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7600000031

第31章 恐怖的水晶宫

自3月13日以来,诺第留斯号一直向南行驶。我原想到合恩角时,它肯定会掉头向西,再回到太平洋,从而完成它周游世界的计划。但它出乎意料地没有改变航行。它难道要去南极吗?那可真是有点神智不正常了,我不由想到,尼德·兰对船长的狂妄产生的担忧还是有远见的。

又过了几天,尼德·兰不再想他的计划,他开始变得郁郁寡欢。每当他看到船长,双眼中就会冒出愤怒的火花。我不由担心他会不会在哪天做出傻事来。

这天,康塞尔和尼德·兰走进我的房中。

“教授,”尼德·兰问道,“你有没有想过,诺第留斯号上可能有多少人?”

“这我不清楚,尼德·兰。”

“我只是说,”尼德·兰说,“驾驶这条船并不需要太多人。”

“据我对船长的了解,”我说,“诺第留斯号不单单是一艘船,而同时它又是所有与陆地隔绝的人的最佳藏匿处。”

“这很有可能,”康塞尔说,“但它的容量毕竟是有限的,先生能估计一下它的极限容量吗?”

“怎么算,康塞尔?”

“就是通过计算估摸一下。先生可能已知道了这船的容积,就能知道它能容纳多少空气,另外,每个人对空气的消耗是一定的,而诺第留斯号每24小时就要换一次空气,以此计算……”

我拿铅笔迅速计算:

“照这样计算,诺第留斯号所容纳的空气可供625人呼吸24个小时。”

“625人!”尼德·兰惊叫道。

“但请你相信,”我说,“包括乘客和水手在内,可能还不到这个数目的十分之一。”

“那我们也万万对付不了。”尼德·兰说。

“可怜的朋友。”康塞尔说,“因此,你能做的只是忍耐了。”

尼德·兰不再耸肩了,而是摇着头沮丧地走了。

诺第留斯号意志坚定地向南前进。沿着西经50度飞快地行驶。但显然不是去南极圈,因为至今为止,每一次去南极的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而且现在这个季节也太迟了,因为3月13日的南极地区相当于北半球的9月13日,正开始进入秋季了。

在南纬65度,我已能看到浮冰了。但都是只有20至25英尺的小块,如同一块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在南边的地平线上,天空中有一片夺人眼目的白光带。英国捕鲸人称其为“冰眩”。不管上空有多么厚的云,都无法遮住它。它表明再向前就是大冰块儿或冰层了。

果然,很快我们看到了大冰块儿。白光随云雾的变幻而光怪陆离。有的甚至透出绿色的脉管,如同画上了硫酸铜的波纹一样。而有的更像一块儿巨大的紫色水晶,在阳光下照射出黄色的亮光。

越向南走,所遇到的冰山就越多,而且也越大,但诺第留斯号在尼摩船长的灵巧指挥下,机敏地躲过了冰山的撞击。有的冰山甚至有几海里长,七八十米高。接着就迎面遇到北极的冰群。如同座座雄伟的冰城,交相辉映在阳光下,但风雪的来临,又使它们失去了五彩缤纷的色彩。这变幻莫测的美景只有用四个字来描述——叹为观止。

到了3月15日,我们的前路被层层冰群封锁了。但这还不算真正的南极冰山,只是寒风扯到一块儿的冰原。这在尼摩船长眼里根本不算障碍。诺第留斯号猛撞冰原,像一只楔子打进这些冰团中,冰原破裂时发出可怕的嘎嘎声。被撞碎的冰片冲向天空,然后像冰雹一样落在我们周围。诺第留斯号凭强大的动力为自己开出一条路。有时它会由于力量过大而冲上冰面,将冰面压碎,或许会钻到冰层下,它就会粗暴地从下面将冰层撞开一条大口子。

最后,到3月18日,经过几十次无效的冲击,诺第留斯号完全被真正的冰山封住了。尼摩船长准确地测定位置是西经51度30分,南纬67度39分。我们已经深入南极地区很远了。

到处是尖尖的冰峰,直刺入空中200英尺高。更远处,一片灰白色的削尖了的陡崖,像一面面大镜子一样,反射着那些弥漫在浓雾中的阳光。在这荒凉的自然界中,只有一片可怕的寂静,偶尔间被海燕和海鸥的翅膀拍打声打破,一切都被冰冻了,甚至是声音。

诺第留斯号被迫在这块儿冰场上停止了其大胆的冲撞。

“教授,”尼德·兰说,“如果那位船长还能往前,我就拿他当超人。”

“为什么,尼德·兰?”

