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100000017

第17章 羊群效应:不走寻常路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只会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只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鲜美的青草,后面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你抢我夺,根本看不到远处有狼或者还有更好的草地。

羊群效应用来比喻人的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根据报道,土耳其东部凡城吉瓦斯镇1500只羊在悬崖边吃草,突然头羊毫无征兆地跳下悬崖,随后所有的羊都跟着一起跳了下去,结果摔死了450只羊,后跳的羊因为有前面的羊作为垫背,才幸免于难。这就是羊群效应在羊群中的表现。

羊群效应又叫“毛毛虫效应”,由法国科学家约翰·法伯的实验得名。约翰·法伯把若干毛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在花盆的不远处,又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这一走就是七天七夜,饥饿劳累的毛毛虫尽数死去。而可悲的是,只要其中任何一只稍微改变路线就能吃到嘴边的松叶。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种意见的人数多少,而不是这个意见本身。20世纪末,网络经济一路飙升,“。com”公司遍地开花,所有的投资家都在跑马圈地卖概念,IT业的CEO们在比赛烧钱,烧多少,股票就能涨多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地往前冲。2001年,一朝泡沫破灭,浮华尽散,大家这才发现在狂热的市场气氛下,获利的只是领头羊,其余跟风的都成了牺牲者。这种现象,科学家称之为“跟随者”的习惯:人们习惯性跟随或沿用前人的思路和方法做事,从而在固定的思考模式中解决问题,这容易麻痹人的创造性,不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

有则故事形象地阐释了羊群效应:

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了他自己。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随大流心理,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并倾向于跟随过来人的想法、态度、经验行事。虽然这种方法能让人少走弯路,但正是人们只看到既定的方法、路线,即使看到了新的更好的可能,也会被习惯和经验束缚而不敢轻举妄动。时代在不断变化发展,要适应这种变化,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地创新。如果一味地禁锢在以往的模式中,只会把自己逼向绝路。相反,如果能超越传统,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就能在创新中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韩国三星手机的崛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初,在世界著名的手机品牌中,三星并不怎么显眼,排在它前面的还有美国的摩托罗拉、芬兰的诺基亚以及日本的索爱等,要与这些大品牌竞争,如果和它们走同样的路,无疑是死路一条。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大牌的手机设计单一,只有翻盖和直板的两种。三星针对这种情况,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设计出了滑盖的手机,新款手机一出,立刻引起轰动,大家争相购买。而当对手竞相效仿三星的滑盖设计时,三星又超前了一步,设计出多款超薄的手机,购买的人越来越多,占有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最大的风险是不敢冒险,最大的错误是不敢犯错误。”不盲从、不做毫无个性的跟随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创意。你是什么样的人就决定了你走什么样的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难免被吃掉或被淘汰,不走寻常路才是脱颖而出的捷径。

19世纪中叶,美国加州传来发现金矿的消息,许多人带着发财的梦想纷纷前往,17岁的小农夫亚默尔也加入了淘金者的队伍。

淘金的人越聚越多,可是人多金子少,许多人并没有淘到闪闪发光的金子。加州的气候炎热干燥,水源稀少,很多人因为无法适应这样恶劣的环境,不但没有发财,反而葬送了性命。

和大多数人一样,亚默尔也没有淘到黄金,一天,他看着自己所剩不多的水,突发奇想:来了这么久,一点金子也没淘到,不如改卖水呢!他用挖黄金的铲子挖出水渠,将远方的水引到水池,用细纱过滤后,就变成了清凉可口的饮用水。他开始挑着水四处叫卖。有人嘲笑他:“我们千里迢迢来到加州是为了淘金,你倒做起小生意了,早知如此,还不如在家做呢?”亚默尔不以为意,继续卖水。

结果,大部分淘金者两手空空地走了,只有亚默尔在短短的时间里没花任何成本就挣到了6000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一个人在某些时候有必要坚持自己的观点、看法和行为方式,“随大流”的结果往往湮没在芸芸众生之中,而敢于冲破大流,独树一帜的,则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同类推荐
  • 芝麻开花节节高

    芝麻开花节节高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 别把话说死,别把事做绝

    别把话说死,别把事做绝

    本书从多个角度出发,结合古今中外的大量经典事例,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生活中为人做事的双赢之道,帮助读者了解并掌握为人处世的方法和窍门,构建良好的人脉,营造和谐的交往和生存环境,从而享受惬意快乐的人生。留有余地,才能万事做到均衡、对称与和谐;留有余地,才能做到进退自如、挥洒且从容。
  • 论辩艺术品评

