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0600000029

第29章 鬼蜮雄杰曹操

曹操年轻的时候就被许劭预言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治世与乱世、能臣与奸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道路,而后者几乎是他盖棺定论的评价。其实,封建社会寒窗苦读的士子都想做能臣、为帝师,曹操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当能臣之路走不下去的时候,何去何从就是摆在面前的大问题了。

曹操是乱臣贼子,似乎是历史定论,就连京剧舞台上,曹操也被演绎成奸臣,高唱:“世人喊我奸,我笑世人偏。为人少机变,富贵怎双全?”仔细想想,这句话的确别有一番寓意。

世人口中的“奸雄”,京剧里的白脸,《三国演义》中的无数典故,都把曹操说成是奸诈的国贼。正所谓“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好像这才是对曹操公正的评价。但是,他所宣称的“如国家无孤一人,真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直率坦言又不能不使人重新认识曹操。

其实,曹操一开始并不想做“挟天子令诸侯”的乱臣贼子,而是想做一个经世报国的能臣。曹操20岁被举为孝廉,担任郎官。孝廉就是品德高尚,又有文化的贵族子弟,作了郎中令,经人推荐就能到外地为官,比如做个知县或县丞、县尉之类的官。不过到了东汉后期,这种举荐方式全都是一种走过场,就看有没有后台。不可否认,曹操有后台,祖父曹腾、父亲曹嵩都是朝中高官。所以曹操不久就被授予洛阳北部尉的官职。具体说,这一官职就是负责洛阳的治安工作。

洛阳北部尉这一官职并不好当,如果在别的地方任这一职务还好点,但是洛阳是东汉的都城,达官显贵、皇亲国戚甚多,尤其是东汉末年,没有哪个权贵把王法放到眼里。县尉官职不高,差事不少,权力不大,却责任重大,如此小官如何能管得了京城一方的治安,这一职位的任命,给曹操出了一个挺大的难题。

曹操接到命令后,真就上任去了。他一到任,先把官署衙门修缮一新,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治安规定公布于众,于公布之日起施行。又造五色大棒十几条,分别挂于大门两旁,吩咐手下人“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但是,那些好事的达官显贵们根本就没把曹操放在眼里。果然,有不怕死的公然送上门来,灵帝崇信的宦官蹇硕的叔叔是第一个试法者,这个家伙仗着侄子有权势公然违背曹操的禁令。曹操毫不犹豫,立即用五色棒将这家伙打死,这下还真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了,治安情况立刻大有好转,曹操也因此名震朝野。

曹操也知道死者的背景,他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想做一个好官,后来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这样说:“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为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自己年纪轻,没有资本,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是一个好官,就得做出点大事来,让人们知道自己的名声和能力。由此可见,曹操的初衷是想做个好官。

其实,据当时情况而言,曹操的能臣之路根本走不通。曹操入仕时是灵帝熹平三年(174),这个时候是东汉最为昏暗、最混乱的年代,宦官当道、奸臣横行、外戚专权、军阀称雄、贪官捞钱,吏治极其腐败,卖官买官现象非常严重,朝廷卖官明码标价、公开招标。做官就是一种买卖,哪怕是朝廷任命的官员,也要交公开价码的一半。这些钱官员们当然不自己掏腰包,全都是从老百姓那里盘剥来的。有个叫司马直的人,为人正直,被朝廷任命为太守,刚刚上任,就要他交钱,司马直为官清廉,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最后减免三百万钱,但是还要交七百万钱。司马直感叹说:“为民父母,还要盘剥他们,于心何忍!”于是,他辞官不做,朝廷以为他不肯出钱,就不准辞官,司马直万般无奈,只好自杀了。司马直临终前留下遗书,痛斥这种做法必然亡国。可见东汉末期朝纲腐败到极点。

曹操入仕之前当然不知道这些,等入仕之后,曹操还抱着满腔热血积极为政,他为官一郡就肃清一方,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其结果是“政教大行,一郡清平。”那些被收拾的人找岔子告状,所以曹操被频繁地调动。这下曹操彻底看透了官场,他深恨报国无门,于是,辞官不做。

