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100000014

第14章 落英山峦 (2)

程队长土生土长,参军、复员后做队长也有五六年了,早就把农民兄弟的淳朴和善良磨了个精光。他长得古里古怪,还一天到晚拉着又黑又长的脸,好像别人都欠他的钱,一双猫头鹰似的眼睛,直愣愣地看着人,随时要发现阶级斗争的新动向。知青中有好斗打架、自称天不怕地不怕的,但都不敢得罪程队长。他掌握着本队知青的户口和档案。

“二吨半”是个胖姑娘,在吃得半饱的当时可是个稀有动物。说得一口悦耳的北方普通话,为人爽快,在男女关系上据说也是如此。父母显然是军队上的,但肯定不得志,说不定是林彪线上的人。

“二吨半”和程队长的事在知青中绘声绘色地扩散,结果,新鲜感和好奇心被满足后,大家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出身“根红苗正”,屁股上“没尾巴”的人,关上门恨恨地骂两声。胆大的对着程队长的老婆纵情高歌: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胆小的只好在心里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大家沉重的心情就来自于这知情后而又没处发泄的悲哀,谁也没胆量告发大权在握的“党的干部”。农村经过“四清”、“文革”,领导班子受到一些冲击,但总的来说,比城市稳定。诬蔑党的干部,是现行反革命罪,轻则开除,重则判刑。和他顶梁子,给小鞋穿,是便宜了你。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永远伟大、光荣、正确。他的需要,就是革命需要。于是,这故事就像空气中回荡了大半年的哀乐那样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农场的日子很有规律,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六天,一、三、五晚上政治学习两小时,星期天休息。知青们不开伙,食堂里大锅煮菜,大桶淘米,五分钱一盘素菜,一毛钱一盘搭荤的素菜,一毛五分钱一盘荤菜。

星期天,洗衣服,洗澡。夏天,跳到水塘里又游泳又洗澡。春秋冬洗澡,总是成群结队、男男女女一起走到汤泉镇上,来回走二十里路,连自行车都没有。好处是洗的是免费的温泉浴,特解乏。洗完即在小镇上撮一顿,出了馆子,再在地摊上顺便买个好吃得一塌带一抹的旺鸡蛋。我常和其他几人加入小蒋和小芳的行列。

做活的女人,此刻最美。平时干活,长发碍事,总是扎起辫子盘在头上,此刻,人如出水芙蓉,发似柔情万种的柳枝,长长的、密密地披垂下来,迎风飘逸。再饱餐一顿,更是满面红光。回来的路上要是能爬上个时速不到五公里的手扶拖拉机,那比在城里乘红旗轿车还风光。

便车不是每次都有,常常是十里路走下来,没见一辆手扶拖拉机。或者是人家在坐满了人的手扶拖拉机上向你招手。更糟糕的是爬错了车。

有一次,我急猴猴地第一个爬上一辆手扶拖拉机,心里还很得意,但觉味道有点不对,再回头一看,同来的人,一个也没有跟着我爬上来,还个个都捂着嘴,只有小芳在招手叫我下去。我赶紧又跳下车,擦身而过的手扶拖拉机送来一股恶臭的巨浪,我差点儿被熏昏过去,定神再看,才知是运尿素的。身上、手上的浓烈的骚味,几个星期都没散尽。

周末吃饱喝足后,大家有时在一起“提壶”。我知道,“提壶”在八十年代的南京又有了新的含义。汉语的优越性在于语义随环境和音调而产生特殊的意义。男知青站在山冈上扯着嗓门,“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不由得不让女知青打个冷战。或者,男知青笑眯眯地看着女知青说:“奶奶,你听我说。”这种流行的革命的句子,一下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新意。言归正传,在当时的知青中,“提壶”就是打扑克。因为小芳喜欢“提壶”,我也常混迹其中。不论吵吵嚷嚷,大声吆喝地打,还是在一旁做小芳的参谋,我都不亦乐乎。

开春后的一个周末,吃饱喝足后,大家聚在山冈上。有男有女,空气中自然就弥漫着暧昧,兴得一头核子又有文艺才能的人,开始即兴表演(核,读hu,指脸上的青春痘)。起先唱的歌都很“主流”,如八个样板戏片段、革命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这些歌曲铿锵有力,和八十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港台靡靡之音有天壤之别。

小芳的二胡独奏,是一曲知青不敢拉不敢唱的《苦菜花》,丝丝扣扣,如诉如泣,把众人带入了一个不同的境界。在小芳的带动下,胆大的开始唱苏联歌曲,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等。不知谁领头唱起了《三套车》,立马把大家唱得如痴如醉,情绪低落,两眼发直,深感自己的前途和那匹百十年前的俄罗斯老马没什么不同。

孤月昏暗,天幕低垂,夜渐深了,女知青都先回去睡觉了。走了女知青,大家唱歌的兴头也没了,就转为吹牛聊天。我和几个男知青也悄悄地离开这是非之地。

回房后,我辗转反侧睡不着,夜风中隐隐约约传来一阵歌声,苍凉且悲怆。我禁不住心生好奇,披了件外套,回到那山冈。这时只有三四个神情凄凉的男知青,地上多了半瓶山芋酒。他们看到我,也不觉意外,也不避讳。小李冲我欠意一笑说:“吵醒你了?”

