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1800000014

第14章 机遇敏时现——以亏引赚,化危为机

成大事一定要敏感,因为只有敏感的人才能始终站在前沿,才能把握好机遇。许多人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成大事的机遇,但抱怨归抱怨,机遇始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当机遇来临之时,能否以鹰隼一样精准的眼光捕捉到机遇,也是一个人能否成大事的关键所在。

不是缺少商机,而是缺少发现

在商海中,不是缺少商机,而是缺少发现。若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必须有一双火眼金睛,方能抓住每一个赚钱的机会。

机遇是一个美丽动人但性情古怪的天使,她可能倏尔降临在你身边。如果你稍有不慎,她又将翩然而去,不管你怎样扼腕长叹,她从此杳无音讯,不再复返。成功的人,其成功之处,就在于他能把握住人生的机遇、时代的脉搏。所谓“应运而生”、“时势造英雄”,无论是“运”,还是“时势”,都不过是机遇的另一种符号。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为解决军饷不足的问题,朝廷下旨,要京城高官和各省督抚捐献军饷。浙江巡抚黄宗汉作为一方封疆大吏,自然也在捐献之列。但黄宗汉又不愿自掏腰包,此时恰逢王有龄运送漕米有功,将外放湖州知府,而王有龄因为海运局还有一部分亏空没有补足,故而希望黄宗汉让他兼领海运局坐办。但黄宗汉乘机将“盘口”转给了王有龄,王有龄不敢怠慢,马上拿出一万两代捐。

这笔钱本来可以直接由与海运局有业务关系的信和钱庄汇往京城,王有龄也准备由信和马上汇出,但胡雪岩却将这笔钱要过来,他要转一道手,由自己打算刻意栽培的干将刘庆生送到大源钱庄划汇。

胡雪岩这样考虑:刘庆生是个可造之才,但他到自己的阜康钱庄之前,只是大源钱庄的一名伙计,由伙计直接升档手,同行未免轻看。一行生意的场面,最终要靠人才撑起来。现在由他代理黄宗汉去办理汇款,对于抬高他的身份,将起很大作用。抚台是一省天字第一号的大主顾,有这样的大主顾在手里,同行对刘庆生自然会刮目相看,而且更重要的是,刘庆生为黄宗汉汇划这笔款子,还会引起同行对阜康来头的猜测,这种猜测在同行中传开,会将刚刚挂牌的阜康钱庄场面做大,而场面越大,生意越好做。

这样胡雪岩一文不花却有一石两鸟之功效。既抬高了刘庆生的身份,又宣传了阜康的牌子。胡雪岩的经营之道,确实让人佩服。而他把握时机,大胆投资正是他成功的关键。

人一生的机遇往往只有那么一两次,就看你能否抓住。一个哲人说过:“在每一位伟大人物的一生中,都有一个关系其成败得失的时刻,在此紧要关头作出的行为抉择代表了他所能采取的最高水平行为。”

人人都渴望成功。成功的人,无一例外都是抓住机会、利用机会的高手。当不少人还在原地踏步时,他们早已顺着机会的急流而下,建立了自己的事业王国。因此,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才发自内心地告诫人们:“每个人都拥有机会,只不过有些人不会掌握而已!”

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信和钱庄的张胖子,与胡雪岩同行于杭州、上海,甚至比胡雪岩更熟悉江浙一带的蚕丝经营。而且张胖子就任的信和还是杭州城里最大的钱庄之一,资本比刚刚起步的胡雪岩要雄厚得多。但他就是没有想到去经营蚕丝,做注定能发大财的蚕丝生意。胡雪岩是第一次经营蚕丝生意,无论是经营历史、商业经验,还是经济实力,都不如作为上海丝商巨头的庞二。但胡雪岩刚刚涉及蚕丝生意,一上手就想到联合同业控制市场,操纵价格,在销“洋庄”的生意中迫使洋人就范。而庞二做了那么长时间的生丝“洋庄”却没有想到如此去做。这不能不说胡雪岩的眼光要比常人敏锐的多,并且非常善于抓住商业的发展机会。

商机无处不在,只是它们往往被人忽视。很多人认为凭肉眼便可捕捉机会,所以较少去仔细寻觅,这种错误的导向致使商机流失。拿起放大镜把注意力放在目前可以利用、可以支配的资源上,千万不要疏忽任何机会,如果你有了这种心态,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对于成大事者来说,无论在哪里,在什么情况下,他都能获得商机。那么该如何抓住机遇呢?还有两点亦非常重要:

