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正认识易小迪,不过3年,虽然10多年前就从潘石屹那里听说过他的名字。
所谓真正认识,当然是指深谈过。对我来说,易小迪是那种一旦深谈过,就不由自主会将他视为朋友的人。我私下也问过自己,易小迪是什么地方吸引了我?想过,没有答案。但有一点,潘石屹、任志强当面是叫潘总、任总,背后是叫老潘、老任,易小迪当面也是叫易总,背后我是叫易小迪,或许是因为他与我年纪相若吧。
易小迪通常是一身西装,戴副眼镜,干干净净地出现在公众面前。易小迪家贫,中专毕业教了两年书,恢复高考后考入北师大,接着又读了人民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很显然,商旅生涯并未湮没身上的书卷气,所以,别人描述他“儒雅”,丝毫也不显夸张。
按照普通人的计量,易小迪的财富买十几架飞机也绰绰有余,但他出差一般都是坐经济舱。正缘于此,我得以跟易小迪有过几番畅谈。直到2010年9月18日,我才从阳光100集团的一个短片里,知道这也是易小迪的一种价值观,“所有时尚的背后都是简朴”。
说起价值观,易小迪多年前就有一句名言:价值观决定人的高度。我当时听别人转述后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叫经典,这话就是经典啊。可是,你真要用价值观来衡量你与周围人的距离,有时就会感到绝望。价值观是用来测度高低,而不是用于生活的聚集。
对于企业来说,价值观可以转化为企业文化和商业伦理。用易小迪的话说就是,“培养一个企业群体可以共同恪守的职业道德与价值观,比引进先进的管理体制、创新机制要更为艰难、也更为重要”。
在管理机制的基础之上,是“时刻不能偏离的商业准则与企业价值观”。说到底,这是一个企业的信仰问题。我曾经说过,一个企业的基因往往由其创始人决定。而企业的基因扩散开来就是企业的信仰。阳光100的基因当然取决于易小迪的信仰。也就是说,易小迪价值观的高低,决定了阳光100的高度。
1995年年初,万通六君子分家后,广西有个百货类公司分给了易小迪。大约是1996年,百货公司倒闭了。按照通行的做法,公司可以宣布破产,债务就成了不良资产,个人无须还债。但易小迪想方设法偿还了欠债。欠债要还,当时的易小迪认为这是最起码的诚信问题。
我不知道这是否与易小迪多年来潜心研修佛学有关。早在北师大读书时,易小迪就选修了有关宗教学的课,把三大宗教都修完了。易小迪的信仰,是从他的内心里慢慢而坚定地生长出来的,或者,毋宁说这信仰是他的一种禀赋。这样说的意思是,与很多后来从迷茫中寻找信仰以作为支撑甚至是生存依据的人们不同,易小迪的信仰是由内而外的呈现。我能感受到信仰给予易小迪的力量,就是那种从坚忍、柔韧中溢出的强大力量。用六君子之一的王功权的话说就是,“假如某天大家都失败了,易小迪的心理抗挫伤能力会最强,会比别人更早地站起来”。
人生是没有假设的。非要假设,如果没有遇上冯仑,如果不去海南,易小迪是否就不会成为一名地产商,而是成为一位经济学者?