这时,灵帝死了,扔下两个十来岁的孩子刘辩和刘协。时局更加动乱,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想除掉宦官,彻底肃清东汉积弱不振的局面,但是怕力量不够,于是依袁绍之计请西凉太守董卓进京除奸,请神容易送神难,没想到董卓“以奸易奸”。董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贼,无恶不作、祸国殃民。朝中正直的大臣苦于无除奸之策,放声大哭。曹操这时已回到朝廷为官,担任典军校尉一职,他却放声大笑道:“尔等啼哭能哭死董卓吗?何不刺杀之?”于是曹操以献刀为名去刺杀董卓,不料行刺失败,曹操只好连夜逃走。后来他又积极联合河北名流“四世三公”袁绍,积极讨伐董卓,要为汉朝除去这个毒瘤。

结果,众人推举袁绍为盟主,十八路诸侯一同讨伐董卓,但是曹操这次又失望了,十八路军队各怀心事,都按兵不动,曹操大呼:“举义兵诛暴乱,诸君何疑?一战而定天下矣,岂可失也?”仍然没有人响应,曹操只好孤军奋战,自然不是董卓的对手,还险些丧命。这时曹操不得不认真审视当今天下的形势,认定汉朝气数已尽,决定回乡募勇,要建立自己的军队。

当时天下大乱,黄巾起义攻破兖州,杀了兖州太守,曹操却认为这是一个机会,自领兖州牧要剿灭黄巾军。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黄巾军有30万之众,而曹操只有几千人。不过曹操并不惧怕,他巧妙运用攻心政策,采取分化瓦解、诱降的策略,再加上埋伏奇袭,最终打败黄巾军。黄巾军失败后,曹操并没有遣散这些人,而是精中选优组建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青州兵”,这就是曹操起家的军队,从这时候起,曹操即开始苦心经营自己的这支军队,与纷起的群雄拉开了争夺天下的序幕。

就此看来,曹操怎么能算得上是奸臣呢?有时候,人的思维方式很奇怪。曹操不忠于汉室就是奸臣,那么,商汤反夏是不是奸臣?周武王伐殷是不是奸臣?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是不是奸臣?赵匡胤搞兵变夺了后周孤儿寡母的政权是不是奸臣?中国历史上几乎有一半朝代是当朝的臣子从主人手里夺过来的,这些人是不是奸臣呢?仅此而已,从来没有人有闲情逸致来议论这个问题。其实,改朝换代是正常的事,君主是否该杀,臣子是否可以造反,都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大圣人孟子在评论武王杀纣时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把纣王看成是残暴的独夫民贼,做臣下的杀了他,只是杀了一个有罪的人,这不算是犯上作乱。如果以孟子的这个观点看待曹操,那么,曹操还是乱臣贼子吗?

曹操要结束天下混乱的局面,这有什么不好呢?可是,人们还是找出种种理由来说曹操是奸臣,是乱臣贼子,这其实很不公平。曹操之所以目无天子,是因为天子懦弱无能,无法领导群臣治理天下。这时候就要有人站出来,领导群臣,统一天下。曹操曾说:“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此话虽然不甚谦虚,倒确实一语中的。《三国演义》把汉献帝及其群臣描写成了弱者,使人们的同情心自然而然倾向于弱者,转而憎恶“霸道”的曹操,这实则是不敢正视现实,同时也不知不觉把自己变成了弱者。这种倾向背后,掩藏着一种懦弱的心理:没有勇气正视现实,只希望得到廉价的同情。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天下乃人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令人感到不解的是,曹操既是奸臣,手下却谋臣如林:如荀攸、荀彧、郭嘉、司马懿、贾诩等,猛将如张辽、典韦、许诸、张合、徐晃、李典、乐进夏侯渊、夏侯惇等,一个寡恩薄义的奸人反能收天下英雄于其麾下,天下英雄岂不是不可理喻了吗?说到底,曹操还是有吸引人的地方!

