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7100000018

第18章 花自有魂水有魄——评沈培

艺舞剧作品《梦里落花》

一、关于舞蹈

不管舞蹈学院的教材上对于“舞蹈”二字是怎样定义的;不管舞蹈教师们对学生们是怎样阐释的,而我一向认为——舞蹈是一切艺术门类中最具“通灵”色彩的表演艺术。

我用“通灵”一词形容舞蹈艺术,并非是要强调它的神秘感,更不是要将它与迷信相互联系。不,完全不是这样。我实在找不到一个更切好的词,来形容舞蹈所能达到的那种出神入化的至高境界。“出神入化”也委实是一个被用滥了的词,但是用以形容舞蹈的至高境界,却肯定比形容其它一切艺术尤为恰当。“出神”即表演精妙;“入化”便是我所言之“通灵”的意思了。

诗人在写下一行行赞美雄鹰的诗句时,他无论再怎么“入化”,我们眼里的诗人,终究还是一个人。诗人笔下的一切华词丽句,都无法助诗人“入化”为鹰。诗人与雄鹰之间的“通灵”,是既不能“形似”也不能“神似”的。

同样,对于最擅长画雄鹰的绘画大师,也只能是鹰在纸上,人在纸前。鹰是鹰,人是人。

最杰出的戏剧表演艺术家或影视明星,每可自信满满地饰演一切“角色”,即饰演一切人。可若要求他们或她们饰演一只兔子或一只青蛙,水平也许便在孩子之下了。倘不经舞蹈家点拨,大约连在孩子之下的水平也发挥不出来的。

而卓越的舞蹈家,则几乎可以演什么是什么。当然,其前提,须是值得舞蹈家们呈才情一演的。那样的一些“什么”,是指最具生命动感的“东西”。其动感越是千姿百态,舞蹈家的才情便越会发挥得淋漓尽致。舞蹈语汇的丰富多彩,在那一种情况之下几乎是无穷的。

于是,舞蹈家在舞台上或足可以进行表演的任何场地,可以“入化”为奔驰的骏马,可以“入化”为宁死不屈的斗牛;可以“入化”为狮王、猛虎、蛇、兔、孔雀、天鹅、鹤、机警的鹿、灵活的猿等等地上的动物和天上的飞禽;美的、可爱的、威风八面的乃至可怕的;从蓓蕾怒放为鲜花到蚕儿蜕变为彩蝶……这一切对于舞蹈家都不在话下。

“形似”是一般舞者皆可做到的。

“神似”是成熟的舞者无不追求的。

而“通灵”则是舞蹈大师们所能“入化”的境界。

他们的表演渐入佳境之时,我们往往会忘了他们原本是“人”,而开始认可他们已成为他们所“入化”的某物。

此时对于他们,是“庄周化蝶”的过程;是人与蝶的“通灵”过程。“入”也罢,“通”也罢,遂是精神与魂魄的幻化。于是“似”几乎便等于了“是”。形“是”也,神“是”也,“灵”亦是也。

在表演艺术的范围内,除舞蹈家,任何其它表演艺术家都做不到此点。如果一切的表演艺术家聚在一起开会,欲公选出他们的形象代言人,大约结果会是舞蹈家的。

而这正是为什么,在某些国家的神话传说中,会保留一个神位给予舞之精灵,曰“舞神”。在全人类的神话传说中,只不过曾有两种艺术荣登神殿——还有便是“诗神”。

诗神崇拜意味着人类对于自己所创造的语言文字的顶礼。

舞神崇拜则意味着人类对于自身肢体的尊敬。

肢体语言是全人类的第二语言。是上苍先天赋予的“世界语”。

假如,某一天电影《2012》所呈现的画面不幸成真,幸存的人类都成了哑子,文字记忆也被从大脑中抹掉了,那么至少还有一种语言可以相互表达如下之意:

“我们不是你们的敌人!”

“让我们团结友爱,视如亲人!”

“让我们共建家园!”

“只要有爱,人类便有希望!”

是的。只要人类还具有舞之天赋,美在斯!

