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3800000022

第22章 根子在于土地招拍挂制度 (2)

国土资源部立即着手搜集反击的证据,用一个月的时间调查了110个城市的620个项目样本。2010年6月23日,该部公布了调查结果:“目前在中国,地价占房价15%~30%,平均是232%”。随后,由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共同编写(以城市地价动态监测项目组名义)的《中国城市地价状况2008》报告称,地价占房价的比例基本处于20%~40%之间。

鹿心社副部长在6月23日的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的地价房价比,低于欧美及亚洲近邻”。他还表示,地价只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非决定因素。这话说得很有艺术。

有关房价与地价关系的争论,此非第一次,也非最后一次。只是这次的争论,双方均有调查数据,有明确观点,且阵容强大。一方是全国工商联,场合是全国两会;一方是主管全国土地市场的国土资源部,场合是新闻发布会,所以格外引人注目。

这似乎类似鸡生蛋、蛋生鸡的故事,永远也说不清。撇开双方所持立场(有人说房地产商会代表的是地产商的利益,国土资源部代表的是部门利益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在我看来,他们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结论虽然对立,但立论却是可取的。

地产商为什么敢于高价拿地?他们不是傻子,要去做一笔注定要亏损的买卖,而且要亏损就是巨亏。假如一幅土地中标的楼面成本价是12000元,地产商必定认为这个项目上市时能够卖25000元。而买地时周边项目拿地时的售价可能只有21000元。从这个角度看,一方面是房价在推动地价上涨。另一方面,地价是房价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价的上涨当然会推动房价的上涨。购房者看到的现实情况是,土地每拍卖(挂牌)一次,房价就上涨一次。而且这种涨幅多是一夜之间大幅度上涨。近两年,每一幅高价地(民间往往简化地称为“地王”)的诞生,无一例外都会大幅拉升周边房价。

2009年5月21日,富力竞得北京广渠门外10号地,楼面价16000多元/平方米。几天之内,周边二手房应声上涨1000~1500元/平方米。一个月之后的6月30日,相隔不远的广渠路15号地被中化方兴地产公司以406亿元拿下,楼面价为15321元/平方米。这一次二手房涨幅更凶猛,不少业主连夜涨价超过2000元。

5月、6月这波高价土地竞拍潮,成为2009年北京房价暴涨的导火索。2010年全国“两会”后北京几幅高价土地的拍卖,也起了同样的作用。

2010年3月15日,大望京1号地被远洋地产旗下子公司以408亿元夺得,剔除医院和学校配套,楼面价高达27529元/平方米。任志强竞争失败,被潘石屹讥为“花钱买丢人”。3月17日,保利地产斥资504亿元拿下大望京村4、5号用地。

上述地王诞生之前,其周边二手房售价约为2万元/平方米。拍卖过后,二手房价格应声暴涨,有的一天上涨5000元/平方米,远远突破了人们的想象力。而二手房是新房定价的参照物,新开楼盘也立即调高售价。2010年3月,北京房价暴涨的局面就此形成。

现在回过头看得更清楚了,如果说2009年楼市成交量的增长,是多项住房消费优惠政策(俗称房地产“救市”政策)合力的结果。那么,2010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房价的跳跃性暴涨,更多的是地王刺激下的反应。这个现象不仅适用于北京,也适用于全国其他重点城市。

在这种情形下,谁要是还坚持地价没有推高房价,那就有睁着眼睛说胡话的嫌疑。

总结一下:地价尤其是地王,往往会直接推动房价大幅上涨,而地价上涨的根本因素是土地招拍挂制度。

只要招拍挂存在地王就永远存在。

前文说了,由于招拍挂制度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竞价机制,该制度导致高价地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该制度作用下,地王的产生也几乎是必然的。而有意无意制造地王的,是地方政府。

10多年前就有朋友问:70年过后,我们购买的房子会不会被政府无偿收回?虽然这个问题已经由《物权法》解决了(住宅用地70年土地使用权到期后,自动续期),但直到今天还是有人不放心。

我记得自己当时的回答是:70年过后,我们都死了,你操这个心做什么!再者,我们的房子使用年限有没有70年还另说呢。举例说明:北京前三门的房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的,2009年就面临拆迁的命运。

之所以提起这个老话题,是因为看到新闻引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2010年3月29日~31日召开的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使用寿命只能持续25~30年。

建筑寿命平均不足30年,是谁造成的?多数人可能以为是建筑质量不过关,很少有人想到,政府规划失误和盲目拆迁,是主要原因。

譬如,2002年建成交付使用的扬州渡江西苑小区,2003年建成的扬州福运苑小区,70年的土地使用权,10年都还没过完,就被扬州市政府以每亩250万元的价格挂牌出让给一家房地产公司,而这几十户人家直到评估人员上门才恍然大悟。

