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1600000039

第39章 那个穿着火红衣裙的精灵

她是个精灵,那俏影像电闪般划过夜空,一下子,攫住了我的眼睛,也抓紧了我的心灵,于是,一个石破天惊的画面,便凝固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我是从来不大相信表演会有那么持久的生命力,然而,在舞台上这个穿着火红衣裙的精灵,却使我明白,真正在灵魂上的震撼,哪怕只有一刹那,这辉煌也会永远铭记的。从那以后,这个视觉中的不朽,只要合上眼,那团火焰般旋转的舞神,倏然而至,接着,便是那鲜花的海洋,和那被艺术所陶醉了的天和地。

那真是一次很偶然的机缘,才有幸目睹到“此曲只应天上有”的壮观场面,因为,无法想象这是凡人能够达到的境界,只有称得上为艺术精灵的大师,才能出神入化,创造出舞台上的奇迹。这份不会重复、更不会再现的独特记忆,一直在我心中珍藏着。

现在,我终于要把它写出来,一边握笔,一边使我的思绪,回到那个冬天的莫斯科去。因为像这种“人间哪得几回闻”的盛况。那个穿着火红衣裙的精灵,在舞台上展开双臂的大跳,轻捷的弹起,空中的旋转,无声无息地悄然落地,然后又是一连串风姿绰约飞舞,那情那景,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今生此世,也就只有这一次,“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后,这世界上,谁也无缘再看到这位穿着火红衣裙的舞神了。

那年,坐在莫斯科大剧院里,欣赏这位世界闻名的芭蕾舞大师的演技时,还是镰刀和斧头的莫斯科。十多年以后,当我提笔撰写这篇文字时,被称作“苏联”的庞大国家,早也成了一个历史名词。这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使人无法不感慨人间的沧桑多变,世事的复杂多端,而最后能留存下来的,除了不朽的艺术和文学,还能有什么呢?

那是1984年的寒冬,一个地道的莫斯科的寒冬。

在访问的日子里,时不时要走过当时苏联人民引以自豪的红场。当我们这些客人,踏着那些铲不尽而冻得更结实的积雪时,老实说,那份阴冷、沉闷、呆重、死板的气氛,很难说得上有什么赏心悦目的感受。凡是城市里的积雪,无不由于环境的污染的缘故,很快变得不那么干净,由最初的白皑皑,到随后的灰蒙蒙,到最终的黑黢黢,一天比一天让人感到沮丧。在广场上,除了教堂的洋葱头圆顶,尚有令人目光为之一亮的色彩外,余下的,视线所及,森严的克里姆林宫也好,庞大的国营百货商店也好,街道上的电汽车,来来往往的人群也好,以及那一成不变的说阴不阴、说晴不晴的天空,如今在我的记忆里,都是一律的暗淡色调。

在这个灰暗色彩的背景上,出现契诃夫的忧郁,出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颓废,出现果戈里沉重的讽刺,出现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出现这样一位火红的吉普赛女郎,像一团烈焰,想把整个世界燃烧的欲望,让我止不住地惊讶。

记忆,到了我这种年纪,由于脑细胞已经烦了、厌了的缘故,总是先拒绝而后才接受。即使在努力记下什么的时候,也同时会淡忘掉一些什么。但隔了十多年以后,搜索枯肠,再想不起那座广场上大教堂叫个什么名字了。好在红场上就那么一座花花绿绿的教堂,似乎在莫斯科我也没有再看到别的教堂的圆顶上,涂过如此鲜艳的色彩。因为,对于第一感觉的眼睛来说,再没有比亮色更为敏感的了。可是当我回想那一次苏联之行,除了这座教堂的圆顶之外,只有这个一团火似的精灵,是我在莫斯科留下的最为亮丽、最为强烈的色彩了。

