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58300000014

第14章 真情和就血泪文——读阎纲散文集《文网·世情·人心》

我最早阅读阎纲先生的散文,是在多年前的夏末。记得那天天气晴好,我专程前往武昌图书出版城。在偌大的崇文书城,我一共看中了好几本著名作家的文集,除了张炜的散文集《书院的思与在》、张晓风的《张晓风经典作品集》、周同宾散文集《豆的系念》,还有一本就是阎纲先生的散文集《我吻女儿的前额》。

阎纲散文的饱满情怀和见情见性的行文颇有特点,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从那个时候起,我便记住了作家阎纲的名字,不仅知道他是文学评论家,还知道他是一个用情写作的散文家。他提倡并践行的创作观“文学者,情学也;散文者,情之裸美也”被我奉为自己创作散文的圭臬。我曾一度萌发念头:请一位书法家将他的这段话写成条幅,悬挂于我的书房。

阎纲散文的情感坦率真诚、平易近人。很早就具备文艺天赋的少年阎纲“自诩有舞台风骨、替古人担忧,牢骚满腹、长吁短叹”,被父亲视为“情绪化”的少年,父亲一方面担忧其成人化的心态,另一方面赞叹其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评论家李建军说,阎纲“善于实话巧说,长话短说……能于平朴中见文采,于淡泊中寄至味”也就是说,阎纲表达情感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曲直和张弛的,形式多样、富于变化的。

阎纲强调散文要有“感情”,要含纳沉郁的人生体验和情感。虽然坎坷的人生经历让阎纲散文有“悲剧色彩”,但三十四岁前的阎纲是幸运的。生于文化人家是阎纲人生之大幸,爷爷是资深私塾教师,父亲是国民党官员,精通戏曲,叔父阎景翰是学养深湛的教授,一个堂弟阎琦是唐代文学研究家,另一个堂弟阎庆生是鲁迅、孙犁研究专家,有趣而耐人寻味的是,叔父和两个堂弟三个人皆心境淡定,均不愿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受父亲的影响,少年阎纲如痴如醉地爱上了戏曲,还购置了价值不菲的留声机,多年的戏剧说唱艺术的熏陶,使得阎纲著文追求语言大众化、反对洋腔洋调,十分注重群众的喜闻乐见。

阎纲是幸运的。年仅十八岁的阎纲被伯乐看中,受命筹建县文化馆、组建县文联,组织开展各种文艺创作活动,为他以后从事创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从二十四岁起,阎纲先后参编《文艺报》、《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和《中国文化报》等国家级权威文艺报刊。阎纲一边做编辑,一边当批评家,他胆识过人,乐于为文坛作嫁衣,一干就是半个世纪。于是,便有了《文网·世情·人心》的前身:《五十年评坛人渐瘦》,这部十万字的评论家自传分两期在在《芳草》连载,荣获“汉语文学女评委大奖”头等奖。

阎纲又是不幸的。正在他风华正茂、人到中年的黄金年段,轰轰烈烈、震惊中外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文坛名士一时人人自危,成千上万的文坛健将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备受身心的煎熬与折磨。随后,从1969年到1975年,阎纲下放到向阳湖达七年之久。在这“十年动乱”的特殊时期,阎纲亲眼目睹了中国当代社会荒唐无稽之怪状,见证了许多文人墨客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摧残致死,被迫与亲人划分“敌我”界限。例如文艺青年朱学逵因在《毛主席诗词》和《毛泽东选集》上面注了旁批和眉批,而被打成“现行反革命”,不堪承受生理和精神的双重打击,跳楼身亡,临死前还不忘说“我没有反毛主席”。

