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65500000033

第33章 治军有方

岳飞治军,以严明军纪而著称于史,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南宋学者周密在其著述《齐东野语》中称赞岳飞的军纪为“中兴诸将第一”。

岳飞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环境中,没有显赫的身世,只是一个小贫民,并且饱受着金人铁蹄的践踏。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面对着一个个被金人屠杀的同胞,岳飞心中燃起的只有熊熊的怒火;在那外敌入侵、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乱世,出身寒门的岳飞以驱逐胡虏、救民水火、恢复旧山河为己任,靠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依靠自己的战功得到高层的信任,得到士兵的拥护。

岳飞自二十岁从军,屡立显功,身经百战,从普通士兵成长为统兵十万的著名大帅。

岳飞的出身和经历,使他深刻地体会到百姓受军队欺压以及士卒受将领凌虐的痛苦。对于宋朝腐败的军政和军风,岳飞感到深恶痛绝。因此在独立拥有一支军队之后,岳飞主张用铁的纪律来维护岳家军的声誉,为此岳飞制定了许多规范岳家军的律条,用铁的纪律来保障了岳家军的战斗力。

岳飞从严治军,体现为纪律严肃、严格训练、赏罚分明。

岳飞部队来自四面八方,并且大多是落草为寇的亡命之徒,他们在从军之前多是靠烧杀抢掠为生,因此岳飞深知,想要维护岳家军的声誉,就必须依靠严明的军纪。

对于部属们的管教,凡涉及军纪的事,岳飞一律采用严格要求,严肃处理。即使强取民间一钱一物,也要重罚不赦。“行师用众,秋毫无犯。有践民稼,伤农功,市物售直不如民欲之类,其死不贷”,“取人一钱者,必斩”(《金佗稡编》卷9《遗事》)。

有一次行军的路上,岳飞发现一间新盖的店屋上少了一片茅草,就立即询问店主是否是军队里的士兵所为。店主回答说:岳家军的士兵并没有打扰百姓,屋顶上本来就缺一片茅草。岳飞觉得有疑,于是下令追查,最后终于找到一个马军军士。军士承认正在店中饮食,听说岳飞将要到来,于是急急忙忙上马,不慎掣下一束茅草。这时候店主全家一起哭泣求情,说那个军士确实没有骚扰过他家,只是过来吃一碗面而已。岳飞见店主一家都为那个士兵求情,才赦免了他的死罪,但是却改为一百军棍,作为惩戒。

还有一次,有一户居民家失火了,岳家军二号人物王贵手下的一个士兵乘机盗取民家的芦筏。岳飞发现之后,十分震怒,立即处斩了那个士兵,并且以王贵治军不严为由,杖责了王贵一百军棍。

岳家军的纪律十分严明,每经过一个乡村,都不会去打扰百姓,一般都睡在村民家的门外,即便是百姓开门欢迎他们进屋,士兵也不敢踏进百姓的家中。早晨士兵行军上路之前,一定会将夜里当床铺用的芦苇整理好,然后才出发。

岳家军有一个士兵曾经在湖口县人项某那里购买薪柴,项某因为素闻岳家军的声明,自愿少收两文钱,但那个士兵却坚决不肯,他说:“我怎么可以因两文钱就不服从纪律呢?”

绍兴三年(1133年),岳飞奉命率军南下征讨叛乱的匪寇,岳家军将士行军路过庐陵,借宿在百姓的院落。天刚微微亮,岳家军将士就开始给房屋主人清扫院落,洗涤碗盆,然后才整顿出发。庐陵太守在郊外搭设了一个帐篷,准备为岳飞饯行,但是眼看岳飞的部队都快走完了,仍然见不到岳飞本人。庐陵太守于是问走在后面的一个士兵:“大将军在何处?”那个士兵回答说:“将军已经和偏裨将校混杂在一起走了!”