第一,反向思维。一般人之所以苦苦寻觅,却一无所得,正是因为他受制于习惯思维定势。而机会的栖息之处正是在于“定势”之外。所以,不人云亦云,是把握时机的关键。众人以为不行的事,可能是过分夸大了困难,也可能是不适合他们的,却适合你做的。大家趋之若鹜时你退避三舍可能得到的会更多;大家踯躅不前时你或许多跨一步就能够独领风骚。

第二,科学的分析。“经验”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科学以愈来愈强大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的行为。对“机会”的分析,无疑更应划入科学的范畴。看当今世界上每一家顶尖级的集团、公司都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搜集、处理、分析市场动态,从中捕捉任何有利于本集团、本公司的信息。“经验”的局限,已让人们尝够了“苦头”,而今天信息已唾手可得,却容易让人们迷失其中。这就需要剥离和辨识信息真伪的技能。所以,对机遇的“把握”,并不是在瞬间完成的。

商海中,不是缺少商机,而是缺少发现。若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必须有一双火眼金睛,方能抓住每一个赚钱的机会。

机遇择时择地而来,人要应时应地捕获

因地制宜地捕捉机遇,并培养因地制宜地创造机遇的能力,这样才能把机遇变成我们成功创业的阶梯。

机遇有点像流星,是稍纵即逝的。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每当看到天际有流星划过,就着急地要许个愿,但还未等你确定先许哪一个愿时,流星就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空留下一份遗憾在心底。其实机遇也是这样,当机遇来临时,稍有犹豫即会失去良机,因此,要想抓住机遇,这就需要一种智慧、一种魄力。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一个浅显而深刻的道理。在商业活动中,如果你能在时机来临之前就识别它,在它溜走之前就采取行动,那么,幸运之神就步机会之后尘降临了。这一点胡雪岩有极其深刻的感受,所以,他说:“什么事情都要讲机会,明明一定办得到的事,阴错阳差,叫你不能如愿。”因为胡雪岩对机遇的一次性认识极为深刻,他在处世经商中处处留心,十分善于抓住生意场上稍纵即逝的一次性的机遇,从不让财源与自己擦肩而去。

有一次,胡雪岩与朋友古应春聊天,谈起一桩早该办而却一直没有机会去办的往事,就发了一番很有意味的感叹。他说有许多事情该办而没有办成,其实并不是不想去办或没有想好如何去办,而只是没有让你去办这件事的机会。想到了但可惜“不是辰光不对,就是地点不对”,终于没法去办。“譬如半夜里醒过来,在枕头上想到了,总不能马上起来办这件事,这是辰光不对;再譬如在船上想到了,也不能马上回去办,这是地点不对。凡是这种时候、这种地方想到了,总觉得日子还长,一定可以了心愿。想是这样想,想过忘记,等于不想。到后来日子一长,这件事想起来,也是无动于衷了。”

胡雪岩的这一番话,确实讲透了机会在能不能最终办成一件事的过程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的确,胡雪岩商业上巨大的成功,他的机遇意识起了重要的作用。

做大事确实特别讲究机会,一个人是否能够获得绝大的成功,要看客观形势是否提供了让他成功的一次性机遇,而具体到一笔生意的运作是否能够成功,也要看机会。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尽可能在合适的时间、适合的地点,再选以合适的方式去办那件可办的事情,我们才有把握办成那件事情。

我国古籍《韩非子》一书中,有一则“郑人卖豕”的故事。

故事里说,一位郑国的商人到离家较远的市场上去卖猪。由于路远,当这位商人走到集市时已是暮色苍茫之时了。这时恰好有一个买猪的人看见他从自己的面前走过。这位买猪的人心想,如果能现在就买到猪,则明日就可以早早地赶回家中,还能把买来的猪再早早地卖出去。于是这猪贩子就急忙找卖猪的郑国人谈生意。不料郑国人见有人来买他的猪,却十分生气地嚷了起来,他说:“你这人好不懂事,我从很远的地方走了很多的路才走到这里,天色都这么晚了,我哪里还有功夫和你谈生意?”郑国人说话时还狠狠地瞪了买猪人一眼。买猪人为了及早地买到猪再三劝卖猪的郑人,他说:“做生意的目的就是要使生意成交,哪里还分什么天色早晚!”但郑国人毫不理会这一套,气呼呼地把自己的猪赶进了客店。结果,一桩几乎到手的生意硬是让郑国人给错过了。

