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16500000006

第6章 少年勤奋,杂学博闻

李白在父亲的教育下,年少时就非常勤奋苦读。他的父亲李客博学多才,亲自教李白学习诗赋,还曾要李白背诵司马相如的《长门赋》,聪明的李白能将整篇赋文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他那童稚而又抒情的咏诵使父亲很满意。李白就在家父的文化熏陶与教育下成长起来,成了一位少年博学的人。

少年李白在先祖精神的激发下,弘扬苦学精神,获得了大量的知识,这些都是需要艰苦而踏实地学习才能获得的。自古以来民间就流传着关于李白勤奋求学的一则经典故事。

曾经有一回,少年李白因为偷懒而荒废了几天的学业,在外游荡。路上遇到一位老太婆,正把一根粗铁棒在石头上仔细地打磨。李白走过去不解地问:“老奶奶,您这是做什么?”老太婆回答说:“我想把它磨成一根针。”小李白吃惊地说:“这么粗的铁棒,怎么可能磨成针呢?”老太婆回答说:“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总有一天它会磨成针的。”李白沉思片刻,从老太婆的话里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回家之后,他想到六十多岁的老太婆尚有铁棒磨成针的信念,自己还年少,却因偷懒而荒废学业,想想真是不该。于是他感悟愤发,从此发奋苦读,手不释卷。他后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从青少年时代的苦读中得来的。

由于李白少年时代即发奋苦读,他日日神游八极,很少关注现实中的世界,有时候家中的佣人来催促他吃饭了,他还不肯放下书本,不肯放下手中的笔。日日这样的用功,有一回做梦,他梦见自己不停地写着字,奋笔疾书为文章,灵感如泉涌,突然之间,他看见写字的那支毛笔上竟然结出了灿然的花朵,美丽芬芳,香气盈室。这就是后世“妙笔生花”的由来,意喻天予其文才。从这则故事也可见李白的天才还是苦学得来的。

古人读书,大抵都要找个清净悠闲之处,才能潜下心来,钻研学问。巴蜀之匡山是李白读书场所,这一传说流传已久。匡山即为李白求访道士不遇的戴天山,《大明一统志》记载:“大匡山,在绵州彰明县北三十里,一名康山。又名戴天山。”李白十多岁之后,就隐居在此苦读诗书。匡山的环境雅致,有盛开的桃花,还有野竹、飞泉、碧峰,以及林间小溪,时隐时现的鹿、仙鹤等,山下有人家,山上还有道观,钟声透着溪水时而传来。这样的环境正适合于读书以及修身养性。匡山至今还保存有李白的读书台。寻访读书台,依稀还可以看见当时李白在此苦读的影子。

关于李白在蜀地的读书生活,与李白保持了伟大友谊的诗人杜甫,曾写诗怀李白道“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可见李白对这一读书处怀有很深的情谊,后来多次与杜甫谈到。读书台是李白少年勤奋苦读的见证。

李白在四川的青少年时代,不但学习异常刻苦努力,而且喜欢杂罗旁搜,看很多杂书。这使李白的父亲一度感到很是忧虑。

一天,李白父亲的一位道学朋友赵蕤,来到李白家里做客。这位赵蕤是川中著名的道学家,与李白的父亲很是友好。他一来到李家,就听见李白的琅琅读书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分明是《庄子·逍遥游》。读书声不但清晰流畅,而且高下有致,疾徐中节,读得有滋有味,有感有情,显然是读书的少年完全沉浸在他所读的古代神话中了。

赵蕤听到读书声,忍不住就问李白的父亲:

“这位读书的公子,想必就是您经常向我提起的少公子李白吧。听其读书声,倒是很聪明的。”

李白的父亲忍不住说:“正是我那孽根祸胎。快满十五了。终日只读些杂书,不成正果,怎么样劝说也不听。”

赵蕤说:“哦,令郎倒是有些奇才啊。”

李客说:“哪里是奇才,倒是不走正路罢了。他五岁发蒙识字,十岁读完了《诗》《书》,以后便再不肯在儒家经典上好好下功夫,只爱杂学旁搜。《楚辞》《庄子》,他百读不厌,可是对举业却一窍不通。”

赵蕤毕竟是学识和见识都很丰富的学者,听说了李白的习性,觉得李白的爱好广博倒是一件好事,不必担忧,他笑道:“你说他是孽根祸胎!可我觉得此子既然博学广骛,若晓之以大义,广之以见闻,何愁他不走正路?说不定将来出将入相,为栋梁之材哩!”

李客一听大喜,说:“你的这一番话使我茅塞顿开呢!”于是,李白的父亲就再也不管儿子学习庞杂的事情了。

李白在青少年时代所受到的教育很杂,各家各门派的学术他都广泛涉猎。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这是说自己对于历代的经典文献都有所涉猎,广泛吸收各种知识,不分门户之见。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经典他都广泛阅览,从而形成了广博的视野。同时,为了适应将来政治需要,他还像古代的苏秦、张仪等那样,很早就开始学习纵横术,他爱发议论,谈论哲学,熟悉汉高祖与楚霸王那样的历史故事,能谈一些政治理论,李白的好友崔宗之说他“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分明楚汉事,历历霸王道。”他希望在君主那里能够口若悬河,凭借自己的政治才华使君主折服。可以说,青少年时代的李白,在知识上做好从政与从文的充分准备,是一位知识丰富的杂家。

