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100000053

第53章 泪水 (2)

提起红薯,我的口水就向外冒。要问我起源于何时,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那是一九七六年,我刚好十二岁,身高只有一百三十公分,体重不足三十公斤,十足的其貌不扬。但有两件事令老师同学对我刮目相看。一是考试总是第一或第二,加上嗓门大和擅长抄报纸,我当了班长,在“反击右倾翻案风”和打倒“四人帮”的批判大会上连得了两个奖;二是半斤米饭填不饱肚皮。

九月中旬,刚开学,公社号召全校学生学农。我们班赴林场种杉树两星期。大家很清楚,学农是公社“革委会”的一个幌子,要的是义务劳动。像我们这样的农民后代,在田里从早干到晚,根本用不着学农。不过,毕竟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思想占主导地位,六十多人还是高高兴兴到了四十里外的林场。

林场在远离人烟的山区,环境很美,宛如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同来种树的还有其他十几个大队中学的学生,共有上千人。这昔日僻静的小山区,顿时成了大干社会主义和“农业学大寨”的主战场。

有一天,上山种树,路过一片红薯地。同学们看到红薯地有很多小裂缝,这是地下红薯长大了的指示。正在许多同学要流口水之际,班劳动委员孙贵荣道:公社号召就是好,要是不来林场学农,我们哪能欣“尝”到这样好的红薯(地)。薯藤这样壮,地下的红薯肯定少不了。这话直说得大家胃里的酸水向上冒,眼睛看着裂缝,心里想着红薯。班主任是新调来的女老师,自然不会想到十二三岁的初中生会有那么多的心眼儿。

一场有预谋有计划的行动正在悄悄地进行。劳动委员孙贵荣暗中动员了所有的班干部和四个小组长,另加班上的几个积极分子,共十多人。晚饭后,孙贵荣说:今晚我们就行动。按规定,晚上要留在礼堂写劳动心得,不得随便外出,我们就对班主任说:看了祖国的美好河山后才能写出好心得。沿着弯弯曲曲的田埂,我们出发了。孙贵荣和我在前面领路,体育委员断后,一行人有说有笑。本县是大革命的摇篮,据说当年的童子军也曾这样大无畏地从这里走过。这是两天后,当地的老雇农告诉我们的。童子军过后,那时的红薯地里有没有少点什么,我们就不知道了;也不敢瞎猜。不过,红薯对我们乡下人的诱惑力是不会减小的。

真倒霉,天老也不黑。半斤米饭压不住胃水倒流,我们开始不安。拐过红薯地,我们又绕了一大圈。天色渐暗,红薯挤出的裂痕已看不太清,该是下手的好时候。干!说时迟,那时快,十几双手像利箭一般直朝土里的红薯冲去。

“站住!”突然背后大喊一声。守红薯的老农来了。顿时天昏地转,三十六计走为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四肢发达的体育委员却被逮住了。

回到住地,从后门进入礼堂,男同学还在写日记,女同学低头说笑着。我们装作若无其事,开始在作业本上写下“劳动炼红心”几个字。约过了半个时辰,女老师进来收心得体会,后面跟着那个该死的体育委员。我们的心一下悬了起来,十几双眼睛你看我我看你。班主任没说什么,拿起练习本走出了礼堂。恍恍惚惚的,一晚上我们谁也没睡着。一个说有蚊子,另一个说床没垫平,还有位说天太热。

早上八点钟,各个大队的学生全到礼堂门口的大晒场上集合。带队的公社“革委会”主任清了清嗓子,掏出红宝书念:“毛主席教导我们,要……不要……”(具体念的是哪段已记不清了,当时我只觉得脑袋里轰轰作响。)“我们来林场是要向贫下中农学习的嘛,不是来玩的嘛。当然祖国的这片山河是很美丽……”接着他话语一转,“昨天傍晚,有个别同学没有遵守好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讲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嘛。群众的红薯是挖不得的嘛……”也不知为了什么,他没有点名是谁挖了红薯,连看也没看我们这边。谢天谢地。

