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800000018

第18章 最大敌人是自己 (2)

在1986年左右,周建和不再安于现状,从公司里停薪留职“跳下了海”。他先用公司给的一万块钱“安抚金”开了一家做服装的小门面。在赚了一点小钱后,他又开始做兔毛生意。后来,他对原单位的什么关系都不要了,跑到广州去做纺织品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出口贸易去了,生意最后做到了香港、秘鲁等地。并于1989年加入了秘鲁国籍。

而据庄胜公司网站的资料称:周建和于1990年1月回香港成立庄胜有限公司,组织国内生产物资出口至东南亚与欧美市场,他本人也取得了香港身份证;1992年11月,周建和应北京市赴港招商团的邀请,来北京成立庄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参与宣武门地段的旧城改造项目,负责开发宣武门外大街东侧占地25公顷的地段。

可以看到,周建和从1986左右下海,到1990年以外商的身份再回来,他第一桶金的累积是如此短暂而快速。关于第一桶金来源,记者听到的有三种版本:一个庄胜公司的正式说法,当时做的是对外贸易;另外在他家乡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周建和当时在股市赚了一大笔钱。有趣的是,集团取名“庄胜”,便有浓烈的股市味道;最后还有一种比较尖锐的说法,认为庄胜集团还有其他不想为外人知道的业务。

这期间,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外界不得所知。

褒贬不一的神秘富翁

周建和低调,却不小气。和周建和很亲近的朋友透露,他这几年悄悄地做了很多公益事业,但从不愿意声张,更不愿意留名。

经过笔者查证,在数年前的一份《娄底日报》上,有如此一段记载:“富有爱心和赤子情怀的周建和,致富始终不忘报效祖国,始终不忘回报社会和家乡:他倾情为北京申奥成功、为七运会和湖南灾区捐款500万元;为娄底市、双峰县发展教育和文艺事业捐款近1000万元;他主动为政府分忧、为企业解难,先后收购了市内两家企业……”双峰县一所他捐助修建的体育馆,本来要命名为“周建和体育馆”,也被他制止了。

周建和的家乡双峰县是全国有名的书画之乡,涌出了闻名国内外的大家,但一些书画家在成名之前往往缺少资金举办展览。闻名海内外的已故花鸟画家王憨山,到北京中央美术馆来办画展,曾求助过周建和。周对他说:我不要你的画,也不用挂我的名,你还差多少钱,我来出。后来赞助了4万元。而娄底市双峰县一个叫曾彩初的老校长,周建和为他捐助了150万办画展,并帮助出版《曾彩初艺文集》。

在娄底市广播电视报上,曾有一位自称是他老师的人,写了一篇叫《商界骄子的文化情结》的文章夸奖周建和,但他对这种赞誉表现得很淡然。

也曾有传言,周建和为北大法学院一次性捐助1000万元,当时他周围好多人劝他宣扬一下,同样被他拒绝了。记者费尽力气,才在北京大学新闻网上,查到发于2004年10月29日的一则消息。消息称:“今年恰逢法学院百年院庆之际,在新法学楼建设的过程中,庄胜集团慷慨解囊,捐资一千万元,体现了其对教育事业的热心支持。”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向周建和颁赠了“北京大学捐资证书”,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向周建和颁赠了“北京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铜牌。

对于周建和的这种超常低调,也流传着两种不同的看法:周建和的朋友认为,这是他性格如此,信奉多做事少说话的原则,从来不喜欢张扬;但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周建和的这种不张扬,可能是因为创业初期曾犯下过“原罪”。

不管是因为性格原因,还是因为避讳“原罪”,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周建和的确算得上是一位典型的“富翁失语者”。并且,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一代民营企业家的缩影——他们出身低微,行事低调神秘,但又坚忍不拔和敢于闯荡拼搏。在发展前进的道路上到处暗藏着陷阱,他们稍有不慎便会跌入万劫不复的地步,但他们凭借着一些正常的、超常的、甚至是非正常的手段避开风险走到了今天。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法规的完善、制度的健全,在潜规则中沉默前行的商人们,面临不得不浮出水面的命运。不同的是:有的人是以牺牲者的身份被抛出了水面;有的人是以决裂者的身份主动跳出了水面。