我记住了那个美丽非凡的,令你目不转睫的舞台精灵。

无论谁,只消看上一眼这位舞神,就永远不会忘记。于是,那像一丝暖风,像一阵温雨,有几许亢奋、有几许激情的西班牙旋律,开始兴奋地敲着你的耳鼓。接着,眼前出现了那个穿着红靴的吉普赛女郎。正在兵营外,轻快而且欢乐地,同时又是挑逗地跳着塔兰泰拉舞,那纤纤脚尖在疯狂旋转时,洋溢出来的浪漫情调,任何人都会为之情不自禁地陶醉:那薄如蝉翼的飘逸衣裙,在斗牛场里如火如荼地翩跹时,所涌动出诱人的青春魅力,所有观众的心,都由不得不随着她的脚尖而激荡起伏。

像饮得太多的醉鬼,怎么样离开那桌艺术的盛宴,我已记不起当时怎么走出那座富丽堂皇的大剧院了。全部观众已经被赞叹和惊奇,以及想不到成为幸运儿的喜悦,掩盖住而浑不知其它。我不禁想,在人的一生中,并不会总有机缘,赶上一位世界级的艺术大师,被称作告别舞台的绝唱演出,能够有一个座位,坐在那里欣赏。我一直问自己和同伴,你不觉得,这是上帝的安排嘛!

后来,我在北京看过一位美籍华人舞蹈家江青(一点不错,正是这两个字)的现代舞作品表演。演后的小聚,我对她谈起我在莫斯科期间的这件幸事,让她好生羡慕。她以极其尊重的口气,提到这位大师的名字,在芭蕾舞的世界里,那是一颗耀眼炫目的巨星。

正在我们访苏期间,著名的芭蕾舞演员普利谢茨卡娅在她六十周岁生日这天,举行告别艺术生涯的盛大演出,就在那座常于苏联电影里见识过的莫斯科大剧院举行。在她和她的舞台告别,她的观众告别,也和她凝聚一生艺术心血的芭蕾舞告别的庄严时刻。每个躬逢其盛的人,都对这极其壮观的,带一点悲怆色彩的,又是完美无比的天鹅之死式的绝唱,怀着深深的敬意。整个剧院,座无虚席,鲜花几乎把乐池和舞台都淹没了。我还记得,幕间的掌声和欢呼声,震耳欲聋,恨不能将剧场高耸的穹顶轰塌下来。

没有一个人会相信表现出那样生命活力的大师,竟是1925年出生的。作为芭蕾演员,在舞台上生活到六十高龄,还能像二十多岁年青姑娘那样轻盈,秀美,柔韧,透出青春的朝气和充沛的精力,简直就是人间奇迹。因为任何一个看过她《卡门》的观众,都会坚信这一点,除了她以外,还会有谁把那个吉普赛女郎,演得如此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至此,我才懂得什么叫作大师,这两个字的意义就在于她具有夺人魂魄的高超魅力!

在一个陌生的外国人眼中,其实,冬天的莫斯科,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城市。虽然一位行吟诗人唱过,“你不到冬天的俄罗斯来,你能体味到这块黑土的什么呢?”但冬天的莫斯科,积雪像沉重的白色铠甲,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敦实的建筑物,冷清的街道,笨重的车辆,和戴着厚重雪冠的行道树,看多了,便全无兴味。无论你站在阿尔巴特街,或者列宁山下的大路上,站在加加林的宇航纪念碑下,站在经互会那像一部打开的书似的大厦前,站在共青团员地铁站的出口处,看那些穿得臃肿、把自己裹得圆圆的、在寒冷中走路的俄国人,那脸色,恕我不客气地说,和天色,和雪色,相差无几,一式的灰暗无光。我惶惑不解的疑团是:这样的国度里,这样的氛围中,怎么能出现那样非凡的艺术巅峰?

冬天的莫斯科,也许因为气温永远在零下的缘故,也许不完全因为天气的缘故,凡是被称作门的入口处,都是紧闭着的。商店、酒馆、咖啡厅的门,都蒙上挂着厚厚的帘子。而且,每个居民家的门,都异常地厚重敦实,对想推开它的人来说,无疑意味着一种拒绝。我不禁再想问下去,在这样生冷的环境里,怎么能诞生出那样美妙的艺术精灵,有她适宜生存下去的条件吗?

