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34400000038

第38章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诸葛亮隐居在南阳卧龙岗,自比管仲、乐毅,有经天纬地之才,所有认识他、知道他、了解他的人,无不承认不及他的万一,把他看成是周之吕望,汉之张良。这样一个众望所归的智士,为什么过着表面上看来是出世的生活?

当时,天下纷争,群雄竞起,正是汉王朝所谓气数已尽以后,统一局面的结束,分化瓦解的开始,因此,合后之分,是一种必然,治后之乱,也是一种必然。明眼人看得出,在新的一轮角逐中,若不经过长期而反复的、严峻而痛苦的较量、争斗、火并、厮杀,一个能够领袖群伦、重新构筑统一的人物,是产生不出来的。诸葛亮站在漩涡外,有他自己的思考,即使有济世良才,能力挽狂澜吗?在他回答徐庶说的话中:“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表明了他对于这种无望中挣扎的不抱希望和拒绝心理,正是这份清醒,才能有“我本是,卧龙岗,闲散的人”的潇洒。

然而,中国的知识分子,与这块灾难深重的土地,有着如同母体脐带相连似的息息相关的命运。所以,忧国忧民,是知识分子心灵中,一份永远推卸不掉的沉重负担。于是,干预也好,隐遁也好,便有每个人独特的表示关注的方式。入世,是一种关注;出世,也未必不是一种关注。诸葛亮身在茅庐,心系寰内。虽耕读自娱,但诗中“改尽江山旧”的情怀抒发,说明世间的一切,仍时刻萦系在他脑海之中。

诸葛亮不想入世,诸葛亮的朋友也不赞成他入世,他知道,他的朋友也知道,他入世未必于世有补,不得其时、徒费心力的悲剧在等待着他。可他终于难逃这种忧国忧民的心狱,还是走出了南阳诸葛庐。

这也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悲剧。

却说徐庶趱程赴许昌。曹操知徐庶已到,遂命荀或、程昱等一班谋士往迎之。庶入相府,拜见曹操。操曰:“公乃高明之士,何故屈身而事刘备乎?”庶曰:“某幼逃难,流落江湖,偶至新野,遂与玄德交厚。老母在此,幸蒙慈念,不胜愧感。”操曰:“公今至此,正可晨昏侍奉令堂,吾亦得听清诲矣。”庶拜谢而出,急往见其母,泣拜于堂下。母大惊曰:“汝何故至此?”庶曰:“近于新野事刘豫州,因得母书,故星夜至此。”徐母勃然大怒,拍案骂曰:“辱子飘荡江湖数年,吾以为汝学业有进,何其反不如初也?汝既读书,须知忠孝不能两全,岂不识曹操欺君罔上之贼?刘玄德仁义布于四海,况又汉室之胄,汝既事之,得其主矣。今凭一纸伪书,更不详察,遂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汝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耳!”骂得徐庶拜伏于地,不敢仰视。母自转入屏风后去了。少顷,家人出报曰:“老夫人自缢于梁间。”徐庶慌入救时,母气已绝。后人有徐庶母赞曰:

徐庶竟不识曹操之诈乎?

这样的结果,是徐庶始料不及的。这不禁令人怀疑,他真是个其智十倍于程昱的谋士吗?

贤哉徐母,流芳千古。守节无亏,于家有补。教子多方,处身自苦。气若丘山,义出肺腑。赞美豫州,毁触魏武。不畏鼎镬,不惧刀斧。唯恐后嗣,玷辱先祖,伏剑同流。断机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贤哉徐母,流芳千古!

