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10900000037

第37章 全国大统一的应试教育是泯灭中国人创新思维的无形杀手

在人类世界的文明发展史上,任何一个领导世界潮流的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其思想及文化的先进力量,以及把它运用于实践的创造能力而称冠全球的。古罗马、埃及、印度、中国、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秘鲁等国,以及后来的意大利、英国、荷兰、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美国等,都是因当时的思想及文化领先于其他国家和民族,从而创造了灿烂文明,并对世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自春秋战国至唐宋时期,之所以能够在封建时代处于科技发展的最高峰,是因为中国拥有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领先的思想和文化。

然而,一个国家和民族思想的领先或文化的进步,又是与它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密切相关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倡导百家争鸣,才有了儒家学说的产生,而儒家学说又是在孔子的儒学教育中创立的。后来,隋唐由于实施了科举制度,才保障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活跃和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因此,要研究人的创新思维问题,必须研究教育特别是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

封建社会作为一种私有制社会,以及封建王朝作为维护封建制度的最高政权,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人的不平等权利的世袭和继承。但有一点是例外,就是中国封建社会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可以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创新和创造。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后,之所以创造了“开元盛世”的东方辉煌,使中国成为古代东方最强盛的东方帝国,其原因之一,就是科举制度选贤任能,广揽人才,为唐王朝培养和选拔了大量治国安天下的优秀人才。

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度,到唐朝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与后来宋元时期科举制度相比,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与考试,还占有较大的比重,从而有利于科学技术和发展。例如,在唐朝皇家的国子监(相当于“中央学院”)中,专门设有科学馆,学习从战国直至南北朝的各种重要数学著作,并选用《孔子算经》、《王曹算经》、《王经算术》等十部数学著作作为数学教材。这也是盛唐时期直到宋元时期,我国数学和天文学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因此,科教兴国的思想,也是被古老的文明史证明了的正确思想。

然而,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和杠杆的封建教育制度,其中包括科举制度,只是适应和促进封建制度的教育制度。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效果,都是以维护封建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的。因此,科教兴国的思想,也是什么性质的教育兴什么国。在中国,由于儒家文化自汉朝以来就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所以,教育就其哲学理论思想而言,也是以儒学为主的教育。这样,中国教育从老祖宗那里早就打上了因循守旧和中庸之道的烙印。任何标新立异的创新思想,都会被打上异端邪说的标签予以取缔。因此,自秦始皇开始的焚书坑儒,到清王朝的大搞文字狱,几乎历代王朝都不同程度和规模地围剿过与封建思想不相容的“异端邪说”。正因如此,中国的封建教育只是支持和振兴了封建之国,发展了只是属于封建文明的社会文明,创造了只是属于封建时代的最高科技之峰。正是由于这种封建制度及教育制度的高度完善和成熟,以及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所以,只有属于中国封建时代的“四大发明”,而不可能有属于中国封建时代的蒸汽、电力、汽车、火车、飞机等技术的新发明。

应试教育,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动力机制,也是导向机制。它的基本特征是:“考什么就学什么,学什么就考什么。”考试引导着教育走,教育按考试的要求来运行。这种以应试为导向、目标和动力的教育制度,虽然在某些个别问题上也强调过要培养人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在考试中也有过类似的试题,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无论是考试还是教育,更多的是强调了死记硬背,惟书和惟师。

就应试的形式而言,种类繁多,如平日考、抽考、作业考、笔记考、口试考、期中考、期末考、会考、通考、评比考、升学考等。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少说也要参加千次以上的各种考试。因此,“分,分,成了学生的命根。”既然照本应答的考试分成了学生的命根,那么,创新思维这个人类的最高灵性和最高能级的生命活力,也就被自然而然地压在考试卷子之下了。早在300年以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尖锐地批评学校应试教育成了学生“智力的屠宰场”。

就应试的标准而言,每个试题都有主考官或主考老师拟定的标准答案。既然是标准答案,当然标准只有一个。对于已经探知的自然科学的真理性、公理性或原理性知识来说,一般只有一个答案。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一种答案往往不能解释丰富多彩和繁杂多变的人类世界,更不能激励和倡导人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就应试的范围来说,科举制度的下至乡试,上至京试和殿试,以及现在的班试、校试、区试和国试,每试都有自己的统一范围。因此,小统一,小集中,特别是大统一,大集中,是应试制度的又一个重要特征。试想,全国考着同一个试题,用同一个标准评价和选拔人才,从而也就用同一个思想引导着人,塑造着人,人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又从何谈起呢?