我在来到莫斯科作客之前,曾经先接待过来华访问的苏联作家代表团,并且陪同他们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作家,前苏联国歌的词作者米哈尔科夫——那时叫同志,现在大概该称呼先生了。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座谈时他开玩笑地说过,把政治留给政治家去研究或者解决,文学家,还是谈谈文学吧!所以,我们到了莫斯科以后,他尽量陪我们非正式地见见一些朋友。这种私人会见,家庭式的聚会,可以省去许多公务来往时的繁文缛节。

“谢谢你的好意安排了!”

具有贵族风度的米哈尔科夫,幽默地说,“这样省得你频频举杯了!”他知道我不善于他们喝酒时那种表现自己口才的方式。刚到莫斯科的时候,我认为,在这个地球上,最能致祝酒词的民族,莫过于俄罗斯人了。等后来到了梯比里斯,才知道,致祝酒词的冠军应该是格鲁吉亚人才是。后来,我也发现,当这些高加索朋友开始用枪口说话的时候,同样也是不肯罢手和住嘴,一打就是好多年。所以,每次宴会,不光主人讲个没完,所有坐在桌旁的人,也不甘示弱,不说到你擎着酒杯的手开始发抖,是不会让你喝下那一口的。所以,当你吞咽每一块面包到肚里的时候,同时伴之许多词藻华丽、热情洋溢而又空洞无比的话语,就有点食不甘味了。

因此,我盼望坐在铺着一块土布的木桌旁边,吃食和酒水,放在离手不远的地方,愿意听就听,愿意聊就聊,看看人家怎么过日子,不拘束,不强求,不一定有什么主题,自由自在,随便从容,那该多好?

这样,米哈尔科夫与我们,就有了一次与一位画家的小聚。当我进到那挂有许多古老圣像和堆满西伯利亚木雕品的阁楼里,我仿佛被关在了桑那浴室的感觉,热得透不过气来。莫斯科的暖气,真令人有冬天里的夏天之感,你恨不能剥得只剩下一件衬衫。

室外的冷,和屋里的热,拒绝的门,和好客的主人,所形成强烈的反差。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俄罗斯人的性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譬如,当我们来到画家居住的这座公寓,搭乘的电梯,说是一具装野兽的狭窄铁笼,不算过分,简陋倒不可怕,运行时那铁索的声响,令人心惊肉跳,这才叫恐怖。但谁都知道,这个国家的载人宇宙飞船,却是世界上第一个遨游太空的。譬如,我在红场上那硕大无朋的百货商店里,名字我也忘记了,几乎看不到什么使我想购买的商品,但在画家这里,他所提供的洋酒、饮品、奶酪、点心之类,比之我去过的西方国家,也不逊色。也许这位现代派的画家,米哈尔科夫的朋友,是个很特殊的例子,不足为训。但我在其他很一般人家作客时,也能品尝到珍贵的黑鱼子酱,或是有年头的上好葡萄酒,那是市面上绝对看不到的。对这所有的一切,我们外国人很难作出判断,究竟哪一方面更接近于真实的俄罗斯?

那画家叫什么名字,再也想不起来了。当夸奖他的作品时,他有点自负,但谈到他的收藏,他就比较地谦谨。虽然屋里摆了那么许多古董,但他的超现实主义的绘画,和伟大的俄罗斯文化,也看不出什么必然的传统联系。他有一个很大的画室,里面有一幅顶天立地的尚未完成的巨幅油画,把世界上所有的大人物,尽收其中,其间也有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对这些生拉硬扯在一起,分明是矫揉做作的画,我自然不敢恭维。不过,他的藏品,使我想起读过的在“文革”期间就翻译过来,作为内部参考的,可能是科切托夫写的教义小说,书名大概叫《你到底要什么?》,讲到一些败类,怎么将古老教堂里的圣像画,偷卖给西方人的故事。这本绝对是主题先行的小说,看得出来,作家已经江郎才尽,连早期《茹尔宾一家》的气势,《叶尔绍夫兄弟》的激进,也找不到了。