机遇是一次性的,而且,对于错失时机造成的损失也是永远也无法弥补回来。郑国人所犯错误的根源就在于当机会来到的时候,不能果断出击,而是优柔寡断,结果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从这个故事中,相信人们一定能够体会到机会时效性强这一特点。因此,任何人要想抓住成功的机遇,就一定要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果断出击,去主动捕捉,绝不能听任机会在自己面前溜走。

以上所谈论的是机遇的突出特点之一。机遇除了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即很强的环境制约性,也就是说任何机遇都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在一定的环境中它有可能是机遇,而在另外的环境中它则不一定是机遇。因此,在捕捉机遇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环境的影响,一定要因地制宜地捕捉机遇,并培养因地制宜地创造机遇的能力,这样才能把机遇变成我们成功创业的阶梯。

善用困难,化“危”为“机”

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危机。当遇到困难或出现危机时应该努力“善用困难”,化“危”为“机”,将每一次事故和危机都创造成为发展自己的一次新机会。

“危机、危机”其实是“机”大于“危”。任何人在举大事的途中,都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所谓困难,对于个人来说,尤其是对于一项自己正在开拓的事业而言就是“危机”。但是当遇到困难或出现危机时应该努力“善用困难”,化“危”为“机”,将每一次事故和危机都创造成为发展自己的一次新机会。胡雪岩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

当年胡雪岩的生意正在蒸蒸日上之时,太平军攻占杭州,就使他经历了一次大的变故,而且这次的变故几乎将他逼入绝境。

这次变故有三个方面:

第一,胡雪岩的生意基础如最大的钱庄、当铺、胡庆余堂药店以及家眷都在杭州,杭州被太平军占领,等于他的所有生意都将被迫中断。不仅如此,他还必须想办法从杭州救出老母妻儿。

第二,由于胡雪岩平日里遭忌,如今战乱之中,顿时谣言四起,说他以为遭太平军围困的杭州购米为名骗走公款滞留上海;说他手中有大笔王有龄生前给他营运的私财,如今死无对证,已遭吞没。甚至有人谋划向朝廷告他骗走浙江购米公款,误军需国食,导致杭州失守。这些谣言意味着胡雪岩不仅会被朝廷治罪,而且即使杭州被朝廷收复之后,他也无法再回杭州。

第三,失去了王有龄这个官场靠山,他的生意也将面临极大的困难。他的钱庄本来就是由于借着代理王有龄这一官场靠山的官库发的迹,而他的蚕丝销“洋庄”,卖军火,都离不开官场大树的荫蔽。在胡雪岩那个时代做生意,特别是做大生意,官府永远是最大宗的客户。

不过,面对这一变故,胡雪岩并不惊慌失措。之所以如此,是他从表面对他不利的因素中,准确预见出了可利用的因素:

其一,如今陷在杭州城里的那些人,其实已经在帮太平军做事,他们之所以造谣生事,是因为太平军也在想方设法诱胡雪岩回杭州帮助善后。他们造谣虽为不利,但却并不是不可以利用。胡雪岩根据这一分析,确定了两条计策:首先,他不回杭州,避免与这些人正面交锋,他知道他的这一态度一旦明确,这些人就不会进一步纠缠;其次,胡雪岩不仅满足他们不让自己回杭州的愿望,而且他还决定自己出面,特别向闽浙总督衙门上报,说是这些陷在杭州城里的人实际上是留作内应,以便日后相机策应官军。这更是将不利转化为有利的极高妙的一招——表面上是给了这些人一个交情,暗地里却是把这些人推上一堆随时可以引爆的火药,因为如果这些人不肯就范,加害胡雪岩,他可以随时将这一纸公文交给此时占据杭州的太平军,说他们勾结官军,这些人无疑会受到太平军的责罚。

其二,胡雪岩此时手上还有杭州被太平军攻陷之前为杭州军需购得的大米一万石。当初这一万石大米运往杭州时无法进城,只得转道宁波,赈济宁波灾民,并约好杭州收复后以等量大米归还。这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胡雪岩决定,一旦杭州收复,马上就将这一万石大米运往杭州,这样既可解杭州赈济之急,又显胡雪岩做事的信义,诬陷他骗取公款的谣言也可以不攻自破。实际上,胡雪岩不仅在杭州被官军收复后速将一万石大米运至杭州,而且直接向带兵收复杭州的将领办理交割,这样不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更一下子得到了左宗棠的信任,胡雪岩又得到了一位比王有龄还要有权势的官场靠山。胡雪岩的红顶子,也就是这一举措的直接收益。原来看似不利的因素,实际上成了胡雪岩日后重新崛起的机会,真可谓把不利之中的有利因素充分利用到了极至。