而只要对美的心灵感受不泯,爱便又有了翅膀,于是一切艺术复活……

二、关于沈培艺

认识沈培艺已经十几年了。由而认识了她的丈夫、她的父亲、母亲、她的妹妹、她的全家及某些朋友。

培艺的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父亲是广东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热爱油画艺术就像沈培艺热爱舞蹈艺术一样——爱到地老天荒也情有独钟。

但是说起来,十几年中我与沈培艺所交谈过的话,加起来还不如与她的父母交谈过的多。因为有一个时期,她退休了的父母客居北京,偏巧与我住在同一幢楼里。

欣赏油画对我是另一种精神享受。于是某几个晚上,在她父亲的画室里,我成为她的父母亲所招待的客人。

我觉得沈培艺无疑是遗传了她父亲的一种性格基因的——那就是真诚和内向。

除了谈到油画或与油画相关的话题,培艺的父亲差不多是一个宁愿倾听的人。相比而言,她的母亲倒是更喜欢聊点儿别的。

除了谈到舞蹈或与舞蹈相关的话题,我所认识的沈培艺也差不多是一个宁愿倾听的人。相比而言,她的妹妹倒是更喜欢聊点儿别的。

但沈培艺却绝不是一个拙于表达见解的人,正如她的父亲也不是那样的人。

沈培艺具有一等的表达见解的能力。只不过体现在语言方面,最高得5分。而若体现在文字方面,则至少得9分——10分为满分的话,以我的标准来给分的话。

有一位油画家父亲的女儿,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一个完美主义者。而完美主义者们的另一种称谓乃是——“容易和自己过不去的人”。谁一旦已经变成一个“完美主义者”了,想要不那样反而是别扭的,并且比变成那样了更不容易。我想“完美”的意识,肯定也左右了她的语言表达习惯。情形每是这样的——当她要对某一话题参与看法时,便开始在头脑之中认认真真地组织句子,为求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准确。这时的她,便陷入了片刻的沉思。而当她终于认为值得将自己的看法也表达一下,那话题已经转移了……

有几次,我和她以及她的亲人朋友们相聚,以小说家的眼观察到了那么一种印象。那时的她便独自微微一笑——也许初识她的人会以为她未免太过矜持,其实那是某些“完美主义者”在社交场合颇令人同情的一面。她的独自微笑是自嘲。

一个“完美主义者”,在家庭观念方面不可能不是责任第一的。我间接所得的印象,组合为一位贤妻良母式的沈培艺。

一个“完美主义者”,在艺术见解方面不可能不是唯美倾向的;对于舞蹈家尤其会这样。我直接所得的印象,组合为一个“为美的舞蹈艺术而艺术”的沈培艺。

诗是可以不唯美的。

故在诗的领域,不但出现《恶之华》,还有《嚎叫》现象。

画也是可以不美的。

故在画的领域,有“野兽派”。

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亦可以从内容到思想都是所谓“审丑”的。

但舞蹈却不可以是丑的。

丑是舞蹈家绝对不能原谅的亵渎舞蹈现象。

连不美也不可以。

美是舞蹈这一门艺术的不动摇信仰。

也是人类从古至今爱舞蹈艺术的坚定理由。

舞蹈艺术、古典诗词、西方现代美学思想、艺术与人文情怀的关系——这四方面构成了沈培艺的“艺术人生”的维度。也是我和她之间不多几次单独交谈的话题维度,并且通常是在电话里。

几乎只有在这样的时候,她的话语表达才是睿智的、活跃的。即使如此,与她文字表达所体现的才情相比,还是显然不如的。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完美主义者”在力求完美地表达见解时,差不多都会首选文字。

这是大多数“完美主义者”话都不多的真相。

她将《梦里落花》的舞剧构思文字稿给我看后,曾在电话里征求我的意见。意见我这个门外汉自然是提了几条的,但我特别郑重地告诉她,我对“替你写出这样一份构思文字稿的人,表达我的敬意,因为那个人的文字功底实在令我刮目相看。用词精准,优美有诗意……”

她在电话那端笑道:“别夸了,是我自己写的。”

我不禁脱口问出一句是:“真的?”

她反问:“真有你感觉的那么好啊?”

听得出她有几分得意。

放下电话,我头脑中随之产生了一个与她有关的概念——“文字沈培艺”。

说到底,舞蹈起初仅仅是“情绪的艺术”。古代舞蹈家当然不会久甘于此,耽于此,于是舞剧诞生。但早期舞剧,仍只不过是扩大了,再扩大的“情绪艺术”的“场”。即曰“剧”,总是要载些思想的。然仅靠古典舞蹈“语汇”演绎思想已是舞蹈家们力不从心之事,他们的努力往往功亏一篑——于是现代舞蹈产生。

