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结论只说出了问题的一半。
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让一部分人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其中包括一大批中小民营企业主。按照政治经济学教义,利润的大部分应该用于扩大再生产。可是我发现,有一部分中小民营企业主,投资实业、扩大再生产的动力严重不足,利润除了用于消费外,很多就用来买房。买了一套买两套,之后是三套、五套、十几套。有的抱着明确的投资目的,有的则纯是买房而已,就那么放着。
2005年我去杭州调查,就发现有一批这样的业主,买房后既不装修也不出租。没想到,两三年后房价翻了两三番,那些处于睡梦中的房产大幅升值,1000万元的房子变成了3000万元甚至更多,比做实业赚钱又快又安全。
这种现象2010年以另一种方式在重演。浙江一些中小企业,实业很不景气,一个打火机5分钱都挣不到。他们投入房地产开发后,一个项目赚的钱就相当于做实业5年。利润自己会说话,这样下去谁还愿意做实业?
经济学家吴敬琏说,发展中小企业不仅能够大量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而且对于保持经济活力、提高效益、促进创造发明、提高竞争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的推论是,必须调动国家资源向中小企业倾斜,使其有足够的动力扩大再生产;建立顺畅的投资渠道,释放民间财富尤其是中小企业主的财富。虽然国务院几次发文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但现实是,我国的主要资源仍被大中型国企霸占并糟蹋着(但他们偏偏每年要吹嘘自己上缴了多少亿利润),民间投资渠道狭窄,中小民营企业的市场环境堪忧。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90%的富豪有一种不安全感。什么安全?房子。我想,即便某一天国家决定对所有住宅征收房产税,这部分人依然会买房子,哪怕买回来就那么搁着。如果国家不准他们买房(限购),这批人就会跑到境外去买房。事实上,2009~2010年,香港豪宅的重要购买力量就来自内地,一些楼盘的内地客户比例占到了30%~40%。
2000年以来,“财富”二字已被重新定义。如果说,此前财富主要是指个人收入、企业利润,那么,现在的财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拥有资产的数量及其价格。以资产为核心的财富流向,过去10年已经而且未来一段时期仍将主宰着整个社会财富的分配格局。
这一切,源于资产价格的重估。它主要包括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的重估。股市是另一个话题,不在本书讨论之列。过去10年,尤其是近几年,中国房地产价格的重估,我们已经亲身经历,那就是房价的连续、快速上涨。
有的专家已经证明了,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是以资产价格重估为开端。不少西方国家的房地产投资商,也是那个时期最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香港排名前列的富豪,多以地产商为主。从这个角度说,内地富豪30%~50%是直接从事地产或与地产有关的,并不令人惊讶。
房价的连续、快速上涨,带来的不仅是待购商品房价值的扶摇直上,同时也意味着居民已拥有资产的巨大增值,这种增幅有时是呈跳跃性的。譬如,本节开头提到的那位赵女士,她当初买下9套商品房可能付出2000万元,但几年过后,这些房产总值可能是1亿元。
房地产是每个家庭中价值最高的商品。如果以商品房为主的资产资源日益向少数人集中,而且这些资产价格不断暴涨,就意味着这批人的财富在可怕地增长。正如前面所陈述的案例,他们的财富在急剧增长,却没有更好的消费和投资路径,只有继续将新增的财富转化为新的房产。这不是恶性循环,这是财富的单车道。
上文结论的一半是:贫富差距下的高收入,尤其是超高收入和灰色收入,是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我要说出结论的另一半:房价的连续上涨,反过来继续迅速放大房产持有者,尤其是高收入者的财富,将贫富之间的裂口撕得更大更触目惊心。
是的,并非你想做房奴就能够做得了。物理学讲物质总量是恒定的,我不知道这个原理能否应用于房地产市场,但我知道,随着塔顶附近的高收入人群财富急剧壮大的同时,塔基附近则有一大批人变得更加“相对贫困”了。结果是,他们失去了买房的资格。
