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8200000018

第18章 在索马里探寻郑和的足迹

马利章

20世纪80年代末,我有幸出差到索马里。在我还是儿童的时候,就听说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郑和曾远航到过索马里。因为郑和既是我的同乡云南人,还是我的同族回族,这使我激动万分。

索马里面积63.76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北临亚丁湾,东濒印度洋,西接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首都摩加迪沙。早在公元前1700多年,索马里境内就建立了“邦特”国。1840年,西方列强相继入侵索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意大利先后被迫同意英属索马里和意属索马里独立,两地合并为今日的索马里。现有人口1070万,伊斯兰教为国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

早在中国唐代的《酉阳杂俎》中就有索马里的记载,当时称为“拔拔力国”,即今索马里北部的柏培拉。摩加迪沙在中国宋代叫“贝纳迪尔”。郑和随员费信根据自己亲见所闻在1436年撰写的《星槎胜览》中,首次向人们介绍了木骨都束(今摩加迪沙)、不剌哇(今布腊瓦)、竹步(今竹巴)这三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建筑风格、居住特点、气候、物质资源、商业贸易、风俗习惯等,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中国古代对非洲国家最为翔实的记载。他在书中记载,曾与中国进行朝贡贸易的不剌哇国“所产有马哈兽及犀、象、骆驼、没药、乳香、龙涎香之属。常以充贡”。竹步国“所产有狮子、金钱豹、驼碲鸡、龙涎香、乳香、金珀、胡椒之属”。

费信还在书中记述了当地的建筑风格、土壤、气候等自然资源:木骨都束“堆石为城,垒石为屋,四五层,橱厕待客俱在其上”。不剌哇“居屋垒石,高起三五层”。竹步“垒石为城,砌石为屋”。木骨都束“酷热难耐”,因而“此地无耕土,多以渔为生。以天候酷热,寸草不生……若周游其国,见者唯戚然之目光。地唯沙土,别无它物”。

索马里为郑和第五、六、七次下西洋所到国家之一,其主要任务为护送进贡使臣回国及礼节性回访、通商。索马里干旱缺水,郑和上岸驻扎时,必先打井,营地内的供船队人员饮用,营地外的专门供应当地居民。所以郑和每到一处,均受当地民众欢迎。

摩加迪沙费信书中所称木骨都束,即今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它濒临大海,海拔12米。气候干热少雨,每逢下雨,人们都欢呼雀跃。

“摩加迪沙”(Mogadishu)一词来源于波斯语,意为“国王所在地”。始建于公元10世纪,是阿拉伯人最早的定居点之一。到了13世纪,西亚和东非一带的商人常来通商,这里也因此成为著名大港和贸易中心,手工业特别发达,并与阿拉伯各国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那时的摩加迪沙已是世界上乳香、没药、象牙和皮革的贸易中心。

郑和曾三次到了摩加迪沙,每次都要等候季风才能扬帆返程,其间难免要等上半年或更多的时间。费信在其所著的《星槎胜览》一书中详细地描绘了摩加迪沙的风土人情:“那里的富有者占有船舶,并和很远的国家通商。”在摩加迪沙市政府的海边庭院里,有一所石屋,据说是当年商人来往时的关卡,在这里挖掘出中国古代陶器和瓷器的碎片。费信还以诗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眼中的木骨都束:

木骨名题异,山红土色黄。

久晴天不雨,历岁地无粮。

宝石连珠索,龙涎及乳香。

通看风景异,得句喜成章。

历史古城摩加迪沙,位于国境东南部,濒临印度洋西岸,地处谢贝利河流域,虽然距赤道仅有200公里,但气候凉爽,林木苍翠,是索马里的风景胜地。

当黎明时分,乘船从浩瀚的印度洋渐渐驶向索马里海岸的时候,海岸上灯塔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茫茫无涯的海面慢慢从黑夜中苏醒过来,东方波涛滚滚的海面上开始显现出一幅海上特有的日出奇景。海岸上高耸入云的清真寺尖塔映衬碧蓝的天空,阿拉伯式的独桅三角帆,像展翅的白鸽在丝绸般的海面上滑行。一排排古老的阿拉伯城堡,那一座以白色为主要色调的城市,在晨曦中渐渐显露出它清晰的轮廓,我被这里浓郁的阿拉伯情调深深吸引住了。