“因为谁也走不出冰山。尼摩船长是了不起,不过,他不可能胜过大自然的力量吧?”

“不错,尼德·兰,但我很想看看,冰山后面有什么。”

“除了冰,还是冰,永远都是冰。”

“你倒很肯定,尼德·兰,”我说,“但我不能肯定,因为我更想去看一看。”

“算了吧,教授,”尼德·兰答道,“抛开这个想法吧,能让你看到冰山就不错了!不可能再往前了,尼摩船长,诺第留斯号都不能。不管他怎么想,我必须掉头往北走,回到人们居住的地方。”

我应该认同尼德·兰的理论,因为这船不是用来爬冰山的,所以遇到冰山只能止步了。但是,目前返回和前进时一样不可能了。因为刚走过的水路也在后面封闭了。不到下午2点,船两边的冰层就快速冻结了。

“那么,教授,”尼摩船长后来问我,“你有什么想法?”

“依我看,船长,”我回答,“我们被困在这儿了,既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

“依你的想法,教授,诺第留斯号是无法行动自由了!”

“是的,船长,因为季节已太迟了,指望解冻已经是不可能了。”

“哦!教授,”尼摩船长略带嘲讽地说,“这是你的作风!你眼前只有困难和障碍!现在我就告诉你,诺第留斯号不但能够行动自由,而且它仍将向前!”

“也就是说还要向南前进?”我盯着他问。

“不错,直到南极!”

“去南极!”我叫道,但惊讶也掩饰不住我的怀疑之情。

“对!”船长斩钉截铁地说,“去南极,去那地球上没人去过的所有经线的交点!让你明白我想做什么,诺第留斯号就能帮我做到。”

“我当然明白,船长,”我不由回敬道,“冲破冰山!把它炸成碎片,如果还不行,你就会给诺第留斯号安上翅膀,飞越它们!”

“谁告诉你要飞了,教授?”他冷冷地说,“非从上面过去吗。难道我们就不能从下面通过?”

船长的话使我豁然开朗了,诺第留斯号将再次创造神奇,成全他的这次超人事业。

“现在剩下唯一的问题,”船长补充道,“我们可能要在水下潜游几天,不能再到海面上换空气了。”

“这也好办,”我答道,“我们船上有大型的储气库,只要把空气储够,就会满足我们对氧的需求。”

“好主意,教授,”船长不禁笑了,“但如果南极的冰层覆盖住所有海面的话,我们就不能再浮到海面上来了。”

“是,船长,但你不要忘了,诺第留斯号船头还有尖锐的冲角,到时我们可以直冲冰田的对角线,就有可能把冰田冲裂。”

“哦!教授,你今天的主意还真不少呢!”

“而且,船长,”我越说越激动,“既然在北极人们会看到广阔的海面,那在南极为什么就不会碰到寒极和陆极,在南半球和北半球难道不是一回事,除非我们找到相反的证据。否则,我们应该设想这两极既会有陆地,也会有开阔的海域。”

“我也这么想,教授,”船长回答我,“在我们产生了那么多分歧后,你会主动赞同我们的计划。”

一刻也没有浪费,这个冒险计划就开始执行了,诺第留斯号强劲的泵把空气压进储舱,再在储气库内以高压存起来,到4点钟,船长宣布,关闭平台的入口。这之前下来十来个船员,用尖镐凿开了诺第留斯号两旁的冰。冰很薄,船身很快就自由了。我们都回到船内,不久诺第留斯号就潜入水底了。

在广阔的海底,诺第留斯号一直沿西经52度向南行驶。但现在是南纬67.5度,到极点还差22.5度的路程,即要走500多海里。诺第留斯号正以26海里的时速行驶,这相当于特快列车的速度。在这个速度下,它只需40个小时就能到达南极。

