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9700000049

第49章 耐克的神话传递

(一)案例介绍

Nike这一品牌在当今行销世界中创造了不少奇迹:Nike正式命名于1978年,还属年轻企业,却后来居上,超过了曾雄居市场的领导品牌阿迪达斯、彪马、锐步,被誉为是“近20年世界新创建的最成功的消费品公司”。

在美国,与成年人想拥有名牌跑车相映,约有高达七成的青少年的梦想便是有一双耐克鞋,“耐克”成为消费者追求的一个“梦”。

显然,“耐克”品牌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的行销启示。“耐克”的行销奥秘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出色的方面是它的行销沟通(Nike’s Marketing Communication)。着眼于沟通的耐克广告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1994年,“耐克”的广告费投入为2.8亿美元,若与全球头号广告主P&G公司的广告费相比,并不为多,只是后者的1/9左右,但富有创意而极具魅力的耐克行销传播,为“耐克”赢得了消费者,使“耐克”成为市场的胜利定神(Nike原意即为“古希腊的胜利女神”)。耐克行销沟通的成功之处是:

● 如何从运动员专用鞋市场拓展出普通消费者的大众市场;

● 如何采用“离经叛道”的广告强化沟通;

● 如何借用偶像崇拜建立品牌忠诚;

● 如何运用动画、电脑游戏贴近青年儿童消费者;

● 如何深入自我心理意识和价值争取到女性消费群。

1.广告变法重在沟通

耐克公司的早期广告作品主要侧重于宣传产品的技术优势,因为当时品牌定位在正式竞技体育选手市场上。当然一些休闲跑步者及体育锻炼的人也购买耐克鞋,一则穿着舒适,二则固有些耐克广告宣传:谁拥有耐克,谁就懂得体育!这对消费者有一定的影响。但这段时期的耐克广告还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耐克的沟通广告是在其“广告变法”中产生出来的。

20世纪80年代,耐克产品开始从田径场和体育馆进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十几岁的少年)。于是耐克公司必须在不失去正规体育传统市场的情况下,尽力扩大耐克广告的吸引力,为此耐克必须像Levi品牌(牛仔服的领导品牌)一样,成为青年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身份象征。

耐克公司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作战,它面临的难题是在适应流行意识和宣传体育成就上如何获得平衡与一致,耐克公司开始重新思考其广告策略了。

真正的突破是1986年的一则宣传耐克充气鞋垫的广告。在广告片中耐克公司不是采用一味宣传产品技术性能和优势的惯常手法,而是采用一个崭新的创意:由代表和象征嬉皮士的著名甲壳虫乐队演奏的著名歌曲《革命》,在反叛图新的节奏、旋律中,一群穿戴耐克产品的美国人正如痴如醉地进行健身锻炼……这则广告准确地迎合了刚刚出现的健身运动的变革之风和时代新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耐克公司原先一直采用杂志作为主要广告媒体,向竞技选手们传递产品的信息,但自此以后,电视广告成为耐克的主要“发言人”,这一举措使得耐克广告更能适应其产品市场的新发展。

耐克公司的广告变法是相当成功的,这首先体现在公司市场份额的迅速增长:一举超过锐步公司成为美国运动鞋市场的新霸主。耐克的长期竞争对手锐步公司也不得不跟着效仿,像耐克一样强调沟通风格而不仅仅是产品功能,同时锐步公司改用Chiat Day公司作为广告代理商,后者曾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过一阵耐克的代理商,以图重振昔日雄风。然而这一切均无济于事,抢先一步的耐克公司产品的风格和优点已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2.崇拜与对话:共鸣沟通

