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6100000008

第8章 史弥远乱政

史弥远(1164—1233),南宋权臣。字同叔。明州鄞县人。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及第。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北伐失败,金朝来索主谋。史弥远时任礼部侍郎兼资善堂翊善,与杨皇后等密谋,遣权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于玉津园槌杀韩侂胄,后函其首送金请和。史弥远因此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独相宋宁宗赵扩十七年。

在诛杀韩侂胄以后,宁宗改明年为嘉定元年(1208年),声称要革除韩侂胄的弊政,为赵宋基业“作家活”。史家把嘉定初年的政治举措称之为“嘉定更化”。“首开言路,以来忠谠”,是宁宗更化的第一个措施,他再次表现出“人所难言,朕皆乐听”的诚意,但也只是听听而已。改正韩侂胄专政时期的国史记载,也是更化内容之一。在政局大更迭以后,新上台的统治者注重历史的改写,倒也是由来已久的传统。

当然还有清洗韩党,陈自强、邓友龙、郭倪、张岩、程松等都贬窜到远恶州军,除名抄家的也大有人在。但清洗却走向了极端,凡是赞同过北伐的都被视为韩党。叶适被夺职奉祠达十三年之久,陆游也以“党韩改节”的罪名被撸去了职名。

平反昭雪与清理韩党是同时进行的。赵汝愚尽复原官,增谥忠定,算是充分肯定他在绍熙内禅中的忠诚与功绩。朱熹被赐予文臣最高荣誉的一字谥,称为朱文公。吕祖俭、吕祖泰与庆元六君子也分别有所表彰。

宁宗对继承人也作了安排。诛韩不久,就立皇子赵曮为皇太子。赵抦已在开禧二年去世,追封沂王。他曾以早慧被孝宗看好,绍熙内禅时,太后吴氏当着宁宗面对赵抦许诺“他做了,你再做”。如今这一安排虽已失去意义,但沂王绝后,宁宗便取宗室之子入嗣沂王,赐名贵和,算是一种交代。这些就是所谓嘉定更化值得一提的地方。

但宁宗在用人为政上依旧懵懂颟顸,招用人才中竟有赵彦逾。右司谏王居安进言道:“用人稍误,是一侂胄死,一侂胄生。”王居安曾参与政变,后任谏官,成为政变派论劾韩党的急先锋。但他的话触着了钱象祖、史弥远的痛处,立即被免去谏官之职。对嘉定更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都失望地说:“有更化之名,无更化之实。”

到嘉定元年上半年,政变集团骨干已成鼎足之势:右丞相兼枢密使钱象祖、知枢密院事史弥远与参知政事卫泾政变时,卫泾位居礼部尚书,是礼部侍郎史弥远的顶头上司,也许他对这位下属太了解,有记载说他诛韩以后“又欲去史”。皇太子把这一动向告诉了史弥远,史弥远让他在宁宗面前说卫泾的坏话,同时拉拢钱象祖。钱象祖忘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古训,在大庭广众之中把卫泾送韩侂胄螺钿髹器的事抖了出来:“我还以为他一世人望呢!”

史弥远与御史中丞章良能也做了一笔交易。六月,章良能不顾与卫泾的老关系,上章弹劾了他,同时面交弹章副本,逼着卫泾自求罢政。七月,史弥远兼参知政事;十月,在钱象祖升为左相的同时,他进拜为右相兼枢密使,宁宗已像过去信任韩侂胄那样倚信于他。

拜相仅月余,史弥远就遭母丧,按例必须辞相守制,这样就会出现钱象祖独相的局面。蹊跷的是,十天后钱象祖竟被论劾出朝。政变以后,他的权位始终压史弥远一头,但地位却不稳固。在二相勾心斗角中,御史中丞章良能仍站在了史弥远一边。只要把钱象祖在党禁时逮捕庆元六君子的劣迹抖落出来,就会被清议所不齿,何况人们对他在嘉泰年间趋附韩侂胄的丑事还记忆犹新。钱象祖罢相两个月后,章良能同知枢密院事,当上了执政,这是对他弹击卫泾与钱象祖的酬报。

在权力角逐中,史弥远抓住了杨皇后与皇太子。他已在政变中取得了杨皇后的信任,至于太子更是他调教出来的学生,宁宗理政时让他在一旁“侍立”,说话很管用。弥远归里守丧第五天,在皇太子建议下,宁宗在行在赐弥远一座第宅,命他就第持服,以便随时谘访。史弥远故作姿态,仍在鄞县老家守制。