徐庶见母已死,哭绝于地,良久方苏。曹操使人赍礼吊问,又亲往祭奠。徐庶葬母柩于许昌之南原,居丧守墓。凡操有所赐,庶俱不受。

时操欲商议南征,荀彧谏曰:“天寒未可用兵,姑待春暖,方可长驱大进。”操从之,乃引漳河之水作一池,名玄武池,于内教练水军,准备南征。

却说玄德正安排礼物,欲往隆中谒诸葛亮。忽人报:“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玄德曰:“此莫非即孔明否?”遂整衣出迎,视之,乃司马徽也。玄德大喜,请入后堂高坐,拜问曰:“备自别仙颜,日因军务倥偬,有失拜访。今得光降,大慰仰慕之私。”徽曰:“闻徐元直在此,特来一会。”玄德曰:“近因曹操囚其母,徐母遣人驰书,唤回许昌去矣。”徽曰:“此中曹操之计矣。吾素闻徐母最贤,虽为操所囚,必不肯驰书召其子,此书必诈也。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玄德惊问其故。徽曰:“徐母高义,必羞见其子也。”玄德曰:“元直临行,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徽笑曰:“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玄德曰:“先生何出此言?”徽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州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唯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玄德曰:“何颍州之多贤乎?”徽曰:“昔有殷馗善观天文,尝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时云长在侧曰:“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徽笑曰:“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比之。”云长问:“那二人?”徽曰:“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众皆愕然。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不住。徽出门,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言罢,飘然而去。玄德叹曰:“真隐居贤士也。”

看来,感情因素颇能左右决策。

一开始,这位谁也不买账的关老爷,就对孔明心生嫌隙。

水镜先生“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这八个字,便成了诸葛亮一生不幸的谶语。

次日,玄德同关、张并从人等来隆中。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而作歌曰:

苍天如圆盖,陆地如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玄德闻歌,勒马唤农夫问曰:“此歌何人所作?”答曰:“乃卧龙先生所作也。”玄德曰:“卧龙先生住何处?”农夫曰:“自此山之南,一带高岗,乃卧龙冈也。冈前疏林内茅庐中,即诸葛先生高卧之地。”玄德谢之,策马前行。不数里,遥望卧龙冈,果然清景异常。后人有古风一篇,单道卧龙居处。诗曰: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湲飞石髓。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映松文。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玄德来到庄前下马,亲叩柴门。一童出问。玄德曰:“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童子曰:“我记不得许多名字。”玄德曰:“你只说刘备来访。”童子曰:“先生今早少出。”玄德曰:“何处去了?”童子曰:“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玄德曰:“几时归?”童子曰:“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玄德惆怅不已。张飞曰:“既不见,自归去罢了。”玄德曰:“且待片时。”云长曰:“不如且归,再使人来探听。”玄德从其言,嘱付童子:“如先生回,可言刘备拜访。”遂上马。行数里,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观之不已。

刘备应该印张名片,省得这样啰啰唆唆自报家门。不过,“皇叔”算是什么官职呢?

忽见一人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杖藜从山僻小路而来。玄德曰:“此必卧龙先生也。”急下马向前施礼,问曰:“先生非卧龙否?”其人曰:“将军是谁?”玄德曰:“刘备也。”其人曰:“吾非孔明,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也。”玄德曰:“久闻大名,幸得相遇,乞即席地权坐,请教一言。”二人对坐于林间石上,关、张侍立于侧。州平曰:“将军何故欲见孔明?”玄德曰:“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欲见孔明,求安邦定国之策耳。”州平笑曰:“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定,人不得而强之乎?”玄德曰:“先生所言,诚为高见。但备身为汉胄,合当匡扶汉室,何敢委之数与命?”州平曰:“山野之夫,不足与论天下事。适承明问,故妄言之。”玄德曰:“蒙先生见教。但不知孔明往何处去了?”州平曰:“吾亦欲访之,正不知其何往。”玄德曰:“请先生同至敝县若何?”州平曰:“愚性颇乐闲散,无意功名久矣。容他日再见。”言讫,长揖而去。玄德与关、张上马而行。张飞曰:“孔明又访不着,却遇此腐儒,闲谈许久。”玄德曰:“此亦隐者之言也。”三人回至新野。

东汉党锢之祸,其实就是持续性的、大规模的迫害知识分子的运动,大批有才有智之士,报国为民之流,杀的杀,关的关,余下的,不是放逐,就是远遁,不是名列另册,就是永不叙用。当时很多有志之士,都不得不远离洛阳,藏身林下,躲脱混乱,逃避庸俗。一个政权及其统治集团所形成的政治中心,对文化精英阶层失去了号召力,更失去了凝聚力,甚至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大概,也是其末日来临之时了。

崔州平“顺天者逸,逆天者劳”这八个字,诸葛亮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过了数日,玄德使人探听孔明。回报曰:“卧龙先生已回矣。”玄德便教备马。张飞曰:“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人而闭之门也。’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遂上马,再往访孔明。关、张亦乘马相随。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将近茅庐,忽闻路傍酒店中有人作歌。玄德立马听之。其歌曰:

这话说出口来,便是小人嘴脸。做过小本生意的买卖人,是习惯于掂斤簸两的。

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君不见东海老叟辞荆蓁,后车遂与文王亲。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硭砀隆准公。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英风。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两人非际圣天子,至今谁复识英雄?

