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地产商对“121”文件的成功反扑,标志着他们作为一个阶层的初步崛起。在这个逐渐以财富来衡量人的价值高度的时代,地产商的财富为他们提供了物质社会中的世俗话语权。你可以不尊重他们,但你无法忽略他们。
地产商的崛起,从一开始就伴随着谩骂。任志强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地产商的被骂,是他们被妖魔化的象征,这也是房价不断暴涨与民众巨大失落的产物。我们不能把地产商都杀了或者国有化了,因为历史是回不去的。
没有1998年房改,就没有房地产的今天,也没有以潘石屹为代表的民营地产商的今天。我们不能因为房价的暴涨,许多人买不起房,就否认那次房改的伟大意义。
房地产的市场化,造就了一批全国化的地产商,企业规模迅速增长。但令创始人的财富急速放大的,还是资本市场。仅仅盯着谁最穷谁最富,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只想从他们身上获得致富密码,那还不如去买彩票。
地产商阶层的崛起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宣告了这个阶层的悄然登台。
2003年6月13日,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即著名的“121”文件),遭到被调控对象的强烈质疑和反弹,使这个当时看来极为严厉,并开启了此后信贷调控先河的文件,几乎成为一纸空文。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当年评论说:商人的声音首次大过了政府(部门)的声音。
冯仑所说的“商人”,就是地产商。2003年这些商人对“121”文件的成功反扑,标志着他们作为一个阶层的初步崛起。
2005年8月15日,央行金融市场司房地产金融分析小组发表了《2004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建议取消住房预售制度,实行现房销售制度。这个建议再次遭到地产商及其盟友的激烈狙击。建设部新闻发言人8月24日以《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为据,称国家近期不会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地产商阶层又一次大获全胜。
地产商什么时候成为一个阶层了?正统的社会学者肯定要嘲笑我的无知。他们会教育我:你可以称他们为一个群体,一个集团,就是不能称其为一个阶层。是啊,连天天挂在老百姓嘴边的“中产阶层”都未获正式承认,哪里来的地产商阶层?
地产商,香港人称为发展商,深圳、广州从之。文件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学名是房地产商,又名房产商,常用名开发商。“地产商”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的一个名称,没什么理由。
既然文件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那么,地产商应该是房地产企业的总称或泛指。但在民间,甚至部分官方话语体系里,地产商(或开发商,以下从略)已被拟人化,被借喻为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高层,通常是指开发企业总经理、董事长一级,但有时副总也包含在内。如,“张某某最近去做地产商(副总)了”。所以,地产商有时指物,有时指人,看语境。
我不会跟社会学者去辩论,但我就是要称这群人为地产商阶层,虽然全国有多少地产商尚无确切数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多年没有公布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统计数量。按照未经官方证实的说法,全国大约有房地产开发企业6万多家,以平均每家1位董事长、1位总经理、3位副总经理计算,全国大约有30多万地产商。
房地产界有不少创造性的模糊说法。譬如,在描述城市时,喜欢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但又不告诉受众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的准确分类,大有“我就这么一说,人就这么一听”之意,让受众自己去猜。借用这种模糊说法,著名(或者说一线)地产商没有几个,知名地产商也不多,大量是三线四线的地产商。假如要让我弄一个地产商的排行榜,我不会干,那样太得罪人,像大学排行榜似的,再说我也没学过统计学。“30多万地产商”只是个估测,别跟我较真数字的科学理论基础。
我坚持地产商构成一个阶层的说法,主要是因为,这个阶层有着突出的群体性社会特征,行业、身份、财富这些共同的社会符号且不必说,连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也能梳理出其他群体不具备的一致性,何况还有日益不可忽视的社会地位。可以套用以上特征(行业、身份、财富和生活方式等)的人群,有IT(信息技术)高层,但他们只能称为“IT精英”,而不能称为“IT阶层”。