事情不了了之,只是班主任要我们自己从内心深处做深刻的检讨。像我们这样的先进班集体,批斗大会常得奖,红薯事件是不应该、也不会发生的。春季,班干部改选,原劳动委员当了体育委员,体育委员当了劳动委员,学习委员和我对换,以表示我们班委将以崭新的姿态带领全班。红薯事件把我们十几个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了。二月份,我班又在批判“四人帮”的运动中得了奖。感谢红薯,红薯万岁、万万岁。

真相终究会大白于天下。那天晚上订有红薯计划,且付诸行动的班级有好几个——真是万众一心为红薯——不过都因老农的照看,没一个班得逞。

或许是那次没有吃上红薯的缘故,从此我就有了红薯瘾。

后巷小挑担

我们的后巷有些恐怖:正对着院门是高墙,越过高墙是城市监狱,当然从来没人从里面越过来。小巷顺着墙根延伸盘绕,最后一头接到人民广场,一头接到市府。砖墙挡住了喧闹,街市后面是层层庭院,隔断背后是更大的挥洒空间。灰墙之下,还有各色的小挑担,左敲一记,右喝一声,断断续续成曲成戏,犹如南方的甜米酒,挖一勺,隔多时再挖一勺,樽中米花难下,嘴中酒香不散,总有得吃的。小挑担子是外间人带来的戏台子,我们父母们花钱请他们留下,摆开阵子,我们可以看上半天一天的。过半月数周,他们会走马灯似的转回来,我们口寡了,就会又挖上一勺子。

冬日过午的时光,阴湿湿,凉丝丝,孩子们无精打采,在课本上磨磨蹭蹭。家务还没有开始,父母还在备课改作业。爸爸坐在藤椅上,靠着软垫。那是我们家最好的椅子。爸爸的手下,一束藤打着螺圈圈,靠背上也有个越变越大的破洞。“藤——绷藤——椅有修——伐?!”这一声唱我们等了许久了,爸爸只好暂时去坐硬木凳了。还有,我和姐姐在棕梆床上睡着睡着就滚中间去了。为了第二天起来不再听到我们的互相指责,妈妈也让挑担的把棕床一起抬到院子里去。小院还有许多家抬出相同的破床破椅来。

修藤的人把担子圈挑得大大的,几月才绕回来一次,一次就在一个地方待上一天二天。我时不时地溜出去看一看,以不让人“插班”和监工为名。担子摆开了,一头是粗细、薄厚各异的棕绳藤条竹篦,长长短短支棱开来,像是走动的柳条,光滑柔顺。另一头是工具箱,叮叮当当。竹篦在水里泡好,已经够薄了,却还是在他手里片成均匀的二三片,飞花穿针般地“柔指”绕。匠是巧匠,却从无柔指,他们年年季季露着一双手,和粗具破物打交道。我蹲着,可以一看看半天。最喜欢被舞动的绳条们看得眼花缭乱,最后在眼花缭乱中,一刀割断,物归整物。另一头的藤子们好像在朝我眨眨眼:“还来吗?”我开心地回到功课上去。好啊,下次叫我。

过几天,又像在梦中般地被叫醒。这次,叫醒我的是有节奏的铁板子歌:铃——铃——铃!铃——铃——铃!我听出那是香蕉糖。香蕉糖也是个两头担:一头收旧货,一头卖糖果。有专门收破烂的,推着车子用麻袋收。旧书旧报旧衣破铜烂铁胶皮牙膏皮橘子皮都秤斤两买,给的是现金,妈妈拿了买菜的,没我们的事。香蕉糖担专收牙膏皮,给了牙膏皮,敲一小块香蕉糖。香蕉糖并非香蕉做的,黄黄的,香香的,我们馋馋的,就这么叫了。竹篓子上一张盘,盘着一圈圈黄黄的糖,掀开塑料布,很硬,要用铁板铁锤片出条条来。“这么少啊?”我觉得自己给了好多的牙膏皮。老头子笑呵呵的,又敲了一小块下来。我每次都要嫌——嫌糖少,嫌牙膏用得不够快,嫌糖在嘴里化得太快。