为了不打扰百姓,维持严明的军纪,岳飞尽量减少士兵与百姓接触的机会。并且,每次行军到一个村落,都会亲自率领十几名近卫骑兵到军营附近巡视,检查军纪执行情况,唯恐有军士做出违反军纪的事情。

南宋初年,社会动荡不安,加上高宗一直逃跑,国家财政得不到休整,十分拮据,因此很多时候,军队都会面临缺粮、缺衣的状况。但是岳飞规定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都不能脱离军队,私抢民用。

绍兴二年(1132年),在攻破军贼游寇曹成之后,岳家军屯驻江州,当时军需情况十分危急。但在生计如此艰难窘迫的情况下,岳飞的军队并没有发生抢掠的事件,后将部分军队移屯于筠州、临江军、兴国军等地,借以度过了这艰难的一关。

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磨炼,岳家军的士兵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岳家军将士逐渐概括出两句著名的口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正是岳家军将士在忍饥受冻的艰苦情势下,仍大致维持军纪的真实写照。

可以说岳飞是一个好领导,虽然他对于士兵要求严格,但是岳飞训练军队的时候,常常能够考虑到士兵自身的潜力。对于普通的士兵在武技方面存在的问题,岳飞非常重视采用教导、训练办法,并告诫他的部将们,不要为这类事而轻易地笞责和辱骂那些普通士卒。

如果战事紧急,而一些士兵刚刚进入岳家军,岳飞不会刻意为难他们,而是对他们提出一些简单的要求,基本上,只要求他们能够握稳枪杆,运用自如,心里不胆怯,奋勇杀敌,便称得上是勇敢的士兵。将士们见每一次上阵杀敌,都会有岳飞这一员大将的带头冲锋,心中自然是增添了不少的勇气和信心,而对于岳飞提出的那些并不过分的要求,普通士兵们也都能够做到。

岳飞最让士卒们信服的一点是,无论在战斗中还是在生活中,岳飞从不摆架子,而且同他们一起同甘共苦,在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方面,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岳飞带兵在外,时常和士卒们吃一样的饭菜。岳飞本人不但几乎每次作战都亲临战阵,而且经常身先士卒,亲自担任“旗头”。成千上万将士的动止进退,都唯“旗头”是瞻,看岳飞如何挥动手中的旗帜。

南宋学者黄元振根据其父黄纵担任岳飞幕僚时的见闻而编成的《岳武穆公遗事》记载了这样的一件事情:在岳飞军中主管机宜文字的幕僚黄纵,有一次被派往外地去料理公事,忽又有事需要他回营来办理,于是岳飞派遣了一个普通士兵送信请黄纵速回。

这时气候比较寒冷,但这个普通士兵身上却还只穿了一件单布衫。黄纵见了之后,觉得他的衣着过于单薄,不禁问道:军中的待遇过于微薄,这么冷的天气你却穿得如此之少,你对此是否感到不满?

那个普通士兵回答说,绝对没有不满的理由。接着,他进一步向黄纵陈述说,如果在其他大将的部队中,军士所应得到的给养总要被克扣一些,所余的部分还要强令去制作衲袄之类,本人虽能够穿得暖些,但是家中的老小却不免要忍饥挨饿。

但是岳家军却不是这样的。在岳宣抚这里,军中所得给养,规定是多少就实得多少,从来都不减克一文,而又听凭每人自行支配,更不强令去做这样那样的衣物。我的衣着之所以单薄,是由于家里负担太重,我得到的军饷全都用在家小身上了。既然我应得的军饷并不曾被上级克扣,我又有何不满?

