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19500000034

第34章 倒错:用语错位的幽默技巧

所谓倒错,就是违反客观事理,乱搭配乱使用词语,使事物之间的关系发生错位,以收到滑稽可笑的效果。

倒错有三种情况:一是违反逻辑的倒错;二是违反语境的倒错;三是不当翻译的倒错。

违反逻辑的倒错

即完全违反客观事实地组合词语,使事物之间的关系发生错位。以下的三首儿歌就属于这种情况:

忽听门外人咬狗,

拿起门来开开手,

拾起狗来打砖头,

反被砖头咬一口。

正确的说法应是“忽听门外狗咬人,拿起手来开开门,拾起砖头来打狗,反被狗儿咬一口”,但是这样说就不可笑了。只有把“咬”这一动作的发出者“狗”和承受者“人”颠倒过来,把工具“砖头”和承受者“狗”颠倒过来,才显得滑稽可笑。

反唱歌,倒起头,

爷十六,娘十七,

哥十八,我十九,

记得外公娶外婆,

我在轿前打大锣。

年龄顺序完全被篡改,儿子比父母年龄大,更比外公外婆年龄大,他们结婚外孙给他们迎亲,其荒谬可笑自不待言。

小槐树,结樱桃,

杨柳枝上结辣椒,

吹着鼓,打着号,

抬着大车拉着轿,

苍蝇踏死驴,

蚂蚁踩塌桥,

木头沉了底,

石头水上漂,

小鸡叼个饿老雕,

小老鼠拉个大狸猫,

你说好笑不好笑。

开头两句,把不相干的植物“嫁接”到一起,不伦不类。三四两句应是“打着鼓,吹着号,拉着大车抬着轿”,故意改变这一正确的搭配关系,使之发生错位,滑稽之感便油然而生了。五至八句说的都是不可能出现的现象,这是荒诞夸张。九十两句也是施事和受事颠倒。

违反语境的倒错

即所用的语言不适合所指称的对象和当时的场合,因而显得滑稽可笑。中国古代有不少笑话,就采用这一手法。如明代无名氏的《笑海千金》载:

过去有个富翁,生有三个女儿,大女儿、二女儿都嫁给了秀才,只有小女儿嫁的不是读书人。

一天,富翁过生日,三个女婿一起来祝寿。富翁见大女婿、二女婿言谈斯文,小女婿说话粗俗,便说:“今天我过生日,酒席上不准胡言乱语。”

酒过数巡,岳父举筷子请大女婿吃菜。大女婿欠身答道:“君子谋道不谋食。”富翁听了很高兴。酒喝到一半时,又举杯请二女婿喝酒。二女婿起身答道:“唯酒无量,不及乱。”岳母见丈夫只劝大女婿二女婿吃菜喝酒,就斟酒举杯,请小女婿喝酒。小女婿欠身对岳母说:“我和你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岳父听了生气地骂道:“你这个畜生,还讨俏卖乖,假斯文什么?”小女婿掼了酒杯站起来说:“我与你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小女婿所说的前一句俗语,一般限于同辈的男性朋友间使用,岳母是长辈、异性,对她说显然很不合适;后一句俗语一般用于彼此有隔阂的同辈人,用于说岳父也是不合适的。清代石成金的《笑得好》载:

父亲教儿子说:“见人说话应该灵活一些,不要把话说死。”

儿子问:“怎样才叫灵活呢?”

这个时候恰巧有邻居来借东西,父亲说:“例如这家来借东西,你不能说都有,也不能说都没有,只能说有的在家,有的不在家。这话就灵活了,别的事情可以类推。”

儿子记住了这句话。一天,有客人来,问:“令尊(你父亲)在家吗?”

儿子回答说:“有的在家,有的不在家。”

儿子将“有的在家,有的不在家”这句话用来指父亲,结果闹出了笑话,这里显然是适用对象出了问题。父亲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具有唯一性,不能使用“有的……有的……”这一句式。

现代笑话中人们也运用这一手法进行创作,让人说话与语境相悖。如邹敏文、文化林的《古今中外笑话幽默大全》载:

“婚礼下一项,新郎讲话!”

