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2000000063

第63章 知之不若行之

889.知之不若行之

“原典”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战国《荀子·儒效》)

“注译”全句译意为:没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深入了解,深入了解不如践行。

“品读”闻、见、知、行是从学到行的过程,而“行”,是学的运用,学的最终目的。这与孔子所说的“学以致用”的思想一脉相承。荀子认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己乎行之矣”(圣人,以仁义为根本,正确地判断是非,能使言行一致,而不差毫厘,这没有别的门路,只是把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行罢了)。这就是说,学以致用,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890.精义入神

“原典”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周《周易·易辞下》)

“注译”全句译意为:(学者)精研道义而潜心神理,是为了谋求施用;利于施用而安处其身,是为了尊崇道德。

“品读”这是孔子对《周易·咸》卦“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所作解释中的一句话。2500多年前,孔子就从这句话中传达出“学以致用”的思想,给后世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2500多年后,伟人毛泽东用当代的语言更明白地阐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强调的学以致用,精通是前提,应用是目的。只有精通,才能应用;为了应用,必须精通。精通而不应用,精通就失去了意义,应用而不精通,就应用得不好。明代的王夫之在《论梁元帝读书》中说:“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立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意思是说:读书具体要达到什么目的呢?要辨明书中“大义”,并作为修己治人的行为准则;又要体察“微言”,使自己对书的精神实质的把握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这是《周易·系辞下》的名句“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的演义。

891.学而时习之

“原典”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春秋《论语·学而》)

“注译”时:经常,随时;习:温习,见习,实习;说(yuè月):同“悦”,高兴,喜悦,愉快。全句译意为: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实习,不也愉快吗!”

“品读”《学而》是《论语》的开篇之章,“学而时习之,又是《学而》”开宗明义第一章的第一句话。学无止境,人不可以一日无学,也不可能一日无惑。运用自己的学识解决面临的疑惑问题,并取得成效,求得进境,会情不自禁感到高兴。实际也如此。学习了又能运用于实践,用学来的知识修身明德,治国平天下,有益于己、于人、于世,这是一种非常愉快的事情。

892.知者无不知

“原典”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战国《孟子·尽心上》)

“注译”全句译意为:孟子说:“对智者来说没有不需要知道的,但最需要知道的是马上就要用到的。”

“品读”学习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学习必须针对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急用先学。这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方法,应该值得提倡。

893.君子有三患

“原典”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西汉戴圣《礼记·杂记下》)

“注译”全句译意为:“君子”有三种忧虑:第一是对自己没有听到过的知识,忧虑不能听到;第二是对自己已听到过的知识,忧虑不能学会;第三是对自己已学会的知识,忧虑不能做得到。

“品读”在儒家看来,“君子”的责任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常有“三患”:“患弗得闻”,“患弗得学”,“患弗能行”。有“患”才能有动力,有追求,有奋斗,也才能学有所成,成有所行。

894.好学近乎知

“原典”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西汉戴圣《礼记·中庸》)

“注译”知:通“智”。全句译意为:孔子说:“爱好学习就接近于智了,努力实行就接近于仁了,知道耻辱就接近于勇了。”

“品读”这是《礼记·中庸》中记载孔子的话。孔子认为,“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智、仁、勇,这三种是天下通行的德行)。“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895.多诵而知其说

“原典”多诵而不知其说,所谓劳苦而不为功。(东汉班固《汉书·晁错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读书多而没有领会其中真义,虽然很辛苦但是劳而无功。

“品读”这是博士晁错给汉文帝刘恒上疏中的话。当时的皇太子尽管读了不少书,但没有真正领略其中的精义,因而也就不懂“临制臣下”、“安利万民”的道理。晁错认为,读书是为了致用,这是皇太子的当务之急。刘恒很赞赏晁错的话,并接受晁错的建议,任命晁错为太子家令(汉代皇家的属官),帮助太子读书识理,学以致用。

896.人之读书

“原典”人之读书,欲广闻见以自益耳。(唐吴兢《贞观政要·俭约》)