如果说,阎纲写文革的那段文字是“满纸荒唐言”,那么阎纲写亲人朋友伤逝的文字就是“一把辛酸泪。”在荒唐的年代,虽然更多的是悲伤与生离,可是毕竟尚有温情和希望;而在面对死别的时候,人是多么敏感脆弱、不堪一击啊。如果说,文革期间的荒唐悲剧是阎纲对“文革”的血泪控诉,那么该书第十二辑“伤逝”则是作者对生命的痛惜和敬畏。这是散文集《文网·世情·人心》的两大重要主题。在“文革”期间,阎纲也深受其害,因为“革委会”封锁消息,导致他连母亲临死前也不能回去送终,这件事让他对伟大领袖气愤填膺,以至于在听到毛逝世的消息时,阎纲反倒哭不出来,他想的是“文化大革命这个摊子怎么收拾?残破的家园怎么重整?”阎纲“心绪烦乱,什么也不想干,只想回礼泉探望望眼欲穿的老母。”阎纲当时正在西安,准备动身回家看望母亲,却被组织上紧急召回北京,错过了为老母送终的绝好时机。

倘若说,1976年9月初,母亲逝世而不能送终是阎纲的第一大悲恸;那么,阎纲的第二大悲恸,便是人到老年痛失爱女。阎纲六十八岁时,年仅三十六岁的女儿阎荷身患肝硬化腹水,阎纲的散文《女儿教我这样面对死亡》这篇文字字字见血,句句锥心,读来让人落泪。

在该书中,阎纲也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一生最大的不幸,就是思无主,盲目紧跟,现在明白了,没有我辈的奴性作祟,‘文革’疯不起来。”我个人认为,这也是许多没有被“文革”击倒的文人墨客的心声吧!

值得提醒读者的是,在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时候,阎纲不断地与著名作家进行交流与探讨,成功借鉴并运用这些著名作家的创作心得,建立了一套得天独厚的文学写作理论系统,并以此贯穿到散文随笔写作中去,形成了独创的写作风格。

阎纲散文行文自由洒脱,轻快而又凝重,俏皮而又沉郁,落笔如行云流水,风格自成一体。阎纲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用他的文字延续了巴金“敢说真话,敢吐真情”的遗风,通过散文集《文网·世情·人心》的写作,达到他“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的写作旨趣,完成了他“真情和就血泪文”的写作构想。阎纲不遗余力扶持文坛新人的崇高人格魅力,以及他在文学评论和散文创作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无疑应该获得广大编辑家、作家和读者的尊敬与拥戴。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7)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7)

    《鲁迅作品集》描述的是这里是一九三○年与三一年两年间的杂文的结集。
  • 半九别集

    半九别集

    年逾八旬,作者已很少写作;偶有所思,大抵都给塞在电脑里,不但很少送出去发表,甚至后来在记忆里也找不着了。何方手勤,竟将他们一一收罗出来,连同已经发表而未入几篇,竟达十余万字,这是出乎作者的意表的。进而将它们分成几类,虽然脱离写作的实际时序,失去参差错落的原生态,却便于有心读者按照体裁标准加以指谬,也不是不可以。题以“别集”。这部散文随笔集分为五个篇目,内容丰富,信息密度大,以当今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为大背景,忆人、忆事、著述、编译等诸多方面的回顾与感悟,表达了作者的历史文化观念和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怀。语言清新流畅,自成风格,可读性强。
  • 春回天府(成人卷)

    春回天府(成人卷)

    每一个有呼吸、有生命迹象的地方都有迷彩的汪洋,白衣天使的汪洋,志愿者的汪洋,那是血脉连接起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天涯,甚至海角,每一个肩膀扛起生命的重量。春天回来了……
  • 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

    看着一本小书渐渐成形,心头荡起异样的感觉。曾经以为能写书出书的人,都天然地靠文化近些。其实,这年头的文化渐行渐远渐无书。不由地想起马未都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过的话,“现在的书大都是伪书”。《一心不乱》不是别人捉刀的假书,不是盗版书,只因为骨子里虚荣,只因为我总是私下里盘算,心乱如麻,它将不可避免地带有伪书的色彩。
  • 爱人,我写1778个故事来陪你