第二天早晨5点,我感觉诺第留斯号放慢了速度。它正排出储水舱内的水慢慢向上升。冲击了一次,冰面回答得如此不欢迎,我们也意识到碰到的是冰山的底面,上面的冰层肯定有4000英尺,比它露出水面的高度还要厚。情况有些不妙,诺第留斯号一天做了好几次试验,而总是向上触礁无法突破这么厚的天花板。我仔细记录着各种深度,并能画出这个水下冰山的界限轮廓。

这天晚上,我们的处境仍没有变化。我们仍在400~500米的深度发现冰山。虽然这是个好兆头,但毕竟距离海面还很厚!这天我总是被希望和恐惧困扰得睡不着。诺第留斯号一直在尝试着。到早上3点,我看到我们在50米的深处才碰到下层冰面。这时我们头顶只有150英尺的冰层了。

到早上6点,客厅的门开了,尼摩船长说出一句具有纪念意义的话:“开阔的海面到了!”

我冲上了平台。

开阔的海面伸展到远处,天空中岛屿在飞翔,水中五颜六色的鱼儿成群地漫游,按深度不同,颜色由深蓝色转为橄榄绿色。我忘记了寒冷,在纯净新鲜的空气中贪婪地呼吸着。

“我们在南极吗?”我问船长,心却嘭嘭直跳。

“不清楚,”他答道,“中午我们将测定位置。”

“不过,我们能从这些乌云中见到太阳吗?”我仰望着灰蒙蒙的天空问道。

“只要太阳露一下就可以了。”船长回答。

但是,天空一直灰蒙蒙的,到11点还不见太阳出来。尼摩船长沉默地朝天观望着,他似乎很不耐烦。但他又能做什么呢?这个勇敢、有能力的人对付太阳可不如对付海洋那样有办法。

天上又下起了大雪。人被狂风刮得在平台上呆不住了。我走进客厅记载下这次南极之行。诺第留斯号沿着海岸行驶,趁着太阳在太空掠过时的曙光,又向南推进了10海里。

3月20日,风雪终于停了。气温下降到零下二度。浓雾逐渐退去,我希望今天能有机会测量。

明天21日就是春分了,除了折射作用看到一点阳光之外,太阳将有6个月时间不会出来,也就是到了长长的极夜时期。再到9月中的秋分开始,它会在北方游回,沿螺旋状上升,直到12月21日。那么明天将是太阳在南极露面的最后一天了。

“那只能利用精密的航海计时仪了,”船长答道,“如果明天,太阳如果被北方的地平线相切,那我们就在南极。”

“你说得对,”我说,“但是,按数学计算来说,那不是绝对准确的,因为春分时刻不一定正好在中午。”

“是的,教授,但误差不会超过100米,而且这对我们已够准确了。因此,等到明天吧。”

第二天早上5点,我来到平台时,船长已早在那儿了。他对我说:

“天气更晴朗些了,太阳很可能会出来。我们吃过早餐就到陆地去,选好地点测量一下。”

这事决定后,我去找尼德·兰,叫他一起去,但被他拒绝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沉默和恼怒了。

早饭我们要去海滩。诺第留斯号在晚上又向前行驶了几海里。船在开阔的海面上,离海岸有一里多,岸上有一座400~500米的山峰。小艇上除了我,还有尼摩船长、两个船员和计时仪、望远镜和晴雨表。

9点,我们到了岸上,我们花了两个小时抵达山顶,尼摩船长用晴雨表仔细地测量了山峰的海拔。

船长用网形望远镜校正折射光观察着太阳,此时太阳正一点点向地平线滑落。我拿着计时仪,心扑通直跳。如果太阳在消失一半时正好是中午,那我们此时就在南极上。

“中午!”我喊道。

“南极!”尼摩船长庄严地宣布,同时送给我望远镜,镜中的太阳正好有一半露在地平线上。

我盯着射在尖峰上那最后的阳光以及逐渐弥漫上来的阴影。

尼摩船长把手搭在我肩膀上,激动地说:

“1898年3月21日,我,尼摩船长,到达了南纬90度的南极,我占据了相当于地球上所有大陆1/6面积的南极大陆,将它命名为尼摩大陆。”

接着,他抖开了一面黑色大旗,上面锈着一个金色的“N”字,面向正要落下地平线的太阳叫道:

“再见了,太阳!你到海下面休息去吧,让6个月的漫漫长夜降临在我的新领地吧!”