当然,“化危为机”并不是说说那么容易,从胡雪岩处理危机的方式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个成大事者都应该具备“临危不乱”、“善用坏事”、“随机应变”的素质和能力。

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与策划,应注意三点:

第一,事前要有所准备。对于一个精明的成大事者来说,平时就应对可能发生的重大危机有预见,包括危机的种类、特征、性质、规模等,并分类做出应急方案。

第二,事发后要保持冷静,不可慌乱。

第三,立即提出对策,扭转危机的方向。

三者环环相扣,利用危机扩大事情好的方面的影响,把原来的危机转化为自己腾飞的一次机遇。

在机遇面前,吃亏也能占便宜

成大事者都具有敢于吃一时之亏的精神。他们的睿智,表现在目光长远,不为一时利益所限,最终得到丰厚的回报。

有这么一道思考题:什么东西人们都不爱吃?不错,答案正是“吃亏”。可见,人们对吃亏是比较敏感的。但是,对于生意人来说,有时吃亏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胡雪岩从中得到了实惠。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胡雪岩创业的第一步是设立“阜康”钱庄。尽管钱庄有王有龄的背后支持及各同行的友情“堆庄”,然而,如何才能在广大储户中打开局面呢?胡雪岩想出了一个“放长线钓大鱼”的妙计。

且说钱庄开张那一天,晌午摆宴款客之后,客人相继离去。胡雪岩方静下心思来盘算开业的情况。做生意第一步最重要,要么谋名,要么取利,只有走准了第一步,以后的生意才会水到渠成,不断做大。胡雪岩低头暗自思忖一番,明白做钱庄生意的第一步就是要闯出名头,要让人感到在这里存钱安全,有利可图,如果能做出名气,即使目前舍一点,以后肯定也能财源滚滚。但是怎样才能打响名气呢?忽然,他脑际灵光一现,立刻把总管刘庆生找了过来,下了一道命令:令刘庆生马上替他立十六个存折,每个折子存银二十两,一共三百二十两,挂在他的账上。刘庆生见胡雪岩迫不急待地要开这么多存折,如坠五里云雾,莫名其妙,但既然东家吩咐,只好照办。

待刘庆生把十六个存折的手续办好,送过来之后,胡雪岩才细说出其中的奥妙。原来那些按他吩咐立的存折,都是给抚台和藩台的眷属们立的户头,并替他们垫付了底金,再把折子送过去,当然就好往来了。

“太太、小姐们的私房钱,当然不太多,算不上什么生意,”胡雪岩说,“但是我们给她们免费开了户头,垫付了底金,再把折子送过去,她们肯定很高兴,她们的碎嘴就会四处相传,这样,和她们往来的达官贵人岂不知晓?别人对阜康自然就另眼相看了。咱们阜康钱庄的名声岂不就打出去了?到头来还愁没生意做吗?”

刘庆生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心中暗自佩服胡雪岩做生意的手法。

刘庆生把那些存折送出没几天,果不其然,就有几个大户头前来开户。钱庄业的同行对阜康钱庄能在短短的几日内就把他们多年结识的大客户拉走颇是惊讶,不知所以然。

胡雪岩不只把目光盯着太太、小姐们等上层人物,他还注意吸收下层人民的私蓄。他没有忽略处于社会底层的重要顾客群体。他知道,下层社会中,虽然每一个人的私蓄不多,但是积少成多,小河也能汇成汪洋大海。

在寻常人的眼光看来,胡雪岩在经营中的一些做法实在是一些“舍本生意”。但胡雪岩的高明在于,他能看到长远的利益,因此舍得吃亏,而他的投资,往往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胡雪岩目光高远、舍得用吃亏换便宜的策略还体现在另一件事上。

