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1600000033

第33章 香港乘车记

我童年在上海居住,抗战胜利以前,还保留帝国主义的租界。这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以后,又一种形式的出卖主权。当时,上海有法租界,公共租界。鲁迅先生的著作中,有《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等书,书名中这个“且介亭”就是“租界”二字的一半。因为,鲁迅先生住在上海虹口的斯高塔路,早期是日租界,后来,各国租界除法租界外,统称为公共租界,和天津有那么多的租界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上海的公共租界,可能由于英国治理的缘故,便自然沿袭许多英国人的作风和做法。至今在我儿时印象中最深刻的,莫过于红头阿三,和双层汽车了。当时,街上的警察叫巡捕,公共租界的巡捕来自英国的殖民地印度。若是有点年纪的上海人,该会记得在马路上值勤的那些身材特别高大的锡克族人。因为锡克族喜缠头帕,故而称之为“红头阿三”。他们对街上玩耍的小孩,比法租界当局从越南(那时叫安南)雇来的巡捕要亲近些。还有,就是车身漆成橙色的双层公共汽车了,与巡逻的红头阿三,相映成趣,也算是公共租界的一幅街景。若是家长带我到兆丰花园游玩,或到大自鸣钟走访亲戚,便要求乘坐这种车子,并且爬到上层,饱览市容。

抗战胜利,接着全国解放,双层车便在大陆绝迹了。直到八十年代初,有机会到英国本土,总算再睹这种双层汽车,如见老友似地感到亲切。后来到香港访问,我发现这个远东大商埠,才是真正的双层车的世界。不但有穿梭般的双层巴士,还有走遍繁华地段的双层电车。而且,同是在香港,我又见到头裹红帕的锡克族人,和闻到印度饭店里的咖喱香味。刹那间,我产生了时光倒转的幻觉。

在香港,乘双层电车是惠而不费的行路之道。我的一位亲戚告诉我,你要是不那么在乎钱,打的;要是撙节一点,坐小巴;要是想节约,坐地铁;最省钱的办法,就是坐电车。如果你到香港本是为了游逛,如果你略略懂一点粤语,这位亲戚说,你就多准备一点零钱,横竖票价相当便宜,只须一元六毫,即可乘坐全程。而且电车线路贯穿港岛东西方向,几乎经过全港最繁华的街市。所以,你上了车,等于不要导游的观光香港,一览无余。

我试了两次,果然精彩非常。因为香港马路上全是车,年青人驾着车在路上疾驶,叫“逛车河”。在那价廉物美、而且古色古香的电车里,你登到上层,居高临下,徜徉车河,周游港埠,也是一种愉快的体验。我发现,在香港,最受普通老百姓欢迎的交通工具,莫过于行驶在港岛的这种双层的电车了。我坐在车里想,香港比内地要发达得多,也富庶得多,他们为什么不拆掉这种有轨的城市交通工具,而我们无论北京、上海、天津等等大城市,却在好多年前,因其占地碍事,早就把叮叮当当的有轨电车送进博物馆了。现在来看电车的优越性,比之汽车的排放尾气,制造大气污染,简直可称为最干净的交通工具,而我们过去匆匆忙忙地否定,难免失之偏激。尤其双层车,其实是很富有都市色彩的车辆。现在,北京城里也开始行驶双层大公共汽车了,足见有其可取之处,它的出现,显然给城市增添了视觉情趣。

据说现在世界上,除了香港,没有一家厂商,再生产这种老爷电车了。各国在开发城市旅游项目时,都设想增加这种可供浏览的车子。于是,只有向香港订货,想不到香港的这种老爷车,居然行销世界,意外生财,便更有身价了。凡到香港的旅游者,有几个不曾领略过乘车观光的乐趣呢!

但是,香港人这多年来始终保留这种古老的双层车,并不完全因为它无污染,能赚钱,更多的是反映了他们沿袭下来的既追求新潮,也珍惜传统的文化心理。在香港,几乎处处可见这种并叠共存的双层巴士现象:既有世界上最好的海洋花园、科技馆,也有世界上最壮观的大佛;既有纵横交错的地下铁道、海底隧道,也有这种称得上是古董的有轨电车;既有“会当凌绝顶”的高楼大厦和填海造成的新机场,也有离现代化甚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郊乡野村。香港,就这样多彩多姿,也许正是它发展的一个原因吧!