第二天,我们准备离开南极。储水舱装满水,诺第留斯号潜入1000英尺的水下,然后螺旋桨转动,以15海里的时速驶向北方。自命运之神将我偶然送到这只船里的5个半月中,已经行驶了14000海里,这比绕地球一周的距离还要长,这期间发生了许多新奇和可怕的事件使得旅行丰富多彩,回味无穷。

凌晨3点,我被一次猛烈的碰撞惊醒了,又猛地被抛到了房间的中央。显然是船撞到什么东西上了,并大幅度倾斜,把桌椅床板都掀翻了。

原来,我们被翻倒的冰山夹住了!冰山翻过来时,打中了正在行驶中的诺第留斯号。而下面滑到的冰则以无法抵御的力量顶起了船,在诺第留斯号两侧,各竖起一道10米高的闪闪的冰墙。而且上面和下面也都有冰墙。要不是想到这里在被四面包围的隧道中,就真要把它当成水晶宫了。灯光照在冰墙上,反射出蓝宝石和绿宝石的耀眼光芒,让人目眩神驰。真是太漂亮了!

但不久,“水晶宫”就成了“恐怖城”了,冰山的危险,窒息的威胁,我们随时都会面临绝境,储藏的空气只够两天用的了。如果两天内不能脱离险境,就算不被压死,也会被憋死。

人们无助地看着尼摩船长。

“船长,我们必须在两天内冲出重围。”

“起码,要努力去尝试一下,凿开围住我们的冰墙。”

“向那一面凿呢?”我问道。

“探测器能够告诉我,把船停靠在下层冰墙上,船员们穿上潜水衣,凿开冰墙最薄的地方。”

尼摩船长依然从容镇定。

船长发出号令,很快就听到了储水舱储水的声音,诺第留斯号缓缓下沉,在350米的深度搁浅了。

“朋友们,”我对我的同伴说,“情况紧急,需要我们拿出应有的勇敢和力量!”

“我用铁锹和鱼叉一样顺手,只要船长允许,我愿意效劳。”尼德·兰说。

我带领尼德·兰来到诺第留斯号的更衣室,将尼德·兰的决心告诉了船长,船长应允了。尼德·兰也换上了潜水服,大家很快就准备好了。他们背好空气箱,过了几分钟他们走出船身到了冰地上。尼摩船长让人测量了几种冰层的厚度,艰苦而卓绝的凿冰行动开始了!

要使诺第留斯号完全从这儿通过,大约需挖冰层6500立方米。

在苦干了两个小时后,尼德·兰他们疲惫地返回船内,我和康塞尔参加的另一组紧接着顶替上去。

我们又干了两小时返回船上吃东西休息时,我发觉船上空气变少了。而令人窒息的二氧化碳却沉积起来。只有去凿冰时,才能吸到氧气瓶中的剩余空气。但我们苦干了12小时,才挖了大约600立方米的冰,照这样看来还需要苦干4天5夜。

“还需要4天5夜!”我告诉同伴们,但是储气库中的空气仅够我们两天所需。

“另外,”尼德·兰补充道,“即使我们能离开这座牢笼,仍有可能还在冰山下,不能及时地到海面上换空气!”

这是真的,谁敢肯定我们需要多少时间才会得救?在诺第留斯号返回水面之前,我们会不会缺乏氧气而闷死?难道这条神奇的船注定要和它所有乘客葬身于这冰墓之中?

真是祸不单行!第二天早晨,等我们换好潜水衣,走到冰冷的海水中时,看到刚刚挖开的冰墙又慢慢冻结了。而且两侧的冰墙也在增厚,这是因为海水正在冰墙附近结冰。这是个新的危险,很可能最后把诺第留斯号挤扁。我连忙告诉了船长,要他对这种严重的情况加以警惕。

“我很明白,”他总是这么一副临危不惧的神态,“我们的危险增加了,现在只有一个机会,就是我们挖冰的速度需要快过结冰的速度。”

赶在前头!我应该习惯于他的老一套!