次年五月,宁宗派内侍去请他回临安,就在这时发生了忠义军统制罗日愿的未遂政变。罗日愿曾支持北伐,尤其不满史弥远乞和弄权的行径,便联络了部分军将、士兵、士人、府学生、归正人与内侍,准备在他渡钱塘江回临安那天捕杀他,劫持宁宗升朝,任命新的宰执班子。不料有人告变,罗日愿等悉数被捕。

首席执政雷孝友对宁宗说自己能薄望轻,不足镇服奸慝,宁宗遂敦促史弥远起复。弥远担心守制两年,局面难料,也就顾不得儒家名教与朝野清议,重新做起了宰相。起复第三天,史弥远就指政变者为韩党,罗日愿凌迟处斩,其他人多处以各种死刑。弥远起复,标志着有名无实的嘉定更化的结束,史弥远专政时代的开始。

起复以后,史弥远继续在平反“伪党”、起用“党人”上博取人心,取悦清议。他任用了黄度、楼钥、杨简等著名党人,还找来了真德秀、魏了翁等知名之士。群贤点缀朝廷,一时人以为小庆历、元祐,这正是弥远老谋深算之处。实际上,他追逐的只是自己的绝对权力。

首先,史弥远独揽相权,破坏既定的宰执制度。宋代宰执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分割相权,虽有宰相兼枢密使的情况,但都是应付战争局面的特例。史称开禧以后“宰臣兼使,遂为永制”,是钱象祖以右相兼枢密使,但这或出于诛韩形势的特殊需要。其后钱、史并相,俱兼枢使,不久钱象祖罢相,弥远丁忧,但他嘉定二年起复以后,前后在宁、理两朝独相达二十五年之久(秦桧独相也不过十七年),并长二府,大权独揽。可以说,从史弥远开始,宰相兼使才成定制,这对南宋后期皇权一蹶不振、权臣递相专政的局面以直接的恶劣影响。在独相局面下,史弥远尽选些便于控制的人备位执政,作为摆设。从嘉定六七年起,他专政之势已成,就经常“决事于房闼,操权于床笫”,破坏了宰执合堂共议的政事堂制度,最高行政权沦为其囊中之物。

其次,史弥远独攥官吏任命大权,培植个人势力。宋代朝官以上的任命例由宰执注拟,经皇帝同意才能正式除授。史弥远只把任命结果告诉给宁宗,从来不取旨奏禀。宋代京官和选人的除授权在吏部,号称吏部四选;唯有特殊勋劳者可由政事堂直接注拟差遣,所得差遣较吏部选为快为优,号称堂除。史弥远以堂除名义把吏部选的美差都揽了过来。这样,他就以官职差遣为诱饵,呼朋引类,结党营私。有一次相府开筵,杂剧助兴,一艺人扮士人念开场白:“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另一角色打断,道:“非也,尽是四明人。”讽刺史弥远援引同乡、网罗党羽。

再次,史弥远操纵台谏,控制言路。这是宋代权相专政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弥远曾以共同执政为筹码拉拢谏议大夫傅伯成,示意他弹劾某人,不料遭到拒绝。碰此钉子后,他引用台谏必先期会见,酒肴招待,条件谈妥,然后任命,确保台谏俯首效力。尽管如此,他还不放心,便在弹章谏草上大做手脚。台谏论事前,先把福封(即草稿或副本)呈送给他过目,是则听之,否则易之。他还嫌麻烦,干脆从相府直接付出言章全文让台谏使用。这样,史弥远既杜绝了言路抨击他专断朝政的可能,又让台谏成为他搏击异己的鹰犬。

嘉定十三年(1220年),皇太子赵曮去世,宁宗仍膝下无子,不得不再次考虑国本大计。次年四月,宁宗选十五岁以上的太祖十世孙入宫学习,意在遴选合适的皇位继承人,其中以早已入嗣沂王之后的贵和呼声最高。弥远不希望贵和入选,因为他对自己专权流露出反感,便物色了另一位太祖十世孙赵与莒。六月,宁宗立贵和为皇子,改名赵竑。史弥远知道这是宁宗对国本的安排,不便公开反对,就提议再为无嗣的沂王立后,并把赵与莒推荐了上去。宁宗采纳了这一建议,将其改名贵诚。