在这个逐渐以财富来衡量人的价值高度的时代,地产商的财富为他们提供了物质社会中的世俗话语权。胡润在2010年“胡润内地百富榜”里说,房地产是话语权最大的行业。而发声的自然是地产商们。这个群体所处的行业是所谓的“支柱行业”,关乎国计民生;这个群体的财富令所有人侧目,当他们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哪怕你如此厌恶他们,哪怕是假装,你也不得不倾听他们发出的声音。这就是阶层的力量。你可以对他们表示由衷的不尊重甚至憎恶,但你无法忽略他们的存在。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其所向披靡的社会关注度。试问,哪个行业、哪个群体具备地产商的这种社会关注度?明星的社会关注度高吧,连明星也要向地产商致意。2010年9月18日傍晚,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在武汉参加完一个论坛,匆匆往机场跑,但是武汉大堵车,老任在路上待了3个多小时,连改签的航班也没赶上,因此大骂武汉的交通。其实,他这么心急火燎地赶回去,是因为张曼玉要请他吃饭。请记住:是张曼玉请任志强吃饭,而不是任志强请张曼玉吃饭。当然,因为任志强是个男人,单还是要买的。
在愤怒的谩骂声中成长。
说地产商是社会关注度最高的群体,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我真实的意思是,地产商是社会骂声最多的群体。近12年来,与住房商品化相伴随,地产商是在人民群众愤怒的谩骂声中崛起和成长的。用奶奶们的话说:“这孩子是被骂大的。”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当然非任志强莫属。这一点,任志强自己也非常清楚。他曾经说,全国人民最想揍的人,他排第三。享受总统级被扔鞋的待遇,不仅地产商阶层,全体中国商人也只有任志强一人。喷向地产商的怒火和骂声,一半落在了任志强身上。
对不起,这里我要拐个弯,不说整个地产商阶层,要单说一说任志强。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评价任志强是地产商里“少见的有独立思想的人”。即使是不同意任志强观点的人也承认,公众舆论对任志强的思想充满了误读和误解。误读和指责他的,并不仅仅是购房者、未购房者,还有地产商同行,还有上级领导。对此,想必任志强有切肤之痛。
读书的时候,评论课老师教过一个词:“他者的指认”。在一群强大的“他者”面前,虽然你竭力抗拒,但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正有意无意地扮演那被指认的形象。我在想,经过多年谩骂的洗礼,任志强是否已经变得沉迷于这种指责、谩骂、误读的形象,由他者的指认过渡为自我的体认?
这十几年来,执拗、不服输的老任,就是在潮水般的被误读、误解中,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愤怒。但我偶尔也会怀疑,深夜里,当老任轻抚被误解的伤痕,会不会燃起痛楚的快意?
是因为任志强不会写文章?恐怕很难这么讲。任志强曾经透露,当兵的时候,凭着他父亲的特殊关系(其父曾任商业部副部长),他阅读了大量书籍,至今,自学而成的法学硕士任志强,还保持着每天阅读6万字以上的速度(上网和看文件等都不算)。我从来都认为,爱阅读的人,文章亦不会浅薄。
我对任志强最深的印象,是2001年第一次去他北京市礼士路老华远大厦的办公室。那时候,不知老任有没有学会上网,反正他的办公桌上还没放电脑,而是稿纸和文件,以及书,一本一本打开的书,朝东的窗台上也都是书,摊开着,一本压着一本,仔细看,上面都画着线、标着注。然后我才知道,任志强所有的文章,都是他一个字一个字手写出来,再交给秘书打印的。老任后来跟我说:小刘(现任秘书)打字还没我写得快呢,不信你问她。不过,任志强现在的微博一般都是他自己用iPad打写上去的。
以任志强的博学和对房地产研究的深入,时任建设部部长俞正声一度想调他到政策法规司当司长。幸好老任没去成,否则以他的性格,在官场不出一个月就要被撵走。不过,任志强现在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顾问,有关部门不时会找他要些报告和一手数据。老任对数据的超强记忆力是业内公认的。
可是,任志强的文章和讲话,为什么总是被误读、被大骂?我想主要在于他的言说方式,北京人形容是“有话不好好说”。举个例子,2004年12月12日,任志强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说:“如果我定位是一个商人,我就不应该考虑穷人;地产商只盖最好的房子,并且只有把这些房子高价卖给富人,政府才能把更多的土地出让金转移到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中去。”媒体报道时用了这样的标题:“任志强说:我只给富人盖房子”、“任志强说:我不考虑穷人”,网民因此骂他是“人民公敌”。
两年后的2007年1月12日,任志强在《开发商该盖什么房子?》一文中继续为自己辩护:中国的中高收入家庭和有商品房支付能力的人不是富人,难道还能称为穷人吗?“商品房是给富人盖的”,这句话把所有买商品房的人都得罪了。我身边的同事就坚决不同意:我们辛辛苦苦才凑齐了首付,现在每个月战战兢兢为月供而奋斗,买套小两居怎么就成富人了?