曹操胸怀广阔,性情豪放,就是大战在即也“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又高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在这一点上,如果把曹操同诸葛亮相比,真是相映成趣。诸葛亮隐居隆中,高唱《梁父吟》,使得刘备三顾茅庐,请自己出山。在以后的历次交锋中证明,诸葛亮的文治武功,的确超出曹操很多。但是有一点,曹操超过了诸葛亮,曹操手下有的是能人,而诸葛亮却后继无人。诸葛亮事必躬亲,每战必到,如不亲自设谋定计,恐怕就有败北的危险。诸葛亮手下,充其量也就是“五虎大将”,而曹操的手下,能独当一面的将领、谋士不下数十人,众寡悬殊,由此可见。诸葛亮之后是姜维,姜维之后的局面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真是说透了这一点。姜维虽能竭忠尽智,怎奈孤掌难鸣,处处缩手缚脚,其结局是众所周知的。

曹操之后的能人就不用说了,司马懿数次与诸葛亮交锋,使诸葛亮未能踏入中原半步,最终累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还有一点,就是诸葛亮没有曹操的手段,曹操有巧取豪夺的能力,乱世成大业需要这种能力。诸葛亮却没有这个能力,在隆中纵观天下,发表完长篇宏论后出山辅佐刘备,岂知二代而终,后主刘禅还不及灵帝或献帝,所以诸葛亮苦心孤诣,也无法实现自己的隆中宏愿。

因此,曹操之奸,并非真奸,尤其不能和历史上的奸臣相提并论,确切一点说,他是一位乱世英雄。曹操给人的感觉只是畏和服,却很少让人憎恶,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曹操的产生既是个人际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同类推荐
  • 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

    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

    宋代没有宦官之祸,没有宗室之祸,没有外戚之祸,没有强藩之祸,从治理国家来说,赵氏家族确是人才辈出、科技文化发展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如此强大而且得到良好治理的一个国家却因昌文偃武而变得孱弱,以致被远远落后于自己的北方游牧民族打得无还手之力。本书为读者描述了赵氏家族历代君主是如何处理家族以及社会各个阶层的矛盾,以实现家族的长久统治的故事。书中全面刻画了宋十八帝的性格、命运,从中勾勒出了宋代320年的风云变幻、喜剧悲歌。
  • 大唐房俊

    大唐房俊

    “噗通”一声落水的声音,“房俊落水了"。梦回千年现代人来到了贞观年间,成为了房玄龄第二子,贞观初年天下初定,四境未平,周围各族虎视眈眈,但是迎来的却是大唐盛世,不由的让人心潮涌动热血沸腾,因为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攻灭突厥,平定吐蕃,打倭寇,收辽东,兵出四方,涤荡四海,自己的命运究竟会随历史一样正常前行还是发生一丝偏离······秀丽河山,美人如画,心中的一丝悸动······
  • 中国生活记忆之新千年

    中国生活记忆之新千年

    本书自1949年开始依次展开,选取能够触动人们记忆深处的生活中的小事,囊括了每个时代的特征和生活记忆的关键词,让读者重拾对过去生活的记忆。
  • 帝国不语对枯棋

    帝国不语对枯棋

    每个王朝都有其悲情时刻,《帝国不语对枯棋:中国十大黄金王朝的终局博弈》讲述了秦、两汉、隋、唐、两宋、元、明、清十大历史王朝的衰败过程和最后时刻,以及无可避免的历史性败局。总结了每个王朝末代皇帝的不同性格特点,展现江山摇曳背后帝王的人性挣扎,以此给读者呈现了一幕幕在历史枯局面前王朝的突围表演。
  • 回到盛唐当皇帝