歌罢,又有一人击桌而歌。其歌曰:

吾皇提剑清寰海,创业垂基四百载。桓灵季业火德衰,奸臣贼子调鼎鼐。青蛇飞下御座旁,又见妖虹降玉堂。群盗四方如蚁聚,奸雄百辈皆鹰扬。吾侪长啸空拍手,闷来村店饮村酒。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二人歌罢,抚掌大笑。

玄德曰:“卧龙其在此间乎?”遂下马人店。见二人凭桌对饮,上首者白面长须,下首者清奇古貌。玄德揖而问曰:“二公谁是卧龙先生?”长须者曰:“公何人,欲寻卧龙何干?”玄德曰:“某乃刘备也。欲访先生,求济世安民之术。”长须者曰:“吾等非卧龙,皆卧龙之友也。吾乃颍州石广元,此位是汝南孟公威。”玄德喜曰:“备久闻二公大名,幸得邂逅。今有随行马匹在此,敢请二公同往卧龙庄上一谈。”广元曰:“吾等皆山野慵懒之徒,不省治国安民之事,不劳下问。明公请自上马,寻访卧龙。”

当时诸侯征伐,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迫使一部分知识分子逃避严峻的现实,远遁山林,避祸村野,崇尚庄老,追求无为,这也是看透了一切以后的旷达。诸葛亮所以和这些人过从甚密,自是思想上有共鸣之处。

玄德乃辞二人,上马投卧龙冈来。到庄前下马,扣门问童子曰:“先生今日在庄否?”童子曰:“现在堂上读书。”玄德大喜,遂跟童子而入。至中门,只见门上大书一联,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玄德正看间,忽闻吟咏之声,乃立于门侧窥之。见草堂之上,一少年拥炉抱膝歌曰: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这两句话在诸葛亮的《诫子书》里写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玄德待其歌罢,上草堂施礼曰:“备久慕先生,无缘拜会。昨因徐元直称荐,敬至仙庄,不遇空回。今特冒风雪而来,得瞻道貌,实为万幸。”那少年慌忙答礼曰:“将军莫非刘豫州,欲见家兄否?”玄德惊讶曰:“先生又非卧龙耶?”少年曰:“某乃卧龙之弟诸葛均也。愚兄弟三人,长兄诸葛瑾,现在江东孙仲谋处为幕宾,孔明乃二家兄。”玄德曰:“卧龙今在家否?”均曰:“昨为崔州平相约,出外闲游去矣。”玄德曰:“何处闲游?”均曰:“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玄德曰:“刘备直如此缘分浅薄,两番不遇大贤。”均曰:“少坐献茶。”张飞曰:“那先生既不在,请哥哥上马。”玄德曰:“我既到此间,如何无一语而回?”因问诸葛均曰:“闻令兄卧龙先生熟谙韬略,日看兵书,可得闻乎?”均曰:“不知。”张飞曰:“问他则甚!风雪甚紧,不如早归。”玄德叱止之。均曰:“家兄不在,不敢久留车骑,容日却来回礼。”玄德曰:“岂敢望先生枉驾。数日之后,备当再至。愿借纸笔作一书,留达令兄,以表刘备殷勤之意。”均遂进文房四宝。玄德呵开冻笔,拂展云笺,写书曰:

备久慕高名,两次晋谒,不遇空回,惆怅何似!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虽有匡济之诚,实乏经纶之策。仰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达,再容斋戒熏沐,特拜尊颜,面倾鄙悃,统希鉴原。