老任的年薪也惹起很多非议。当年,跟华润合作的老华远地产(现在的华润置地),作为董事长的任志强拿着600万元的年薪,还是他自己说出来的。被媒体和网民“追杀”后,他说:那只是个标价,我哪里拿到手了?据说与华润分手后,老任曾向北京市国资委追讨“欠薪”。可是,华远地产借壳上市后,他给自己定的年薪又是六七百万元,舆论免不了再拿它说事。任志强表白说:你们问国资委给我这么多了吗?十分之一都不到!既然如此,你为何把年薪定这么高?炫耀还是示威?
我为什么要在这里讨论任志强一个人的言说方式,或者,为什么地产商的言说会如此被关注?因为,在这个躁动、浮华的物质主义时代,追求财富的快速积累,没有比“房地产”三个字更具有象征意义的了。而地产商则是房地产的精华浓缩,地产商的言说就是地产的言说。也因此,这个群体及其催生的利益集团(上下游链条及其寻租阶层),指称了物质主义时代的全部梦想和欲望、光荣和肮脏、沉重和飘移、伟大和卑劣;也因此,当任志强声称房地产应该是暴利的,必然会招来众口一词的抨击;而当他问“有几个人看过《反杜林论》,又有几个人看过杜林的书”时,所有人都会漠然而过。
人们称任志强为“任大炮”,一是因为他喜欢到处演讲,二是他喜欢写文章。据任志强秘书说,基本每天都能收到请老任作演讲的邀请函,而只要是工作排得开,老任每月都会尽量选择几个地方去演讲,当然也要看重要性和照顾人情关系。
讲得不过瘾还要继续写。自从新浪送了他个iPad之后,如今的老任,从早餐开始到熄灯入眠,已离不开微博,每天至少发50条。我一度认为老任有一种类似网瘾的微博依赖症。觉得微博不够痛快,不够透彻,他就捡起博客,一篇博客动辄数千言,甚至万言。
平心而论,微博确实拉近了老任与他的“数十万粉丝”的距离。刚开始一段时间,老任是每帖必回。而因为可以直接对话交流,任志强的观点获得了空前的理解和信任,而不是像从前那样总是被误解。老任在网民中的形象大为改观。
譬如,自从2003年甚至更早以来,任志强就公开叫嚣房价要上涨,而房价也确实一直在上涨。发泄情绪的人,会认为他作为地产商,当然希望房价一直上涨,并且也是在以自己的影响力来影响人们买房,从而推动房价上涨;理性的人,会认为他的话未尝不是一种预测。
有一次任志强就跟我说,个别专家老说房价要下跌,甚至腰斩,自己却悄悄买了几套房;有的所谓专家号召别人不买房,现在,没买房的人是要感谢他,还是应该向他扔鞋?老任这话的意思是,他不过是说真话罢了。
说起参加论坛、作演讲的频繁,说起发博客和微博的勤奋,任志强很认真地说,自己是肩负着社会责任和行业责任,而媒体和舆论总是在肢解和误解他的意思,所以他必须不停地说、不断地写。也就是说,动辄洋洋万言地评论某项政策(有时只是一个数据),或者在论坛上与人论战不休,任志强自认是在揭示真相,传播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