1988年年底,海南建省后的体改委正在筹办体改所,负责人之一就是冯仑。人民大学计划系二年级研究生易小迪在中央党校的单身宿舍里初识冯仑,被后者的滔滔之舌说动了心。次年春节后,即奔赴海南。哪想到,那个不平静的夏天,冯仑被体改所开除,刚毕业的易小迪双脚悬了空,只好留在海南打工。
那是穷困潦倒的日子。打了几份工后,易小迪借了5万元钱,办了个印刷厂。由于业务关系,再次认识了海南某咨询公司总经理潘石屹。潘石屹有着朴素的原始宗教意识,易小迪将他引入了正堂,并牵头组织了海南佛学研究会,推举潘做了秘书长。万通分家后,潘石屹和易小迪还曾携手前往日本游历一个多月,探访禅宗。虽然具体信仰有所不同,但从宗教这个渊源上说,易小迪与潘石屹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顺便提一句,万通六君子里,易小迪与潘石屹的合作也最多。除了1998年投资于现代城1号公寓,易小迪还曾于2000年、2006年两度将潘石屹的销售团队引入北京阳光100和烟台阳光100,2009年甚至借鉴SOHO中国对阳光100的销售模式进行了改造。这且不提。
1991年,冯仑从牟其中的南德集团办公室主任辞职,来到海南。冯仑身上那种挥之不去的大哥的色彩,很容易就将年轻的易小迪等吸引了过去。办公司,得有注册资金,大家凑了几千元,不够,负责跑工商的易小迪借了几千元才把公司注册下来。
1992年,完成原始积累的万通大举扩张,易小迪被派往广西。他是那种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人,几个月后就给万通总部汇去了400万元。我不知道佛教是如何讲述人生因缘的,但广西显然给易小迪的人生烙下了深刻的印痕。他在这里开发了南宁万通空中花园、新万通购物广场、新万通宾馆等,分家后的广西万通,日后便成为易小迪的大本营。
虽然易小迪1999年在北京创立了阳光100这个品牌,但多年以后,一些业内人士仍然认为阳光100集团总部是从南宁迁来北京的。而事实上,直到目前,广西也是阳光100进入城市最多、开发项目数量最多的省份。
我不知道“二线王”这个称谓,与当年阳光100的前身诞生于南宁这个二线城市有无基因关系,但实际情况是,除了光华路的北京阳光100这个项目,易小迪所有在建和已开发的20多个项目,都位于二、三线城市。或许与所处城市的特性有关,阳光100将自己定位于时尚社区的领跑者。而时尚社区,更多像是白领社区的同义词。去看过阳光100房子的人,都会留下强烈的感性印象,线条明快,空间简洁,应该是一个城市最有活力的部分。
亲眼目睹过海南和北海房地产泡沫的易小迪,和潘石屹一样,性格里有一种谨慎到令人觉得过于内敛的特质。但这种谨慎关键时刻会拯救你。2007年7月,作为成都成华区近3000亩土地一级开发商的阳光100,与香港信和置业展开了对其中一幅366亩土地的激烈角逐。突然,阳光100放弃了竞价,信和置业以41亿元夺得当年这块地王。
虽然售楼处都快建好的阳光100人,现场落下了眼泪,但5个月后到来的房地产调控,却让他们后怕并且庆幸。可以肯定,如果背上了这个地王,2008年的阳光100将步入险恶之境。那一年,轻装前行的阳光100的利润率甚至要高于量价齐升的2007年。
有了信和地王这个遭遇,2009年阳光100放弃南宁一幅土地的竞标,就不足为奇了。半路杀出的一家公司,开价16亿元把土地抢走了,而易小迪的底线是6亿多元。后来,这家从未做过房地产的企业,还是放弃了保证金,将土地退给了政府。
现实的感受和对制度的思考,使得易小迪对土地泡沫有切肤之痛。他对我们说,1998年以来,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建立,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仅次于取消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改革。新土地制度的最大特征,就是推动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地价暴涨催生的土地泡沫,让一大批开发商通过囤积土地、倒卖土地获取了暴利。这种行为严重扭曲了正常的商业伦理。如果土地投机能够挣得比诚实开发多得多的利润,谁还想老老实实去买地、建房、卖房呢?
此外,更不用谈房地产的产品创新了。与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的看法相同,易小迪也认为,最近5年,中国房地产的产品基本没有任何创新,甚至还有退步。所以,近两年,易小迪一直在呼吁,房地产调控主要应调控土地市场,开发商应主要关注产品创新。但令人悲哀的是,这两个方面我都没有看到可见的改观。
我同意一位朋友的话,有信仰的人往往也是理想主义者。我们总是由过去的经验来认知现实、预测未来,但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由未来观照现在,是的,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就像一盏灯永远在闪烁。信仰就是洁净。但在目前中国复杂到无法用任何一种形态来描述的社会环境下,理想的烛照常常是触目惊心的阴影。对于企业家易小迪来说,看错人、用错人是难免的,朋友们最担心的是他会无故受到伤害。
不管怎么说,现进入15个城市拥有20多个项目的阳光100,已是个规模不小的企业集团。易小迪喜欢把他的想法写下来,并试图传达(影响)给他的员工。我经常揣测,易小迪想得最多的恐怕是,如何用一种“思想”贯注到整个阳光100中去。这种思想,可以是理想和信仰的外化,也可能只是一种企业价值观,甚至是一种管理思想、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