新郎: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在百忙中抽空来参加我们的婚礼!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极大鞭策、极大关怀、极大支持!由于本人初次结婚,经验不足,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要是有什么照顾不周的地方,请留下宝贵意见,以便于下次改进。

新郎所讲的话前半部分是文革中似曾相识的表示感激的话,后半部分是从事某一项工作或出版某一本著作时所说或所写的谦虚的话。这些话套用到婚礼上很不相称,很不谐调。“以便下次改进”还蕴藏着再婚的寓意,让人听起来难免有不祥之感。同书又载:

我最亲密无间的爸爸:

您好!近来国泰民安,身体是否健壮如牛,工作是否蒸蒸日上?

我现在正在奋不顾身地学习。老师表扬了我的丰功伟绩,在班上为我树碑立传,我听了以后沾沾自喜。

您批评我爱滥用词汇,我一定前功尽弃,卷土重来。

祝爸爸万古长存!

你的首屈一指的儿子 少白

少白滥用成语,不符合上下文,显得很可笑。

20世纪30年代,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在齐鲁大学一次校庆大会上作了如下训话:

诸位、各位、在齐位:

今天是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开会的人来齐了没有?看样子大概有五分之八啦,没来的举手吧!很好、很好,都到齐了。你们来的很茂盛,敝人也实在是感冒……今天兄弟召集大家,来训一训,兄弟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应该互相谅解,因为兄弟和大家比不了。你们是文化人都是大学生、中学生和留洋生,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是科学科的,化学化的,都懂七、八国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你们是从笔筒里爬出来的,兄弟我是从炮筒里钻出来的,今天到这里讲话,真使我蓬荜生辉,感恩戴德。其实我没有资格给你们讲话,讲起来嘛就像——就像——对了,对牛弹琴。

今天不准备多讲,先讲三个纲目。蒋委员长的新生活运动,兄弟我双手赞成,就是一条,“行人靠右走”着实不妥,实在太糊涂了,大家想想:行人靠右走,那左边留给谁呢?还有件事,兄弟我想不通,外国人在北京东交民巷都建了大使馆,就缺我们中国的。我们中国为什么不在那儿建立一个大使馆?说来说去,中国人真是太软弱了!

(韩进校时见学生在进行篮球赛,此时,他因此而痛斥总务处长)要不是你贪污了,那学校为什么这样穷酸?十来个人穿着裤衩抢一个球像什么样子,多不雅观!明天到我公馆再领笔钱,多买几个球,一个人发一个,省得你争我抢。

这个例子有人信以为真,认为韩复榘昏愦无知,说话漏洞百出。其实人生在世,只要头脑正常,总是不断地调控自己,力求准确地运用语言,因此用错个别词语虽然难免,但要接连不断地、不假思索地说错话却不大可能,像这样说出惹人发笑的错话更是难上加难,除非他是幽默大师。这个讲话中有许多违反逻辑和语境的倒错,这是后人杜撰出来的,用来讽刺韩的不学无术、出乖露丑的。

以上这个例子,被很多人引用过,著名修辞学家、台湾空中大学教授沈谦先生1998年上半年来复旦作演讲时也提到过。

不当翻译的倒错

因翻译不当所造成的倒错,未必违反逻辑或语境,只是它与表达者原来的意思发生了背离,使人觉得滑稽可笑。如陶伯华、朱亚燕的《灵感学引论》载:

著名科学家波尔领导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达40年,成就显著,在他门下就培养了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形成了哥本哈根学派。有人问他,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青年科学家聚集在他的周围?用什么方法造就了那么多世界一流的物理学家?

波尔爽快地回答说:“可能是因为我从来不以为耻地向我的学生承认——我是傻瓜。”

担任翻译的苏联科学家朗道的合作者粟弗席次把这句话误译为:“可能因为我从来不害臊去告诉学生——他们是傻瓜。”结果引起哄堂大笑。

翻译的话并不存在语法或逻辑错误,只是与波尔的原意相反,波尔说自己是傻瓜,他却译成了学生是傻瓜。

《语文建设》2001年第8期上发表了徐德宽的《翻译中的尴尬与笑话》一文,文中列举了数则翻译中的笑话:

在吉林某宾馆:“Youareinvitedtotakeadvantageofthechambermaid。”这一句或许是想说:“客房小姐很乐意为您服务,如有事情,尽可召唤。”可是,“takeadvantageofsomebody”却是“占某人便宜”的意思,那么这一句的意思就成了:“请您对客房小姐动手动脚,不要客气。”

在南京某干洗店:“Ladies,leaveyourclotheshereandspendtheafternoonhavingagoodtime。”这里的老板大概想说:“女士们,把衣服放在这里,轻松一下午吧(我们帮您把衣服洗干净)。”可是老外却把这句话理解为:“女士们,脱下裤子,在这里享受一下午吧!”

