人将现在粮车数百辆卸了粮米,装载干柴茅草引火之物,用青布罩之,令傅佥引二千原降魏兵,执打运粮旗号。维却与夏侯霸各引一军,去山谷中埋伏;令蒋舒出斜谷,廖化、张翼俱各进兵,来取祁山。

邓艾,放牛娃出身,钟会,高官子弟,姜维,地方实力派,这种出身的文化背景,社会因素,便决定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难以协和,官僚与豪门之间的容易沟通。钟会甚藐视邓艾,却与姜维甚相得;行伍里成长起来的邓艾,与地方上打拼起来的姜维,生活道路不同,人生际遇差异,于是在性格上,邓欠缺姜之灵动活络,姜不如邓之卓绝坚定。姜之不拘泥一法,难以守恒,邓之总一个心眼,失之呆板。这一仗打下来,论武艺,不分伯仲,论智慧,邓在姜下。姜胜轻松,败也轻松,邓输得很累,赢得更累。尽管后来邓艾侥幸灭蜀,阿斗不战而降,这个放牛娃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吹起牛皮来:“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但“有识者笑之”。这个“深自矜伐”的邓艾,最后为其自以为是的迂执及不知高低深浅,付出了一世英名和全家老少的性命。

却说邓艾得了王瓘书信,大喜,急写回书,令来人回报。至八月十五日,邓艾引五万精兵,径往坛山谷中来;远远使人凭高眺探,只见无数粮草,接连不断,从山凹中而行。艾勒马望之,果然皆是魏兵。左右曰:“天已昏暮,可速接应王瓘出谷口。”艾曰:“前面山势掩映,倘有伏兵,急难退步,只可在此等候。”正言间,忽两骑马骤至,报曰:“王将军因将粮草过界,背后人马赶来,望早救应。”艾大惊,急催兵前进。时值初更,月明如昼,只听得山后呐喊。艾只道王瓘在山后厮杀,径奔过山后时,忽树林后一彪军撞出,为首蜀将傅佥,纵马大叫曰:“邓艾匹夫,已中吾主将之计,何不早早下马受死?”艾大惊,勒回马便走。车上火尽着,那火便是火号,两势下蜀兵尽出,杀得魏兵七断八续,但闻山下山上只教“拿住邓艾的赏千金,封万户侯”。吓得邓艾弃甲丢盔,撇了坐下马,杂在步军之中,爬山越岭而逃。姜维、夏侯霸只望马上为首的径来擒捉,不想邓艾步行走脱。维领得胜兵,去接王瓘粮车。

却说王瓘密约邓艾,先期将粮草车仗整备停当,专候举事。忽有心腹人报:“事已泄漏,邓将军大败,不知性命如何。”瓘大惊,令人哨探,回报三路兵围杀将来,背后又有尘头大起,四下无路。瓘叱左右,令放火尽烧粮草车辆。一霎时,火光突起,烈焰烧空。瓘大叫曰:“事已急矣,汝等宜死战!”乃提兵望西杀出。背后姜维三路追赶,维只道王灌舍命撞回魏国,不想反杀入汉中而去。瓘因兵少,只恐追兵赶上,遂将栈道并各关隘皆烧毁。姜维恐汉中有失,遂不追邓艾,提兵连夜抄小路来追杀王灌。瓘被四面蜀兵攻击,投黑龙江而死。余兵尽被姜维坑之。维虽然胜了邓艾,却折了许多粮草,又毁了栈道,乃引兵还汉中。

打仗和做生意一样,名义上赚了钱,实际上搭进去老本,就有点不划算了。

邓艾引部下败兵逃回祁山寨内,上表请罪,自贬其职。司马昭见艾数有大功,不忍贬之,复加厚赐。艾将原赐财物尽分给被害将士之家。昭恐蜀兵又出,遂添兵五万,与艾守御。姜维连夜修了栈道,又议出师。正是:

连修栈道兵连出,不伐中原死不休。

未知胜败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大势已去,无法挽回,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努力,眼看着悲剧结局一步步逼近,这才是令有心人最为痛苦的事情。

《三国志》裴注引孙盛批评姜维之言:“违君徇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害加旧邦,不可道义,败不死难,不可谓节。”其实,孙盛所说只是一个泛泛的标准,不足为训。在中国,知识分子更看重的是知遇之恩,受人之托,义重如山,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如果说,刘备死时,把阿斗托孤给了孔明,那么,孔明死时,也同样是将这个国家托付给了姜维。他必须要为这一份承担,义不容辞地付出他的全部。他未能挽大厦于既倒,这是历史的颓势所至,然而,他以生命履行了诺言,别人还能深责他什么呢?

卻正是深知姜维的朋友,他说:“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从他所写的这个姜维身上,几乎看到诸葛亮的影子。虽然重复前人的路,把一生毁了,但如此重然诺,讲情义,为朋友奉献自己,不也令人景仰吗?