嘉定十七年闰八月,宁宗临死前夕,史弥远加紧了废立的步伐。他先让郑清之通知贵诚做好即位的准备,然后把两府执政与专司草诏之职的翰林学士隔在宫外,另召直学士院程珌入宫,许诺事成以后引为执政,与郑清之连草矫诏二十五道。

其中与废立关系最大的有三道矫诏。其一,改立贵诚为皇子,赐名赵昀;其二,进封皇子赵昀为武泰军节度使,成国公。这两道诏书使贵诚地位与赵竑不分伯仲,政变成功后,史弥远指使史官将这两道诏书的日期前移四日,造成贵诚立为皇子完全是宁宗决策的假象。第三道诏书是进封皇子赵竑为济阳郡王,出判宁国府。

夜漏未尽,宁宗驾崩。史弥远一方面立即派人宣召贵诚进宫,一方面找到杨皇后的侄子杨谷、杨石,渲染了皇子赵竑对杨皇后干政的反感,让他们去说服杨皇后同意废皇子而立皇侄。杨皇后虽对赵竑没有好感,但不赞成废立。

一切安排停当,这才宣赵竑入宫,与百官立班听宣遗诏:“皇子成国公赵昀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垂帘同听政。”赵竑坚决不肯跪拜新皇帝,硬被殿帅夏震按下了头。接着以杨皇后名义,宣布史弥远预先拟好的第三道诏书:皇子赵竑进封济阳郡王,出判宁国府。新即位的皇帝就是宋理宗。数日后,赵竑改封济王,赐第湖州,被监管了起来。

对史弥远的废立,朝野不少人感到义愤不平。济王被监管以后,湖州人潘壬、潘丙兄弟联络了太湖渔民和湖州巡卒密谋拥立济王,他们派堂兄潘甫到淮北争取李全的支持。李全是一个翻云覆雨之人,后面还要专门细说他。他玩了一个空袋背米的花招,表面约好日期进兵接援,届时却背信爽约。

潘壬兄弟只得仓促起事,装束成李全“忠义军”的模样,夜入州城找到济王,硬把黄袍加在济王身上,跪拜如仪。济王号泣不从,潘壬等以武力胁迫。济王只得与他们相约不得伤害杨太后与理宗,这才即位。夜色中,起事者以李全的名义揭榜州门,声讨史弥远私自废立罪,号称将领兵二十万水陆并进。连知湖州事谢周卿也率当地官员入贺新皇帝登基。

天色熹明,济王见拥戴他的都是些渔民与巡卒,知道乌合之众其事难成,就派人向朝廷告变,并亲率州兵讨叛。待史弥远派出的大军赶到湖州时,起事者已被济王讨平。潘丙、潘甫当场被杀死,潘壬逃到楚州被捕,押回临安处斩。

湖州之变(因霅川流经湖州,故也称霅川之变),是民众对史弥远专政的一种抗议,也表明只要济王存在就有相当大的号召力。因而尽管济王不是主谋,而且告变平乱有功,史弥远也决心斩草除根。

不久,史弥远派亲信余天锡(一说秦天锡)到湖州,说是奉谕给济王治病,暗地却胁逼济王自缢身死,并杀死其子,对外宣布病故。为平息朝野非议,理宗追赠济王为少师。但不久史弥远就指使爪牙上奏,理宗收回成命,追夺其王爵,追贬为巴陵县公。

这种处理,激起了不少正直之士的愤慨,真德秀、魏了翁和胡梦昱等朝臣不顾罢官流放,接二连三为济王鸣冤叫屈,胡梦昱还因此贬死。但在处理济王问题上,理宗只得与史弥远沆瀣一气,因为否定了史弥远,也就动摇了自己继统的合法性,所以终理宗之世没有为济王平反昭雪。理宗与史弥远既已结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史弥远也就获取了比宁宗朝更大的擅权资本。

理宗已经二十岁,之所以还要杨皇后垂帘听政,一是理宗出身宗室远族,此举有助于加强其继统的合法性;二是史弥远有意将杨皇后推在第一线,以遮掩与缓冲其擅自废立的罪责,对付可能出现的政局动荡。但理宗已年非幼冲,女主垂帘显然不合赵宋家法。史弥远对湖州之变的阴狠处理,也让杨皇后不敢恋栈贪权。宝庆元年(1225年)四月,她主动撤帘还政。