正在加速全球化步伐的马云,却迎面撞上了世界经济“冰河期”。如果阿里巴巴能够在困境中真正地帮助国内外中小企业客户改变不利的经济格局,一起度过难关,那么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马云如何“过冬”

一向自信满满的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却在2008年7月23日的晚上,给所有员工发出了题为《冬天的使命》的内部邮件。

在这封邮件中,马云一脸寒气地抛出了“过冬论”:“我们对全球经济的基本判断是经济将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未来几年经济可能进入衰退期。我的看法是,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内很多企业的生存将面临极大挑战。接下来的冬天会比大家想象的更长!更寒冷!更复杂!”他向员工们呼吁:“准备过冬吧!”

而仅仅在一个月后的8月27日,阿里巴巴公司却发表了一份滚烫的年中财报。这份新的财报可以用赏心悦目来形容:截至2008年6月30日,上半年阿里巴巴营业收入为14.152亿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47.8%。其中,中国交易市场的营业收入较2007年同期增长84.6%至人民币4.81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34.0%,成为期内收入的主要增长动力。净利润为6.972亿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136.2%……

前后两次表态,却有着极大的温差!有人据此断定:马云此前“过冬论”纯属危言耸听。果真如此吗?

三招应付金融风暴

2008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有目共睹。尤其以出口为基本导向的中小型企业,将面临原材料增长、生产成本增加及出口渠道受阻的多重压力,一大批企业因此岌岌可危。甚至有经济学者悲观地预言,国内中小企业或将迎来密集的“破产潮”。

为什么在一片“哀鸿遍野”的残烈之中,与中小企业休戚与共的阿里巴巴公司会逆势而上、捷报频传哩?仔细解读该公司的财报,你会发现那些枯燥的数字中其实隐含着马云的几招妙手:

一招是放低姿态。阿里巴巴6月推出“诚信通个人会员”服务,该服务每年只要2300元,相对原来企业会员的费用而言,是一种变相的“低价促销”,于是在不到1个月内就吸引了10000名人会员。

一招是放松要求。阿里巴巴原来一直坚持买方必须注册,但后来却取消了这条规定,这等于自行把瓶颈打破,让大量活水流了进来,在极短的时间内大大刺激了交易量的增长。

一招是放下诱饵。阿里巴巴于4月推出了“旺铺”,为企业提供独立域名、企业邮箱、无限量产品信息发布、自主建站功能、分析客户行为等种种工具,并且暂时让用户免费使用,此举无疑为用户提供了超高的附加值,让前来免费尝鲜的用户欲罢不能、流连忘返。

警惕世界经济“冰河期”

当然,阿里巴巴公司的此次捷报,并不意味着它在国内外持续恶化的经济环境中会有超强的免疫力。

公司业绩在短时间内逆势而上,可能会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上半年恶化的经济形势让许多企业神经紧绷,甚至有些企业提前窒息了,但大多企业还在想尽一切办法支撑,大面积的破产潮仍未到来;二个是针对中小企业的破坏作用可能还没有马上波及到如阿里巴巴一样的服务商,会有一定的滞后性,这种破坏性也许会在公司下半年的财报中开始显现;三个是短期内的企业危机,有时会对阿里巴巴之类的电子服务商产生正面的刺激作用。比如2003年的非典,很多中小企业做不了生意,于是朝网络销售平台蜂拥而来;而这一次危机中,很多中小企业倒闭,导致了大量库存产品在网络上低价倾销,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短期的畸形繁荣。

有观察家预言,国外的次贷危机,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更加深入地影响到全球的经济,次贷很可能是多米诺牌中倒下的第一个,它将触发一系列更强、更具破坏性的金融地震,最终后果是世界范围的流动性过剩突然逆转为流动性紧缩的经济景气周期的巨变,世界经济的“冰河期”可能不期而至。

正在加速全球化步伐的马云,在阿里巴巴这份捷报面前想必会更加警惕丛生。一次捷报可能不难,但如何让捷报频传却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借机打造“生态链”