“唱的什么歌?”我问。

“我们知青自己的歌。”平时吊儿郎当的小李,此时很严肃。吸了口烟,又唱了起来:“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滔滔的扬子江畔,有我那可爱的南京古城,是我的故乡……”小李音色浑厚,略带嘶哑,透着苍凉。虽然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仍然能感受到当时内心的震撼,那种从心里往外渗透的寒意……

过后我才知道这首歌叫《南京知青之歌》,是南京五中知青任毅插队江浦时创作的。它表述了知青悲怆的思乡之情和强烈的失落感,而这种情绪在当时是绝对不允许公开表现的。任毅因此已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判了刑。

这首歌是知青心声的自然流露。广播站的高音喇叭播放的知青之歌是:“走革命的金光大道,向广阔的天地进军,农村需要我们,我们更需要农村。拜工农为师,担革命重任,开一代新风,做一辈新人。”(《向广阔的天地进军》)。播放的知青诗词是:“胸怀朝阳何所惧,敢将青春献人民。”“战斗在广阔的天地里,脱一身皮炼一颗心,为消灭城乡‘三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如今读起来,甜酸苦辣,百味俱全。

我从没敢公开和别人一起唱过《南京知青之歌》,只敢躲在被子里,含着热泪在心里哼道:“跟着太阳出,伴着月亮归,沉重地修理地球,是我们神圣的天职,我的命运啊……”

我们队位于半山腰,四排平房。一间宿舍四张床,放上桌子,撑起蚊帐,挂上毛巾,立马显得很挤。春天一到,我常常一人到山冈上,图个清静,看点书。一天,我带着本英语书,独自坐在山冈上,痴痴地望着山下唯一的一条马路,蜿蜒南去,心神随公路上的车,驶往南面家的方向。

一片绿叶掉在我头上,我一抬头,小芳笑呵呵站在我身后。我挪了挪身子,她就在我身边坐下。异性的芬芳扑面飘来,让我心头一颤。还从没有和自己暗恋的姑娘这么靠近地坐过。表面上我却装得满不在乎。

“吃过了?” 她开启芳唇,露出碎玉般的牙齿。

“嗯。”我飞快地瞥了她一眼,点头答应道。

“哎哟,学外语呀?”她有点吃惊。那年头,外语就是英语。在读书无用的气氛里,学外语很邪门。

一驾飞机划过旷野的宁静,从头上飞过。

“坐过飞机吗?”小芳温柔地问。我本想幽默地哄她说坐过,但话到嘴边,又变了老老实实的“没有”。过了一会儿,我又加了一句干巴巴、酸溜溜的话:“但坐过火车,去过北京、上海。”

旅游在当时几乎不存在。即使城里长大的年轻人也很少到其他地方去玩。小芳像大多数当地人一样,除了南京,哪儿都没去过,也没坐过火车,对北京、上海憧憬无比。

一时无语。我偷眼看小芳那透明的眸子,充满向往地注目着飞机消失。那年头,我不敢胡天胡地吹牛,给人的印象是说话不多、老实巴交的读书人。见到女孩子,尤其是漂亮的,我就有一种莫名的惊慌,话未说脸先红。作为狗崽子,要想不受伤害,只有把自己深藏起来,时间长了也就变得很木讷。暗地里,活跃的思维常让我感到自己像《海港》里的钱有为。和小芳在一起的愉快就包括不言的默契,宁静中的自在。

“你家老头是干什么的?”(“你家老头”是南京方言,指爸爸。)

“烧锅炉的。”我从不告诉别人爸爸的真实工作,已成习惯。

“不告诉我拉倒。”小芳嘴一撇,不再说话了。

小芳号称初中毕业,实际上那年头,多数人连小学也都没能好好上。她特别相信鬼魂,对科学解释天文现象绝对不信,而一口咬定有“人”操作日月星辰的起落,四季的变化。我常常想,如果让她去问“动脑筋爷爷”几个问题,保证能让“动脑筋爷爷”张口结舌,哑口无言。

同时她又很有实际生活的经验。我问她为什么到桃子小队工作,她说这儿离家最近,她又最爱吃桃子。她告诉我“桃饱李伤人,杏子树下抬死人”的民谚,还活龙活现地教过我一个治便秘的偏方:空腹吃俩梨子后,再喝一大杯凉开水,保证十分钟内拉肚子。

