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37800000031

第31章 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的经贸关系

提要

改革开放30年来,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之间经济发展为其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总体来看,经济合作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矛盾与冲突因素。其实,在合作之初即存在着一些冲突的因素,如表现为大陆与台湾在不同历史发展背景下的观念差异,由此造成的对具体规章制度的认同及工作效率存在的差异等,但由于合作初期大陆更多地处于“接纳”地位,与港澳台间经济发展竞争的因素并没有凸显。然而,由于近年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以及港、澳回归、中国加入WTO 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基于生产要素比较优势而产生的经济合作的动力基础有所削弱,经济竞争的因素日趋显现。本文主要阐述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30年来的经济发展关系,在回顾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经济关系的历史和演变的基础上,分析其经济关系特征与相互之间的影响,进而指出未来经济合作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因素,从而为促进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应措施。

改革开放30年来,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发展关系中,始终存在着两种力量的关系,即经济力与政治力,构成其关系互动和发展的主轴。尽管影响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发展的因素众多,但经济关系是主要驱动力,目前,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经济融合日益深化,大陆经济对港澳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今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经济转型将进一步推动其经济关系向纵深发展,并对建立经济交流与合作机制提出更迫切的要求。

一、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经济关系历史回顾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发展密不可分,总体来看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经贸关系的缓和与经贸往来的恢复(1979~1987年)

从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到1987年底两岸同胞长达38年之久的隔绝状态被打破,这一阶段标志着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分裂、隔阂、对抗时代的结束,沟通与合作的新时代的开始。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经贸往来的恢复,始于70年代末。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大陆进入改革开放时期。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主张,其后经过1981年的“叶九条”和1983年的“邓六条”,大陆对台政策完成了由“解放台湾”向“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历史性转变,使两岸军事对抗状况大大缓和;同时,大陆加快改革开放并逐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也使两岸经贸活动增加了新的市场诱因。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大陆有关部门开始启动对台贸易活动。1979年5月8日,外贸部颁布了《关于开展对台贸易的暂行规定》。1980年6月,商业部颁发《购买台湾产品的补充规定》,对进口台湾产品免征关税,对台商购买大陆货品优先供应。1979年起,大陆开始主动邀请台商参加广交会,并于1980年主动派出大型采购团赴港采购台湾产品,1983年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台湾同胞到经济特区投资的特别优惠办法》,给予台商在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费等方面一系列优惠政策,允许30%的产品内销。两岸经济往来进入恢复时期。

这一时期,两岸经香港的转口贸易额由1979年的0.77亿美元增长至1987年的15.15亿美元,增长近20倍;其中大陆自台湾进口额由0.21亿美元增至12.27亿美元,台湾自大陆进口额由0.47亿美元增加到2.89亿美元,增长近6倍。这时的两岸贸易也基本处于互通有无阶段,与后来两岸间的投资推动型贸易特征有着很大不同。同时,随着大陆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有部分台商通过在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等第三地设立子公司方式,试探性的赴大陆投资,这些投资形式隐蔽、规模很小,均为加工出口型的劳力密集型产业,主要散布在广东与福建沿海地区。

与两岸经济关系相互封锁不同的是,内地与港澳之间已经有一定规模的贸易往来。改革开放前,由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中国与国际市场基本处于隔离状态,而香港凭借自由港的地位、国际性的商贸网络以及与内地的特殊关系,承担着内地进出口贸易中转港的作用,但其经贸关系还较为松散。改革开放初始时,中国建立对外经贸关系首先是从香港开始的,香港成为内地对外开放的桥梁与窗口。但这时,中国的市场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工业基础也十分薄弱,港澳商便试探性地采用“三来一补”这种投资少、见效快的形式到广东投资,当时建立的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就是由港人在东莞开办的太平手袋厂。1983年之前,在广东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中,“三来一补”企业所占比率都在30%以上。在经济比较利益的驱动下,香港和澳门的工厂和生产工序逐步转移至珠江三角洲地区,从而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这种产业分工实际上是一种投入和产出“两头在外”的“大进大出”的直接投资和贸易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投资和贸易是互动的,正是投资和贸易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导致了内地与港澳之间贸易量的高速增长。