当然,危机中也蕴涵契机。

财报显示:截至2008年6月30日,阿里巴巴的两个网上交易市场共有3,250万名注册用户,较去年同期增长32.5%。阿里巴巴的国际交易市场及中国交易市场分别拥有560万和2,690万名注册用户;阿里巴巴的交易市场的网上商铺总数达到380万,较去年同期增长54.1%。阿里巴巴的国际交易市场及中国交易市场分别拥有802,286个和300万个商铺;2008年中期付费会员总数增加至368,006名,较去年同期增长44.0%。国际交易市场拥有29,766名“Gold Supplier”会员及13,912名“国际诚信通”会员,而中国交易市场则拥有324,328名“中国诚信通”会员。

在严冬的寒冷中,为什么众多用户没有弃阿里巴巴而去?反而更为紧密地聚集于此?这缘于公司高层的经营理念:用户是上帝,而服务商则更多扮演了保姆和救急员的角色。

公司创始人马云先生曾在一份邮件中称:全球经济恶化的形势下,阿里巴巴必须要在责任感的前提下,为这些企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使其强调的“生态链”建设尽可能规避宏观经济周期性起伏带来的风险。而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卫哲更是表示要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推出多项策略来帮助中小企业“过冬”,其中包括降低电子商务的使用门槛、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拓业务、继续在用户数的增长上加大投入、继续提高客户满意度等。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其实经营企业没有什么诀窍,无非是恩怨相报而已!

如果阿里巴巴能够在困境中真正地帮助国内外中小企业客户改变不利的经济格局,一起度过难关,那么前景是不可限量的,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也许会在未来几年更添可能性。马云似乎看到了这线曙光:“十年以后因为今天的变革,我们将会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

逞一时之快的是匹夫之勇,真正能到达成功彼岸的勇者必备两种利器:一个是良好的身体素质;一个是绝佳的运气以及抓住这种运气的能力。而步步高的王填就是这种同时具备实力与运气、敢于冬泳的勇者……

同类推荐
  • 回忆与思考:刘鸿志回忆录

    回忆与思考:刘鸿志回忆录

    我不是一个技术专家,也没有很高学历。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调入空军后,一直从事空军武器装备技术保障、飞机研究设计和试飞工作,一干就是40多个春秋。在这期间,有抱负、有成就,也有遗憾、无奈,甚至坎坷。总感到有一种壮志未酬、心愿未了的味道。1982年离休后,回想这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工作、生活,我总想把建国以来航空武器装备发展的历程和我在空军的航空工程部门以及航空科研单位工作40多年的往事记述下来,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感受,总结经验教训,留给后人,希望能给关心和从事航空武器研制的同事们提供参考。
  • 黑塞传

    黑塞传

    德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厦添了不少砖瓦,他们中间许多人的名字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可你听到过黑塞的名字吗?读过他的作品吗?黑塞何许人也?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人赫尔曼?黑塞的传记。作者带你浏览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德国学者一生的传奇故事和心灵的轨迹,让你了解艰难的时世和对哲理的执着思索,如何成就一个诗人、散文家、心理学家、社会批评家、预言家、人道主义卫士、和平主义者……与独立的人格为友,与优雅的格调为友,与黑塞进行精神对话,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詹天佑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詹天佑

    调车场里,一台机车推着几节车厢,向停在钢轨上的另几节车厢缓缓驶去,“咣当”一声,两节车厢结合处的钢铁钩子,轻轻一撞,就像两只坚实的大手,自动紧紧握在一起。哪怕列车是风驰电掣,还是负重爬坡,这双“钢手”始终紧握在一起。可是当人们想摘掉所挂的车厢时,又可以不费劲地很快卸掉。在这以前,火车上连接车厢使用的挂钩是很不安全的,经常发生脱钩、折断,造成交通事故,而且挂上之后拆卸麻烦。现在这种在全世界铁路上通用了近百年的安全自动挂钩,被称为“詹天佑钩”。它的发明者,就是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界的先驱——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先生。
  •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中国十大文豪曹雪芹