另一种糖,不解嘴馋,却养得眼福。那是南北皆有的糖人。在我们后巷,一个瘸腿的男子,嘴也是略歪的,背着木箱,也不吆喝,也不进来,在我们大门口,撩箱子一坐就是半天,只顾捏糖人。一个、两个,小孩子聚过来,悄悄地看。木箱子地下好像烧着炭,上层的格子里烘着各色的糖胶。用棍子拉出一条,迅速绕到竹签子上,然后用手捏出孙猴样,用剪子分出腿和胳膊,用小刀刻出五官,插上棍子和头箍,一个糖猴脱形而出。不光是猴,你让他做什么可以成什么。我最惊异他的葫芦泡。在拉出的细糖丝一头,对嘴轻轻一吹,就吹出透明的泡泡。要是吹的时候,在中段用另一只手轻轻捏着,就成葫芦啦。所有的糖块,在离开炭火一分钟左右之内,就要变冷变硬。它们在艺人的手下飞快地由糖变成一具具小人,最后再被大得多的小人们举回了家。我从没尝过糖人,但我看过无数回有形无生的糖人。现在回想起来,艺人不吆喝,孩子们也不用传唤,我们自己会找过去,因为糖人担子总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

这三种担子如今已经在后巷中走失了,城市的街区里,取代的是引擎的声响,这些挑担艺人们的后代呢?胡琴小曲在轮子底下戛然而止了么?我已经不爱吃糖,也不再嘴馋,可我依然怀念空气中甜丝丝的味道,以及化腐朽为神奇的从容和震慑,还有,那种人情的味道。就像那曾响在我们后巷的馄饨担,梆——梆——梆,在灰墙根下亮起一炉炭火,云吞雾绕下一碗碗夜宵出锅,寂静之中,那暖暖的感觉在后巷里悠长悠长……

同类推荐
  •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是对于其本质、目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又都知之甚少。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层对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步步深化的;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有重大突破的。
  • 这样做在学生中最有威信

    这样做在学生中最有威信

    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从者,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老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常常事半功倍;没有威信的老师,学生对他的劝导会置若罔闻,甚至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往往事倍而功半。
  • 创意南广

    创意南广

    何谓创意或指有创造性之想法、构思,或指提出有创造性之想法、构思并付诸实施。本书取“提出创造性想法、构思并付诸实施”之义。为何冠名“创意南广”其内涵有二:其一,乃谓南广是创意之产物。南广系我国高等教育探索新机制新模式之产物。“新”即创意闪烁,另辟蹊径,独具一格;不循前人之足迹,不落旧有之窠臼。其二,意指南广是创意集散之地。南广是教育培训创意人才、传媒人才之基地。南广设置各类创意工作室,吸引国内外传媒创意精英汇集江宁,推出原创影视作品;引进“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私立大学生态环境及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国际传媒领袖论坛”落户江宁,使江宁成为影视文化创意和传媒高等教育思想的集散地。
  • 外贸谈判英语助手(双语版)

    外贸谈判英语助手(双语版)

    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的上公关、文秘、外贸、旅游、酒店管理、外企管理、涉外会计、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商务英语、应用英语等专业作专业英语口语教材和商务英语函电写作教材,也适用于外贸、银行、海关、进出口贸易公司、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公关文秘人员、外贸业务工作者、国际营销人员、口译工作者、海关业务员,以及与外商打交道的厂长、经理、政府官员作专业英语口语和商务英语应用文培训教材,也适合广大读者作自学教材。
  •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的编写宗旨,仍然以不同行业、系统的不同来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视觉反映了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这些来稿大都来自实践第一线,对一些新观念、新思维、新现象、新发展进行了较有力度的探索与研究,注重了改革与发展主旨的积极发挥。作者都在一定的高度上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见解比较独特,阐述较为独到,明显地提升了论文的课题价值,对当前深化各项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引导作用。
热门推荐
  • 都市随想录