耐克公司拓展市场的首要突破口是青少年市场,这一市场上的消费者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热爱运动、崇敬英雄人物,追星意识强烈,希望受人重视,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并充满梦想。针对青少年消费者的这一特征,耐克公司祭起“明星攻势”的法宝,相继与一些大名鼎鼎、受人喜爱的体育明星签约,如乔丹、巴克利、阿加西、坎通纳,等等,他们成为耐克广告片中光彩照人的沟通“主角”。在广告片“谁杀了兔子乔丹”中,近年来上视率很高的体坛英杰之一迈克尔·乔丹(飞人乔丹)和另一个受人喜爱的卡通片角色巴格斯·本尼(兔子乔丹)先后出现在片中。广告开始的镜头是本尼正在地洞中呼呼大睡,突然地面上传来强烈的震动,把本尼弄醒了,它爬出洞一看,原来是四个家伙在玩篮球,本尼抱怨了几句,但却受到那些人的攻击,他们把本尼像球一样在空中抛来抛去,本尼大叫:“这是与我为敌!”这时,飞人乔丹出现了,前来帮助他的卡通朋友兔子乔丹,一场篮球大战随即开始……

在这个电视广告片的画面上,几乎没有出现耐克产品的“身影”,没有像其他广告那样宣扬产品、陈述“卖点”,只是用受人注目的飞人乔丹和兔子本尼演绎了一场游戏或者说是一段故事。此外,20世纪90年代耐克公司还专门设计推广了一种电脑游戏,让参与者可在游戏中与球王乔丹一起打篮球。耐克掌握了十几岁少年厌恶说教,独立意识增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和迎合他们的想象力与自我意识,从“乔丹”意识到“热爱运动的我”,从“穿着耐克鞋的乔丹”联想到“穿着耐克鞋的我”……在一连串的消费者自我想象、对比中,耐克公司与其目标市场的沟通,就自然而然地形成,耐克品牌形象在潜移默化中深植在顾客的心里。

广告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沟通,耐克广告是真正的广告,就是因为它是真正的沟通。耐克广告代理商W&K公司的计划总监Chris Riley对比耐克公司与锐步公司的广告之后评论说:“你把耐克和锐步的广告拿给14~15岁的小孩们看,他们肯定会说:‘锐步又在打我的主意,他们用体育运动和健康来卖广告。’但他们谈论耐克广告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你瞧,耐克那帮家伙又在挥霍钱财啦!真弄不明白他们是怎样管理自己的广告经费的。’这意味着他们理解我们,知道耐克本可以采用传统营销导向的广告方式。”毫无疑问,耐克公司针对青少年市场的一系列广告达到了目的,受到青少年顾客的认同,而他们正是这一市场争夺战最具权威的裁判员。

耐克公司在针对体育爱好者消费群体时,其沟通内容着意于向视听传递这样的信息:耐克和你一样是体育世界的“行家”,我们都知道体育界所发生的一切。所以耐克公司在广告片中向你展示的是一个真实客观的体育世界。在以棒球明星宝·乔丹为广告主角的系列幽默广告“宝知道”中,滑稽可笑、逗人发笑的宝·乔丹,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视听者的注意,为宣扬耐克品牌,建立沟通作出很大的贡献。后来宝·乔丹臀部受伤,不能上场竞技而不得不告别体坛,宝·乔丹失去了广告价值,一般情况下,解除合约、一脚踢开是美国商业社会天经地义的做法。耐克公司没有这样,而是继续与他合作拍广告,这一举措与青少年消费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耐克与我们一样不会抛弃一个不幸的昔日英雄。又如,耐克公司雇用“臭名远扬”的巴克利拍广告,巴克利在篮球界有“拳师”的绰号,逞凶斗狠,脾气火暴,常有出格之举。耐克公司没有隐瞒遮掩这些,它创作了一个电视广告片,主角就是尚武凶狠的巴克利,在球赛中击败对手,拉烂篮板……看到此片的体育迷们都会产生同感:是巴克利!他就是这样。于是耐克与消费者之间有了良好的沟通,这种沟通一次又一次地加强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以至最终耐克公司和其品牌成为顾客们忠实的“伙伴”和“知己”,甚至是相互一体、不分彼此了,而耐克品牌迅速崛起,独领风骚,自然在情理之中。