现代舞蹈丰富并刷新了古典舞蹈之“语汇”,使古老的舞蹈艺术“凤凰涅槃”。

中国古典舞蹈之“语汇”尤为局限,因为它更主要体现在“舞”字上,故有“长袖善舞”一词。在中国古代,对于女子,“蹈”是不雅的,甚而有伤风化的。中国舞蹈、舞剧的“凤凰涅槃”(这是主要指汉族舞蹈、舞剧)自八十年代以后才真正开始。尽管此前的舞剧“样板戏”已不得不吸收现代舞蹈“语汇”,但“样板”却证明了尚未普遍。

沈培艺的舞蹈艺术观念是积极进取的。

她之热爱中国古典诗词,一如她之热爱舞蹈艺术。那么,她一直希望能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台舞剧,则就不可能不是诗性的舞剧了。在戏剧性和诗性之间,她对诗性更为执着。一台诗性舞剧——这是她给她的舞剧既定的气质。

而这一气质,在她看来,乃是一种品质。

一种在中国许多艺术门类中皆已日渐稀缺的品质。

这不啻是一种挑战。

她的决定本身具有“行为艺术”的意味。

她明白此点……

三、关于李清照

唐诗璀璨,名士大家众多。然五言七言久之,未免审美疲劳。故至宋,词代诗风,又成气象。长短句式,冠以词牌,咏物言情明志,更为自由练达,且更适于吟对唱和。

唐诗也罢,宋词也罢,高者中令男人自叹弗如的女子亦不少。如鱼玄机、薛涛、李冶、刘采春、朱淑真(或贞)、李清照……

这些女诗人女词人,皆容颜丽好,才华横溢,誉满一时。而她们的命运,却大抵是令人唏嘘的。男人们靠了诗名词名,可入仕途。她们诗词歌赋方面的才华,却只不过能给她们带来浮光掠影般的短暂欢悦。到头来或如花骤败,或晚境凄凉凄苦。

鱼玄机因情妒而虐死侍女,一失足成千古恨。一说被处以死刑,一说最终还是被保释了。不论哪一种结果,总归是可悲可叹的。

薛涛因身份是“官妓”而居然得罪了官员,一度曾被发配往新疆一带沦为“随营妓”,那差不多便是军营里的“慰安妇”了。

李冶应诏入宫后,因卷入了政治事件,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刘采春的命运没那么悲惨,却也好不到哪去。青春貌美时为了生存不得不卖唱“走穴”,后来嫁给了一名小官吏,却又因“缺少共同语言”而离异……

在以上四位唐代才女中,鱼玄机和李冶的名字是绝对不可以出现在正规诗书中的。她们的名字及诗也收入了《全唐诗》,还是到了清朝,由外族统治者恩准的事……

与唐代的她们比起来,宋代的李清照的命运,虽也有坎坷不幸,却终归算是远离了悲惨的了。

若仅从“剧”的角度而言,鱼玄机、李冶的命运倒似乎更值得再现。其次是薛涛。再其次才应考虑李清照。

然舞剧虽亦为“剧”,剧情反而应回避复杂。因为舞剧的艺术特征首先是舞,剧情是为舞服务的。复杂的剧情元素,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观众对舞的欣赏。

那么,沈培艺的诗性舞剧,最终选择与词结合,并以李清照为结合的主体,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沈培艺的诗性舞剧,需要一位女性人物当得起“诗词女神”的殊荣。

鱼玄机之不适合显而易见。

薛涛身上的风尘色彩过重。

李冶的命运结局太悲惨了;悲惨剧情对诗性剧情无疑会是一种解构。

刘采春的命运轨迹实际更接近是江湖歌女。

朱淑真的影响终究逊于李清照。

舍伊其谁?《梦里落花》于是以舞的艺术方式,演绎了今人对古人的理解;女人对女人的怜惜;舞蹈家对“诗词女神”的敬意;沈培艺与李清照的“通灵”。

易安词风,以“忧”而优;以不魅而美;以素辞而博雅,以淡意而营幽境——这正是《梦里落花》所要追求的。

李清照同时称得上是一位女性的爱国者吗?

这我就没把握予以肯定了。

但起码,她后来的词证明,她确乎是“哀”国的。

为国而哀,于是李清照的词中,便不仅有“欲说还休”的情调、情绪、情结、情愫,也有一种大的情怀维度了。如《乌江词赋》中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当代舞蹈家对古代“诗词女神”的敬意中,此种敬意或许是第一位的吧?