在此阶段,内地与港澳之间主要以民间自发的企业微观活动为主,投资领域也主要集中在加工工业。

2.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政策互动与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1987~1997年)

从1987年前后,台湾方面解除“戒严”和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开始,到香港回归,在这一阶段台商赴大陆投资逐渐化暗为明;台湾民众赴大陆人数迅速增多,由1988年的43.8万人次迅速增加至1992年的131.8万人次,5年间增长了2倍多,其中许多民众借探亲名义赴大陆进行经商和投资活动,两岸经贸交流活动开始活跃起来。从台商赴大陆投资的情况看,按照台湾统计,台商大陆投资额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亿美元左右增加到1991年的9.3亿美元(累计),投资项目由不到100个增加到2730个(累计)。协议投资金额同期由6.2亿美元增加到13.9亿美元。这时赴大陆投资的企业,其大部分生产设备由台湾搬迁而来,生产原料也多由台湾进口,拉动了台湾对大陆出口的快速增长。据估算,从1988年到1992年,台湾经香港转出口大陆货物金额由24.8亿美元增长至105.5亿美元;经香港转进口大陆货物金额也相应由1.1亿美元增加到23.4亿美元。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大陆经济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在引进港澳台资政策上出台一系列新政策和优惠措施,对港澳台经贸政策不断完善,并趋向法制化。这一时期,港澳商对内地投资则出现了期限延长,范围扩大,金额增加的变化,香港到内地投资项目数由1990年的4751个增加至1996年的10397个,实际使用港资金额由18.8亿美元迅速增至206.8亿美元,增长了近10倍。20世纪90年代初,内地对香港的进出口总值占内地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曾超过了35%;香港在内地的直接投资占内地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也曾一度超过65%。

针对这一形势,大陆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法规与措施,加强鼓励港澳台商对大陆投资与开展贸易活动,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经济关系由此步入快速发展期。在投资方面,198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对鼓励台商到大陆投资首次提出了系统的规定,给予台商以较大的优惠与便利,对台商在大陆投资的权益提供保障。此后,国务院批准在福建省马尾、杏林、集美、海沧等设立台商投资区,有关部门并专门为台商投资设立专业配套资金。1993年9月25日,为便于管理两岸民间的海上贸易往来,外经贸部与海关总署又联合发布《对台湾地区小额贸易管理办法》。1994年3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这是第一部专门就台胞在大陆投资制定的法律,标志着大陆对台政策走上法制化轨道。

3.经贸政策的法制化与经济关系的深化发展(1997年至今)

香港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一国两制”时代,内地与港澳的经济关系发生质的变化。内地与港澳的经济合作关系从不同主权管治、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区域关系,变为同一国家内部不同社会制度地区之间的关系,即从外部关系转变为一国的内部关系。

世纪之交发生的影响中国发展的两个重要事件——香港与澳门回归与中国加入WTO,将深远地影响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的经济关系。正是在这种新的政治和经济背景下,导致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简称CEPA)的产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区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建立起开放和统一的市场,实现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成为新时期港澳与内地合作的主要内容。同期,台湾对大陆经贸政策也进行了一定幅度的调整,在《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对大陆投资、贸易等领域的许可管理办法,并逐步开放大陆产品进口与台商赴大陆投资的规模与范围。为应对两岸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外经贸部于2000年12月颁布了《对台湾地区贸易管理办法》,就对台贸易的指导原则、管理方式、纠纷解决等进行了规范,使开展对台贸易有了公开的指导依据。