同类推荐
  • 金陵秋

    金陵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 青少年快读中华传统文化书系(最新图文普及版):史记

    青少年快读中华传统文化书系(最新图文普及版):史记

    本书记载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涉及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医学方面,几乎囊括了当时人类思想活动的全部内容。
  • 四库全书精华:经部第一卷

    四库全书精华:经部第一卷

    被称为“汗牛充栋,文化渊薮”的《四库全书》的编纂工程浩大,机构庞杂,人员众多,除以刘统勋、于敏中等30人为正副总裁外,下设总纂外、总阅处和总校官等,据“《四库全书》在事诸臣职名清单”所载,有362人在与了编纂工作,而其中又以总纂官纪昀、陆锡熊、戴震为最有力。《全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百科全书,文化长城。
  • 凤凰池

    凤凰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极对

    极对

    无聊的世界,有天不无聊了,那么我该怎么做呢?不过......这不就我所期待的吗?
  • 疯狂武装太空船

    疯狂武装太空船

    一艘来自另外一个地球的超级太空船,幸运的选中了主角,从此主角开始牛X了!主角说道:“本公司承接一切军火生意,上到航空母舰,下到子弹,要什么就卖什么!但是本公司的核武器不卖给恐怖分子。”老美说道:“为什么老是山寨我们美利坚的武器啊!我们强烈反对贵公司出售F22隐形战斗机!”主角得意道:“反对无效!如果再反对,我就不卖精神药物给美利坚!”憋屈的美利坚只能默认!主角有了太空船,主角很得意的宣布:“美女我要最漂亮的,土地我要最大的,房子我要住最好的,钞票是用来取暖的!”书友群:195848655欢迎各位书友加入,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 征战之辉煌

    征战之辉煌

    这是一个发生在辉煌大陆击败入侵者万年后的故事,这里有兄弟、有热血;有情人,有幸福;有战斗,既有惨烈也有辉煌。
  • 豪门老公宠爱我

    豪门老公宠爱我

    A市萧家大小姐嫁给残废,她想守活寡吗?可当婚礼上的男人曝光,女人们猩红了一双眼:“嫁给这样的男人,要我守一辈子活寡我也愿意。”都说她容颜倾城,这才勾走了他的心魂,可他们却不知道,这场婚姻只是一场密谋已久的设计。而当她满怀欢喜时,迎来的却是他的冷漠无情。一纸离婚协议,她辗转天涯海角治愈情伤,却还是逃不过算计伤害。三年后归来,他爱她如命。有一天,她当着他的面对另一个男人承诺了一生……于是第二天,他把她掳到了民政局,对她说:“安,我们重新开始。”她说:“沈君陌,我不爱了。”他苍白着脸色说:“不爱没关系,我爱就可以。”她微笑:“我不稀罕时过境迁的爱。”而她不知道的是,曾经无数个深夜里,有个男人愿意在楼下的路灯旁看着她的窗一夜不眠……
  • 獠牙

    獠牙

    古老的东方大陆,是个充满神秘和传奇的地方,传说中,在这片大陆上曾经存在过一支特殊的种族。他们拥有一批肉体强悍,精神顽强,斗志不屈,杀意冷酷的铁血战士,对待敌人是不死不休,可以为了信仰和尊严,荣誉和使命,而流尽体内最后一滴血。在他们身上,都文着一头赤眼四翅的魔獠。最强者则有最高荣誉:獠牙!有时……这些传说可能是真的。
  • 逃妃爱爬墙:娘子娘子你别跑

    逃妃爱爬墙:娘子娘子你别跑

    她苏笑可是很牛逼的,阎王殿走一遭没事儿,黑白无常她哥们儿,阎王殿的老大她终极外挂,看玩笑,一个口哨让她家狼儿咬死你个臭不要脸的信不信?“贵妃娘娘,你去下边儿的时候给咱阎王宝贝儿带句话,就说:她家笑宝贝的人,好生款待着”却不想狂妄自大却遇到了他,一袭白衣如雪,手抚萧瑟琴,一枚谦谦君子的打扮却不想这才是最大的boss。“娘子,我们啪啪啪”“……”拒绝小三拒绝虐是本葫芦唯一的写作宗旨。女主各种吊炸天,男主各种腹黑不要脸。欲知详情,多多关注。
  • 毒刺

    毒刺

    暗黑诡异的筹划与杀伐卑鄙无耻的权色与阴谋幻化万千的情缘与温柔!开了新书,书名:《我的江山美人》书号:150597,请老书友去试下毒!
  • 侠岚之侠岚圣女

    侠岚之侠岚圣女

    14年前,也就是辗迟被辣妈收养的那一年。玖宫岭被零侵入,一位侠岚抱着一个婴儿跑下山,后面跟着一大群重零。那位侠岚看零快追上了,没办法,只好把婴儿放在地上,自己引开零。
  • 丫头,从头再爱吧

    丫头,从头再爱吧

    为什么总裁牺牲一生去爱一个让自己讨厌的女人?最后却让自己沦陷!
  • 花开并蒂爱上你

    花开并蒂爱上你

    凤岚国大皇子澜亲王在被心爱的人杀死时,才发现他最爱的人却是最恨他的人,而他最恨的那个人却爱他最深!当封墨杀了自己后,自己的灵魂看见自己最恨的人跪在封墨面前,只求封墨将自己的尸体与他合葬!那一刻自己心想如果一切可以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