理宗由史弥远一手扶上皇位,在朝中也没有根基,尽管杨皇后已还政给他,他还得看史弥远的脸色行事。直到绍定六年(1233年)史弥远去世,理宗在权相专政下,“渊默十年无为”,其目的显然是韬光养晦,保全皇位与性命。从这点看来,理宗还是很有心计的。

宝庆绍定年间,史弥远的心腹党羽遍布朝廷,执政有郑清之、薛极、袁韶等,台谏官有李知孝、莫泽、梁成大等,地方制帅有史嵩之、徐国、胡榘、赵善湘等,还有知临安府余天锡等。他最信用的是世人所咬牙切齿的“三凶”和“四木”。“四木”是指名字中都含有“木”字的薛极、胡榘、聂子述和赵汝述。“三凶”是指担任台谏官的李知孝、莫泽、梁成大,他们是史弥远的忠实鹰犬,搏击政敌不遗余力。太学生们愤慨地为梁成大的名字加上一点,直呼其为“梁成犬”。

绍定六年,史弥远病重,但仍控制着朝政大权,并越级提拔史氏家族成员到要害职位上,其侄史嵩之数月之内由大理寺卿升为京湖安抚制置使。有朝臣上书指斥史弥远专政误国,理宗仍恩宠不衰,先后晋封他为太师、会稽郡王。史弥远死后,理宗追封其为卫王,赐谥忠献,还不许朝臣揭露其过失,公开宣布:“姑置卫王事。”

史弥远专政二十五年,对内以巩固权势、对外以苟且偷安为其执政的根本宗旨。统治集团根本不去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与应变能力,而是苟且偷安、醉生梦死,将国家命运完全压在一纸和议上,对风云变幻的中原大变局消极被动,不思作为。

同类推荐
  • 帝御十一州

    帝御十一州

    和平六百年的大魏王朝因为统治者的昏庸,大地一片哀鸣,突如其来的一场瘟疫,激起了千军起义,摇摇欲坠的大魏,最终将被谁替代?
  • 土地公公在人间

    土地公公在人间

    土地公公在人家,笑傲人间,搞笑作品,非常好看。
  • 大秦风云

    大秦风云

    一代天骄,大秦始皇。他的身世之谜、他的文治武功;他与战国大侠巨商吕不韦扑朔迷离的关系,令千年后人探秘猎奇。本书引导您进入那个波诡云谲、刀光剑影、群雄并起、天下一统的年代。
  • 帝国的黎明

    帝国的黎明

    一个如梦如幻的帝国,一场热血淋漓的穿越,一段亦真亦假的历史。宋辽夏三足鼎立、女真、蒙古,北方的蛮族仍旧此起彼伏。历史的大潮蠢蠢欲动,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流不尽的英雄血,老大帝国的命运,是被征服?还是被征服?
  • 名仕风流

    名仕风流

    魏晋是一个名士高人辈出的时代,魏晋是一个用九品衡量取士的时代,魏晋是一个讲究门阀家世的时代,魏晋更是一个留下无数风流逸事的时代。兰亭题序,王羲之酒酣耳热,书兰亭不世名篇;采菊南山,陶渊明志逸四海,不为五斗米折腰。扪虱谈天,王猛关中良相,十分天下秦居其七;淝水之战,谢安决胜千里,笑退苻坚百万大军;掷果盈车,潘岳文藻如江,连壁接茵惊艳千年;中流击楫,祖逖直抒胸臆,收复黄河以南国土。他,有点痞气,有点才气,有点运气,有点义气。他既是书圣的侄子,也是书圣的弟子。但是眼前的他不是他,而是一个身怀绝技的鉴宝师。他未曾见过他的外祖家人,他的身世之谜何时才能揭开?要知道,鬼谷子的后人,不是那么好当的!——东晋风流中,看他如何从偏房遗腹子一步一步爬到权倾天下官居一品!
热门推荐
  • 傻王萌妃:三小姐威武

    傻王萌妃:三小姐威武

    一朝穿越,成了定国大将军府的柔弱三小姐,上有伪善的继母欺凌,下有各个兄弟姐妹暗下使绊子,这生活实在酸爽……哼,这些算什么,本小姐能怕吗,天赋异禀,法宝在手,灵兽相伴,见招拆招,扮猪吃虎,看本小姐如何异世崛起,风生水起………咦,这个傻皇子,咱俩一直是冤家对头来着,你干嘛要跟着我呀?什么?要我当王妃?这个玩笑可真是开大了……
  • 创世仙鼎