    论辩艺术品评

    创见性是指论点要新颖,有独到的见解。不人云亦云,不拘泥旧说,也不主观臆断,能提出新主张、新观点,解决新问题,表现出远见卓识。创见性主要表现为提出新论点,即能提出别人没有提出过的见解和主张。当然,提出新论点,并不是臆想妄断,随意地标新立异,必须是在继承前人正确观点的基础上,符合客观规律的创新。这种创新的论点,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真知灼见,它是对真理的发展,是人类认识的进步,是能够解决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的观点。
  • 崔永元的说话之道

    崔永元的说话之道

    最是那一撇嘴的“坏笑”,引起观众抑制不住的大笑。这位“邻居大妈的儿子”,总是“用老百姓的话说出并不简单的道理”,他甚至把自己的“结巴”和“尴尬”保留在播出带中。这就是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本书从崔永元在节目中、记者采访中的精彩对话,以及在其他公众场合的警句妙语着眼,全面解析他的说话之道、幽默法宝,让读者从他的高超口才中得到启发,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
  • 犹太政治家传奇

    犹太政治家传奇

    本书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热门推荐
  • 灭魔传

    灭魔传

    从小到大,易知行被全村上下视为眼中钉、扫把星,没有人愿意与他亲近。谁料,一次外出降妖,竟改变了他的一生。就在村中之人渐渐接受易知行时,一群神秘人的到来,揭开了十几年前的旧事,巨大的阴谋笼罩着易知行,面对这一切,他将何去何从。在这个世间,最强大的不是人,而是妖魔,但是偏偏却是人主宰着天地,在一步步强大的同时,他发现了埋藏在远古的最深秘密。他的使命,居然是——灭魔屠灵。
  • 堕道记

    堕道记

    自妖域而出的少年,凡尘中的情恨,是成道的经途,还是弃道的魔障。倘若命只因天意二字,红尘中的因果,难道就这样成为了你口中的虚妄,简直荒唐可笑。如若成道,万古苍茫寂寥,如斯。那我辛阳此生,不求无敌,不妄成道,不希长生。纵使我辛阳堕道,也绝不堕天,不堕轮回,不堕诸天万道。唯堕吾念,不为此天。
  • 泪之心

    泪之心

    她们,在六岁的时候被人抛弃,甚至差点丢了性命。后来,她们为自己报了仇,同时,也收获了甜蜜的恋情。。。
  • 渊火之城

    渊火之城

    火,无尽的火从天而降,仿佛要将整个城化成灰烬才甘休。呆呆地望着这天火,封渊忘了,他已经记不起自己为什么孤身来到这座城,也不清楚自己坐在这城里到底是在等待什么。刀,手中那柄朽烂的刀,轻轻挥开眼前的空气。一霎那刀锋上光华流转,似可斩落日月星辰,划开永恒天渊。没有丝毫声息,这让神都恐惧的刀,在封渊握着它回转的一霎那,竟径直刺向封渊的心口……。
  • 魔星斗

    魔星斗

    本人初次写作,请大家多多照顾。我还是很希望能够把作品变的更好!
  • 追忆未及

    追忆未及

    一个深谙回避之道,一个单纯执着追爱,两个同样执拗的人之间的纠葛,究竟是上天注定还是那个人的牵引……我是沙漠里那一颗孤独的沙粒,世界纷纷扰扰俱于我无关,我愿随风飘摇,所到之处,莫留牵绊
  • 逆战之心跳二十四小时

    逆战之心跳二十四小时

    在反恐战争,国家政府部门干预下,特工小豪陷入了逃亡与追捕的两种选择,这也代表着是坚持正义,还是放弃信念?
  • 这样做事提早成功20年

    这样做事提早成功20年

    本书语言朴实精炼,文字明了简洁,结构清晰严谨,结合各种事例对如何做事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这样做事,提早成功20年》从做事时目的要明确、讲究条理和方法、不怕失败、善于借力、细节、创新、机遇等方面出发,借鉴和汲取了许多处世办事的精华,配以生动的事例,全面阐述了种种办事的方法、手段和技巧。通过阅读《这样做事,提早成功20年》,读者朋友可以在做事时把握好分寸,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达到成功办事的目的,轻轻松松把事情做好。
  • 不良少年不良系统记

    不良少年不良系统记

    不良的少年配上不良的系统穿越了,奇葩的穿越,奇葩的传承………。
  • 杜先生传奇

    杜先生传奇

    杜荀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神气的色彩,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他一次又一次的从死亡线上爬回来,他一次又一次的解密神秘莫测的未知。他是全世界知名的大探险家,圈子里的人都习惯叫他杜先生,他的传奇不管你信不信,都是真实发生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