也许这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使我对这位画家兼收藏家,有些距离。当然,那是绝不可能的,米哈尔科夫是个太可爱的老头,他不会让我们去见一个不值一见的朋友。但印象也会产生误导作用,何况在座的他们,在谈论某件圣像拥有数百年历史时的口气,总离不开美元的估价,颇带有商品的味道。于是联系这幅世纪人物肖像画,联系我读过的那部教义小说,太多的急功近利的成分,使我难以置信,那个穿着火红衣裙的精灵,怎么能够得以翩翩起舞?如果那是绝对纯真圣洁的艺术殿堂,就建筑在这样一个浅薄的基础上?一个民族的文化,怎么可能植根在这样肤浅的表土层里呢?

我真有点惶惑不解了。

感谢那时苏联的官僚机构,一般说来并不高的工作效率,使得我们这些客人,能够从什么人的手掌缝隙的疏漏下,得到这几张被人企羡得要死的票。其实,作为这次旅行中的一个项目,主人米哈尔科夫已经请我们在克里姆林宫礼堂,观看了芭蕾舞剧《吉赛尔》的演出。但是,我记得,某次座谈会上,一个显然不是等闲人物的作家,提到了普利谢茨卡亚的这次告别舞台的演出,他认为,如果可能,让中国朋友看看,这样的机会,此后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的了。

普利谢茨卡娅,出身于舞蹈世家,她是苏联著名舞蹈家密谢列尔的外甥女,可以说是家学渊源。1943年,苏德战争尚未结束,她在莫斯科舞蹈学校毕业。曾经向有名的盖尔德特的女儿叶丽莎维塔和瓦冈诺娃学习,这些都是培养出像乌兰诺娃这样一代优秀人才的芭蕾舞的著名教员。所以,她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芭蕾功底。嗣后,由于她在舞剧中出色地塑造人物性格,以及精湛的表演技巧,和她双臂富有表情的运用,成为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的首席女演员。

她在舞台上,成功地扮演了《巴赫奇萨拉伊泪泉》中的扎列玛,《劳伦西娅》中的劳伦西娅,《宝石花》中的铜山公主,《睡美人》中的阿芙罗拉。尤其脍炙人口的,是她在《天鹅湖》中,令人钦服地扮演了奥杰塔一奥吉莉娅,被公认为是她在芭蕾舞剧中最拿手的角色。她还以她深湛的艺术造诣,和对文学的理解,自编自演了舞剧《安娜·卡列尼娜》。

她是一位世界级的芭蕾大师,前几年,还曾来过北京,还曾在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象征性地表演了一小段《天鹅之死》。那时,她虽然是近七十岁的人了,但风采仍不减当年。

但记忆中的那天晚上,我们在金碧辉煌的莫斯科大剧院里,同时欣赏了她的《带叭儿狗的女人》和《卡门》两出舞剧。前者,体会到了契诃夫的冷峻,后者,感受到了梅里美的狂热。当穿着红色衣裙的普利谢茨卡娅,在漆黑的舞台中央,被光柱渐渐照亮,当她在音符中,在铃鼓声中,跳出第一个动作,和接二连三的旋转,当一个火辣辣的卡门,在眼前活生生地站立起来,如痴如狂的观众,再也忍不住,全场起立,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掌声。

我已记不得那天演出结束后,普利谢茨卡娅谢幕的次数,七十回,八十回,恐怕是个保守的数字,送上台去的鲜花,从楼座投下来的鲜花,将她团团围住。我想,那天晚间的大剧院,至少把莫斯科全城的鲜花,都集中到这里来了。她在鲜花丛中,一次又一次地向热爱她的观众致意。

她虽然从此离开了舞台,但她的完美形象,将会在观众心目中永存。

这时,我从灿烂的鲜花,和那些无论如何不肯离开剧场的观众脸上,看到了伟大的俄罗斯文化的传统、底蕴,和深藏的力量源泉。我还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酷爱艺术的人民,更没有见识过这样崇敬和倾倒于艺术大师的人民。这时候的俄罗斯人,那脸上的色彩要丰富得多,表情要热烈得多,语调要亲近得多,和我在红场上见到的他们,几乎找不到共同之处了。

这真是让人费解呢!