在物质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岳飞依然特别体恤下属。岳飞不但经常和将士们吃一样的饭菜,如果酒肉太少的话,就掺和着水一同吃,从来不因自己的将领身份而搞特殊,行军时,军队如果驻扎在外边,岳飞自己也不在房里睡,一定陪同士卒一起露宿外边;在出征的时候经常嘱咐自己的妻子遍访将士家属,嘘寒问暖,以金帛周济。这一点让岳飞深得将士们的心,因此很多将士都誓死追随岳飞。

争斗当中难免有死伤的情况,只要军中有伤亡或是患病的,岳飞都亲自前去慰问,他还经常为伤员调药。将士战死沙场的,岳飞就让家人经常前去补贴慰问。

在古代,军队纪律败坏,士卒欺压百姓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如张俊的军队就经常仗着张俊的势力强抢平民,引起民众的不满。

岳飞之所以能够保持严肃的军纪,这与他个人的理想抱负是分不开的,并且岳飞的努力取得很大的成功,不但让金人对岳家军闻风丧胆,而且赢得了群众的口碑,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岳飞治军不讲私情,即使是对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有一次,他派岳云带骑兵数千攻歼敌营,临战前立下军令状,“如果失败了,先斩你!”有次训练,将士们身着重铠甲骑马跳跃壕沟,岳云因坐骑摔倒没有跳过去,岳飞竟怒而鞭打岳云,以示“军中无戏言”。岳家军军纪严明、训练刻苦有方,战斗力极强,攻无不克,战无不败。在进攻邓州时,仅擂了一遍战鼓,岳飞便生擒了敌将高仲,收复了被金兵盘踞的邓州。

每一次打胜仗,岳飞都非常谦虚,常常说:“这是将士们的功劳,我不过是出了一点绵薄的小力而已”。但是岳飞对于国家大事常常非常的激进,他生性耿直,看不惯朝中的贪官污吏,更看不惯一些胆小怯懦之辈,因此话语中常常带有严厉的批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最终惹来了祸端,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岳飞统领的军队,绝对是一流的。

同类推荐
  • 历史的倒影

    历史的倒影

    本书收录的30余篇文章,是作者近些年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同舟共进》《国家人文历史》《看历史》以及腾讯“大家”专栏等报刊、网站上的历史随笔。这些历史随笔的特点是从历史的纵深来看历史的渊源和发展、演进的逻辑,给读者提供一个宏大叙事的思考角度。
  • 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

    《图说世界名人: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是“图说世界名人”系列丛书之一。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视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据记载,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有逃亡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药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他也坚信“灵魂不灭”。
  • 秦始皇传

    秦始皇传

    对于嬴政的一生,后人又是如何评价,此时躺在皇陵的嬴政已经一无所知了。而只有本书的作者还以曲折的文笔演绎着他的一生,与他有关的谜一般的一切!
  •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德兰修女传奇而伟大的一生。德兰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继1952年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捐钱给他,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然而,当他去世时,她全部的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
  • 马可·波罗(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马可·波罗(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在古代和中世纪早期的西方史籍中,虽然也有偶尔提到中国和东方其他国家文字,但都是一鳞半爪、语焉不详。在阿拉伯的历史学家和旅行家所留下的许多记载中,倒是有不少谈到中国的内容,这些记载先后传到了欧洲,成为欧洲人了解中国的主要途径。尽管如此,当时欧洲人对中国和东方仍是非常陌生的。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城市的兴起、大学的建立、十字军东征的展开、新兴市民阶层的出现、民族国家的产生,给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市民群众开始进入史学领域,世俗编年史、城市编年史、世俗人物的传记和游记等随之出现。其中有些著作就是写东方国家的,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亦译《马可·波罗游记》)就是它们的典型代表。
热门推荐
  • 重生名门暖妻

    重生名门暖妻

    一夕巨变!莫小婉成了下贱女人,母亲因她骤然离世,死因成谜。再次醒来,在去给自己送葬的路上。既然如此,那就有仇报仇,有冤报冤。送渣哥入狱,断渣男财路,她游刃有余。从此出任CEO,迎娶高富帅,走向人生巅峰。万万没想到,她竟然被人拉去生小孩。这是什么情况?一进屋地板是用一摞摞的人民币铺成的,沙发是人民币的堆的,桌子是,就连床也是。某男拽拽的来了一句,“听说你喜欢钱,这些都送你!”
  • 特工绝色:神医兽妃要逆天

