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4200000069

第69章 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孩子符合父母期望的目标,父母往往不会吝啬自己的表扬。但随着孩子的长大,面临的困难增多,获得父母的表扬却会越来越少。

例如,有个男孩子,上中学后,感觉功课比小学难了,每天要付出的学习时间比原来多了,在班上的名次也不再是名列前茅。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下降,妈妈开始不停地提醒“别发愣,赶快做作业”,“别看电视,赶快背单词”,“放学赶快回家,别和同学瞎玩儿”。每天,孩子不知道如何面对学习中出现的困难,但却必须面对妈妈的唠叨。考试失败了,妈妈愤怒了:“每天辛辛苦苦,管你吃,管你喝,你却拿这样的分数报答我,你把我的脸都丢光了。”妈妈的脾气越来越坏,越来越爱唠叨,面对这些唠叨,孩子不知怎样和她沟通。一次上课时他给同学传的纸条被老师留下并通知了家长,后来。妈妈打了他,甚至说一些很绝情的话,面对这一切,他不知如何是好。

孩子成绩下降,肯定是有原因的,案例中,男孩的妈妈没有了解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没有和孩子进行沟通,找到提高成绩的方法,反而一味地责备,毫无来地批评孩子,甚至动手打孩子。这种批评教育孩子的方式显然是不对的。

父母要批评孩子,首先要指出孩子错误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了,应该怎么样去改正。同时,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专注于事情本身,把“矛头”指向事,就等于告诉孩子:“你这件事做得不对,不是你这个人不对。你仍然是个好孩子。”传达的信息是关心与爱护,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同时激发了孩子改正错误的积极性。

如果父母从“事不对”上升到“人不对”,把“矛头”指向人,就会论及品格个性,就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会引发孩子的焦虑与不满。如孩子性格刚强,当面就会顶撞家长。如孩子性格软弱,即使当面不说,背后也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不满。一个心怀不满的孩子,很难发自内心地切实改正错误。结果问题没解决,反而制造出新的问题。下面这段母子的对话,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你到哪里去?”

“和朋友出去了。”

“到底和谁去?”

“初中的老同学,王姨家的巍巍,八楼的德胜和后街的顺子。”

“顺子?是不是在毕业前出事的那个顺子。”

“老妈记性真好。”

“我告诉过你,不要和顺子多来往。那孩子太捣蛋了,差一点就被开除。上次你们几个一起出去就是因为他,你们差点闯大祸。你们这次去哪里?”

“我们去广场。”

“不买不卖到广场干什么?”

“不干什么,就是逛逛。”

“简直浪费时间!年轻人不在家好好学习,到处闲逛,跟着那个顺子不出事才怪呢。你功课做完了没有?上次考成那个样子还好意思出去闲逛。”

“老妈,有完没完?想像力真丰富,不就是出去玩玩。啰啰嗦嗦,你烦不烦?”

“小子你听着,给我说话放尊重点。老老实实早点回来,要不然有你好看的。”

案例中,妈妈在批评孩子时,没有就事论事,而是把以前的旧账都翻出来,进而指向人,从而母子俩吵起来。相反,下面这个例子,孩子的妈妈就很好的掌握了就事论事这样一点,帮孩子提高了作文的水平。

明明是个刚进初中的男孩,他的数学成绩一直不错,可就是语文成绩老上不去。尤其是写作文,最让他头痛。一篇作文,他往往没写上几句话,就写不下去了。爸爸总责备他:“不善于观察,缺乏想像力,语言单调乏味,不肯多练笔,也不愿多看课外书,这样子怎么能写好作文呢?”

妈妈了解了明明的情况后,就对明明的爸爸说,最近一段时间,就让我来试试看,帮助明明提高作文水平,但是有一点请你注意,我在跟孩子谈话时,希望你不要在一旁插嘴。

几天后,妈妈用开玩笑的口吻对明明说:“语文真有那么可怕吗?其实,对于你这样的孩子来说,学好语文是完全有可能的。你的理解力很强,记忆力又很好,也爱动脑筋。只要多看些文学方面的书籍,比如著名作家的经典小说、散文、杂文等,大量地看,再练练笔。只要持之以恒,你的作文一定会好起来的。你知道吗,你只有一个缺点,就是文学书籍看得太少。”

妈妈的这一番话还真起了作用。他有点不相信地问:“您没骗我,我真的能行?”

“当然。”妈妈的回答很肯定。

“那我争取每天看一本书。”

“你也不能一口吃一个胖子啊。关键在于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妈妈要求他做到每天看2到3篇名家的文章就够了,但同时又要求他每天坚持写一篇读书笔记,将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写下来。休息日也不能中断。妈妈还教他怎样挑选适合自己阅读的文章,怎样来读这些文章,怎样学习别人写作的长处。结果,明明的作文水平和语文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明明的妈妈在知道孩子的作文水平不高时,没有产生“联想”指出明明的种种的不是,而是只针对作文这一点进行分析,就事论事,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父母批评孩子时,告诉孩子他只有一个缺点,一方面,孩子听了很容易接受,认为自己还是个好孩子;另一方面,因为只有一个缺点,他就有信心去改正,也能够集中精力把缺点改掉。如果将问题和错误扩大化,不仅难以使批评奏效,而且还会使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矛盾,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父母越是批评,孩子就越是听不进去。更加糟糕的是,当父母老是说孩子这不行那不行的时候,往往一语成谶,你的责备和训斥很容易就会应验,孩子果真成了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好的人。这就是消极暗示的结果。而孩子需要的恰恰相反,他们需要的是积极的心理暗示。