3.自我与自尊:价值沟通

耐克公司在女性市场上的广告更是匠心独具、魅力无穷。耐克公司比锐步公司较晚进入女性市场,部分原因是耐克认为其气垫技术革命的广告主题是针对男士们的,如果当时反过来吸引女性,那么势必损及男鞋市场的增长势头。当时耐克管理层及时纠正了在加利福尼亚进行的一些促销活动,公司认为活动超出了公司的原意。公司管理者不想损害自己作为一家技术先进、勇于创先的体育用品公司的良好声誉,沦为一个女性味十足的流行用品公司。

当耐克公司在青少年市场和男性市场上牢牢站稳脚跟后,转而集中火力进攻女性市场。广告创意方案的策划者Janet和Charlotte两位女士采用自我审视的方法来了解女性的内心世界,以女人与女人的“对话”作为主要沟通手段。广告作品采用对比强烈的黑白画面,背景之上凸显的是一个个交织在一起的“不”字,广告文字富有情意,意味深长,语气柔和但充满一种令人感动的关怀与希望:在你一生中,有人总认为你不能干这不能干那。在你的一生中,有人总说你不够优秀不够强健不够天赋,他们还说你身高不行体重不行体质不行,不会有所作为。

4.他们总说你不行

在你一生中,他们会成千上万次迅速、坚定地说你不行,除非你自己证明你行。

广告是登载在妇女喜爱的生活时尚杂志上。广告文字似乎不像是一个体育用品商的销售诉求,而更像一则呼之欲出的女性内心告白,但广告体现出耐克广告的真实特征:沟通,而非刺激。如同其他耐克广告,这则广告获得巨大成功,广告刊发后,公司总机室的电话铃声不断,许多女性顾客打电话来倾诉说:“耐克广告改变了我的一生……”、“我从今以后只买耐克,因为你们理解我。”这些结果也反映在销售业绩上,耐克女性市场的销售增长率快于其男性市场。20世纪80年代后期女性市场上耐克远逊锐步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改变。研究表明,在这市场上耐克品牌的提及率及美誉度已超过锐步。

耐克公司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里,由一家简陋的小鞋业公司成长为行业霸主,由鲜为人知到今天名满天下(在美国知名度几乎为100%),耐克行销传播居功甚伟,在某种意义上,是耐克传播创造了耐克神话。

(二)案例启示

(1)耐克公司成功神话的要谛:耐克公司注重沟通效果的广告,使耐克品牌深受众爱,迅速成长。耐克公司的广告变法为其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但更重要的是耐克公司在变革中,逐渐掌握了广告沟通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广告思想和策略,那就是必须致力于沟通,而不是销售诉求。这一策略与大多数美国公司的广告策略是根本不同的,但正是这一独特的策略和做法,使得耐克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成功,迅速成长。

(2)耐克公司在青少年市场上的成功广告还不足以反映其广告的沟通真谛,许多人认为耐克广告沟通术就是“明星攻势”加上与众不同的广告画面、情节。但事实并非如此,起到根本性作用的不是沟通的形式而是内容,是在广告中与消费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耐克广告的沟通也因此获得能让消费者产生强烈共鸣的优良效果。

(3)耐克因为能充分掌握年轻人对运动休闲鞋的需求、了解他们的生活形态与现实的心理渴望,发展出饶具创意的新产品、传播诉求及促销活动,从头到尾都是站在创造消费趋势的排头,耐克的世界第一并非浪得虚名。

(三)案例链接

费尔·奈特(Phil Knight)于1964年以500美元创立了Nike公司,现今全球最大的运动鞋品牌。在1972年,奈特和鲍尔曼终于自己发明出一种鞋,并决定自己制造。他们把制作任务承包给劳动力廉价的亚洲工厂,并给这种鞋取名叫耐克,这是依照希腊胜利之神的名字而取的。同时他们还发明出一种独特标志Swoosh(意为“嗖的一声”),它极为醒目、独特,每件耐克公司制品上都有这种标记。简言之,Swoosh就是Nike的那个标志。