    特工绝色:神医兽妃要逆天

    她本是23世纪的第一绝世杀手,被心爱之人陷害。一朝穿越,废柴变天才,踩渣男,斗渣女,神兽很罕见,对不起,本小姐可以信手沾来,丹药很珍贵,对不起,本小姐当糖豆,多了还拿去喂鱼,没办法姐就是这么拽......从未享受过亲情的她决心保护他们,谁知道那一次浴室里的邂逅,一个腹黑狡诈阴险讨厌的王爷天天缠着她......某女:“死狐狸,你干嘛?”某狡诈的狐狸:“爱妃,春天到了!我们‘狐狸’可是......嘿嘿......”
  • 康熙死因探秘

    康熙死因探秘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帝王之一。这位建树颇丰的帝王身上有许多难解之谜:他为什么不惜冒着“乱伦”的非议。纳姑母为妃?倾心相爱的佟皇后难产而亡后,康熙为什么至死不立新的皇后?他为什么对寄予特殊情感的太子两立两废?“九子夺嫡”的血腥纷争给他的死赋予了太多玄机。
  • 摄魂公主:隐面郎君

    摄魂公主:隐面郎君

    综合书评团评论与此书的数据表现,以及将近七万都没有签约的成绩,我决定不再更新此文。虽然如此,却也不意味着我放弃此文,也许今后的某一天,它会以另一个面貌出现,但绝不是在这里。应该没有人在追此文,道歉的话我就不说了。我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希望再次归来,我的文能够变得更好。最后感谢腾讯书评团凤宣的书评。我相信,只要坚持,终有一天,我会写出感动自己并同样能够感动别人的作品。
  • 分身

    分身

    分身:Doppelganger,有如死神的不祥之身,据说诗人雪莱在湖畔遇到自己的分身后次日身亡,世传凡目击分身者数日内必死。这世间是否还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这世间是否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分身?迄今为止的人生,难道仅仅是一场残酷的骗局?氏家鞠子,18岁,北海道人,母亲于5年前离奇身亡。小林双叶,20岁,东京人,父不详,母亲突遭车祸去世。两名女子素不相识,却长得一模一样,且同样身世诡异。她们不是双胞胎,却有着比双胞胎更难拆解的共同命运……
  • 静静的命运

    静静的命运

    小镇上的平凡小佣兵,随着命运的流淌,驶向远方。
  • 仙降传

    仙降传

    在群雄并起的天勇大陆,今当三大门派“三清宫”、“南无寺”、和“赤月宗”之朝,太平无为之世,风调雨顺、无灾无难,社会一派祥和、和平的景象,然而在平静的底下却暗藏汹涌,风云变幻,因机缘巧合,他走上了一条自己从未想象的路。在这个世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没有武术,靠的是念力和觉醒的念魂。而这个故事,便是从“龙南城”开始的。
  • 豪门盛宠:首席第101次追妻

    豪门盛宠:首席第101次追妻

    她隐藏在他身边只想帮父亲偷到一份文件而已,不料却被当场抓包,稀里糊涂睡了号称第一权少的男人。事后,她没想悄悄溜走,磁性的嗓音在她耳边响起:“怎么,睡了我就想跑吗?”
  • 穿越之,别说爱我

    穿越之,别说爱我

    爱过,舍得,值得或不值得!我苏紫沐要好好活着,
  • 重生之无尽杀戮

    重生之无尽杀戮

    魔界入侵的危机全面爆发,林逸却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内心不完整,惨败于魔主之手,于是决定背水一战燃烧一身修为重生到300年前。却曾想重生之后的身体却是全身筋脉堵塞知道遇到了林逸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奇遇。林逸能否在300年后战胜魔主一切尽在《重生之无尽杀戮》新人新书欢迎点击收藏推荐来者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