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3800000024

第24章 银行被绑上了战车 (2)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更是小心谨慎。虽然建设银行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广东试水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但那属于在沿海开放区的探索,内地影子都见不着,北京也没推行。据说,“按揭”一词就是首先从香港传到广东的,它是英语中“mortgage”的半粤语半英语谐音,我不懂粤语,不知此说是不是真的。

1997年,潘石屹在北京开发现代城的时候,除了从万通分家得来的份额,口袋里没几元钱。最先是想引进凯德置地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的资本,但谈判被东南亚金融危机打断了。张欣在香港待了那么多年,懂得个人按揭的神奇,就让潘石屹去找银行。

潘石屹去找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工作人员尚不知按揭为何物,拒绝了现代城的申请。潘石屹后来告诉我说,他又去找了建行行长。那时,正值国务院决定停止住房实物分配的前后,建行行长高屋建瓴地表态说:“这不是支持一个项目的问题,是启动中国经济的问题。”当即决定在现代城做个人按揭。据说,后来工行、中行都找上门来了。现代城销售速度大增。

潘石屹说:“是我教会了银行怎么做个人按揭。”这话听起来有点儿夸张。老潘的意思可能是说,他帮北京的银行引进了个人按揭。他还说,现代城是北京首个做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项目。我没有研究过中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幼年时期,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1998~2003年,我能真切地感觉到房贷市场不断蹿升的热度。那几年,以基建贷款起家的建设银行(主营业务如其名)一枝独秀。但工行醒过味来,紧紧追赶。有时一个房地产项目往往就是这两大银行在争夺发放贷款。

大约是2002年某个时间,建行房地产信贷部一位负责人找到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的领导,请他帮忙给某地产商捎个话,让建行来做这个大项目的贷款。地产商往往是将开发贷款与个人按揭捆绑,如果银行想获得自己项目的个人按揭贷款业务,就必须先给地产商发放开发贷款。这个惯例沿用至今。

按揭贷款对中国老百姓的消费习惯,是一个颠覆性的挑战。几十年来,除了做生意,老百姓都是先存钱,量入为出,有几个人会借钱消费?但说来奇怪,购买住房这么高价值的商品,老百姓很快就接受了贷款这种方式,一贷就是几十万元(那时房子很少过百万元),一贷就是二三十年。也许是实物分房排了几十年的队,压抑得太久了。

按揭购房让老百姓提前圆了住房梦。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由1998年的42616亿元增长到2009年年底的44万亿元,增长超过100倍,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由049%上升到11%。这种增速估计全世界也找不到第二个。

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也很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从1998年的20289亿元增长到2007年年末的18万亿元,年均增长2745%。增速明显低于个人住房贷款,但快于金融机构其他贷款。

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说,“房贷是银行的优质资产”。如果他指的是个人住房贷款,那么我要加上一个形容词:房贷是银行最优质的资产。

早年间,未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国有银行,不良率都很高。

据建设银行公布的数据,2002年年底,按照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口径计算,其整体不良资产率为1517%。但2001年年底建行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率仅为135%。2006年6月,国有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为802%,但个人住房按揭的不良贷款率仅为15%左右。2009年年底,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降到060%。

质量如此之高,各家银行争抢个人住房贷款就不足为奇了。

表面来看,上面讲的是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发展简史,银行因为挖掘到这座富矿,营业收入持续大幅攀升。但聪明如你,一眼就能看出来,个人住房贷款和开发贷款几乎是与1998年住房商品化同步起飞的,没有来自银行的这些贷款,就没有房地产长达10多年的持续繁荣。

不必说,这是房地产最好的时代。当大批投资者刚进入房地产市场时,很多是两手空空,没过几年,却纷纷登上了内地富豪榜。用消费者的钱,借银行的钱,来赚自己的钱,这就是杠杆化。金融杠杆化撬起了整个房地产行业,也撬起了地产商的财富。

被法定制度固定的杠杆化。

地产商这种钱生钱的生意,有一个正式名称,叫商品房预售制度。

商品房预售制度,往前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广东人对它有另外有一个称呼,叫“炒楼花”。住房按揭学的是香港,“炒楼花”也是从香港传过来的。没完工的房子叫“楼花”,但可以先买卖。海南最疯狂的1992年、1993年,何止是房子还没盖,图纸刚出来,交一点定金就可以买,然后转身加价卖给后来者,所以叫“炒楼花”。

治理房地产过热,除了中央文件,还得有法律。于是就赶紧制定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改通过)。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确立了几项重大制度:房地产开发制度、房地产转让制度、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商品房预售与按揭制度、物业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均沿用至今。

其中的商品房预售制度,第四章第四十五条是这么规定的: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①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②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③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④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商品房预售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预售合同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商品房预售所得款项,必须用于有关的工程建设。

