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01200000007

第7章 完美的长孙皇后

历史反光镜

就连挑剔的史官,都不吝啬于对她的赞美,说:“太宗不是无过,皇后却乃完人”。

她活成了无数个女人的梦想:位极中宫,尊贵无限;品行高尚,万人拥戴;夫妻情深,是太宗皇帝心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然而,也许正因为幸福太过,以至天不假英年,只活了短短的36年。

她就是一代贤后长孙皇后。

唐太宗李世民有众多的女人,她们得到过各种各样的赏赐、宠爱、恩德,却始终没得到过长孙皇后般的“待遇”。不只是因为她是皇后,更因为她的品行。

在李世民重病时,她随时携带“解药”,她能三言两语让李世民消火,她知道伟大的太宗皇帝需要什么,她宽容大度、高贵聪慧,她管理的后宫有条有理……长孙皇后堪称最完美的皇后。

长孙皇后祖先为北魏拓跋氏。父亲长孙晟隋时官至右骁卫将军。她从小爱好读书,通达礼仪,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李世民登基以后,被立为皇后。

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分不开。

做了至高无上的皇后,长孙氏并不因之而骄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她十分恭敬而细致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请安,时时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女怎样调节他的生活起居,像个普通的儿媳妇那样尽着孝道。对后宫的妃嫔,长孙皇后也非常宽容和顺,如果妃子、宫人生了病,她也会派人送药,并亲自前去看望抚慰。正是这些温馨感人的细节,终使得“下怀其仁”,后宫不再冰冷,呈现出一派祥和温馨的气氛。

唐太宗对她十分器重,回到后宫,常与她谈起一些军国大事及赏罚细节。长孙皇后虽然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女人,但她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国家大事。她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认为男女有别,应各司其职,因而她说:“牝鸡司晨,终非正道,妇人预闻政事,亦为不祥。”唐太宗却坚持要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见解:“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其他妾就不了解了。”她提出的是原则,而不愿用细枝末节的建议来束缚李世民,她十分相信李世民手下那批谋臣贤士的能力。

李世民牢牢记住了贤妻的“居安思危”与“任贤纳谏”这两句话。当时天下已经基本太平,很多武将渐渐开始疏于练武,唐太宗就时常在公务之暇,召集武官们演习射技。名为消遣,实际上是督促武官勤练武艺,并以演习成绩作为他们升迁及奖赏的重要参考。按历朝朝规,除了皇宫守卫及个别功臣外其他人员不许带兵器上朝,以保证皇帝的安全,因此有人提醒唐太宗:“众人张弓挟箭在陛下座侧,万一有谁图谋不轨,伤害陛下,岂不是社稷之大难!”李世民却说:“朕以赤心待人,何必怀疑自己左右的人。”他任人唯贤、用人不疑的作风,深得手下文武诸臣的拥护,由此属下人人自励,不敢疏怠,就是在太平时期也不放松警惕。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的长子李承乾自幼便被立为太子,由他的乳母遂安夫人总管太子东宫的日常用度。当时宫中实行节俭开支的制度,太子宫中也不例外,费用十分紧凑。遂安夫人时常在长孙皇后面前嘀咕,说:“太子贵为未来君王,理应受天下供养,然而现在用度捉襟见肘,一应器物都很寒酸。”因而屡次要求增加费用。但长孙皇后并不因为是自己的爱子就网开一面,她说:“身为储君,来日方长,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文武双全,早年即与李世民是至交,并辅佐李世民赢取天下,立下了卓越功勋,本应位居高官。但因为他的皇后妹妹,反而处处避嫌,以免给别人留下话柄。唐太宗原想让长孙无忌担任宰相,长孙皇后却奏称:“妾既然已托身皇宫,位极至尊,实在不愿意兄弟再布列朝廷,以成一家之象,汉代吕后之行可作前车之鉴。万望圣明,不要以妾兄为宰相!”唐太宗不想听从,他觉得让长孙无忌任宰相凭的是他的功勋与才干,完全可以“任人不避亲疏,唯才是用”。而长孙无忌也很顾忌妹妹的关系,不愿意位极人臣。万不得已,唐太宗只好让他做开府仪同三司,位高而不实际掌管政事,长孙无忌仍要推辞,理由是:“臣为外戚,任臣为高官,恐天下人说陛下为私。”唐太宗正色道:“朕为官择人。唯才是用,如果无才,虽亲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例子;如果有才,虽仇不避,魏征是例子。今日之举,并非私亲也。”长孙无忌这才答应下来,这兄妹两人都是那种清廉无私的高洁之人。