干了一天,又挖下去一米深,当晚我回到船舱中,差点儿被那饱满的二氧化碳闷得半死。

夜里,多亏尼摩船长向舱内放了些储气库中的纯净空气,否则第二天可能大家都不会醒来了。

一连干了5天,最多到后天,储气库中的空气就要用完了,而且海水也向我们示威似地加快了冻结,而船的周围也看到了冰块儿。大家都感到了恐慌。

但是,尼摩船长一直在那里静静地思考。

“热水!”他忽然吐出这个词。

“热水!”我不解地问。

“不错,教授,我们被封闭的空间相当小,如果用诺第留斯号的抽水机把热水放出来,是不是能提高局部的温度,缓解冰的威胁?”

“很有可能。”我表示赞同。

浸在水中的螺旋管通过电池把机器中的水加热了,几分钟后,抽水机把沸水喷到冰层上,3个小时后,船周围的温度有了明显升高,起到延缓冻结的效果。挖掘工作继续艰难地进行着。

第二天,已经挖出了一个6米深的冰坑,还剩下4米厚的冰了,仍需干两天两夜。但船内的空气已经无法补充了,所以形势变得更严峻了。

空气浑浊得让人无法忍受。到下午3点,我已处在半昏迷的状态了。我疲倦不堪地躺下,险些立时失去知觉,但这种难受却刺激了工作热情。每当轮到自己去挖冰,每个人都会积极、兴奋地换上潜水衣,并迅速出去干活!虽然身体累些,手也磨破了,但至少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

但是,没有人会故意拖延工作时间,到了该换班时,每个人都会自觉地将有新鲜空气的气瓶让给别人,因为尼摩船长已在这一点上做出表率。

这天,我们的冰墙只剩最后一层冰了。尼摩船长看到铁锹挖得太慢,就准备用高压力来冲破这牢笼的最后一道封锁。在他的指示下,100立方米的储水舱储满了。诺第留斯号的体重增加了10万公斤。

我们暂时忘记了痛苦,怀着最后的希望等待着,成功于否在此一搏了。很快,我觉得诺第留斯号发出一阵抖动,听到了冰层破裂那清脆悦耳的声音。诺第留斯号一直下降。

“我们成功了!”康塞尔艰难地向我祝福道。

3月28日这天,诺第留斯号以40海里的时速飞奔。它被痛苦的折磨激怒了。我们上面20英尺就是海面,但中间却是广阔的冰原。诺第留斯号在做最后的挣扎。它如同一架凶猛的攻城机从水下向冰原直冲上去。先把它撞开了一道裂缝,然后使尽全力一跃,冲上了被它撞碎的冰面。

打开入口,新鲜的空气如春潮般灌进诺第留斯号。

同类推荐
  • 快枪手

    快枪手

    著名的快枪手马林,在腊月二十一那一天回到了靠山屯。马林回来了,他要在腊月二十三那天,大张旗鼓地做两件事。第一件事他要先休了秋菊,接下来要名正言顺地再娶一回杨梅。秋菊走进马家的门坎已有些年头了,那一年秋菊才十二岁,马林十岁。马林和秋菊圆房那一年,马林十六岁,秋菊十八岁。也就是在那一年,十六岁的马林离家,投奔了张作霖的队伍,当上了一名快枪手。
  • 刘殿学微型小说

    刘殿学微型小说

    是刘殿学在新疆时期的一些作品,选自1995年左右发表在各家刊物的集子,其中不乏精彩绝伦的获奖作品,读起来颇有似曾相识的真实感,他有本事挖掘出这些主题。
  • 潘朵拉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潘朵拉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求知探索系列丛书:潘朵拉之谜总集》分为潘朵拉的盒子、回到过去、金字塔坟墓说、三维游戏等。
  • 案藏玄机之血色情怨