为什么人们对明明是错误的言语还津津乐道,目前似乎还没有人作心理学上的解释,但是这一现象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且把它追溯到儿童时代:

胡言乱语……不仅没有妨碍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倾向,反而在他的心中更加强了对真实的感受;并且正是为了在现实中促进儿童教育,就应该给他们提供这种胡言乱语的词句。

人们可以看到数量不等的这些词句,这说明每个时代、每个国度的每个健康儿童,都需要把胡言乱语源源不断地引进他那狭小而有秩序的、新近才熟悉起来的世界中去。

楚科夫斯基发现,苏联的民间儿歌中充满着胡言乱语、荒谬和不谐调,但是如果用现实的或和谐的事物来取而代之,儿童就不喜欢这些故事了。

以上是美国幽默学家保罗·麦吉在《幽默的起源与发展》一书中引用楚科夫斯基的发现。看来,人们对倒错的偏爱是超越国界的。

同类推荐
  • 最新工会制度与娱乐全书——新编工会文体娱乐全书

    最新工会制度与娱乐全书——新编工会文体娱乐全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随着我国企业走向世界以及世界各国企业进入我国,各种各样的经济成分不断深入发展,各种各样的观念不断相互影响,有必要统一和规范地掌握工会的有关知识。
  • 50种最有益于净化空气的室内植物

    50种最有益于净化空气的室内植物

    你离植物越近,你得到的好处越多,你种的植物越多,净化空气的效果越明显,你种的植物品种越多,净化空气的能力就越强大本书在适合家庭环境栽培的众多植物中根据植物的净化空气的能力、易养程度、室内观赏价值、增加空气湿度方面的综合排名,精选出50种最适合室内栽培的植物,并从植物科普知识,外观形态,养护方法等方面对这些植物加以详细介绍。特点是每种植物配以多张精美图片。
  • 打死你也不准笑

    打死你也不准笑

    天空是有点阳光就灿烂,河流是有点雨水就泛滥,日子是有点快乐就传染,生活是有点幸福就弥漫,疲惫是有点笑话就烟消云散……本书涵盖许多让人神经瘫痪的冷笑话,从古代到现代、从儿童到成人、从动物到人类,冷得让你意想不到。如果你想一网打尽,看完这本就够了。
  • 青春痘系列:潜伏在办公室的雷人囧事

    青春痘系列:潜伏在办公室的雷人囧事

    辛苦一天了听听笑话能解除疲劳,精神焕发,烦闷的时候听听笑话能开心顺气有助消化;给恋人说个笑话比接吻的威力还大;夫妻拌嘴说段笑话,哈哈一笑肯定不会吵架……笑话是精神的保健操,生活的润滑剂,笑容常在脸上挂,什么难事都不怕。做生意的财源茂盛,干工作的事业发达。本书是一本专门为职场白领打造的笑话书,以OL与OG为主要人物,围绕这两类人群展开的上百篇幽默诙谐的笑话。本书以引领娱乐前沿为方向,精心挑选出最幽默、最雷人、最超乎想象的笑话题材,堪称为首部都市雷帝和贱特们的精神疏导剂,同时被众人推捧为史上最强Office笑话宝典。
  • 全脑风暴:让你越玩越聪明的1228个思维游戏

    全脑风暴:让你越玩越聪明的1228个思维游戏

    《全脑风暴:让你越玩越聪明的1228个思维游戏》用好玩有趣的游戏,教你如何克服易犯的错误,从不合逻辑的情景中找出符合逻辑的答案,不让习以为常的错误思维阻碍你,让你的思考更从容,各种能力得到大幅提高。相信经过这些益智游戏的训练,你会变成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灵活的人,一个会思考的人!
热门推荐
  • 时光明媚不及你笑