    爱人,我写1778个故事来陪你

    妻子患上了恶性肿瘤,被宣告只有一年的生命。当作家的丈夫,除了想办法让妻子多开心,做不了别的。他想,至少每天为她写一篇能让她心情开朗起来的故事……从第一篇《围棋》开始,他每天写一篇,直到《最终篇》,总共写了1778篇,也令他的妻子奇迹般地活了五年之久。本书精选了伴随作家夫妇岁月记忆的其中52篇,还收录了在妻子与病魔斗争的五年间那些感人至深的写作内幕。
热门推荐
  • 万古星辰诀

    万古星辰诀

    一部《万古星辰诀》,让少年走上逆天之路,登顶宇内巅峰!
  • 寻找友谊的千金

    寻找友谊的千金

    章紫璇最的有权力,最神秘的公司千金,什么都不缺的她,却缺了友谊。朋友的背叛使他不再相信友谊......
  • 邪魅校草:丫头,别想跑

    邪魅校草:丫头,别想跑

    她乃高冷女神……没有精,怎奈遇上邪魅大校草死缠烂打,高冷的她,邪魅的他,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 超星之神

    超星之神

    一代星神,为了保卫与守护自己最重要的人战斗与献身。
  • 萦回厮守

    萦回厮守

    她,倾国倾城,是辅佐帝王的功臣,位同女帝,却被召唤到了南诏国,变为丑陋无比的弃女,她怎么接受如此现状,她只会是女帝,受万人朝拜。他是南诏国的太子,却从娘胎里就带出一种怪病,天下的医师都说他活不过弱冠之年,纵使他绝顶聪明天赋异禀又能如何。初次见面,是他救了她,她自然是要送礼答谢的。弱冠之年,他意气风发,这便是她的礼,给了他一副健康的身躯。他说:“我的剩下的命都是你给的,我自然也是要送礼答谢的。”“送你答谢可好?”“夫人收下便是。”
  • 饮风独夜醉无眠

    饮风独夜醉无眠

    明朝末年,东厂意图吞并武林,掌手天下.饮风阁,江湖中最为庞大神秘的组织,亦是东厂遇到的最大阻力,对于武林人
  • 云瑾宸之忆

    云瑾宸之忆

    儿时的江辰因与单瑾雯的相遇,使他终身难忘这个女孩;只凭一串项链,茫茫人海里大海捞针,只为找寻她的踪迹。而双方却又都遇到了父母觉得的合适人选。父母之命,童年之约,又将何去何从?
  • 成就你一生的礼仪

    成就你一生的礼仪

    在日常交往与合作的过程中,人们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能显示其修养、素质及形象的优劣,而且还会影响到交际与事业的成功与否。提升每一个人的礼仪修养,不仅是成就辉煌人生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本书内容涉及个人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语言礼仪、生活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涉外礼仪等几大部分。它是您提升礼仪修养的好帮手,是您人生旅途中的好伴侣。
  • 三界传说:天神

    三界传说:天神

    传说在上古时期,有一天,天气发生了异象,一块名为三色石的石头从天而坠,忍不住烈火的燃烧,突然爆炸,随即碎裂成三片分别朝着三个不同的地方坠落。神、鬼、妖三个种族有幸夺得了其中三块,借助了上天的力量吞噬掉其他的种族,形成了三大势力......
  • 能说会道好办事

    能说会道好办事

    言谈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把两个陌生的人由陌生变为熟悉,由熟悉变成知己或亲密的朋友;它可以解救危机,打开通往坦途的顺利之门;它甚至可以叱咤风云,一句话抵得上千军万马、可以翻江倒海、气魄无穷。周恩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曾激励了万千上万的青少年发愤读书;马丁·路德·金一篇充满豪情壮志的演讲让美国黑人风起云涌寻求自由;贝多芬一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更是激发了许多人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样,周围的人给你一点小小的赞扬和鼓励,就能使你找回自信,完成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