来这儿一个月后的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她提醒我要晒被子。结果那天晚上,我睡得特别暖和,并做了个梦,梦见过去妈妈为我晒被子的身影。

同类推荐
  • 数字眩晕

    数字眩晕

    本书作者对互联网弊端进行了反思,并以发生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网络群体事件为线索,思索大暴露、大展览时代,现代人应该如何美好地生活。在本书中,作者并不反对科技进步,而是指出误用科技将会对人类的价值观、经济与创造力造成严重伤害,互联网如何异化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企业如何贩卖我们的隐私用以赚钱,而我们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也丧失了自我保持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 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自古至今中外教育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内容,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制度的优缺点,作出科学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 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

    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

    本书是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人文社科项目和中国传媒大学“382人才工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成果。本书尽量做到有理论有实际,论述深入浅出,适合大众阅读,希望能在传播理论的研究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隐痛与希望:解读中国西部农村教育

    隐痛与希望:解读中国西部农村教育

    今天这个会,最没有发言权的是我,因为我对西部农村教育了解得很少,与农村教师更是几乎没有接触。
  •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热门推荐
  • 暗夜龙王

    暗夜龙王

    走在光暗之间,诸神守我法则,万物服从我审判。我,就是暗夜龙王,这是我的传说!
  • 我愿是急流

    我愿是急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七年的青春时光,至始至终,像一首诗。一一七年前的陪伴,她很优秀,她还会叫他“笨蛋”。他很自恋,他自称是她的“SunshineBoy”。一一七年间的离别,他终于逆袭成功变成了男神。她辗转回国后,却为了他顺从了家族的指腹为婚…一一七年后的重逢,她即将嫁入豪门,他便毅然辞职来到了她的城市,原本明朗的爱终于渐渐明朗…
  • 血莲的轮回,混沌神界

    血莲的轮回,混沌神界

    来自神界的林幻雨,因为被神界的不良之力推入血莲湖而付出重新修仙的代价,而在人见,遇见了他在神界所爱的人,血莲,血莲…究竟隐藏着什么样不可告人的秘密?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 LOL之变身女王

    LOL之变身女王

    2015年,LOL骨灰级宅男玩家,意外重生。重回2012年英雄联盟梦刚开始的时候,却又因上天的玩笑,变成了一个女生,特别当“她”还是个校花级的美女、白富美,嘿嘿(偷笑ing…)只会打LOL的“她”也想过一把重生掌握历史成就完美人生的瘾:职业战队、蜂拥而至的追求者、最强王者、最美解说、当然,还有如花美眷的女朋友!对,是女朋友。夏梓涵:“即使我变成了女生,可是我还是喜欢女生。那就百合吧,将les进行到底。从今天开始,叫我女王!”且看重生之后的LOLer,如何一步步组建崭新的LOLadies,如何“纵意花丛”,如何走上职业玩家的巅峰!
  • 四阿含暮抄解

    四阿含暮抄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题兴善寺隋松院与人

    题兴善寺隋松院与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雪中悍刀行10杯酒贺新凉

    雪中悍刀行10杯酒贺新凉

    道门真人飞天入地,千里取人首级;佛家菩萨低眉瞋目,抬手可撼昆仑;谁又言书生无意气,一怒敢叫天子露戚容。踏江踏湖踏歌,我有一剑仙人跪;提刀提剑提酒,三十万铁骑征天。流民地杀机四伏,徐凤年单骑赴险地。大金刚对大金刚,徐龙象酣战半面佛。大魔头横空出世,高树露开山再封山。胭脂郡里,胭脂覆面在待谁?葫芦口前,新老交替旌旗盛!梧桐院中,有人泄密为何故?凉莽交界,女帝旧王再相见!庙堂格局变,江湖风云起,且饮绿蚁酒一杯,共贺新凉共一醉!
  • 素衣清颜淡若尘

    素衣清颜淡若尘

    明星因一次演唱会突发事件,而穿越古代,经过一场一场的事情。。。。。。。最终和男主有情人终成眷属。
  • 催命电话

    催命电话

    每天睁开眼电话响起,告诉你哪天谁死了,一个电话引发的各路血案
  • 剑侠情缘:大漠如烟

    剑侠情缘:大漠如烟

    我想,若人生可以重来一次,我依旧如此。她是毒谷的一只小毒萝,却总是爱穿着喵萝的校服呆在大漠。他是大漠的一只喵哥,本该不羁成性,却甘愿为她呆在大漠。“为什么你这么喜欢大漠?”“因为我本体是喵萝啊。”“......毒毒,我有小鱼干你跟我走不?”“不跟。”穿着朔雪的毒萝不安分地跳上跳下,“你跟我走,回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