是啊,“你不到冬天的俄罗斯来,你能体味这块黑土的什么呢”?了解一个民族,是那么轻易的一件事吗?当我在画家的阁楼上,看到他自己由电影胶片翻转的录像带,我仿佛找到了一些答案。

那是卫国战争刚刚结束的年头,大概也是普利谢茨卡娅开始崭露头角的时期,饥饿和贫穷仍不肯与战神一起离开这块饱受劫难的土地。我在镜头里,看到了废墟,看到了弹坑,看到了阵亡将士的十字架,也看到了终于获得胜利、但疲惫不堪的老百性。我也看到了这位我不怎么喜欢的画家。他那时显然不会超过二十岁,衣衫褴褛,面有菜色,可能还在美术学院里领他的学生配给粮,一块黑面包,和两小块方糖。现在这位富庶的画家,由于养尊处优的缘故,脂肪使得他的身材,较之早年的他,要庞大两倍到三倍。

这是一部苏联早期的纪录片,我见到一群和他年龄相同的,那些瘦骨嶙峋的男女同学,正在借助于坦克车的力量,将战争期间,为防止德国法西斯的掠夺而转移到外地、埋藏起来的石雕像,从泥土里拉出来,装上卡车,运回原来陈列的冬宫,在早先的基础上竖立起来,供人游览。

当这些青年人,小心翼翼地剥掉雕像身上裹着的草袋和麻包,晶莹如玉的女神,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我注意到,所有那些参与这一复原工作的美术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他们那由于饥饿而显得特别大的眼睛,都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泪水。那些学美术的女孩子,兴奋和激动得不能自己,抱成一团地哭泣着。这位画家,他竟连泥带水地跪在了地上。那份艺术的真诚,让我对他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然后,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是这些雕像在运输过程中的场面,那也真是让我们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中国人怦然心动。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比不上俄罗斯人更珍惜他们的艺术珍品了。即使是那些普通的老百性,凡上了点年纪的,无不对这些眼前缓缓驶过的艺术品,流露出崇敬膜拜的神情,来不及地在胸前连连地画十字,并且喃喃有声地念叨着上帝的名字,看他们消失在远方。而所有的军人,无论是列队行进的,还是零散的复员回乡的士兵,只要见到这些装运艺术品的车辆,没有一个不是马上立正,向这些雕像,极其庄重地敬礼。在他们运送的途程中,所有的车辆,都自动停下来,为他们让路,所有的交通警,都为他们打开了绿灯……

我不能不折报了,在拥有这样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度里,拥有这样酷爱自己民族艺术的人民,那穿着火红衣裙的精灵,又怎么能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地展现她最大的艺术才能呢?莫斯科大剧院里的鲜花会枯萎,但在这土壤里萌发出的艺术奇葩,肯定是永远也不会凋谢的。

这大概是我那年在冬天的莫斯科,所体味到的最值得写出来的一点了。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功密码

    世界名人成功密码

    本书讲述了感动千万人的世界名人成长故事,包括荷马、亚历山大大帝、但丁、哥伦布、达·芬奇、哥白尼、米开朗琪罗、麦哲伦、塞万提斯、培根等。
  •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增进对优秀的文学遗产和艺术遗产的了解,我们从元明清杂剧和传奇中选取十部具有代表性和较高艺术性的悲剧名篇,分别为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冯梦龙的《精忠旗》、孔尚任的《桃花扇》、方成培的《雷峰塔》、高明的《琵琶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孟称舜的《娇红记》等以飨读者。
  •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生前脍炙人口的诗作。将一个才华横溢、感情细腻、文学造诣高超的民国文艺青年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 张承源诗选

    张承源诗选

    本诗集收入作者百余首诗作。诗作内容分为“哨所短笛”、“春天泳怀”、“狂歌恋曲”、“丝路女神”、“母亲长河”五卷。
  •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热门推荐
  • 农家悍妻:相公,有病得治