“注译”全句译意为:人们读书,是想广开见闻以便对自己有益处。

“品读”《刘聪传》中载:刘聪(汉高祖嫡系)将替刘后修建仪殿,廷尉(狱官)陈元达上书极力谏阻,刘聪大怒,命令将他斩首。刘后亲自写奏疏说:“今宫室已备,宜爱民力,廷尉之言,四海之福也,陛下宜加封赏,而更诛之,四海谓陛下如何哉?”其言词和感情非常恳切,刘聪的怒气才消除了,而且感到很惭愧。贞观十六年,唐太宗读了《刘聪传》,他对书中所记述的这件事很有感触,便说了“人之读书,欲广闻见以自益耳”,并以刘聪这件事作为鉴诫。唐太宗本来想修造一座宫殿,构筑多层楼阁,已在蓝田(今属陕西)采伐木材,诸事已经具备,但他想到刘聪这件事,就停止了修宫殿。唐太宗如此读书自益,学以致用,“可以为深诫”。

897.政者学之施

“原典”学者政之出,政者学之施。(宋张孝祥《衡州新学记》)

“注译”全句译意为:学习,管理国家的学问从此产生;管理国家的学问,是学习的实施。

“品读”张孝祥(1132~1169)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读书过目不忘,下笔顷刻数千言。绍兴二十四年,廷试第一(状元)。登第后即上书为岳飞叫屈,秦桧指使党羽诬告张孝祥谋反,将其父子投入监狱,秦桧死后获释。历任校书郎兼国史实录院校勘、都督府参赞军事、抚州知州等职。“学者政之出,政者学之施。”这是张孝祥从政的经验之谈。他还说过,“政不于学,则无道揆法守。”管理国家的人不学习,就无法度可以遵循奉守。

898.后治而先学

“原典”古之圣王,后治而先学。(明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二》)

“注译”全句译意为:古代圣明的君主,都是先学习,而后从事管理的事。

“品读”王夫之学识极其渊博。王夫之的思想,尤其在历史观和政治思想方面,大都表现在他的《读通鉴论》和《宋论》两部书里。《读通鉴论》是一部史论,王夫之为之毕其一生心血。“古之圣王,后治而先学。”这是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二·睿宗》中说到唐贞观、开元、元和三世之政时所作的总结。在这里,王夫之强调学习对于治政的必要。欲做事要先学习,欲治政先学习。

899.以求适用

“原典”凡书之所载,有不可尽知者,不必正为之解,其要在于取吾心之所通,以求适于用而已。(明徐渭《诗学序》)

“注译”全句译意为:书上所载的内容,如有不能理解的,不必强求,关键在于把自己能理解的吃透,以便为我所用。

“品读”读书不必务求甚解,关键是学懂弄通了哪一点,就结合实际加以运用。陶渊明就有“好读书不求甚解”之语。在读书中当有不“甚解”之处、之时,且先读为快。但当有“甚解”之处、之时,就要学之用之。

900.躬体而心得

“原典”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清汪琬《传是数记》)

“注译”之之:前“之”指书籍;若:如;躬体:亲身,身体力行。全句译意为:藏书难不如守书难,守书难又不如读书难,读书难又比不上领会书中真义并亲身去实行之难。

“品读”清初散文家汪琬说这句话的用意有两点,一是有书赶快读,二是读书要知书并能付诸行动。如果有了书却不抓紧读,一天推一天,“春日不是读书天,夏日南风正好眠,秋多蚊虫冬又冷,一心收拾待来年”,结果是空让岁月流逝。如果读书不付诸行动,也是虚度年华空悲切。

同类推荐
  •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有恶性的,也有良性的。恶性的较量大概就是政治博弈,良性的就是大家有事无事坐在一起,谈谈人生观与宇宙观。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用“桃子”做武器,杀死了三个力敌万人的武夫,这是中国最出色的刺杀事件;专诸刺王僚的故事想必人尽皆知,显而易见,在饭桌上革别人的命远比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来得直接,来得有效;赵匡胤用一顿饭就把武将手中的兵权轻松解下……毛主席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从历史上著名的几场饭局来看,有时想要革命,还真得请客吃饭不可。因为往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都摆不平的事,一顿饭就搞定了。
  • 毛泽东品书论人

    毛泽东品书论人

    本书主要介绍毛泽东一生中品评史书、谈论人物的心得,这部书展现了毛泽东读史的一个鲜明特点。毫无疑义,作为政治领袖和思想家的毛泽东决不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以书为鉴,吸取和运用所读之书的经验、教训、智慧和各种启示,来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服务,也就是毛泽东常说的古为今用。这也是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的志趣和目的所在。而他的品书论人,就具体生动地体现了这种志趣和目的。
  • 话说小康