积极创新——破译成长密码

同类推荐
  • 育儿方案

    育儿方案

    照顾一个从出生到3岁的宝宝,到底有多麻烦?有时候是无法想象的。眼看着宝宝一天天地成长,到底有多幸福,不当妈妈也是无法体会的。还好,我们把所有关于育儿的知识按时间顺序分解在书中的每一页。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育儿方案》穿插了大量的示意图,用图文结合的编辑手法介绍宝宝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容易发生的问题,并介绍日常照料和护理的方法,涉及到预防接种、儿童行为习惯等等相关问题。
  • 高情商的孩子成大事

    高情商的孩子成大事

    本书以情商的基本理论为主体结构框架,精选了近二百篇广为流传的小故事,集结成册,讲述了训练高情商的五大方面,可作为父母教育孩子的参考宝典。
  • 穷养男孩的50个密码

    穷养男孩的50个密码

    本书介绍了教育培养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好事多磨,提高男孩的意志力”、“奋发图强,树立男孩正确的金钱观”、“别样韵味,培养女孩的修养与魅力”、“秀外慧中,让女孩由内而外渗透美丽”等。
  • 智慧教子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教子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现代人智慧全书》,从生活各个方面介绍各种各样的现代人智慧,包括读书术、防骗术、教子术、修身术、做人术等。
  • 怪兽家长2:孩子复仇记

    怪兽家长2:孩子复仇记

    孩子问题不是今天才出现,很多孩子的问题,其实根源在家长身上,有了“怪兽家长“,才有“怪兽孩子“。本书继续第一本的话题,继续讨论亲子教育问题中的各种怪现象,从孩子角度去分析教育中的种种问题。
热门推荐
  • 重生复仇:神仙下凡之神手遮天

    重生复仇:神仙下凡之神手遮天

    (简介无能,请大家多多支持,多多包容。)啥?我前世助渣男一臂之力登上皇位,他却一脚把我踢开,还娶了我的庶姐当皇后?!我怎么这么窝囊?结果死了之后才知道我是神仙?!哼!我不复仇我就不姓南宫!!庶姐爱装柔弱?那我就撕开你的面皮,让人看清你的真实模样!!姨娘爱装贤惠?那我就抢走你的权利,让你生不如死无可奈何!!
  • 茅山道术之阴阳经

    茅山道术之阴阳经

    茅山术,中国传说中神秘道术,据说用纸符施咒之后能够驱鬼、降魔,令人心生敬畏。茅山术初时又称“玉女喜神术”,乃巫术,如今早已无此类者。茅山术发展至今,原来有人愿意学习研究,不过估计现在没有多少人懂了。为什么我会走上一条这样的路?老天是你在玩我;还是我自愿的?生―死你选择那条?生―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不归路那便一直走到尽头吧!!
  • 与校草的故事

    与校草的故事

    夏家的三个千金,为了学会独立,结伴来到y市的一个贵族学院里,与校草发生一系列的事。
  • 不曾拥有你

    不曾拥有你

    小小的年纪,寄人离下的生活,深受磨难,他是黑暗生活的一抹亮色。生活开始逐渐向着她希望的方向发展,但她不知更大的磨难还在靠近
  • 暗近的仙高人

    暗近的仙高人

    我们总希望能一直活在天真快乐的梦想里,然而大千世界总喜欢玩弄世人。强者林立,妖兽横行,在这个步步迫近的恐惧里,你所看见的江湖世界并非徒手劈石,御剑飞行那么的简单。为了生存、梦想、大义,你准备好步入腥风血雨的黑暗了吗?
  • 源来玺欢凯i

    源来玺欢凯i

    写的不好。。。。。不要介意。。。。。。。。。。。。。
  • 云洲

    云洲

    他是个不学无术的孽子。好食味欢愉,喜声色歌舞。他最拿手的不是铸剑,不是习武,是珍馐调味,丝竹弄管。他是临沧歌舞坊最小的公子爷,一掷千金,尝尽天下珍酿,半曲琴音,对喝一城红妆。卓家有子,玉树蒹葭。可那日晚霞浸血,临沧再无卓姓。
  • 异界之武道天下

    异界之武道天下

    武道之路.乃淬体魄,开灵智,转阴阳,夺命格,破虚空,掌生死,定混沌!
  • 天庭继承者

    天庭继承者

    现代社会,下界污染严重,天庭灵气渐失,玉帝等天庭一众大佬为此忧心忡忡。眼看天庭众仙因为没有足够的灵气滋养,一个个变得老迈异常,颤颤巍巍,更有一些仙力低微的小仙经熬不住,就此陨落。玉帝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遂在三界六道广洒英雄帖,只要谁能解决下界污染,充盈天庭灵气,便立他为天庭继承者!这一决定,一石激起千层浪,沉寂不知多久的三界六道彻底沸腾了起来。
  • 小鬼的幻想之路

    小鬼的幻想之路

    小鬼:巧遇君笑颜九幽:霾都见落叶—小鬼是神吗?—神经病的神吧玄幻篇就此了结现在开始作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