当早潮到来之时,站在岸边远眺一望无际的浩淼的洋面,烟波浩荡。一道接一道的白色巨浪,宛如千军万马,从天际边上奔腾涌起,咆哮着冲过来,撞击在悬崖下的礁石上,发出轰鸣般的巨响,激起数丈高的水花散落开去,令人惊心动魄。这就是郑和当年到过的地方——摩加迪沙。

摩加迪沙人口150万,市区面积20多平方公里。蓝色的印度洋衬托着这座白色的城市,显得干净而美丽。市区海滨大道宽阔笔直,两旁生长着茂密的热带树木、花草,街道上行人川流不息,车辆往来如梭,显得井然而又繁华。

摩加迪沙是一座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城。如同许多东非城市一样,摩加迪沙也充满着浓郁的阿拉伯情调,这自然是因为许多世纪以前阿拉伯人就在索马里沿海一带进行贸易和居住的缘故。

中世纪初期,伊斯兰教开始传入摩加迪沙一带,并从这里向索马里全国传播。现在,伊斯兰教已被绝大多数索马里人所信奉,并被定为国教。在摩加迪沙,清真寺有150座之多,其中最古老的一座始建于公元1182年,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那字迹模糊的阿拉伯文碑刻,饱经风吹雨打的装饰木雕,说明其年代的久远,虽然沧海桑田几经变迁,但依然能够显示出优美的阿拉伯建筑风格。市内其他著名建筑还有建于1269年的法克尔亚清真寺,19世纪建造的加勒萨宫。海滨一带有许多用礁石垒建的房屋,平顶白墙,带有盾形护檐,迄今仍有人居住。

摩加迪沙古城由纵横交错的窄街小巷组成。摊主的吆喝声,艺人的敲打声,顾客的喧杂声,整天不绝于耳,场面热闹非凡,真是别有一番趣味。金银器皿、铜刻挂盘以及各种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比比皆是。肉食摊、水果摊、蔬菜摊、粮食摊等,一个接着一个,望不到尽头。漫步在这人流涌动的传统市场上,环顾眼前的清真寺尖塔,闻着空气里飘散的浓郁刺鼻的烤羊肉香味,仿佛进入郑和时代的木骨都束。

漫步在摩加迪沙市区大街上,可以看到当地妇女一个个身着绚丽多姿的民族服装,许多姑娘在高耸的发饰上扎一条漂亮的花头巾。尽管索马里人信奉伊斯兰教,但见不到用黑纱蒙面的妇女。这一切,让人感到这座城市既富有鲜明的非洲特色,又保持着许多阿拉伯人的风俗习惯。

摩加迪沙还保留着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的许多有趣的传统特点。开车行驶在大街上,经常遇到一群慢悠悠行走的骆驼或牛群挡道而放慢速度。有的居民就在自家住房旁建栏养牛,他们向人们出售新鲜牛奶,而牛吃的青草饲料则由郊外的牧民每天定时送来。

不剌哇我到不剌哇(今布腊瓦,Barava)的时候,据当地朋友苏来曼介绍,当地人主要是以捕鱼为业,手工艺品也不错。谈到此就说起郑和的事来了。我略为介绍一下费信关于不剌哇的记载,他很感兴趣说这城市还没有博物馆,海港口岸就是个活的博物馆,明早我们一齐去看看。第二天到港口,海边还有高高的旧建筑,都是用石垒起的,有的已经塌了半截。这景象,证实了费信所说的“房屋垒石,高起三五层”。从这残迹,可见当年索马里的建筑水平。费信还记述:“有盐池,但投树枝于池,良久捞起,结成白盐食用。”便问起现在还有盐池否?苏来曼答道:现在首都有制盐厂,产量不小。不过在海边乡村,还有用这种旧方法的。

在海滩上,微风掠过水平如镜的海面,波涛轻泛,缓缓的波浪,轻轻地拍打着礁石和堤岸。一簇簇拥着向岸边涌来,无数次拍打着海礁,又渐渐退去,波纹慢慢消失在远方;眨眼之际,又像积聚更大的力量,向海岸如堆雪似的推进。猛然,凝聚了一个个小山似的浪涛,呼啸着冲击而来,一时惊涛拍岸,骤然激起百丈狂浪。