同类推荐
  • 开在废墟上的花

    开在废墟上的花

    从听故事到讲故事,再到写故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从故事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哪里去寻找中国的好故事?《中国好故事》特邀国内顶尖故事家,为中国的孩子们、为芸芸众生讲述最沁人心脾的故事。
  • 无声的群落:续编(上卷)

    无声的群落:续编(上卷)

    这本书里的一百余篇文章,介绍的是一段至今“一半烟遮、一半云埋”的历史,作者大多是1964年和1965年下乡的知识青年。四十多年前,他们告别父母,离开北京、上海、重庆、沈阳、武汉、成都、长沙、杭州、西安、贵阳、广州等大城市和一些中小城市,到农村和边疆安家落户。在这些饱蘸着心血的文章里,作者如实地讲述了他们上山下乡的经历,记载了他们在那些动荡的年代里的观察和感受,留下了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诚实的思考。
  • 泪水是眼睛的语言:情感卷

    泪水是眼睛的语言:情感卷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描写情感的文章100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将生活中的亲人、朋友一一述来,展现在读者面前,栩栩如生,使人读来掩卷长思,情到浓时潸然泪下。很多文章经《读者》等杂志转载,受到读者广泛好评。全书文章短小精悍,笔触细腻,犹如与作者促膝而谈,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鲜活,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市场号召力。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泪与笑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泪与笑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老夫子诠解三国演义

    老夫子诠解三国演义

    要说中国四大名著影响最为深远的,首推《三国演义》。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它的许多人物和故事,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
热门推荐
  • 杨柳清风

    杨柳清风

    《杨柳清风》是一部以拟人化的动物形象描写英格兰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散文作品,文笔细腻典雅,对大自然的描写丰富流畅,而且故事曲折有趣,富含哲理,被誉为英国散文作品的典范。小说塑造了一群生动的动物形象:行事鲁莽但天性善良的蟾蜍、踏实而又不乏诗趣的河鼠、忠诚而又天真的鼹鼠、性情执拗而又富有慈父般爱心的老獾,等等。这些鲜活的形象各自保留着动物特有的习性,但动物的性格、思想、行为已经人格化、社会化了,作者关注的重心已经超越了动物生活和动物心灵而投向了人类的生活和心灵世界。因而,读者从中可以获得关于人类生活经验和价值的体认。
  •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内容简介:黄檗无念禅师,法名深有,号无念,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李卓吾、袁宏道、瞿汝稷诸人之推崇。《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原收录于《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共分四卷,第一卷法语,涉及的是黄檗无念禅师参悟、觉解的“缘起性空”之论,不离法藏,融汇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随。第二卷酬问,谓之酬问,实是解经是也。第三卷复问,乃是黄檗无念禅师针对其所生活之时,明末社会变革带来的思潮动荡,在文化观念需要重建之时,而从禅宗角度给出的仁学机缘解答。
  • 千载琵琶

    千载琵琶

    穿越千年,也不过是为了两情相悦。一个无意到此地过客,又能在这里留下什么。她只要爱人,不管天下,亦不念苍生,纵为君王,又能奈她何?
  • 白色世界的作家们

    白色世界的作家们

    白色世界,我被监禁了5124年我要找到黑羊,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为什么写作会影响世界啊喂!脑洞敢不敢再大一点!!!!!我只是个写小说的不要让我写的东西具象化啊!
  • 腥红石器

    腥红石器

    一生下来就与别人与众不同的苏亚,生下来不是全身皮肤发黑,就是屁股后面有一块青,不是不受老师和同龄人的喜欢,就是身险奇怪事中,当时却浑然不知...在她青春最好的时光里,却又在一次学校组织登山的活动中,发生了一场意外,失去了记忆,可是醒来后,除了山上发生的事,她的记忆还是都能衔接的上,所以班里的伙伴都没有人再提起那件事...伴随着后天出现在手上的红色印记成为了全书的主线,在她23岁的这一年,又看到了三年前改变她人生的天文奇观,只是眨眼直接发生的怪象又都恢复到了正常,这一切难道真的是她的幻觉吗?还是另有蹊跷之事?
  • 数据化的我眼中不一样的现实世界

    数据化的我眼中不一样的现实世界

    游戏?不,这是现实,你以为我们来自游戏,岂不知你们自身身在游戏中。这是一个看似从游戏走到现实的NPC,绝对真实现实人生,一个游戏人物编造的现实梦境。
  • exo我们相约在SM

    exo我们相约在SM

    “是你们!”一个命运的安排,相遇的缘分,偶然的机会,自己的选择,制造了一幕幕或喜或悲的镜头。“不再见!”成长就是这样的,不断的告别,不断的遇见,不断的感情纠纷,不停息地坎坷挫折,只为了发现---原来一直是你。“我有得到过,也有失去过,每一次都让我刻骨铭心,早已让我这个经不起大风大浪的心,已经习惯了与我擦肩而碰的腥风血雨,在我最美好的年纪,遇见了恰巧最美好的你”人生就是这么经不起时间的推移,感情也是这样,长时间的隐藏埋匿,终会败给于---最初的感觉,纯粹的想法
  • 你是我的最倾城

    你是我的最倾城

    她从不知道后来的后来,那个让人面目可憎的男人是她的倾城!
  • 腹黑王爷吃货妃

    腹黑王爷吃货妃

    问:世间情为何物某腹黑答:某吃货为爷妻某吃货答:好吃的都是~为了某吃货,本王愿意华为美食,生生世世陪着你某吃货:天哪,我不要在做吃货啦,看着就没胃口~。。。
  • 灵蛇剑传奇一

    灵蛇剑传奇一

    可是不曾记得在何时,这恐怖的地方竟然来了个和尚。没有人知道在和尚的来历。但在常人想来,这个尚必定是脑子被驴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