    回到盛唐当皇帝

    穿越回唐朝,斗专权皇太后,求一条堂堂正正的活路,顺便改写出一个不同的大唐盛世!成一国之君,威加四海!
热门推荐
  • 童话里的事

    童话里的事

    这是一段岁月,并不如歌,但是如泣。这是青春岁月,混含着血与泪的青春岁月。这里有暴力、血色,有苦苦的爱情,残酷的青春;这里也有爱童话的女孩,有美好,有梦。
  • 谁是幕后凶手

    谁是幕后凶手

    主角唐安非看着身边,不断的发生命案,死人与唐安非总有那么一点联系,以至于警察将唐安非列为嫌疑人,却总找不到证据,究竟谁才是凶手?
  •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如果把人生比做一次充满艰辛和风险的旅行,那么输赢就是人生旅途中的几处驿站,而成长则是艰苦的旅程以及动人的风景。输赢是人生某一阶段的某一个结果的呈现,是一个人人生态度的一种彰显;而成长则是持续的自我超越,只有通过成长,一个人才能最终找到人生价值和内心平静。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成长比输赢更重要》正是基于以上认知而编著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成长的意义、选择的价值,让青少年朋友们对人生、对自己都有更清醒的认识、更完美的规划。
  • 重生之幻冰王子

    重生之幻冰王子

    带着对往昔的追忆和释然,曾经的巅峰法师重生在了那梦幻与清新的花季里,看着过去那一张张错过的青春面孔,他重新拾起了当初的决心与信心,去争取那本该属于他的那一份美好。。。(纪念永恒的wow,纪念当初的那份执着和失去的爱恋)
  • 法制教育五年级(上)

    法制教育五年级(上)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所有法律制定和执行的依据与准则,也是我们学习法律知识首先应该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我国的法律是一个整体,是由《宪法》、《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婚姻法》等不同法律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
  • 今天可以不说烦:拥有快乐的心理学智慧

    今天可以不说烦:拥有快乐的心理学智慧

    “烦死了”这三个字你一定说过,甚至已经成为一句口头禅,时时将它挂在嘴边,动不动就脱口而出。烦恼已经成为影响都市人健康的心理问题之一,如果无法驱走它,它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将烦恼、忧郁、愤怒等不良情绪消除是非常重要的。快乐是驱赶烦恼的最好方法,但一些人不懂快乐,总被坏情绪占了上风,或是错误地将逃避、麻醉当成了快乐。快乐是选择,是人的行为习惯,也是自我调节的能力。寻找快乐、养成快乐的习惯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 野史更疯狂:另类的唐宋历史风情

    野史更疯狂:另类的唐宋历史风情

    本书分为“帝王传奇”、“宫廷秘史”、“官场风云”、“名人逸事”、“疑史探秘”、“民间八卦”、“唐风宋韵”七章。内容包括:唐太宗究竟是伪君子还是一代奸雄、唐太宗三次震怒缘何成就帝王佳话、多情皇帝生死两皇后的荒唐事儿、一代名臣房玄龄为何畏妻如虎等。
  • 当花花公子遇见负心女

    当花花公子遇见负心女

    他是市首富的儿子,是楚氏集团第六代接班人。他有着英俊的外表,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花花公子。她是有钱人家的千金小姐,有着绝世容颜,更有着冰冷的心,辜负了一个又一个或真情实意或虚情假意的男人。因为一次意外,两个性情差不多的人相遇,他喜欢上了她,起初只是本着玩玩的心态屈膝进入她家当了佣人,后来却渐渐爱上了她。
  • 民国浮伶

    民国浮伶

    民国女子,乱世飘零,身若浮萍,心似磐石。红颜若水,命比纸薄,世事无常,何去何从。
  • 我欲成龙

    我欲成龙

    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入蚕屬,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九天之顶;欲下,则入九幽之渊。幼龙若婴,虺龙生鳞,蛟龙入海,角龙双角斩,应龙翼可博天,真龙翱翔于九天之上!此时,祖龙已逝,人皇早崩,妖帝陨落……不见其人,只留传说!衰落的冠军侯后裔,被人踹下湖后,幡然醒悟,自此,一个人,一把刀,一把剑,踏上寻祖之路!我欲成龙,一飞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