    都市随想录

    一件意外发生的事件,让唐星用六科全挂作为祭品献祭打开了一扇新世纪的大门,是命运的安排还是老天的捉弄,身世的谜题,刺激的冒险,不渝的爱情……前方还有什么等待着他呢?(PS:以上简介有九成是我瞎编的,本书只是一本情节散乱,基调轻松的恶搞小说罢了。)
  • 一块红布(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一块红布(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讲述了笔者前往藏传佛教寺院亲身生活三个月的田野历程。作者详细记录了藏传佛教的真实状况,以及成千上万来自内地的汉族僧人的故事。探访清华硕士、私企老总、外企员工、机关处长、自由旅行者等等原本拥有旁人羡慕生活的人为何到这藏区寒冷山沟里出家为僧、学习,挖掘他们成为虔诚佛教徒的心路历程。人总有深信的东西,不管是宗教还是别的科学、物质、钱财、爱情、偶然等等,否则没有迎接每天朝阳的勇气,仔细想想我们相信的是什么,我们还可以相信别的什么,相信什么才是相对的绝对正确。藏传佛教近年来在全世界都受到欢迎,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三大佛教体系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驰名世界的西藏密宗真实面目,活佛转世制度、藏族喇嘛和汉族僧人的日常生活等等笔者都在佛学院找到了答案并在此与读者分享。在我们赞扬或者批评一个人一件事之前,我们是否已经透彻了解对方,理解对方所有的真实和虚妄?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和作者一起到世界最大的佛学院,来一场关于藏传佛教和信仰的探索之旅。黄观,自由记者,藏传珠宝商人。
  • 帝宠之屌爆皇后

    帝宠之屌爆皇后

    >_<这是两个三无女穿越的故事,第一次写文,求关照,求进坑。还有就是这本文文被放出来过,但一不小心那个作者号码的密码没了,所以我重新注册了一个又跑出来了……片段一:听说雪贵妃仗着宠爱把其它贵妃推下水。听说雪贵妃把皇上最喜欢的墨竹砍了,也没受到惩罚。听说雪贵妃下毒害了容王,却好生生的活着……片段二:出尘啊出尘,你说你走就走吧,怎么还留下东西呢?留啥不好,偏偏留个孩子。你造孽啊,这是要我浸猪笼的节奏啊。
  • 都市魔教教主

    都市魔教教主

    他一身傲骨却又精通邪术,他是一百八十八代血神魔教教主,时代变迁,世道不在,魔教也要顺应形势,跟上时代因为一桩凶杀案来到现代都市的他,要用这一身本领,一腔热血,在这现代都市当中活出最精彩的人生!
  • 画墁集

    画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烈酒伴歌

    烈酒伴歌

    往昔洛水东流,伊人安逝,只留下英雄对酒伴歌
  • 重臣嫡女

    重臣嫡女

    穿越女一直自我标榜:万人迷+女主角=幸运女神。所有和穿越女作对的:赠送一套杯具。所有俊美的少年郎们:爱慕她!爱慕她!爱慕她。投湖自尽的重臣嫡女,某一天突然醒来,发现庶妹未长成,阴谋未算计,一切都还来得及。而今原住民嫡女要让穿越女知道什么叫作了就得死。目标:了尽冤仇,嫁娶作妇过上幸福日子……
  • 能量源

    能量源

    一个青年在生活中处处倒霉,自卑、懦弱、爱哭、没有上进心是他的写照,一次朋友突然的帮助,改变了他整个人生………
  • 成都少年

    成都少年

    本书以小见大,以小人物在大时代的浪潮中交织自己的命运、自己的爱情。这样一个故事折射一个时代的变迁、价值更迭。每个人有不同的视角,因为每个人都是一部活着的历史,蕴藏着解释和说明大时代变化的秘密。
  • 花重音尘绝

    花重音尘绝

    第四次神魔大战时,吴回和共工触不周仙山,天维断绝,地不满东南。群魔复出,十大魔兽与众神展开千年大战。造化之神为修天之残破,地之疮痍,取大荒唯一幸存之上神尧光虚肉与神魄,抚地之破碎。九婴钟爱尧光,拼死偷出一魄,女娲炼石补天,化其元神,寂灭之时,分散两缕神魄,一丝化作无幽祭坛困九婴,一丝则消失在茫茫大海。因而天之有不全死角,地之有不毛蛮荒。几千年后,太子长琴复出,九婴劫满归来,仙魔再战。而人间出现一女子,名唤花重,体质奇特,易招毒蛇,直到七岁那年害死了自己的养父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