向东望去,远远的海上隐约有个航标,似乎是一座相当高的灯塔。据说在那没有人烟的小荒岛上,留有郑和的碑文,不知用的什么文字,记载下什么?在我到布腊瓦不久前,有一位中国记者前去拍照,不巧遇到风浪,没有完成任务,结果仍然留下一个谜。

竹巴从摩加迪沙坐汽车向南走500公里,中间经过有名的赤道碑。沿途两旁有灌木丛,时见珍珠鸟、野鹿横过公路。到达基斯马尤后,看到从西流向东南的竹巴河,注入印度洋。这地方费信写作竹步(今称竹巴)(Jubo),有郑和船队停泊过的马卡不列港口,我不计较路远,一心为着要看看今天的竹巴是怎样的,一住下当地的宾馆,就看到鸵鸟像鸡一样,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它很高大,正如《星槎胜览》所说,“驼鸡有六七尺高者”。它看到陌生人便低头避开。当初鸵鸟和骆驼、斑马、狮子等都曾作为礼品赠给明朝。

要参观马卡不列港口,还颇费事,得乘上吉普车穿过灌木丛、爬过小沙丘。沙地松软,汽车难行,爬过沙丘,可以望见辽阔的海景,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海滨,幽静得就像一位阿拉伯淑女,阳光之下,金沙细浪泛起片片白沫,轻轻地摩擦着岸边的土地。这里的沙子细腻、纯净,仿佛刚洗过一般,海水从海滩上望过去,从浅绿色变成了宝蓝色,海天成一色的情景,妙不可言。

沙滩上爬行着成阵成群的小红蟹,发觉行人到来,连忙入海,横游远去。走在海滩上,会不时看到似一群群小鸟似的生灵在迅速移动,一会儿扑向海潮,一会儿退回沙滩。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小螃蟹。看到有人过来,它们便四散逃命,有的奔向海里,有的见洞就钻,还有个别动作慢而无处可逃的,反而会突然停住,愤怒地向人突起一对黄豆大小的眼珠,并且喷出两寸多高的水珠,以示自卫。

在沙滩上几处看到被鸟兽吃完了肉的大鱼头骨。这使我想起了赵汝适《诸蕃志》关于索马里的记载:“每岁有大鱼死,飘近岸,身长十余丈,径高二丈余,国人不食其肉,唯刳取脑髓及眼睛为油,和灰修船舶或用点灯,可取其肋骨作屋桁,脊骨作门扇。”陪我参观的当地人介绍这个古港口说,有两条航线,其一北经亚丁湾去亚洲;另一南下绕过好望角经大西洋可到欧洲。传说的郑和村怕也早就被沙石埋没了。目前的索马里话有许多和中国话相同,如吃饭、过来、走吧、没啦……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语言如何会相同呢?据说,郑和船队曾三次到过索马里,每次要等候季风才能扬帆返程,难免等半年或者更多些时日。接触多了,语言也就交流了吧。

跟黑人兄弟搓麻将那是一个斋月的下午,我到摩加迪沙城外办事,烈日炎炎,返回的路上司机艾哈迈德昏昏欲睡,我让他停下来休息一下。艾哈迈德在一个村庄旁停下车来。在不远处路边的树下,有几个当地人正围坐四方,在一起打牌。我凑到跟前,惊奇地发现他们手中的“牌”竟与中国麻将相似,只是简易一些。牌为白色,长方体,因较薄而不能立放。牌面上仅有“桶”而无“条”,还有“万”和“风”之类。牌虽简易,但在玩法上,却与中国麻将大同小异。

看了一会儿,实在技痒难耐,就教面前的小伙打了一张下步该出的牌,众人皆惊,无不睁着又大又亮的眼睛看着我。打牌的有老有少,旁观者中还有支招的。得知是来自中国的穆斯林时,一名男子礼貌地问道:“中国人也玩这个吗?”一位老者邀请我跟他们打一盘,我就坐在黑人兄弟中间玩了起来。他们看我玩的娴熟,毫不生疏。邀请我打麻将的那位长者才回味过来,说他们玩的这种牌,据上辈人说就是从中国人那里学来的。

在远离中国的非洲,居然也有人打麻将,这使我不禁想起麻将的起源。麻将起源众说纷纭,但跟郑和还有一点关系。据传,中国早就有麻将牌。到郑和下西洋时,由于航海时间长,水手们感到生活枯燥,渐生思乡之愁。为方便水手排遣愁闷,打发时光,郑和不仅准许水手们打麻将,而且还对麻将做了改进。例如,以船上的绳索做“条”,以水桶做“桶”,以万余名水手航行万里做“万”,以船队航行必不可少的风做“风”,将其充实为麻将的牌面图案和内容,并在玩法上作相应规定。