现在,“炒楼花”当然是不可以的了,但由它发轫的商品房预售制度,经法律固定下来后,先天就为地产商提供了金融杠杆化的巨大空间。所谓预售,从法律上说是一种对未来的承诺,但说白了,就是地产商利用购房者的预售款来建房子。

不过,商品房预售制度只是给地产商提供了金融杠杆化的条件,而地产商想成功实现高杠杆化,前提是必须如期将商品房预售出去,否则,不但做不了杠杆化,资金链还会断裂。这时,不良地产商想出了假按揭的办法。

所谓假按揭,就是地产商以自己公司职工或其他关系人冒充购房人,通过虚假销售的方式,套取银行贷款。假按揭既可以骗得银行贷款,又可以制造楼盘畅销的假象,风险全部推到银行身上,一旦楼盘烂尾或久售不出,被骗取的贷款就会沦为不良资产。

譬如,2003年6月25日,时任国家审计署审计长的李金华在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作2002年年度审计报告时透露:审计署抽查建行广州地区8家支行的楼宇按揭贷款,发现有10亿元是虚假按揭。其中,广东省汕尾市公安局某副局长,1998~1999年冒用他人名义,出具虚假证明,骗取建行广州市芳村支行按揭贷款3793万元,有3270万元已无法追回。

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2005年4月,中国银行对外披露称:从2000年12月~2002年6月,由邹庆担任法人代表的北京市华运达房地产开发公司以森豪公寓为幌子,采取假按揭的方式,从中行北京市分行申请按揭贷款199笔,涉及公寓273套,形成风险敞口6449亿元。法院审理查明,还是这个邹庆,2001年9月~2002年6月间,以另一个公司的名义,从中行北京分行骗取个人按揭贷款共计107亿元。

2002年6月~2004年间,北京永基世纪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硕在收购建国公寓项目过程中,以北京裕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名义,使用假按揭,骗取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崇文支行、中国建设银行朝阳支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共计16亿余元,案发时尚有12亿余元未归还。

在我印象中,发生假按揭现象最多的时期是1999~2003年。实行新的房改以后,房地产市场化刚启动,但楼市依旧低迷,少数地产商资金匮乏,铤而走险。监管层注意到,假按揭表面上是不法之徒钻了银行审核不严的空子,本质上却是商品房预售制度引发的风险。

2005年8月15日,央行金融市场司房地产金融分析小组在发布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中提出,“很多市场风险和交易问题都源于商品房新房的预售制度,目前经营良好的房地产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可以考虑取消现行的房屋预售制度,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

这一建议引发了地产商的激烈抗议。任志强说,“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这一提法是典型的计划经济心态,对开发商的资金压力考验太大,一旦实行,房价必然大涨。他的依据是,所有预售的商品房价格都要低于现房。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甚至认为,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深圳房价将上涨50%以上。

潘石屹直言,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建议被人大和政府采纳而修改《房地产法》的可能性不大。果然,8月24日,建设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商品房预售制度是《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确立的一项制度。从十多年的实践看,这一制度与我国国情是适应的,目前还不能取消。

地产商们又赢了。

但是,任志强建议“应该对商品房预售资金加强监管”的建议在住建部以后的文件里得到采纳。

2010年4月13日,住建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建房53号文件)里,再次提出了“商品住房预售资金要全部纳入监管账户”的规定。2010年9月1日施行的《深圳市房地产市场监管办法》,其中之一就是要将预售资金纳入专户监管。此前,广州市已实行预售资金专户监管。

2010年12月1日起执行的《北京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似乎引起了市场更大的关注。甚至有机构称,地产商有40%的资金被管起来了,资金链受到严重影响,将被迫降价。潘石屹表示,监管办法的影响将在半年后显现,开发商资金很可能完全冻结在监管账户里,但他认为这对抑制房价并非是一件好事。浙江等地也与北京同期实施预售资金监管。

同类推荐
  • 中小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包头市商业银行现象就读

    中小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包头市商业银行现象就读

    本书内容包括:中小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国际化;包头市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的选择与定位;银行国际化战略的风险监控与管理等。
  • 杨帆:对话《时代智商》

    杨帆:对话《时代智商》

    本书记录的二十几个人物,既有中国顶尖的商业领袖,也有大名鼎鼎的社会名流,还有在天津这座北方经济中心城市开拓奋进的领军人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社会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巨变,很多普通人的命运也赢得了转机。他们以特有的机智与洞察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生传奇。
  • 中国股票市场改革与发展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改革与发展研究

    本书从股票和股票市场的基本概念讲起,总结了股票市场18年的改革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历程,对股票市场形成的内在机理、发展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和逻辑分析,力图给读者一个比较清晰的股票市场改革与发展的脉络和线索。
  • 狐狸梦