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刚开业不久,绿营兵罗尚德便携带毕生积蓄的一万两银子前来存款。罗尚德是四川人,年轻时嗜赌如命,且经常是一掷千金地豪赌。没过几年,罗尚德赌场失意,不仅把祖辈遗留下来的殷实家产输得一干二净,还把从老丈人处借来的、准备用于重兴家业的一万五千两雪花花的白银在一夜之间输得分文未留。老丈人气愤不已,他不想看到自己的闺女跟着这么一个赌徒受苦受累,于是把罗尚德叫来,告诉他,只要罗尚德把婚约毁了,那一万五千两银子的债也就同时一笔勾销。血气方刚的罗尚德难以忍受老丈人看轻自己,他当众撕毁了婚约,并发誓今生今世一定要把所借的一万五千两银子还清。

他只身背井离乡,辗转来到浙江,参加了绿营军。十几年来,他想方设法,拼命赚钱,而今他已积聚了一万银两之多,但由于太平军的兴起,绿营军随即就要开拔前线,罗尚德不可能把钱随时带在自己身上,他必须找个妥善的地方放置。恰好他听说了胡雪岩的义名,深感可靠,于是就带上毕生的血汗钱前往阜康。

一名普通绿营兵竟有一万两银子的积蓄,这不得不叫人对钱的来路产生疑问。加之罗尚德存款四年,不要息,甚至连存折也不要,只要保本就行,这更令人疑窦四起。店堂的总管不敢轻易做主,深怕钱的来路不明,惹了官司,赔了本不说,还砸了钱庄的牌子,只好向胡雪岩报告情况,让他自己拿主意。

胡雪岩听说这件事后,知道其中必有隐情,他叫上罗尚德到屋里摆上一碗。酒过三巡,胡雪岩和罗尚德就开始了推心置腹的谈话。罗尚德见胡雪岩如此豪爽,果然名不虚传,便把自己的经历与想法和盘告诉了胡雪岩。

胡雪岩听说之后,诚恳地建议罗向德存一万两银子定期。虽然对方不要存款利息,但钱庄按照行规仍然以二年定期存款的利息照算,三年之后来取,连本加息一次付给一万五千两银子。另外,二千两银子作为活期存款,如有急事随时都可以支取。所在这些存银都要立上存折,因罗尚德不便携带,暂由刘庆生为其代管。

凭这几句话,罗尚德就为胡雪岩的侠义气慨所征服,当即决定把钱存放在阜康钱庄,就离开了。

若以平常眼光来看,胡雪岩的这一慷慨之举似乎失当。然而,它带来的广告效应马上就显露出来了。胡雪岩的侠义,很快就得到了回报。罗尚德到绿营军,把自己到阜康钱庄存款的事告诉其他士兵后,这些即将出征的士兵纷纷把自己的积蓄都存放到了胡雪岩的阜康钱庄。短短几天时间,阜康钱庄就收集了这类存款三十万两之多,一下子就解决了钱庄新开业、家底不厚的问题。

在商业竞争活动中,赢得广大顾客的信赖,赢得广大的客源及市场占有率,是一个企业得以存活、得以发展壮大的根本。要想赢得广大顾客的信赖,赢得广大的客源及市场占有率,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以亏引赚”。

“以亏引赚”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商用奇谋,明着看似吃亏,暗里实则赚大便宜,其功效与“短予长取”无异。

在现代经营中,许多成大事者都具有这样敢于吃一时之亏的精神。他们的睿智,表现在目光长远,不为一时利益所限,最终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同类推荐
  • 炼爱有道

    炼爱有道

    情感专栏作家溏心,精心选取近年来自己和百位读者的往来信件汇成此书,通过对百段感情故事的剖析和引导,揭秘了感情世界中的“潜规则”。书中涉及了对爱情的迷茫、婚前恐惧、失恋、热恋、第三者、同性恋等问题。每封信都是一个真实的情感案例,都是一个完整而真切的感情世界。
  • 不敢,就是一种失败

    不敢,就是一种失败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让你的人生激荡起来;让你的人生温润起来;让你的人生阳光起来;让你的人生灿烂起来;让你的人生甜美起来等。
  • 做人与处世

    做人与处世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人生格言

    人生格言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8条核心准则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8条核心准则

    如何找到你的职业爆发点?像自由职业者(Freeagent)那样思考,像运动员(Athlete)那样训练,像营销人员(Marketer)那样准备,像企业家(Entrepreneur)那样工作……本书带你领略世界上最优秀企业的理念和核心准则,足以让你纵横职场,实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职场梦想。
热门推荐
  • 紫荆花的爱