长乐公主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掌上明珠。将要出嫁时,所配嫁妆要比永嘉公主加了一倍。永嘉公主是唐太宗的妹妹,出嫁时正逢唐初百业待兴之际,嫁妆比较简朴。而长乐公主出嫁时已值贞观盛世,国力强盛,唐太宗要求增添些嫁妆本不过分。但魏征听说了此事,上朝时谏道:“长乐公主之礼若过于永嘉公主,于情于理皆不合,长幼有序。规制有定,还望陛下不要授人话柄。”唐太宗本来对这番话不以为然。时代不同,情况有变,未必就非要死守陈规。回宫后,唐太宗随口把魏征的话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却对此十分重视,她称赞道:“常闻陛下礼重魏征,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言,实乃引礼义抑人主之私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情深意重,仍恐陛下高位,每言必先察陛下颜色,不敢轻易冒犯;魏征以人臣之疏远,能进言若此,实为难得,陛下不可不从啊!”于是,在长孙皇后的操持下,长乐公主带着不甚丰厚的嫁妆出嫁了。

长孙皇后不仅是口头上称赞魏征,而且还派中使赐给魏征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闻公正直,如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此心,不要转移。”魏征得到长孙皇后的支持和鼓励,更加尽忠尽力,经常在朝廷上犯颜直谏,丝毫不怕得罪皇帝和重臣。也正因为有他这样一位赤胆忠心的谏臣,才使唐太宗避免了许多过失,成为一位圣明君王。说到底,这中间实际上还有长孙皇后的一份功劳。

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某天唐太宗下朝后怒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田舍翁!”等太宗平静下来后,长孙皇后改换了朝服,郑重地向皇帝祝贺。太宗不解:“这是为何?”她说:“臣妾听说,主明臣直,只有君主贤能,臣下才能直言不讳地进谏……”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随唐太宗巡幸九成宫,回来路上受了风寒,又引动了旧日痼疾,病情日渐加重。太子承乾请求以大赦囚徒并将他们送入道观来为母后祈福祛疾,群臣感念皇后盛德都随声附和,就连耿直的魏征也没有提出异议。但长孙皇后自己坚决反对,她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若修福可以延寿,吾向来不做恶事;若行善无效,那么求福何用?赦免囚徒是国家大事,道观也是清静之地,不必因为我而搅扰,何必因我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度!”她深明大义,终生不为自己而影响国事,众人听了都感动得直落泪。唐太宗也只好依照她的意思而作罢。

长孙皇后的病拖了两年时间,终于在贞观十年(636年)六月崩逝于立政殿,享年仅三十六岁。弥留之际,尚殷殷嘱咐唐太宗善待贤臣,不要让外戚位居显要;并请求死后薄葬,一切从简。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称:“顾内失吾良佐,哀不可已已。”他还说长孙皇后“每能规谏,补朕之阙”,以后入宫“不复闻善言”。宫中女官把皇后编撰的《女则》一书呈给唐太宗,说:“皇后生前把历代妇人参政得失的历史编成此书,自觉文字尚不精练,不敢呈献,不想皇后还没有来得及修完就……”太宗打开书卷,不禁失声痛哭。史书记载:“上览之悲恸。”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一个千军万马中走过的英雄皇帝,在兄弟阋墙时面不改色的男人,这时却哭了!