还有另外一个负效应。我们都曾目睹或听说别人一年内买卖一套房净赚数百万元的故事,这种故事不会激励人们勤奋工作,而会助长投机。成功投机一套房就相当于年薪10万的你干30年,这对踏实做事的人是一种精神上的毁灭性打击。
专家说,基尼系数04是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警戒线。但主流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我国早已突破这一警戒线,几年前就已到达047。而收入差距不可能是无止境的,发展下去的极端情景,将是社会危机的爆发。我个人认为,房价持续快速上涨,是拉升基尼系数的罪魁祸首之一。
既然贫富分化悬殊、收入分配严重不平衡,是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动力之一,而房价上涨又恶化了这一矛盾,那么,就必须遏制房价上涨。这就是历次调控都将遏制房价上涨作为主要目标的必然逻辑。
在收入分配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作为价值量最高的商品之一,住房可以成为重新调整社会收入的平衡器。居民有房住,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即使收入较低,甚至失业,但他有房住(包括住廉租房),理性的居民也不会采取过激行为。这就是为什么说住房问题不是单纯的金融和经济问题,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甚至政治问题。房价问题关乎社会和谐。
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梅格纳德?德赛在其所著《马克思的复仇》中说,政府的主要工作是主持正义——防止人们受到伤害,防止他们的财产受到不法侵犯。国务院主要领导近两年多次公开表示:要大力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如果听任以资产为主的财富分配严重不公平现象恶化下去,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永远只是一句空话。
这就是2010年~2011年房地产调控一波紧跟一波的重要背景,也是中央政府决定空前规模建设保障房的内在原因。但二十余年形成的贫富鸿沟,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填平。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绝非劫富济贫,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也绝非重回实物分房时代。房地产调控也绝非只需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而是关乎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重大变革。关键是我们必须立即行动,不能再犹豫延宕了。
女售楼员的故事。
房价上涨,增值着有房者的财富,也改变了至少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先是70后,然后是80后,近10年来尤其是2005年以来,22~29岁的年轻人,已陆续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力。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消费学的吴琼教授看来,支撑这种住房消费年龄结构的是“六一模式”:六个人,男方父母、女方父母和两个年轻人,共同出资购买一套房。
不少年轻人买房后和买房前,生活方式迥然不同。一位朋友告诉我,买房前她买的鞋子,一双动辄千元,衣服也是随性买下,可能穿一回就压衣柜底下了。但贷款买房后,小两口每个月的花销都是有计划的,衣服和鞋子是非买不可才买,而且一定要选择打折季。旁边的80后听了,都随声附和,想必这代表了大家的共同经历或感受。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被认为是美国“两房”引发的次贷问题。而它们的背后则是美国人透支消费的生活方式。据说2009年以来,一批美国人正在尝试改变这种透支式的生活方式,增加储蓄。
然而,中国的年轻一代,却开始了力度更大的透支。改变年轻一代生活方式的动力之一,是房地产;而生活方式变革的背后,是价值观的转变。
出了校门就买房,没有房是谈不上尊严的,这似乎是生活方式后面的价值观。一位从南京某大学毕业后来北京工作的80后,2010年房地产调控以后仍不断地在城里的老小区里转悠。他就想在城区特别是三环内买一套二手房。中心城区房价高,哪怕是小户型二手房,总价也是动辄200多万元,二手房首付比例普遍是五成,至少100万元的首付哪里找?“当然是父母出了。”年轻人说。