这倒是刘备为人厚道之处,实话实说。

玄德写罢,递与诸葛均收了,拜辞出门。均送出,玄德再三殷勤致意而别。

方上马欲行,忽见童子招手篱外,叫曰:“老先生来也。”玄德视之,见小桥之西,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著一驴,后随一青衣小童,携一葫芦酒,踏雪而来。转过小桥,口吟诗一首,诗曰: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

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玄德闻歌曰:“此真卧龙矣。”滚鞍下马,向前施礼曰:“先生冒寒不易,刘备等候久矣。”那人慌忙下驴答礼。诸葛均在后曰:“此非卧龙家兄,乃家兄岳父黄承彦也。”玄德曰:“适间所吟之句,极其高妙。”承彦曰:“老夫在小婿家观《梁父吟》,记得这一篇,适过小桥,偶见篱落间梅花,故感而诵之,不期为尊客所闻。”玄德曰:“曾见令婿否?”承彦曰:“便是老夫也来看他。”玄德闻言,辞别承彦,上马而归。正值风雪又大,回望卧龙冈,悒怏不已。后人有诗单道玄德风雪访孔明,诗曰:

真是写得波澜起伏,层出不穷。

罗贯中为了突出刘备之诚,用了整整一回篇幅,见谁都误以为是诸葛亮,多次重复同一情节,结果,倒把刘备写得有些呆傻气了。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

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

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早新春,乃命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熏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关、张闻之不悦,遂一齐入谏玄德。正是:

高贤未服英雄志,屈节偏生杰士疑。

未知其言若何,下文便晓。

听书,是一种中国式的读书方式。因为老百姓文化程度不高,识字者少,况且在印刷术未普及前,书籍为手抄本,其价昂贵,一般人难以问津。所以,就由一个识字的人,念给大家听,像后来的读报一样。慢慢地,说书成为一门职业,陆游那首“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诗,表明远在南宋时期,就有这种口头文学。

因为是为老百姓说书,便不可能不带有浓厚的民间色彩,不可能不反映老百姓的心愿和诉求。说书人要使听众耐心坐下来,不抽签,不退场,不起哄,不叫倒好,就必须了解听众“喜闻乐见”些什么。一、必须要与老百姓同声共气,呼吸相通;二、必须要爱其所爱,仇其所仇,善其所善,恶其所恶。《三国演义》这部书能够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主要原因,就在贯穿全书的这种难能可贵的平民精神。

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场,为《三国演义》的重要章节,这样下力气描写,不仅仅构置悬念地吸引注意,重锣密鼓地突出人物,更是一种张扬正气的政治取向,一种道德高度的价值宣示。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讲权谋的书,那么在善于弄权方面,当数曹操为第一好手,无人能过之;同样,在精于用谋方面,当数诸葛亮为第一谋士,无人能出其右。这两位,善恶对峙,正邪较量,贯穿全书,一以“宁我负人,人毋负我”的杀戮开场,满纸血腥,一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终结,万世流芳。所以《三国演义》从早期的《说三分》群体创作,到罗贯中的成书,当然要对刘玄德三顾茅庐,诸葛亮第一次出场,绘声绘色,不怕重复,浓墨重彩,不惜工本,力求在读者心目中将高大形象树立起来。

同类推荐
  • 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

    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

    由二十四不经典著作组合而成的《二十四史》,其成就和意义绝不仅仅局限在历史方面。就像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的初衷一样,从中既可察时势之变、误决策得失、学领导智慧。古人几千年积淀下来的领导智慧,从文化上有着割舍不断的延续性,从应用上有着极具可操作性的现实意义。因此,从领导学的角度开掘《二十四史》这座智慧的宝库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本书对《二十四史》中有关领导智慧的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条文清晰,是读着轻松阅读、理解深入、掌握到位。
  • 何典

    何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记载和评述了乾嘉道咸间各经学家的生平及其学术成就,收罗甚博。此次整理本以《辛巳丛编》6卷本为底本,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的光绪八年《敬跻堂丛书》12卷本对校,并以广雅书局校抄本参校。
  • 传世藏书——文心雕龙(上)

    传世藏书——文心雕龙(上)

    《文心雕龙[1]》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汉族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
  • 感动中国学生的国学经典

    感动中国学生的国学经典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本书主要介绍了感动中国学生的国学经典。
热门推荐
  • 风吹梧桐雪飞沙

