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6100000029

第29章 攻宋策略

说到征宋,其实忽必烈一日也没有放弃过。但是,自蒙哥死后,忽必烈忙于夺取汗位。汗位夺到手后,他又忙于追击阿里不哥。阿里不哥还没有完全投降,他又忙于平定李璮的叛乱。李璮乱平,他又忙于整理朝政,对付汉儒和汉人的世侯……他忙得不可开交,一时抽不出手来。现在,他要对南宋出手了。他在军事会议上说:“我对南宋是礼让的。十多年前,我从长江那边回来即大汗位时,为形势所迫,曾与他们签订合约,结果他们背信弃义,把我的使者郝经扣押了,一扣就是十五年呀!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决意兴王者之师,征讨南宋,让南宋小皇帝明白,我们大元不是好欺负的!”

听到忽必烈要伐宋,蒙古将领个个摩拳擦掌。汉人大臣也都极为拥护,他们都积极地表现自己,意图通过这场灭宋的战争,好向忽必烈显示自己的忠诚,恢复对他们的信任。

最为积极的是刘整。刘整,字武仲,河南邓州人。他原是金国的将领,金亡后投了南宋。因受贾似道排挤,他愤而投蒙,整籍泸州十五郡、户三十万人降元。忽必烈大喜,任命他为夔府行省兼安抚大使,赐金虎符,又授予行中书省于成都、潼川两路。

攻打宋国,先从哪里下手,在蒙古内部从来都是有争议的。以前,蒙哥的意见是先拿下四川,然后从西而东;一种意见是先取建康(今南京),然后再顺江而下,攻克江南;而史天泽则建议应先取襄樊,而扬州、泸州可置之不顾,直插临安。临安破,则巴蜀之地就不攻自破。但是,由于刚刚发生了史天泽擅杀李璮事件,此时的忽必烈对史天泽还没有完全恢复信任,又加上蒙古人大多反对,他也就没有采纳。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灭宋之事提上日程,箭已在弦上……

刘整说道:“南宋偏安一隅,苟延残喘,国弱民疲,奸臣当道,良臣猛将欲以自保,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而我朝国力充盈,兵强马壮,此为我大元灭宋的天赐良机。况且,自古以来,帝王非四海一家不为正统。眼下,圣朝已有天下十之七八,怎能弃一隅而自弃正统呢?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圣上决断乃英明之举。”

忽必烈大喜,问道:“计将安出?”刘整说道:“臣下认为,先攻襄阳,撤其扦蔽。所谓:‘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下也。’”他提出了和郝经、史天泽同样的观点。塔察儿出班奏道:“臣以为攻宋时机尚不成熟。”

忽必烈问:“何以见得?”

塔察儿说:“我军擅长陆战骑射,不善水战,现在攻宋,是以我之短对敌之长,应练好水军以后再攻宋为宜。”

穆哥也说:“宋廷虽然偏安江南一隅,但对其实力也不能低估:江南乃鱼米之乡,财力颇丰,城池坚固,利于久战。金朝两次攻宋均告失败。我朝窝阔台汗打到四川,无功而返。蒙哥汗更是饮恨钓鱼山下。这一切都提示我们,攻宋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轻易攻打是不会奏效的。”

“臣下不敢苟同两位王爷的观点!”刘整望了一眼两位王爷,然后说:“臣下认为,不说金朝,只说宪宗之所以饮恨钓鱼山下,臣下以为其弊有四:一是选错攻宋地点。我蒙古大军,长于骑兵作战,所向无敌。但骑兵作战,宜选择空旷、平坦之地。川蜀深山大川,险阻重重,山路蜿蜒曲折,我骑兵在此种地形很难展开。况且敌人占据地利人和,我军为客,人地两生,既无掳掠来补充给养,又无俘获来补充兵力,只能以有限之力,冒无限之险,纵然有泰山压卵之势,倾河海以灭火之举,一旦进攻遭受阻滞,盘桓不能前进,便无异于强弩之末。二是国力尚很疲弱。凡夺取天下者,必蓄养精力,征赋税以足需用,屯农田以足粮草,待内部理顺,对外歼敌的条件也就成熟。而蒙古帝国自开国以来,一直在外用兵,国力岂有不弱之理?宪宗皇帝承继大统不久即出兵攻宋,以强力谋取。兵法说,以力强取者则不可持久,久则挫伤元气,疲困不振,因此才致使功败垂成。三是缺乏智谋。古之用兵,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而后可以用奇兵。岂能连兵百万,首尾万里,御驾亲征,全国动员,搅得天翻地覆,人人皆知?如此伐宋,无异于撞其钟而掩其耳,吃其脐而蔽其目,这哪里是用奇兵,分明是拿着价值千金的玉璧去投瓦石!”