古往今来的名人,绝大多数都是博学多才的杂家。惟有知识广博,才能使一个人具有宏大的视野,宽阔的胸怀,才能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具有敏锐眼光,全局意识,从而更容易获得成功。

作为一位博闻强记的文学家,李白广泛吸收时代思想的精华,对各家学说都有涉猎,而且都有所吸收,这样就杂各家学说之长,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观。

同类推荐
  • 林书豪,梦想的力量

    林书豪,梦想的力量

    本书在简述林书豪的学业、成长和赛场业绩之外,从青年成长、成功成才、心灵励志方面入手,解读林书豪成功的精神内核,将其总结为12个成功真谛,如坚持梦想、做好准备等待机会、长期坚持不懈、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合理抉择、在专业和职业之间理性抉择、胜不骄败不馁、注重团队精神、保持强大的心灵安宁等等,这些特质是每个时代的精英人士、成功人士的共同特质。
  • 戴笠全传

    戴笠全传

    本书详实的叙述了戴笠一生的罪恶,同时我们也能从书中看到那个风云多变的年代人前人后的明争暗斗。
  •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本书是国内迄今最新、最翔实的扎克伯格传记。作者以第一手的资料,描绘了“脸谱”背后的那张“脸谱”,讲述了 一个“屌丝”是如何成为全球极品“高帅富”的励志故事。 作者以最精简的文字、最精彩的案例,重点披露了扎克伯格的创业历程、青春记忆、爱情婚姻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同时穿插了其他几位关键创业人物的经历,详细分析他们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呈现了一个真实、全面的马克?扎克伯格。
  • 孟子(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孟子(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他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宗师。此书以孟子的生平为经,着重写了影响孟子思想进程转变的大大小小的故事和事件。通过对其生平的了解,增强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本书是萧乾先生对于自己大半生的回忆录,通过他的文字,读者可以了解到他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在大时代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和改变。
热门推荐
  • 天雨侠

    天雨侠

    比蝙蝠侠高、比钢铁侠富、比蜘蛛侠帅、比神奇四侠搞在一起还要神奇。别问他是谁,请与他相恋,在雨中…
  • 安如你我

    安如你我

    她喜欢他,他一直知道。他不喜欢她,她现在才知道。---时隔三年,他说“凌安安,看来抛弃我,你过得也不怎么样啊”抛弃?齐子漾,三年前是你抛弃了我,是你不要我!她带着满身伤参加他儿子的满月酒,他却始终不曾心疼过她。
  • 尘世乱兮天下倾

    尘世乱兮天下倾

    原来他受尽千般苦楚只是为了刺杀一个人,却将心遗失...原来他寻找了十年的少年,最后却跟他刀剑相向...“月玖澜,凌落尘并非池中物,你切记不可束缚他,言尽于此,剩下的,自己领悟吧...”一语成谶,尘世乱兮...放不下,忘不掉,该如何....精彩片段凌落尘“QAQ完了完了,玖澜,我们身上没钱了。”月玖澜“那你想如何?”凌落尘“我把琴当了吧。”月玖澜“你那是古琴,是用来弹的,不可以当了。”凌落尘眼前一亮,“那你是同意我去卖艺了?”~\(≧▽≦)/~
  • 魔域七君

    魔域七君

    在允和华的庇护下繁衍生息的人类世界,在安静的生活下涌着怎样的洪流。是魔的降临还是神的争斗?恶魔与天神的争锋,孰赢孰输?妖,神,魔,人一场戏!!!
  • 怎博笑:妃本无心

    怎博笑:妃本无心

    偷拿了玉佩,21世纪天才考古界少女穿越到了纷乱的王朝中。师傅告诉她,只有集齐六国之宝,才能回到现代。于是,四处奔波,寻找六国的皇室宝物。长孙无忣,一国的太子,为人温柔如水,受万千佳人恋慕,却唯独守护着那个永不会停留脚步的女子。墨蒅,桀骜不驯却又不卑不亢,她来自万年后的时空,却不愿在这个时空安置了自己的心。她说,她不属于这里,她在遥远的地方还有亲人,不能在这个跟她毫无关系的地方耗下去,她的心,不在这里。他说,既然你不属于这里,那么……给你一个家。
  • 火影之冥王系统

    火影之冥王系统

    重生之门,笑傲八荒。宅男龙辰,穿越时空,纵横火影。精彩纷呈,尽在本书。
  • TFBOYS之你可知我心在痛

    TFBOYS之你可知我心在痛

    调查的失误,使得两人的别离。亦或是误会,可她又去了哪里?扑朔迷离的身世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心酸和痛楚。。。。如果一切还要重来,我夏梓沫,依旧要爱上你,无怨无悔!
  • 韩娱之巅峰之影

    韩娱之巅峰之影

    我愿陪你们站在巅峰,成为那光芒下的阴影,不求什么,只求换一份公平!
  • 良缘

    良缘

    作为一个散养大的乡下小丫头,皎月有青梅,也有好几只竹马。不过有一只不太一样!时人都说颖阳侯冷冽傲慢,可对媳妇那真是宠得没边儿了!皎月哼道:“咱俩谁宠谁,这事得论道论道。”
  • 诗在油盐酱醋间

    诗在油盐酱醋间

    这不是文学的时代,但这个世界上总是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