另据传说,麻将起源于江苏太仓,因为太仓是皇家粮仓。粮仓易招麻雀觅食,守仓兵丁以火枪捕雀取乐,仓官对此予以肯定,还特意发给竹制筹牌,计数酬劳。筹牌上刻有字,既是赏钱的凭证,又可用于博玩输赢。这种游戏方法流传下来,经不断演变而定型,方成现今麻将。例如,牌面的“中”为火枪打中麻雀,“白板”的“白”为放空枪未击中,“发”表示得赏发财,“碰”就是“砰”的枪声。郑和正是从太仓港首航下西洋的,跟随郑和下西洋的人员中,有不少来自太仓。他在改进麻将的式样和玩法时,很可能是在汲取这些既定成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参见《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7月5日。从非洲人也会玩麻将的事实推断,一定是当年郑和船队的水手们将其传给了异域之民。也就是说,当年中国人留给这里的不光是织布机、瓷器和中医,还有麻将这种中国民间的娱乐方式。所幸的是,我跟他们搓麻将的索马里人仅仅是为了消遣娱乐,并没有将其用于赌博。

在离开索马里的前夕,饯别筵席散后,主人赠送我一只郑和船队的帆船模型作为纪念。至今仍摆放在家中书柜里,每当看见这别出心裁的礼物,好像又回到索马里。

郑和访问索马里,促进了中国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往来。据记载,索马里曾3次派使节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并赠送了斑马和狮子等礼物。196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索马里,在摩加迪沙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在中索友好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在摩加迪沙国家博物馆里,陈列着中国明代的瓷器。当年郑和驻扎过的地方早已失去昔日的魅力,但今天中国水利专家们却为当地人寻找到了甘甜的井水,正谱写着当代中索人民的友谊之歌。

同类推荐
  • 名臣突击

    名臣突击

    现代小秘书许明远意外穿越到正德末年。此时宣扬人性解放的西方文艺复兴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明朝却以“存天理,去人欲”的朱程理学作为统治思想。许明远机缘巧合之下遇见哲学大家王守仁,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和一个历史伟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一个崇尚自由的人和这个充满礼教束缚的朝代会产生什么样的冲突?如同蝴蝶效应一般,许明远的出现也许会将历史的巨轮转向一个充满未知的方向!
  • 盗宋

    盗宋

    南宋末年,外敌犯边,权臣当道。值此内忧外患之际,小吏之子破门从戎,上结宗室,佐偏支登皇位。下起义军,抗异族除权奸。数载之后,乾坤初定,一代名臣功成名就。国之大权,是盗是取,一切都横在他的眼前……
  • 刘邦是怎样炼成的

    刘邦是怎样炼成的

    一座伟大的帝国大厦轰然坍塌,一群不甘心被命运支配的豪杰奋起于水泽山林,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杀,一幕幕尔虞我诈的暗战较量。这里有指鹿为马、异军突起、破釜沉舟、暗度陈仓、背水一战等一个个融入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成语典故。
  • 古今历史秘闻总集

    古今历史秘闻总集

    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对人类给予了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大明饕鬄

    大明饕鬄

    说明末战火大汉千秋传颂警醒路,道祖宗千年阖族血泪征战史。彼说,中国之大历千秋万代人文传承,深远悠悠,所长众多,然何以泱泱大国为宵小所窃者三百载,极至天下大乱,道之所丧?又说,神州万里鹤起千行人才皑皑,治世之经典,强国之策论,沧海万粟云云察之不啻千年无终,何以沦为野蛮粪土,外强口食?政治?军事?文化?终其一查,不可居一。为小人者不论天下兴亡,为富贵者不察匹夫疾苦。
热门推荐
  • 读懂人生:活在当下