四、关于《梦里落花》

这舞剧当然是中国气质中国魂,却也大胆地揉入了西方宗教文化的元素;当然是以汉民族古典舞蹈语汇为主的,但西方现代舞蹈语汇也随时可见。置景简练,有的场次几乎只靠投影效果衬托环境气氛。

也许,对于有些观众来说,它是过不足欣赏的瘾的。

而或所要加以充分肯定的正是其“简”。

舞蹈是完全可以一个人表演的,不言而喻叫“独舞”。一些人的集体表演并且够不上“剧”的,每被说成“舞蹈节目”。

我认为,《梦里落花》在“舞蹈节目”与舞剧之间,相当成功地实践出了“第三条道路”。当然,这是姑且言之。

中国人一搞起什么“剧”来,意识上似乎总是场面越大越好,置景越奢华越好,人数越多越好。如果不这样,创作上先就欠了自信。这也对观众形成了一种不良的欣赏误导,仿佛值得一看或不值得,首先是由“大”到什么分上来决定的。

但是一场够水平的室内音乐会,很可能比体育场里进行的音乐会更值得欣赏;小剧场小舞台的戏剧演出,也完全可以是精品,甚或遂成经典。

同样,中国人对于舞剧,应有更现代的思维方式。

“现代”艺术的理念,即包含有以“简”为美的一条宗旨。西方现代舞剧,正是以这么一种面貌问世的。

中国舞剧,今后应多走此路。

一则投资何必动辄百万千万?投资数目不至于吓跑人,才有利于动员民间资本介入。二则投资多了,演出多了,才有利于舞剧欣赏受众的吸引和培养。

许多经典的外国歌剧或舞剧,所走的正是这么一条道路。

比如代表当今法国歌剧水平的《巴黎圣母院》,除了奉献一流的歌唱水平和呈现一流的舞蹈水平,除了极必要的一两件象征性道具,舞台上几乎再无别物。也不用什么特效灯光,只用最传统的追光而已。但它在全世界各国都大受欢迎。

中国舞剧不必非步中国大片的后尘。

中国舞剧当从“简”中走出经典之路。

最后我想说,我的不满足感也是有的;如果在下篇某一场次,鱼玄机、薛涛、李冶、刘采春、朱淑真们也能依次出现,每人一二句诗,由李清照引荐给“芸”,似乎别有意味。那样,体现编导之同情大也。鱼玄机现身此剧无妨,她在狱中曾作诗一首,深有悔意的。

要表达今人的同情和敬意,一并的表达更好……

2010年6月26日

同类推荐
  • 现代散文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

    书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引导人的一生走向成功。正是基于此,我们编著了《中华阅读文库》,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人首先要认识自己,才可以认清世界。这些已经被中外智慧人士不断印证过了。他们的成功,正是因为有着矢志不移的追求;有着不可摧毁的意志;有着对痛苦等闲视之的心境。在一次次生活的坎坷与磨难中自我提升与超越,才使他们成就了自己,丰富了自己。
  • 我最亲爱的

    我最亲爱的

    一位名场阅历销年华,每天在最紧张的新闻媒体前线调兵遣将,早识人间哀乐,心事颇有的中年父亲,带着一对古灵精怪,花样百出,黏时让你烦,不理时让你忧的青春女儿。一个屋檐下,三人如何互动过活?“西瓜你个芭乐咧”,看过女儿的“宇宙无敌成绩单”后,父亲这样说。“鸟咧?”染着一头黄发,如今整天只想跟男孩子打篮球的女儿如此回答。自认每天过着惊险生活的老爸,不禁想念起不过几年之前,还爱看鸟爱画画,成天爱黏跟老爸团团转,一身灵气的同一个女儿。怎么会这样?shorttimepassing而已,到底Wherehavealltheflowersgone?
  • 陌上花开缓缓行

    陌上花开缓缓行

    人世韶光,何其忽然?人生际遇,何其偶然!与其独自向隅,击磐敲钟,以生的快乐作修束,去叩问佛祖苍天,谋求来世幸福,不如好好的活在当下,珍惜所得,珍惜拥有,感受现实和现世的欢乐。入山参禅,出山归凡,如此,则幸福无处不在。
  • 西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西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芸编指痕·书话编

    芸编指痕·书话编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热门推荐
  •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全书分为九个篇章,写了三个城市、三个人物、三个历史事件,讲述了他们在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大庆:一个与共和国盛大庆典同时诞生的工业圣城。
  • 惊鸿一瞥,便宠你一世