就应试教育的影响来说,既然“学而优则仕”是以考试优劣定仕途,以分数高低定终身,所以,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也就依考而定。这样,教学的内容、过程和方法,也就按照应试的导向和范围而定。现实生活中不管有多少新思维或新夺目的闪光点,只要不在应试范围之内,也就不用理睬。闭门苦读圣贤书,秀才不管天下事的教育倾向和社会后果,正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在这种影响下,教学的内容不仅因应试需要而定,而且还因为应试的统一性,教材也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过去,小学语文课本的第一课,几乎全国都是“大羊大,小羊小,大羊小羊满山跑”,或者是“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分地上下,日月明今古”之类的内容。至今,大学的政治课和专业核心课,也要求全国或全省大统一,从而剥夺了高等学校教授专家自己编写教材的权力。试想,一个国家的亿万人民,从小到大,都读着同一本书,回答着同一个答案,塑造着同一个思维模式,用同一个视角观察世界,用同一种思维方式处理人生和社会问题,这难道不是人们对自身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自我扼杀吗?!

值得注意的是,应试制度及其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渊源于封建社会。但在新中国建立后,这种制度模式和理念基本上没有受到触动。尽管我们呼吁和倡导素质教育,但仍没有冲出应试教育的旋涡和阴影。且不论素质教育的创新和创业教育如何,仅就素质教育中的意志教育而言,也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不及格。

1992年,中日联合组织了100多名中日学生到我国内蒙古进行夏令营活动。日本的孩子都是自费来的,中国的孩子都是通过挑选的优秀的三好学生。在这次对孩子们的意志和应变能力的实践测试中,中国的孩子病了,见到医生就掉泪,马上回大本营睡大觉,而日本的孩子病了,都能硬挺着走到底;中国孩子的书包基本是空的,还叫苦不迭,而日本的孩子却背着沉重的书包精力充沛;中国孩子的家长在艰苦路段把孩子拉上车,而日本孩子的家长却嘱托发烧的孩子走到底。中日夏令营考出了中日孩子的意志分,也考出了中日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差别分。此事后,日本议员公开宣布:“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所以说,这次中日学生夏令营实践考验,是8年抗日战争后的一次中日民族意志的大较量。它暴露了中国传统教育的致命缺陷,不能不令人深思和警醒。然而,此事过后,中国人只是把它当作一件新闻和趣闻传播一时,丝毫也未触动积习已久的传统教育制度。

小学、中学教育是如此,大学教育基本也是如此。大学教育的致命缺陷,同样也是缺乏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特别是在研究生教育有较大发展的情况下,大学本科教育又在研究生应试制度的导向和杠杆作用下,更加强化了读死书,死读书,为应付考试而读书的严重倾向。大学生本为“天之骄子”和“时代精英”,也本应有超越凡人的创新思维及创业能力。但事实却是,每年每度,正是数十万和近百万的“天之骄子”和“时代精英”,捧着教育部统一印制的金边文凭,忐忑不安地寻求自己的职业,甚至向没学历的人所创办的企业去乞求一个并不保险的饭碗。在他们诸多人的灵魂里,只想谋取一份现成的职业,很少有人想自己创造一份职业,并为别人创造就业的机会。他们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是领先于其他一般人的,但却没有自主创业的能力和胆识,这难道不是中国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制度的遗憾吗?!

综上所述,千百年来延续至今的全国大统一的应试型教育制度,是泯灭中国人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的无形杀手。只有斩断这只无形的杀手,中国人的创新思维及其创新能力才能竞相迸发和充分涌流。

同类推荐
  • 投桃报李传递阳光:懂得感恩

    投桃报李传递阳光:懂得感恩

    本书讲述了大量古人的故事,名人的故事,身边小人物的故事,让你去感受不同的人不同的感恩,相信这些故事会让你感动,更会让你有所启发,从中学习到感恩的重要。希望你的生活也会因为感恩而美好。
  • 20岁开始,30岁成功

    20岁开始,30岁成功

    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20岁,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是我们精心设计人生的地方;20岁,我们又站在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起跑若能领先一小步,人生必将领先一大步,甚至在而立之年就开垦出一块属于自己的黄金宝地,戴上成功的光环。那么,在这至关重要的十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清楚些什么呢?我们有没有清楚的目标去为之努力奋斗,有没有设计好人生?我们缺少什么,要学习什么?我们的时间在哪里,要取得的成就在哪里?我们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我们30岁以前,能不能掌握财富的密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又在哪里?我们现在最应该做什么,做什么才对整个人生有价值?
  • 制胜职场:中国本土顶级CEO