在消费心理专家看来,这种消费观念的后面暗含着一种价值观的转变,虽然有房价过高带来的无奈,但他们已经逐步认为提前透支父母的财富是正当的、正常的,但对透支父母积蓄以后的生活安排却并无明确规划。
我无意对此作出道德评判,毕竟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三年前,我一位朋友的侄女大学刚毕业,问我做什么好,我说,去做售楼员吧,这个职业能满足她当前的许多愿望。做到现在,至少从物质层面上,她应该感谢我。
在我看来,这个时代被房地产快速改变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最具代表性的或许要算售楼员。追求物质的快乐并非罪过,因为人的一生中美好的时光实在短暂,尤其是女人。这是我从小说里看来的。想必很多女人(女孩)是深知这一点的。
有段时间,售楼员李小姐有些心神不安。虽然她已经将自己的客户张先生成功地发展为自己的男朋友,而且开上了他为自己买的广州本田,刚买的房子的首付款也是他付的,但是,她还需要更多的承诺。
李小姐的同事,售楼员蓝小姐,是她们的榜样和目标。蓝并不漂亮,不过,这并不妨碍她迅速地变成自己客户的女朋友,并且将他们的关系发展成夫妻。据说,蓝的这位前客户是某企业老板的儿子。
作为豪宅项目的售楼员,拜北京房价连年大幅上涨之赐,李和蓝所在公司实行竞争化的销售策略,佣金提成要相对高于其他同行,她们收入不菲。但她们总觉得积蓄太少,衣服、鞋子、手袋、首饰、化妆品都是要花钱的,手机一年要换好几个,从不自己做饭,节日旅游一定要出境,这就是她们的日常生活。
李和蓝都听说过这个故事:她们的前同事,也是一位售楼员,几年前终于与男朋友分手了。据说,她是喜欢自己的男朋友的,是真正的喜欢。可是,他不能给自己有大大的落地窗的房子,不能给她买漂亮的车子。而她接待的客户们,天哪,多贵的车子都有,好几辆;多大的房子都有,好几套。当然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故事,因为我们无从知道这位女售楼员现在是否过上了她期待的生活。
女售楼员的故事听了不少,多数是听过就忘了。转头讲两个地产商的故事。
我一位朋友,近期打算从某地产公司辞职。老板待朋友不错,可是,公司看不到战略,也看不清战术。前些年,老板借由证券市场积累了数亿身家,一头扎进房地产,做了几个小项目,还没体会到房地产是怎么回事呢,就一售而光。老板说:没想到做房地产比炒股还赚钱。也许正是如此,老板更是大事小事亲历亲为,挖来的职业经理人很快又走了。朋友疲于奔波却看不到前景,准备转投另一家著名的国际化地产公司。
另一个地产投资商的十几亿身家最初也是完成于证券市场。他重金请来职业操盘手(甚至允诺了若干股份),开发一个巨大的地产项目。由于项目定位独树一帜,很快一炮打响,名满京城。这位老板也发出感慨:原来做房地产这么容易啊。于是,那位颇有些声名的职业操盘手不得不选择离开。
我在很多地产商身上看到了这两个地产商的影子。房子太好卖了,像定额时代的大白菜一样畅销,有几个人愿意把房地产视为一个也需要内涵的行业呢?房地产的钱太好赚了,甚至没有股市的风险,谁还愿意将地产公司当作百年老店来经营呢?项目公司卖完房子,拍拍屁股就走了,管它什么企业管理、蓝海战略、长尾理论。也因此,2005年以来的房子,没有进步,没有创新。
买房者的故事、女售楼员的故事与地产商的故事,有什么关系吗?好像没有。
一个地产界的朋友,偶尔谈起这些售楼员的时候说:她们,物质,然而快乐。虽然在我个人看来,快乐无疑是种奢侈品,但谁能剥夺人们寻找快乐的权利呢?有人想寻找这个时代的所谓主流价值取向,就让他徒劳地上路吧。
一个非地产界的朋友,偶尔谈起地产商和地产行业的时候说:他们,阉割了这个时代的生活形态和价值观,但他们收获的也仅是物质而已。其实他还想对地产和地产行业作出社会价值的评判,可惜周围已经没有几个人愿意倾听了。
我想说的是,房地产改变了整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女售楼员和地产商只是地产界的剪影罢了,而漂浮、躁动、速富的地产界,则是当下这个时代的缩影。无论是地产商,还是你和我,都是现世的物质寻欢者,日日在浮尘般的数字财富面前舞蹈。还有谁曾在书本里久久沉思,灵魂是不是已经枯萎?谁曾在深夜里潜心拷问,精神是不是在湮没?哪怕是曾经伟大的诗歌,也正在沦为资本与权力的一种夸耀和表演。
管它呢,女售楼员的心思几人知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值北京的秋天,稍纵即逝的北京秋天,美好的时光是多么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