太宗因为想念皇后,以致不能自已。于是在宫苑之内修建了一个多层塔楼,为的是便于自己经常登临,瞭望长孙皇后沉睡之地——昭陵。

长孙皇后,不是最有权势的皇后,但绝对是最受到尊重的皇后。

现代启示录

做女人要“大气”

长孙皇后是一个很大气的女人。

她胸中容得下天地,冷静睿智、宽容审慎。既有母亲般的包容体贴,又有战友般的理智,还有妻子的温柔贤惠。作为一个女人,她能得到太宗皇帝的真心对待;作为一个皇后,她堪称后世楷模。娶妻若此,真是不枉此生了。唐朝最伟大的皇帝,身边站着一位大气高贵的皇后,这是盛唐的一道风景。

到了今天,漂亮已不再是女人魅力中最璀璨的靓色,“大气”的女人才更美。以下是“大气”的女人应具备的品质。

1.识大体

不以一己之好恶看人做事,而是以一颗包容之心来善待身边的人和事。

为了成就深爱的事业、维护家庭的温馨,或者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她会隐去内心的苦痛、忘记别人的过错。宁愿背过身去,独自清洗淋漓的鲜血,也不愿用一身的灰暗去面对别人。她只会用阳光般温暖的笑容,来演绎她谐美的底色。

2.丰厚的内涵

她不会因时尚与流行而去急功近利地效仿,也不会因得到一次成功而欣喜张扬,更不会因行进于低谷而心灰气丧。深邃而内敛的品行,会让她拥有别样的雍容和坦荡。即使占尽成功的辉煌,一样可以感受她谦逊的目光。

她们睿智,眼神通透。人情练达,心态平和。

3.适度的妥协与放弃

有时候,妥协并不是降低姿态,而是另一种迂回的方式跟生活和解。适度的放弃,不见得是失去。“有一种撤退叫胜利,有一种占领叫失败。”这是《潜伏》中的一段话。

事实已经证明了无数次,“完美”是不可能的任务,而自己也不会永远占上风。甚至有时候,自己明明胜券在握,也可以放开手,给别人一个机会。那不是对自己的背叛,而是人格与境界的升华。

4.独立、清醒

她内心有自己的尺度与准则。既不屈从于别人的观点,也不以自己的意志为终点压制别人。即使身处繁华,她心里也保持着一份珍贵的清凉。提醒自己,也警醒别人。

她也有自己的不顺,但她却有一种自我调适的能耐。把心里的不适降到最低,并控制在自己能够把握的尺度之内。她绝不会让情绪左右自己,失去自制力。她允许自己热烈地爱,但不会让自己卑微地仰视、无谓地哭泣。

5.尊重别人

她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别人。即使是一种姿态上的平等,她也以天衣无缝式的表现向别人传达足够的真诚。她绝不去刺探别人的隐私,原谅伤害过自己的人。她以悲悯的姿态回望世事的沧桑,冷眼打量人性的贪婪、自私。

同类推荐
  • 普希金

    普希金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俄罗斯文学的鼻祖。他出身贵族家庭,从小爱到良好的文学教养。在皇村中学学习时,受到当时爱国思潮和进步思想的影响,结交了一些未来的十二月党人(俄国的贵族革命家)为朋友。毕业后到彼得堡进外交部任职。在此期间写出了《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政治抒情诗,歌颂自由、进步,反对封建农奴制,挟击暴君专制,表现了开明贵族的理想,对当时的革命者曾产生过巨大影响。
  • 忠谏人生——魏征

    忠谏人生——魏征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魏征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隋末唐初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魏征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 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

    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

    刘殿学为青少年朋友撰写的古代科技故事,在生动的故事里再现了古代人民开拓创新精神,作者特别从数学、医学、地质学、机械学等各领域里选出代表性人物如祖冲之、孙思邈、郦道元等人物故事。
  • 权力野兽朱元璋2

    权力野兽朱元璋2

    《权力野兽朱元璋》:全面讲述朱元璋无权、谋权、夺权、掌权的权术人生!公元1345年,18岁的乞丐朱元璋,三天没要到一碗饭,躺在破庙门口快饿死了,还捧着《资治通鉴》在看!5岁时,朱元璋投靠起义军头目郭子兴,为一块烧饼,当起了哨兵;两年后,因功高震主,遭郭猜忌,他果断交出全部兵权,静观其变,伺机而动。一年后,郭病死,28岁的朱元璋乘机上位,独揽大权,制定“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用三年时间,就将众多实力曾远远强于自己的对手或劝降、或吞并、或击溃。41岁时,朱元璋称帝,此后独掌中国30年,数次血洗宫廷,杀功臣李善长、杀功臣蓝玉、杀功臣傅友德,将朝廷百官完全笼罩在自己不可挑战的威权之下。朱元璋对待权力,拥有野兽对待猎物一样的本能:强烈的欲望,可怕的耐心,漫长的潜伏,混乱中保持警醒,判断出真正的机会,露出獠牙,发出致命一击。这个嗜权如命的明朝开国皇帝,留给世人的却是一个太平盛世,史称“洪武之治”。
  • 张居正评传编著