    创世仙鼎

    苍天之鼎,造化万千,宇宙星辰,万古长河……
  • 浮梦千夜之谁主沉浮

    浮梦千夜之谁主沉浮

    一场千年的恩怨,一场蓄谋千年的阴谋他银发白衣,站在藤沫树下,冷眼看着流火西逝,天下将乱,不由自嘲,“这天下怎样,又与我有何关系”他眼眸如水澄澈,横卧树上,以手支头,云袖轻划,他一下,明媚了整个仲春,遇见她,他发觉,他学会了痛苦,学会了无奈,学会了低头她出生那天,天生异象,七岁那年冬天,四季如春的古沫镇下起了大雪,她追着一团黑气,最后昏了过去,醒来已在家里,身旁却多了一只会说话的鸟
  • 嗨,我的少年

    嗨,我的少年

    一个孤独症少年和一个失忆少女的爱情—李明德说:他这个人吧,其实最怕失去东西,最没有安全感,明明很在意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又总会刻意跟我们隔开一条缝,靠,这可恶的家伙!我怎么能让他得逞,不让我靠近我就偏要靠近到底!其实我知道他不是不想,只是不能再承受我们靠近之后的离去…高茵说,我曾一度想和他再拉进一点距离,但我又何尝不知道我们距离只能点到即止,就算没有苏青的存在,他也不会喜欢我,因为我们当中有苏览,他不会背叛他的朋友,去喜欢自己朋友曾经喜欢过的一个人。有一种人他对你的关心看不见摸不着,但就像空气,不管多远,都会围绕在你身边…
  • 紫色童话:长鼻子的小矮人

    紫色童话:长鼻子的小矮人

    紫色童话:长鼻子的小矮人》收录来自多个国家的童话故事共计二十篇,并配有数幅精美的插图。其中包括《长鼻子的小矮人》《特洛贾皇帝的山羊耳朵》等。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心灵的温暖与阅读的享受,而且还用优美、童趣、诗性的语言告诉孩子人性所有的美好——善良、真诚、勇敢……
  • 狐心画骨

    狐心画骨

    手执骨笔,画一虚骨,所谓画骨,不过痴留虚念,留个念想罢了。天灾时,她还是一只稀有的六尾白狐。四处流走中便已被贵为仙人的他救起教导,历经十年,幻化为妖,暗生情愫。她曾问他:“师傅,您乃仙人,可知何为妖心?”“因妖的本质而异,其一是无情无义,吃下功效并非绝佳;其二是至善至爱,吃下乃会功力大增。”“那,您可会剜我的心?”“自是不会。”可她多年后,却长发散落,一身白衣,胸口已被鲜血染透,面色凄凄,满心酸楚的质问道:“你曾说,不会,那为何,剜了我的半颗心?”终是为妖,不敢爱,爱不得。“若我不是妖,你可会与我在一起?”“......会。”执一手画骨术,寻一个真心人。【求收藏评论???】
  • 书童驾到公子快闪开

    书童驾到公子快闪开

    她原来是他,更是他身边一直乖乖巧巧的小书童,他以为他自己有了问题,竟然学那些纨绔子弟染了断袖之癖,却不曾想“他”本是红妆,穿越女都有的美男呢,还有美颜呢,为何她长得这么普通还得围在个冷漠穷小子旁,“还我美人”,“哼,难得我还不够美吗”“你不过马马虎虎啦,美人自然越多越好,冷漠公子遇上腹黑狐狸,殊更胜一筹。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干细胞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干细胞

    本书从干细胞的基本概念入手,重点阐述了干细胞的基本性能、基础应用、种类化分、研究情况及历程。
  • 绝代之狂

    绝代之狂

    一代绝世狂人,重生在一个懦弱的家族少主身上。狂放不羁的鲜血又能塑造他怎样的未来。励志成为新一代的最强者,让狂人之姿,再袭人境!
  • 救赎之众生劫

    救赎之众生劫

    命运的推动,大势的运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劫数,就如同人的生老病死。然而,众生的劫数又是什么样的呢?面对众生之劫,人们又该如何去救赎?…………业余爱好者写书,更新不定时,本书囊括:网游、都市种田、玄幻、仙侠、星际科幻、末世种田。一条帝王之路,大后宫,卫道士勿进、不喜欢请绕道,觉得自己牛逼自己YY自己写,评论请带上情节,广告请自立一贴,不看简介就无脑吐槽死全家!警告:本书剧毒,神农也要死,功力不够的请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