在上述背景下,港澳台经济结构调整速度进一步加快,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向大陆地区转移,并进而带动了中上游重化工业的大陆投资步伐,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经济关系步入深化发展期。一是港澳台到大陆投资维持快速增长、迭掀投资高潮。截至2006年底,台商赴大陆投资项目为71847项,实际投资金额439.1亿美元,大陆成为台商赴海外投资的最主要地区。据统计,2005年香港到内地投资项目个数为14831件,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3.71%,合同资金额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3.45%。二是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贸易在投资带动下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02年香港与内地贸易额占香港贸易总额的42%,香港转口贸易的90%与内地有关;同时,内地与香港贸易也占内地贸易总量的11.2%,香港成为内地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两岸贸易总额由1997年的198.4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078.4亿美元,增长4.4倍;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额由34亿美元增加到207.4亿美元,大陆自台进口由164.4亿美元增加到871.1亿美元。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地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但由于政治因素的介入,两岸至今仍处于间接、单向的基本格局,即两岸仍未实现全面直航;大陆企业、机构无法进入台湾投资、设点,对台产品出口也受到诸多管制;台商赴大陆投资仍受到一定限制。三是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经济关系呈现多元化发展,除贸易、投资关系外,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在农业、科技、金融、旅游、信息、交通运输等领域的交流全面展开,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互补互利的经济合作关系格局。

二、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经济关系的特征和影响

经过30年的逐步发展和全面展开,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合作的范围愈来愈广,层次愈来愈高,已初步形成了互补互惠、相互促进的局面,对促进经济的日趋密切和共同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1.促进了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经济的相互依存

随着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使其间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强。在大陆改革开放前,大陆与港澳台的这种特殊关系,使相互经贸往来处于一种不规范的,顺其自然的状态中。大陆与台湾的敌对状态,使得两地基本没有经贸关系,因而也谈不上任何经贸往来机制。内地与港澳则充分利用同宗同族的血缘纽带,长期保持一种非常特殊的经贸关系,港澳成为内地与世界联系的最主要桥梁。港澳的经济起飞很大程度得益于内地因素,内地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也在很大程度来自于港澳的经营。20世纪70年代末大陆实行划时代的改革开放政策后,对外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与港澳台的经贸关系也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

(1)贸易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由于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综合实力和总体规模存在较大差距,2006年港澳台的经济总量(GDP)共5581.1亿美元,约为大陆的20.1%,人口也仅为大陆的2.4%,其贸易交往所产生的相互影响与冲击,对港澳台而言,远超过大陆,其依赖性也相对高于大陆。分地区来看,2006年澳门进出口总额为71.23亿美元,对内地的进出口总额就达到24.38亿美元,占其总进出口总额的34.22%,其中出口总额为25.57亿美元,对内地出口达到3.79亿美元,进口总额为45.66亿美元,从内地进口额就达到20.59亿美元,比重达到45.09%。2004~2006年三年间,内地与澳门之间进出口无论从规模还是比重,都在扩大。对台湾而言,2006年两岸完成进出口总额为1078.4亿美元,占大陆进出口总额的6.1%,而占台湾进出口总额则高达到25.3%。如果采用贸易依存度这个指标来测度两岸之间贸易的依赖程度高低,1979年台湾对两岸贸易依存度仅为0.25%,到2005年已高达20.04%,近30年间提高了19.79个百分点,特别是1992年以后,台湾对两岸贸易依存度迅速提高。相对而言,大陆对两岸贸易依存程度则相对较低,2005年仅为6.42%,相比1979年的0.27%,仅增长了6.15个百分点,增长较平稳,而且近几年来大陆对两岸贸易依存度还存在下降的趋势,除了政治因素外,还主要是由于大陆对外贸易扩张的速度略高于两岸贸易。很明显,台湾对两岸贸易依存度的上升速度要高于大陆对两岸贸易依存度,目前,大陆已先后超过日本(2001)和美国(2003),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2)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间的经贸关系是大陆外经贸关系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部分,贸易规模也逐年扩大。从贸易总额看,2005年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进出口总额高达到2298.09亿美元,占大陆对外贸易总额的16.2%,分别占到香港、澳门、台湾对外贸易总额的38.9%、2.7%、60%,相互间贸易量较大。其中,内地与港个新的互动模式或协商机制,即由两岸行业组织出面,相关官员以民间行业代表身份参加,就两岸航运或包机等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共识,然后各自落实,从而形成一种协商与沟通机制,达到解决某一问题的目的。其中以2006年两岸“春节包机”的“澳门模式”最具代表性与典型性,逐渐成为两岸处理类似问题的一种常态化的机制,包括两岸专案货运包机以及大陆民众赴台旅游等。不过,这种合作机制仍是非制度性的。