    农家悍妻:相公,有病得治

    她是一个最普通的穿越女,他是一个落榜的穷书生。原本宋幺妹以为,两个人的结合是她那嗜钱如命的奶奶和刁钻泼辣的大伯母的手笔。挣钱打脸过好日子才是王道。可后来才知道,原来一切的一切不过是各种阴谋与手段,而她只是他复仇的一颗棋子。只是当她知道一切,怨他,恨她,怒他,发誓一辈子都不要理他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爱她是多么的深沉。李三郎:“如果我说,我从一开始就没想要你做我的棋子,你信么?”幺妹:“我信!”她半倚在他的怀里,“相公,坊间都说你这复仇皇子当的一点都不称职,唾手可得的江山不要,还要为一个丑的不能再丑的女人自杀,都说你有病。”话落某男已欺上身,”娘子,我有没有病,你试试不就知道了?“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雾都孤儿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雾都孤儿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血王族

    血王族

    一个以血为盟的种族,揭示了一串不可思议的故事。
  • 魔脉修神

    魔脉修神

    天生魔血魔脉的冷旋,在其爷爷的刻意安排下,习得了一身骇人听闻的轻功!凭借着过人的轻功,冷旋成功救下了被修真正道上百位修真高手围杀的战神杨峰!在得知冷旋乃是魔脉一族后,为了阻止修真浩劫,也为了能够救出翅虎刀的孪生灵兽,战神毅然选择将翅虎刀交予冷旋!天生魔脉,在得到翅虎刀的帮助后,迅速成长!一个天生魔脉之人,在得到强大的力量后,是为害世间,还是造福百姓,战神的选择究竟是对是错?一切尽在魔脉修神!
  • 位面穿梭之大英雄

    位面穿梭之大英雄

    当有一天能够位面穿梭了,飞黄腾达好像不再是梦想。或许可以学到最顶级的武功,也可能是学到飞天御剑的法术。看江湖恩怨,看群雄争霸......位面穿梭,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一切,从教田伯光泡妞开始!
  • 青春狂魂

    青春狂魂

    天晓星系、沧涯大陆、风行龙都、天武世界。
  • 英魂之刃异界

    英魂之刃异界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时候一把巨剑洛了下来后来有两个部落在这里
  • 缚鬼除灵录

    缚鬼除灵录

    李封灵一个从小失去双亲的少年,因缘得名师真传习得一身奇术。长大后在一家殡仪馆当一名普通的入殓师,在一次给尸体化妆的时候意外发现他们都是死于妖邪之手。出于正义,出于善心,决定出手除了这为祸苍生的孽障。再此以后一桩桩,一件件灵异事件接踵而来。李封灵是否能一一化解?恶鬼必除,妖邪必诛。天道轮回,善恶自公。敬请关注《缚鬼除灵录》
  • 蛇王的囚妃

    蛇王的囚妃

    他是蛇族之王,冷血善战,威震三界,视女人如工具!她21世纪的一缕异魂,附在公主身上,本是集宠爱于一身,却偏偏倒霉的国破家亡,她被献给蛇王,成了他的囚妃,她的旧爱难忘,新欢爱虐缠身,血溅当场!真心又如何能辨?
  • 孤王寡女

    孤王寡女

    野史云:她有七段姻媒嫁过三夫十为寡妇,令无数王侯国君为之疯狂,是一个能使正常男人陷入情障却不敢沾惹的女人。墨九说:“一派胡言!”她是墨家传人,命定钜子,懂机关,善巧术,会奇门遁甲,一不小心闯入异世,只做几件事。一教渣男(变处男)二踩悍女(成闺蜜)三拆机关(点风水)四学建筑(修皇陵)五逗小叔(抢老公)六破奇谋(虐情敌)七玩江山(文里看……)*人叫她墨九,叫他“判官六”她道:我俩一起,正好六九。他问:六九何意?她抬头,一脸的笑:“那是一种姿势……不,知识!”*【注①】:本文作者很逗逼,从来只写一对一。【注②】:宠溺无限接地气,架得很空莫考据。【注③】:简介只供参考,以内容为主,敬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