    张居正评传编著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八章,每章又有不同的小节,以叙述为主,详尽生动的记叙了张居正的成长经历和主要事迹;张居正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内阁首辅地位,并逐步操纵朝政大权,进行自己的改革的。
热门推荐
  • 谢谢你,出现我的青春里

    谢谢你,出现我的青春里

    看了青春题材电影《我的少女时代》,特别喜欢里面“谢谢你,曾出现在我的青春里”这就话,回想起那段时间,现在想想我还有过那么一段不能忘记的事情,这是一封真实但又虚拟的关于我的一段往事。每个人都有过暗恋的对象,不管你暗恋的人现在是否在你身边,你都应该感谢他,感谢他成就了那么勇敢爱的自己。
  • 霹雳天网

    霹雳天网

    惩处奸恶的秘密组织天网中的特等高手天魁星文斌因打击邪恶组织,得罪军方,为自己组织内的奸徒出卖,遭到天网无情的追杀和来自各方面的打击。在经历兄弟反目和情人离去的打击后,文斌历经重重波折,种种风险,终于使真相大白与天下,除去内奸,重振天网,并与心爱的姑娘团聚。
  • 重生之商战强国

    重生之商战强国

    一个叫叶小天的文物贩子重生了,重生在1970年的华夏,一个边远的小山区。且看这样的小人物将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 别让小毛病毁了你

    别让小毛病毁了你

    本书从十六个方面介绍了一些为人处事方面的小毛病的来源和危害,并用生动事例加以阐释,也提出了解决方法。
  • 惜媛记

    惜媛记

    古人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一条路。的确如此,不论是无数的人重复的走一条线还是一个人重复无数次去走自己所确定的线最终都会成为一条路。世上无数条的路唯有心路最让人难以捉摸,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中心世间万物都围绕着自己运动。我不能说有这样的想法有什么不对,我们也没有理由去评判对错,。但事实上这只是我们内心对自己对外物不了解所造成的一种假象,而我也将会把自己的心路亲身感悟分享给大家。
  • 你不是第三者

    你不是第三者

    在别人眼里白书晟是个第三者,没错!他拆散了别人的家庭;邱雨桐也是第三者,没错!她也拆散了别人的家庭,一个情字,牵扯到了四个家庭,在别人眼里赵青似乎是受害者,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每当赵青强词夺理、无理取闹时,白书晟总是在心里冷笑:婊子还想立牌坊!“我没有错!”面对赵青的十几个家人,白书晟淡淡的说道。“哼!你永远都活在虚拟世界里,而我却是活生生的,我不是虚拟和宠物,”在经过一夜无眠的谈判之后,邱雨桐心灰意冷的对杨伟说道,“你滚吧!永远不要再回来,”杨伟对着电脑屏幕,甚至没有空抽出手来指一指大门的方向,因为他正在进行一场游戏比赛,雨桐冷笑着离去。
  • 元界党首

    元界党首

    一个注定不平凡的人,走上超越不平凡的道路的故事。
  • 末世之生存法则

    末世之生存法则

    百态苍生纷扰祟,行尸大地人心脆。人不为己天地灭,世界末日人难测。末世,行尸四起,而且充满着暴力和人性的绝望。生存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活着’。而我们的故事却要从一个小人物讲起,他在这个末日摸索出了一套属于他自己的生存法则,并且他认真的遵循着它。他一次又一次在生存与死亡的边缘挣扎徘徊,但他侥幸活了下来。不得不说他是侥幸活下来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市井小民。这个故事要从那个时候讲起……
  • 兰陵倾心

    兰陵倾心

    一道光,跨越千年,我遇见了你,是偶然?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在我最低落之时,谢谢有你……在我最难过之时,谢谢有你……在我最痛苦之时,谢谢有你……谢谢一路有你--长恭!
  • The Adventures

    The Adventur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