忽必烈对刘整的高谈阔论非常感兴趣,问:“刘爱卿认为,用兵襄樊,又有哪些胜算?”

刘整接着说道:“选择用兵襄樊,原因也有三。

“一是发兵南下的条件业已成熟。自我皇承继大统以后,锐意改革,内修政理,鼓励农桑,北方经济已经复苏,现已民殷国富。加之时下内乱已平,漠北安宁,各种不安定因素业已清除殆尽,政局如日中天,此时南下伐宋,正能完成我皇一统天下的宏愿。二是襄樊是南宋的软肋。兵法说,打蛇七寸,攻人打软肋。千里长江,两淮、临安、建康如果视为蛇头,巴蜀为蛇尾,则襄樊就是它的软腹。软腹牵制了蛇头和蛇尾,一旦击中,攻下襄樊,向西使川蜀与朝廷失去联系,向东则有顺江之势,向南使得南面的湖湘门户洞开,蛇头、蛇尾不能相顾,然后猛击头部,哪有不胜之理?三是我军骑兵、步卒优良,所向披靡,唯水战不如宋军。我军从现在开始,着手围困襄樊,然后造战舰、练水军,夺宋军所长,接我军所短,必能获得成功。况且我蒙古大军经过几年的实战,对于攻城拔垒亦有相当的经验,从伊利汗国引进的炮,更是威力无比。应当说,现在我军与宋相比,在战斗力上已经远远胜出。”

“可不能小瞧南宋。”阿术领兵与南宋军队较量过多年,对他们的作战能力和技巧有着细致的研究,对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也都了解一二,他插话说道:“别看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却是物阜民丰,兵多将广。只是由于皇上无能,贾似道擅权枉政,才离心离德,民生尽失。我看要打南宋,应该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持久战!从中央突破,这个办法好!但是,以我方的国力、财力、兵力,攻占襄阳尚需时日。”刘整说道:“襄樊之地,夹汉水互为依存,‘跨连荆豫,控扼南北’,位于南北交通要冲,处黄淮与江汉平原交汇之处,兼有荆山与汉江之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在此经营多年,固若金汤。我军应先围襄阳,然后破之。说得更清楚点,就是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术,逐渐消耗宋廷的财源、兵源,最终一举消灭南宋,统一全国。”

忽必烈看到大家不再说什么,就把视线转向了右中书右丞相安童。这个从十三岁就被自己提拔为怯薛长,十八岁就任右中书右丞相的年轻人会怎样说呢?安童看到了忽必烈征询的目光,往前一步说道:“安童同意刘将军的意见!”

“好!”忽必烈双手撑住金椅扶手,慢慢站起身。

“众卿听旨:朕意已决,即日设立元帅府,全面实施中路突破的战略,在宋人的江北防线上打开缺口,大军长驱直入,一举突破长江天险!阿术、刘整,我命你二人全权指挥攻宋军队;阿里海牙,朕命你置行省掌佥军、屯田、供饷诸事,同时负责入奏军机。后勤保障及兵员调遣则由中书省和枢密院协商解决,不得延误,否则,军法论处!”

众将离席,齐声接旨。忽必烈如此分派,自有他的道理。阿术曾随忽必烈远征大理,又多年在黄、淮间指挥军队与宋军对峙,有丰富的对宋作战经验。刘整入朝之初即对攻宋之策成竹在胸,远在大计确定之前,他已命部属日夜操练,做好大军渡江作战的准备。阿里海牙,这位在整个会议期间一言不发的畏兀儿高级将领,则擅长协调诸军、确保供给……

对南宋的整个战略部署了如指掌的刘整确定的攻宋方略,直接点出了南宋防线上的要害和最大软肋,使得元军由原来的多点进攻变成集全力而攻敌之要害,而后来的战事也表明刘整的计策是非常高明的。咸淳三年,也就是公元1267年年末,主帅阿术与副帅刘整率军南下,亲自安排进攻襄樊的事宜,灭宋的大战从此拉开了。

同类推荐
  • 中国最美的地方

    中国最美的地方

    本书汇聚我国多处名闻遐迩的自然美景,并将其划分为造化钟神秀、在水一方、凡尘之外的伊甸园、永恒的文明之光、慵懒与惬意的乐士、魅力绽放的城市等六大版块,同时以优美的文字、奇丽的图片将山水与城市之美浓缩于纸页。
  • 寒火