(1)创建初期:20世纪60~70年代。1958年,当时的创办人费尔·奈特还只是个奥勒岗(Oregon)州立大学田径队选手,经常在练习时,向教练包尔门(Bowerman)抱怨美国从没有生产过一双真正好的运动鞋。奈特主修会计学,毕业后返乡任教于波特兰(Portland)。1964年,奈特与他的教练包尔门各出资500美元,成立了运动鞋公司,取名为Nike,源自希腊语,喻“胜利”之意。

公司草创初期,奈特利用自己在运动界的关系,来往穿梭于各田径运动会场上,设摊销售他的跑步鞋。当时的产品则购自日本,他经常认为美国设计的运动鞋必定潜力无穷。20世纪70年代初,奈特开始着手落实自行设计鞋子的构想,同时经过审慎的研究调查后,发现市场需求已足以支撑他建立自己的生产线。不过,最后还是决定先借助日本的生产经验。1972年,奈特与日本方面签订第一张合约,正式生产完全美国设计的Nike运动鞋。

Nike从低人力成本国家广辟代工厂商,在当时堪称是业界革命性的创举。Nike深知鞋的生产,必须注入密集的劳工,因而向海外寻求低人力成本的代工厂商势所难免,且毫无转还的空间。尽管如此,海外代工仍有它的风险性,因距离及不同国家的文化落差,致使品管的困难度提高。因此,Nike在下大规模的订单给代工厂商时,往往要经过非常谨慎的评估过程,以确保成品能符合Nike的品质水准。

(2)面临困局与力图中兴:20世纪80年代。80年代初,Nike大发利市,并持续扮演着美国运动鞋专业制造商的角色,却在美国本土未拥有任何一家自己的生产工厂。不久,头号竞争对手锐步(Reebok)推出了设计新颖、势头强劲的运动鞋,成功地席卷了部分市场。到了80年代中期,锐步在激烈的竞争中,已能与Nike分庭抗礼。1987年,锐步更上一层楼,以9.91亿美元的销售额,30%的占有率,一举登上运动鞋市场盟主的宝座,Nike则以5.97亿美元及18%的占有率排在其后。

在Nike与锐步的争霸战中,问题点与机会点完全在于目标市场的多变与设计导向的本质。换言之,也就是年轻族群(青少年、年轻成人)所购买的已不光是运动鞋而已,还有鞋子本身所代表的“时尚感”。两大鞋业巨头都体会到,如要扩大市场规模,就必须将原本的专业运动鞋概念,转移至更宽广的、“追求时尚”的青少年与年轻成人的市场。锐步洞察先机,率先进入这块黄金市场,以优越的产品及侵略性十足的公关活动,对Nike施与重击。锐步CEO菲尔蒙曾公开抨击Nike:“奈特只不过是个制鞋者罢了,老以为自己是个伟大的运动好手。”奈特则轻鄙回应:“我之所以讨厌锐步,是因为它的研发系统根本就是个仿冒机器。”

为了反击锐步的挑衅,Nike痛下决心投注了巨额经费在新产品的研发设计之上,最脍炙人口的经典产品则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气体鞋”(The Nike Air Shoe)。评论家约翰·何朗(John Horan)曾在美国运动产业的专刊上,针对Nike气体鞋发表了他的看法:“其实它是个简单、容易理解的制鞋科技,只需将空气注入鞋底,即形成具有弹性的鞋垫,如此而已”。Nike气体鞋直至90年代初才正式上市,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3)攀上高峰:20世纪90年代。Nike气体鞋上市的声势浩大,不惜重金以数百万美元礼聘NBA超级巨星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on)为产品代言人,从事各项行销广告活动,创下了有史以来运动用品赞助价码新高第一例,举世惊羡。广告诉求则以Nike气体鞋与乔丹的形象和几近神乎其神的篮球绝活捆绑在一起。此后,Nike在市场上逐步地收复失地,锐步迫于形势,仓皇推出“弹跃鞋”(Reebok Pump Shoe)应战,以NBA第二号当红球星夏奎尔·欧尼尔(Shaquille O’Neal)为代言人,可惜大势已去。这时Nike的占有率从1989年的25%,翻升至1990年的28%,锐步则从24%下滑至21%。