    话说小康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了国内外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成了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一个关键词或者叫热门词汇。2003年元旦前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报道,江西一家生产灯笼的工厂在灯笼上写上“幸福小康”四个字,因为反映了大家的心声,生意特别好。元旦戏剧晚会上有一幅春联的横批也是“全面小康”。一位离休老干部写诗赞道:“小康企盼数千年,华夏今朝初梦圆;更把蓝图全面绘,人民一步一重天。”“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中国人的共同心愿。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凝聚起亿万人民火热的心,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强大生机!
  • 2020,期盼中国

    2020,期盼中国

    本书将晦涩的理论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为读者勾勒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图景。其间既有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总体方面的概括,又有各行业、各领域具体且精道的分析与预测。
  • 大国崛起与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大国崛起与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本书是一本研究世界国家安全战略的书籍。主要内容包括:导论;世界霸主的梦想与现实—美国国家安全战略选择;命运多舛的大国追求—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选择;斩切不断的大国梦想—日本两次崛起及其国家安全战略选择等。
热门推荐
  • 捡个首席当老公

    捡个首席当老公

    妹妹要相亲,却看上了姐姐。神啊,她故意打扮那么丑都能被看上,这世界丑女都不安全了。稀里糊涂被忽悠领证了,虽然协议一年,可怎么算都是她吃亏啊……她怎么就脑袋被驴踢了?怎么就同意了呢?再看某男……笑得阴邪,完了,她上当了……
  • 权倾天下:废材九小姐

    权倾天下:废材九小姐

    权倾天下:废材九小姐你应该活九十八岁,等等,你才十八岁啊!谁让你下地狱的!我要用我的美色和权利来征服,额额,等等!天下有点难,那就征服男人吧!穿越后的废材九小姐如是说道!
  • 一日为师,终生为夫

    一日为师,终生为夫

    “老师,你有女朋友吗?”“没有!”“那男朋友呢?”"……"“我也没有,既然这样那你当我男朋友吧。”“……”“不答应吗?那我委屈一下当你女朋友好了!”肖乔看着眼前这个耍着无赖的学生有些无奈,自他执教以来,他唯一的夙愿就是把木槿这个妖怪给就地正法。木槿看着一脸无奈的肖乔心里暗喜,自他执教以来,她的唯一夙愿就是把肖乔这个衣冠禽兽打回原形。
  • 狂兽战歌

    狂兽战歌

    神偷林寒第一次出手,就被神秘卷轴送到了恐怖的恶魔深渊,危机之中,由千年培育的恶魔果实获得左手魔眼,以百世传承的无上卷轴开启右手兽魂,再加一身神偷技能,至此,林寒便开始了他彪悍的异界之旅。新书上传,每天保底两更,下午2点和晚上9点,望支持!
  • 浴血战皇

    浴血战皇

    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不是人情!不是义气!不是什么忠诚!是实力!实力最重要!如果我有足够的实力,那天胖子就不会死在我的面前!如果人情就能改变一切,亲手教我杀人技巧的师父老猫,就不会追杀我!如果忠诚有用,那么我就不会被叶欢害得亡命天涯!实力!只有压倒的实力,才能真正左右胜利的天平!
  • 古文约选序例

    古文约选序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亲吻吸血鬼

    亲吻吸血鬼

    洛丽塔,妈妈是血精灵(以前精灵,转变成了血精灵),爸爸是人狼(吸血鬼和狼人的混血),而她则是血狼。她来到人类世界的达特茅斯大学!按她的说法就是来人类学校体验生活。但没想到是她救了一个男孩,那个男孩后来被转变成血族。但事情还没完,学校遭到奇怪的攻击事件,凶手是别的血族和巫师,但矛头却指向那个男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有更多无辜人受到攻击。洛丽塔该怎么办?男孩该何去何从?!
  • 销售这样说,客户才会买

    销售这样说,客户才会买

    本书在对销售沟通的基本要素进行了阐述之后,详细说明了销售过程中的开发客户、预约客户、拜访客户、接近客户、介绍产品与报价、处理客户异议、成交、收取货款、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需要用到的沟通技巧,情景对话与技巧说明相结合,是销售人员自我提升沟通能力的实务手册。
  • 少年时

    少年时

    本文概述了一个女孩,从幼年的无知到亲情的支离破碎,再到长大后友谊的背叛。
  • 云成缘

    云成缘

    现代的一个爱幻想的少女,因为爱看云,看天。在一天,少女像平常一样在看天空时发现天上的云逐渐幻化成奇怪而有规则的形状又以彩虹的顺序变成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