    制胜职场:中国本土顶级CEO

    你知道“打工皇后”吴士宏当年是如何以自考大专生身份进入IBM的吗?你知道为什么李开复坚决不录用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年轻人吗?你知道李彦宏的全球选人用人之道吗?……这是一本解密的书,因为很多故事不为人知,很多小提醒为人所不知;这是一本没有秘密的书,因为很多故事散见在五花八门媒体报道中,不少大道理被众说纷纭;这是一本适合那些愿意不断被激发和挖掘自身潜能的职场人读的书。这是一本应运而生的书。奇书。
  • 温馨祝词(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温馨祝词(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充实内心活在当下

    充实内心活在当下

    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物质财富,还需要精神食粮。物质财富使我们生存,而精神食粮却使我们的生活充实而丰富。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穷人——富有的穷人和没有钱的穷人。”如果你的内心充实,即使你没有多少物质财富,你也不会贫穷;而如果你内心空虚,纵然你拥有再多的财富,你也是“穷人”。
热门推荐
  • 王爷,耍个贱

    王爷,耍个贱

    我堂堂21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某市苏家大小姐,怎么能说穿越就穿越了呢?!这不科学啊!?完了,这次老天爷把我坑大发了...本小姐还有好多男娃没泡呢!呜呜,果冻、棒棒糖、薯片、芒果奶茶...还有我的最爱—草莓味酱香曲奇,呜呜,难道本小姐注定和你无缘了么?我要回去!我要我的曲奇!!我不要成亲啊!!!
  • tfboys之初恋的羞涩

    tfboys之初恋的羞涩

    三小只在15.14岁时与同龄的千金大小姐有一个浪漫的校园爱情故事
  • 妈咪营养配餐

    妈咪营养配餐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借过年华

    借过年华

    我们的青春里,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不得不记得的人。文彤的20岁到35岁,从稚气未脱到历经冷暖,大学结实下的那些人,一起走过了那些年华。有人说一个人活得最清楚是从35岁有家有孩子有人生目标起始。这前15年间做过的事追过的梦携手的人和错过的爱,像是自己前世的人生。若干年后再街角、在候机厅、在城市的红绿灯前可能遇到这十五年故事中的谁,却只能说一句:借过。就如同当初我们从彼此的人生中走过。文彤的,还有很多人的借过年华。
  • 兑换英雄联盟

    兑换英雄联盟

    英雄联盟最强的技能是什么?疾步?引燃?闪现?不不不,现实中,重生技能才是王道啊!那么,英雄联盟最强的英雄是什么?虚空行者?流浪法师?时光老头?不不不,我觉得是莫雷洛,亦或者敖兴???但是英雄列表没这两个英雄啊!张凡阳对此表示很苦恼!行走虚空什么的,一点也没有毁灭世界来的带感!
  • 損齋備忘錄

    損齋備忘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入佳境

    爱入佳境

    被父亲赶出家门的酒店集团少东邱子珩施展厚脸皮功力借宿女白领顾良品家,两人在小公寓里的生活鸡飞狗跳。一切的峰回路转都从两人扮演“冒牌情侣”开始,顾良品不仅和邱子衍的儿子邱比特结下深厚情感,她的善良乐观也博得了邱父好感,一老一少当起神助攻。温馨浪漫的爱情加上动人暖心的亲情,终令一对看似各取所需的小情侣假戏真做,深深爱上对方。殊不知当一切渐入佳境时,顾良品的哥哥回国探亲揭开五年前两家一段不为人知的恩怨,邱比特的身世浮出水面,导致顾良品和邱子珩的感情面临巨大考验。后来,爱与温情让这对相爱至深的人不离不弃,两人携手化解了两家积郁多年的矛盾。
  • 德云日记:师徒三十六计

    德云日记:师徒三十六计

    师傅费尽心机巧算计,众人各怀鬼胎争高下。一场比赛,师傅巧施以逸待劳计,让金子踢碎了青花假古董,赔偿数字令人欲哭无泪;一场拍卖,众人合施调虎离山招,损失钱财让师傅夜夜不眠……年年都拿德云开涮,郭班主看后亦笑翻。
  • 仙上仙之沧月录

    仙上仙之沧月录

    修仙之路,漫漫无期。有多少人为之疯狂?而在我看来,所谓成仙,无非就是抛却七情六欲换来长生不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千万别等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莫辜负,白了少年头,空追忆。
  • 倾世风华:妖娆毒妃戏邪王

    倾世风华:妖娆毒妃戏邪王

    [本文女强,一对一]她是世界杀手组织最强者,让人闻风丧胆的代号X!意外身亡,一朝穿越,命不该绝!废柴郡主,世人耻笑?当清冷的眸子睁开,修灵脉,炼奇丹,降灵兽,样样在行;紫色的长发飞舞,看她是如何站在这个世界顶端,笑看天下!他是妖孽入骨,温柔腹黑的皇子,琴声潺潺,一袭白衣,乱世中与她相逢,回眸一笑间,谁魅惑了天下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