(4)20世纪90年代期间:Nike行销背后的支柱——针对青少年之市场调研的深度与广度,在运动鞋市场是其他品牌所望尘莫及的,这让Nike的占有率得以持续地增长,1996年攀升至43%(锐步16%),单是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就超过30亿美元。

(5)迎接新纪元:2000年。1996年Nike的全球总销售额达到9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运动产品制造商。20世纪90年代末,Nike因青少年逐渐将运动鞋视为是一种时尚的休闲用鞋而蒙受短暂的挫折,此外,亚洲陷入经济萧条期,对Nike来说,亦是一项严重打击,致使库存过多,利润下降,不得不采取精简人事措施,但Nike当局对未来的发展仍持相当乐观的态度。费尔·奈特退居幕后任Nike集团总裁,CEO的棒子则交由汤姆·克拉克(Tom Clarke)接管。新任CEO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亦有一番精彩的描述:

“Nike成长很快,一旦碰上了经济不景气,我们需要一段时间调整。请别忘了,我们是一群自我要求很高的Nike人,公司的经营是长期永续性的,绝非仅是为了未来几年让大家拍拍手高兴一下而已。”确实,Nike的运动产品及服装,无论是研发技术,或是品牌行销,随时都有可能在全球市场再掀起另一波高潮,并持续保有世界第一的地位。

2005年资产增长到65亿美金——包括耐克服饰产业和收购世界最大的曲棍球设备制造商——Canstar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2007~2008赛季赞助了意甲的尤文图斯,国际米兰;英超的曼联,富勒姆,阿森纳,阿斯顿维拉;德甲的柏林赫塔,多特蒙德;西甲的马德里竞技,瓦伦西亚;荷甲的埃因霍温;阿甲的博卡青年等。国家队有巴西(南美洲),美国(北美洲),澳大利亚(大洋洲),新西兰(大洋洲)等。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品牌包括耐克都展开了火热的“奥运之战”。穿着带耐克“LOGO”服装的运动也频频出现在镜头前。耐克还押宝中国运动员刘翔。虽然耐克没有取得奥运赞助商资格,但它的奥运营销力度也绝不小。

(四)案例思考题

(1)为什么说耐克传递的是一个神话?

(2)耐克的广告策略是如何锁定年轻消费群的?

(3)从20世纪60年代创建,至今耐克已经是世界运动鞋知名品牌,其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五)讨论问题

(1)你是如何理解人们追求知名品牌的心理?

(2)为什么相差不大的运动鞋因为牌子不同而消费行为相差很大?

同类推荐
  • 闯荡国际

    闯荡国际

    本书是一本内容详尽的工具书,它不仅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经济类专业的国际营销学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各类涉外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和企业营销人员的业务参考书。全书共分十六章,主要阐述了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实用策略及典型案例。内容涉及国际市场营销思想、环境、体系、调研、跨国企业经营与管理及各种营销策略的组合与运用,着重突出在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如何接轨,如何促使中国企业切实有力地走好通向国际舞台的第一步。本书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在借鉴分析国际市场营销的各种原理及策略的同时,力求有所创新。
  • 挺进英伦

    挺进英伦

    英国市场的开发对于逐渐采取“走出去”策略的中国企业来说,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实验场。在这样一个崇尚原创创意和设计的国度,中国品牌可以得到巨大的提升,并继而进入世界性的渠道。
  • 管理越简单越好Ⅴ

    管理越简单越好Ⅴ

    简单化是解决管理问题的最佳方法。管理者要力求简单,做好“画饼、画圈、画叉”三方面:方向明确、人才运用得当、制度令行禁止,贯彻到位,将有限的资源效应运用到最好,相信定会终有所成。
  • 超值金版-冠军业务员的销售秘诀