    寒火

    一个21世纪信息时代的人穿越来到三国时代,成为吕布的弟弟,他将怎样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胆识,创造出一个煌天盛世呢?敬请期待《三国之煌天盛世》
  • 万里龙吟寒江渡

    万里龙吟寒江渡

    天下盟,江湖路,任武林前尘尽翻覆。帝王业,空杀戮,看万里龙吟寒江渡。--是非恩怨,刀光剑影,尽在归处。奇葩的历史,华丽的战斗,变态的主角,未知的谜团,我的江湖你来主宰。
  • 三国第一美男周瑜:谈瑾吟瑜

    三国第一美男周瑜:谈瑾吟瑜

    作品更名为《知琴一顾》文案无能,请自观阅……
  • 文明的命运

    文明的命运

    这不是小说,而是一部人类史。从人类开智写到人类消亡。《物种起源》告诉我们人类不是最初的物种,这里将告诉你人类也不是最后的物种。为什么许多古老的文明都消亡在历史的尘烟中?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为什么中国没有走向海洋殖民道路并开创工业文明?为什么西欧能脱胎于落后的中世纪走向海洋并于19世纪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为什么少数民族能两次在中国建立正统的王朝?······是什么决定着历史上人类各文明兴衰进程?在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人类的未来在哪里?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华文明的未来在哪里?这里会告诉你。
热门推荐
  • 齐天大圣之妖战都市

    齐天大圣之妖战都市

    闹鬼、有魔,本书从第八章起将十分恐怖,请胆小者慎入。齐天大圣都市战魔,轻松与恐惧、情节跌宕起伏,本书将带给您不一样的体验!——281297110-欢迎加屁屁群。
  • 校长也是官

    校长也是官

    校长也是官,他的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学校及在校学生、教师的前途和命运。
  • 重生封神榜之鸿蒙证道

    重生封神榜之鸿蒙证道

    末法时代地球修士渡天劫不成,转世重生于混沌未劈之时。开天之后得到与四九大道相对的遁去之一,且看他如何在三清、接引准提、女娲六位圣人之间周旋,大展补天之手,抢功德、夺法宝、争气运、收弟子!最终成长为圣人一级的存在,不生不灭。
  • 流年未亡.夏日未尽

    流年未亡.夏日未尽

    这里是轻小说集,欢迎各位前来阅读。在那段青春的年华里,我们有喜,有悲,有欢,有乐。那份朦胧的情脉,会被谁拿走?我们之间的情,究竟是真心付出,还是年少轻狂?流年未亡,夏日已尽。爱情的种子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
  • 诡中诡

    诡中诡

    我叫赵方,是一名毕业生,一切都要从我得到那份从天而降的面试开始……
  • 独宠枭妃

    独宠枭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大毒枭,因为任务失败而重生在洛府嫡女大小姐身上,皇上生日宴会之上尴尬被悔婚,遭人陷害背上刺杀皇上的罪名,身心绝望,万念俱灰之时,一袭白衣出现在她眼前,云淡风轻的伸出援手,“我可以帮你,只要你答应我,当郡王妃。”
  • 恐怖报刊亭

    恐怖报刊亭

    恐怖报刊亭。自从加入。一切都不平静了,怎么办?
  • 素问要旨论

    素问要旨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做事的智慧

    做事的智慧

    《礼记·中庸》中有言:“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论语·雍也》文中写道:“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吾弗能已矣,”半途而废,要么出于性致无恒,要么出于畏难而止,要么出于激流勇退,总之,一个做事没有恒心的人,往往会中途废止的。这样,任他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半途而废是成功者之大忌。任何事情的完成都不会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许多挫折困难,只有保持持之以恒的决心,坚定不移地贯彻始终,才能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若遇到困难便止步不前,甚至放弃,只会功篑途中,无缘摘取成功之果,而曾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也化为乌有,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 二十一世纪人类革命

    二十一世纪人类革命

    二十一世纪末,当一个年轻人走入书店后,他会为沈冲的不同传记感到困惑。其中一本的封面上写着:英雄,仿佛是新千年的一个死词。消费社会告诉我们,历史已经终结,现在是金钱的时代。但当真正的英雄出现时,我们才恍然发觉——英雄改变世界,而不是被世界所改变。历史的三峡远未终结,它在一段缓湾之后,涌入了新的激流。而另一本则声称:他是神棍、军阀和独裁者,他的名字第一次被公众熟知,就是出现在通缉令上。他的崛起伴随着叛乱、战争和毁灭。人们对他的残暴发指,对他的私生活却充满兴趣。年轻人左右为难,他不知道,真正的英雄即使站在镁光灯下,也永远充满争议。只有被历史潮流推上浪尖的庸才,才能获得完全的批判或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