    时光明媚不及你笑

    爱过几个人,并不妨碍你决定与谁终老。做想做的事,遇见该遇见的人。人生本就不长,即使最后我们错过,至少你活在我的回忆里,依旧鲜明,依旧美好。
  • 三国小小鬼师

    三国小小鬼师

    深受帝君恩泽,欲思君报国。奈何天道已坏,天下灾祸横生。汉室江山名存实亡,摇摇欲坠。天下豪杰四起,乱世得一功名。群雄割据,战火连天。汉室终将易主还是再次登封。在这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汉末。看着小小的书生如何玩转战场、官场、情场。
  • 封妖道

    封妖道

    封妖道是一部现代修真类的小说,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少年由弱到强的成长,本书从“人性、兽性、悬疑、亲情、友情、爱情”等多角度来叙述一个人成长的经历。注:如果您感觉本书开头很没意思,建议从第三章读起。您的点击和推荐是我创作的动力。
  • 天长地久之永远

    天长地久之永远

    温天久又遇见他了,一生的劫数—边将!无聊写文,随便写写。
  • 终归陌路,等待

    终归陌路,等待

    曾经的恋人,今日的陌人曾经的爱恋,今日的伤痕曾经的缠绵,今日的泥泞曾经的曾经,有一种爱,挂着泪珠,但很凄美,它叫做放弃......
  • 穿越之女主求抱大腿

    穿越之女主求抱大腿

    在21世纪饱受煎熬的尹以沫在上网时看到了一个自己心仪已久的咒语——穿越咒语.穿越?好像挺好玩的。信念?我有啊。白蜡烛?去买呗。于是乎,尹以沫踏上了一条勾搭男女主以求生存的阳光大道~
  • 女人当家

    女人当家

    有人说,女人是水做的。水灵灵、水气、眼含秋水、媚儿似的水汪汪的一双杏眼,都说的是女人。女人是水,柔情似水。男人喜欢女人,喜欢水一般柔媚的女人。很少有人谈女人的血性。
  • 某不科学的圣斗士吴羽

    某不科学的圣斗士吴羽

    身负矢量操控的他来到了圣斗士的世界。成为了传说中为了爱与正义而战斗的圣斗士。戏撒加,结迪斯。拜师童虎,指导星矢。闯十二宫,断海之柱。讨伐冥王魔星,进攻极乐净土。身着南十字座的神圣衣,站在圣域的最高峰。望着身边一脸柔情的沙织,他放声高歌:“就这样被你征服~啊、呸呸呸···”一方通行?不不不。这是吴羽的一个传奇。----------------------------------------------------------没有11,单女主。不黑任何人,热血(可能)、搞笑(大概)、轻松(也许)。
  • 被爱温暖的岁月

    被爱温暖的岁月

    一段青葱岁月,他和她注定是天生一对,还是无奈相爱?上一代人的爱恨纠葛,让他们相爱却无法相恨,剩下的,只有心痛,无助和痛苦。闵俊熙从小被收养,一直爱着自己的妹妹闵梦晞,可是梦晞的心里却渐渐住进去了另外一个人—安尊炫。尊炫和梦晞相爱的甜甜蜜蜜,却也经历着各种各样的磨难,当象征着真爱的水晶球落入两个人的手中,两个人又是否能够就这样牵手一生走下去?上一辈的纠葛注定影响着他们这辈人的生活,而失忆之后爱人的无奈离开,失去记忆,却失去不了爱情温暖心间的甜蜜,只是当记忆恢复,爱人离开身边的空位,又将如何填补?被爱温暖的岁月,有他......有她......
  • 海峡两岸法学研究

    海峡两岸法学研究

    本书从经济学原理出发,对新形势下两岸投资与产业合作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第一部分介绍了大陆赴台投资的背景、意义与原则,分析了台湾投资环境和大陆赴台投资的现状及方式与途径、挑战与机遇,并从多个层面给出了对策性建议。第二部分介绍了台商投资大陆的背景、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其特点和影响。第三部分着重研究两岸产业合作的问题,梳理了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历史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的发展,给出了政策措施方面的建议。