    超值金版-冠军业务员的销售秘诀

    本书主要从销售前的准备、目标客户的选择、推销实务、说服顾客、实用推销法、处理顾客异议、争取定单等销售技巧方面进行讲解,展现销售高手快速成长的道路,揭示冠军业务员的成功销售秘诀。
  • 美国金融泡沫史

    美国金融泡沫史

    1929年10月24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1千多万股股票洪水般涌入卖盘,而买方一个都没有。一天之内,11个有名的银行家、股票经纪人和投资者跳楼自杀;数月后千万家工厂倒闭,企业破产,全世界工人失业人数达3200万。经过3年的研究、反思,加雷加勒特出版了《美国金融泡沫史》一书,回顾了美国这次世纪大泡沫的酝酿、发展、破灭过程,揭开了导致金融泡沫产生的深层原因。任何一次泡沫的间歇性发生,都与决策者、市场、机构以及投资人一味追求利润脱不开关系。重新审视这段“美国金融泡沫史”,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当下依旧在延续的阴霾具有重要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剑戮仙魔

    剑戮仙魔

    三界已立,仙魔最强,人族式微,那有如何?仗剑而行,仙若挡我,我必弑仙。魔若碍我,我必诛魔。
  • 神助手

    神助手

    一个家族,来到地球,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生存下来。每个人都带有异能,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秘密。家族里的庇佑神,是否会出现?让家族度过百年大劫!
  • 大周皇朝

    大周皇朝

    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盘祖立武,斩魔三千。以武开天,身衍洪荒,是为天道。后三圣立教,道玄、儒廷、释林,故而证天道而立玄道、儒道、释道为大道三祖道。百子论道,诸圣衍道,故而大道延三千,大道三千。诸贤行道,道展十万,为褚,十万左道,号小道。(一代宗师王者归来,以大天尊嫡血破境入世……)
  • 奇葩学院:帝制学校

    奇葩学院:帝制学校

    世界上有这么一所学校:封建帝制,后宫天下,美人如画,三国鼎立战天下。(后宫:只是单纯的指后宫,有娘娘,无宠幸一说。白若雪,是一位喜欢古代风格的女孩,从小练习琴棋书画以及古代舞蹈,家里两个衣橱的古代服饰,学习好,长得很可爱。报考高中时看到有:帝制学校这个名字,头脑一热便投了简历···于是乎···来到了这个学院,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月兰国的新一代女帝
  • 绝色主公:世子快来耍无赖

    绝色主公:世子快来耍无赖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娘子,继续。”某男子笑眯眯地看着冷若
  • 丑小鸭变身白天鹅

    丑小鸭变身白天鹅

    一夜之间,她突然成了世界首富的千金,她拥有着许多别人所没有的,然而,真正的大小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无忧无虑……
  • 网游之情动大荒

    网游之情动大荒

    梧桐幽境的凤鸟扑闪着五彩羽翼鸣轻鸣了九声。我向着你的方向走了不多不少刚好十步。听着十一秒内自己的心跳了十二下。我想陪你数完1314,一生一世。溪溪,我喜欢你。
  • 穿越之浮生梦

    穿越之浮生梦

    高三女生,意外穿越,邂逅多个历史名人的神奇旅程。本文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加以作者个人想象,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虚无之外

    虚无之外

    无尽的黑暗,抹除不掉我的希望;冷血的人情,冷不掉我火热的内心;残酷的现实,坏不掉我的坚持。茫茫大的世界,想要活下去,你就得是最优秀的,不管对手是人,是妖,还是神。无尽的龙火会抹除了大地,希望的雨露会再次降临,只有活着的人,才能带领希望继续在这绝望之中前行。
  • 无恨歌

    无恨歌

    [花雨授权]什么,贴身侍女?他根本就是个男的啊!大家怎么公母不分呢?好吧!好吧!既然长得这么漂亮,男的就男的好了。只是……只是,他也太太太漂亮了点儿;脾气也太太太火爆了点儿。一不小心,她就就就喜欢上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