    狐狸梦

    本书虽然是以童话风格所写,但是所阐述的都是经济学关键性的原理,和当代前沿的经济学争论热点问题。这是一个人情脉脉与人欲难填并存的世界,亦是现实社会的翻版。在这个隐喻的动物王国里,作者表达了极其深刻的理性洞察和永不泯灭的童心。
  •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讲述了:《国富论》,在这部写作历时六年、修改三年的巨著中,亚当·斯密批判地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正式诞生。《道德情操论》,它不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且从哲学、法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领域作了探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倘若对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不了解,则不可能理解市场经济社会的形成和西方近代文明的进程。
热门推荐
  • 妖姬神女

    妖姬神女

    人文介绍,故事的开头。讲述的是一位神秘的主,身消魂散之济。利用全身修为跨界为人,唯一遗憾就是没有达到一定的破裂能力是不能够恢复本来的记性,后果为不能恢复,直至……
  • 性张力下的中国人

    性张力下的中国人

    与古人相比,我们今天在性问题上所面对的局面、所感到的困惑、甚至所见到的表现等等,实际上没有太大的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性问题,长期存在着看起来是对立的两极:一极是重生殖、重子嗣、多妻和重人欲的;另一极则是礼教,在宋代以后它成为在理论上必须严格遵守的社会规范,而且越来越带上明显的禁欲色彩。在上述两极的同时作用下,就产生了性张力。性张力问题说到底是社会在性方面如何进行制约、平衡的问题。问题是一个所有社会都共同面临的问题。本书不仅仅将关注焦点集中在古代中国人身上;同时也扩展、联系到现世的中国社会的种种性现象,从“性张力”这一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人的性生活。
  • 暴力女帝:龙君,请下嫁

    暴力女帝:龙君,请下嫁

    谁说皇帝最幸福?穿越成女帝的姬元央第一个表示不服。群魔乱舞的宫廷里,不仅天生没有灵根,手上也没有势力。罢了,我若注定为鱼肉,不如选个顺眼的吃货,小龙君,朕看好你哟!
  • 五灵珠劫

    五灵珠劫

    故有女娲与魔君生死一战,耗尽全省灵力将其封印,仅有五灵珠守护着再度封印魔君。
  • 剑与科技之歌

    剑与科技之歌

    这不是一本科幻,但它又是一本科幻。它是我心中的某片世界,某些人,某些情绪。这是自由发展的世界。
  • 她和他的幸福生活

    她和他的幸福生活

    她宅于山野,小心眼坏脾气,自私自利。他混迹都市,惯见牛鬼蛇神,乖张腹黑。两个原本平行的人相遇在一场游戏。不用那么认真,反正是玩玩而已。“对吧。”“没错。”
  • 魂武控天

    魂武控天

    在以武为尊,崇尚武道的世界里,唯有不断拼搏、修炼,才能纵横世界,叱咤苍穹!我赵鹏不惹你,但绝不怕你!就让大陆为我仰望,神界为我颤抖吧......
  • 夜半冥婚:鬼夫大人有妖气

    夜半冥婚:鬼夫大人有妖气

    我做了整整七年的梦,从未间断,我以为是因为太久没有交过男朋友,所以憋闷坏了,但神算黄半仙却莫名责骂我诱惑鬼物,将会自食恶果,我是无神论者,从来不信这些,可在我洗澡的时候,一双像死人一样冰冷的手从我身后摸了过来,家里并没有第二个人……我吓坏了!
  • 逃离僵尸领地

    逃离僵尸领地

    有没有想过在未来的某一天,你独自一个人站在阳台上,望着楼下的街道上蠢蠢移动的“僵尸”,一边啃着方便面,一边抽着香烟。当地球上百分之九十的人类都变成了半人半兽的“僵尸”,如果你是那百分十的幸存者,你会做些什么呢?乌云漫天,僵尸横行。躲藏在城市角落里的“我”偶遇一位单亲妈妈和她的孩子,在得知了一处幸存人类的聚集地之后,便一起踏上了寻找它的征程……
  • 将门农女,炮灰王妃重生记

    将门农女,炮灰王妃重生记

    她任性愚蠢,被人利用,死无葬身之地。重生归来,她要守护至亲,功成名就,谋一世幸福平安。萧皓是西凉国家喻户晓的大人物,唯一的亲王,皇上最宠爱的侄儿。皇上早就给他挑选好了王妃、侧妃、庶妃的人选,然而凯旋归来的他,却对皇上说:“儿臣谁都不要,儿臣喜欢榆林郡主,非她不娶!”娶她可以,不过侧妃庶妃也是少不了的!”皇上慢悠悠的道,声音轻柔,但是却透着不可抗拒的严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能保证,生活在谷底的人,就不会有青云直上的那一天?紫苏巧笑嫣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