    读懂人生:活在当下

    本书共分为13章,内容包括:活在当下,展现真实的自我、享受当下的人生、掌控当下的情绪、瓦解当下的痛苦、感受当下的富足、感恩,让心安于当下等。
  • 逃离洪荒1

    逃离洪荒1

    鸭子河畔沉寂的青铜文明,一段湮灭的传奇历史……破碎的大陆,复醒的神魔……一个长生不老的青年,无数的传说……
  • 通天肉身

    通天肉身

    一次诡异的集体穿越,叶浪和他的同学们来到一个类似上古洪荒的修真世界!拜师无名圣者,挑战圣地传人,调戏圣女,纵横八荒!更有神秘洞天传人虚位以待,纷乱辽阔的中古世界逐渐展开!有世家的传承,有圣地的荣耀!只有战!不停的战斗!才能伫立通天肉身!
  • 墨雪倾天

    墨雪倾天

    她是寂寞的杀手,因爆炸而穿越到这片异世的大陆,成为魔兽国度将军府的废柴四小姐,却因灵魂的改变而爆发出惊人的天赋,为了亲人,她毅然来到世界的最底层,开始了艰难,惊险,却让她重拾喜怒哀乐的强者之路,在这个魔法斗气纵横,魔兽普遍的世界,且看这个小小的女子如何与她的伙伴们一起攀上世界的顶峰!
  • 炼狱高手在都市

    炼狱高手在都市

    四年前梁轩被害入狱,四年后他重出江湖,且看他将如何玩转人生,颠覆一切。暴力血腥,杀得敌人片甲不留,风流倜傥,迷的小妞神魂颠倒。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接着去碎觉,路见不平拔吼一吼,吼完埋头继续走。
  • 你若修仙我便休

    你若修仙我便休

    姓名:白百草职称:山鬼一只属性:不明说她是仙,不是!她不过是只山间精。说她是鬼,也不是!但她偏偏叫山鬼。某年某月某一天,天上神仙突然下凡,目的是将她赶走。只撂下一个谪仙般美妙的男子来做她下凡入世的导游!
  • 当狼遇上羊

    当狼遇上羊

    爱的疯狂,不爱就坚强,便如狼爱上羊。他说:如果是合理的,那么你要一,我给你二。即使是不合理的,我一样可以做一个不明事理的王爷,满足你。她说:想起当初相见,似天旋地转,当意念改变,如过眼云烟。他想:我的遗憾,就是你不再成为我眼前的风景。只有最放不下的那个人,才会伤得最深。最疼的疼是原谅,最黑的黑是绝望。既然你不肯来找我,那么我就去找你。她想;生命本就来自偶然,我们本该从容淡定,给过去人原谅,也给自己一个远方。西落的残阳燃烧着忧郁的红,如钩的弯月弥漫着寂寞的白,沉默的坚强掩不住思念的痛。他道:我一定要你。
  • 古明

    古明

    上古之前,天地空蒙,盘古开天辟地,逐混沌于海角之下,力竭而亡……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古明闹市蛰伏,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现世界和异能界的云波诡谲,灭天大劫的即将降临,究竟谁才是解民于倒悬的救世主“落日”?古明十五岁开天眼,洞明世上蝇营狗苟;耳听八方,风吹草动尽收耳际;力大如牛,赤手空拳可穿墙凿洞,于这天下究竟是福是祸?古明和落日、盘古,三者究竟是何关系?本书虽是悬疑玄幻,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玄幻文,因此抱着单纯想看玄幻文各种修炼、各种品阶、各种打斗的人请止步。本文以故事为主,玄幻为辅,讲江湖儿女,讲英雄情怀,讲热血追求,更是试图用一种荒诞的“真实性”来探寻活着并好好活着的意义。
  • 狐说(新聊斋系列)

    狐说(新聊斋系列)

    岩花垂露起风生,枝间时见子初成。一夜流光重影,簪花扶鬓,铸就了年少的痴狂与轻妄。道曰:虚无之乐,造化之根。她却明媚如花,只懂灼华。这一次,究竟谁将心血倾覆?佛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他却稚齿初开,诡笑连连。这一次,究竟谁该回头是岸?将青灯流转,与天真妄行,勾勒出妖精的百态笑靥,他收起昨日风华,孤悒青冥;她亦收起年少痴妄,爱恨由心,然后,一个人,过自己的地老天荒。妖是痴情种——懵懂情缘,不识世事。
  • 网游之师傅从了徒弟吧

    网游之师傅从了徒弟吧

    片段一:浅白:徒徒,你可是我花钱买来的,抓紧升级啊!君邪:是!我都是师傅的人了,师傅说什么我就做什么!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