如你所知,这样的事情,扬州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地方政府,想必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我所在报纸也报道过类似一件事,南京下关区张家圩小区,2002年交付使用,次年就闻听政府要打包卖给另一家开发商。2009年12月25日,“拆”字画上了居民的楼房,400多户居民,70年的土地使用权,只好再说了。

扬州渡江西苑小区、南京张家圩小区,建成交付没几年,就面临拆迁的命运,初看似乎是政府规划失误。但我认为,“失误”不过是其推卸责任的掩饰之词。拆除这些小区的内在驱动力,是当地政府想卖地挣钱的欲望。这两个小区的拆迁补偿费,当然远不如把土地卖给地产商的费用,地方政府在土地交易上是绝对不会做赔本买卖的。

所以,建筑寿命平均低于30年,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主动性拆迁的产物。主动拆迁的动力,在于卖地能挣大钱。而只要对这些拆迁的城市中心区用地实行招拍挂出让,那么,它必然就是地王。地产商可能变换,而作为地方政府的地主常在。逻辑推导的结果便是:只要招拍挂制度存在,地王就常在。

如果说,实行招拍挂,土地价格一定会大涨,但查阅《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有人会问,2004年9月全面推行招拍挂制度以来,后面年份的平均地价并不一定都比前面年份的地价高,这是为什么?因为国土资源部统计时,是将住宅和商业地产的土地公开出让与工业用地出让合并统计,而工业用地并未全面实行招拍挂,地价被摊薄了;而实行公开出让的土地面积,并不一定是递增,很多年份的土地出让计划没有完成。另一个鲜为人知的情况是,在住宅用地的出让中,相当一部分享受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土地,未经招拍挂却也属于有偿出让,但也要被纳入统计数据。

在比较和反思土地协议出让和招拍挂制度的弊端时,任志强有一个特别的角度:土地协议出让,是个别或少数官员拿零头,购房者拿大头;招拍挂出让,是地方政府全部拿走,成本全由购房者支付。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土地协议出让,是暗箱操作,有权力寻租的官员,可能在获取好处费之后,将土地低价拨给了某地产商。假设某幅土地,10万平方米,成交价是2亿元,其中协议出让价是18亿元,寻租的官员另外得到2000万元。协议出让的土地成本价是2000元/平方米,由于土地总成本普遍占售价的40%~50%,则该项目的商品房售价可能是4000元/平方米。

这幅土地若实行招拍挂出让,成交价可能达10亿元,因为是公开竞价,官员没有寻租空间,土地成本就是1万元/平方米,该项目的商品房售价可能达2万元/平方米。

以2亿元协议取得的这幅土地,地产商为什么一定会以4000元/平方米,而不是2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出售给购房者?因为大家都是协议出让取得,土地成本大同小异(区别在于支付给寻租官员的金额),你想以2万元的单价卖出,也没有人买。当然,在流动性过剩、收入差距等因素的推动下,协议土地上的楼盘售价也会上涨,但只会从每平方米4000元逐步涨到5000元、6000元,而不是起步就是1万元再涨到2万元。

假如土地成本已经到达1万元/平方米,地产商售价2万元/平方米才可以盈利,想让他以18000元/平方米卖给你都不可能,遑论4000元/平方米?是招拍挂直接将商品房售价的基数抬升到了令人仰望的高度。

土地招拍挂制度,已经终结了低价土地的可能。享受了土地高溢价收益的地方政府,也回不到协议出让的时代。由于地价越高,收益越大,趋利的地方政府天然地具有制造和追逐地王的动力,这就是为什么各地频频出现提前拆迁、强制拆迁和暴力拆迁事件的原因。

改革土地招拍挂制度不可以吗?前面已经提到,北京等地实行的只是对其中招标方式的改良,而不是对整个招拍挂制度的改革,更不可能废除土地招拍挂制度,回归协议出让。除非中央政府强制改革,不准地方政府讨价还价,而且还为他们找到了足够的财源——迄今为止,这还只是一种天真的幻想。

因此,我们说,地方GDP主义是被一种牢不可破的制度所固定住的地方政府价值取向。

不过,无论地产商的创富,还是地方GDP主义的急行军,都离不开银行这个好帮手。

同类推荐
  • 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及对策研究

    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及对策研究

    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会通过需求的升级及机制的完善内生出提高农村经济主体参与生态环保的动力及能力。本书从多个侧面对中国农村经济与生态环保的互动机理作了探索与剖析,提出了以“激励相容”为特色的对策新思路。
  •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麦肯锡调研揭示了高管对创新的远大抱负与他们的执行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组织结构和流程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随着全球化打破了曾经阻止公司实现全部潜力的地域界限和市场障碍,公司的创新能力——借助公司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各方的创新增值思维——成为名至实归的时尚话题。
  • 经济知识全知道

    经济知识全知道

    在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追求快、新、奇的生活方式。多数人都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一些晦涩的经济理论、经济术语,但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早已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现象也随处可见,经济学的力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无法想象的影响力。《经济知识全知道》把那些实用的经济学常识用一种简洁、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你在娱乐中尽情领略经济学的魅力。
  • 我们向何处去