    惊鸿一瞥,便宠你一世

    她被项链带到古代,为了在那混出名堂她不得不去琉璃学院学法术,谱写青春的萌动与纯真;他第一眼见到她就为她一改平时的冷酷,不顾她对他的视而不见宠她,爱她,这就是一见钟情吧,他想;他们共同吟唱爱的传奇与魔幻……
  • 邪少竟妻,新娘逃婚99次

    邪少竟妻,新娘逃婚99次

    曾经那么纯洁的笑去哪儿了?不知道。最后带着泪水的苦笑,也是和以前一样纯洁吧……
  • 冷面情人的逃妻

    冷面情人的逃妻

    诗亚没有想到小咖啡屋居然也能遇到熟人,还是自己大学时最好的朋友。什么?邀请自己去参加大学社团的聚会。不是吧?躲了这么多年了,万一遇到了怎么办?何况自己现在也不是一个人!什么?这次邀请会是特地为学长开的,他从国外回来了,还带着未婚妻。恭喜啊,只是心里怎么涩涩的……
  • 宝宝开始走路了

    宝宝开始走路了

    吉娜·福特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育儿专家,30多年来亲手照看过300多名新生宝宝,有丰富的育儿经验,是英国上流社会及许多知名人士抢着预约的育儿顾问。多年以来,吉娜被认为是最受全球欢迎的“超级保姆”,她的工作地点遍及世界各地。她曾被英国时尚杂志《Hapers&Queen》评为全英十大著名产科护理员之一。
  • 奴宠王妃:沦为暴君的小妾

    奴宠王妃:沦为暴君的小妾

    他野蛮的压过来,在她耳边呢喃:“阿雪,我不是你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招惹了我,就该想着会付出怎样的代价。”所以,他诛杀她心上人,用整个国家要挟留住了她。他说阿雪,我等了你十年,可不是看着你嫁给别人。
  • 云月

    云月

    “妖物!灾星!此人非我族类!”“多好的公子啊!想不到竟是妖物幻化!”少年痛苦的按着头,剧烈的颤抖着身体,那一双枯翼里翻滚的杀冽云气恍若嘲弄。心底那个冰冷的声音不住的讥讽,每一句话似乎都刺进心里,冻结灵魂。“司徒,你知道吗。我觉得你们人类最好笑也是最可怜的,就是那份对于强大的无知。来,让我带你走向强大!”“我会强大的......”少年抖着声音,决绝却凌然:“但不是依仗你!”
  • 万劫苍生之以神之名

    万劫苍生之以神之名

    苍天不仁,乱三界之纲;大地无情,戏红尘如芥。神魔迸起,肆虐挥戈,杀伐纷争。一时间血染天际,战云四起,笑看苍穹,究竟谁主沉浮?话不过几言,语几度沧桑,一个凡间少年卷入这场浩劫之中……
  • 风流公子多情剑

    风流公子多情剑

    白天,他是天和大陆二皇子墨轩,他还是天和大陆闲王墨轩,他为人风流,喜爱美女,挥霍无度,欺善忠良,空有一副俊俏的皮囊。可是到了夜晚,他是天和大陆江湖中令人闻风丧胆,杀人如麻的幻影楼楼主,人称:血修罗暗夜,他是杀手之王暗夜,他的实力与手段使所有人折服,所以他的地位无人撼动。天和大陆江湖中如巨擎一般的云城,云城圣女云千雪三千青丝以一发带轻轻束起,白衣如雪,倾国倾城。当一古木牌横空出世,究竟是新秀幻影楼,还是老牌云城,凭借这古木牌笑傲天下?
  • 千手观音传奇

    千手观音传奇

    对于观世音菩萨,世人皆知其号,却鲜知其身世故事。相传在远古的东方,有一个喜怒无常、暴戾凶残的婆袈国妙庄王,他听信了城隍老爷之计,在御花园向天讨子,许下大愿。谁知,愿大生灾,竟惹出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来。为救人间生灵,慈航道人投胎下凡,成为妙庄王的三公主,取名“妙善”。三妙善自幼聪明俏丽,从小念经修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三妙善为国解难,智斗金仙国王子,妙庄王却淫威逼嫁。从此,三妙善人生道路崎岖坎坷,九死一生,受尽磨难。她一生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终成正果。三妙善是如何使盗贼改恶从善?如何使十月百花齐放?如何使炒熟的菜籽发芽?如何把热茶同时送到五百位尼姑手上?如何身上会长出千百只手?传奇故事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