    紫荆花的爱

    长篇小说《爱在天涯》,分三部分。一,我的爱在天涯。记述李蕾和黄一江,我和李顺的爱情故事。李顺失踪后,我寻爱万里,姐李蕾在电视上知道李顺是英雄后,我俩再次寻找,李顺再次失踪,留下的是谜。二,天涯之爱。黄一江在天涯转型旅游地产成功后,夏菲菲和李蕾争老公,公司内部争权益,为了保地位保公司黄一江在写真照上做文章,李蕾自杀,李母知道假李顺,李蕾死讯后身亡。三,人间真义。真假李顺出现后,在警察帮助下,我找到了李顺,一些践踏法律之流,得到了惩罚。故事的结尾:姐弟花,摇摆在风中,花落碾作尘,依然香如故。紫荆花,摇曳在红尘中,花枯再盛开,难醒红楼梦。
  • 终极系列之夏风

    终极系列之夏风

    罗星宇今年25岁,老爸老妈在回老家的时候,出了车祸最后公交公司陪了,一千多万。由于失去父母的时候他才10岁所以同学都说他是有爹生没娘教的孩子。最后因为受不了别人的冷言冷语,所以休学每天呆在家里看电视听音乐看大片
  • 键盘争雄

    键盘争雄

    萧雨是一名专业打字员,每分钟最高可打三百字以上!时速一万五千字!萧羽是第七空间的地球上一名网络作者,玄幻仙侠、历史都市样样精通,想象力丰富,文学功底扎实!萧羽一旦码起字来,思绪翻飞,灵感不断;然而他的码字速度却惨不忍睹!成绩一直不温不火!当萧雨穿越附身萧羽,用上笔名潇潇雨歇在网络上开始码字时,网络大神们都集体表示——亚历山大···
  • 腹黑上仙

    腹黑上仙

    她是新世纪的神秘杀手,却被自己的手下背叛,再次睁眼她从一个孤儿,变成一个被父母宠爱的女儿,本以为可以辛福一辈子,可她还是逃不过命运的安排!父母被害,连自己最亲爱的哥哥都没有放过,从此她努力修炼发誓一定不会放过陷害自己家的人!却被他打乱心神……
  • 一方通行屠神录

    一方通行屠神录

    为了拯救某人,为了向某些人赎罪,一方通行不幸穿越到地下城。本以为可以凭借实力碾压一切,却不知……“呐,呐,一方通行你总是最强最强的这么自恋的称赞自己,其实……这只是你自己妄想的吧。”“哈?!开什么玩笑!”“那么最强什么的,究竟是多强啊,不会只是听着有些酷吧。”听到少女的询问,一方通行不屑一笑,抬起苍白瘦弱的单臂指着淡蓝色的天空如此狂妄的说道,“如果这天上有神……老子能屠了他!”
  • 萌妻太彪悍,首席不好惹

    萌妻太彪悍,首席不好惹

    他是她眼中的花花公子,她是他眼中的极品小辣椒!初次见面,他正为摆脱难缠的相亲对象而头疼,她不明所以二话不说上来狠狠的甩了他一巴掌,骂他负心汉!再相见,他是她的顶头上司,为了丰厚的薪资待遇她极力隐忍,还是在他的一再咄咄逼人下,凶悍的如母老虎般原形毕露!一次协议,她化身成他的豪门女友,自此开始了婆婆嫌弃,情敌挑衅的豪门家斗,每天上演着一系列的喜怒哀乐情景剧!然而,就在两人感情甜如蜜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一次车祸到底是人为还是意外,再相见她已经忘记了他,他们的命运又会怎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限丶神影世界

    无限丶神影世界

    17年前……荒漠上的一场战乱……“我怎么会败给你!”震动天地的一声呐喊……却已被封印……今日的地球,奥斯比利里星……“我的记忆!还在!”兴奋中的他突然意识到,“我的元素……元素……”败了……败了……“雪仪……对不起……我没能守护住你……”……17年后……一场阴谋颠覆了地球,他找到了解封的办法……他决定复仇……决定……守护她……“我怎么会败呢?”
  • 校花的贴身兵皇

    校花的贴身兵皇

    身为狗仔,我仅有一颗爱美之心。为了追美,我愿付出一切。我就我,不一样的烟火。
  • 唯我真仙

    唯我真仙

    一个少年一路成仙史。理想会将激情点燃,信念会改变历史。看李天成古往今来跌宕事。筑基、辟谷、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渡劫。
  • 武安县志

    武安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