    中国十大文豪曹雪芹

    曹雪芹(?一1763,一作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上为汉人,其远祖曹彬是宋代开国大将军。曹彬生七子,其中一支后来移居辽东。曹雪芹先祖世选(又作“锡远”),约在明万历年间被满军俘虏,做了奴隶,不久就跟了多尔衮,属满洲正白旗,后称“上三旗”包衣人(包衣,满语译音,即奴才)。从此,曹家的兴衰际遇就与皇族联系在一起。后因曹雪芹的曾祖母是康熙奶妈,所以至康熙朝,曹家一下子变得显赫起来,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其祖曹寅尤为康熙帝所信用。而到了雍正初年,在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下,曹家受到重大打击,曹雪芹的父亲被免职,产业被抄,遂举家迁居北京。
热门推荐
  • EXO之阁楼情事

    EXO之阁楼情事

    一场青春,一个爱人,愿我只得一人心。喜欢你,就像阴暗晦涩的阁楼上的一封情书,落灰了。
  • 坚牢地天仪轨

    坚牢地天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

    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你是不是也曾经像这代人一样心怀一个简单而淳朴的梦想:只要努力打拼,就能“追求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柔”?为此,你“就算受了冷漠,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可血淋淋的现实摆在你面前:企业倒闭,百业萧条,更可怕的是过去那种简单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 重生之只为家人

    重生之只为家人

    前世,一场意外让我失去了家人亲人,如果再来一世,我将倾尽一切只为家人,只为守护他们一生平安。
  • 魔仙

    魔仙

    远古的赤荒大陆,这里魔兽妖怪横行,却同样有着倾国倾城百族美女。一位平凡少年,他吞噬神丹,修炼上古浑天诀,异能与真气的融合,使得他亦仙亦魔。他狂霸无比,不仅赢得了六界疆土,更俘获了美女的芳心。你狂,我比你更狠!你强,我就是要踩死你!我,无所不能!
  • 一生三靠:断谋说

    一生三靠:断谋说

    本书讲述了“汉初,张良善谋,萧何善断,韩信善战。靠这三人,刘邦取得了天下。唐初,“房谋杜断”,杜如晦长于断,而房玄龄善于谋,李世民靠此二人取得贞观盛世。明孝宗时期有名的三内阁大臣李东阳、刘建、谢迁。当时世人评价李公有谋、刘公善断、谢公好口才。靠这三个人,大明朝取得了辉煌。类似这样的例子,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只要谋得周全,断得准确,说得动听,定能助人立足于世,创造赢局。
  • 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

    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

    本书特以清代扬州学派文论为题,深入考察有关问题,希望弥补现时中国文学史及文学批评史研究的不足。除了有助我们了解清代经家学文论的特色外,这项研究亦可以增进我们对传统儒家文论的认识,为其他类似的研究张目。
  • 最初的独白

    最初的独白

    青春是泪,是不断的扑向,扑向,扑向着的恋情。青春的扑向,仿佛有过不完的岁月,等到过了青春,才知道伸出来,只能扑向空中,剩那一声:阿!青春
  • 踏天荒

    踏天荒

    一块神秘的天碑,引发出一个逆天的传承。九幽古洞、万幕大沼、灵台秘府、九曲仙境,一座座神祗秘府打开五行强者之路。远古凶兽、荒古大妖、天级神兽;王侯强者、至尊皇者、道魔巨擘,掀开一幅幅波澜壮阔远古神话。一个自十万大山中走出的神秘少年,一个传承开启五行之路的逆天少年。在他的身上到底有什么样的秘密,能够让他在无数的荆棘血浪之上踏天而行!所有的一切从这里开始!
  • 空间重生之冷妻商女

    空间重生之冷妻商女

    苏宁柔再睁眼时,回到十五年前,重生了!一场重生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前世默默无闻,艰苦几年无法改变自身与家人,那么就让她有野心来与这世间争一争,为家人,为自己,为未来,空间让她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豪门,一路披荆斩棘,势力,权利,金钱,她如愿站在了那个凌驾于所有人的顶峰,俯视那些看不起她,伤害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