3.经贸纠纷处理机制

在两岸未建立这一处理机制之前,两岸主要是单方面的处理经贸纠纷。大陆为了更客观与公正,逐渐吸收台湾专业人士参加大陆的仲裁委员会,协商解决两岸经贸纠纷与争议问题。为处理两岸之间的反倾销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两岸的合作机制逐渐形成,即均通过各自驻WTO驻日内瓦代表处联系,通知对方,依WTO有关规定与原则处理。大陆赴台参加对大陆毛巾进口的反倾销听证会,并进行答辩,同时台湾有关部门获准赴大陆调查,从而初步形成两岸之间经贸纠纷与反倾销问题的协调处理机制。另外,为协调两岸商标抢注问题,台湾“经济部”人员访问国台办、国家知识财产工作小组、商标局与知识产权局等,就台湾地名被大陆抢注商标问题进行沟通,大陆也积极配合,并达成初步处理意见,可视为两岸知识产权方面沟通机制的起步工作。

从上述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机制的进展观察,随着两岸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两岸的协商、沟通、处理与合作机制会得到逐步发展,但要形成稳定的、制度化的、具有协议性的经济协调与合作机制,还需要继续努力。

资料来源:根据《关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2006年11月)整理。

§§第四篇 企业篇

同类推荐
  • 四大名著故事编年和人物大全

    四大名著故事编年和人物大全

    本书通过对四大名著故事的编年考证,人物的介绍,呈现一幅由多个精彩片段组合起来的历史画卷。全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四大名著的故事编年,第二部分是四大名著人物的阶段介绍。
  • 浅草青青

    浅草青青

    本书是宁夏名校作文大观系列银川六中卷。收集了银川六中初一到高一的学生作文。
  • 必学的作文描写

    必学的作文描写

    这套“中小学生语文爱好培养”丛书,包括《必用的好词好句》、《必懂的常用词语》、《必用的成语经典》、《必用的谚语荟萃》、《必用的歇后语精选》、《必用的古文名句》、《必读的语文故事》、《必学的作文描写》、《必听的语文之谜》、《必知的语文学家》十册,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老字号再战江湖

    老字号再战江湖

    一部老国货的起死回生奋斗史。伴随国人成长的老国货日渐落败,象征童年和青春的符号消亡了吗?不!为了重现昔日的辉煌,老字号们从没有停止过战斗……风云起兮,商战不止,且看老字号们再战江湖!
  • 税收未被解读的密码

    税收未被解读的密码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税眼看世界》、《中国传统赋税文化批判》、《税和它的另一半》、《税有善恶中性之分》等。
热门推荐
  • 寻骨谋

    寻骨谋

    闻名于云泽大陆的佣兵学院迎来中央大陆的特级任务,来自中央大陆的神秘听语者带领着佣兵学院的顶尖学生踏上寻骨之途,来自远古神族的神骨,却封印着一段遗留万年的情谋。他曾经是上古魔剑,一心修行却懂不情,止步于剑灵。她曾是魔界大公主,一心抵抗仙界,奈何得不到魔神。她与他曾琴瑟和鸣,却最终落得魂飞魄散。他寻遍四界、涤荡六合,洗劫八荒只为维系她的魂魄刻骨画魂,寻骨画卷,待你执笔。
  • 六戒神王

    六戒神王

    苍云大陆有三缘三绝!三缘之地,有缘者王图霸业亦可期!三绝之地,九死一生万世公敌!道脉尽碎的陆萧从绝地奇迹生还,开启了险恶至极的强者崛起之路!六戒在手,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 灵帝之颜灵