    风吹梧桐雪飞沙

    她是冰一样的存在,一旦触碰就会被冻结,所以她不与人接触。他家世雄厚,有才有名,却对她情有独钟,是他喜欢找虐,还是真的非她不爱?霸道女总裁,快到怀里来。命运之神或许在第一秒就已经安排好的故事的结局,只是他觉得,大团圆结局,不该来的那么轻易,而是多一点点波折,因为只有这样,经历的人才会去用心珍惜所得到的幸福。
  • 给孩子一颗坚韧的心

    给孩子一颗坚韧的心

    本书通过大量经典生动的故事和精炼的点评,使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培养顽强的意志,树立强大的信念,激发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提高抵御挫折的能力,调整人生的态度,为稳步走向成功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 唯逸不可

    唯逸不可

    在天的另一边,是不是还有一个你在等我?穿越时空也爱我。
  • 三才启示录

    三才启示录

    三才者,天地人。求仙之路,本就是人定胜天的过程,正所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本小说描述了具有当代科学知识的少年,偶然间乘坐单人空间穿梭机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这里有元气、魂力、炼体的修炼法门,也有器术、体术、魂术、武术、灵兽等运用之道,还有丹药、兵器、阵法、符咒等研炼之道,力图通过涵玄幻小说各种因素,多个侧面展现一个玄妙莫测的仙魔世界,更重要的是体悟一个与当代人类发展方式不同的道路,期望在带给读者阅读愉快的同时,留有一丝对当代人类文明的反思。
  • 都市小电工

    都市小电工

    马峰是快要破产的棉纺厂的子弟,化工大学毕业后,无奈的面对事实找了个不对口的电工工作。在工作中不小心被多次电到,但他也由此因祸得福……
  • 独家挚爱,首席妻萌萌哒

    独家挚爱,首席妻萌萌哒

    跟一个刚认识并且比自己大八岁的男人结婚,这大概是她人生中最冲动的一次叛逆。只是,他眼底的深情从何而来?婚后,他一直付出帮助自己,却总是在她遇到艰难的时候,第一个挺身而出,从排斥到依赖,直到深爱,情到浓处揭开谜局。离开多年的女友拎着孩子上门认亲,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他们长的那么像,怎么不是炎家的种?”那一刻她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不肯低头认输,“不管怎样,炎太太的头衔是我的。”两个人的婚姻,一个人的痛,婚姻的开始是痛苦,婚姻的结束是仇恨,她没有想到,嫁给他是痛苦的开始。当他的小妻子不再心系于他时,他才发现,她长大了,并不听凭他的安排,好在他比她更加的坚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商培养书——青少年情商培训辅导

    情商培养书——青少年情商培训辅导

    培养青少年的高情商是基成长和成才的坚固基石。当今社会,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高情商的人往往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不畏困难,笑对人生,从而离成功更近。
  • 战神昊天

    战神昊天

    欧阳轩本是上天的宠儿,他是大陆四大圣体之首的圣元体,在没有觉醒自身体内的血脉时,他受尽了白眼和嘲讽。在一次无意间他得到上一届圣元体拥有者的帮助,觉醒自身体内血脉,同时也得到属于本是圣元体应属的神器——昊天塔,从此他走上一条充满危险和重重困难的道路,且看他如何一步步的成为大陆的顶尖强者,也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代战神。
  • 总裁的霸爱:心,没有替身

    总裁的霸爱:心,没有替身

    他是全球金融企业的龙头,年纪轻轻的黄金单身汉。她是他的爱慕者,为了他,她从垃圾中学冲上了名牌大学。她成为了他的秘书,平行线开始交集,她发现了他的许多事,他也开始去在意她。爱,已经深根发芽了,我,不会放手!
  • 黑执事:主仆间的完美配合

    黑执事:主仆间的完美配合

    根据黑执事改编:19世纪的英国贵族,凡托络西家族的唯一的小女儿——夏雪*凡托络西。因为4年轻的大火烧毁了宅第,葬送了所有家人的性命。但她知道,这原本就是一场阴谋,有人要让凡托络西这个家族毁灭。于是她与恶魔艾莉丝(女性)定下了契约,帮助她复仇,最后吞噬掉她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