    案藏玄机之血色情怨

    市财务大会进行的夜晚,一名与会者被残忍杀害;企业财务负责人深夜暴卒,其妻随后竟暴尸街头;案件嫌疑人死于车祸,是意外事故还是精心策划?冰冷沉默的尸体、触目惊心的现场、丧心病狂的凶手……随之而来的桩桩命案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谋杀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一张由自私、背叛、邪恶、欲望交织的迷网玄而又玄,神探古洛该如何突出重围,揪出真正的幕后黑手?
  • 缺钙

    缺钙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热门推荐
  • 傲龙炙心

    傲龙炙心

    辛海泽从未忘记过那个有如天使般的小女孩──“大哥哥,你肚子饿了吗?这个给你。”她在他濒临饿死边缘所给的面包不仅拯救了他的生命,她温暖的笑容更拯救了他的灵魂。他梦想有一天能够回报她,亲口告诉她他内心的感激,未料再相见,竟是在她的拍卖会上……
  • 新课程百科知识-弹音论乐

    新课程百科知识-弹音论乐

    本书主要介绍的是音乐知识,分为中国音乐和外国音乐,并详细的讲解了国内外的音乐知识。
  • 一胎二宝亿万总裁out了

    一胎二宝亿万总裁out了

    “嗯,不要,你是谁?”卧槽,他妈的,她十八岁生日,遭下药,感觉怪怪的,然后第二天醒来,发现旁边睡的男的居然是莫夜澈,那个中国最大的集团少公子。她虽然是美国首富女儿,可是莫夜澈是黑白双吃啊。“小东西,既然睡了我,就我一辈子吧。”唔唔唔,成年人不都是玩玩吗?怎么塔上这个恶魔了啊?
  • 一品狂妃废材小姐要逆天

    一品狂妃废材小姐要逆天

    逆天重生变身废材小姐,不曾想渣男渣女成堆袭来,渣父渣夫冷眼旁观!不过……谁敢说她是废材?笑话,她可是大天朝杀手第一人,说她不能契约魔兽?蠢货,你见过天才需要契约吗?想要娶她?丫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某日,某人看着磨刀嚯嚯霸气伶俐的某女归来,散开衣衫莞尔一笑:“你在上还是我在上?”某女甩刀之后欺身而上:“废话,当然是我在上!”
  • 三姐很欢喜

    三姐很欢喜

    父母不见了,只有孤儿院成了自己的家,某天某女得到了父母的消息,却被他送到了遥远的新月国。。。。架空就不说了,来这里的目的竟然是为了找他的恋人,,。。
  • 自强不息(中华美德)

    自强不息(中华美德)

    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
  • 元素精英(科学新知丛书)

    元素精英(科学新知丛书)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微量元素这一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揭示了某些疑难病症的微量元素起因,讨论了有关微量元素用物的研制,探讨了中医药中微量元素的应用。本书适合初高中文化程度的读友,有助于在微量元素领域开阔眼界、活跃思想、拓展市场、创新事业时,随手翻翻或有裨益。
  • 再世为媒

    再世为媒

    一个感情失意的情感专家,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她重生新时空。却不料新生的时空也是困难重重,家里女人还在争风吃醋,家族事业却已风雨飘摇!摆平内部斗争?可以有!用过去经验闪瞎古人眼?可以有!振兴家族?可以有!路上捡美男?也可以有!且看她如何改写前世失败,将爱情事业双丰收。ps:主线为bg,会带有轻微bl,gl,不喜勿误入~
  • 笙歌

    笙歌

    十六岁的冉笙就像是被所有人严密保护起来的花朵,几乎从未踏出过临水堂一步,他被保护的太好,纯粹的让人心动,却也脆弱的不堪一击。所有的风雨我替你扛,所有的悲伤我为你尝,所有的幸福,为你奉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命运交简:邪魅世子卧底妃

    命运交简:邪魅世子卧底妃

    她,前世是孤儿,从不屈服所谓的命运。今生她意外穿越来到异世,爹不疼,后娘不爱的,没关系反正她从小就是孤儿,还有一群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嫡姐庶妹害死了原身,她从不欠别人她既然用了她的身体,便会为她报仇,不过何时她的心里多了一个腹黑狡猾的男人?他,晨曦国即王府的世子未来的王爷,人人都说他长相俊美似嫡仙却不知他是一只披了羊的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