    灵帝之颜灵

    我的名字叫做慕颜,是【奥罗帝国】一名非常年轻的灵术师,但却拥有着令人艳羡的巨大的灵力,我可以把尘世的喧嚣丢进时光的裂缝里,然后操纵着风让我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我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扬起一大片澄澈的湖水,把它们变成在空中飞舞的雪花。最后我会让这些雪花轻轻地落在我的肩膀上,落进我的眼睛里。在【奥罗帝国】的【泅海碑】记载的文字中,我名字里的“颜”拥有“隐去的亡灵”的意义。【泅海碑】坐落在【泅海】边缘最高的一处悬崖上,悬崖下是【泅海】澄澈而温热的雪水,悬崖最顶端则盛开了无数的散发着寒光的冰莲,而【泅海碑】在密密麻麻的冰莲的簇拥下仿佛在慢慢地向着天空生长着,生长到现在,巨大而狭长的【泅海碑】像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巨剑刺向了天空,把白色的风切割成两半,也把【奥罗帝国】分割为南北两方。
  • 龙魂魔尊

    龙魂魔尊

    九灵大陆,弱者苟活,强者为尊。魂武一途,尸骨累累,九死一生。少年李杰,脚踏九幽魔狱,身背始祖龙魂,强者一怒,气动山河,魂破乾坤,登临天下,这一世,他叫龙魂魔尊!
  • 凤女归来,夫君别闹

    凤女归来,夫君别闹

    三千红尘路,寥寥九州土。问君于我意何处?无关青云路,无关诗画书。无你处,无归宿!一场救赎,她卖命于他。从此,教场调教她,床上调教她某女怒喋:你够啦!某男邪笑:不够!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中地理优秀课例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中地理优秀课例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 她的伤,你不懂

    她的伤,你不懂

    她美丽动人,无数人的倾慕,父母不想让她去选妃,让她在四个家族里选一位公子。她却爱上了一个身上有血海深仇的孤儿,他很爱她,但为了自己的血海深仇离开了她,父母让她赶快成婚,她为了找他,嫁给远方的表哥,她在新婚夜对表哥表明心有所属,表哥对她一见钟情,但不勉强她,帮助她寻找爱人,终于找到了爱人,但爱人却成了一方霸主,为巩固自己的地位,迎娶一位部落长的女儿。她不能接受,她为了找他,身体积劳成疾,她选择离去。他不懂她,承诺自己一生只爱她.她要的不是这样的爱,她独自乘着竹筏顺流而下自生自灭,却在下游看到等在那里的表哥,他陪她度过了余下的生命……
  • 花颜半夏

    花颜半夏

    原以为此生定无人能在她平寂的心湖撩起涟漪,可是他的出现宛若一块巨石,惊起了波澜,从第一眼起就在心底掀起了炽烈的缱绻爱恋,无奈天意弄人,难道他们之间只存在这种嗜心仇恋?明明该恨她的,可是一向清寒的心却独为揪紧。在他好不容易弄清自己的心意的时候,她该死的居然给我出逃?!说好要拿一生相陪的……这个小女人的小脑袋瓜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哼,言而无信的小逃妻,我无忧谷主定将你手到擒来。
  • 惊奇先生

    惊奇先生

    一次机缘巧合,我跟随一位道家大师,学习流失已久的道法,从此将要面对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凶神恶煞,斗降头师?抓女鬼?除猪妖?斗黑白无常?闯阎王殿?与千年狐妖百年之后纠葛?这一世我经历太多了。求码子的动力。每天十张推荐票,多加两更,不要担心存稿不多,我担心你推荐票不够。
  • 通天大修士

    通天大修士

    传说,在遥远的世界里,有凌驾神仙之上的通天大修士,他们能法破九天……少年方羽,天生灵根不足,却偶得一座能够释放仙气的神奇宝塔。平凡的资质用仙气修炼,开始一步步成为强者。别人手里的废物到了他手上就变成了宝物。炼器艰难,不怕,有仙气可以来逆转。一滴仙灵液救人,比你的还魂丹速度还快。渺小的人间修仙者,在残酷的世界里,实力就是生存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