    我们向何处去

    本书从两部类模型出发,创新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债务危机进行“破局”,为人们观察、了解世界债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中国模式”注入了新的内容,对世界经济形势进行了前瞻性的思考。从文化、历史、宗教、经济、政治、军事、地缘等方面展现了精彩纷呈的世界“大棋局”。
  • 财富的灵魂

    财富的灵魂

    本书是一份记录、一个镜像、一部心灵史写下了过去25年来中国商业社会发生的最重要的人和事。从中,你能领会当前商界大腕和意见领袖的历程与感悟也将理解为什么《中国企业家》能成为中国的《财富》。
热门推荐
  • 鬼妻有点萌

    鬼妻有点萌

    91年我为哥哥换婚去结冥婚,岳父明面上是大木材商,其实是鲁班书第三道传人。冥婚三九回“娘家”,一个月后村里六个新娘集体怀孕。岳丈干女儿装神弄鬼要置我于死地,老婆显灵后突然转变态度倒贴?离奇恐怖的事件相继发生,谁在搞鬼?最恐怖的是媳妇棺材悬在半空,死后一年,尸体还没腐烂,破棺而出爬到了我床上。鬼和僵尸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哪个是我媳妇?
  • 重生王爷公主妃

    重生王爷公主妃

    突遇雷击一遭丧命,竟然就投胎到了最是无情的帝王家。得了一个端庄温柔的皇后娘,得了两个对自己疼爱至极的正太兄长。甫出生便为皇帝爹去了心头大患。宫斗、宅斗全没修炼过咱也没啥可怕,只要抱紧皇帝爹的大腿,想必吃香喝辣一生顺畅。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绝代郡主

    绝代郡主

    【问我还是不是爱上你时美丽的样子,依然为你守着尘封的相思】一位似水红颜柴郡主,一代旷世名将杨六郎红尘往事,爱恨情仇。北宋初年,群雄争霸天下的恢弘篇章里。看一位郡主如何倾覆天下,尽展绝代风华。伪后宫,伪权谋,说的不过是个爱情故事而已。
  • 卖王爷的小笼包

    卖王爷的小笼包

    第一次相遇,她将他卖到了鸭馆;第二次相遇,她将他再次卖到了鸭馆;第三次相遇,她打算将他再一次卖到鸭馆的时候,终于体会到了事不过三的结果,她竟然被卖了;仇恨就是这这么来的。
  • 血史祭坛

    血史祭坛

    尘封冤世的仇恨,在无意间得到释放。千年的仇恨一时怎能平息。直到懦弱的英雄出现,他能否改变这个混乱的世界。
  • 童年有你,余生有你

    童年有你,余生有你

    都市白领穿越重生,实习生亚柯跟上:五岁娇妻,你别逃。楚语又将何去何从,是跟随现实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隐藏的巨大的阴谋,森林深处的那个身影到底是谁?他们两个最终能修成正果回到原来的世界吗?
  • 我的绝色女友

    我的绝色女友

    所谓人不风流枉少年,豪门大少入读明珠学院,掀起阵阵血雨腥风的同时还不忘身边的各色美女,面对高贵的邻居,美丽冷傲的校花,妖媚动人的班长,性感火辣的辣妹,他又该如何处理这种让所有男人幸福又头痛的问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是他的手段!嚣张狂妄,为人仗义,这是他的态度!权倾天下,踏上巅峰,这才是他的目标!
  • hi王上,亲一口

    hi王上,亲一口

    有谁见过装逼穿越的?不好意思,她就是。有谁见过蒙拐神兽的?不好意思,她依旧。有谁见过贪财好色的?不好意思,她还是。一朝穿越,免费的了几个‘小吃货’,没一个正经的,遇到几个花美男,一个比一个帅,一个比一个有钱,只不过她没兴趣。只是,当腥风血雨来临,能站在她身边的,又有几个......
  • 都市小邪道

    都市小邪道

    我可以邪,你不要邪,懂?在这里,我老大,明白?看一代都市邪道如何横扫六合,席卷八荒。一切尽在都市小邪道。
  • 大明豪侠传之阴阳石

    大明豪侠传之阴阳石

    大明洪武年间,新朝初立,江湖帮派林立。为稳固朝政,朱元璋不得不继续依仗昔日江湖旧部,成立“疾风堂”四处追查反贼。然而疾风堂专横跋扈,拥兵自重。于是当朝宰相李善长为首策划了一场风云变幻,腥风血雨的讨贼攻防战。然而疾风堂根基深厚,江湖地位稳固,朝廷虽可以派兵围剿,但无奈又必须依仗疾风堂铲除贼寇。加之疾风堂坐拥江湖传闻中能够逆转阴阳,操弄生死的神器:“阴阳石”。由此,一场尔虞我诈的阴阳石争夺战大幕将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